第一节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课件

病理特点:易患呼吸道感染、 消化道疾病、皮肤病等
治疗原则:以预防为主,治疗 为辅,注重营养和护理
护理要点: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
学龄前儿童病理特点
免疫系统发育 不完全,容易
感染疾病
消化系统发育 不成熟,容易 出现消化不良、
腹泻等问题
呼吸系统发育 不成熟,容易 出现呼吸道感
染等问题
营养需求:幼儿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生长发育 饮食建议:均衡饮食,多样化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 健康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等 运动锻炼:鼓励幼儿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
营养需求:蛋白质、脂肪、碳 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教育:进行早期教 育,如音乐、语言 、视觉等刺激,促 进大脑发育
婴儿护理与教育
婴儿护理:包括喂奶、换尿布、洗澡等日常护理 教育:包括语言、认知、社交等方面的教育 亲子互动:与婴儿进行互动,增进亲子关系 安全防护:注意婴儿的安全,防止意外伤害
幼儿护理与教育
幼儿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迅速,抵抗力弱,易受疾病影响 幼儿心理特点: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需要引导和培养 幼儿教育方法:游戏教学,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饮食建议:均衡饮食,多样化 食物,适量摄入
健康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 惯,避免挑食、偏食
运动锻炼:适量运动,增强体 质,促进生长发育
小儿护理与教育
新生儿护理与教育
喂养:母乳喂养或 配方奶喂养,注意 奶量、奶温、奶瓶 清洁等
睡眠:保证充足的 睡眠时间,营造安 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洗澡:注意水温、 时间、手法等,保 持皮肤清洁
铁质补充:预防缺铁性贫血 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定期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情况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自出生到成人,始终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
小儿并非成人的缩影,其无论在形体、生理,还是在病因、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着显著的不同。
作为小儿的父母,要想养育好自己的宝宝,首先要大概了解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才能够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小儿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概括说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脏腑的形态尚未成熟、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健全,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
这一方面是由于小儿出生后肺、脾、肾三脏结构及功能未曾健全所致;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小儿不仅与成人一样,需要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且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必须满足这一特殊的需求。
因此就出现了相对薄弱的生理功能与相对较多的生长发育需求之间的矛盾,这就是为什么小儿较成人更易出现积食、泄泻、感冒等疾病。
小儿病理方面主要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由于小儿的脏腑结构和功能均未健全,因而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抵抗和耐受能力都较低,所以表现为发病容易,变化迅速。
但是小儿脏腑单纯,没有基础疾患(旧病),因此治疗起来相对容易,机体康复较成人更为迅速。
这就提示我们作父母的要细致观察自己的宝宝,有病则及时就医,病愈则及时停药,平时不可给宝宝滥用药物。
小儿生理病理

IgM:生后3-4月为成人的50%,1岁为75%。
以上特点决定小儿屏障作用差,易发生感染, 特别是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消化系统:
从消化酶来看,唾液分泌酶含量不足,为成人的 1/5,胃蛋白酶、解酯酶、凝乳酶活性较成人低, 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活性低;
食管:弹力组织和肌肉组织发育不全;
胃:婴儿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不完善,胃容量 很小;
肠:上皮细胞呈扁平状,腺窝浅,绒毛短,因此 吸收功能差。
泌尿系统:
肾单位:新生儿肾单位数几近成人,但近曲小 管相对落后,年龄越小,髓袢也越短
输尿管:婴幼儿输尿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 差
尿道:出生女婴尿道口径相对大。出生男婴包 皮长,尿道口窄,包皮与龟头间多不完全游离 而有所粘连。
肾常虚 :小儿初生正处生长发育时期,肾气未盛,气血未充。 心气未充、心神怯弱未定 肝气未实、筋脉刚柔未济
呼吸系统:
鼻:鼻腔短,后鼻道狭窄,无鼻毛,粘膜柔嫩; 咽喉:较狭窄而垂直,软骨柔软,声带柔嫩,
血管丰富; 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软骨柔软、粘膜分
泌腺发育不良; 肺:弹力纤维发育差,毛细血管与淋巴组织间
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生理现象
(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纯阳”学说不同观点
1.病理状态 “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 《宣明方论.小儿门》 “夫小儿八岁以前曰纯阳,盖其真水未旺,心火已炎” 《医 学正传.小儿科》 “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 《幼科要略.总论》
——指在病理状态下,因为机体阳亢阴亏,所以容易从热化火
充:充实、完善
概念: 脏腑娇嫩是指小儿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不
儿科生理病理特点

儿科生理病理特点儿科生理病理特点是指儿童在生理和病理方面与成人有所不同的特点。
儿科生理病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长发育: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其生长速度迅猛,器官和组织也在不断发育。
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使得其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同时也影响着疾病的表现和治疗。
2. 免疫系统: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免疫功能相对较弱。
儿童对感染的抵抗力较低,易受到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袭。
此外,儿童的免疫系统对于疫苗的应答也有其特殊性,需要根据年龄和生理特点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
3. 代谢功能:儿童的代谢功能活跃,消化吸收能力较强。
但由于儿童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导致药物的积累和毒副作用的发生。
因此,在给儿童用药时需要特别注意剂量的选择和药物的安全性。
4. 生理功能:儿童的生理功能与成人有所不同。
例如,儿童的呼吸频率较快,心率较高,血压较低,体温调节能力较差等。
这些生理功能的特点使得儿童在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上与成人有所区别,需要特别注意鉴别诊断和治疗的选择。
5. 心理特点:儿童的心理特点也会影响其疾病的表现和治疗。
由于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对医疗环境和治疗过程产生抵触。
因此,在儿科临床工作中需要采用适合儿童的治疗方法,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减轻其痛苦和恐惧感。
总结起来,儿科生理病理特点主要包括生长发育、免疫系统、代谢功能、生理功能和心理特点。
了解和掌握儿科生理病理特点对于儿科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和治疗效果。
因此,在儿科医疗工作中,需要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中医儿科理论知识指导: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中医儿科理论知识指导: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生理特点】1.脏腑柔嫩,形气未充脏腑即指五脏六腑,形气是指形体构造、精血津液和气化功能。
脏腑柔嫩,形气未充,说明小儿诞生之后,五脏六腑均较柔嫩脆弱,其形体构造、精血津液和气化功能都是不够成熟和相对缺乏。
详细表现为气血未充,经脉未盛,筋骨未坚,内脏精气缺乏,卫外机能未固,阴阳两气均属缺乏。
脏腑柔嫩,虽五脏六腑形气皆属缺乏,但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
小儿“肺常缺乏”,指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腠理,肺脏柔嫩,则卫外不固,而易为外邪所侵,肺之气赖脾散发之精微充养,脾健肺卫则能自固,反之脾虚则肺气亦弱;小儿“脾常缺乏”,指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生长发育快速,生长旺盛,对气血精微需求较成人相对为多,但小儿脾胃薄弱,运化未健,饮食稍有不节,便易损伤脾胃而患病;小儿“肾常虚”,指肾为先天之本,肾中元阴元阳为生命之根,关系到人的禀赋体质与成长,各脏之阴取之于肾阴的滋润,各脏之阳依靠于肾阳之温养。
小儿生长发育,抗病力量以及骨髓、脑髓、发、耳、齿等的正常发育与功能,均与肾有关。
小儿初生正处生长发育之时,肾气未盛,气血未充,肾气随年龄增长而渐渐充盛,此即小儿“肾常虚”的含义。
古代医家依据小儿这些机体特别表现,提出了“稚阴稚阳”的观点,认为小儿机体是“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这里的“阴”,一般是指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而“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和活动。
故“稚阴稚阳”说明小儿无论在物质和生理功能方面,都是稚嫩和不完善的,是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
2.生气蓬勃,发育快速这主要是指小儿机体如萌土之幼芽,在正确的培育下,将得到快速生长。
在这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从体格、才智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趋向完善和成熟,年龄越小,其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就越快。
古代医家观看到小儿这种生气蓬勃,发育快速的动态变化,提出了小儿为纯阳之体的观点。
所谓“纯阳”,指的是阳气兴盛之意,我国现存最早一部儿科着作《颅由经》中,首先提出了“孩子三岁以内,呼为纯阳”的说法,生气属阳,阳生则阴长。
小儿生理病理 -中医儿科学

小儿的生理特点
二、生机旺盛,发育迅速
生机旺盛,发育迅速是小儿生理的另一个特 点,这和上述特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由于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所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其体格、智力及脏腑功能,均不断向完善成熟方 面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越快,古 代医家对小儿的这种生理现象称为“纯阳”。《 颅囟经·脉法》首先提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 为纯阳,元气未散”。《温病条辨·解儿难》也 说:“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言,谓其未曾破 身耳,非盛阳之谓。”所谓“纯阳”,是指小儿 在生长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 比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荫,蒸蒸日上,欣欣向 荣之势,并非说正常小儿是有阳无阴,阳亢阴亏 之体。
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3.心的生理特性
小儿阴常不足,木火同气,心肝之火易亢。 肾阴之水不足,水不制火,心少克制,心火易 炎,因此小儿心气旺盛有余,故有“心常有余” 的生理特点。然心之有余又是相对的,稚弱的, 并非强实的,成熟的,完善的,小儿气血尚未 成熟,故心血不足,心主血脉,心藏神功能稚 弱。
小儿的生理特点
总之,我国历代儿科医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临床实践,关于“稚阴 稚阳”和“纯阳”之体的两个理论观点,概括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方面 。前者是指小儿机体柔弱,阴阳两气均较幼稚不足;后者则是指在生长发 育过程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与成人迥然不同。
第二节
小儿的病理特点
小儿的病理特点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小儿五脏的特点
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主血脉 2.藏神 3.心的生理特性 4.心的病理特性
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主血脉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
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心主血的内涵,是心气推动血液运行, 以输送营养物质达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 维持其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执考提示 ●病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一)含义
●小儿在生理方面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机体的物质和功能均未发 育完善,称之为“稚阴稚阳”。这一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体质嫩 弱,御邪能力不强,不仅容易被外感、内伤诸种病因伤害而致病, 而且一旦发病,病情变化多而又迅速。由于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 特点越幼小的儿童表现越突出,所以,年龄越小,发病率也越高, 病情变化也越多。
●“纯阳”,是我国古代医家关于小儿生理特点的学说之一。不能 将“纯阳”理解成正常小儿为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正如 《温病条辨解儿难》说:“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言,谓其未 曾破身耳,非盛阳之谓。”纯阳指小儿先天禀受的元阴元阳未曾 耗散,因而成为后天生长发育的动力,使小儿显示出蓬勃的生机, 迅速地发育成长。
(3)肾常虚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主纳气,内 寓元阴元阳。小儿肾气需赖后天脾胃不断充 养,才能逐渐充盛。小儿“肾常虚”表现为 肾气未盛,肾精未充,“天癸”未至,骨骼 未坚,齿未长或长而未坚;婴幼儿则二便不 能自控或自控力较弱等。
●小儿心、肝两脏同样是未充实、完善,心肝 两脏体阴而用阳,故表现为“心常有 余”“肝常有余”。“肝常有余”在生理上 主要是强调肝主疏泄在升发条达全身气机中 的作用旺盛,不是指小儿“肝阳亢盛”。 “心常有余”在生理上主要是指小儿时期生 机蓬勃,发育迅速,与心气旺盛有余密切相 关,而非指“心火亢盛”。
(一)脏腑娇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含义
●从脏腑娇嫩的具体内容而言,五脏六腑的形和气皆不足,尤其以 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故日小儿“肺常不足”“脾常不 足”“肾常虚”。
2.表现
●肺常不足 ●脾常不足 ●肾常虚
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

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小儿是指年龄在出生后28天至14周岁之间的儿童,其生理、病因和病理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
了解小儿生理、病因和病理特点对于儿科医生以及家长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
小儿生理特点1.儿童的器官功能还不完善:小儿身体的器官和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
他们的呼吸道狭窄,喉结外突,喉发育不完善,易发生喉痉挛。
消化系统的功能较弱,食管过短并且贲门松弛,胃的胃酸分泌还不足以完全杀灭进入消化系统的细菌。
免疫系统的免疫力还没有完全建立,抗体的产生和分泌功能也不完善。
2.代谢速度快:与成人相比,小儿的代谢速度非常快。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的热量和营养物质来满足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此外,由于代谢速度的快速增加,小儿对一些药物的代谢也较快,这需要儿科医生注意给药剂量的调整。
3.身体比例和器官发育不平衡:小儿的身体相对于头部来说较小,此外,小儿的头骨未完全固化,脑容量较大,但颅骨相对较薄。
这使小儿相对于成人更容易受到头部受伤的影响。
此外,小儿身体的各器官相对较大,胃、脾和肝脏占相对头部位置的比例更大。
小儿病因特点1.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疾病是指在出生前已经存在的疾病或缺陷。
这些疾病可能是由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或妊娠期间的病程等因素引起的。
例如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症、先天性肾脏病等。
2.儿童感染性疾病: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
例如麻疹、流感、肺炎等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
此外,儿童在集体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其他儿童,接触传染性疾病的机会较多。
3.生活方式和饮食原因引起的疾病:儿童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容易引起一些健康问题,如发生肥胖、牙齿问题和营养不良等。
小儿病理特点1.病程较短:相对于成人来说,小儿的疾病往往具有较短的病程,病情发展较快。
这可能是由于小儿的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反应较强烈导致的。
例如,儿童感冒的病程往往只有几天,而成人可能需要一周或更长时间才能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小儿生理及病理特点
一、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 未充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两个方面。 二、小儿的病理特点为发病容易、传变 迅速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两个方面。
一 小儿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是指五脏六腑;形是指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精血津液;气是 指生理活动功能;诸如肺气、脾气、肾气等等。 小儿时期机体各器官的形体发育和生理功能都是不成熟和不完善的, 脏腑的形气都相对表现为不足,其中以肺、脾、肾三脏尤为突出。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儿之初生,如木方萌”,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年龄越小, 速度越快。无论在形体增长方面还是功能活动方面均不断趋向完善。历 代医家据此提出“纯阳”一说,如《颅囟经· 脉法》:“孩子三岁以下, 呼为纯阳”,《医学正传· 小儿科》:“夫小儿八岁以前曰纯阳”。 对于“纯阳”,不能理解为“盛阳”,也不能理解为有阳无阴。对此, 《温病条辨· 解儿难》指出:“古称小儿纯阳,……非盛阳之谓。”所谓 “纯阳”,主要是指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尤如草木方 萌,旭日初生。
三 小儿的五脏特点
由于小儿的体质与成人有所不同,中医常将小儿五脏特点归纳为“心肝有余,肺 脾肾不足”。 “心有余”:在生理上表现出小儿神思敏捷,聪明好奇,病理上可表现为烦躁、 夜啼和口舌生疮等心火有余的实证,尚有心气不足,心神怯弱,易受惊吓的虚证 一面。 “肝常有余”:小儿时期少阳升发之气旺盛,如草木方萌、欣欣向荣,病理意义 主要为小儿患病后,肝木之气易亢旺而动风。病理上起病急骤可见高热惊厥、肢 体抽搐神志昏迷等症状,起病缓慢可见性情急躁、好动不静、两眼时眨、手足蠕 动等症状。 “脾常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对水谷精 微的需求较成人为多,然小儿脾胃薄弱,饮食稍增,则易引起运化失常。运化不 足,饮食停滞,短期内多生腹胀、大便不调诸症,长期则更伤脾胃,水谷不能化 生精微,气血乏源,又易导致气血两虚的病证,临床多见面色萎黄、四肢痿软乏 力等。 “肺脏娇嫩”:小儿肺脏尤娇,卫外不固,易受侵袭。在病理上表现为易伤难调。 常见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及肺炎喘嗽等。 “肾常虚”:小儿肾阴肾阳均未充盈、成熟,因此要注意对小儿肾阴肾阳的固护, 让它逐渐充盈成熟而不可克伐。肾精不足可导致各种疾患,如佝偻病,遗尿等。
二 小儿的病理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小儿“肺常不足”,卫外机能未固,外邪每易由表而入,侵袭肺系, 所以时行病及咳嗽、感冒病证最为常见。 小儿“脾常不足”,常为饮食所伤,易出现呕吐、积滞、泄泻、疳证。 小儿“肾常虚”,肾虚无以资助他脏,脾虚不能滋养肾精,小儿生长 发育受其影响,甚至出现解颅、五迟、五软等发育迟缓之症状。 小儿患病又容易传变。小儿受病,每因邪气枭张而壮热,邪易内陷心 包而出现谵语、昏迷。若邪正交争,风火相煽,柔不济刚,筋脉失养, 又易出现抽搐、角弓反张。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虽说小儿患病之后,易于传变,但由于小儿是处于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的形势下,其生机旺盛、活力充沛,加之脏气清灵、病因单纯,较少七 情的影响,如能及时治疗,医之得法,比较容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