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苏轼《赠刘景文》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合集下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赠刘景文》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赠刘景文》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赠刘景文》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两首诗分别写了什么季节的景物?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表达感情?
2.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苏轼诗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韩愈写的是早春,能摄春之魂,“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雨后春草远望和近看的传奇景色,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

苏轼诗写的是初冬,“荷尽”、“菊残”“傲霜”,既写景,又咏物喻人。

2.“残菊犹有傲霜枝”与“荷尽已无擎雨盖”相对,内容相近,构成“流水对”。

这里菊花残了,枝干尚能傲霜独立的描写,既写了景,咏了物,也借物喻人,赞颂了刘景文的品格和节操。

最后一句,既是实写,也是借代,作者把萧条的初冬写得富有生机和诗意,表现出诗人旷达明朗的性情和胸襟。

语浅情遥,耐人寻味。

(完整版)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阅读答案及赏析

(完整版)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阅读答案及赏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阅读答案及赏析本文是关于韩愈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引导语: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造句清新优美。

下面我们来做一下这首诗的阅读训练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阅读题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2.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

诗中的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

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7.“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2分)参考答案:1.B。

2.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

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3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初中语文 文言文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初中语文 文言文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早春呈①水部张十八员外早春呈①水部张十八员外⑦韩愈【唐】其一:天街②小雨润如酥③,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④一年春好处,绝胜⑤烟柳满皇都⑥。

其二: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注释①呈:恭敬地送给。

②天街:京城街道。

③酥: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④最是:正是。

⑤绝胜:绝,绝对;胜,胜过。

⑥皇都:帝都。

[2]⑦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唐代诗人。

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译文其一: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其二:不要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心情。

请你忙里偷闲地先到江边游春散心,看看如今的柳色是否已经很深。

赏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

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

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

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

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

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

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

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

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

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

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

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词阅读原文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词阅读题目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词阅读答案1.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意思相同也可)2.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答“热爱”也可)? (20xx 年湖南娄底市中考语文试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词鉴赏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

造句清新优美。

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

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

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著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連影儿也不見。

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後,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

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

看著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

可是当你带著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著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

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

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歌赏析习题及答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歌赏析习题及答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歌赏析习题及答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歌赏析习题及答案「篇一」残春旅舍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嗶里,并简要赏析。

(5分)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8. 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首先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

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

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一“抱”鱼儿一“吹“,就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

所以古人认为其为”晚唐巧句“。

9. 五、六句“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寂寞。

诗人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悲愤的情怀。

然而,却“禅伏诗魔归净域”,诗未成。

诗未写成,悲忧郁愤更深。

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冲荡这重重愁阵。

然而,“借酒浇愁愁更愁”。

这更大的悲伤便使诗人找到自己从前的官服:“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餐待眼明”。

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他要好好的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

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歌赏析习题及答案「篇二」江上【明】孙蕡①江上青枫初着花,客帆和月宿蒹葭。

云过疏雨数千点,临水小村三四家。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歌赏析习题及答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歌赏析习题及答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歌赏析习题及答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歌赏析习题及答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试题】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4、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意思相同也可)2.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答热爱也可)
3、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4、小雨、小草(答出两景给1分,仅答小草或小雨或烟柳不给分)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5、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的景色最可爱。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其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其二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注释⑴呈:恭敬地送给。

⑴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

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⑴天街:京城街道。

⑴润如酥:细腻如酥。

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⑴最是:正是。

⑴处:时。

⑴绝胜:远远胜过。

⑴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⑴官忙身老大:韩愈写此诗时任吏部侍郎,公务繁忙,故云“官忙”;韩愈时年56岁,故云“身老大”。

身老大,年纪大。

⑴即:已经。

⑴凭:这里作“请”讲。

⑴江:曲江,位于唐代京城东南角,为游览胜地,遗址在今陕西西安东南部。

翻译其一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其二不要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心情。

请你忙里偷闲地先到江边游春散心,看看如今的柳色是否已经很深。

赏析其一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

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

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

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

造句清新优美。

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

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

这一句是全篇中的绝妙佳句。

早春二月,在长安,冬天未过,春天还未来临。

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最初的春草芽儿就冒出来了,作者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原文译文赏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原文译文赏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原文|译文|赏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给张籍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同时也是韩愈的经典作品之一,那么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原文唐代: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及注释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注释⑴呈:恭敬地送给。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

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⑵天街:京城街道。

润如酥:细腻如酥。

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3)最是:正是。

处:时。

⑷绝胜:远远胜过。

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第一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的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

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

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

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

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

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苏轼《赠刘景文》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苏轼《赠刘景文》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攀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水部张十八员外:即张籍。

“天街”二句:写
长安早春景色,具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笔力。

“天街”,长安朱雀门外的大道。

“酥”,酥油。

指天
街小雨后的滋润。

“近却无”,春草初从枯草根中萌生,远望已具绿意,逼近反无所睹。

“最是”二句:诗人以
为早春景色远胜晚春满城烟柳。

“绝胜”,远远超过。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
驻杭州。

擎雨盖:指荷叶。

最是:一作“正是”。

[鉴赏提示]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于长庆三年(823)
以其观察深微,笔触细密,为后世所传诵。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把这首诗和苏轼的初冬诗《赠刘景文》并提,认为“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

它咏叹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

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看似平淡,实则绝不平淡。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

《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

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

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

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因此如果以情韵与理趣来看,苏诗却似略胜一筹于韩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