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SET-1
offset名词

offset名词1. 解答:- “offset”主要用作名词,也可作动词。
作为名词时,它有多种含义。
例如,它可以表示“补偿;抵消;偏离量;(测绘)支距”等。
2. 中文翻译并英语解释:- 中文翻译:- 作“补偿;抵消”时,例如:The cost of traveling there was offset by the cheap accommodation.(那里便宜的住宿抵消了旅行的花费。
)- 作“偏离量;(测绘)支距”时,如:The offset of this line is about 5 centimeters.(这条线的偏移量大约是5厘米。
)- 英语解释:- As a noun, when it means “compensation; a counterbalancing effect” (补偿;抵消), it refers to something that compensates for or balances another thing. For example, an increase in income can be an offset to higher living costs.- When it means “a sideways displacement” (偏离量;(测绘)支距), it is related to the amount of lateral movement or distance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like in surveying or engineering.3. 关于词干(词根,词源)、前缀、后缀的使用情况:- 词源:“offset”源自于中古英语“offsetten”,由“off”(离开,偏离)+“set”(放置)组成,表示偏离放置,进而有了偏移、补偿等意义。
- 这里没有典型的前缀或后缀改变其词性或含义的情况,它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词,词干“offset”直接表示其主要意义。
excel中剔除一列中最大的数字函数

【主题】Excel中剔除一列中最大的数字函数【内容】一、问题背景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使用Excel来处理数据。
有时候我们需要对一列数据进行计算,但又要排除其中的最大值,这时就需要用到剔除一列中最大的数字函数。
二、函数介绍在Excel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一些函数来筛选或剔除一列数据中的最大值,常用的函数包括MAX、LARGE、IF、ROW等。
1. MAX函数:MAX函数可以用来获取一列数据中的最大值。
2. LARGE函数:LARGE函数可以用来获取一列数据中的第n个最大值。
3. IF函数:IF函数可以根据指定的条件对数据进行筛选。
4. ROW函数:ROW函数可以返回指定单元格的行号。
三、具体方法下面我们以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这些函数来剔除一列中的最大值。
假设我们有以下一列数据:A1: 23A2: 45A3: 12A4: 56A5: 34现在我们要剔除这列数据中的最大值,即剔除56这个数字。
1. 使用MAX函数获取最大值首先我们可以使用MAX函数来获取这列数据中的最大值,可以在一个单独的单元格中输入=MAX(A1:A5),回车后得到最大值为56。
2. 使用IF函数筛选数据然后我们可以使用IF函数来筛选数据,具体步骤如下:在另外一个单元格中输入=IF(A1=MAX($A$1:$A$5),"",A1),然后拖动填充这个公式到A2~A5单元格,这样我们就将最大值对应的单元格变为空,剔除了最大值。
3. 结果验证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对剔除后的数据进行再次求最大值来验证结果,如果得到的最大值不再是56,那么说明我们已经成功剔除了最大值。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以上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MAX函数和IF函数的具体用法和语法需要熟练掌握。
2. 在使用IF函数时,要注意单元格的绝对引用,避免填充公式时出现错误。
3. 在对剔除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计算时,要确认数据已经剔除了最大值,避免计算结果出现错误。
一种基于跳表和等间距偏移值的倒排表快速合并方法

一种基于跳表和等间距偏移值的倒排表快速合并方法作者:鲁娇龙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年第01期摘要:信息检索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计算过程达到处理用户的查询请求,并返回相关的文档列表以满足其信息需求的目的。
检索任务依赖于具体的模型,检索系统主要基于布尔、向量空间、概率等模型。
本文在传统跳表基础上结合等间距偏移值策略提出了一种新的倒排表合并方法。
这种方法对于倒排表中记录分布较离散的情况具有很好的性能。
关键词:布尔检索;倒排记录表;集合交集;跳表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9)01-0050-020 引言集合合并(set intersection)算法可被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1-2]。
例如,在信息检索系统中,搜索引擎利用倒排记录表合并算法返回包含布尔查询中所有关键词的相关文档集。
倒排索引是一种对文档建模的高效结构。
它采用只标记包含词项的文档的表示方法,解决了词项-文档矩阵(term-document matrix)存储效率不高的问题[3]。
1 基于跳表的合并方法使用跳表的合并方法可跳过一些不可能出现在结果集中的部分记录,提升合并效率。
在何处放置跳跃指针是影响跳表合并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若指针数偏多,则意味着发生跳跃的机会更多,但可跳跃范围(skip span)就较短。
带来的结果就是造成多次记录间的比较,同时为了存储指针地址又增加了存储开销。
假设p1,p2分别为指向两个倒排表的指针,docID()函数表示指针所指向的文档编号,skip()函数表示指针的下一个跳跃位置。
此时合并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docID(p1)2 结合跳表和等间距偏移值的合并方法传统的基于跳表指针的倒排表合并没有考虑表中记录的整体分布情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跳表指针并结合“等间距偏移值”的合并方法。
对于两张倒排表P1、P2,首先分别计算出各自表中任意两个连续记录间的平均偏移值。
记为Offset1和Offset2。
汽轮机叶片加工方法

汽轮机叶片的加工方法一、汽轮机叶片的介绍汽轮机是以高温、高压的水蒸汽作为工作介质的流体机械,其最基本的做功单元是由喷嘴叶片(静叶片)和转子叶片(动叶片)组成。
通常将这基本的做功单元称之为汽轮机的级。
叶片是汽轮机关键零件之一,工作于高温、高压、易腐蚀的环境,特别是动叶片还要承受离心力、蒸汽弯曲应力以及复杂的振动应力。
因此,叶片多采用lCr 1 3、2Cr l 3、1 Cr ll MoV及l Crl 2wMoV 等不锈钢材料,其强度高、韧性大、热硬性好,但机械加工困难。
典型的汽轮机叶片如图1-1 所示。
叶片的种类较多,根据功能作用和结构形状的不同,按叶片的功能作用分,可以将叶片分为动叶片和静叶片:所谓动叶片是安装在汽轮机的转子,随转子一同旋转,将蒸汽流的动能转化为转子的机械能。
而静叶片则安装在汽轮机的壳体上,处于静止状态,主要起着改变汽流方向的作用,动叶片和静叶片一般都是成对作用的,也就是一级动叶片对应于一级静叶片,动叶片的结构要比静叶片复杂得多。
就汽轮机的动叶片而言,也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但就其整体结构可将之分为叶身、叶顶和叶根三个组成部分:1)叶身是汽轮机叶片的工作部分。
叶身型面是根据空气动力学方法所设计的复杂自由曲面,从叶身某个截面轮廓可见,叶身型面是由进汽边、出汽边、盆弧和背弧几个部分组成,如2)叶根叶根是叶片与叶轮相连接的部分。
叶根结构要求在任何运行条件下都要保证叶片牢牢地固定在叶轮上,同时力求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装配。
叶根的结构有多种,常见的有直叉型、阶梯叉型、T型、菌型、榫齿型、纵树型等3)叶顶是叶身以上的叶片结构,又叫叶冠。
叶项也有不同的结构,有的叶片在叶顶部分装有围带,以增强叶片刚度,调整叶片的自震频率,此外还有防止漏汽的作用。
图1-1 典型的汽轮机叶片二、精锻的优点锻造是叶片制造的主要成形加工工艺,汽轮机中相当一部分叶片几乎全部采用锻造方法生产。
精密模锻是在一般模锻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少无切削加工新工艺,与一般模锻相比,它能获得表面质量好,机械加工余量少和尺寸精度高的锻件,取消或部分取消了切削加工工序,从而提高材料利用率。
Excel问答集锦-1(87个问答)

Excel问答集锦-11、从身份证号码中提取性别Q:A1单元格中是15位的身份证号码,要在B1中显示性别(这里忽略15位和18位身份证号码的判别)B1=if(mod(right(A1,1),2)>0,"male","female")请问这个公式有无问题,我试过没发现问题。
但在某个网站看到作者所用的是如下公式:B1=if(mid(A1,15,1)/2=trunc(mid(A1,15,1)/2),"female","male")A:leaf道理都是一样的,不过你的公式比那个公式优质提取性别(无论是15位还是18位)=IF(LEN(A1)=15,IF(MOD(MID(A1,15,1),2)=1,"男","女"),IF(MOD(MID(A1,17,1),2)=1,"男","女"如果身份证号的输入已是15或18位,用公式=IF(MOD(LEFT(RIGHT(A1,(LEN(A1)=18)+1)),2),"男","女"2、xls--->exe可以么?A:Kevin如果只是简单的转换成EXE,当然可以。
如果你指的是脱离Excel也可以运行,好像没听说过可以。
当然,通过DDE,是可以不运行Excel但调用它的所有功能的,但前提仍然是你的计算机上已经安装了Excel3、列的跳跃求和Q:若有20列(只有一行),需没间隔3列求和,该公式如何做?前面行跳跃求和的公式不管用。
A:roof假设a1至t1为数据(共有20列),在任意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MOD(TRANSPOSE(ROW(1:20)),3)=0,(a1:t1)) 按ctrl+shift+enter结束即可求出每隔三行之和。
跳行设置:如有12行,需每隔3行求和=SUM(IF(MOD((ROW(1:12)),3)=0,(A1:A12)))4、能否象打支票软件那样输入一串数字它自动给拆分成单个数字?Q:如我输入123456.52它自动给拆成¥1 2 3 4 5 6 5 2 的形式并且随我输入的长度改变而改变?A:Chiu我所知函数不多,我是这样做的,如有更方便的方法,请指点例如:在A1输入小写金额,则:千万:B1=IF(A1>=10000000,MID(RIGHTB(A1*100,10),1,1),IF(A1>=1000000,"¥",0))百万:C1=IF(A1>=1000000,MID(RIGHTB(A1*100,9),1,1),IF(A1>=100000,"¥",0))十万:D1=IF(A1>=100000,MID(RIGHTB(A1*100,8),1,1),IF(A1>=10000,"¥",0))万:E1=IF(A1>=10000,MID(RIGHTB(A1*100,7),1,1),IF(A1>=1000,"¥",0))千:F1=IF(A1>=1000,MID(RIGHTB(A1*100,6),1,1),IF(A1>=100,"¥",0))百:G1=IF(A1>=100,MID(RIGHTB(A1*100,5),1,1),IF(A1>=10,"¥",0))十:H1=IF(A1>=10,MID(RIGHTB(A1*100,4),1,1),IF(A1>=1,"¥",0))元:I1=IF(A1>=1,MID(RIGHTB(A1*100,3),1,1),IF(A1>=0.1,"¥",0))角:J1=IF(A1>=0.1,MID(RIGHTB(A1*100,2),1,1),IF(A1>=0.01,"¥",0))分:K1=IF(A1>=0.01,RIGHTB(A1*100,1),0)网客公式中最后一个0改为""5、如何编这个公式Q:我想编的公式是: a/[84 - (b×4)]其中a是一个数值,小于或等于84;b是包含字符C的单元格的个数;C是一个符号。
如何把多张工作表内容快速复制到一张表

如何把多张工作表内容快速复制到一张表我有一份教师工资表,一个工作簿里有好多张工作表的,现在我想把各工作表里的内容全部合到一张表中,除了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外,请问还能有什么好的方法快速合到一起吗?(首选)S ub yy()’声明过程名称为“yy"。
当要声明一个过程时,通常是以关键字“SUB”开头,并且以关键字“END”结束,在SUB关键字之前是用来指定此过程的作用域,例如public,static, 或protected 等。
在SUB关键字之后为过程最重要的三大部分:过程名称、参数以及在SUB和END SUB之间的主体程序代码内容。
过程是可以执行的语句序列单元,所有可执行的代码必须包含在某个过程中,任何过程都不能嵌套在其它过程中,过程的名称必须在模块级别进行定义.Sheets。
Add after:=Sheets(Sheets.Count)’新建一个工作表放在最后。
参数值和参数名之间应该使用“:=”符号,而不是等号。
在代码中,属性和方法都是通过连接符“。
”来和对象连接的。
Add是方法名,after是自变量,方法名与自变量之间用半角空格隔开。
For i = 1 To Sheets。
Count — 1’从第一个工作表到倒数第二个工作表With Sheets(i)’with语句可以在一个单一对象或一个用户定义类型上执行一系列的语句。
使用with语句不仅可以简化程序代码,而且可以提高代码的运行效率。
With/end with语句结构中以“。
”开头的语句相当于引用了with语句中指定的对象.当程序一旦进入with/end with结构,with 语句指定的对象就不能改变.因此不能用with语句来设置多个不同的对象.n = .[c65536]。
End(xlUp)。
Row'求出c列最大行号.求出某列最大行号的目的是确定有数据区域的最下边界,为此,选择求最大行号列时,选择的列数据最下边界要最大限度包含所有的数据。
1.iptables规则详解

1.iptables规则详解1.什么是防⽕墙,防⽕墙的种类有哪些防⽕墙:古⼈⽤来隔绝失⽕后的⾼墙,阻挡外来的⽕势,起到了隔离的⼿段。
在互联⽹上,我们会采⽤类似于防⽕墙的⽅法,来保护我们的⽹络不受外来攻击,为此我们需要设定⼀些防⽕墙的规则,确定哪些数据允许通过,哪些不能通过,具有这种功能的设备或软件,我们将其称为防⽕墙防⽕墙的种类:逻辑层⾯:主机防⽕墙:针对单个主机进⾏防护,例如Windows防⽕墙⼀般是软件⽹络防⽕墙:处于⽹路⼊⼝的边缘,针对⽹络⼊⼝进⾏防护⼀般是硬件,也可以⽤软件物理层⾯:硬件防⽕墙:⼀个实体的硬件,嵌⼊软件,实现防⽕墙的功能,性能⾼,成本⾼软件防⽕墙:通过软件的⽅式,模拟防⽕墙的功能,运⾏在操作系统上⾯,性能低,成本低2.iptables介绍1.什么是iptables?iptables可以理解为是⼀个代理程序,⽤户通过代理程序,将安全规则添加到安全框架中 net filter(内核空间)netfilter/iptables 是Linux中的包过滤型防⽕墙,是免费的,可以代替昂贵的商业防⽕墙解决⽅案,可以实现数据包的过滤,实现数据包的转换。
2.什么是包过滤防⽕墙?包过滤型防⽕墙在我们⽹络层拦截⽹络数据包的包头(header),可以针对数据包的包头,与我们事先准备好的防⽕墙规则进⾏⽐对,与规则相匹配的包放⾏,不匹配的包丢弃或者执⾏⼀些复杂的动作,包过滤型防⽕墙⼀般作⽤在我们的⽹络层,故通常header中带有客户端来源IP,源端⼝,⽬标IP,⽬标端⼝,协议类型:tcp udp icmp,根据这些状态信息来判断,是否符合我们的IP tables的过滤规则,符合通过,不然拒绝。
3.包过滤型防⽕墙是怎么实现的?是基于net filter安全框架实现的,是内核的⼀部分,如果我们想要让防⽕墙达到防⽕的⽬的,需要我们在内核中,设定⼀些关卡,所有进出的报⽂,根据设定的这些关卡进⾏检查,将符合条件的放⾏,不符合的阻⽌,在net filter中,这些关卡就是链3.iptables链的概念1.什么是链?防⽕墙的作⽤就是在于将经过的报⽂与设定的规则进⾏⽐对,然后执⾏响应的动作,报⽂经过链时,必须匹配链的规则,在链上不⽌⼀条规则,存在着很多规则,当我们将这些规则穿在⼀起的时候就形成了链链的匹配规则,如下图所⽰,当有报⽂经过时,会以此往下匹配规则,如果匹配成功,则执⾏相对于的动作,如果匹配不成功,就以此往下匹配,直到最后⼀条规则还是没有匹配成功,会执⾏链的默认规则。
vba某单元格以上第1个非空单元格的行号

vba某单元格以上第1个非空单元格的行号vba某单元格以上第1个非空单元格的行号在Excel中使用VBA编程,经常需要处理数据表格。
有时候,我们需要在某个单元格上方找到第一个非空单元格,并获取其所在行的行号。
这种需求经常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出现,我们可能需要在一个表格中找到某个指标的起始行。
在VBA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技巧和函数来实现这个目标。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VBA来查找某个单元格以上的第一个非空单元格,并获取其行号。
1. 为了开始我们的任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目标单元格的位置。
假设我们要查找的目标单元格是"A2"。
你可以将这个目标定义为VBA的变量,以便后续使用。
例如:```vbaDim targetCell As RangeSet targetCell = Range("A2")```2. 接下来,我们需要编写一个循环来向上遍历单元格,直到找到第一个非空单元格。
在每一次循环中,我们将检查当前单元格的值是否为空,并逐步向上移动到上一个单元格。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我们可以使用`Do While`循环结构。
以下是示例代码:```vbaDim currentCell As RangeSet currentCell = targetCellDo While currentCell.Value = ""Set currentCell = currentCell.Offset(-1, 0)Loop```3. 上面的代码将首先将当前单元格设置为目标单元格。
它将不断向上移动,直到找到第一个非空单元格为止。
一旦找到,循环就会停止。
我们可以通过打印当前单元格的位置区域来验证这一点。
以下是示例代码:```vbaMsgBox "第一个非空单元格的位置区域是:" & currentCell.Address ```4. 我们可以使用`currentCell`对象的`Row`属性来获取第一个非空单元格所在的行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FFSET函数的使用by chenjun
语法:Excel
OFFSET(引用,行偏移,列偏移,行数,列数)
结果:
以引用的左上单元格为基准,按指定的行偏移、列偏移、行数、列数返回一个新的引用。
其中:
引用:为对单个单元格或一个连续的单元格区域的引用,否则返回错误值 #VALUE!。
直接的引用方式应按照“工具》选项》常规》设置”中是否选择了“R1C1引用样式”,
如用INDIRECT函数返回引用,则可以不管当前设置的引用方式。
点击H10格参见INDIRECT函数的使用INDIRECT函数的使用
行偏移:指返回区域的左上单元格相对于引用的左上单元格(我称之为基准)的行偏移数,向上为负值向下如与基准为同一行,此参数可省略。
列偏移:指返回区域的左上单元格相对于基准的列偏移数,向左为负值向右为正,同一列为0,此时该参行数、列数:指返回区域的行数和列数。
如与引用的行数或列数相同,则相应的参数可省略。
提示:行偏移,列偏移,行数,列数4个参数的省略一般要用“,”号占位,只在后面没有了不省略的参数才可以注意返回区域的位置,可以超过引用的区域大小,但如超出工作表边缘,函数 OFFSET 返回错误值 OFFSET 可用于任何需要将引用作为参数的函数。
下面是对函数的详细分析
A.对本表、第1个参数引用为单个单元格
1A10=OFFSET($A$20,1,1,4,2)
2B11B11怎样输入多单元格数组公式请见
3C12C12函数返回的是
A1W1W也就是
B2W2W
C313
同样的公式,不以数组公式的方式输入怎么就错了?
#VALUE!#VALUE!那是因为返回引用的函数返回的是一个区域引用,不以数组方式直接输入在单元格#VALUE!#VALUE!自动按隐含的交叉
#VALUE!#VALUE!红色公式区域
#VALUE!#VALUE!请参考G30数组的特殊用途
其他返回引用的函数如INDIRECT
#VALUE!B11有效值的单元格是
B.对本表、第1个参数引用连续的多单元格区域
=OFFSET($A$20:$B$22,1,1,4,2)与上面的OFFSET($A$20,1,1,4,2)相同,因为指定了后面的4个参数。
B11这时实际只用到引用的$A$20:$B$22区域的左上$A$20格,所以结果一样,那么引C12在后2个参数有省略时有用,请比较
1W第一式{=OFFSET($A$20:$B$22,1,1,,2)}第二式{=OFFSET($A$20,1,1,, 2W B11B11
C12B11
1W B11
同$A$20:$B$22的行数为3行,实际返回实际返回从B21起的1行2列区域
从B21起的3行2列。
公式的规则,后面的行中是自动请注意不以数组公式的方式输入,同样有A中所说的隐含交叉的问题。
0。
C.对本工作薄其他表的引用
只要在OFFSET函数第1个参数引用中加上工作表名(如Sheet2!A1),就同本表的引用一样。
特殊的是不以数组公式的方式输入时,隐含的交叉区域比较有意思,请选择下面的4个参数看变化:
公式为=OFFSET(Sheet2!$A$58,$A$57,$B$57,$C$57,$D$57)
好在不影响将返回的引用继续用于其他函数中计算,可以不管它!
D.对其他工作薄指定表的引用
函数的使用'工作薄中sheet2表的引用
{=OFFSET('C:\excelhomefunction\[INDIRECT函数的使用.xls]Sheet2'!$A$1 E.当第1个参数是一个单元素数组所指定的引用时
F.当第1个参数是多元素数组所指定的引用时
1、2、3列。
如计算此公式返回的3个引用区域的总和,直接用SUM函数是错误的。
144只计算了第1个返回引用区域的总和
可以用SUMIF函数计算出3个引用区域的总和340
请注意总和是对3个引用区域分别算的,重叠的单元格是重复计算的。
=144+150+46
还可以用COUNTIF函数按条件计数,计算3个返回区域的大于14的单元格数目
12也是分别计数的,重叠的单元格重复计数=5+6+1
提示:目前只发现这两个函数可以处理多个数组元素的引用。
(涉及三维引用)
G.其他参数为单元素数组时
INDIRECT函数一样,此时返回的
4.8=AVERAGE(OFFSET($K$94,,,3,{2}))
H.其他参数为多元素数组,且每个元素返回一个单元格引用时
省略了行数和列数参数)不能正常在单元格中显示,此时按每个数
N和T函数转换后变为普通的数组,见右面
此时OFFSET函数按每个数组元素分别返回一个多单元格区域的引用,不可能在单元格中显示全部值
就是用N和T函数也只能显示每个多单元格区域的第一个值,目前只发现SUMIF和COUNIF函数可计算这提示:据我理解,对返回多个多单元格区域引用的结果可以继续计算的函数有一个特点,就是那必须用引用而不能用数组常数(或计算出的数组)。
按这个规则,DSUM、DCOUNT、DCOUNTA函数我已确定DSUM可以,其他的请网友自己试验。
一个可继续对这样的引用结果计算的例子:
10的数的和并返回一个数组
第1行
第3行2个大值
第5行23结果也正确!
第7行
定义动态的区域名称并用于其他函数中
在“插入》名称》定义”中定义动态的名称
data=OFFSET(OFFSET!$L$119,1,,COUNT(OFFSET!$L$119:$L$65536))
求总和66求数值单元格个数7平均值9.42857
试试在L列中继续输入数值看变化。
求sheet2和sheet3表中姓名为张三的工资总和
3000
结合我在INDIRECT函数的使用中的关于工作表名的几个宏表函数名称定义的方法,见F126格中的链接就可以按指定的工作表间求出总和。
INDIRECT函数的使用
不写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chenjun
2004年元月10日
/dispbbs.asp?BoardID=3&ID=31546&replyID=&skin=0
函数的使用
移数,向上为负值向下为正,同一行为0,
,同一列为0,此时该参数可省略。
参数可省略。
了不省略的参数才可以空缺不写;
数 OFFSET 返回错误值 #REF!。
=OFFSET($A$20,1,1,4),省略第5个参数,那么返回引用
OFFSET函数返回的引用区域(B21:B24)与公
定了后面的4个参数。
所以结果一样,那么引用连续单元格区域有什么用呐?
OFFSET($A$20,1,1,,2)}
4个行数参数,返回的行数同$A$20为1行,
B21起的1行2列区域,按多个单元格数组面的行中是自动复制第一行的数据。
4个参数看变化:
是不分工作表的,只按行列位置。
使用.xls]Sheet2'!$A$1,1,0,3,2)}
用的工作薄再按F9键试试。
单元格中显示全部值
COUNIF函数可计算这样的返回结果。
就是那个函数的某个参数
UNT、
1行
2行
3行
4行
5行
6行
7行
8行
数值
10
20
12
13
5
,见F126格中的链接4
2
个参数,那么返回引用的列数同引用A20的列数即1引用区域(B21:B24)与公式所在行的交叉单元格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