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
农业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和必需品,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倡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
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密切关注和共同努力。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农业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种类、多样性和丰富程度的总和。
它对生态平衡、环境和气候调节、食品安全、医药资源、生物技术、旅游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对农业也具有不可或缺的影响。
农业作为社会生产的重要部门,需要土地、气候、水源等生态环境的配合才能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生物多样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生物多样性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效调节气候与降雨,增强土壤肥力和耕作能力,提高自然对害虫、病毒和昆虫的防御。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备至关重要。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1. 投资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式之一。
国家可以针对生态环保修复和生态保护指标实施投资,修复废弃土地、恢复濒危物种生态环境、改变农业的有害环境等。
生态修复所需的成本与投资,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循环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
2. 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
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这涉及到地下水与降水的合理利用方式、水流和湖泊的纵横分布、重要鱼类生境的保护等。
3.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环节。
包括高效的养殖方式、科学的表层覆盖方式、有效的植物种植方式和资源再生利用等。
农业科技创新不仅可以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提升,还可以对 worldwide 的农业体系做出贡献。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农业需求的前提下,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影响今后人类和动物健康、不浪费自然资源和没有负面影响的农业发展模式。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丰富性、数量和多样性。
这包括了各种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加剧,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保护生物多样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为了我们自身的生存和福祉,也是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首先,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每个生物都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缺失或减少了某个环节的物种,将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连锁反应。
例如,一些生物是其他物种的捕食者,当它们数量减少时,其猎物种群可能会攀升,这可能导致其他物种的灭绝。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保持各种物种的平衡,使生态系统能够继续正常运转。
其次,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维持食物安全至关重要。
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意味着需要生产更多的食物,而生物多样性保护可以确保农作物和养殖业能够持续发展。
许多作物和农畜产品依赖于传粉媒介(如蜜蜂)或天然的控制害虫的物种。
如果这些关键的生物被威胁或灭绝,农作物的产量将受到直接影响。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确保农业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从而确保全球食物供应的安全。
此外,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促进新药研发和医学创新也极为重要。
大自然是一个庞大的药房,许多医学研究中使用的药物都来自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例如,青霉素、阿司匹林和紫杉醇都是源自自然界的物质,并被广泛用于医学治疗。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可能导致许多潜在的药物资源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有助于发现新药物,还有助于维持人类健康和医学创新。
另外,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对维持水、空气和土壤的质量至关重要。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涵盖和保护土壤,过滤水源,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以及参与循环过程,使自然资源维持良好状态。
例如,森林提供了一种自然的空气净化系统,可以吸收和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控制气候变化。
湿地则是重要的水资源蓄存区和过滤器。
如果生物多样性下降,这些自然过程将受到破坏,导致水源污染、土地退化和空气质量下降。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传统农业通常依赖于单一高产作物的种植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短期内提高了产量,但长远来看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损害,也削弱了生物多样性。
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理解这一关系的第一步是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提供多种生态服务,这些服务直接或间接影响农业产出。
例如,授粉服务对于许多重要作物(如水果、坚果和某些谷物)的增产至关重要。
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强土壤健康,通过调节土壤的营养成分和结构,促进作物生长。
微生物、真菌和其他土壤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和固定氮来提升土壤肥力,而这些过程依赖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作物更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压力,例如干旱、洪涝和病虫害等。
维护遗传多样性是保障农业系统长期韧性的关键。
一些小农户和地方品种往往具备较强的抗逆性,因此,在现代农业中保护和利用这些地方品种,可以有效提高作物抗逆能力,进而实现可持续生产。
农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也存在着负面反馈循环。
在许多地区,大规模单一作物种植会导致生物栖息地的丧失,从而减少了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种类。
这种生物栖息地的破坏不仅影响野生生物的生存,也可能影响到授粉昆虫和其他重要传粉者的数量,这将进一步影响农业生产。
失去生物多样性意味着失去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恢复能力,而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推动“生态农业”成为一种趋势。
生态农业是一种基于生态规律进行生产的农业方式,强调利用自然功能,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在这种模式下,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被视为重要的一环。
例如,通过实施轮作和多种作物共栽等农业实践,可以为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其他益虫提供丰富的栖息环境。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人类社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它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可持续发展则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来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础,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至关重要。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食物链的平衡,保护农作物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生物多样性还对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产生着深远影响。
许多药物和药物成分来自于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导致药物研发的困境。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农业的相互促进可持续农业是实现粮食安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直接的影响。
传统农业模式往往依赖大面积耕地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导致土壤侵蚀、水源污染等问题,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需要采用更加环保和生物多样性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
一方面,生物多样性保护可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繁殖。
例如,合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鸟类和昆虫等生物,可以控制农田中的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另一方面,采用农业生态系统的思维方式,建立农田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扰性。
这种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的可持续农业模式,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往往也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同时,生态旅游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持和社会认可。
生态旅游可以引导人们认识和了解自然环境,促进观光者对自然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合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合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保障生物多样性,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保护的紧迫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合,既是现代社会的必然需求,也是保护地球家园的必要手段。
一、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意义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指的是一定地理区域(如生态系统、群落、种群等)内物种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物种的物理多样性以及物种的生态学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上所有生命体的生存基础和支持人类文明的重要条件。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在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确保人类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农业、渔业等产业的发展;从社会文化方面来看,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助于促进人类文化的多元化和跨度。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实现方法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不削弱满足未来代人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体现了对未来世界的繁荣和人类生存的关注。
目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现主要依靠以下四种方法: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1. 节能降耗节能降耗是指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能源的浪费,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资源。
以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实现企业、工业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2. 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原材料、能源和生产方法的优化和合理配置,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最终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
3.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在保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能源的最小化消耗,通过回收再利用,实现用废物创利益。
4. 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强调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主要是二氧化碳),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通过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合理布局等手段,实现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物种以及所有生 态系统及其形成的生态过程,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 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不仅是所有生命系统的基 本特征,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为所有生命提供了赖 以生存的供给、调节、支持、文化等生态系统服务。当今的农 业生产建立在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基 础之上,随着农业生产系统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农业耕作范围 的扩张、人口膨胀、耕地质量下降等,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程度 下降和粮食短缺成为世界日益突出的两大重要问题,而全球 气候变化更 加 剧 了 生 物 多 样 性 的 衰 落 和 粮 食 危 机[1] 。 因 此 在千年发展目标框架下同时实现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协 调发展是农业科学和自然资源保护科学面临的迫切问题。
— 420 —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年第 40 卷第 12 期
1. 3 农用化学品隔离了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内在联系,加 剧生物多样性衰落
20 世纪 50—60 年代的绿色革命以及依赖于高水高肥的 作物高产栽培技术了粮食产量的提高,但化肥、农药等农用化 学品的投入逐渐取代了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功能,明显隔离 了农业和生态的内在联系。目前,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仍 然是提高作物产量、防治有害生物的主要手段,它们不仅对农 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及群落产生直接的影响,使有害生物 与天敌之间、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如杀虫剂呋喃 丹、甲拌 磷 等 对 土 壤 蚯 蚓 和 一 些 节 肢 动 物 具 有 很 强 杀 伤 力[7]; 长期使用除草剂,使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明显降低[8]。 而且农用化学品通过改变土壤的养分、水分循环,直接或间接 地影响自然环境的生态循环。据研究,施入农田的化学氮肥 有一半以上不能被植物利用而流入环境,从农田进入水体的 氮磷造成滇池、巢湖、太湖等湖泊富营养化,直接导致水生生 物多样性下 降[9] 。 另 外,农 用 化 学 品 的 土 壤 残 留、累 积 沿 着 生态系统食物链转移,处于食物链高位的生物同样面临明显 的生态风险[10]。因此,农用化学品的反复使用导致生态环境 不断恶化,物种衰竭死亡甚至灭绝,严重危害生态系统结构和 功能,更为严重的是,有害生物防治中高残留、抗性以及再猖 獗三大突出问题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类对农用化学品更强的依 赖性,可见农用化学品大量投入和生物多样性衰落互为因果、 相互促进,其中氮肥和农药已经成为造成环境污染的最突出 问题[11]。 1. 4 外来入侵生物对原有生态系统具有严重甚至毁灭性的 生态风险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讨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 维持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的基石,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生态系统崩溃。
2. 提供生态服务: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服务,如提供食物、纤维、药物等生物资源;调节气候、净化水源、保持土壤稳定等生态功能。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这些生态服务的稳定供给。
3. 促进经济发展:生物多样性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例如,旅游业依赖于自然景观的吸引力;农业依赖于合适的花粉传播和生态系统的调节等。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一种环境责任,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1. 制定保护政策:各国政府应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并制定具体的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
这些政策应该包括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栖息地的保护、物种保护等方面。
2. 推动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应仅仅停留在保护的层面,还需要推动可持续利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使得某些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同时避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过度损害。
3. 强化国际合作:生物多样性涉及全球范围内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各国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计划,并为此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4. 加强环境教育:加强对公众的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增强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的认知,从而更好地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前景1. 挑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栖息地破坏、非法捕捞和木材采伐、气候变化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作用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多样性,涵盖了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生物多样性保护维系了生态系统的稳定。
生态系统是由许多不同物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其中每一个物种都发挥着特定的生态功能。
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可以确保生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平衡和协调。
当一个物种减少或灭绝时,整个生态系统会受到影响,如其他物种的数量和分布可能发生变化,生态功能也会受到破坏。
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其次,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农业和食物安全至关重要。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而生物多样性是农业的重要资源。
不同的植物和动物物种为农业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能够抵御疾病和逆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保护农作物的野生近缘种和原生态种群,可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的食物安全。
此外,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药物研发和健康有重要意义。
许多药物、抗癌药物和抗生素等都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
生物多样性中的各种物种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抗病能力,是人类药物研发的宝贵资源。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够促进新药物的发现和疾病治疗的进步,对人类健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旅游业和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影响。
许多地区拥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吸引了大量的观光游客。
旅游业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支柱,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够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也保护了环境。
最后,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对气候调节和减少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同时参与了水循环、气候调节和土壤保持等重要生态过程。
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够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保护人类社会免受灾害的侵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mlqa kO z m n em。 m :i a s @ ¥.o n j
江苏农业科学
21 0 2年第 4 0卷第 1 2期
钱 凯, 刘成 志, 李洁莉.生物多样 性保 护和农 业可持 续发展 [ ] J .江苏农业科学,0 24 ( 2 :1 4 2 2 1 ,1 1 ) 49— 2
生物多样性保 护和农业 可持 续发展
钱 凯, 刘成志 , 李洁莉
( 江苏省产 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 院, 江苏南京 2 0 0 ) 10 7
和破碎 导致灭绝 , 而且 现在地球 上每 8种 已知植物 中就有 1 种 面临灭绝 , 全球大约有 3 4万种植物物种濒 临灭绝 】 . 。近 年来 , 加拿大 、 兰、 荷 爱尔兰、 波兰等欧美 国家都 有相 当面积 的 湿地资 源由于用 于发展农 业生产或人 为破坏 而消失 , 多生 许 物物种尤其是一些稀有动植 物物种 生境受到威 胁或丧失 , 大 量优 良基 因消失 。 1 2 耕作 制度 和种植 方式改变土壤理化和生物属性 , . 导致物
随着人 口数量 的增 长 和经济 的发 展 , 越来 越 多滩涂 、 湿
地、 草原 、 地等被 开发用于发展农 业生产 , 林 大量土地农 用在
多抗 病 、 耐旱 、 耐瘠 、 优质的地方品种资源逐渐消失 , 如印度尼
西亚近 2 O年 来 已有 150种 原来 当地稻 种灭 绝 , 国也有 0 我
对土壤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影响 的风险。
有一半 以上不能被植物利用而 流入环境 , 从农 田进 入水体 的 氮磷造成滇 池、 巢湖 、 太湖 等湖泊富营养化 , 直接导致水生生 物 多样性下 降 。另外 , 用化 学品 的土壤 残 留、 农 累积 沿着 生态系统食物链转移 , 于食 物链高位 的生物 同样 面临 明显 处
6 .7 0 O年代 , 利用遗传 学原理 培育 了一批 矮秆 高产 品种 , 取 代 了原有农家品种 ,0世纪 7 2 O年代 以后 , 杂交 育种 的成 功和
大面积推广 , 加速 了品种单一化栽培进程。据统计 , 全世界高 等植物估 计 有 2 5万 ~3 0万 种 , 大 面积 种植 仅 有 10余 但 5 种 , 品种 单一化 栽培造 成对少 数高产 品种 的过分依 赖 , 很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植物 、 动物 、 微生物物种 以及所有生
破坏大量天然动植物 区系 , 导致动植物生境丧失 、 改变和片段 化 , 终造成生态 系统丧失许多 自然物理 化学过程 。另 一方 最 面, 土地农用影 响正 常 C N H O等循环 , 、、 引发 原有生态 系统 和生物多样 性 功能 变 化。 目前全 球农 用 土 地 面积 约 5 0亿 h 每年大约 130万 h m, 0 m 林地转为农用。在国内 , 3 近 0多
下降和粮食短缺成为世界 日益突 出的两大重要 问题 , 而全 球 气候变化更 加剧 了生物 多样 性 的衰落 和粮食 危 机 ] 。因此
年来全国开垦荒地 0 3 .4亿 h 同时 , m, 在现 已确定 灭绝 的 6 4 种哺乳 动物和 5 3种鸟类 中, 分别有 1 9种和 2 由生境丧失 O种
丹、 甲拌 磷 等对 土壤 蚯蚓 和一 些 节 肢 动 物 具 有 很 强 杀 伤 力”; 长期使用除草剂 , 使植物群 落结构多样 性明显 降低 。 ]
而且农用化学品通过改变土壤 的养分 、 水分循环 , 直接或问接 地影响 自然环境的生态循环 。据研究 , 施人农 田的化学氮肥
洲大斑蝶的损 害 , 而且杀虫毒 素还会通过食 物链进一 步影响 这些昆虫的捕食者 。同时 , 转基 因作物外 源基 因及其表达 产物通过根系分泌物或 作物残茬进 入土壤生 态系统 , 改变土 壤特异生物功能类群 以及土壤生物多样性 , B 毒素被吸 附 如 l 到土壤黏粒后 , 在很 长一段 时间 内保 持杀虫 活性 , 加其 增
保 护 和 农 业 生 态 系 统 可 持续 发 展 。 2 生物 多样 性 对 可 持 续 农 业 的 影 响
獗三大突 出问题反过来 又促进 了人类对农用化学品更强的依
赖性 , 可见农用化学 品大量投入和生物多样性衰落互为 因果 、
2 1 物种多样性 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 了生物资 源基础 . 物种多样性是农业 生产 主要对 象 , 多野生生物 物种 至 很
与天敌之间 、 生态 系统 内部的平衡关系被打破 , 如杀虫剂 呋喃
域性甚至全球 生物 种群单一 化趋势 , 传多样性 下降 。( 遗 4)
转 基 因植 物对 生态 系统 非 靶 标 生 物 的 影 响 。 生态 系统 非 目标
生物如昆虫天敌、 土壤微生 物和野生生物 等都有可能 受到转
基 因植物的影响 , 实验室试验已证明转 鼠 抗虫玉米花粉对美
态 系统及其形成 的生 态过程 , 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 、 物种多样
性 和生 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不仅是所有生命系统的基 本特征 , 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它为所有生命提供 了赖
以生存 的供 给、 调节、 支持 、 文化等生 态系统服 务。当今 的农 业生产建立在生物多样性 以及人类和 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基 础之上 , 随着农业生产系统专业化 程度 的提 高、 农业耕作范围 的扩张 、 口膨胀 、 地质量下降等 , 人 耕 动植 物生物多样性程 度
种 遗 传 多样 性 下 降
在千年发展 目标框架下同时实现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 性的协
调发展是农业科学和 自然资源保护科学 面临的迫 切问题 。
1 现 代 农 业对 生物 多样 性 的影 响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会给生 态系统生 物多样性 带来压 力 ,
其 中农业作 为人 类最古老 、 最广泛 、 最重要 的人类活动 , 是生 物多样 性丧失的主要 驱动力 , 尤其是 集约化 的近现代农 业生 产 方式 、 单一化 的农业生产结构 、 农药化肥 的大量使用等造成 日趋严 重的环境 污染 、 土壤侵蚀 、 水土流失 、 植被破坏 , 从而使
以及抗性基因转移 可能 导致更严重病 害 的出现 , 加速 对生物
1 3 农用化 学品隔离了农业生产和生态 系统的 内在联 系, . 加
剧 生物 多样 性 衰 落
2 世纪 5 —6 0 0 0年代 的绿色革命 以及 依赖于高水 高肥 的
作物高产栽培技术了粮食产量 的提高 , 但化肥 、 药等农用化 农
生 物多样性遭受前所未 有 的压力 , 重威胁 到全人类未 来赖 严 以生存 的粮食 和环境安全 。 1 1 土地农 用导致原 有 生境 的破碎 和 丧失 , 态 系统 趋 于 : 生
简化
传统农业耕作 以翻 、 、 耙 压为主 , 不仅能耗高 , 而且容易造 成耕地裸露 、 土流失 、 水 土壤沙化 , 而对土壤生物种群 产生 从 影响 , 导致 土壤 生物 多样性 下降 。在 种植方 式上 ,0世 纪 2
相互促进 , 其中氮肥 和农 药已经成 为造成环境 污染 的最 突出
问题 。
今仍是人 类赖 以生 存 的生 物 资源 。据 统计 , 地球 上 至少 有
14 外来入侵 生物对原 有生 态 系统具有严重 甚至毁灭性 的 .
生 用 , . 而现 在 利用 的仅 35万种 左 .
提供人类食物 的同时 , 也对人类 生存环境 产生 了巨大而 深远 的影 响 , 一方 面 , 土地农 用极大地改 变了陆地生态 系统结构 ,
5 %野生稻 品种 已灭绝 。可见 , 0 传统农业 耕作制度 和种植
方式 在迅 速提 高农作物 产量的 同时 , 导致了农业 生态系统 也
中遗传基础变 窄、 物种多样性 和遗传多样性下降 , 而导致农 进
右 。另外 , 现代工业大部分原料也直接或 间接来源于野生 生物 , 据统计全球 14药物直 接从植物 中提取或 以植 物为原 / 料制成” 。可见物种 多样性直 接影 响生态 系统 的能量 利用
优 良动植物 品种引进是现代农业生产一项重要的技术手 段 , 引种 不当所引发 的生态灾难屡见 不鲜 。一方面 , 引物 但 所
摘要: 农业耕作范 围的不断扩张和农业生产对外部资 源的依赖 导致 了农 业生态 系统 生物多样 性 的丧 失 , 反过来 直接影 响到农业 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随着世界人 口的不断增长 , 农业 面临 的挑 战是在可接 受的环境 代价基础 上保证 人类粮食安 全。 目前 , 对于主要农业生 产过程 中重要的生态关 系和生 态系统功能缺乏深层次理解 , 过分功利性看待农 业产 品生产功能 和经济功能不利于从长远角度理解农 业环境及其 与经济相关 性 , 更不利 于建立健康 的农业生 态系统 战略 , 因此 需要在生态 、 社会 、 经济 、 政治 、 育等层面对农业功能 进行综合 研究 和管 理 , 生态学理 论融人农 业生产 , 教 将 基于环境成本和 收益进行农业 生态系统 的科学决策 和管理 , 最大 程度地 降低农业 生产与生 物多样性 之间 的冲突及 提 高它们之间 的协调性 。有机农业 生产强调和利用农业生态 系统 自身 的调节 功能 , 利于避免 或减少农业 活动对生 物 有 多样性的影响 , 有利于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 护 , 促进农业 可持续 发展 。 关键词 :生物多样 性 ; 农业 ; 可持续发展 ; 田生态系统 ; 农 有机农业 中图分类号 :S一 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 2一i0 (0 2 1 0 1 0 10 3 2 2 1 )2— 4 9— 2
学 品的投入逐渐取代了生态系统 内在 的生态 功能 , 明显 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