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PPT优选课件

合集下载

灯下漫笔优秀ppt课件

灯下漫笔优秀ppt课件
行文化创新和传承。
02
灯下漫笔作品概述
作者及创作背景
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以杂文、小说 等文学形式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 思考。
创作背景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族 危机深重。鲁迅用文学作为武器,抒 发对时代的不满与期望。
作品主题与风格
主题
揭示社会黑暗面,批判封建礼教,呼唤民族觉醒。
风格
04
灯下漫笔作品鉴赏与解读
文本鉴赏与解读方法
文本细读
通过仔细阅读文本,理解作者的 写作意图,分析文本中的语言、 结构、人物形象等元素,深入挖
掘文本的内涵和意义。
文学批评方法
运用文学批评方法,如新批评、 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 等,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次 的解读和分析,揭示文本的深层
含义和价值。
对文学发展的贡献
《灯下漫笔》在文学形式、文学语言和写作技巧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举例阐述
01
02
03
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受《灯下漫笔》的影响, 后世许多作家采用了现实 主义创作风格,关注社会 现实,反映人民疾苦。
讽刺艺术的运用
《灯下漫笔》中的讽刺艺 术被后世作家广泛借鉴和 运用,成为文学创作中一 种重要的表现手法。
改编作品质量评价及原因剖析
改编作品质量评价
优秀的改编作品能够忠实于原著,同时 融入新的创意和元素,呈现出新的艺术 价值;而质量较差的改编作品则存在剧 情拖沓、角色形象单薄等问题,难以得 到观众认可。
VS
原因剖析
改编作者对原著的理解程度、改编技巧和 创作水平,以及市场需求和资本干预等因 素都会影响改编作品的质量。
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课《灯下漫笔》ppt课件6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课《灯下漫笔》ppt课件6

三种时代的内涵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是指“下于奴隶的 时 代”,社会处于战乱时期,百姓生命财产没有保障, 命运连奴隶都不如。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是指社会比较安 定,百姓可以按照奴隶规则生活,生命或可无忧, 但仍然没有尊严和地位可言。
“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是指 百 姓摆脱了奴隶地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时代。
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
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 ”。 所以,“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
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 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
进步青年的历史使命 鲁迅在文中指出:“扫荡这些食人者,掀
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 ” ,“创造这中国历史 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这就是当时进步 青年的历史使命 。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一些白领虽然报酬较高,但白天需要 紧张工作,晚上还要陪客户,生活很不规 律,但面对企业的晋升和淘汰机制,他们 常常“自愿加班”。
由于就业竞争激烈,许多人害怕失去 工作而主动加班,虽然劳动法规定每日工 作八小时,但加班已成为中国的职场文 化。过度加班是导致过劳死的首要原因。
许多企业只注重短期利润,没有意识到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加班成了老 板的口头禅,企业这种牺牲员工健康的做 法加剧了过劳死现象。

《灯下漫笔》ppt课件

《灯下漫笔》ppt课件

“现银兑钞”事件
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 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
钞票贬值
联系 “变成奴隶”
心理变化类似
暴力 开始:银元装在怀中 将人不当人后来:尽管打了折扣
给略等于牛马的价格
沉垫垫的觉得 安心,喜欢
心悦诚服,恭颂 太平盛世
思考:
当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 都被剥夺了的时候,百姓有什么乞求
漫笔,是散“漫”无拘、笔随心意、 兴之所至的1篇随笔
思考
①作者从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小事联想到重 大的社会历史问题的
②“钞票贬值”和“极容易变成奴隶”两者 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③作者如何1步步地推导出中国历史可概括 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 了奴隶的时代”这个结论的
④鲁迅为什么号召青年“创造这中国历史上从 未有过的第3样时代”
灯下漫笔
鲁迅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1点声音也没有了,鲁 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 下开始写文章了 ”
——萧红
鲁迅先生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 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 自在暗中,看1切暗”
漫笔——
“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 是“漫漫” 心绪,还是1种“漫延开来” 的思维方式
请用课文第7-9段课文中的相关语 句回答
社会历史本质
“治”—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乱”— —
号召青年创造“第3样时代”
总结
“自在暗中,看1切暗”
灯 现实:事(兑钞)——想(易变成奴隶)
下 历史:现象 治 ——本质 暂做稳奴隶


想做而不能做
笔 现实:不满
——号召创造第三样时代

《灯下漫笔》 ppt课件

《灯下漫笔》  ppt课件
1 ppt课件
鲁迅简介
鲁迅(1881—— 1936),本名周树 人,字豫才。我国
现代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第一次以 “鲁迅”为笔名发
表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随
后又发表《孔一
己》、《药》等小
说“四-一二”后,
定居p上pt课海件 。
2
1936年10月,鲁迅逝世。就 在鲁迅安葬后的第三天,郁达夫 先生含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一段
C.明确:这恰好说明鲁迅对中国社会现 实和国民灵魂的思考从未停止。这也 正极容易变成奴隶”,是不是暂 时的现象呢?请用课文的有关语句回答。
B.正如文章开头所说,钞票贬值后,人 们便急切地“降格以求”,只要有6折、 7折便“非常高兴”。当百姓连做牛马、 做奴隶的资格被剥夺了的时候,百姓有 什么祈求呢?请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 答C.。这两个时代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21 ppt课件
全文总结 风雨如磐,暗夜沉沉,在浓黑的夜幕中,鲁迅 奋笔疾书,在“先儒”“爱排场的学者”歪歪 斜斜的字里行间,方方正正的写下了中国历史 两个时代的独特论断。 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黑暗 中鲁迅那如炬的目光,那双犀利的眼睛里不仅 有愤怒的火焰,更有晶莹的泪珠。“兴,百姓 苦;亡,百姓苦。”鲁迅那关注苍生的心仿佛 依然跳动在耳旁,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黑夜 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这句顾城的诗用来形容鲁迅恐怕是最合适不过 的吧!
第二部分(5~11段):考查中国社 会历史的本质,得出“两个时代” 的结论(一乱一治)。
第三部分(12~14段):走哪一条 路?创造“第三样时代”(青年的 使命)。
13 ppt课件
第一部分
A.文章由钞票贬值的日常小事想到 “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钞票贬值” 与“容易变成奴隶”两者之间有什么内 在的联系呢?请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灯下漫笔》课件ppt

《灯下漫笔》课件ppt
B .现在是 21 世纪了,鲁迅先生所说的“第三 样时代”是不是来到了呢?
明确:按“人”的价格的贬值 程度来划分。 明确:不做奴隶的时代,不做 牛马的时代,将人当人看的时 代,“人”的价格不会贬值的 时代,人人平等的时代,等等。
主题思想

文章的主题可以从两方 面来理解:一是作者思考中 国历史,抨击封建专制主义 和蒙昧主义;二是作者思考 国民性问题,批判国民的奴 性人格和奴才传统。两者融 为一体,互相补充。
解析文题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 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 么呢? “漫笔”,是作家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是 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漫”既是内容的 “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 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我们在阅 读时,要注意其漫延无际的笔墨、心绪、思维,从散 漫无序中抓住其思想要点——作者独具“夜眼”,对 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历史的独特发现。
鲁迅简介
鲁迅(1881—— 1936),本名周树 人,字豫才。我国 现代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第一次以 “鲁迅”为笔名发 表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随 后又发表《孔一 己》、《药》等小 说“四-一二”后, 定居上海。
1936 年 10 月,鲁迅逝世。就 在鲁迅安葬后的第三天,郁达夫 先生含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一段 堪称警世格言的文字。 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 《灯下漫笔》这篇文章,就会明 白,为什么说“中国还是奴隶性 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第三部分
返 回
A.作者的思路又从历史回到眼前的社会 现实,给我们提出一个关系到前途和命运 的问题:“我们究竟要走哪一条路?”是 去复古呢,还是去避难?其实,复古也好, 避难也好,都是想去做奴隶。显然,鲁迅 先生是反对我们去做奴隶的,他要求我们 去创造“第三样时代”。什么是“第三样 时代”?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灯下漫笔 PPT课件 56 人教版

灯下漫笔 PPT课件 56 人教版

2.下列词语解释及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
A.执迷: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解脱。
降格要求:降低要求。
B.厘定:自己确定。
数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
C.国粹:原指我国国有文化中的精华。文中有讽刺之意。
时日何丧:这样的日子怎样才能结束。
D.嗜好:特殊爱好。
皇恩浩荡:皇帝的恩德广大无边。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 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 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 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因鲁迅之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 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 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 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八 年四月。它是鲁迅创作的第一 个白话小说,也是现代中国的 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
《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 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 “吃人”。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 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 吃人!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 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 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 开历史一 查,这历史没有年 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 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 横竖睡不着,仔细 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 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背景介 绍
文章做于1925年春末。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 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 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象一个巨大 的毒瘤,长久的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国民的身心,使国民 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 他们已经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 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 地方去。”鲁迅先生作为少数的先驱者之一,从旧营垒中走

《灯下漫笔》ppt课件64页PPT

《灯下漫笔》ppt课件64页PPT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灯下漫笔》ppt课件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灯下漫笔 PPT课件 48 人教版

灯下漫笔 PPT课件 48 人教版

艺术特色
2、披情入理,情理交融。
鲁迅是清醒深沉的文学家 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充满了 爱憎强烈的情感和活生生的 生活气息,他的情感充满了 思想的力度和哲理的智慧; 他的作品形成了火一样的热 情蕴涵在冰一样的冷静中的 美学风格。
“一个对今天与明天都充满 信心的民族,是不怕审视过去 的脚印的;一个热爱这个民族 的人,是不怕与民族一起承担 过去的痛苦和责任的。”(刘 再复《传统与中国人》)鲁迅 就是这样的一个中国人,他敢 于正视民族性的弱点,敢于进 行理性的自我反省,毫不妥协 地展开批判,真诚地清理着民 族文化心理中普遍积淀着的落 后的因素,这是鲁迅留给我们 进行民族复兴的宝贵财富。
鲁迅
鲁迅先生喜欢在 “灯下”写作。他写 过《夜颂》,说自己 是“爱夜的人”。据 说爱夜的人,“有听夜 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 自在暗中,看一切 暗”。
“漫笔”——“漫”, 既是内容的“漫” 无边际,又是“心 事浩茫连广宇”的 “漫漫”心绪,还 是一种“漫延开来” 的思维方式。“漫 笔”,是散“漫” 无拘、笔随心意、 兴之所至的一篇随

52、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53、年少时,梦想在心中激扬迸进,势不可挡,只是我们还没学会去战斗。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学会了战斗,却已没有了拼搏的勇气。因此,我们转向自身,攻击自己,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开始。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18
12
具体研习,突破重点、难点
F、这两个时代的划分标准是什么?请根 据课文内容回答。
按“人”的价格的贬值程度来划分。
补充:1)《三国演义》中概括中国社会历史 的一句话:“合久必分,分久不合。” 2)鲁迅在《而已集·小杂感》中说:“曾经 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 阔气的要革新。
2020/10/18
8
具体研习,突破重点、难点
B、“我们”是否也包括鲁迅本人?
包括。这正体现了鲁迅严于解剖自 己的伟大人格。
C、文章所写的日常小事发生在 民国二三年,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为 什么还要写?
这恰好说明鲁迅对中国社会现实和 国家灵魂的思考从未停止。这也正是他 爱国情怀的体现。Βιβλιοθήκη 2020/10/189
具体研习,突破重点、难点
D、“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是不是暂 时的现象呢?请用课文的有关语句回答。
不是。有史以来便是这样。依据下列两句 便知。
1、“三千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 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这一个 小玩艺”指“将人不当人”)
2、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 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 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不做奴隶的时代,不做牛马的时,
将人当人看的时代,“人”的人格不
会贬值的时代,人人平等的时代,等
等。 2020/10/18
14
现在是21世纪了,鲁迅先生所说的 “第三样时代”是不是来到了呢?
请大家讨论。
2020/10/18
15
鲁迅杂文议论感情化的特点
(1)在无懈可击、无可辩驳的逻辑的论证中,鲜 明地保留着感性的美感特点,将议论与叙事、描写、 抒情融为一体。把人们心灵的特点放在历史与现实的 坐标点上,加以考查、议论、揭破,不仅见其真,而 且见其深。
2020/10/18
10
具体研习,突破重点、难点
E、正如文章开头所说,钞票贬值后,人们便急切 地“降格以求”,只要有6折、7折便“非常高兴”。 当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夺了的时候, 百姓有什么祈求呢?请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1、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人们便心悦诚 服,恭颂太平。(第5段) 2、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 牛马,……(第7段) 3、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使他们可上 奴隶的轨道。(第8段)
G、请大家谈谈对“人”的价格的认识。
2020/10/18
13
具体研习,突破重点、难点
H、作者的思路又从历史回到眼前的社会现 实,给我们提出一个关系到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我们究竟要走哪一条路?”是去复古呢,还 是去避难?其实,复古也好,避难也好,都是 想去做奴隶。显然,鲁迅先生是反对我们去做 奴隶的,他要求我们去创造“第三样时代”。 什么是“第三样时代”?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4、“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
见。(第9段)
5、厘定规则……便“万姓胪欢”了。(第9段)
2020/10/18
11
具体研习,突破重点、难点
可见,做不成奴隶的力争做
奴隶,只要有奴隶可做,便心悦 诚服,恭颂太平,“万姓胪欢”。 作者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的社会 历史就是这么两个时代的循环: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 稳了奴隶的时代。
1936年10月,鲁迅逝世。 就在鲁迅安葬后的第三天,郁 达夫含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 段堪称警世格言的文字。今天, 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灯下漫笔》 这篇文章,就会明白为什么说 “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 绝望的国家”。
2020/10/18
3
在中国没有谁能像鲁迅那样,对几千年 的封建宗法制度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有那 么清醒、透彻的了解;也没有谁能像鲁迅那 样,对专制和愚昧揭露得那么深刻和全面; 更没有谁能像鲁迅那样,对渗透到中国人思 想基因中的“劣根性”痛下针砭,无情地撕 下罩在中国人脸上的形形色色的“假面”。 没有鲁迅,也许我们至今仍然对与世俗人情 融为一体的虚伪习焉不察,深陷于“瞒”和 “骗”的泥淖大泽而不能自拔。鲁迅的伟大 即在于此,鲁迅的不被人理解也在于此,鲁 迅的被人攻击还在于此。
—安永兴《走向鲁迅的初级阶段》
2020/10/18
4
认真阅读原著,你会感受到鲁迅深深的 爱国情怀。鲁迅的爱国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 主要表现在对我们民族自身“劣根性”的彻 底否定上。举凡奴性、惰性、愚昧、麻木、 怯懦、巧滑、中庸、投机、残忍、虚伪、吹 牛、撒谎、健忘、盲从、敷衍、偷生、自欺 欺人、粉饰太平、怯于外斗而勇于内争、用 瞒和骗造出许多奇妙的逃路、“见胜兆则纷 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有权时无 所不为,失势时奴性十足”,以及求神拜佛、 扶乩打拳等等,都在他那锋利无比的解剖下 无处藏身。
—安永兴《走向鲁迅的初级阶段》(同上)
2020/10/18
5
请大家用5分钟自由朗读 课文,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把握文章结构。
2020/10/18
6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4段)由钞票贬值引 出对“人”的价格贬值的思考(极容 易变成奴隶)
第二部分(5~11段)考查中国社会 历史的本质,得出“两个时代”的结论 (一乱一治)
(2)议论以作者的感情为内在的逻辑和动力, 不仅给人以理性的说服,而且给人以感情的感染。
(3)议论而不作结论,只是用特定的艺术境界
去唤起读者对结论的相像、思考,给人以意在言外的
无尽回味。含蓄而不晦涩,概括而不抽象。它们作用
灯下漫笔
2020/10/18
1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 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 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 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因鲁迅之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 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 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 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2020/10/18
—郁达夫《怀鲁迅》 2
第三部分(12~14段)走哪一条 路?创造“第三样时代”(青年的使 命)
2020/10/18
7
具体研习,突破重点、难点
A、文章由钞票贬值的日常小事想 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钞票贬 值”与“容易变成奴隶”两者之间有什 么内在的联系呢?请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由钞票贬值以后的“降格以求” 和“非常高兴”,鲁迅看到了隐藏在 灵魂深处的奴性心态:安于现状、不 思进取,自我满足、自我陶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