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利率市场化论文.doc

财政政策利率市场化论文.doc
财政政策利率市场化论文.doc

财政政策利率市场化论文

一、文献回顾

关于利率市场化对财政政策效应的文献较为鲜见,有关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效应方面的文献较多,下面从研究结论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来叙述。研究结论上,其中最有争议的是财政政策对投资和消费的挤入挤出效应。一种观点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具有挤出效应,代表性成果有Burnside(2004)[4]、McGrattan&Ohanian(2006)[5]、王明成和尤思梦(2013)[6]、张延(2010)[7]等。另一种观点则否认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具有挤出效应甚至存在挤入效应,代表性成果有Linnemann&Schabert(2006)[8]、Galietal.(2007)[9]、贾松明(2002)[10]、李永友和丛树海(2006)[11]、张龙和贾明德(2008)[12]、王文甫和朱保华(2010)[13]等。学者们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具有挤出效应的主要理由有:(1)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以大规模的财政货币资金投资于基础建设,必然排挤经济主体进入竞争性的基础建设项目,抑制了投资需求的有效增长。(2)大规模的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的配套,客观上减少了商业银行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的供应量,减少企业的投资。(3)如果政府的支出是靠税收增加的,那么表明私人部门的投资将会减少;如果政府不靠增加税收来提高支出,那么意味着政府借款增加,这样同样会减少私人部门可借贷资金的减少,从而减少私人部门的投资。学术界认为积极财政政策不存在挤出效应主要是从增发国债对利率、借贷资金及居民消费的影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