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子植物习题与答案

裸子植物习题与答案
裸子植物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裸子植物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球果:球果是由大孢子叶球发育而来的球状结构,由多数种鳞和苞鳞及种子组

成,是裸子植物松柏纲(球果纲)特有的结构。

2、孑遗植物(课件):在地质历史的较老时期曾经非常发育,种类很多,分布很广,

但到较新时期或现代,则大为衰退,只一、二种孤立地生存于个别地区,并有日

趋绝灭之势的动、植物。

3、裸子植物(课件):是保留着颈卵器,具有维管束,能产生种子的一类高等植物。

二、判断题

1、“白果”是银杏的种子而不是果实。( √ )

2、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进化,而裸子植物的颈卵器却更为退化。(√ )

3、裸子植物无柱头、花柱,花粉不必萌发即可抵达胚珠,所以不形成花粉管。(× ) -

4、裸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只具一个精子,所以不能进行双受精。( × )-

5、银杏的外果皮肉质。( √ )

6、冷杉不属于杉科,水松不属于松科,竹柏不属于柏科。( √ )

7、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具颈卵器,裸子植物是颈卵器植物,而买麻藤科植物虽无颈卵器却仍属裸子植物。( √ )

8、铁树胚具2片子叶,为双于叶植物。 (× )-

9、罗汉松种子下方紫红色的膨大部分为种托。(√ )

10、买麻藤纲植物的大孢子叶称为盖被,盖被发育成假种皮。 (√ )

11、裸子植物的精子都无鞭毛。 ( × )-

三、填空题

1、裸子植物通常可分为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和买麻藤纲等五纲。

2、裸子植物的大孢子叶常发生变态。铁树的大孢子叶为羽状大孢子叶,银杏的为珠领,松柏类的为珠鳞。大孢子叶在被子植物中称心皮。

3、铁树的精子是生物界中最大的精子。

4、银杏的大孢子叶球仅有1长柄,柄端有 2 个环形的结构,称为珠领。

5、松柏纲植物因叶多为针形,故称为针叶植物,又因孢子叶常排成球果状,

也称为球果植物

6、松属植物成熟的雄配子体有4个细胞:2 个营养细胞、1个生殖细胞和1个管细胞。

7、松属植物传粉在第一年的春季。受精在第二年夏季。

8、裸子植物的种子是由3个世代的产物组成的,即胚是新一代孢子体;胚乳是新一代的雌配子体;种皮是老一代的孢子体。

9、裸子植物的传粉方式均为风传粉。

10、红豆杉纲曾置于松柏纲中,后被分出.依据是红豆杉纲植物的大孢子叶特化为珠托,不形成球果,种子具肉质的假种皮。

四、选择题

1、裸子植物一般无(D )。

A.导管 B.管胞 C.伴胞D.导管和伴胞

2、双子叶植物花部常( C )基数。

A.2 B.3或4 C.4或5 D.5或6

3、裸子植物没有( D )。

A.胚珠 B.颈卵器 C.孢子叶D.雌蕊

4、裸子植物的小孢子又可称( B )。

A。心皮B.花粉粒 C.花药 D.雄蕊

5、裸子植物的大孢子叶又可称( D )。

A.子房 B。胚囊 C.胚座 D.心皮

6、银杏种子的( C )骨质,

A.假种皮 D.外种皮C.中种皮 D.内种皮

7、松柏纲植物的可育大孢子叶是( B )。

A.苞鳞B,珠鳞 C.珠托 D.珠领

8、裸子植物的雌配子体是( D ) 。

A。成熟胚囊 B.珠心 C.珠心和胚乳D.胚乳和颈卵器

9、裸于植物中具能游动的精子(称游动精子)的纲有(A)。

A.苏铁纲和银杏纲 B.苏铁纲和松柏纲 C.银杏纲和红豆杉纲 D.苏铁纲和买麻藤纲

10、松属植物生活史中、精子是直接由(C)分裂产生的。

A.小孢子 D.生殖细胞 C.体细胞D.柄细胆

11、红松、华山松、白皮松均具有此特点:(D)。

A.叶鞘宿存 B.鳞叶下延 C.叶内有2条维管束, D.木材色浅12、松树一般是指(C)植物。

A.松柏纲 B.松科C.松属 D.双维管束亚属

五、问答题

1、裸子植物有什么主要特征?

(1)植物体(孢子体)发达

(2)配子体简化

(3)花单性,胚珠裸露,不形成果实

(4)传粉时花粉直达胚珠

(5)具颈卵器及多胚现象

(6)裸子植物的种子“三代同堂”

2、试列表比较松科、杉科和柏科的不同点。

松、杉、柏三科以叶形、叶和珠鳞着生方式、种鳞和苞鳞的离合情况及每种鳞所具有种子数而相互区别。下表将此三科从这四方面加以比较。

科植物。

3、买麻藤纲有哪些进化的特征?

买麻藤纲是裸子植物中的最进化的纲,是因为它具有以下进化特征:

①次生木质部具导管,无树脂道;

②球花单性,具假花被(盖被);

③珠被延长成珠孔管;

④精子无鞭毛,雌配子体无颈卵器(麻黄目除外);

⑤种子具盖被发育成的假种皮。

植物学知识点汇总

植物学 第一章绪论 一.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 裸子植物高等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 真菌 细菌菌类植物 卵菌 黏菌 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 褐藻 红藻非维管束植物 蓝藻低等植物 绿藻 黄藻藻类植物 金藻 甲藻 硅藻 裸藻 轮藻 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 ○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 ○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 ○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 ○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 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 4.植物作用 □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 ◇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 ○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 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 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 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 □2植物与环境 ○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 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1.细胞概念 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的内容 ○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 ○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 ○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 ○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 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 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 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原生质有着相似的基本成分。 1.水和无机物:原生质含有大量的水,一般占全重的60-90%。原生质中还含有 无机盐及许多呈离子状态的元素,如铁、锌、锰、镁、钾、钠、氯等。 2.有机化合物 ○1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结构蛋白、活性蛋白、储藏蛋白; ○2核酸:含有核糖的核糖核酸(RNA),含有脱氧核糖的脱氧核糖(DNA); ○3脂类:经水解后产生脂肪酸的物质,单纯脂、复合脂、结合脂等; ○4糖类:单糖(葡萄糖、核糖), 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纤维素、淀粉) --酶、维生素、激素、抗菌素等。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教案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较, 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 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 观点。 2、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建议 一、本节知识结构二、教材分析 本节中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裸 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等内容为本节的重点。通过学习松树

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有助于使学生了 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这部分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 解为什么裸子植物适于陆地生活,进而认识到裸子植物 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 本节课要观察的内容较多,要让学生观察球果,并 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进行对比;还要观察松的根、茎、叶等形态特征,要组织学生观察好这些内容也就成为了 本节组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很容易把松树的雌、 雄球花和球果分别看作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花和果实,而 且学生平时对松树的生殖过程了解很少,这样对了解两 类植物的区别、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增加了困难。 松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其受精过程与绿色开花植 物不同,学生对松从传粉到受精,从雌球花经过受精后 发育形成球果都会感到难以理解,加之整个生殖过程比 较长又不易观察到,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只作为选学内容,不必让学生了解的过于详细。 三、教法建议 1、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种子植物的实物,裸子植物要带有球果,被子植物最好有果实。组织学生观察比较,找 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即它们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这样 它们都隶属于种子植物。然后找出它们最突出的区别, 即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而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

树木学知识整理全解

复习资料 一、绪论: 1、简述园林树木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1)、【园林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2)、研究的内容:包括绪论、总论和各论三部分。总论讲授理论,各论讲授树木的识别、分布、生长发育和生态习性、环境因子对树木的影响和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树木的繁殖和栽培管理技术、树木的观赏特性和在园林中的配植应用以及树木的经济生产用途等。 2、试述中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 ①种类繁多;②分布集中;③丰富多彩;④特点突出 二、总论: (一)植物分类中常用的形态术语 1、简述概念“乔木”、“藤木”、“叶芽”、“花芽”、“完全花”、“复叶”、“聚合果”、“蒴果”: 1)、【乔木】具明显直立的主干,高通常在5m以上,上部具有若干多次分枝。 2)、【藤木】(又称为木质藤本)茎或枝细长而不能直立,只能倚附其他物体或有其他物体支持而向上攀升的木本植物,有攀援和缠绕之分。 3)、【叶芽】发育成枝和叶的芽(也称为枝芽)。 4)、【花芽】发育成花或花序的芽。 5)、【完全花】指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个部分均齐备的花(如:桃)。 6)、【复叶】指一个叶柄上生有二枚或二枚以上分离的叶片的叶(如:枫杨)。 7)、【聚合果】由一朵花的若干离生心皮雌蕊共同发育成的果实(如:白玉兰)。 (记忆:一花多果) 8)、【蒴果】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合生心皮发育,成熟时果皮以各种方式开裂(如:油茶) 2、概括复叶的类型,并以绘图示意: 1)类型:①羽状复叶:a、奇数羽状复叶(如:核桃),b、偶数羽状复叶(如:锦鸡儿); ②掌状复叶(如:七叶树); ③三出复叶(如:野葛);(注:又分掌状三出复叶和羽状三出复叶) ④单身复叶(如:柑橘) 2)、示意图: 3、比较葇荑花序与穗状花序、伞形花序与伞房花序、总状花序与圆锥花序,以绘图示意: 1)、葇荑花序与穗状花序的比较: ①葇荑花序:无梗的单性花排列于一不分枝的花轴上,成熟后通常整个花序或果 序同时脱落,花轴下垂,较软,花序柔韧,下垂或直立(如:垂柳); ②穗状花序:无梗或近无梗的两性花排列于一不分枝的花轴上治理不下垂。(如: 车前)。 2)、伞形花序与伞房花序的比较: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在所有种子植物中还可以再分为两类,即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这两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种子这一构造,但这两类植物又有许多重要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种子生在果实里面,除了当果实成熟后裂开时,它的种子是不外露的,如苹果、大豆即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则不同,它没有果实这一构造。它的种子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决不会把种子紧密地包被起来。在马尾松的枝条上,会结出许多红棕色尖卵形的松球,当仔细观察时,会看到它是由许多木质鳞片所形成,它们之间相互覆盖。如果把鳞片剥开,可以看到在每一鳞片下覆盖住两粒有翅的种子。在有些裸子植物中,如银杏,它的种子外面,连覆盖的鳞片也不存在,种子着生在一长柄上,自始至终处于裸露状态。具有这些特性的植物,都称为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实包被住。但当我们检查某一植物是属于被子植物还是裸子植物时,并不都要去察看一下它们种子的情况,通常从其他一些特点来判断。首先看它是草本还是木本植物,如果是草本植物,那毫无疑问,一定是被子植物,因为裸子植物全部是木本植物。如果碰到的是木本植物,那么先看看有没有花,有花的则是被子植物,因为裸子植物是不开花的。如果碰到没有花的木本植物,则可看叶片,裸子植物的叶片,除了银杏以外,叶形通常狭小,呈针形、鳞形、条形、锥形等。银杏叶片虽宽,但呈展开的折扇状,叶脉二叉分枝,也很容易识别。其他少数裸子植物叶片稍宽一些,也仅仅呈狭披针形。这一部分叶片稍宽的裸子植物也不会同被子植物相混,因为这些裸子植物的叶脉,除中脉外,侧脉都不明显,叶片质地也较厚,都是常绿植物。

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的植物体木质部较不发达至不发达,茎多汁,较柔软。按草本植物生活周期的长短,可分为一般为一年生、二年生植物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多数在生长季节终了时,其整体部分死亡,包括一年生和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如水稻,萝卜等。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每年死去,而地下部分的根、根状茎及鳞茎等能生活多年,如天竺葵等。与木本植物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他们茎的支持力量,草本植物的支持力量为膨压。(细胞吸水膨胀时对胞壁产生的压力。提供植物细胞的支持力,使它能维持形状。其中草本植物由于缺少木本植物所拥有的坚硬木质素,故其支持力依赖膨压。)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他们茎的结构,草本植物的茎为“草质茎”,茎中密布很多相对细小的维管束,充斥维管束之间的是大量的薄壁细胞,在茎的最外层是坚韧的机械组织。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也与木本植物不同,维管束中的木质部分布在外侧而韧皮部则分布在内侧,这是与木本植物完全相反的,另外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不具有形成层,不能不断生长,因而树会逐年变粗而草和竹子就没有这样的本领。相比于木质茎,草质茎是更进化的特征。 木本植物 指根和茎因增粗生长形成大量的木质部,而细胞壁也多数木质化的坚固的植物,具有形成层。 植物体木质部发达,茎坚硬,多年生。木本植物因植株高度及分枝部位等不同,可分为:①乔木②灌木③半灌木

植物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球果球果由大孢子叶球发育而来球状结构,球果由多数种鳞和苞鳞及种子组成,是裸子植物松柏纲特有的结构。 2.珠鳞与种鳞在松柏纲植物中,大孢子叶常宽厚,称珠鳞,经传粉受精后,珠鳞发育成种鳞。球果成熟后,种鳞木质化或成肉质,展开或不展开。 3.孑遗植物曾繁盛于某一地质时期,种类很多,分布很广,但到较新时代或现代,则大为衰退,只一、二种孤独的生存于个别地区,并有日趋灭绝之势的植物,被称为孑遗植物,如我国的银杏、水杉和产于美国的北美红杉。 4.原叶体原叶体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特称为原叶体。原叶体多为心形叶状体。在其腹面有假根,并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颈卵器中的卵受精后发育成胚,再进而发育成孢子体,不久原叶体即枯萎死亡。 5.聚合果与聚花果聚合果是由一花雌蕊中所有离生心皮形成的果实群。聚花果是由整个花序形成的果实,故又称花序裹或复果,如桑、无花果及凤梨(菠萝)等植物的果实。 6.柔荑花序柔荑花序为无性花序的一种,有多数无柄或短柄的单性花着生于花轴上,花被有或无,花序下垂或直立,开花后一般整个花序一起脱落。如杨柳科、壶斗科、胡桃科、荨麻科植物的雄花序。这类具柔荑花序的植物称为柔荑花序植物。 7.单体雄蕊与聚药雄蕊单体雄蕊雄花多数,花药分离。花丝连合成一束或管状。这样的雄蕊群称单体雄蕊。单体雄蕊是锦葵科的主要特征之一。

聚药雄蕊为雄蕊连合的方式之一。雄蕊的花丝分离而花药连合,称为聚药雄蕊。聚药雄蕊是菊科的一大进化特征,是菊科植物对虫媒传粉的一种适应。 8.侧膜胎座与中轴胎座侧膜胎座雌蕊由多心皮构成,各心皮边缘合生,子房1室,胚珠着生在腹缝线上,如油菜、三色堇和瓜类植物的胎座式。中轴胎座雌蕊由多心皮构成,各心皮互相连合,在子房中形成中轴和隔膜,子房实数与心皮数相同,胚珠着生在中轴上,如绵、柑橘等的胎座式。 9.蔷薇果蔷薇属植物的果,为由多数分离的小瘦果聚生于壶状的肉质花筒内所形成的聚合果,如金撄子的果。 10.柑果外果皮革质,有许多挥发油囊;中果皮疏松髓质,有的与外果皮结合不易分离;内果皮呈囊瓣状,其壁上长有许多肉质的汁囊,是食用部分,如柑橘、柚等的果实。柑果为芸香科植物所特有。 11.蝶形花冠和假蝶形花冠蝶形花冠由5个形状不同的花瓣排成蝶形,最大的一瓣称旗瓣,在最外面;其内方两边各有一瓣,形较小,称翼瓣;翼瓣下方位2龙骨瓣,如大豆、蚕豆等的花冠。此种花冠为蝶形花科(或亚科)植物特征之一。假蝶形花冠与蝶形花冠相似,但二者各瓣的位置和大小相反,即最上方1片最小,位于最内方,最下面两片离生而最大,位于最外方。花瓣呈上升覆瓦状排列。假蝶形花是苏木科的主要特征之一。12双悬果由二心皮二室有棱或有翅的子房发育而来,成熟时沿两个心皮合生面分离成两个分果片,顶部悬挂于细长丝状的心皮柄上,称为双悬果,也称双瘦果。双悬果是伞形科的主要特征之一,为伞形科特有。 13.二强雄蕊与四强雄蕊二强雄蕊一花有4枚雄蕊,2枚较长,2枚较短,如泡桐、连钱草、益母草等花的雄蕊。玄参科、唇形科四强雄蕊一花有6枚雄蕊,外轮的2枚花丝较短,内轮的4枚花丝较长,如油菜、萝卜等花的雄

“裸子植物”复习题

“裸子植物”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球果 2. 种鳞 3. 孑遗植物和活化石 二、判断与改错 1.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前者具大孢子叶,后者具心皮。( ) 2. 裸子植物中无草本植物。( ) 3. 裸子植物的叶均为针形或条形。( ) 4. 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进化,而裸子植物的颈卵器却更为退化。( ) 5. 裸子植物无柱头、花柱,花粉不必萌发即可抵达胚珠,所以不形成花粉管。( ) 6. 裸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只具一个精子,所以不能进行双受精。( ) 7. 铁树叶为羽状复叶,均集生茎顶。( ) 8. 铁树胚具2片子叶,为双子叶植物。( ) 9. 银杏的外果皮肉质。( ) 10. 马尾松仅具一种叶型,即针形叶。( ) 11. 马尾松无短枝。( ) 12. 松科仅松属植物叶成束状着生。( ) 13. 冷杉不属于杉科,水松不属于松科,竹柏不属于柏科。( ) 14. 水杉叶对生,柳杉叶轮生。( ) 15. 柏科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叶、珠鳞对生或轮生,水杉有此特征,却被置于杉科。( ) 16. 现代松柏纲有3科。( ) 17. 罗汉松种子下方紫红色的膨大部分为种托。( ) 18. 罗汉松种子下方的种托由珠托发育而来。( ) 19. 三尖杉属又称榧树属。( ) 20.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具颈卵器,裸子植物是颈卵器植物,而买麻藤科植物虽无颈卵器却仍属裸子植物。( ) 21. 买麻藤纲植物的大孢子叶称为盖被,盖被发育成假种皮。( ) 22. 草麻黄为裸子植物中唯一的草本植物而买麻藤科植物是裸子植物中仅有的一类藤本植物。( ) 23. 百岁兰是产于非洲西南部的旱生植物。( ) 三、填空 1. 裸子植物在植物界的地位介于和之间,其主要特征为、、、 和。 2. 裸子植物的大孢子叶常发生变态。铁树的大孢子叶为,银杏的为,松柏类的为,红豆杉科的为,罗汉松科的为。大孢子叶在被子植物中称。 3. 裸子植物具多胚现象。多胚现象可分为和两类。 4. 裸子植物通常可分为、、、和等五纲。 5. 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纲,目,科,属,种。其中引种栽培的有1科7属51种。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基本区别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基本区别 植物界大约有50万种植物,其中种子植物有近25万种。 裸子植物 1.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2.种子的胚具有2至多个子叶 3.多数为直根系 4.根尖顶端多为两层原始细胞 5.都是木本,多乔木 6.单轴分枝式占优势 7.茎端无原套-原体 8.次生木质部组成成分比较简单,有管胞,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有木射线,木薄壁组织或有或无 9.管胞有大型单列或双列的具缘纹孔,有眉条,有纹孔塞,有交叉纹孔场(松柏类) 10.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或含有射线管胞 11.茎中常有树脂道 12.韧皮部一般无筛管和伴细胞,有筛细胞和蛋白质细胞,韧皮薄壁组织常聚集成群,很少有韧皮纤维 13.维管束为无限维管束 14.形成层细胞比较长,平均长度约为3.6毫米 15.形成层不表现出叠生层次 16.营养叶的形态构造比较简单,多为针形和鳞片形,构造上多具旱生叶的特征 17.叶通常无叶鞘和托叶 18.有孢子叶球,而无真正的花 19.孢子叶球的孢子叶呈螺旋状排列 20.主要是风媒传粉,传粉时有传粉滴 21.花粉管是用于吸收珠心的养料或输送精子,有些种类的精子具鞭毛(如苏铁)。传粉和受精的间隔时间长 22.配子体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雌配子体永远被包裹在胚珠里 23.雄配子体比较复杂,多样化,有原叶细胞 24.雌配子体都起源于一个单倍体的大孢子 25.雌配子体的最初发育阶段的游离核数目很多,时间长。产生颈卵器26.胚胎开始发生时有游离核时期 27.无双受精作用,受精时有新细胞质形成 28.胚乳就是雌配子体(母本的),很发达,受精作用前就存在,是单倍体29.胚珠具有一层珠被 30.大多数种子内有强烈的多胚现象 31.不形成果实

植物学名词解释(2)

(一)名词解释 1. 球果 球果由大抱子叶球发育而来球状结构,球果由多数种鳞和苞鳞及种子组成,是裸子植物松柏纲特有的结构。 2. 珠鳞与种鳞 在松柏纲植物中,大抱子叶常宽厚,称珠鳞,经传粉受精后,珠鳞发育成种鳞。球果成熟后,种鳞木质化或成肉质,展开或不展开。 3. 孑遗植物 曾繁盛于某一地质时期,种类很多,分布很广,但到较新时代或现代,则大为衰退,只一、二种孤独的生存于个别地区,并有日趋灭绝之势的植物,被称为孑遗植物,如我国的银杏、水杉和产于美国的北美红杉。 4. 原叶体 原叶体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特称为原叶体。原叶体多为心形叶状体。在其腹面有假根,并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颈卵器中的卵受精后发育成胚,再进而发育成抱子体,不久原叶体即枯萎死亡。 5. 聚合果与聚花果 聚合果是由一花雌蕊中所有离生心皮形成的果实群。 聚花果是由整个花序形成的果实,故又称花序裹或复果,如桑、无花果及凤梨(菠萝)等植物的果实。 6. 柔荑花序 柔荑花序为无性花序的一种,有多数无柄或短柄的单性花着生于花轴上,花被有或无,花序下垂或直立,开花后一般整个花序一起脱落。如杨柳科、壶斗科、胡桃科、荨麻科植物的雄花序。这类具柔荑花序的植物称为柔荑花序植物。 7. 单体雄蕊与聚药雄蕊 单体雄蕊雄花多数,花药分离。花丝连合成一束或管状。这样的雄蕊群称单体雄蕊。单体雄蕊是锦葵科的主要特征之一。 聚药雄蕊为雄蕊连合的方式之一。雄蕊的花丝分离而花药连合,称为聚药雄蕊。聚药雄蕊是菊科的一大进化特征,是菊科植物对虫媒传粉的一种适应。 8. 侧膜胎座与中轴胎座 侧膜胎座雌蕊由多心皮构成,各心皮边缘合生,子房1室,胚珠着生在腹缝线上,如油菜、三色堇和瓜类植物的胎座式。 中轴胎座雌蕊由多心皮构成,各心皮互相连合,在子房中形成中轴和隔膜,子房实数与心皮数相同,胚珠着生在中轴上,如绵、柑橘等的胎座式。 9. 蔷薇果 蔷薇属植物的果,为由多数分离的小瘦果聚生于壶状的肉质花筒内所形成的聚合果,如金撄子的果。 10. 柑果 外果皮革质,有许多挥发油囊;中果皮疏松髓质,有的与外果皮结合不易分离;内果皮呈囊瓣状,其壁上长有许多肉质的汁囊,是食用部分,如柑橘、柚等的果实。柑果为芸香科植物所特有。 11. 蝶形花冠和假蝶形花冠 蝶形花冠由5个形状不同的花瓣排成蝶形,最大的一瓣称旗瓣,在最外面;其内方两边各有一瓣,形较小,称翼瓣;翼瓣下方位2龙骨瓣,如大豆、蚕豆等的花冠。此种花冠为蝶形花科(或亚科)植物特征之一。 假蝶形花冠与蝶形花冠相似,但二者各瓣的位置和大小相反,即最上方1片最小,位于最内方,最下面两片离生而最大,位于最外方。花瓣呈上升覆瓦状排列。假蝶形花是苏木科的主要特征之一。 12双悬果 由二心皮二室有棱或有翅的子房发育而来,成熟时沿两个心皮合生面分离成两个分果片,顶部悬挂于细长丝状的心皮柄上,称为双悬果,也称双瘦果。双悬果是伞形科的主要特征之一,为伞形科特有。 13. 二强雄蕊与四强雄蕊 二强雄蕊一花有4枚雄蕊,2枚较长,2枚较短,如泡桐、连钱草、益母草等花的雄蕊。玄参科、唇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区别

裸子植物 1.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2.种子的胚具有2至多个子叶 3.多数为直根系 4.根尖顶端多为两层原始细胞 5.都是木本,多乔木 6.单轴分枝式占优势 7.茎端无原套-原体 8.次生木质部组成成分比较简单,有管胞,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有木射线,木薄壁组织或有或无 9.管胞有大型单列或双列的具缘纹孔,有眉条,有纹孔塞,有交叉纹孔场(松柏类) 10.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或含有射线管胞 11.茎中常有树脂道 12.韧皮部一般无筛管和伴细胞,有筛细胞和蛋白质细胞,韧皮薄壁组织常聚集成群,很少有韧皮纤维 13.维管束为无限维管束 14.形成层细胞比较长,平均长度约为3.6毫米 15.形成层不表现出叠生层次 16.营养叶的形态构造比较简单,多为针形和鳞片形,构造上多具旱生叶的特征 17.叶通常无叶鞘和托叶 18.有孢子叶球,而无真正的花 19.孢子叶球的孢子叶呈螺旋状排列 20.主要是风媒传粉,传粉时有传粉滴

21.花粉管是用于吸收珠心的养料或输送精子,有些种类的精子具鞭毛(如苏铁)。传粉和受精的间隔时间长 22.配子体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雌配子体永远被包裹在胚珠里 23.雄配子体比较复杂,多样化,有原叶细胞 24.雌配子体都起源于一个单倍体的大孢子 25.雌配子体的最初发育阶段的游离核数目很多,时间长。产生颈卵器 26.胚胎开始发生时有游离核时期 27.无双受精作用,受精时有新细胞质形成 28.胚乳就是雌配子体(母本的),很发达,受精作用前就存在,是单倍体 29.胚珠具有一层珠被 30.大多数种子内有强烈的多胚现象 31.不形成果实 被子植物 1.种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之内 2.种子的胚具有1或2个子叶 3.直根系和须根系均有 4.根尖顶端多为3层原始细胞 5.有草本也有木本 6.主要是合轴分枝式和假二叉分枝式 7.茎端具原套-原体 8.次生木质部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有导管、管胞、木射线、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 9.有细小而多的具缘纹孔,无眉条,无纹孔塞,无交叉纹孔场 10.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

生物人教版初中一年级上册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公开课教案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说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概念,认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通过分析资料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爱护生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点:了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学习难点:了解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结构特点。 :起作用 菜豆种子:由四个部分组成 子叶:片 :起作用 :由四个部分组成 玉米种子有(储存营养物质) 子叶:片 根据子叶的数目,我们又能将种子植物划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划分方法对种子植物进行分类了?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图片:不同植物种子的着生位置 2、阅读书本82-83页,思考以下两题: ①种子植物可以分为哪两类?为什么这样划分? ②哪一类植物的进化程度高?为什么?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的植物,如油松、苏铁、云杉。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如荔枝、木瓜、桃。 (绿色开花植物) 3、分析与讨论 ①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起什么作用?

②在种子成熟后,果皮起什么作用? 4、果实利于传播的特点 结论:所以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 三、课堂小结 裸子植物 1、种子植物区别:有无果皮包被相同点:都有种子 被子植物 2、果实=果皮+种子 3、果实利于传播的特点 4、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 四、课堂练习 1、我们吃的面粉主要来自种子的() A、胚 B、胚乳 C、子叶 D、胚芽 2、松树与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A、松树的果实内有种子 B、桃树种子裸露,没有果皮 C、松树的球果包被着果皮 D、松树种子裸露,没有果皮 3、种子的主要部分,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的是() A、种皮 B、胚 C、胚芽 D、胚乳 4、在种子的发育过程中,保护种子免受外界不良环境侵害的是() A、胚根 B、果皮 C、种子 D、子叶 5、以下属于被子植物的一组的是() A、椰子葡萄水稻 B、银杏松树白杨 C、水杉苏铁油松 D、银杏桃小麦

植物学裸子植物专项解读

植物学裸子植物专项解读 9 裸子植物( Gymnospermae ) 本章内容提要 1、裸子植物孢子体发达,占绝对优势,配子体十分简单而不能脱离孢子体 独立生活。 2、胚珠和种子是裸露的,种子的出现使胚得到保护。 3、孢子叶大多聚成孢子叶球。在受精时,花粉粒(雄配子体)产生花粉管, 可将精于送到大孢子叶球(雌性)的大孢子(胚囊)颈卵器中,与卵结合。脱 离了水的限制,使之更适应陆地生活。 4、裸子植物中大多数种类有颈卵器,少数种类仍有多鞭毛的游动精子,证 明裸子植物是一群介于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之间的维管植物。 5、裸 子植物通 常分 为 5 个 纲 ,即 苏铁纲( Cycadopsida )、银 杏纲 ( Ginkgopsida )、松柏纲( Coniferopsi-da )、红豆杉纲( Taxopsida )和买麻 藤纲( Gnetopsicla )。我国裸子植物种类最多,有 5纲,8 目, 11科,41 属, 236 种。其中有不少是第三纪的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 裸子植物的胚珠和种子是裸露的。 种子的出现使胚受到保护以及营养物质的供给, 可使 植物度过不利 的环境。花粉管 (Pollen tube )的产生,可将精子送到卵。摆脱了水的限制, 更适应陆地生活。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松、柏、银杏、苏铁等都是裸子植物,它们在陆地生态 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裸子植物组成的森林约占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的 80%。在我 国也有较多的分布, 如东北大兴安岭的落叶松林, 吉林、 辽宁的红松林,陕西秦岭的华山松 林,甘肃的云杉和冷杉林,长江流域以南的马尾松和杉木林等。 9.1 裸子植物的特征 9.1.1 孢子体发达 裸子植物的孢子体非常发达, 都是多年生木本植物, 大多数为单轴分枝的高大乔木, 有 强大的根 系。维管组织系统发达,网状中柱,并生型维管束,具形成层和次生生长,木质部 大多数只有管胞,韧皮部只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叶多为针形、 平的 阔叶,叶具有下陷的气孔,气孔排列成浅色的气孔带( 境。 9.1.2 具裸露胚珠,并形成种子 裸子植物的孢子叶( sporophyll )大多聚生成球果状 ( ( strobilus ),或球花( Cone )。孢子叶球单生或多个聚生成各 种球序,通常都是单性,同株 或异株。小孢子叶球( staminate strobilus )又称雄球花( male cone ),由小孢子叶(雄蕊) 聚生而成,每个小孢子叶下面生有小孢子囊(花粉囊) ,内有多个小孢子母细胞(花粉母细 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单核期的花粉粒) ,再由小孢子发育成雄配子体(花粉粒) 。 大孢子叶球( ovulate strobilus )又称雌球花( female Cone ),由大孢子叶(心皮)丛生或聚 生而成。大孢子叶变态为珠鳞( ovuliferous scale )(松柏类)、珠领( collar )(银杏)、珠托 (红豆杉)、套被(罗汉松)和羽状大孢子叶(苏条形或鳞形,极少数为扁 stomatal band ),更适应陆生环 strobiliform ),称为孢子叶球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

关于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在哪些方面更加完善的讨论 作者:杨继敏 摘要:在所有种子植物中还可以再分为两类,即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这两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种子这一构造,但这两类植物又有许多重要区别。最初的裸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在中生代它们是遍布各大陆的主要植物。但到了白垩纪晚期,被子植物就占据了世界上植物界的大部分。自新生代以来,被子植物就在地球上占有绝对优势。本文将对被子植物相对于裸子植物占有优势的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结构、功能、营养器官、生殖器官 正文 简单说来,顾名思义,裸子植物是指种子植物中,植物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从而裸露在外的植物;而被子植物则是指种子植物中,种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之内的植物。但若要对两者进行清楚完善的认识,还是要从生物学的角度对两者的细微方面进行学术性分析。以下内容将分为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两个部分进行论述。末尾将进行综述。 一、营养器官 (1)根 裸子植物多数为直根系,根尖顶端多为两层原始细胞;而被子植物直根系和须根系均有,且根尖顶端多为三层原始细胞。直根系的特点是主根明显,从主根上生出侧根,主次分明。从外观上看,主根发育强盛,在粗度与长度方面极易与侧根区别,而侧根的发育就相对较弱。须根系由许多粗细详尽的不定根(由胚轴和下部的境界所产生的根)组成。在根系中不能明显地区分出主根。须根系的特点是种子萌发时所发生的主根很早退化,而由茎基部长出丛生须状的根,这些根不是来自老根,而是来自茎的基部,是后来产生的,称为不定根(adventitious roots)。不定根的数量非常惊人,如一株成熟的黑麦草有1500万条根及根的分支,根总长度达到644km,根表面积有一个排球场大,还有0.57立方米的土壤。从这一点上看,被子植物能更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更容易在恶劣的环境中存活下来。例如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就属于须根系。而且被子植物的根尖顶端比裸子植物的根尖顶端多一层原始细胞,能更有效的保护被子植物的根尖。 (2)茎 裸子植物都是木本,多乔木;单轴分枝式占优势;茎端无原套-原体;次生木质部组成成分比较简单,有管胞,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有木射线,木薄壁组织或有或无;管胞有大型单列或双列的具缘纹孔,有眉条,有纹孔塞,有交叉纹孔场(松柏类);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或含有射线管胞。茎中常有树脂道,韧皮部一般无筛管和伴细胞,有筛细胞和蛋白质细胞。韧皮薄壁组织

第一节“裸子植物”复习题

第一节“裸子植物”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球果 2. 种鳞 3. 孑遗植物和活化石 二、判断与改错 1.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前者具大孢子叶,后者具心皮。( ) 2. 裸子植物中无草本植物。( ) 3. 裸子植物的叶均为针形或条形。( ) 4. 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进化,而裸子植物的颈卵器却更为退化。( ) 5. 裸子植物无柱头、花柱,花粉不必萌发即可抵达胚珠,所以不形成花粉管。( ) 6. 裸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只具一个精子,所以不能进行双受精。( ) 7. 铁树叶为羽状复叶,均集生茎顶。( ) 8. 铁树胚具2片子叶,为双子叶植物。( ) 9. 银杏的外果皮肉质。( ) 10. 马尾松仅具一种叶型,即针形叶。( ) 11. 马尾松无短枝。( ) 12. 松科仅松属植物叶成束状着生。( ) 13. 冷杉不属于杉科,水松不属于松科,竹柏不属于柏科。( ) 14. 水杉叶对生,柳杉叶轮生。( ) 15. 柏科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叶、珠鳞对生或轮生,水杉有此特征,却被置于杉科。( ) 16. 现代松柏纲有3科。( ) 17. 罗汉松种子下方紫红色的膨大部分为种托。( ) 18. 罗汉松种子下方的种托由珠托发育而来。( ) 19. 三尖杉属又称榧树属。( ) 20.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具颈卵器,裸子植物是颈卵器植物,而买麻藤科植物虽无颈卵器却仍属裸子植物。( ) 21. 买麻藤纲植物的大孢子叶称为盖被,盖被发育成假种皮。( ) 22. 草麻黄为裸子植物中唯一的草本植物而买麻藤科植物是裸子植物中仅有的一类藤本植物。( ) 23. 百岁兰是产于非洲西南部的旱生植物。( ) 三、填空 1. 裸子植物在植物界的地位介于和之间,其主要特征为、、、和。 2. 裸子植物的大孢子叶常发生变态。铁树的大孢子叶为,银杏的为,松柏类的为,红豆杉科的为,罗汉松科的为。大孢子叶在被子植物中称。 3. 裸子植物具多胚现象。多胚现象可分为和两类。 4. 裸子植物通常可分为、、、和等五纲。 5. 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纲,目,科,属,种。其中引种栽培的有1科7属51种。 6. 铁树的精子是生物界中最的精子。 7. 银杏的大孢子叶球仅有1长柄,柄端有个形的,称为。 8. 如今处于野生状态的银杏仅见于。 9. 银杏雄株长枝伸展,大枝基部具,雌株长枝,无。银杏叶形,长枝上的叶大都具,短枝上的叶常具。 10. 松柏纲植物因叶多为针形,故称为,又因孢子叶常排成状,也称为。

裸子植物练习题

一、填空(1空1分,共10分) 1.颈卵器植物包括()()()。 2.藻类有性生殖包括()()()三种。 3.苔藓植物可以分为()()和()三个纲。 4.蕨类植物的主要营养体属于()体。 二、选择题(1题2分,共10分) 1.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的原因是() A.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B.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C.有营养组织和保护组织 D.生活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中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B画有两性花和单性花之分 C用种子繁殖后代,受精作用脱离了水的限制 3.D可通过缝合昆虫传粉 4.苔藓植物孢子体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A、茎 B、孢蒴 C、蒴柄 D、基足5.观察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时,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 ) A.都有根 B.都能固着在海底生活 C.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与人类关系密切,都能供人食用6.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共同点有() A.一般都具有根、茎、叶、种子B.生殖过程不需要水,适宜生活在各种环境中 C.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 D.是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并且都属于种子植物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苔藓植物基本特征

2.裸子植物主要特征 四、论述体(40分) 为什么被子植物占主导地位 一、1.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2.同配、异配、卵配 3.苔纲、藓纲、角苔纲 4.配子体 二、B C A C A 三、1.有类似茎叶的分化 生殖器官多为细胞结构具不育壁层 受精卵发育成胚假根无维管组织分化 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小型非维管植物 生活史具世代交替,配子体世代占优势,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多生活在阴湿陆地上 2.孢子体发达,乔木为主 配子体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其颈卵器构造 孢子叶聚生成球花 具裸露的胚珠和种子 形成花粉管,受精作用不再受水的限制 具多胚现象 四、(1)具有真正的花(2)具雌蕊雌蕊由心皮所组成,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 3 部分。胚珠包藏在于房内,得到子房的保护,避免了昆虫的咬噬和水分的丧失。子房在受精后发育成为果实。它的进化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3)具有双受精现象在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雌雄识别机制:雌雄孢子体的识别发生在花粉和柱头之间,雌雄配子体的识别发生在花粉管与退化助细胞之间,这些识别机制实质上是雌雄性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表明卵细胞是自动的参与受精活动,是双受精的一主要方面。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受精方式是双受精4)多数具有导管,导管由于横壁的消失而成为植物体内上下畅通的管道。5)孢子体高度发达被子植物的孢子体,在形态、

人教版七年级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二节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中有关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知识。本章教学内容,新教材做了较大的改变,不再要求讲述详细的分类学知识,而突出在“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绿色植物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的特征,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活动中体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学生在小学时初步学习过此方面的知识、在生活中对种子植物有一定的感性、并且对此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具有观察与思考、分析与归纳的初步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这一章节的第一课时,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整体设计思路确定为: 课前: 师:收集与本节课有关的大量图片资料制成投影片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和一些与本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录象。 生:每人带一种植物的果实或种子,每组尽量不同。 课上: 创设情境,导出问题:采用音画情景,引发探究欲望。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解决重点问题。 自主反思,回顾总结:谈收获、说体会、讲应用。 发展个性,拓展问题:鼓励创新思维,增长课外知识。 课下: 认识我们周围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体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区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位置;了解果实对种子传播的作用。继续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的演讲活动,继续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能力;2、通过观察果实和种子的活动,继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3、通过推断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谁更适应现在的环境培养学生由已知知识对未知知识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设计、组织好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裸子植物 1.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2.种子的胚具有2至多个子叶 3.多数为直根系 4.根尖顶端多为两层原始细胞 5.都是木本,多乔木 6.单轴分枝式占优势 7.茎端无原套-原体 8.次生木质部组成成分比较简单,有管胞,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有木射线,木薄壁组织或有或无 9.管胞有大型单列或双列的具缘纹孔,有眉条,有纹孔塞,有交叉纹孔场(松柏类)10.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或含有射线管胞 11.茎中常有树脂道 12.韧皮部一般无筛管和伴细胞,有筛细胞和蛋白质细胞,韧皮薄壁组织常聚集成群,很少有韧皮纤维 13.维管束为无限维管束 14.形成层细胞比较长,平均长度约为3.6毫米 15.形成层不表现出叠生层次 16.营养叶的形态构造比较简单,多为针形和鳞片形,构造上多具旱生叶的特征 17.叶通常无叶鞘和托叶 18.有孢子叶球,而无真正的花 19.孢子叶球的孢子叶呈螺旋状排列 20.主要是风媒传粉,传粉时有传粉滴 21.花粉管是用于吸收珠心的养料或输送精子,有些种类的精子具鞭毛(如苏铁)。传粉和受精的间隔时间长 22.配子体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雌配子体永远被包裹在胚珠里 23.雄配子体比较复杂,多样化,有原叶细胞 24.雌配子体都起源于一个单倍体的大孢子

25.雌配子体的最初发育阶段的游离核数目很多,时间长。产生颈卵器 26.胚胎开始发生时有游离核时期 27.无双受精作用,受精时有新细胞质形成 28.胚乳就是雌配子体(母本的),很发达,受精作用前就存在,是单倍体 29.胚珠具有一层珠被 30.大多数种子内有强烈的多胚现象 31.不形成果实 被子植物 1.种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之内 2.种子的胚具有1或2个子叶 3.直根系和须根系均有 4.根尖顶端多为3层原始细胞 5.有草本也有木本 6.主要是合轴分枝式和假二叉分枝式 7.茎端具原套-原体 8.次生木质部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有导管、管胞、木射线、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9.有细小而多的具缘纹孔,无眉条,无纹孔塞,无交叉纹孔场 10.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 11.茎中通常无树脂道 12.韧皮部通常有筛管和伴细胞,韧皮薄壁组织分布多样化,常有韧皮纤维 13.无限维管束与有限维管束均有 14.形成层细胞比较短,平均长度约为0.6毫米 15.有叠生形成层和非叠生形成层两种类型 16.营养叶的形态多种多样,构造复杂,旱生、水生和中生叶的类型均有 17.叶通常有叶鞘或托叶 18.具有真正的花 19.花的各组成成分多呈轮状排列 20.有风媒、水媒、虫媒和鸟媒传粉,传粉时无传粉滴 21.花粉管是用于输送精子,精子不具鞭毛,传粉和受精的间隔时间短

裸子植物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较,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1、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松的形态结构对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难点:松的形态结构与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设计思想: 学生对于裸子植物的生活环境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可以由此入手,分析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由于上一节学习了被子植物,所以也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对于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的这方面内容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 手段:以学生观察、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松子和杏仁,提出问题:带硬壳的松子是松树的什么器官?杏仁又是什么器官? 2、学生回答出二者都是种子后,出示松树带种子的雌球果(已裂开)和杏的果实(可用刀剖开),引导学生观察松子和杏仁分别长在松和杏的什么结构上?种子是否裸露?

3、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总结: (1)松的雌球果并不是松的果实。 (2)杏的种子长在果实内,种子是不裸露的,属于被子植物。松的种子长在雌球果上,种子是裸露在外的。这一类种子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二、讲授新课: (一)松的生活环境: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自然界,在电影电视中所见到的松树的情况,说出松树的生活环境,使学生了解松树不仅广泛生活在陆地上,而且还能生活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甚至是岩石的缝隙中。 (二)松的形态结构: 1、出示有关松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松的根、茎、叶等结构的形态特征,分析松为什么能适应干旱的陆生环境。 2、组织学生讨论、汇报 3、总结、补充:松树的根系十分发达;茎杆高大、粗壮;叶呈针状。 4、出示录像或挂图:简单介绍松的生殖过程。 注意:由于学生没有较多有关传粉、受精等概念,所以介绍的内容一定要很简单。 重点强调一点:受精后第二年,才形成种子,且种子是裸露的,带有翅。 (三)其他裸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录像:介绍我国的裸子植物。 2、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并总结裸子植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3、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纠正和补充。 (四)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和经济意义: 1、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析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出示有关介绍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

植物学裸子植物专项解读

植物学裸子植物专项解读 9 裸子植物(Gymnospermae) 本章内容提要 1、裸子植物孢子体发达,占绝对优势,配子体十分简单而不能脱离孢子体独立生活。 2、胚珠和种子是裸露的,种子的出现使胚得到保护。 3、孢子叶大多聚成孢子叶球。在受精时,花粉粒(雄配子体)产生花粉管,可将精于送到大孢子叶球(雌性)的大孢子(胚囊)颈卵器中,与卵结合。脱离了水的限制,使之更适应陆地生活。 4、裸子植物中大多数种类有颈卵器,少数种类仍有多鞭毛的游动精子,证明裸子植物是一群介于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之间的维管植物。 5、裸子植物通常分为5个纲,即苏铁纲(Cycadopsida)、银杏纲(Ginkgopsida)、松柏纲(Coniferopsi-da)、红豆杉纲(Taxopsida)和买麻藤纲(Gnetopsicla)。我国裸子植物种类最多,有5纲,8目,11科,41属,236种。其中有不少是第三纪的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 裸子植物的胚珠和种子是裸露的。种子的出现使胚受到保护以及营养物质的供给,可使植物度过不利的环境。花粉管(Pollen tube)的产生,可将精子送到卵。摆脱了水的限制,更适应陆地生活。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松、柏、银杏、苏铁等都是裸子植物,它们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裸子植物组成的森林约占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的80%。在我国也有较多的分布,如东北大兴安岭的落叶松林,吉林、辽宁的红松林,陕西秦岭的华山松林,甘肃的云杉和冷杉林,长江流域以南的马尾松和杉木林等。 9.1 裸子植物的特征 9.1.1 孢子体发达 裸子植物的孢子体非常发达,都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大多数为单轴分枝的高大乔木,有强大的根系。维管组织系统发达,网状中柱,并生型维管束,具形成层和次生生长,木质部大多数只有管胞,韧皮部只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叶多为针形、条形或鳞形,极少数为扁平的阔叶,叶具有下陷的气孔,气孔排列成浅色的气孔带(stomatal band),更适应陆生环境。 9.1.2 具裸露胚珠,并形成种子 裸子植物的孢子叶(sporophyll)大多聚生成球果状(strobiliform),称为孢子叶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