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详解

合集下载

2024中医舌诊图文ppt课件

2024中医舌诊图文ppt课件

•舌诊基本概念与原理•舌质观察与分析•舌苔观察与分析目录•常见舌象及其临床意义•图文结合实例讲解•操作演示与互动环节01舌诊基本概念与原理舌诊定义及作用舌诊定义舌诊作用舌与脏腑经络关系舌诊原理及方法舌诊原理舌诊方法望舌质(神、色、形、态)、望舌苔(苔质、苔色)。

02舌质观察与分析舌质颜色淡红润泽,是气血调和的征象,多见于正常人或病轻者。

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气虚、阳虚等。

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

舌色深红,舌尖有红点,多属热盛,气血壅滞不畅。

淡红舌淡白舌红舌绛舌老嫩胖瘦点刺裂纹舌质润燥辨识润燥糙粘腐腻03舌苔观察与分析白苔黄苔灰黑苔030201舌苔颜色判断舌苔厚薄程度评估薄苔厚苔舌苔润燥辨识润苔滑苔燥苔04常见舌象及其临床意义正常舌象特征描述舌质淡红色,润泽,不胖不瘦,活动自如。

舌苔薄白而均匀,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舌下络脉颜色暗红,脉络清晰,无怒张、紧束、弯曲、增生等异常表现。

红舌淡白舌舌质颜色鲜红,提示热证,多为里热实证。

绛舌胖大舌舌质胖大,提示水湿内停或脾虚。

紫舌舌质颜色青紫,提示血瘀或寒证。

瘦薄舌舌质瘦薄,提示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裂纹舌舌质有裂纹,提示热盛伤阴或血虚不润。

齿痕舌舌质边缘有牙齿痕迹,提示脾虚或水湿内停。

常见疾病对应异常舌象举例感冒01咳嗽02哮喘03常见疾病对应异常舌象举例01020304胃痛泄泻便秘失眠05图文结合实例讲解1 2 3淡红舌,薄白苔舌体柔软,活动自如舌下络脉隐现舌质异常舌苔异常舌形异常舌下络脉异常患者舌淡苔白,脉沉细。

解读为气血两虚证,治以益气养血之法。

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案例四患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解读为湿热内蕴证,治以清热利湿之法。

患者舌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解读为气滞血瘀证,治以活血化瘀之法。

患者舌胖大边有齿痕,脉沉迟。

解读为脾虚湿盛证,治以健脾利湿之法。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病例进行解读06操作演示与互动环节现场操作演示:如何正确进行舌诊观察观察舌形观察舌质观察舌苔讲解舌诊注意事项分组讨论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舌诊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舌象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提出诊断和治疗建议。

第三章_舌诊课件

第三章_舌诊课件
舌 诊
中医诊断学
舌诊
第一节 舌 诊 概 说 第二节 舌 体 诊 法
第三节 舌 苔 诊 法
第四节 舌 诊 要 领
中医诊断学
舌诊 概说
第一节 舌诊概说
一、舌的解剖 二、舌诊原理 三、舌诊方法 四、正常舌象
中医诊断学
舌诊 概说
一、舌的解剖
舌背、舌底 舌体、舌根、人字沟 舌尖、舌边、舌正中沟 舌乳头:丝状、蕈状、轮廓、叶状 舌苔、舌质 舌下阜:金津、玉液 舌下脉络


形象 :舌淡红, 有人爻字裂纹, 舌尖有1×1cm 之肿瘤,光滑无 痛,有蒂如菌。 苔薄白腻。 病例 :肝郁化火, 心火上炎。
中医诊断学
舌诊 概说
二、舌诊原理
经络连属 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舌为心之苗 足太阴经连舌本、散舌下,舌为脾之 外候 足少阴经挟舌本 足厥阴经络舌本 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中医诊断学
舌诊 概说
舌苔生成:舌苔为胃气蒸化谷气 上潮而生 津液润泽:涎为脾液、唾为肾液 外候分布:舌尖候上焦心肺,舌 中候中焦脾胃,舌根候下焦肾,舌 两侧候肝胆


形象: 舌体肿 胀,有四处溃疡, 四周突起如“菜 花状”,肉色鲜 红。舌苔白如霉 衣,略呈灰黄色。 病例 :湿浊内 蕴,热毒入血。
中医诊断学 舌诊 舌体诊法


形象: 舌淡白 尖红,起一米粒 大白疱,坚硬而 痛。苔薄白少津。 病例 :气阴两 亏,虚火上炎。
中医诊断学 舌诊 舌体诊法


形象 :舌暗紫, 右侧3×3mm之 红色疱,剧痛。 苔由白转黄,晦 暗滑润。 病例 :痰浊阻肺, 气滞血瘀,痰火 扰动肝风。
舌诊 概说
中医诊断学
舌诊 概说
正常舌象歌诀

舌诊入门基础知识大全

舌诊入门基础知识大全

舌诊入门基础知识大全
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质地、湿度等特征,可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下面是舌诊入门基础知识的
详细介绍。

一、舌头的形态
1.舌头的大小:正常情况下,舌头大小适中,不过大也不过小。

2.舌头的形状:正常情况下,舌头呈现略微弯曲的形状,两侧对称。

3.舌头的厚度:正常情况下,舌头的厚度适中,不过厚也不过薄。

4.舌头的质地:正常情况下,舌头的质地柔软,表面光滑。

二、舌头的颜色
1.淡红色:表示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等。

2.暗红色:表示热毒内盛,热病等。

3.深红色:表示血热,血瘀等。

4.苍白色:表示气血不足,阳虚等。

5.青紫色:表示气滞血瘀,寒凝等。

三、舌头的湿度
1.湿润:表示体内阴液充足,体质健康。

2.干燥:表示体内阴液不足,体质虚弱。

四、舌头的苔
1.白苔:表示体内湿气重,消化不良等。

2.黄苔:表示体内湿热重,热毒内盛等。

3.黑苔:表示体内湿热重,热毒内盛等。

以上就是舌诊入门基础知识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进行舌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舌头应在空腹状态下进行观察。

2.观察时应保持光线充足,舌头清洁。

3.观察时应注意舌头的形态、颜色、湿度、苔等特征。

4.舌诊只是中医诊断的一种方法,不能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需要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舌诊的基础知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健康。

中医舌诊知识

中医舌诊知识

中医舌诊知识
舌诊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可以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舌诊知识:
1、舌质:舌质是舌的主体,包括舌的前2/3。

正常的舌质应该是淡红色,富有生气的。

如果舌质变为红色或紫色,可能是肝火过盛或气血瘀滞的表现。

如果舌质变得苍白或淡白,可能是脾胃虚弱或气血不足的表现。

2、舌苔:舌苔是舌面上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由口腔中的细菌和各种唾液酶共同作用产生的。

舌苔的厚度和颜色可以反映身体的状况。

如果舌苔厚重,可能是脾胃湿热或痰湿过重的表现。

如果舌苔变薄或消失,可能是胃阴不足或胃气衰弱的表现。

3、舌形:舌形的变化也可以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

例如,舌头胖大可能表示脾胃湿热或痰湿过重;舌头瘦小可能表示脾胃虚寒或气血不足。

4、舌苔的颜色:舌苔的颜色也可以反映身体的状况。

例如,黄舌苔可能表示脾胃湿热;白舌苔可能表示脾胃虚弱;黑舌苔可能表示肝肾阴虚或寒湿过重。

以上就是一些基本的舌诊知识,具体的诊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望舌质舌质,即舌的本体,故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

望舌体主要观察舌神、舌色、舌形、舌态以及舌下络脉几个局部。

一 . 舌神( 一 ) 有神 ( 荣舌 )【舌象特征】舌色红活、润泽,运动灵敏自如。

【临床意义】荣舌是谓有神,虽病亦属善候。

【机理分析】荣舌主要反映津液充足,气血充盈,精神健旺。

"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曰:"凡舌质有光有体,不管黄白灰黑,刮之而里面红润,神气荣华者,诸病皆吉。

〞( 二 ) 无神 ( 枯舌 )【舌象特征】舌色枯槁而晦暗无光、死板而毫无生气,运动失灵。

【临床意义】枯舌是谓无神,属凶险恶候。

【机理分析】枯舌主要反映津液匮乏,气血大亏,精神衰败。

"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说:"假设舌质无光无体,不拘有苔无苔,视之里面枯晦,神气全无者,诸病皆凶。

二 . 舌色舌色,即舌体的颜色。

一般分为淡红、淡白、红、绛、青、紫六种。

〔一〕淡红舌【舌象特征】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

【临床意义】淡红舌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常见于正常人。

疾病时见之多属病轻。

【机理分析】淡红舌主要反映心之气血充足,胃气旺盛的生理状态。

舌色与肤色的形成原理相似,红为血之色,明润光泽为胃气之华,正如"舌胎统志"说:"舌色淡红平人之候,……红者心之气,淡者胃之气。

〞外感病初起,病情轻浅,尚未伤及气血及内脏时,舌色仍可保持正常而呈淡红;内伤疾病时见之,提示阴阳平和,气血充盈,多属病轻,或为疾病转愈之象。

〔二〕淡白舌【舌象特征】舌色比正常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称为淡白舌。

如舌体色白,全无血色,则称为枯白舌。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阳虚。

枯白舌主伤精、脱血夺气。

【机理分析】气血亏虚,血不荣舌,或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无以推动血液上充于舌,致舌色浅淡。

阳虚则内寒,经脉收引,使舌的血行减少,也可见舌淡。

舌诊表格总结

舌诊表格总结

舌诊表格总结
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苔、舌质、舌体颜色等舌象变化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舌诊表格的总结:
1. 舌苔:
- 舌苔颜色:正常舌苔应为淡红色或淡白色,苔色过淡可能表示气虚,苔色过厚可能表示湿热等。

- 舌苔质地:正常舌苔应薄而湿润,苔质过厚可能表示湿热,苔质过薄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苔厚薄:正常舌苔应适度厚度,苔厚可能表示湿热,苔薄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苔湿润度:正常舌苔应湿润适度,苔湿润度过多可能表示湿热,苔湿润度过少可能表示阴虚等。

2. 舌质:
- 舌质颜色:正常舌质应为淡红色,舌质偏红可能表示热盛,舌质偏淡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质形状:正常舌质应平坦柔软,舌质胖大可能表示湿热,舌质瘦小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质纹理:正常舌质应有细密纹理,舌质纹理粗糙可能表示湿热,舌质纹理细腻可能表示气虚等。

3. 舌体颜色:
- 舌体颜色:正常舌体应为淡红色,舌体偏红可能表示热
盛,舌体偏淡可能表示气虚等。

- 舌体湿润度:正常舌体应湿润适度,舌体湿润度过多可
能表示湿热,舌体湿润度过少可能表示阴虚等。

需要注意的是,舌诊结果应综合其他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不能单凭舌象来确定诊断。

而且,舌象的变化也可能受到
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进食、服药等。

因此,在进行舌诊时,最好由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判断和诊断。

中诊--舌诊ppt课件

中诊--舌诊ppt课件
舌诊
中诊--舌诊
1
中医诊断学
第一章 第五节
舌诊
中诊--舌诊
2
前言
中医舌诊:舌诊是通过观察舌象, 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察方 法,是中医望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 医诊法的特色之一。
中医舌诊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 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望舌诊病的记载, 经后世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形 成了今天的舌诊。
舌质暗滞,枯涩, 运动失灵 津液耗竭 气血大亏
中诊--舌诊
19
(二) 舌色
舌体的颜色变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淡红舌 淡白舌 红舌 绛舌 青紫舌
中诊--舌诊
20
(一)、淡红舌
特征:淡红润泽。 意义:气血调和。
心气充足,胃气 旺盛。红为血之 色,润泽为胃气 之华。见于正常 人或外感初起。ຫໍສະໝຸດ 中诊--舌诊正确姿势
中诊--舌诊
不正确姿势
11
2 诊舌方法
顺序:一般先舌质,后舌苔。望舌质顺序: 舌尖→舌中→舌边→舌根。
配合刮舌及揩舌法。 用以鉴别舌苔有根无根, 以及是否属于染苔。
结合问诊、闻诊进 行。问诊可以了解味觉 以及冷热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舌体运动是否
灵活。闻诊了解语言清晰与否,以帮助诊断。
中诊--舌诊
望舌体包括望舌质的(神)、色、形、态 四部分。望舌体可候脏腑虚实、气血盛衰。
中诊--舌诊
14
四、舌诊内容与正常舌象
(一)、舌诊内容
舌苔: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望
舌苔包括望苔色、苔质两方面。望舌苔
可分析病邪的性质、深浅,以及邪正的
消长。
中诊--舌诊
15
(二)、正常舌象
特点:①舌体柔软灵活, ②大小适中, ③舌色淡 红明润, ④舌苔薄白均匀, ⑤苔质干湿适中。

教你看舌诊:61张高清舌诊图谱,图文对照(值得收藏)

教你看舌诊:61张高清舌诊图谱,图文对照(值得收藏)

教你看舌诊:61张高清舌诊图谱,图文对照(值得收藏)这里有临床常见的舌诊图谱,送给热爱中医的你。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据《内经》记载,舌的不同部位能反映不同脏腑的病理变化,在临床上有一定参考意义。

舌尖候上焦心肺的病变;舌中部候中焦脾胃;舌根候下焦肾;舌两侧候肝胆。

《伤寒指掌· 察舌辩证法》还有“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的说法。

“舌色篇”1、正常舌正常舌象的特征是: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正常舌下络脉仅隐隐可见,呈紫红色线状,绝不粗胀。

大多为单枝干,络脉直径最粗不超过2.7mm,长度大多不超过舌尖与舌下肉阜连线的3/5。

2、淡白舌淡白舌多见于阳虚寒盛、气虚血少之证。

本图舌色淡白,舌苔薄白而润,提示气血两虚。

3、枯白舌舌色及龈、唇皆无血色,称为“枯白”。

本图舌色枯白,舌干皱缩,无力伸出,是舌无神气的表现。

提示精气衰败,病情危重。

4、红舌红舌见于外感热盛或阴虚火旺之证。

本图舌色较红,舌苔薄黄,舌质纹理粗糙,提示气分热盛。

5、舌尖红舌尖红多见于心火上炎,上焦有热之证。

本图舌尖红赤起刺,其余部位淡红而润。

提示上焦热盛。

6、红绛舌(1)舌色深红,称为“绛舌”,为热盛之象。

在外感病为邪热入营的标志;在内伤杂病阴虚火旺重症亦较多见。

本图舌色深红偏暗,舌面有叶脉状浅裂纹,苔少。

提示热盛、气血壅滞,正气已伤。

7、红绛舌(2)本图摄自慢性胃火患者,舌色红绛,舌干无苔,舌面上有浅裂纹。

提示内热炽盛,胃阴枯涸,胃气大伤。

8、红绛舌(3)舌色红绛,舌面苔少,舌前部有较多红点(即菌状乳状充血),提示邪热炽盛,气阴两伤。

9、青紫舌舌色青紫,由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本图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肺气肿、心力衰竭,舌色紫暗,苔白腻。

提示痰饮内停、肺肾气虚,血行瘀滞。

10、淡紫舌淡紫舌多见于阳虚阴盛之证。

本图患者为肺原性心脏病,舌淡紫,苔薄白而湿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脏腑经络联系:
脾:舌为脾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 舌本、散舌下;舌苔由胃气蒸化谷 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与脾胃运化 功能相应。
(1)脏腑经络联系:
肾:足少阴肾经络舌本,肾藏精,在液为唾, 关系着舌体之润燥。
肝:肝藏血、主筋,其经脉络于舌本。
肺: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2)气血津液联系:
❖ 舌为富含血脉的肌性器官,赖气血及津液的 盈亏和运行状态影响舌形、舌色。
观察点刺的颜色,可以判断气血运行情况以及病情的轻
重。如舌红而生芒刺,多为气分热盛;点刺色鲜红,多为血 热内盛,或阴虚火旺;点刺色绛紫,为热人营血而气血窒滞。 根据点刺出现的部位,一般可区分热在何脏,如舌尖生点 刺,多为心火亢盛;舌边有点刺,多属肝胆火盛;舌中生点刺, 多为胃肠热盛。
5.裂纹舌
【特征】:舌面出现的各种形状的裂纹、 裂沟,深浅不一,大小不等。裂纹可多少不 等,深浅不一,可见于全舌,亦可见于舌前部或 舌尖、舌边等处,裂纹的形状不一。
(二)、舌色
1.淡红舌 特征:淡红 润泽,白里透 红。 意义:健康 人或病情轻浅, Nhomakorabea血未伤。
2.淡白舌
➢特征:舌色浅淡,白多红少——淡舌;
舌色枯白,全无血色——枯白舌
➢意义:气血两虚,阳虚寒湿。
3.红舌
➢特征:较正常舌色红,甚至呈鲜红色。红舌可
见于整个舌体,亦可只见于舌尖,舌两边。
➢【临床意义】主实热、阴虚。 ➢【机理分析】由于血得热则循行加速,舌体脉络充
中医舌诊
一、概述
概念:舌诊是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
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 医诊法的特色之一。
1.舌诊的原理
(1)脏腑经络联系: 心: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散舌下,
舌为心之苗。通过望舌可了解人体气血 运行情况,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 此外,舌体运动灵活自如,语言清晰, 一定程度反映“心藏神”的功能。
注意 与先 天裂 纹以 及人 字沟 区分
【意义】多由邪热炽盛、阴液亏虚、血 虚不润、脾虚湿侵所致。 【机理】
舌红绛燥裂—热盛伤津,或阴虚火 旺。因邪热内盛,阴液大伤,或阴虚液 损,使舌体失于濡润,舌面萎缩所致。 舌淡白而有裂纹—血虚不润。 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兼见裂纹— 脾虚湿侵。
胖 大 舌
3.点、刺舌 特征:点,指突起于舌面的红色或紫红色星 点(蕈状乳头体积增大)。大者为星,称红星 舌;小者为点,称红点舌。
刺:指舌乳头突起如刺,摸之棘手的红色或黄 黑色点刺,称为芒刺舌。点和刺相似,时常并见,故可
合称点刺舌。点刺多见于舌尖部。
2.意义:提示脏腑热极,或为血分热盛。 3.机理:点刺是由草状乳头增生,数目增 多,充血肿大而形成。舌生点刺,是邪热内 蕴,营热郁结,舌络充斥所致。一般点刺愈 多,邪热愈甚。
正常舌苔
二. 望舌体
舌神 :荣、枯 舌色:淡红、淡白、红、绛、紫
舌 体 舌形:老嫩、胖瘦、点刺 、
裂纹、齿痕
舌态 :萎软、强硬、歪斜、 颤动、吐弄 、短缩
(一)、舌神
➢特征:红活明润,运动灵敏——荣;
枯槁晦暗,运动呆板——枯。
➢意义:荣——有神,正气盛,病轻,
预后良;枯——无神,正气衰,病重, 预后差。
吸等因素均可影响舌象。
3.舌诊的内容与正常舌象
(1).舌诊的内容
➢舌体:观察舌色、舌的形质、动态及舌
下脉络,以候脏腑虚实,气血盛衰。
➢舌苔:观察苔质和苔色分析病邪的深浅,
邪正的消长。
(2).正常舌象
➢特征: “淡红舌,薄白苔” ➢原理: “舌为心苗”,心居肺内,“火
藏金内”—舌淡红。苔为胃气生发外现, 胃由心脾发生,如“地上之微草”—薄白 苔。肝充筋柔—舌运动灵活。肾元充足— 舌润。脾旺肌丰—舌体饱满。正常舌象为 五脏充足,气血安和之象。
盈;或因阴液亏乏,虚火上炎,故舌色鲜红。
舌色稍红,或仅舌边尖略红,多属外感风
热表证初起;
舌体不小,色鲜红,多属实热证。 舌尖红,多为心火上炎; 舌两边红,多为肝经有热。 舌体小,舌鲜红少苔,或有裂纹,或红光
元苔,为虚热证。
4.绛舌
【舌象特征】较红舌颜色更深,或略带暗红色。
➢【临床意义】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 ➢【机理分析】绛舌多由红舌进一步发展
5.紫舌
➢【舌象特征】全舌呈现紫色,或局部现青紫斑点。舌
淡而泛现青紫者,为淡紫舌;舌红而泛现紫色者,为 紫红舌;舌络而泛现紫色者,为络紫舌;舌体局部出 现青紫色斑点,大小不等,不高于舌面者,为斑点舌。
➢【临床意义】主血行不畅。 ➢【机理分析】紫舌多由淡白舌或红络舌发
展而成,故其主病即是在淡白舌或红绛舌 的基础上出现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改变。
紫舌多见于:静脉郁血,血流缓慢,血粘度增高, 毛细血管扭曲畸形,脆性增高及缺氧、红细胞增 多,色素沉着,多见于肝胆、心肺病。
(三)、舌形:指舌质的形状,包括老嫩、 胖瘦、点刺、裂纹等方面的特征。 1.老、嫩舌
特征:纹理 细腻,浮胖 娇嫩。
临床意义: 正气不足, 虚证。
苍老舌—纹理粗糙,坚敛苍老; 临床意义:邪气有余,实证
(3)舌的分布及脏腑部位分属
2.舌诊的方法
(1).方法:
➢ 舌诊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 伸舌姿势:自然平伸,舌尖略向下,以
充分暴露舌体。
➢ 察舌顺序:舌尖—中—侧—根,舌质—
舌苔
(2)注意事项
➢光线:以白天充足、柔和的自
然光线为佳。
➢染苔:排除食物及药对舌象的
影响。
➢口腔:牙齿残缺、镶牙和张呼
而成。其形成的原因是热入营血,气血 沸涌,耗伤营阴,血液浓缩而痕滞,虚 火上炎,舌体脉络充盈,故舌呈络色。
舌绛有苔,多属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脏 腑内热炽盛。
绛色愈深,热邪愈甚。
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多属久病 阴虚火旺,或热病后期阴液耗损。
红舌与绛舌多见于基础代谢增高之疾病,如 感染、甲亢、高血压、糖尿病。
2.胖、瘦舌
特点:舌 体比正常 舌瘦小而 薄,称为瘦 薄舌。
临床意义: 气血两虚, 阴虚火旺
胖舌的特征:
舌体比正常舌大而厚,伸舌满口,称为胖 大舌。舌体肿大满嘴,甚至不能闭口,不 能缩回,称为肿胀舌
临床意义:水湿痰饮、热毒、酒毒
淡白胖嫩——气虚、阳虚; 舌红胖大——多属脾胃湿热,痰热内蕴,湿 热酒毒上泛; 红绛肿胀——多见于心脾热盛,热毒上壅; 青紫肿胀——中毒或局部血络瘀阻(舌血 管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