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物品保存辨别及各种流程讲解
无菌物品的储存与发放PPT.

5来.2介. 谈绍判的小。组对递交响应文件的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依据法律法规和谈判采购文件的规定,对响应文件中的资格证明、谈判保证金
4教.学学过生程除:父母外,一律不准在宿舍内接待外来客人。
发放者及接受者。 4选.出各优组胜室组的的物记资录均卡有片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负责保管,门、箱、橱上的钥匙由专人保存,领用、借用手续齐全,防盗、防护设施配齐,不使物资受损失。
1不.学同校文党化政有公不章同、的各形部体门语的言公规章范、和财自务身专安用全章距、离合。同在专有用些章文都化应中有,专人人们保很管开、放启、用随,便严,格即执使行对领陌导生批人准也使如用此制。度在。另外一些文化中,如 (果2你)靠得太近,采会用使夹人层感用觉冷到空不气舒冷服却。干如燥这器方内面壁如,有保疑持问低,壁可温以。请本教机资夹深层的风同机事即。为此用。
⑶密闭车装载无菌物品。 目了然。通过这种方式将所有面试过的应聘者进行比较,选出较满意的进行第二次面试。
通过这堂可的学习,同学们大致了解了如何做好家庭防地震工作,希望同学们高度重视,不麻痹大意,积极做好准备。 3.需求咨询(分析)
⑷每日定时按规定路线到各病区下送无菌
物品。
招聘市场部经理
5在.大车型辆活的动展要示指与定介专绍人环负节责,安我全们工主作要,讲突的发是事在件车有辆专展人示负之责前指要挥做疏好散的撤工离作。。过去我们在进行车辆展示的时候,可能不太注意这方面的
清洁,消毒后存放。 5g鸡.、学鸭校、放鹅假等期家间禽,惊电飞工、对撞全笼校、电不路进状窝况。应h进鱼行儿一在次水全面面翻性腾的跳检跃查。,不需用电的部位统一切断电源,确保假期安全。
无菌物品的储存

无菌物品的储存一、储存的原则1. 无菌物品储存区是存放、保管、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为清洁区域。
2. 接触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
3. 物品摆放位置规格化,能够存取方便。
可设柜架号、层次号、位置号。
根据物品分类目录、储备量而定。
4. 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摆放物品。
5. 建立基数,根据临床工作量建立各类无菌物品数量。
各类物品每日清点、及时补充,保证储备充足。
6. 无菌物品进入存放区应确认灭菌质量检测合格、并记录物品名称、数量等。
每日复核备用无菌物品的有效期,杜绝出现过期。
7.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不应堆放混放。
消毒物品应在清洁区储存保管。
消毒物品应设专架存放,并设置标识,标识应醒目清楚。
8. 消毒用物品应保证干燥彻底,需包装好储存。
避免细菌繁殖或受到真菌污染。
储存中应保护无菌物品不受污染和损坏,周转使用率低和急救物品有防尘措施;无菌物品放在不洁的位置或掉落在地面上应视为污染包,不得使用。
二、环境与设施1、储存环境:无菌物品存放区温度<24度,相对湿度<70%,无菌物品储存环境保持清洁整齐,采光良好,无可见灰尘。
每日定时清洁整理地面、台面至少2次。
天花板、墙面卫生,至少每月一次。
2、储存设施:供应室进行无菌物品储存、运输时必须借助专用的设施,包括储物架、车、塑料封闭箱等。
无菌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大于20cm,距墙大于5cm,距天花板大于50cm,可降低灰尘的污染。
三、无菌物品储存效期1.无菌物品存放区环境的温度、湿度达到WS 310.1的规定时,使用普通棉布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4d。
2.未达到环境标准时,使用普通棉布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不应超过7d。
3.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30d;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80d;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80d。
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80d。
四、无菌物品质量检查及要求1.无菌物品储存时应确认物理、化学、生物监测结果。
无菌物品储存、发放课件

无菌物品发放原则
1、无菌物品发放时,应遵循先进 先出的原则,先储存的物品先发 放使用。 2、建立严格的查对制度,发放制度, 及时供应无菌物品;根据临床无 菌物品需求,建立常规物品、专 科物品、急救物品、突发事件所 需物品等供应服务方式;通过预
约申请单、紧急请领单、网络申请、 污染回收清点单等方式,准备临床 需要的无菌物品。 4、各类物品发放记录应具有可追 溯性。 5、建立无菌物品质量问题的反馈 制度,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6、运送无菌物品的器具应清洁处 理、干燥。
未使用过,一律不得返回无菌物品 存放区。 (3)无菌物品与消毒后使物品一 同发放时,应有明确的标识,利于 使用者辨识。消毒物品发放和分装 时检查失效期。注意手卫生,取放 无菌物品前后应洗手,禁戴首饰。 4、操作记录表格 根据发放无菌物品种类使用并记录。
5、物品摆放位置规格化,能够存 取方便 6、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 在无菌物品存放区,不应堆放或混 放。 7、消毒物品应在清洁区储存保管。 消毒物品应设专架存放,并设置标 识,标识应醒目清楚。 8、安全管理措施。
无菌物品储存的操作要求
常规无菌物品储存 1、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存放架或物柜保 持清洁、干燥,操作前30分钟停 止清扫 (2)人员准备:换鞋、戴帽、着 专用服装,洗手。 (3)物品准备:根据无菌物品卸 载量准备卸载车、篮筐、存放架 或物柜、手消毒液。
2、操作步骤 (1)评估灭菌器运行停止 (2)有可遵循的操作规程 3、灭菌物品冷却 从灭菌器中拉出灭菌器柜架,放于 无菌储存区进行冷却并设置“冷却” 字样在标示牌,冷却时间应>30分 钟。 4、确认灭菌质量 检查物理参数合格;检查包外化学
指示物变色合格;从灭菌器柜架上 取下已冷却物品时,检查有无湿包; 检查包装完好性和闭合性;检查无 菌标识。 5、物品储存放置 按照物品无菌物品名称、编号、灭 菌日期的先后顺序放置在固定位置。 记录清点储存物品的名称、数量并 记录。
无菌物品的使用及操作流程

无菌物品的使用及操作流程1. 什么是无菌物品?无菌物品指的是对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完全无菌或者只含有可接受的微生物数量的物品。
在医疗、实验室以及食品加工等领域,无菌物品的使用非常重要,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卫生和产品的质量。
2. 为什么需要使用无菌物品?无菌物品的使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在实验室中,使用无菌物品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外来微生物的干扰。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无菌物品可以防止食品被污染,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保质期。
3. 无菌物品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无菌物品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物品的无菌性。
以下是无菌物品的使用注意事项:•洗手:在接触无菌物品前,务必正确洗手,使用适当的洗手剂和手术手套。
•环境要求:在使用无菌物品的区域,需要维持空气洁净度,避免尘埃和微生物的污染。
可以使用空气过滤系统、紫外线灯等设备来净化空气。
•物品消毒:在使用无菌物品之前,需要对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可以使用酒精、消毒剂或高温蒸汽等方法进行消毒。
•包装完整性:在使用无菌物品之前,需要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是否有任何破损或漏气的情况。
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即更换或报告相关人员。
•一次性使用:许多无菌物品是一次性使用的,使用后应立即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如果需要保存无菌物品,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封存和储存。
4. 无菌物品的操作流程以下是使用无菌物品的一般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在使用无菌物品之前,进行洗手并穿戴手术手套。
2.检查包装:检查无菌物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确保没有破损或漏气的情况。
3.物品消毒: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无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可以将物品浸泡在消毒剂中一定时间,或者使用喷雾器对其进行喷洒。
4.取出物品:在消毒剂中取出无菌物品时,要确保自己的手部不接触到任何非无菌物品的表面,以避免污染。
5.使用物品:根据需要使用物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无菌物品保存辨别及各种流程

无菌物品保存辨别及各种流程一、无菌物品保存的辨别:1.无菌物品标识:在无菌物品包装上应有鲜明的无菌物品标识,标注清楚无菌物品的名称、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2.无菌物品包装:无菌物品通常采用密封包装,包装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通气性,以利于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保持平衡,防止包装破裂。
3.无菌物品外观:无菌物品的外观应该无污染、无异物、无裂纹等缺陷。
二、无菌物品保存的流程:1.接收与验收:接收无菌物品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外观是否正常,标识是否齐全等。
对于未通过验收的无菌物品应立即退回。
2.清点与摆放:对于验收合格的无菌物品进行清点,确保数量准确无误。
然后将无菌物品摆放在干燥、洁净、无菌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3.操作前准备:在使用前,工作人员应洗手、穿戴无菌手套,并接受无菌物品使用培训,避免污染无菌物品。
4.开封与取用:打开包装时,应使用合适的工具,避免直接用手接触。
取出所需量后立即封闭包装,避免封口错误导致无菌物品受到污染。
5.使用后处理:使用完无菌物品后,应立即将残余物封闭好,避免二次污染。
同时将包装及时丢弃,不得留存在工作区域。
6.存放与管理:已开封的无菌物品必须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储存,如冷藏、冷冻等。
应确保存放环境无污染、温度适宜、湿度适当,避免无菌物品腐败变质。
三、无菌物品保存的要点:1.包装的检查:无菌物品包装要检查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漏气等情况。
2.交叉感染的避免:应避免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接触,以免交叉感染。
3.保存环境的管理:无菌物品保存的环境要干燥、洁净、无菌,并确保温度适宜、湿度适当,避免无菌物品受到污染和变质。
4.保存期限的控制:对于无菌物品,要及时了解其有效期限,及时使用,避免过期使用导致无菌物品失去无菌性。
5.操作规范的培训:工作人员应接受无菌物品使用的培训,了解无菌物品的特点、要求及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人为污染。
综上所述,无菌物品保存的辨别及流程包括接收验收、清点摆放、操作前准备、开封取用、使用后处理、存放管理等。
无菌物品预处理流程

无菌物品预处理流程
1. 物品准备:选择合格无菌物品,包括器械、敷料等。
2. 初步清洗:使用流动水去除肉眼可见污物。
3. 精细清洗:采用专用清洁剂进行深度清洗,确保无残留污渍。
4. 漂洗消毒:用纯化水反复冲洗,并使用适宜的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
5. 干燥处理:通过自然晾干或专用设备烘干,确保物品内部及表面充分干燥。
6. 检查包装:确认物品完好无损后,用专用无菌包装材料进行严密包裹。
7. 封口灭菌:将封装好的物品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适宜灭菌设备中进行灭菌处理。
8. 储存待用:灭菌完毕,贴上灭菌指示标签和有效期,存入无菌物品存放柜等待临床使用。
整个过程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物品达到无菌状态。
灭菌物品的储存、发放要求及质量控制讲解

无菌物品储存
储存包含储存和保管。储存,有物品以备待用的含义。保管是储备的 继续,是保护物品不受损害的过程。无菌质量特性决定了无菌物品储存及 保管有其特殊的管理要求,即更严格的质量安全和控制污染的措施。无菌 物品储存区是“存放、保管、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为清洁区域”。消毒 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储存分为无菌储存区和库房储存两种形式。
▲ 按照类别、灭菌日期先后顺序分类、分架存放在固 定位置。
▲ 一次性无菌物品进入无菌储存区时,由专人负责拆 除大包装。以中包装形式传送到无菌物品储存区。并记 录出库物品的批号、失效期、数量、品名、规格、厂家 等。无菌储存区人员操作:
▲ 无菌储存区储存人员接受无菌物品后,按效期先后 顺序存放,不同种类不同型号分类放置。并进行清点, 记录接受物品的批号、失效期、数量、品名、规格、厂 家等。
(2)根据使用部门临时预约申请单,分配和发放无菌物品。侧 重方式主要包括无菌物品的借用或急救物资的供应。也可通过网 络传送申请表,或由使用部门直接到消毒供应中心领取。
(二)查对制度及要求 物品发放时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发放准确。基本要求是三查: 物品储存时查、发放时查、发放后查。依据领物申请单或发放单 核对发放物品。六对:对物品名称、对灭菌效期、对灭菌标示、 对签名、对数量、对科室 。 检查时应注意以下质量要求: 1、物品名称:核对无菌物品的名称,标示字迹清楚、容易识别。 2、核对包装质量:检查纺织物、无纺布及一次性医用皱纹纸的包 装封口胶带长度、变色情况、闭合的良好性;纸塑包装的封口处 是否平整,压封是否紧密和连续,化学指示剂变色情况。
无菌物品存放区流程及灭菌质量监测及无菌物品召回原则和流程

运送无菌物品的用具
经过彻底清洗过消毒的车、 容器可以在专设的清洁 区域或无菌物品存储区 域存放,保持清洁干燥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1.科室应设专人管理,按要求对厂家进行资质审核,保证物品质量,妥善保留 资料以备查证。 2.规范出入库管理,严格成本控制。 3.按规定规范存放,标识清楚,保持环境清洁,每日对库房进行空气消毒。 4.接收一次性使用的医疗无菌用品时,应确认每批产品合格有效,收取每批次 产品检验报告,并记录保存。 5.规范登记批号、数量、品名、规格和发放相关信息。 6.建立产品质量沟通本,及时跟进临床需求。 7. 合理计划申领,确保物资供给,同时避免积压浪费。
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发放
1 物品外包装清洁,标记清楚,没有污渍、水渍、破损、变形和霉变。 2 物品按有效日期的先后顺序发放,近期先发、远期后发。 3 发放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应记录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出库日期、名称
、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第二部分 灭菌质量监测
灭菌质量监测方法及分类
召回报告
➢ 书面报告相关管理部门(护理部、医院管染管理部门等)。 ➢ 召回原因--问题查找--预防措施--统计数量(科室、物品名称、数量)
--记录处理过程 ➢ 报告说明召回原因、物品的种类、数量、和所在的科室等信息并说明
整改措施以预防再次发生 ➢ 通知使用科室对已使用该期间或该批次无菌物品的病人进行密切观察 ➢ 记录对召回物品的处理过程,如重新处理或销毁
棉布
纸塑包装
硬质容器
一次性纸袋
无纺布
灭菌物品的发放
无菌物品发放流程
接收科室预约清单
灭菌无菌物品再次确认灭菌质量
检查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效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物品的灭菌
1、手术物品的灭菌是控制感染的重要对策之一,手术器械 原则上用高压蒸汽灭菌,对于不能耐高温、耐湿的物品首 选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是有效的低湿灭菌的物品(橡胶类 、塑料类)最佳消毒方法[4]。对于显微器械、腹腔镜 、膀胱镜、纤维肠镜等高危险度手术用品的消毒采用2% 戊二醛浸泡>30min,如需灭菌必须浸泡>10h,每次灭菌 前必须用浓度指示卡检测其最低有效浓度(一般要求 >1.5%)。
(3)无菌物品保存环境怀疑有污染、受潮或对灭菌 包的包装质量产生怀疑时,应停止使用并对包内 物品进行重新清洗、包装和灭菌。
4、开放性储槽、器械盒等不能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 。
5、灭菌器厂家指导意见与国家规范不一致时,遵循 从严原则。
四、无菌物品的清点与使用
1、清点或取用无菌物品前戴帽子、口罩,卫生洗手 。
无菌物品的放置要求
(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臵 (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 (3)无菌包外需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
并按物品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4)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
潮后应重新灭菌
辨别
(2)判断高压蒸汽灭菌是否合格,从表面上 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如无菌试 验证实无菌,则说明灭菌合格。
2、在灭菌锅内放指示剂,有化学指示剂和生 物指示剂,用生物指示剂更有说服力,生 物指示剂用的是嗜热芽孢杆菌及其培养液 ,如果灭菌合格,则嗜热芽孢杆菌培养液 上无菌生长,如有生长则灭菌不合格。
5.无菌敷料室应专人负责,做到三定:定物、定位、定量。
6.对特殊感染病人污染的敷料器械应作两次消毒后再放回无 菌室。
(1)手术室中的器械经消毒灭菌后还应注意防止再污染。 运送灭菌后的手术包、敷料包等,不论从供应室领取或是 手术室内周转,均应使用经消毒的推车或托盘,决不可与 污染物品混放或混用。手术室内保存的灭菌器材,应双层 包装,以防开包时不慎污染。小件器材应包装后进行灭菌 处理,连同包装储存。存放无菌器材的房间,应干燥无尘 ,设通风或紫外线消毒装置,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并定 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3、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等采用自然通风的,当通风不 良时可使用排气扇强制换气;无菌物品保存环境均应每日 清洁,物体表面及地面湿式擦拭,避免扬尘。
4、建立工作记录。
二、人员要求
1、无菌物品存放区应有专人负责管理;接触无菌物 品前洗手。
2、清点物品时以目测为主,减少触摸。
3、摆放无菌物品时应按照有效期限依次摆放,有效 期标志醒目,邻近过期的物品放在方便取用位置 ;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应一个批次用完再放入下 一批次,或将剩余少量未用完批次物品放在上层 。
无菌物品保存辨别
庄娜 2015-6-16
1.设无菌物品室专放无菌物品,所有物品均应注明 消毒灭菌日期、名称以及执行者的姓名。
2.高压灭菌的物品有效期为 7天,过期后需重新消毒 才能使用。
3.已打开的消毒物品只限 24小时内存放手术间使用 。
4.无菌敷料室应每日擦拭框架和地面 1~2次,每日 紫外线灯照射 1~2次。
三、无菌物品有效期
1、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无季节限制,依据包装材质 不同保存有效期限不同,使用时应仔细查看有效 期标志。
2、灭菌物品的包装应整洁不易松散,密封性好,无 破洞,灭菌日期及有效期标志清楚,按照有效期 顺序依次码放在储存架或储存柜内,有效期标志 应明示,便于目测清点。
3、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 (1)使用棉布材质包装的无菌物品:保存环境能达
无菌物品存放管理制度
一、环境要求
1、灭菌物品应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间的存放架或存放柜内 ,存放架或存放柜应便于清洁,不易生锈;保存环境应清 洁、明亮、通风或有空气净化装置,照明光线充足;温度 低于24℃,湿度低于70%。
2、灭菌物品应分类存放,一次性无菌物品应去掉外层大包 装存放,存放位置相对固定,标识清晰;物品存放应距地 面20~25cm,距墙壁5~10cm,距天花板50cm。
2、清点无菌物品时宜采用非手触方式,以目测为主 ,必须手触清点时,应轻拿轻放,重点查看物品 保存环境是否清洁、物品有效期、灭菌过程指示 标志变色、灭菌包的外观质量等。
3、使用无菌物品时应认真查看包装质量、有效期及 包内物品质量。
4、按无菌包的使用顺序依次打开, 出现以下情况之 一禁止使用:
(1)灭菌物品超过规定有效期限;
到要求的有效期可延长到 14天;保存环境不能达 到要求的各临床、医技科室,无菌物品存放有效 期7天。遇持续霉雨天气或沙尘天气保存期应缩减 。
(2)使用一次性包装材质包装灭菌的无菌物品,保 存环境清洁,温度湿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 ① 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有效期为 1个月。 ② 一次性使用医用皱纹纸、一次性纸塑包装袋、 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有效期为 6个月。 ③ 硬质密封容器包装的有效期为 6个月。
(2)灭菌物品包装松散或包布有破洞; (3)包布潮湿、有污渍、水印或水渍; (4)灭菌过程指示胶带没变色或变色不均匀; (5)灭菌包内化学指示卡不变色或变色不均匀 ; (6)灭菌器械有污渍、锈渍; (7)对灭菌过程及质量表示怀疑时。
5、无菌物品使用后应及时清理,器械及包装分类放置 在指定位置;传递或清理物品时,小心利器刺伤自己 或周围人员,将使用后的利器及时放入利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