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银行

合集下载

银行间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关系

银行间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关系

银行间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关系银行间市场和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在促进货币流通、资金配置和金融体系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银行间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它们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银行间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定义和功能。

银行间市场是指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借贷和资金调度的市场。

这些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

银行间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短期资金往来、风险管理和流动性调节的重要平台。

在这个市场上,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借贷和交易活动来完成自身的短期融资和投资需求。

货币市场是指短期债券和短期金融资产进行买卖的市场。

货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政府机关和个人投资者。

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短期融资工具,满足各类主体的流动性需求,并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支持。

银行间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

首先,银行间市场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银行间市场上,金融机构可以进行各类短期债券的买卖和交易,实现短期资金的调度和配置。

这些短期债券往往也是货币市场上的重要品种,可以作为货币市场主体进行短期融资的工具。

其次,银行间市场和货币市场都是资金流通和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渠道。

银行间市场促进了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融通,有助于银行间的流动性管理和风险防范。

而货币市场则提供了短期融资工具,帮助各类主体满足流动性需求,并支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和经济发展。

此外,银行间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和波动也相互影响。

银行间市场上的利率水平是货币市场上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市场对流动性和资金供求关系的判断。

市场利率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货币市场参与者的融资成本和投资收益。

而货币市场上的利率水平也会影响到银行间市场的资金调度和借贷行为。

总体而言,银行间市场和货币市场密切相连,相互依存。

它们共同构成了金融市场中的一张网,发挥着关键的角色。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政策性银行
为特定政策目标而设立,提供 政策性贷款和金融服务,如国 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 行等。
银行的业务与创新
传统业务
创新业务
电子银行业务
跨境金融服务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汇兑结算等。
理财产品、资产证券化、 金融衍生品等。
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
国际结算、外汇交易等。
银行的监管与风险管理
01
影子银行的风险
影子银行在提供灵活融资服务 的同时,也带来了流动性风险 、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 风险。
影子银行的监管
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正在加强 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通过提高 透明度、限制杠杆率和规范业 务模式等措施,降低影子银行 的风险。
国际金融合作与竞争
国际金融合作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合作对于维护 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应对全球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 负责监测全球金融体系的风险,推动各国加强金 融监管合作与协调,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提供资金支持应对金融危机,推动各国加强政策 协调与合作,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
06
货币银行学前沿问题
数字货币的发展与影响
数字货币的定义与特点
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密码学原理的电子货币,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跨境流通等特融风险。识别 信用风险需要评估债务人的信用状况、偿债能力 和历史表现等。
操作风险
由于金融机构内部操作流程、系统或人员失误导 致的风险。识别操作风险需要关注金融机构的内 部控制、合规性和风险管理能力等。
金融危机的原因与应对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银行业数字货币介绍数字货币对银行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

银行业数字货币介绍数字货币对银行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

银行业数字货币介绍数字货币对银行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银行业数字货币介绍与发展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正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中。

在金融领域,银行业也开始积极探索和研究数字货币的潜力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银行业数字货币的概念,探讨其对银行业的影响,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银行业数字货币的概念银行业数字货币指的是由中央银行或相关金融机构发行的一种数字化的货币形式。

它基于区块链技术,具备安全、便捷和透明的特点。

与传统的纸币和电子货币相比,数字货币更加灵活,在跨境支付、无纸化交易等方面具备巨大的优势。

二、数字货币对银行业的影响1. 降低交易成本:数字货币的运行不需要传统的银行体系,因此可以减少交易环节,降低运营成本,并缩短资金的结算时间,提高效率。

2. 推动金融创新:数字货币的出现为银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机会。

银行可以借助数字货币的特性,开展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3. 加强金融安全:数字货币的交易记录被保存在区块链上,具备高度的防篡改和安全性。

这有助于减少欺诈和非法活动,并提升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性。

4. 支持金融普惠:数字货币可以为无银行账户的人群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通过手机等智能设备,用户可以直接参与数字货币交易,享受金融服务的便利。

三、银行业数字货币的未来发展方向1. 加强监管机制:随着数字货币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相关的监管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对数字货币市场的监管,确保其稳定运行。

2. 推动跨境支付: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

未来,银行可以借助数字货币的技术和特点,推动全球跨境支付的便捷性和效率。

3. 加强合作共赢:银行业数字货币的发展需要各方的积极合作。

中央银行、金融机构、技术公司等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数字货币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4. 提升用户体验:银行业数字货币的成功离不开用户的认可和接受。

货币银行学题目

货币银行学题目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 3.货币种种形态的演进有何内在规律?流通了几千年的金属货币被钞票和存款货币所取代,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然?4.就你在生活中的体验,说明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果高度地概括,你认为货币职能最少不能少于几个?5.如何定义货币,才能最为简明易懂地概括出这一经济范畴的本质?6.建立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当今世界上的货币制度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7.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的联系应该怎样理解?结合欧洲货币、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理一理你的思路。

8.货币是不是终归要消亡?第二章信用1.你过去对于信用这个经济范畴是怎样理解的?应该怎样界定信用较好?2.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与日常生活和道德规范里的“信用”,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3.为什么说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联系几乎无所不在,以至可以称为“信用经济”?能否谈谈你本人的体验?4.记住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模型。

对于它的重要性你有什么认识?5.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两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6.在我国,利用外资包括哪些形式?大量地、长久地利用外国资本是否必然会陷入债务奴隶的境地?7.为什么把股份公司与信用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对于股份公司形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什么给予极高的评价?8.1997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消费信用,其意义何在?了解一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推出的有关消费信用的贷款有哪些类型?大学生助学贷款算不算一种消费信用?第三章金融1.如果你是国内某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你是否能够在美国高校找到“对口”的专业? 2.中文的“金融”与英文的finance有何异同?为什么对一些学术概念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应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3.金融范畴的形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现代金融涵盖了哪些领域?第四章利息和利率1.为什么利息成为收益的最一般的形式?举一个例子,说明收益的资本化。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一、名词解释1、信用中介职能:指商业银行通过其所具有的规模经济和信息优势,能够有解决经济金融生活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经济过程,即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过程。

其次在一定时点上会形成一定的货币数量,称为货币供给量。

3、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

在适当的资产组合中,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的数量就是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可分为个人的货币需求与整个经济的货币需求。

4、货币乘数:指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

货币乘数模型:m=Mⁿ/B5、原始存款:客户以现金存入银行形成的存款。

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只需保留一小部分现金作为付现准备,可以将大部分现金用于放款。

客户在取得银行贷款后,一般并不立即提取现金,而是转入其在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这时银行一方面增加了放款,一方面增加了活期存款。

6、派生存款:是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

在信用制度发达的国家,银行的大部分存款都是通过这种营业活动创造出来的。

可见。

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而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7、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内容广泛,通常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检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间目标、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等基本内容。

8、货币政策的传导:指货币当局从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到达到其预期的最终目标所经过的途径或具体的过程、目标。

9、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央银行通过观测和控制它所能控制的一些具体的指标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才能间接地达到其最终目标。

这些能被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和观测的指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或中间目标。

中介目标位于货币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之间,其包括近期中介目标(也称操作目标)和远期中介目标(也称中间目标)。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为一国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中央银行作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机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实施中发挥的作用。

一、货币政策的定义和目标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以影响经济的货币环境,从而实现其既定目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通常包括经济稳定、通货膨胀控制、就业促进以及经济增长的平衡等。

二、中央银行的职责和权限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货币当局,具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责和权限。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包括货币发行、外汇管理、金融监管以及维护金融稳定等。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并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三、中央银行的工具和手段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可以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来达到既定的目标。

其中,最常用的包括利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以及直接干预外汇市场等。

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手段来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整利率水平,以达到稳定经济和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

四、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货币政策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在经济低迷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放松货币政策,减少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复苏。

相反,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胀压力,稳定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的适时调整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五、国际金融环境和中央银行的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给中央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

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快速变化以及外汇市场的不稳定等,都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产生了影响。

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需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和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挑战。

六、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透明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透明度是货币政策执行的重要保障。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名词解释1.信用:是以偿还为前提条件的借贷行为。

2.商业信用:是厂商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

3.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信贷的形式提供给借款人的信用。

4.期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一定款项的债务凭证。

5.汇票:是出票人要求受票人在一定期间内向收款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支付命令书,须经付款人承兑后方为有效票据。

6.商业银行:是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7.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

8.金融监管:金融监管就是一国或地区金融管理当局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业务进行审慎监督管理的制度、政策和措施的总和。

9.金融创新:是指通过引进新的金融要素或者将已有的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在最大化原则基础上构造新的金融生产函数的过程。

10.看涨期权:多头方(买方)由买入的权利,空头方有应对方要求卖出的义务。

11.看跌期权:多头方有卖出的权利,相应的,其空头方有应多头方要求买入该项资产的义务。

12.欧式期权:是否行使期权合约所赋予的权利是多头方的选择,如果合约能在到期日当天执行,则称欧式期权。

13.美式期权:是否行使期权合约所赋予的权利是多头方的选择,如果合约能在到期日之前任何交易日执行,则称美式期权。

14.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市场利率已降到一个极低的水平时,人们的投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因此即使货币供给增加也将如数被人们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市场利率不再下降的经济现象。

15.货币需求:指公众在综合权衡各种资产的收益和成本之后,所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

16.通货膨胀:是指在不兑换纸币制度和物价自由浮动的条件下,伴随着货币数量相对于真实产量的过快增加,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上涨的现象。

17.消费物价指数:亦称生活费用指数,它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动的幅度。

货币创造过程银行如何创造货币

货币创造过程银行如何创造货币

货币创造过程银行如何创造货币货币创造过程:银行如何创造货币货币是现代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银行作为货币的创造者和管理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货币的创造过程以及银行在其中的角色。

一、货币创造过程的基本原理货币创造过程基于两个关键原理:存款乘数和准备金比率。

1. 存款乘数原理存款乘数原理指的是,当一个人将存款存入银行时,银行可以按照一定的比率留存一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而将剩余部分作为贷款发放给其他借款人。

这样一来,存款就可以成倍地扩大。

例如,当某人向银行存入100元时,银行可以按照10%的准备金比率留存10元,而将90元贷款给借款人。

这样,总体上货币供应量就增加了90元。

2. 准备金比率原理准备金比率指的是银行需要按照法定比率留存客户存款作为准备金,而将剩余部分作为贷款发放。

当央行调整准备金比率时,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如果央行降低准备金比率,银行可以留存更少的准备金,从而有更多的存款可以转化为贷款,增加货币供应量;相反,如果央行提高准备金比率,银行需要留存更多的准备金,减少可转化为贷款的存款,降低货币供应量。

二、银行如何创造货币银行在货币创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银行如何创造货币的具体步骤:1. 存款接收当一个人将现金存入银行账户时,银行会记录该笔存款,并将存款人的账户余额相应增加。

这样,存款进入了银行的负债项目,即银行欠存款人一笔同等金额的存款。

2. 储蓄存款的转化银行将一部分存款作为储蓄存款,留存在自己的账户中。

这部分存款不参与贷款发放,仅用于其他业务和支付活动。

3. 贷款发放银行将剩余的存款转化为贷款,发放给需要借款的人。

这样,银行在客户的贷款账户上增加对应金额,而同时,货币供应量也随之增加。

4. 存款乘数效应贷款发放后,借款人将贷款用于消费或投资,这部分资金会再次进入银行系统。

借款人将贷款用于消费,例如购买商品,商家收到的款项将存入银行账户;借款人将贷款用于投资,例如购买股票或房地产,资金流转也会回到银行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货币出现前后商品交换的不同点:
货币产生前
交换公式 交换形式 W——W 物物交换
货币产生后
W---G---W 商品流通
交换过程
买卖同时进行 买卖分离
•交易的动力是效用的提高。 •交易剩余是效用的增量。 •以交易为目的生产。 •交易费用和意义。 2、其他职能
(3)贮藏手段
①含义——把货币做为社会财富的 代表贮藏起来
美元供应总量(M2)—— 2006年10月:69876 亿美元 2008年10月:80098 亿美元,两年内增加:10222 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68487 亿元 2010年10月:87660 亿美元,两年内增加:7562 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50665 亿元
四、总信贷(D & M3)
由于非现金结算的方便与安全,即使没有 利息,也具有一定的需求。
一、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制度
存款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为 保证取款的要求,存款不能全部贷出,而 要保留一定的储备,或称准备金。 准备金是银行以手中现款的形式,或以存 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形式,还可能以有价 证券的形式所持有的款项或资产。
如此循环,到最后相当于流通的总货币 由最初的10元变为了10/0.1=100元。当 然这个例子是简化了的,比如乙可能有 部分现金保留在手中沉淀下来退出了循 环体系,或者没有存入A银行而存入B银 行,这都不会影响本质结果的。
(二)超额准备金
超过法定准备金额的准备金称为超额准备 金。 一部分是因银行根据客户的情况,需要比 法定准备金更多的储备,才足以支付时的 准备金。 一部分是在存款发生留足准备金后,没有 能正常贷出的资金。 超额准备金留在商业银行。
中国四大银行的呆坏帐 1998年和1999年,中央政府曾经启动 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1998年,财政向四大 银行注资2700亿元,1999年,又通过四大 资产管理公司剥离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中 央政府当时曾经警告说:“这是最后的免费 午餐” 但是从那以后到现在的5年内,留在四 大行体内的未剥离不良资产和新增不良资产 的累计又已经达到2万亿元。经济学家们把 这种现象视为“道德风险”的典型。
第九章 货币与银行
第一节货币的概念
资本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 的金钱关系。 一、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就是货币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 所起的作用。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 现。(鸦片、饭票) 二、货币Biblioteka 五大职能1、两种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表现 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借记卡:借记卡与信用卡最大的不同是 不具备透支功能。借记卡按功能不同 可以分为转账卡、专用卡和储值卡; 按币种不同,可以分为人民币借记卡 和国际借记卡(双币种)。
二、广义货币(M2)
M2=M1+定期储蓄 定期储蓄是指商业银行的定期储蓄, 以及类似于定期储蓄的金融工具, 如储蓄账户,大额存单等。 这些金融工具 又称为准货币(near money)。
D=M3=M2+其他金融票据
这里所说的其他金融工具,如短期债券、抵 押债券、人寿保险单等。 这些票据又称资产货币(asset money)。
第三节 商业银行和货币创造
商业银行是能接受活期存款,并通过非现 金结算而具有创造存款货币功能的金融机 构。 大额支付与异地支付的非现金结算。
货币在履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的时候,需要 现实的货币吗?
(2)流通手段
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例:货币的神奇作用 商品流通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和商品交换同步吗? ②商品流通——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炎热小镇的午后,太阳高挂。每个人都债台高筑, 无精打彩。一位游人在镇上一家汽车旅馆停车,拿 出一叠1000元钞票放在柜台,想挑一间合适的房间 过夜。在该先生上楼看房时,店主抓起这叠1000元 钞,跑到隔壁屠户那支付了他欠的肉钱。屠夫拿 1000元钱横过马路付清了欠猪农的的猪钱。猪农拿 了1000元奔向饲料和燃料供应商。分别付清了欠款。 供应商拿到1000元赶忙付清了他召妓的钱。有了 1000元,这名妓女到旅馆付了她所欠的房钱。店主 把这1000元又放回柜台时,恰巧那游客慢慢走下楼 来收起那1000元钞票塞进口袋,声称没一间房满意, 驾车走了。这一会儿看起来,没有人生产什么,也 没有人消费什么,但全镇债务都清了,人们以更乐 观的态度面对未来!
3、 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我国 每年要引进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 为此国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 我国又持有大约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 备,闲置不用。这样,一方面是国家财 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俭用 借钱给外国人花,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 可忽视。
4、 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在现行外 汇管理体制下,央行负有无限度对外汇 资金回购的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 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大。外汇 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 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 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并进一步加大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 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一些海外财经媒体算了一笔账,发现中国外 汇储备的“购买力”大到惊人:中国的外汇 储备足够买下整个意大利,因为该国全部主 权债务到2062年的本息之和为3.031万亿美元; 只要动用三分之一的外汇储备,中国就可以 将美国的四大IT企业:苹果、微软、IBM、谷 歌全部收购;只要拿出六分之一,就能购买 美国曼哈顿和华盛顿特区的房产;拿出一半 就可以彻底解决欧洲的财政危机,因为西班 牙、爱尔兰、葡萄牙、希腊,即所谓的“危 机四国”发行的国债总和是1.51万亿美元。 2011年9月,中国的外汇储备是3.2万亿美元。 2012年9月份为32850.95亿美元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组成
一、通货(现金) 由纸币与辅币组成。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16条规定:“人民 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 分。”
为了降低辅币的流通成本,往往以硬 币的形式流通。
注意:这包括了所有未被中央银行持有
的现金。即包括商业银行所持有的现金。
二、交易货币(M1)
M1=现金+支票账户 支票账户又称(商业)银行货币,国 内有译为活期存款; 在美国,在M1中,1/3为现金, 2/3为支票账户;
什么是支票 支票(Chaque,Check)是出票人签发, 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 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 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从以上定义可见,支票是以银行为付款人的 即期汇票。支票出票人签发的支票金额,不 得超出其在付款人处的存款金额。如果存款 低于支票金额,银行将拒付。这种支票称为 空头支票,出票人要负法律上的责任。
几种银行卡的介绍
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 凭以向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存取 现金,具有消费信用卡片。我们现在所说 的信用卡,一般单指贷记卡。 它的最大优点是:当您的购物需求超出了 您的支付能力,您可以向银行借钱,信用 卡就是银行根据您的诚信状况答应借钱给 您的凭证,您的信用卡将提示您,您可以 借银行多少钱、什么时候还。

外国银行的呆坏帐 希腊的银行稳定基金周二(2012年5月22日) 批准倾注180亿欧元资金,援助该国四家最 大型银行 希腊人的工作时间(1211gg11)
(三)存款的货币创造
存款创造的前提是(5.22n10)
部分储蓄的准备金制度。
存在非现金的结算制度。
简单存款乘数
银行制造货币的过程其实是通过不断的 存款贷款过程,通过乘数效应放大货币 供应量的。举个简单例子:设银行的准 备金率为10%,甲在A银行存了10元。 A交给中央银行准备金1元,然后将9元 贷出去。然后这9元会通过流通再投资 等过程到乙手中,乙再将钱存到A,A 留下0.9元准备金,再将8.1元贷出。
(一)法定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按照其存款的 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这个比 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在扣除法定准备金会尽可能的将 手中的钱贷出去。 默多克的危机 60亿与 1000万美元
1985年: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 不利影响,统一为10%。 1987年:为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从 10%上调为12%。 1988年:为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进一 步上调为13%。 2003年9月21日:由6%调高至7%。 2004年4月25日: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 度,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 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执行7.5% 的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06月20日:21.50%;2012年05月18 日:20.00%
工行上市的历程 2005年4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工行改制方案; 2005年4月21日晚,汇金公司向工行注资150亿美 元; 2005年5月,工行完成了2460亿元损失类资产的剥 离工作; 2005年6月27日,工行与华融、信达、东方、长城 四家AMC分别签订了总额4590亿元可疑类贷款的转 让协议; 2005年7月13日,工行宣布完成财务重组计划; 2006年1月27日,工行宣布引进战略投资者; 2006年7月工行A+H同时上市方案获批; 2006年7月18日,工行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 上市申请; 工行于2006年10月27日挂牌上市。
5、 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外汇储 备过多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的优惠贷款。按照IMF的规定,外汇储 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 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 生困难的其他成员国提供帮助。这对我国 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经济学家李才元说,“巨大的外汇储备确实 让中国很被动,长期看我们就是吃亏的,这 有点儿像存款利息赶不上CPI涨幅,但现实 一点看,在没有更好投资渠道之前,你还真 是不能轻易放弃那点利息。”他认为中国最 根本的出路,只有两个方向:一是少用美元, 全力发展扩大内需,减少对美出口,增加进 口;二是多用人民币,尽快扩大人民币的对 外结算规模和范围。(0531n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