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读:本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知识点,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原文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
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
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田地。
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
我在豆田里找过兔草。
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飞得好高。
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着头。
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用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
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知识点一、生字组词淘táo(淘洗、淘米、淘气)牵qiān(牵挂)(牵制)(魂牵梦绕)鹅é(鹅掌、鹅蛋、鹅毛)卵luǎn(鸟卵、鸡卵、孵卵)坑kēng(坑洼、水坑、泥坑)洼wā(水洼、山洼、坑坑洼洼)填tián(填写、填平、义愤填膺)庄zhuāng(庄稼、庄、庄严)稼jià(庄稼、稼穑、庄稼汉)俗sú(俗语、俗气、庸俗)跃yuè(跃进、飞跃、龙腾虎跃)葡pú(葡萄、葡糖、葡萄酒)萄táo(葡萄、葡萄干、葡萄架)稻dào(水稻、旱稻、稻米)熟shú(成熟、熟睡、熟悉)二、多音字载zǎi(三年五载)zài(载客)假jià(放假)jiǎ(假如)三、近义词柔和—柔软风俗—习俗满意—满足浇灌—灌溉招待—款待四、反义词明亮—昏暗坑坑洼洼—平平整整五、理解词语洱海:名,在云南。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知识点《走月亮》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二课,下面为你提供课文原文及相关知识点的解析。
【课文原文】夜深了,月亮还没有出来。
姐姐拖着大熊起床,弟弟搂着小熊哭着。
大熊知道了,就对小熊说:“我去请月亮出来。
”大熊唱歌跳舞,请来了月亮。
月亮想吃蜜糖,小笼包。
大熊把月亮扛在肩上,跑进炕窝和月亮一起吃蜜糖,小笼包。
大熊喝了一口蜜糖,说:“月亮真好吃啊!”弟弟也想吃月亮,小熊把月亮扛在肩上,跑回了自己床上。
等他把月亮拉起来,发现已经是一轮明亮的圆月了。
月亮挂在天上,远远地看着弟弟微笑。
弟弟欢喜地高唱:“月亮真好吃啊!”【知识点解析】课文中描绘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大熊和小熊的努力,他们成功请来了月亮,并一起享受了月亮带来的乐趣。
以下是对课文中出现的关键知识点进行的解析:1. 夜深了,月亮还没有出来。
课文开篇通过描写夜晚及月亮未出来的情景,创造出一个期待月亮升起的背景。
2. 姐姐拖着大熊起床,弟弟搂着小熊哭着。
这句话描述了姐姐和弟弟的动作和情感,展示了他们对月亮未出来感到失望的心情。
3. 大熊唱歌跳舞,请来了月亮。
这里可以看出大熊是一个快乐、积极的角色,他通过唱歌跳舞吸引了月亮的注意,成功地请来了月亮。
4. 月亮想吃蜜糖,小笼包。
这里描绘了月亮对蜜糖和小笼包的渴望,暗示了月亮也有喜好和欲望。
5. 大熊把月亮扛在肩上,跑进炕窝和月亮一起吃蜜糖,小笼包。
这里展示了大熊的力量和善良,他把月亮扛在肩上与月亮一起分享食物。
6. 大熊喝了一口蜜糖,说:“月亮真好吃啊!”大熊的话语表达了他对吃到月亮的喜悦与惊讶,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7. 小熊把月亮扛在肩上,跑回了自己床上。
这句话揭示了小熊的勇气和自主性,他也想体验月亮的美好。
8. 等他把月亮拉起来,发现已经是一轮明亮的圆月了。
小熊经过一番努力,将月亮“拉起来”后,发现月亮已经完整、明亮地挂在天空中。
9. 月亮挂在天上,远远地看着弟弟微笑。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5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5篇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一、教材分析《走月亮》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
课文描写“我”和阿妈在月光下“走月亮”时的所见和所感;全文语句优美,意韵悠长,情感深沉,充满了诗情画意。
重点:通过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在“走月亮”的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想。
通过课程的讲解,能与作者感同身受。
难点:因为“走月亮”这种习俗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如何联系孩子的实际,让他们感受到文章中作者走月亮的快乐?全篇文章思路:先切入孩子们散步经验,然后再让孩子们联系实际,然后抓住“奇妙”二字,贯穿全文的所见,所思,所感。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指导“卵”“俗”的书写;2.弄清楚作者走月亮时的所见、所思、所感。
3.联系自己生活体会,通过文字,感受作者为何在走月亮时感觉特别的快乐?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三、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月亮图)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它是那样明亮,那样柔和,古往今来,这一轮明月让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沉醉,为之赞叹;李白曾经在月色写下了《古朗月行》,苏轼在月色中写下来《水调歌头》。
如今的月色和那时的月色几乎也无太大的区别,那我们现代人会在月色下做什么呢?2.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月色下做过什么事?预设答案:散步、逛街、看星星3.下面,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好朋友,他叫吴然,是白族人,生活在云南普洱,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看他在月色下做什么。
预设答案:走月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我们从题目知道了,吴然啊,他在月色下和阿妈走月亮。
那请同学们将文章默读一遍,然后告诉老师,作者和阿妈“走月亮”的意思是他们在月色下做什么?预设:我和阿妈手拉手在月光下散步还可以怎么说?2.你从哪里知道的?预设①:我从书上的第三小节中的这句话知道的(你可真会读书,观察的真仔细啊!)预设②:书上说的——书上哪里告诉你的?——哪句话告诉你的?(追问)师:你能把这段文字找出来读一读(ppt出示)——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3.老师在课前也去查了“走月亮”,引出资料——中国很多的地方,大家出于对月亮的喜爱,在月明之夜,身着盛装,一起在月光下散步,欣赏风景;(出示课文插图)4.看——我和阿妈身着盛装,在月光下走着走着……这就是——“我和阿妈走月亮”5.那,老师想问同学们,假如现在有个机会让你和妈妈去乡下,一个非常美的地方,晚上妈妈带着你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悠闲地在月色下散步,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感受是什么?预设:各种乡村的经历,目的是唤起孩子农村的经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走月亮》(教案)

《走月亮》(教案)教学内容:《走月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首诗歌。
本课通过描绘月亮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月亮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
教学难点:1. 诗歌的理解:学生需要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诗歌的表现:学生需要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月亮的感受,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丰富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录音机、投影仪等。
2. 学具:课本、笔、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月亮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 理解诗歌: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4. 创作诗歌:教师鼓励学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月亮的感受,可以参考《走月亮》的形式,也可以自由发挥。
5. 展示作品: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多表达。
板书设计:1. 《走月亮》2. 诗歌内容:略3. 诗歌形式:略4. 创作要求:略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走月亮》。
2. 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月亮的感受,不少于五行。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创作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歌。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优质PPT课件

走月亮: 也指中秋时吴地的一种风
俗。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 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 至少三座桥。
学习目标
1. 认识“鹅、卵”等5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1个字。 (重点)
2. 正确读写“柔和、香味、灰白色”等词语,摘抄写描 写月光下美丽的景象的句子。 (重点)
3. 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认
é luǎn
石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sú
风yuè出源自suì稻gěng
田
shuò
闪
理解词语
【淘洗】 【坑坑洼洼】 【风俗】 【浇灌】 【镀亮】 【招待】 【闪闪烁烁】 【奇妙】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浇水灌溉。 洗濯。 一种工艺,可以使金属起到装饰,耐磨的效果。 对宾客或顾客表示欢迎并给以应有的待遇 稀奇巧妙(多用来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通行的风尚、习惯、礼仪等。 形容地面或器物表面高一块低一块。 形容说话吞吞吐吐。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 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 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 来果子的甜香。
我和阿妈走在这样柔和的月光下,伴着虫鸣、鸟飞 以及果园飘来的果香,多甜美、多幸福呀!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 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 吗?春天,我们种油菜,种蚕豆。我在豆田里找兔 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豆,栽上水 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 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朗读指导:两个“流着”要读出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 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 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 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及教学反思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
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4.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些月下情景。
【过程与方法】1.指导预习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
2.阅读和想象画面、品味语言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描绘的画面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难点1.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
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2.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些月下情景。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月亮船》的歌曲。
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月亮的古诗或一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小短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月亮图片)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诵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2.古人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除了这些古诗,还有许多美妙的歌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你们想听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动听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细细地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进你我的心田。
(播放《月亮船》)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去散步,一起走月亮吧!3.板书课题:走月亮。
4.教师简介云南地区走月亮的风俗。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课本原文+课后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走月亮》课本原文+课后练习.DOC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
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
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田地。
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
我在豆田里找过兔草。
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飞得好高。
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着头。
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用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
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选入教材时有改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走月亮》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走月亮》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WTT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课文原文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
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
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田地。
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
我在豆田里找过兔草。
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飞得好高。
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着头。
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用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
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知识点一、生字组词淘táo(淘洗、淘米、淘气)牵qiān(牵挂)(牵制)(魂牵梦绕)鹅é(鹅掌、鹅蛋、鹅毛)卵luǎn(鸟卵、鸡卵、孵卵)坑kēng(坑洼、水坑、泥坑)洼wā(水洼、山洼、坑坑洼洼)填tián(填写、填平、义愤填膺)庄zhuāng(庄稼、庄、庄严)稼jià(庄稼、稼穑、庄稼汉)俗sú(俗语、俗气、庸俗)跃yuè(跃进、飞跃、龙腾虎跃)葡pú(葡萄、葡糖、葡萄酒)萄táo(葡萄、葡萄干、葡萄架)稻dào(水稻、旱稻、稻米)熟shú(成熟、熟睡、熟悉)二、多音字载zǎi(三年五载)zài(载客)假jià(放假)jiǎ(假如)三、近义词柔和—柔软风俗—习俗满意—满足浇灌—灌溉招待—款待四、反义词明亮—昏暗坑坑洼洼—平平整整五、理解词语洱海:名,在云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
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
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
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听
月夜下小动物活动的情景。
觉
嗅 觉
设问句引起读者注意,不仅让人感受到丰收的景象,而且表 达了作者“走月亮”欢快的心情。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
香味在流,月光在流, “流”将本无感情的自然 之物附上甜美、欢快的情 绪。
闻到: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看到:卵石间的小水塘“抱”着月亮。
想到:阿妈,白天在溪里洗衣裳。
想到:做小船、采野花。 ……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 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 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 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 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 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1.夜晚月亮明亮,月光柔和,走在月光下可以看见洒满月光的 小路、抱着月亮的水塘、银毯似的稻田、月光闪闪的溪岸、月 影团团的果园。 2.感受到了妈妈的爱,这样的夜晚美在乡情、亲情。 3.看到人们劳动的成果,体会到了生活的幸福,憧憬美好的未 来。
结构梳理
主旨归纳
本文描写了在秋天的夜晚, 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 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 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和作 者对生活的热爱。
yuè
跃
飞跃 跳跃
pú
葡
葡萄 葡萄酒
我会写
táo
萄 葡萄
dào
稻
稻子 水稻
我会写
shú
熟
熟悉 熟人
生字归类
淘 牵 鹅 卵 填 庄 稼 俗 跃 葡萄 稻 熟
左右 结构
半包围 结构
上中下 结构
上下 结构
多音字
shú (成熟)
熟 shóu(肉熟了)
zài (载客)
载 zǎi (登载)
词语表
柔和 新鲜 甜香 成熟
灰白色 修补 葡萄 招待
鹅卵石 庄稼 满意 传说
河床 风俗 水稻
词语解释
【柔和】温和而不强烈。 【坑坑洼洼】形容物体表面高高低低,凹凸不平。 【风俗】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
习惯等的总和。 【泼剌】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 【汩汩】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
【浇灌】浇水灌溉。 【田埂】田间的埂子,用来分界和蓄水。 【招待】对宾客表示欢迎并给以应有的待遇。 【石拱桥】用天然石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拱桥。 【闪闪烁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奇妙】稀奇巧妙(多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
2.走月亮
资料袋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 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 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 戏,称为“走月亮”。
作者简介
吴然,原名吴兴然,中国作家 协会会员,作品曾获中国作协第二、 五届全国优秀儿童奖,主要作品有 《我们的民族小学》、《珍珠泉》、 《歌溪》等。
我会认
é
luǎn sú
yuè
鹅卵俗跃
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
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
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
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第二次发出 “走月亮”的感慨。
三个“看看”写了景物之多。
自由读第6自然段,思考: “我”和阿妈走啊走啊,来到田埂上,“我们”又看到 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走月亮的地点。月光照在水面上,随 波荡漾,月光闪闪;月光照在果园里,果树上结满了果子, 月影就成了一团团了。
拟人的修辞手法,天上人间,月亮星星与阿妈 和“我”,已经融为一体了,画面温馨而和谐, 幸福而美好。
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
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
( 跃出 )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 诵第四自然段。
走着……
第四次发出 “走月亮”的感慨。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共同探究
思考:课文一共出现了四次“我和阿妈走月 亮”,为什么要这样写?
在表达情感上,这句话反复出现,抒发了我和阿妈 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的心情;在文章结构上,这句 话作为文章线索起到串联全文的作用。
共同探究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的夜晚”?
第三句运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
作者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 幅幽静、祥和、静谧的山村夜景。
想一想 说一说
月儿还会照亮哪些地方?
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 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 路,也照亮了 飘香的果园,还照亮了
可爱的草塘
品读第3、4自然段,思考: ⒈我和阿妈走月亮,走过哪些地方? ⒉我和阿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事情?“我”又听 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suì
dù shuò
穗 镀烁
“鹅”是家禽,所以偏旁是“鸟”;“俗、跃、穗”都是左 右结构的字,“俗——浴是形近字”。
我会写
táo
淘
淘气 淘金
qiān
牵
牵挂 牵引
我会写
é
鹅
白鹅 天鹅
luǎn
卵
产卵 卵生
我会写
tián
填
填补 填空
zhuānɡ
庄
村庄 庄园
我会写
jià
稼
庄稼 耕稼
sú
俗
习俗 风俗
我会写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 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是本文的线索,这是第一 次,写出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及“走月亮”的幸福。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 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 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 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 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 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感觉(心) “我”和阿妈在溪 边的情景
田埂
修补过的村道,果子 挂满枝头
秋虫唱歌、夜鸟拍翅、 鱼儿跳跃、 沟水汩汩
果子的香味
种油菜花、种蚕豆、找兔草、 吹蒲公英、栽水稻的事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 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走过 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 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秋天的夜晚,月亮 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 升起来了。
两个“升起来了” 写出了作者的欣喜
、满足之情。
洱海
学习第2自然段:月光都照亮了哪些地方?
点苍山、村头 的大青树、村 间大道和小路
……
点苍山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 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 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拟人
“抱”形象地写出了 小水塘的形状,以及 倒映在水中的月影。
水塘、月亮和我们形成了一幅美好、和谐的画面。
想一想,为什么说 “抱着” 呢?
是因为许多鹅卵石中间, 有一些水,是个圆圆的小 水塘,水面上映着月亮倒 影,就像环抱着月亮一样。
仿写拟人句 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每一个小山丘,都穿起漂亮的衣服。
比喻句。把月夜里稻田的样子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这样的表述充 满了诗情画意,让我们感受到田间的安静、美丽,作者的快乐和幸 福。
仿写一个比喻句。
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枫叶像 一面小小的红旗 。
两个问句把我期盼阿爸归来的急切之情表现了 出来,美好的期盼饱含着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 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上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
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
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
拟人,沟水满意, 其实是人满意。
春天,我们种油菜,种蚕豆。我在豆 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 飞……收了豆,栽上水稻。看,稻谷就 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片 月光镀亮的银毯。
拓展延伸
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 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我和爸爸妈妈、弟弟 一齐外出游玩时感到很 快乐。有家人的陪伴, 很温馨。
课堂演练
一、比一比,组词语。
牵( 牵手)
填( 填空 )
饿( 饥饿 )
奇( 奇怪 ) 镇( 镇守 ) 鹅( 天鹅 )
二、我会填。 秋虫( 唱 )着,夜鸟( 拍打)着翅膀,鱼儿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第三次发出 “走月亮”的感慨。
小组合作说一说 (课后第二题)
踩着月光的银辉,我和阿妈走月亮。在 这柔和的月光,团团的月影中,我和阿妈都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回顾第二、三部 分,与你的小伙伴交流并分享。
溪边
视觉(眼)鹅卵石布满河床、 小水塘、水塘抱月
听觉(耳) 溪水声
嗅觉(鼻) 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走月亮”是什么 意思?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走月亮”的意思是在月亮下行走,散步。 秋天的一个夜晚,在苍山洱海旁,“我”和 阿妈“走月亮”。
2.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
点苍山、村头、大道和小路、小溪和水 塘、溪岸和拱桥、果园和菜地
课文解读
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月亮是从哪儿升起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