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1.1-1.3科学入门讲义(含答案)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第1、2节科学并不神秘走进科学实验室B.实验室安全1.常见事故的处理1)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用沙子或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泼灭2)浓碱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3)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碳酸氢钠)溶液4)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5)温度计水银球不慎碰破:用硫粉覆盖6)大量的酸(碱)液洒到桌子上:要加适量的NaHCO3(CH3COOH)溶液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并用抹布擦净2.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标志C.常见实验操作1.胶头滴管的使用滴加法操作要领:竖直悬空,挤压“叮咚”竖直悬空:用胶头滴管吸取溶液,滴管竖直位于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中)挤压“叮咚”:挤压胶头,使溶液滴入试管中1)吸液后不要平放或倒置,保持胶帽在上,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帽2)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它地方,以免沾污滴管3)不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水冲洗干净,以备再用)4)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能用水冲洗2.酒精灯的使用1)酒精灯的组成: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由灯壶、灯帽和灯芯三部分组成温度依次降低点燃酒精灯熄灭酒精灯3.放大镜的使用在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时,我们常借助于放大镜,将被观察物体至于放大镜前方,前后移动放大镜或物体,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达到观察的目的第3节科学观察A.科学观察1.观察的主要方式1)通过感觉器官直接观察2)借助于仪器进行间接的观察,借助各种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例如:显微镜能让我们看到微小的物体;天文望远镜能让我们看到遥远的星体2.观察结果的记录和整理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这样才能通过分析总结得出科学的结论。

观察记录的方法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第4节科学测量A.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米(m)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3)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 km=103m 1 m=10dm 1 m=102cm1 m=103mm 1 m=106μm 1 m=109nm2.刻度尺的使用1)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第一章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讲义(机构)(含答案)

第一章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讲义(机构)(含答案)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一、科学在我们身边1、奇妙的大自然2、大自然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与运动种子长成了幼苗 问:(1)你能举例说出更多的自然现象吗?(2)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

你能对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提出问题吗?3、科学研究的对象与本质科学研究的本质: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1)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

❖ 琴纳好奇于牛奶女工很少得天花而发明了用牛痘治愈天花。

科学家的研究就是从 “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到“问题的提出和发现”只要你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你也就是一个小科学家!大 食食物长霉 晴朗的夜空会出现流星例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 雨后彩虹B. 嫦娥飞天C. 流星划破夜空D. 大雁南飞例2、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A.关注现象,提出问题B.收集资料,发现规律C.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撰写论文,资源共享例3、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围的是()A. 月相的变化规律B. 地球自转方向C. 日本常发生地震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例4、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

”在植物园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春天来了,枫树、柳树长出了绿叶。

夏季各种树木都生长得十分茂盛。

随着秋季的降临,有的树木叶子开始变黄,枫树的叶子却逐渐变红,而松柏却四季常青,植物园显得绚丽多彩。

对自然界中的这些平常现象,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你感兴趣的两个问题: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学习科学的方法科学规律是通过探究获得的。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1.3 科学观察(教师版含解析)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1.3 科学观察(教师版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1章科学入门1.3科学观察目录 (1) (2) (4) (6) (9)一、用心观察1.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用心的观察与研究。

只有具备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发现才有可能降临。

观察应具备的基本科学态度:认真仔细,实事求是。

2.人的感官判断事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借助一些仪器和工具不仅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可以进行数据的测量,还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名师讲解】人们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叫作直接观察,借助于工具和仪器的观察叫作间接观察。

观察又可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定性观察只需较粗略地知道物体的一般性质,如颜色,形状、气味等。

定量观察是较精确需知道具体数据的观察。

观察要做到全面、细致,能准确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能抓住其本质,同时能用文字描述或列表记录等方法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二、拓展观察力自然界中,仅靠我们的感官观察,其范围会有很多的局限。

科学家设计并研制了许多观测仪器,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

1.用天文望远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很远的物体,如观测遥远的星体。

2.用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的物体,如观察细胞。

3.用频闪照相机可以帮助我们观察肉眼看不清、运动极快的物体,如拍摄物体运动的照片。

三、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

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

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

观察指纹的活动中,采用描述性记录法;在使用酒精灯的活动中,我们用的是表格记录法。

四、观察与实验我们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在对实验现象认真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的结论。

观察和实验是密不可分的,是科学研究的最基础和重要的手段。

科学研究中,人们在观察到一些现象后,往往不满足于停留在只进行观察上,而更想知道这些现象是否会反复出现,以及其中的道理。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1、3科学观察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1、3科学观察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5 下列观察事例,属于定性观察的是( A ) A.用眼睛透过黑色玻璃观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食 B.观察家里电表,了解用电情况 C.用体温表测体温 D. 用尺量课桌的长度
6 下列关于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观察时要集中注意力,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 B.人观察事物有时要借助仪器才行 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D.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哪怕眼睛看到的也未 必是真的
下同学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C ) A.小军发现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
带回家研究 B.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 C.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
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D.小伟的观察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
定把它删掉
【点拨】 记录现象时应认真、仔细、客观、有效。小军对
属于直接观察的是___②__③__④_____; 属于间接观察的是___①__⑤__⑥__⑦___; 属于定性观察的是___②__③__④__⑦___; 属于定量观察的是____①__⑤__⑥____。
21 早在1685年,意大利科学家波雷里正式提出了“鱼用 改变鳔中气体多少来控制自身在水中自由沉浮”的论 断。这一论断一直被普遍认可。2008年下半年,上海 的5名中学生在向明中学黄曾新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大 量观察和实验,推翻了鱼鳔功能的传统说法。研究中 他们收集了大量事实依据。下列各种事实依据对传统 观点支持的是( )
【点拨】 本题应用了史料法,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
明蒸汽机等,这都是他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一些小现 象而引发的,因此,科学的发现很多都是从我们日 常生活中观察得到的。
20 现有下列科学观察: ①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 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 ④用耳朵辨别是哪种乐器发音 ⑤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 ⑥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 ⑦用显微镜观察细菌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整理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1.1 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

3.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1.实验室取用药品三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用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 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取。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3.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气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热;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烧杯、烧瓶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5.试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1/3;加热液体时试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成 45 度,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6.蒸发皿: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 2/3。

7.烧杯: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1/2。

烧瓶中液体加热时不超过 1/2。

8.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液体药品。

容易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

碱性液体用橡胶塞,酸性液体用玻璃塞。

9.酒精灯失火要立即用湿布盖灭。

割伤要用 3%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处,并在伤处涂上烫伤膏。

被化学试剂灼伤要先用湿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再用缓缓流水冲洗 1 分钟以上。

10.胶头滴管: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 0.5cm 处。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1-3科学观察提优手册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1-3科学观察提优手册新版浙教版

第3节科学观察知识点1 科学观察1.科学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科学事实、提出研究的问题、发现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证据或信息。

2.观察的基本科学态度:认真仔细,实事求是。

3.观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用眼睛等感觉器官进行直接观察;二是借助仪器、工具进行间接观察。

许多情况下,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扩大观察的内容和范围。

4.观察可分为两类: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1)定性观察是指只需较粗略地知道物体的一般性质(如颜色、形状、气味)的观察。

(2)定量观察是指较精确地知道具体数据的观察,如用温度计测量体温为37℃。

5.观察的步骤:一看(看现象)、二找(找规律)、三定(确定条件)。

6.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任何一个观察活动中,都要及时__记录__与__整理__观察到的现象与数据。

常见的观察记录的方法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可以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

知识点2 科学实验实验是利用相关的仪器仪表和设计的装置通过对现象的观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后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方法。

它是研究、探讨、验证科学规律的基本方法,也是科学家研究科学的主要途径。

(1)正确进行实验①认真操作:正确使用各种仪器、规范操作程序;②仔细观察:观察实验现象发生的条件、实验现象的变化;③如实记录:记录实验现象、所测数据,实验现象一般用文字描述,数据多用表格记录;④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注意安全。

(2)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观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观察化学变化现象的一般过程:①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和气味等;②变化中:变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放热、发光,颜色、状态的改变,有什么气味的气体生成,有什么颜色的沉淀生成等;③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记录是学习科学要养成的良好习惯之一,记录的原则是尊重客观事实。

把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具体现象和测量得出的具体数据如实记录下来,不可修改原始数据。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课件(48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课件(48张PPT)

时间的主单位
--秒(s)
常用的单位:秒(S)、分(min) 小时(h)、天(day)等 注意单位的换算:
24 60 分(min);1min=_____s( 60 1天=_____h;1 小时=_____ 秒)
测量的工具: 停表(秒表); 手表;钟
1 、用手表测量某同学的脉搏为每分钟 75 次,则该同学 的心脏跳动一次所用时间为( A ) A、0.8秒 B、0.08秒 C、0.6秒 ( D、1.33秒
深圳市新华中学 肖平
秒针走一圈30秒 最小分度值0.1秒
读数:1分45秒2
3 、完成下面的单位变换和给下面的一些 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3分)
-3 500 0.5 × 10 0.5吨= 千克,0.5升= 米3;
1时32分=
5520 秒;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 米 ;饮水 机用的一桶水的体积大约是19 升; 鲸的质量可达1.2×102 吨 。
C、科学家就在野外考察得出科学结论 D、科学家就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得出科学结论
2、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 1 建立猜测和假设, 2 获取事实与证据, 3 提出问题, 4 合作交流, 5 制订计划, 6检验与评价。
正确的步骤应该是:………( B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①⑤②⑥④ C、③①⑤②④⑥ D、③①⑤④②⑥
2.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 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不 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测量结果会偏小). 3、读数时,衡量标尺上游码的读数看游码左侧对 齐的刻度线,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总质量加上 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
深圳市新华中学 知识应用 肖平
知识点1:质量的概念及单位 例1. 按照国际标准(SI),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B ) A、吨 B、千克 C、克 D、毫克 例2. 质量是5×106毫克的物体,可能是( B ) A.一粒米 B. 一个中学生 C.一只鸡 D. 一个鸡蛋 知识2: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1科学并不神秘3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1科学并不神秘3
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2、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 )
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问 学习科学不能只记住书本中的结论。 2、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 ) 1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发现 问 题更重要”。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科学发展密相关 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因此,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必须尽可能地减少滥用科技发明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作业
(1)作业本第一章第一节
(2)预习第一章第二节 (3)家庭小实验
在三只相同的啤酒瓶里分别加1/4、 1/2、3/4的水,用铅笔分别敲打三只 瓶子,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牛顿因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童年时代的瓦特在喝茶的时候,不停地摆
弄茶壶盖,一会儿打开,一会儿盖上,当他把
茶壶嘴堵住时,蒸汽顶开了茶盖。他想到了蒸 就科是学研 对究人各类种有自用然,现没象有任,并何寻不找利它之们处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问。
科 根学据技你术 所给 见我 所们 闻带 ,来 说了 说什随么 着? 科学发展而出现的高科技项目或产品。
科学发现是指科学活动中对未知事物 或规律的揭示,主要包括事实的发现和理 论的提出。
B 4、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是对人类有用的,它能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B.科学对人类有用,没有任何不利之处。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我们要学好科学,为人类社会服务。
科学并不神秘
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
2.将热水倒入杯中,热水中的乒乓球会__________。
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科学发展密相关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科学技术提高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3科学入门讲义【学习内容】1.知道什么是科学;2.学会利用探究和实验认识和解释自然现象;3.了解科技对社会的影响,知道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4.常用实验仪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5.注意实验室安全6.基本实验操作及应注意问题7.科学观察.实验与实验结果记录和整理。

【预习内容】1.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答案】C2.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A.阅读,作笔记和练习B.观察,讨论和交流C.观察,实验和思考D.阅读,实践和应用【答案】C3.下列对科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B.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资料C.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D.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答案】D4.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描述的是生活中的一些科学常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池塘中的气泡离水面越近,气泡的体积越大B.把鸡蛋投入水中,是竖躺在水中,且有气室的一端朝上C.不小心把鸡蛋掉进装有醋的盆子里,鸡蛋表面会有气泡产生D.生鸡蛋和熟鸡蛋用相同的力进行旋转,生鸡蛋转的时间长些【答案】D5.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A.小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大美景B.苹果落在地上,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C.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发明了蒸汽机D.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答案】A【知识详情】知识点1: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一.奇妙的大自然现象1.不明飞行物(UFO):是宇宙中的一种神秘现象;是出现在天空或地面附近会移动的光或物体;有各种形态,如碟子.雪茄,呈球形.环形或椭圆形等100多种,有的快速地移动或盘旋,移动时悄然无声.飘忽不定或轰鸣异常。

2.壮观的火山岛壮观的火山岛: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3.美丽的含羞草含羞草:又称“知羞草”.“怕痒花”和“惧内草”。

含羞草被触摸后,先是小羽片一片片闭合起来,四根羽轴接着也合拢了,然后整个叶柄都下垂。

含羞草常见于路旁.空地等开阔场所。

全株皆可入药。

4.绚丽的烟花5.不断变化的自然界总结:1、大自然中存在无数奇妙的自然现象壮观的火山爆发.破壳而出的小鸟.铅笔在水中被“折断”.美丽的流星.潮起潮落.水面产生倒影.电闪雷鸣.苹果落下等等。

2、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种子发芽.雨后彩虹.昆虫蜕皮.刮风下雨.流星划破天空.鸡蛋孵化成小鸡。

3、科学的本质科学要研究各种实验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从火药到火箭,从指南针到卫星导航系统。

知识点2: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科学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使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逐渐提高。

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计算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发达的信息时代等等。

2、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大大缩减了货运和客运时间,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神州十号.天空一号发射.蛟龙号探索海底世界扩大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3、科学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人们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并能从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或内在规律。

(现在用机器人代替人类进行打扫卫生,袁隆平的杂交水稻)4、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放射性污染.温室效应.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动物物种日渐减少等。

知识点3:科学学习的内容1、科学学习内容:物质科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生物学)、地球和宇宙(地理学)2、科学的方法体系: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科学推理法。

【例题讲解】例1: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A.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各个器官B.研究蜻蜓的复眼C.猜测妈妈的心思D.观察每日旗杆影子的长短变化【答案】C例2: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苹果下落②水面产生倒影③电闪雷鸣④水煮沸后壶盖跳动⑤铅笔在水中被“折断”⑥鸡蛋煮熟后放在冷水后容易剥皮【答案】①②③;④⑤⑥例3:当一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在某领域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这项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A.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B.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C.该科学家是否为这一领域的权威D.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答案】D例4:某广告商称其生产的防晒霜可以防晒。

暑假期间,我市某学校学生外出徒步旅行,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该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

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A.小敏B.小英C.小玲D.小红【答案】A二.走进科学实验室【知识梳理】1.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1)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加热用少量液体时,可以用试管夹夹住,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2)烧杯: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的容器。

加热时放在石棉网上。

(3)酒精灯:用于加热。

用火柴点燃,不能对火,用灯帽熄灭,不能用嘴吹,酒精量不超过灯壶容积的3/4,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4)托盘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

称量时左物右码,加砝码时由大到小。

一般精确至0.1g (5)量筒: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

量筒是不能加热,也不能用于用于量取过热的液体,更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化学反应或配制溶液。

(6)试管夹:用于试管加热。

(7)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胶头滴管用完后应立即清洗干净,不能不洗干净就吸取其他试剂。

(8)玻璃棒:用于搅拌.过滤引流.转移液体或固体。

使用时用力不能过猛。

2.实验室的安全。

(1)、实验前,做好预习和实验准备工作,检查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2)、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应先经教师允许。

绝对不允许随意混合化学试剂,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3)、不能用湿手接插实验室电源,不能用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4)、取用药品遵守“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品尝药品的味道,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应用招气入鼻法)。

(5)、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实验室剩余药品既不放回原瓶,也不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6)、实验中必须保持肃静,不准大声喧哗,不得追逐打闹。

(7)、在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也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

向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3/4。

(8)、使用硫酸等强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等被腐蚀。

(9)、实验完毕将整理干净你的实验区域,并清洗双手。

3.基本实验操作及应注意问题(1)、药品的取用①固体药品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用镊子取用。

②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一定量液体:用量筒量取;较多量液体: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

(2)、加热①给液体加热时,可使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

②给固体加热时,可使用坩埚或试管。

③加热时,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

烧得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或直接放在冷桌上以防止骤冷炸裂。

酒精灯的灯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因此,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

(3)、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①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盖灭。

②若不慎烫伤,用药棉浸75%的酒精轻涂伤处。

③若被化学物质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一分钟以上。

三.科学观察【知识梳理】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1)直接观察是直接利用感官进行的观察。

单凭感官观察事物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2)间接观察是借助仪器进行的观察。

借助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3.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是我们实验时应有的态度。

在实验时应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测量数据。

【例题精讲】例1.(建兰七上第一章测试)下列使用试剂的操作错误的是()A.用药匙取用试剂B.用纸槽取用粉末C.倾倒液体D.取用块状固体【答案】D例2.做化学实验时你一定留心观察过,在下列仪器中盛放固体药品的仪器是()A.B.C.D.【答案】A例3.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一定漏气的是()A.A B.B C.C D.D【答案】C例4.(建兰七上第一章测试)酒精灯的灯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把一根火柴梗罝于火焰中1〜2s后取出,可以看到__________(“a”或“b”或“c”)处最先碳化(变黑),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外焰内焰焰心 a 外焰温度最高例5.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消防安全标志,装运氢氧化钠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A.A B.B C.C D.D【答案】D例6.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用作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5)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6)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g;(2)a;(3)c;(4)h;(5)f;(6)e例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触及容器的内壁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D.用玻璃棒搅拌时,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解答】C例8.(采实教育随堂练)走近科学,关注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说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A.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B.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C.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D.只要认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能领略到科学的奥妙【解答】D例8.(采实教育随堂练)下列研究属于定量观察的是()A.用手摸妈妈的额头感觉很烫,小明觉得有38℃B.篮球场上观众看到23号球员腾空而起C.小王每天早上都用体重秤称体重D.学校运动会100米比赛,看台上同学看到第3道选手比第5道选手先到达重点【解答】C例10.(采实教育随堂练)下列现象不属于科学研究的范围的是()A.月亮形状的变化B.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C.太平洋周边地区常发生地震D.G20在杭州召开【解答】D例11.“拓展观察力”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