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
学案12: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习目标】本课主要介绍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和影响,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变法的命运”是遭到失败。
2.“积贫局面的改变”表明变法在经济方面取得成效。
3.“积弱局面的改善”表明变法在军事方面取得成效。
【自主学习】一、变法的命运1.守旧派的指责:运用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和指责变法。
2.王安石的态度:坚持“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精神,坚持变法。
3.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
4.结果:司马光做了宰相,废除新法,变法最后失败。
[思维点击]1.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王安石对宋神宗变法态度的认识请回答:(1)根据材料,宋神宗对变法持什么态度?试分析这种态度产生的原因。
(2)上述态度与王安石变法的最终结局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二、积贫局面的改变1.原因三、积弱局面的改善措施作用保甲法加强了的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
实现了兵农合一,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军器监使武器的质量都得以改进,产量也大大增加保马法马匹的质量和数量都得以提高,政府节省了养马费用将兵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2.表现: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3.历史地位:促进了北宋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思维点击]2.熙宁六年(1073)十月,王安石全力支持大臣王韶发动了对西夏的战争,取得了收复河湟(今陕西、甘肃、青海一带)故汉地2 000里的大胜利。
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2)请列举与此现象有关的变法措施。
[网络构建]【合作探究】探究一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史料一(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材梳理【一】变法的命运1、守旧派的指责:运用自然界的①和②指责变法。
2、王安石的态度:坚持“③”精神,即“④,⑤,祖宗之法不足守”。
3、宋神宗的态度:⑥。
4、结果:宋神宗死后,⑦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
【自我核对】①反常现象;②水旱灾害;③三不足;④天变不足惧;⑤人言不足恤;⑥动摇;⑦司马光;【二】王安石变法的影响1、积贫局面的改变⑴原因A、农田水利法:有利于①和②,使农业生产发展。
B、方田均税法:使③据实纳税,④得到实惠。
C、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⑤垄断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D、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的⑥。
E、免役法:有利于⑦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⑵表现:政府的⑧大幅度上升。
2、积弱局面的改善⑴原因A、保甲法:加强了⑨秩序,维护了⑩。
实现了⑪,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
B、军器监:使武器的⑫得以改进,⑬大大增加。
C、保马法:马匹的⑭和⑮得以提高,节省了⑯。
D、将兵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⑰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
⑵表现:北宋的⑱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3、历史地位:促进了北宋⑲的发展和⑳实力的壮大。
【自我核对】①农业灌溉;②防洪抗灾;③豪强地主;④农民;⑤大商人;⑥财政收入;⑦社会经济;⑧财政收入;⑨封建统治;⑩社会治安;⑪兵农合一;⑫质量;⑬产量;⑭质量;⑮数量;⑯养马费用;⑰兵将分离;⑱国力;⑲社会经济;⑳政治军事;重点难点突破【一】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有哪些?原因:1、触犯了守旧派及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2、宋神宗的动摇。
3、司马光任宰相后废除新法。
4、王安石变法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用人不当,在新法推行过程中有危害百姓的现象。
5、根本原因:没有触及社会根本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社会根本矛盾,没有真正给农民更大利益,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教训: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产物。
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高频考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知识要点】一、王安石变法的命运:1、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变法触及到了一些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的利益,他们千方百计反对变法是必然的。
2、王安石提出“三不足”的思想,坚持变法:(1)目的:驳斥保守派以“天变降罚”作舆论武器,破坏变法。
(2)内容:“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3)意义:驳斥了反对派的谬论,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智慧能力和勇气。
3、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作为最高统治者,宋神宗态度的动摇不定,使变法的过程更加艰难和曲折。
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支持王安石,变法顺利进行──态度动摇,1074年王安石辞职──1075年,恢复王安石职务,继续变法──和王安石意见不一,1076年王安石再次辞职,法令陆续废止,王安石退居江宁至死。
4、司马光当宰相,废除新法:二、积贫局面的改变:1、积贫局面改变的表现: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
2、富国之法的成效:(1)积极影响:①限制了大地主大商人大官僚的剥削,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
②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得到一定的实惠。
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现象有所改善。
(2)弊端和不足: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积贫局面的改变三、积弱局面的改善:1、改善的表现:“强兵之法”的推行,使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2、强兵之法推行的作用:(1)保甲法:①加强了农村的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的社会治安。
②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并节省了大量训练费用。
(2)军器监的设立:武器的质量和产量都得到提高。
(3)保马法: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为政府节省了养马费用。
(4)将兵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
四、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①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完整版课件

(5)新法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执行不善等 原因,不断出现违背变法本意的事件,引起农民的不满。
2.教训 (1)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充满阻力,这就要求改革者 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2)改革过程中用人要得当,善于执行具体改革措施。 (3)改革派领导集团要大公无私,团结一致,协调行动, 才能促使改革成功。
[答案] (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在理财方面,实行了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 税法”“市易法”;在整顿军队方面,他精简军队,实行了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在教育方 面,改革了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2)图一: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富商的反对,有些 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了用人不当的问题。图二: 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重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但是忽视了减轻人民负担;变 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阻力很大;变法 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老百姓利益的事情。
考查点二
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看变法的策略
王安石变法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用人不当,
在新法推行过程中有危害百姓的现象,成为变法
命题 立意
失败的重要原因。改革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 于改革、具备坚决斗争精神的同时,应该注意变 法的策略要得当。王安石变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
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价问题
命题 立意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对变法的评价问题是考试 命题的重点区域。要求学生以正确的立场、明确的 标准及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指出王安石变法 的利弊得失,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正确 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及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某班在开展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影响的讨论时,同 学们对变法做出了不同的评价: 观点一 变法是地主阶级的政治改良运动,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变法使大地主阶层受到抑制,有利于中小地主阶层,而且没有 加重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新法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和历史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观点二 变法只是为了“制国用”的“敛钱术”。青苗法绝非 对广大农民的仁政,而是加强了对农民的搜刮。募役法与青苗 法阻碍了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市易法使许多重要城市的商业 正常发展受到了严重打击。总之,王安石提供的新东西主要是 加强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原创1: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回顾知识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阶级矛盾激化, 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2、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威胁 3、宋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 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4、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强烈, 宋神宗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王安石变法
梁启超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 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 还认为保甲法 “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 , “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变革”。
——梁启超《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著名的改革家。 ——列宁
变法失败的原因
在执行过程中,各地保守派 纷纷变着法儿抵制新法。
--变法前景象
农民的苦难 (赋役沉重、颠沛流离)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 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馀,龙骨长乾挂梁梠。 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 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 逢人欢笑得无愁。
强兵之法
措施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成效 维护了社会治安;确保了兵源 和提高战斗力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提高 战斗力;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 费用
加强了军队战斗力设置军器监 提高武器质量和产量 Nhomakorabea作用
1、增强国力, 一定程度上改变 积弱的局面 2、巩固封建统 治秩序 3、增强军队的 战斗力
二、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青苗法。(1分) 积极作用: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货对农民 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2分) 消极作用:农民借贷利息偏高,负担依然沉重。(2分) 看法:图中言论有一定道理,但太片面,只看到新法的 局限性,忽视了新法的积极性。
高二历史下册王安石变法知识点梳理

[键入文字]
高二历史下册王安石变法知识点梳理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
小编准备了高二历史下册王安石变法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背景
1.三冗两积导致北宋中期的三大社会危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
2.范仲淹庆历新政的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3.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的影响。
二、目的
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三、内容
(一)富国之法
1.青苗法
作用:限制了豪强之家和高利贷者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募役法
作用: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3.其它
理财新法还包括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
(二)强兵之法
1.内容
(1)实行省兵措施,精减军队,缩减编制。
(2)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
1。
王安石变法

亦不减二十万。 亦不减二十万。 ——( ——(元)脱脱等《宋史·安焘传》 脱脱等《宋史·安焘传》 材料四 “昔汉武帝用东郭成阳,孔仅之徒为聚敛之臣, 上(明太祖)曰: 昔汉武帝用东郭成阳,孔仅之徒为聚敛之臣,剥民取 明太祖)
海内苦之。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小人进竞,天下骚然,此可为戒。 利,海内苦之。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小人进竞,天下骚然,此可为戒。 ” ——《太祖实录》 ——《太祖实录》
二、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内容及作用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项目 目的 措施 均输法 市易法 青苗法 募役法 免役法) (免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改变 强兵 积弱 之法 局面 将兵法 保甲法 内 容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 用近易远” 用近易远” 在开封设“市易务” 在开封设“市易务” 青黄不接之时,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借 钱或粮食给农民。 钱或粮食给农民。 纳钱代役 鼓励兴修水利 清丈土地,收取赋税。 清丈土地,收取赋税。 在各路设负责操练军队 的将官 把农民编为保甲进行军 事训练 作 用 打破了大商人控制市场的 局面,增加了政府收入。 局面,增加了政府收入。 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 市场,增加了政府收入。 市场,增加了政府收入。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 增加了政府收入。 削,增加了政府收入。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 有利于经济发展, 政府收入。 政府收入。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限制了隐田漏税行为, 限制了隐田漏税行为,增 加了政府收入。 加了政府收入。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王安石变法
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社会危机 . (1)财政危机:冗官、冗兵、冗费以及对辽和西夏的“岁币”使北宋国家财政面 财政危机: 财政危机 冗官、冗兵、冗费以及对辽和西夏的“岁币” 临严重危机。 临严重危机。 (2)边防危机:辽、西夏在边境侵扰,民族矛盾尖锐。 边防危机: 边防危机 西夏在边境侵扰,民族矛盾尖锐。 (3)政治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 政治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 政治危机 2.有利条件 . (1)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2)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宋神宗坚持变法
高二历史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

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推行改革要用人 得当。
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
.
.
.
...ຫໍສະໝຸດ ;微生物资源中心 https:/// 微生物资源中心
复习提问
1、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具体包括哪 些措施?
2、王安石变法之前,提出“因天下之力以生产天 下之财”和“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财方法。在 变法期间,上述方针是如何体现的?
思考: 怎样认识王安石变法结果?
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 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追看熊猫的路上,数万亩的鸽子花,从二台子到金鸭滩沿途,万千白鸽展翅,翩翩起舞。蓝天白云,溪水潺潺,像一幅山水画展现面前。马可波罗官网
这次与大熊猫偶遇,今生难忘,尤其他不像动物园那样矫揉做作,而是纯真的姿态让我感慨万千。
这山上气候湿润多雨,千山万壑溪流潺潺、汩汩滔滔。平缓处蜿蜒曲折,陡峭处瀑布悬泉,泻玉叠翠。如诗如歌,时而气壮山河的嘶吼,时而又缠绵的低声吟唱,悠悠不绝。溪水清澈,甘甜清冽, 山峰处不同岩石伟然讫立,形状各具,如虎,似狼,像狮,或一石独立,或三两成韵,有的散步溪边,有的醉卧岩端,像在遥望恭迎着前来大相岭观光的游客。 站在牛背山顶,大相岭系列大小山峰竞 收眼底,雄伟壮观。
据《华阳国志·南中志》明确记载:“建兴三年,孔明南征,自安上由水路入越雟……军卑水。”他走的是水路,是从乐山、宜宾、雷波,翻大凉山到的西昌,因历代西南地区民族矛盾尖锐,少数民 族经常叛乱掳掠,官府、百姓渴望“七擒孟获”的诸葛再世,于是沿途给诸葛武侯修庙塑像来祈求安宁、吓唬“蛮子”,大、小相岭上这样的庙宇尤多,于是这传说就应运而生了。诸葛亮七擒,修建了 孟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