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制造管理系统的概念.pptx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监控车间生产过程的软件系统。
该系统通过集成各种功能模块,提供了全面、高效的生产管理解决方案,匡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控制。
一、系统概述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开辟的,旨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模块:1. 生产计划管理模块:用于制定生产计划、排程和调度,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生产计划的准时完成。
2. 生产执行管理模块:通过与生产设备的连接,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生产进度和产量,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提高生产效率。
3. 质量管理模块:用于记录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包括原材料检验、工序检验和成品检验等,匡助企业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4. 物料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原材料和半成品的采购、入库、出库和库存,实现物料的追溯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物料的供应和使用的准确性。
5. 设备维护管理模块:用于计划和执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提前预防设备故障,减少生产停机时间。
6. 统计分析模块:通过对生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生成各种报表和图表,匡助企业了解生产情况和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系统特点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 高度集成化:系统集成为了生产计划、生产执行、质量管理、物料管理和设备维护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全面的生产管理。
2. 实时监控:系统通过与生产设备的连接,实时监控设备状态、生产进度和产量,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提高生产效率。
3. 数据追溯:系统能够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数据追溯,包括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过程的记录和成品的出库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4. 灵便可扩展: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满足不同企业的特殊需求。
5. 数据分析: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统计分析功能,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分析,匡助企业了解生产情况和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监控车间生产活动的软件系统。
它可以匡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
一、系统概述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开辟的一种生产管理软件系统。
它包括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进度跟踪、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物料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可以实现对车间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
二、功能模块详解1. 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计划管理模块用于制定和管理生产计划,包括定单接收、定单分解、生产任务下发等功能。
通过该模块,用户可以根据客户定单信息,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并实时跟踪生产进度。
2. 生产进度跟踪生产进度跟踪模块用于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包括生产任务的执行情况、生产线的运行状态、生产设备的利用率等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该模块了解生产进度,及时调整生产计划,避免生产延误和资源浪费。
3.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模块用于管理车间的生产设备,包括设备档案管理、设备维护保养、设备故障报修等功能。
通过该模块,用户可以对设备进行全面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4.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模块用于监控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包括质量检验、质量异常处理、质量数据分析等功能。
通过该模块,用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5. 物料管理物料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物料,包括物料采购、入库管理、库存管理等功能。
通过该模块,用户可以实时掌握物料的库存情况,避免物料短缺和过剩,提高生产效率和资金利用率。
三、系统特点1. 高度自动化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可以自动化生成生产任务、自动化采集生产数据、自动化控制生产设备等,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和一致性。
2. 实时监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包括生产进度、设备状态、质量数据等,用户可以随时了解生产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制造业车间管理PPT课件

生产调度的任务
生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各个环 节的生产进度,确保生产线的稳定 运行和产品的按时交付。
生产调度的工具
常用的生产调度工具包括甘特图、 网络图、负荷图等,这些工具可以 帮助调度人员更好地掌握生产进度 和进行优化调整。
生产计划与调度的优化策略
优化目标
生产计划与调度的优化目标包括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缩短
预防措施
通过质量数据分析,预测潜在的质量问题,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 问题发生的概率。
持续改进
通过不断的质量改进活动,推动企业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生产过程和 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05
安全管理
车间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 车间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和操作规程 。
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确保各级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 ,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及时纠正并严肃 处理,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氛围 。
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安全生产教育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树立“安 全第一”的生产观念。
培训计划与实施
制定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确保员 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制定生产计划需要经过市场调研、需 求预测、产能评估、制定生产大纲、 编制生产计划等步骤。
制定生产计划的原则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遵循市场导 向、效益优先、科学合理的原则,以 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生产调度的原则与方法
生产调度的原则
生产调度是实现生产计划的重要 手段,调度的原则包括快速响应、
保证质量、节约成本和保障安全 等。
生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

生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1. 简介生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实现对生产车间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的系统。
它主要用于自动化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2. 功能与特点2.1 功能生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计划管理:根据生产需求和资源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进行调度和监控。
•订单管理:管理客户订单信息,包括订单接收、分配、生产状态跟踪等。
•物料管理:管理物料的采购、入库、出库和库存情况,确保生产所需物料的及时供应。
•设备管理:管理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设备状态监控、维修保养等。
•生产过程控制:监控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质量管理:记录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进行质量分析和改进。
•数据分析与报表: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并生成各种报表和图表,为决策提供支持。
2.2 特点•自动化: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数据采集。
•实时性:能够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和生产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系统集成:能够与其他生产管理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通。
•数据分析: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提供决策支持和指导生产改进。
3. 系统架构生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的典型架构如下: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件:•客户端:通过客户端用户界面,用户可以进行生产计划制定、订单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等操作。
•服务器:负责接收客户端请求并进行处理,同时管理整个系统的数据和业务逻辑。
•数据库:存储系统的各种数据,包括生产计划、订单信息、物料库存、设备状态、质量数据等。
•自动化设备:用于实时监控和控制生产过程,例如传感器、PLC 等。
4. 使用流程生产车间生产管理系统的使用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登录系统:用户使用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车间生产过程的软件系统,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利用和提升产品质量。
该系统可以匡助企业实现生产计划的编制和执行,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以及生产数据的分析和统计。
一、系统概述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理论,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开辟的一种软件系统。
它通过集成各个生产环节的数据和信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系统功能1.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定单需求和生产能力,自动生成生产计划,并进行排程和优化,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进行。
2.生产过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间各个环节的生产情况,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生产进度、原材料消耗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生产任务分配:系统可以根据生产计划和员工技能,自动分配生产任务给合适的工人,确保生产过程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4.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可以对车间设备进行维护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包括设备保养、维修和更换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的延长。
6.生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匡助企业优化生产过程和资源配置。
三、系统特点1.模块化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灵便配置和扩展,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2.实时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和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3.数据安全:系统采用严格的权限管理和数据加密技术,确保生产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4.易于使用:系统界面简洁明了,操作简单易懂,即使对于没有专业技术背景的员工也能够快速上手使用。
5.数据分析功能: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和统计,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监控车间生产活动的软件系统。
它通过集成各种功能模块,提供了全面的生产管理解决方案,匡助企业实现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生产过程的监控与调度、生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功能。
1. 系统概述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开辟的一种信息化管理系统。
它通过与车间设备和生产线的连接,实现了实时数据采集、监控和分析,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生产管理支持。
2. 功能模块(1)生产计划管理:通过制定生产计划、排程和调度,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2)生产执行管理: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包括设备状态监测、生产进度跟踪、异常报警等。
(3)生产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与设备的连接,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并进行分析和统计,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4)质量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库存管理:对原材料和成品库存进行管理和跟踪,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供应和物流畅通。
(6)生产报表与分析:生成各类生产报表,包括生产进度、生产效率、质量指标等,匡助企业进行生产绩效评估和优化。
3. 系统特点(1)实时监控:通过与设备的连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数据分析:通过对生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匡助企业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灵便可扩展:系统具有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
(4)挪移化支持:系统支持挪移设备访问,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5)安全可靠:系统采用安全加密技术,保护企业的生产数据和机密信息不受泄露和攻击。
4. 实施步骤(1)需求分析:与企业进行需求沟通,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和界面。
(3)系统开辟:根据系统设计,进行软件开辟和测试。
(4)系统部署:将系统部署到企业的服务器或者云平台上,并进行系统配置和调试。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监控车间生产过程的软件系统。
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一、系统概述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开发的,具有分布式架构和模块化设计。
系统包括以下主要模块:生产计划管理、生产任务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质量管理和数据分析等。
二、生产计划管理1. 生产计划编制: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包括生产任务数量、产品型号、交货日期等。
2. 计划排程:根据生产任务的优先级和设备资源的可用情况,进行任务的排程,确保生产过程的合理安排和优化。
三、生产任务管理1. 任务下达:将生产计划转化为具体的生产任务,包括任务编号、产品信息、工序要求等。
2. 任务分配:根据设备的可用情况和员工的技能水平,将任务分配给合适的设备和人员。
3. 任务执行:监控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四、设备管理1. 设备档案: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编号、设备型号、设备参数等。
2. 设备状态监控: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工作效率,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3. 维护管理:制定设备的维护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五、物料管理1. 物料档案:建立物料档案,包括物料编号、物料名称、物料规格等。
2. 采购管理: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库存情况,进行物料的采购和入库管理,确保物料供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 库存管理:实时监控物料库存情况,及时补充库存,避免因物料不足而导致生产中断。
六、质量管理1. 质量检测: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2. 不良品管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类管理,及时处理不良品,防止不良品流入市场。
3. 质量分析: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七、数据分析1. 生产数据分析: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生产效率、设备利用率、物料消耗量等,为生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监控车间生产活动的软件系统。
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
一、系统概述车间生产管理系统是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开发的,可以实现车间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数据采集、生产计划编制和执行、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功能。
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实时监控模块:通过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采集车间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并将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供其他模块使用。
2.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对车间设备的运行状态、生产数据等进行采集和记录,包括设备开机时间、运行时间、故障信息等。
3. 生产计划模块:根据订单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车间生产计划,并将计划下达给各个车间和生产线,确保生产任务的及时完成。
4. 设备管理模块:对车间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设备档案管理、设备维修记录、设备故障分析等。
5. 质量管理模块:监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指标,如产品合格率、不良品率等,并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二、系统功能详述1. 实时监控功能: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车间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并将数据实时显示在监控界面上,以便生产管理人员随时了解车间生产情况。
2. 数据采集功能:对车间设备的运行状态、生产数据等进行采集和记录,包括设备开机时间、运行时间、故障信息等,以便进行设备维护和故障分析。
3. 生产计划功能:根据订单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车间生产计划,并将计划下达给各个车间和生产线,确保生产任务的及时完成。
同时,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
4. 设备管理功能:对车间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设备档案管理、设备维修记录、设备故障分析等。
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功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
5. 质量管理功能:监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指标,如产品合格率、不良品率等,并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镆治工具管理要点及做法: A.管理要点: 1.需求预测与计划 2.镆具别L.T管理 3.镆具库存管理 4.镆治具需求及使用月报 5.整备点检 6.稼动实绩管理 7.需求管理
B.镆治工具产能管理: 产能管制表
M/C名:
C. L.T的决定因素: 1.机具功能状况:停、修机率 4.人工技能依赖度 2.品质稳定性:不合格频率 5.外包与内制关系 3.产能NECK点
D.各制程投入数与库存关系: 横向MRP之计算式
E.半制品库存(档)表编制
甲、表例: 订单别: 品种别:
半制品管制表 规格:
1#
2#
3#
工程 日期
計劃完成日/截止實際完成日
第三部分:现场生产过程控制
一、影响生产顺畅因素 二、生产管制(现场)重要管制要领 三、现场员工生产管制十大理念 四、生产现场生产管制流程 五、生产前之生产管制措施(准备项目) 六、现场生产管制的八大重点及技巧
制造干部的职责
一、车间管理在企业中的使命:
1.充份利用4M资源,达到物美价廉目的 2.维护车间生产顺畅,顺利达到顾客交期要求 3.监控重要制程,发挥制程百分之百效率与效益 4.以人为本的调度与运用,提高生产机动性及弹性化,
(二)工作领域:
1.有形与无形领域:
(1)3M
有形
(2)管理功能 + 方法 + 领导
2.全方位领域:
上
无形
左
右
下
制造现场制(流)程管理
一、制程管理新观念:
1.制程管理以维护生产顺畅为目标 2.制程管理不等于制程能力 3.制程管理乃管理制造过程的种种工作 4.制程管理以管理4M为架构之相关工作 5.制程管理乃现场管理的焦点方向
车间与生产过程管理
第一部分:制造干部的职责
一、车间管理在企业中的使命 二、制造干部在车间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制造干部的工作方向及工作领域
第二部分:制造现场流程管理
一、制程管理新观念 二、制程管理的目的(功能) 三、制程管理的范围 四、掌握制程重点之方式及其工具 五、制程管理程序(流程) 六、制程管理重点项目及管理技巧
B.过程管理关键点之选定原则:
1.品质随时有变异之工程
机器别 人为
材料别
2.工程条件随时有变异者 3.来料品质差异大
工具仪器 M/C之设定条件
4.来料品质变动频繁
5.品质关键工程
6.自动控制品质功能者
7.自动控制操作功能者
8.来料多源
9.高度依赖人工判断品质者
10.neck产能工程
11.生产效率低落之工程或部门
12.机故频率高之工程
C.掌控制程关键状况之工具: 1.SOS制 2.可见管理 3.功德箱 4.聚宝盒 5.流程管理工具 6.自控凤鸣器
D.处理方向: 1.核心仲裁制:紧急核示、统合核示 2.自主裁决制:先斩后奏 3.资料核阅责任制:自主处理 4.紧急统合会(紧急检讨会):寻求多部门协助 5.通报制:主管、生管或相关权责单位
满足市场需要 5.掌握缺陷与异常、及时对策与处理、维护车间平顺
二、制造干部在车间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地位: 1.四好角:好邻居,好媳妇,好太太,好母亲 2.全方位角色:带人要带心
(二)作用: 1.管理功能:Q,C,D,M,S 2.九大支掌功能:例行工作,计划,培育,成长,
沟通协调,指挥调度,管制,成绩,执行
预定 修制 镆日
D.镆治工具品种产能管理:
品种名:
产能管理表
Model 单机产能 总产能 ?/日已受
±
No.
/8hrs
订单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生产进度、数量管理技巧:
A.生产进度管理:
1.瓶颈管理:质与量的固定NECK
2.过程管理:变化的工程 3.阶段管制
质、量、技术
4.批量管理:Lot No. & ORD No.
Model 适用M/C 适用M/C台 CAVITY 生产指数 T 适用 已受ORD
+
No.
别
数
数
/8hurs
T 品种
量
-
C
C.镆治工具寿命管理:
品种名:
Model寿命管理表
Model 开镆 预订年
No.
日
限
生产指数 /8hurs
预定 预定奉 ?/日止累 总产能 命时间 积产能
残余 产能
月预 定需 求量
投入
良品
(%)
次品
(%)
不合格
(%)
不良
(%)
回收
(%)
報廢
(%)
轉入
STK
批号:
乙、管制重点: 1.控制投入数及成品数(良+次+回收) 2.控制不良品处理速度 3.控制不良品回收程度 4.控制报废率 5.控制转入数 6.控制STK数 7.计划完成日/截止实绩完成日 8.本表可为单位内工程别/制造部门用,也可以ORD No做为控制 多批少量用
二、制程管理的目的(功能):
1.使生产顺畅 2.使生产成本降低 3.使生产效率提高 4.做出适当的品质 5.活用生产资源 6.提高生产活动之弹性 7.减少生产资源之浪费
三、制程管理的范围:
1.物料供需管理 2.人员管理 3.机具设备管理 4.方法管理
四、掌握制程重点之方式及其工具:
1.病历表 2.巡视点检表 3.失败成本分析表 4.职掌中之重点方向 5.部门缺陷、瓶颈表
五、制程管理程序(流程):
主管拟订项目 订定基准 执行者 执行 实绩管理 检讨评价 PDCA
六、制程管理重点项目及管理技巧:
(一)半制品及工程间库存管理: A.半制品库存的形成: 工序1# 半制品库存 工序2# 半制品库存 工序3# 半制品库存… B.半制品库存与工序间之前置时间(L.T)关系: 库存天数=L.T(LEAD TIME)
5.真入帐假入库 B.生产数量管理:
1.三量管理
2.投入数管理
3.师公制 4.成品数控制:生产计划=
完成数 订单数 投入数 前工程
(四)过程管理关键点及其管理方法:
A.必要性:
欲使生产管理顺畅,现场干部必须针对制程中 相关关键点,作稼动时间内之全程监控。一旦问题发生, 随时掌握(控),并施以对策改正,务必使其问题对生产 活动完成之时间影响降至最低,故掌控关键点之状况、随 时处理改正,此种管理方法,即是过程管理。
三、制造干部的工作方向及工作领域:
(一)工作方向:
A.重点:时间四限法—不重要但紧急的授权(节约 空间,发现人材,培育人才)
B.成绩:可见管理 + 报表责任 C.进度:状况管理 > 结果管理 D.异常:S.O.S制 + 资料异常反应系统 E.管制点:Neck + 压缩工程
Neck:做不出来的/压缩:怎么做都做得出来的 F.向上(善)管理:充电 + 培育 + 工作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