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胶体练习题
表面与胶体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 界面现象§13.1 表面张力及表面吉布斯自由能一、表面张力 在两相(特别是气-液)界面上,处处存在着一种张力,它垂直与表面的边界,指向液体方向并与表面相切。
把作用于单位边界线上的这种力称为表面张力,用γ 表示,单位是N ·m -1。
二、表面功与表面自由能温度、压力和组成恒定时,可逆使表面积增加dA 所需要对体系作的功,称为表面功。
用公式表示为:s W dA γ∂=,式中γ为比例系数,它在数值上等于当T ,p 及组成恒定的条件下,增加单位表面积时所必须对体系做的可逆非膨胀功。
B B B B ,,,,,,,,()()()()S V n S P n T V n T P n U H A G A A A Aγ∂∂∂∂====∂∂∂∂ ( 广义的表面自由能) 表面自由能考虑了表面功,热力学基本公式中应相应增加s dA γ一项,即由此可得:B BBB BBB BB B BBd d d d d d d d dA d d d d d d d s s s s U T S P V A dn H T S V P A dn S T P V A dn G S T V P A dn γμγμγμγμ=-++=+++=--++=-+++∑∑∑∑狭义的表面自由能定义:B ,,()p T n G Aγ∂=∂,表面吉布斯(Gibbs )自由能,单位:J ·m -2。
三、界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S B B A V n s T V n S A T γ⎛⎫∂∂⎛⎫=- ⎪ ⎪∂∂⎝⎭⎝⎭,,,,S B BA P n s T P n S A T γ⎛⎫∂∂⎛⎫=- ⎪ ⎪∂∂⎝⎭⎝⎭ 四、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关系对于纯液体,当温度、压力一定时,其表面张力一定。
但对于溶液,由于溶质的加入形成了溶液,表面张力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大致有三种情况:A.表面张力随溶质浓度增大而升高如:NaCl 、KOH 、NH 4Cl 、KNO 3等无机盐类;B.表面张力随浓度增大而降低,通常开始降低较快而后减慢,如醇类、酸类、醛类、酮类等极性有机物;C.一开始表面张力急剧下降,到一定浓度后几乎不再变化,如含8个碳以上的有机酸盐、有机胺盐、磺酸盐等。
胶体与表面化学练习题

胶体练习题一、判断题:1.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2.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
3.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4.通过超显微镜可以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5.ζ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φ的绝对值.6.加入电解质可以使胶体稳定,加入电解质也可以使肢体聚沉;二者是矛盾的。
7.晴朗的天空是蓝色,是白色太阳光被大气散射的结果。
8.旋光仪除了用黄光外,也可以用蓝光。
9.大分子溶液与溶胶一样是多相不稳定体系。
二、单选题:1.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介质是:(A) 液体;(B) 气体;(C) 固体;(D) 气体或固体。
2.将高分子溶液作为胶体体系来研究,因为它:(A) 是多相体系;(B) 热力学不稳定体系;(C) 对电解质很敏感;(D) 粒子大小在胶体范围内。
3.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A)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稳定体系;(B)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不稳定体系;(C) 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体系;(D) 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体系。
4.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区别主要在于:(A) 粒子大小不同;(B) 渗透压不同;(C) 丁铎尔效应的强弱不同;(D) 相状态和热力学稳定性不同。
5.大分子溶液和普通小分子非电解质溶液的主要区分是大分子溶液的:(A) 渗透压大;(B) 丁铎尔效应显著;(C) 不能透过半透膜;(D) 对电解质敏感。
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B) 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C)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D) 通过超显微镜能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7.对由各种方法制备的溶胶进行半透膜渗析或电渗析的目的是:(A) 除去杂质,提高纯度;(B) 除去小胶粒,提高均匀性;(C) 除去过多的电解质离子,提高稳定性;(D) 除去过多的溶剂,提高浓度。
8.在AgNO3溶液中加入稍过量KI溶液,得到溶胶的胶团结构可表示为:(A) [(AgI)m·n I-·(n-x) ·K+]x-·x K+;(B) [(AgI)m·n NO3-·(n-x)K+]x-·x K+;(C) [(AgI)m ·n Ag +·(n -x )I -]x -·x K + ; (D) [(AgI)m ·n Ag +·(n -x )NO 3-]x +·x NO 3-。
胶体练习题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针对性训练一、选择题1.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Fe(OH)3胶体粒子移向阴极的原因是 ( )A.Fe3+带正电荷B.Fe(OH)3带负电吸引阳离子C.Fe(OH)3胶体粒子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D.Fe(OH)3胶体吸附阴离子带负电荷2.某浅黄色胶体作电泳实验时,阴极附近的颜色变浅。
向该胶体加入下列物质,能发生聚沉现象的是( )A.MgS04 B.Fe(OH)3胶体l4 D.H2SiO3胶体3.某胶体遇盐卤(MgCl2)或石膏水易发生凝聚,而遇食盐水或Na2S04溶液不易发生凝聚。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粒直径约1 nm~100nmB.遇BaCl2溶液或Fe(OH),胶体可发生凝聚C.胶体胶粒带有正电荷D.Na+使此胶体凝聚的效果不如Ca2+,Mg2+4.在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这种做法应用的主要原理是 ( )A.电泳B.渗析C.凝聚D.丁达尔现象5.下面做法或物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给误食用重金属盐的病人喝生牛奶以解毒B.硅藻土作吸附剂C.以无水酒精作外科消毒剂D.以Fe2(SO4)3代替明矾作净水剂6.在任何条件下,运用电泳现象不能证实A.胶体粒子带何种电荷B.电源的正、负极c.胶体粒子作布朗运动D.胶萨,有丁蜱尔效应7.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①水分子对胶粒的撞击②胶体粒子有吸附能力③胶粒带电④胶体粒子质量小,所受重力小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8.下列有关渗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操作必须要有半透膜②该操作能分离胶体反则复几次④渗析是胶体的一个重要性质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9.不能用有关胶体的观点解释的现象是 ( )A.在河流人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B.0.01 mol·L-1 AgN03溶液中滴入同浓度NaI溶液,看不到黄色沉淀C.在NaF溶液中滴入AgN03溶液看不到沉淀D.同一钢笔同时使用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发生堵塞10.下列实验方法(指主要操作),错误的是 ( )A.用过滤法分离KMn04受热分解的产物B.用升华法分离NH4C1与碘的混合物C.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与硫酸镁的混合物D.用分液法分离C2H5Br和C2H50H的混合物11.已知土壤胶体带负电;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 ( )A.(NH4)2SO4B.NH4HC03C.NH4N03D.NH4Cl12.下列可用相同的方法除去混有杂质的是 ( )A.淀粉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蔗糖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B.Fe(OH)3胶体中混有少量盐酸;淀粉溶液中混有少量KIC.Na2C03中混有少量NaHC03;NaHCO3中混少量Na2CO3D.铁粉中混有少量硫粉;碘中混有少量NaCl13.如图装置,U型管中盛有Fe(OH)3胶体,以两个碳棒为电极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是阳极,y是阴极B.x极附近颜色变深,y极近颜色变浅C.x是阴极,y极附近颜色加深D.y是阴极,x极附近颜色加深14.粘土胶体溶液中,粘土粒子带负电,为了使粘土粒子凝聚,下列物质中用量最少但最有效的电解质是A.Na3PO4B.A12(S04)3C.BaCl2 D.K2S0415.下列各组物质可用渗析法分离的是 ( )A.NaCl和水B.Fe(OH)3胶体和NaCll4和水D.NH4Cl和NaCl固体混合物16.现有甲、乙、丙、丁和Fe(OH)3胶体溶液.按甲和丙、乙和丁、丙和丁、乙和Fe(OH)3胶体两两混合,均出现胶体凝聚。
界面现象与胶体练习题

界面现象与胶体练习题一.选择题1.已知20℃时水~空气的界面张力为7.27 × 10-2N·m-1,当在20℃和p 下可逆地增加水的表面积4cm2,则系统的ΔG为。
A. - 2.91 × 10-5 J ;B. 2.91 × 10-1 J ;C. 2.91 × 10-5 J ;D. -2.91 × 10-1 J 。
2.对于化学吸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吸附是单分子层B. 吸附力来源于化学键力C. 吸附热接近反应热D. 吸附速度快,升高温度能降低吸附速度3.一肥皂泡的半径为R,表面张力为γ,则肥皂泡的内外压力差∆P为。
γ /2R B. γ / R C. 2γ/R D . 4γ/RA.4.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后,会发生。
(A) 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 (B) 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大;(C) 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 (D) 大水珠,小水珠均变小。
5. 对于有过量AgNO3存在的AgI 溶胶,电解质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A) K3[Fe(CN)6] (B) MgSO4(C) FeCl3(D) NaCl6. .在H3AsO3的稀溶液中,通入过量的H2S 气体,生成As2S3溶胶。
用下列物质聚沉,其聚沉值大小顺序是。
(A) Al(NO3)3>MgSO4>K3Fe(CN)6(B) K3Fe(CN)6>MgSO4>Al(NO3)3(C) MgSO4>Al(NO3)3>K3Fe(CN)6(D) MgSO4>K3Fe(CN)6>Al(NO3)37.同种液体相同温度下,弯曲液面的蒸气压与平面液面的蒸气压的关系是。
A、P(平)>P(凹)>P(凸);B、P(凸)>P(凹)>P(平);C、P(凸)>P(平)>P(凹);D、无法比较大小。
8. 在一水平毛细管中装有润湿液体(如水),若在右端加热,则液体。
表面与胶体练习题1

3.1表面化学3.1。
1判断正误1.两相之间的界面可以看成一个没有厚度的几何平面。
()2。
比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实质相同,其数值和量纲也一样,但实际使用的单位不同,其物理意义也不同.()3. 温度升高时,通常总是使表面张力下降。
()4。
造成弯曲液面的原因是周界线上的表面张力不为零。
()5.附加压力的方向和表面张力的方向是一致的.()6。
同温度下,小液滴的饱和蒸汽压大于平液面的蒸汽压,且液滴越小,蒸汽压越大。
()7.把大小不等的液滴封在一个玻璃罩内,隔相当长时间后,两液滴将变得一样大。
()8.当把大小不同的两个肥皂泡连通时大泡会变小,小泡会变大。
( )9.对指定的液体来说,弯曲表面附加压力与曲率半径成反比,其方向总是指向曲面的球心。
( )10.由开尔文公式知,,曲率越小相差越大.( )11.玻璃毛细管插入液体中,液体一定沿毛细管上升。
()12。
肥皂泡的附加压力为。
()13。
固体颗粒半径越小,溶解度越小,熔点也越低.14。
将泉水或井水小心注入干燥的杯子,泉水会高出杯面,这是因为泉水和井水中含有很多非表面活性物质无机盐离子,导致表面张力增大。
()15。
胶束溶液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
()16.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越大,其亲油性越大。
()17.凡能铺展者,必能浸湿,更能粘湿。
()18。
对于亲水性固体表面,固—液间的接触角θ<90。
( )19.当蒸汽的压力小于平面液体蒸汽压而大于毛细管中凹面液体的蒸汽压时,该蒸汽就会在毛细管内凝聚成液体,产生毛细凝聚现象。
()20. 表面过剩物质的量一定大于零。
()答案1.(×) 2.(√)3.(√)4。
(√)5.(×)6。
(√)7.(×)8。
(×)9。
(√)10.(√)11。
(×)12.(×)13. (×)14.(√)15.(√)16.(×)17.(√)18。
(√)19.(√)20.(×)3。
胶体与表面化学复习题

胶体与表面化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 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0℃和70℃的水中.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 C )。
(A) 相同;(B) 无法确定;(C) 20℃水中高于70℃水中;(D) 70℃水中高于20℃水中。
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 比表面自由能的物理意义是.在定温定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引起系统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B) 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是.在相表面的切面上.垂直作用于表面上任意单位长度功线的表面紧缩力;(C) 比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量纲相同.单位不同;(D) 比表面自由能单位为J·m2.表面张力单位为N·m-1时.两者数值不同。
3. 已知20℃时水~空气的界面张力为7.27 × 10-2N·m-1.当在20℃和100kPa下可逆地增加水的表面积4cm2.则系统的ΔG为( A )。
(A) 2.91 × 10-5 J ;(B) 2.91 × 10-1 J ;(C) -2.91 × 10-5 J ;(D) -2.91 × 10-1 J 。
4.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后.会发生( A )。
(A) 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B) 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大;(C) 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D) 大水珠.小水珠均变小。
5. 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当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Cl.这时毛细管中液面的高度为( B )。
(A) 等于h;(B) 大于h;(C) 小于h;(D) 无法确定。
6. 关于溶液表面吸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溶液表面发生吸附后表面自由能增加;(B) 溶液的表面张力一定小于溶剂的表面张力;(C) 定温下.表面张力不随浓度变化时.浓度增大.吸附量不变;(D) 饱和溶液的表面不会发生吸附现象。
7. 对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第八章表面化学及胶体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 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习 题1.在293 K 时,把半径为1×10-3m 的水滴分散成半径为1×10-6m 的小水滴,比表面增加多少倍?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增加多少?环境至少需做功多少?已知293 K 时-1O H m mN 75.722⋅=σ。
(答案:9.15×10-4J )解: 一滴大水滴可分散成N 个小水滴:323132313434r r r r N ==ππ小水滴的面积为: 2312244r r r N ππ=⨯,大水滴的面积为: 4π21r面积增加倍数为:9991444212121231=-=-r r r r r r πππ J 10133.9)101101101(41075.72)44(4669321231s s -----⨯=⨯-⨯⨯⨯⨯⨯⨯=-=∆⋅=∆πππσσr r r A G2.在298 K 时,1,2—二硝基苯(NB)在水中所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为5.9×10-3mol·L -1,计算直径为1×10-8m 的NB 微球在水中的溶解度。
已知298 K 时NB /水的表面张力为25.7 mN·m -1,NB 的密度为1 566 kg·m -3。
(答案:2.625×10-3 mol ·dm -3)解:根据开尔文公式 :rRT M c c 12ln0⋅=ρσ,将数值代入,得: -1338330L mol 10625.2109.54449.04449.0105.0115.298314.8156610168107.252ln ⋅⨯=⨯⨯=∴=⨯⋅⨯⨯⨯⨯⨯⨯=-----c c c3.373 K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58.9 mN·m -1,密度为958.4 kg·m -3,在373 K 时直径为 1×10-7m 的气泡内的水蒸气压为多少?在101.325 kPa 外压下,能否从373 K 的水中蒸发出直径为1×10-7m 的气泡? (答案:99.89kPa )解:气泡为凹面,且r = 0.5×10-7mkPa89.999858.0325.101)01427.0exp(01427.0105.01373314.84.9581018109.58212ln 0r 7330r =⨯=-⋅=∴-=⎪⎭⎫⎝⎛⨯-⨯⨯⨯⨯⨯⨯⨯=⋅=---p p r RT M p p ρσ 因p r < p 外,故不能蒸发出直径为1×10-7m 的气泡。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练习题含解析

【导语】胶体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的混合物,下⾯将为⼤家带来关于胶体的练习题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1.(2011•杭州⾼⼀质检)英国《⾃然》杂志曾报告说,科学家⽤DNA制造出⼀种臂长只有7 nm的纳⽶级镊⼦,这种镊⼦能钳起分⼦或原⼦,并对它们随意组合。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级粒⼦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解析: 答案: D 2.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多次出现⼤雾天⽓,致使⾼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从物质分类⾓度来看,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解析: 雾是空⽓中的⽔分结合凝结核(通常是灰尘颗粒)遇冷⽽产⽣的,属于⽓溶胶。
答案: D新课标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胶体粒⼦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B.氢氧化铁胶体带电 C.可⽤渗析的⽅法分离淀粉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 D.胶体能稳定存在的原因是胶粒带电荷 解析: 胶体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由于氢氧化铁胶粒能吸附阳离⼦⽽使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整个胶体不带电; 由于胶体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分⼦、离⼦能透过半透膜,可⽤此⽅法分离淀粉胶体和氯化钠溶液;胶体能稳定存在的重要原因是胶粒带电荷,胶粒之间电性相互排斥,⽽使胶粒不会聚沉。
答案: B 4.“纳⽶材料”是粒⼦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碳就是其中的⼀种。
某研究所将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中,得到的物质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具有丁达尔效应 ④不能透过半透膜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出现⿊⾊沉淀。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⑥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⑥ 解析: 纳⽶碳均匀分散到蒸馏⽔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具有⼀般胶体的性质。
答案: C 5.将某溶液逐滴加⼊氢氧化铁溶胶内,开始产⽣沉淀,后⼜溶解的是( )A.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B.2 mol•L-1的硫酸溶液C.2 mol•L-1的硫酸镁溶液D.2 mol•L-1的⼄醇溶液 解析: 加⼊硫酸,先发⽣聚沉,⼜因硫酸和氢氧化铁能发⽣反应⽽溶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现象练习题1、对弯曲液面(非平面)所产生的压力(1) 一定等于零 (2)一定不等于零 (3)一定大于零 (4)一定小于零2.憎液固体表面不能为液体润湿,其相应接触角(1)θ=00 (2)θ﹥900 (3)θ﹤900 (4)θ可为任意角度3、 在相同温度下,同一液体分散成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分散物系时,将具有不同饱与蒸汽压,以P 平,P 凹,P 凸分别表示平面,凹面,凸面液体上的饱与蒸汽压,则三者的关系就是(1) P 平﹥P 凹﹥P 凸(2)P 凹﹥P 平﹥P 凸 (3)P 凸﹥P 平﹥P 凹(4)P 凸﹥P 凹﹥P 平4、 微小晶体与普通晶体相比较,下面哪一性质就是不正确的?(1)微小晶体的蒸气压较大 (2)微小晶体的熔点较低 (3)微小晶体的溶解度较大 (4)微小晶体的溶解度较小5、 弗劳因特立希的吸附等温式n x kp m=适用于 (1) 低压 (2)高压 (3)中压 (4)任何压力范围6、 通常称为表面活性物质的就就是指其加入液体中后,(1)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2)能增大液体表面张力(3)不影响液体表面张力 (4)能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7、 讨论固体对气体的等温吸附的朗格茂理论,其最重要的基本假设就是(1) 气体就是处在低压下 (2)固体表面的不均匀性(3)吸附就是单分子层的(4)吸附就是多分子层的8.两亲分子作为表面活性剂就是因为(1) 在界面上产生负吸附 (2)能形成胶囊 (3)在界面上定向排列降低了表面能 (4)使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大9.液体在能被它完全润湿的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反比于(1) 空气的压力(2)毛细管半径(3)液体的表面张力(4)液体的粘度10.当表面活性物质加入溶剂中后,所产生的结果就是(1)d o dc σ<正吸附(2)d o dc σ>负吸附(3)0d dc σ>正吸附(4)0d dcσ<负吸附 11.下面哪点不能用以衡量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润湿程度?(1) 固液两相接触后,物系表面自由焓降低的程度(2) 固体在液体中分散的程度(3) 测定接触角的大小(对于固体具有光滑表面时)(4) 测定润湿热的大小(对固体粉末)12.对于物理吸附的描述中,下面哪一条就是不正确的?(1) 吸附来自范德华力,其吸附一般不具选择性(2) 吸附层可以就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3) 吸附热较小(4) 吸附速度较小13.固体对溶液中的吸附要比气体的吸附复杂得多,人们总结了一些规律,但下面那条与实验事实不符?(1) 能使固液表面自由焓降低最多的溶质被吸附得最多(2) 极性的吸附剂易于吸附极性溶质(3) 吸附情况只涉及吸附剂与溶质的性质而与溶剂性质无关(4) 一般就是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小14.描述固体对气体吸附BET 公式就是在朗格茂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得的,它与朗格茂理论的最主要区别就是认为(1) 吸附就是多分子层的 (2)吸附就是单分子层的(3)吸附作用就是动态平衡(5) 固体表面均匀的15.BET 公式的最重要用途之一就是在于(1) 获得高压下的吸附机理(2)获得吸附等量线(3)获得吸附等压线(5) 测定固体的比表面16对大多数液体其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变化率d dt σ就是 (1)0d dt σ> (2)0d dt σ< (3)0d dtσ= (4)无一定变化规律 17.若在固体表面发生某气体的单分子层吸附,则随着气体压力的不断增大,吸附量就是(1) 成比例的增加(2)成倍的增加(3)恒定不变(4)逐渐趋于饱与18.朗格茂吸附等温式就是1bp bp∞Γ=Γ+,其中∞Γ为饱与吸附量,b 为吸附常数,为了从实验数据来计算∞Γ与b,常把方程改为直线方程形式。
当以1Γ对1p 作图时能得到直线,则 (1) 直线斜率为∞Γ,截距为b (2)斜率为1∞Γ,截距为1b(3)斜率为1∞Γ,截距为b (4)斜率为1b ∞Γg ,截距为1∞Γ 19使用液体曲面附加压力的观点来解释,为什么液体若在毛细管形成凹面时,液面会在毛细管中上上升,而在毛细管中形成凸面时液面会下降,如果管子不就是毛细管,则液面不升也不降?胶体化学练习题1.下列物系中哪一种为非胶体?(1) 牛奶 (2)烟雾 (3)人造红宝石 (4)空气2.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就是(1)热力学上与动力学上皆属稳定的体系 (2)热力学上与动力学上皆为不稳定体系(3)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的体系 (4)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的体系3.溶胶有三个最基本的特性,下列那点不在其中(1)分散性 (2)聚结不稳定性 (3)多相性 (4) 动力学稳定性4.丁达尔现象就是光射到粒子发生下列哪种现象的结果(1) 散射 (2)反射 (3)透射 (4)折射5.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移动的现象称为(1) 电渗 (2)电泳 (3)流动电势 (4)沉降6.下列各性质中哪一个不属于溶胶的动力学性质(1) 布朗运动 (2)扩散 (3)电泳 (4)沉降平衡7.在AS 2S 3溶胶中加入等体积,等当量浓度的下列不同电解质溶液,则使溶胶聚沉最快的就是(1) L i CI (2) N a CI (3) C a CI 2 (4) AICI 38、 在AI 2O 3溶胶中加入等体积,等当量浓度的下列不同电解质溶液,则使溶胶聚沉最快的就是(1) KCI (2) KNO 3 (3) K 3()6Fe CN ⎡⎤⎣⎦ (4)K 2C 2O 49、 在一定量的A g I 溶胶中加入下列不同电解质溶液,则使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完全聚沉所需电解质的量最少者为(1) L a ()33NO (2)Mg ()32NO (3)NaNO 3 (4)KNO 310、 下列各点哪一点不属于电动现象?(1)电导 (2)电泳 (3)电渗 (4)沉降电位11、 对于电动电位即ζ电位的描述,下列那一点就是不正确的?(1)ζ电位表示了胶粒溶剂化层界面到均匀液相内的电位(2) ζ电位的绝对值总就是大于热力学电位ϕ(3) ζ电位值易为少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4) 当双层电位被压缩到溶剂化层相合时,ζ电位为零12、 为测定大分子溶液中大分子化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下列各方法中哪一种就是不宜采用的?(1) 渗透压法 (2)光散射法 (3)冰点降低法 (4)粘度法13、 乳状液,泡沫,悬浮液等作为胶体化学研究的内容,一般的说就是因为它们(1) 具备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不均匀性与聚结不稳定性(2) 充分具备胶体的分散性与不均匀性(3) 充分具备胶体的分散性与聚结不稳定性(4) 充分具备胶体的不均匀性与聚结不稳定性14、大分子溶液与溶胶在性质上的最根本区别就是(1) 前者粘度大,后者粘度小(2) 前者就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后者就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3) 前者就是均相的,后者就是不均匀的多相物系(4) 前者对电解质的稳定性大,后者加入微量电解质即能引起聚沉15、在大分子溶液中加入多量的电解质,使大分子溶液发生聚沉的现象被称为盐析、它主要就是因为(1) 大量电解质的离子发生强烈水化作用而使大分子去水化(2) 降低了动电位(3) 电解质加入使大分子溶液处于等电点(4) 动电位的降低及去水作用的综合结果16、为直接获得个别胶体粒子的大小与形状,必须借助于(1) 普通显微镜 (2)丁达尔效应 (3)电子显微镜 (4)超显微镜17、溶胶的凝结常以分散度降低开始而最终/转入沉淀,在引起凝结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1) 温度的变化 (2)溶胶浓度的变化 (3)非电解质的影响 (4)电解质的影响18、高分子溶液的粘度中,与浓度无关的就是(1) 相对粘度 (2)特性粘度 (3)增比粘度 (4)比浓粘度19、某动物胶的等电点就是4、7, PH=6、2的缓冲溶液中,该动物胶(1) 带负电 (2)带正电 (3)不带电 (4)不能确定带电情况20、如何测定固体的比表面?21、什么就是溶胶的动力学电位?它与溶胶的稳定性有何关系?22、回答温度升高时对下列各物理量的影响并简述原因(1)一级反应的半衰期 (2)表面张力 (3)渗透压 (4)固体吸附气体的吸附量(5)高分子溶液的粘度23、盐析就是指 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24、对A g I 的水溶液,当以KI 为稳定剂时其结构可以写成()()x g m A InI n x k xk --++⎡⎤-⎣⎦,则被称为胶粒的就是指(1)()g m A I (2)()g m A I nI - (3)()()x g m A I nI n x K --+⎡⎤-⎣⎦ (4)()()x g m A I nI n x KxK --++⎡⎤-⎣⎦ 25、试述[]K M αηη=g 公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说明如何用该式计算分子量26、在()2a B CNS 中加24K SO (均为溶液)生成4a B SO 水溶胶,如果()2a B CNS 过量,其胶粒电泳方向朝 , 胶团结构27、要使等电点分别为4、8与6、4的两种球蛋白发生絮凝,溶液的PH 值应调节在6、4,对不?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 es fins commerci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