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2017年秋学期《社区管理学》在线作业

东北大学2017年秋学期《社区管理学》在线作业
东北大学2017年秋学期《社区管理学》在线作业

东北大学17秋学期《社区管理学》在线作业2

一、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 ________的社区自治与社区民主政治参与模式是最名副其实的“社区自治”。

A. 低自治—低参与型

B. 低自治—高参与型

C. 高自治—低参与型

D. 高自治—高参与型

正确答案:D

2. 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即人们常说的以_________为细胞的社会。

A. 家庭

B. 部落

C. 氏族

D. 民族

正确答案:A

3. 我国城市社区的环境管理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

A. 文化环境

B. 自然环境

C. 经济环境

D. 社会环境

正确答案:AB

4. 我国的社区教育目前存在较为_____ 突出的问题。

A. 社区教育目标模糊

B. 社区教育投入不足

C. 社区教育管理方式不恰当

D. 社区人员素质低

正确答案:ABC

1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

第一章晶体结构 1、晶体:物质的质点(分子、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解(失稳分解):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的固溶体自发地分解为两个结构与母相相同,成分不同的不均匀新相的过程。 5、贝茵畸变:通过沿晶轴膨胀、收缩的方法将一种晶体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简单均匀畸变。 6、形变记忆效应:将一种具有热弹性转变的合金在M s点以下拉伸变形,卸载后应变并没有完全恢复,但如果将试样加热到奥氏体相区后,应变得到恢复,试样又回到原来的形状,合金的这种特性被称为形变记忆效应。 7、马氏体:C溶于a-Fe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呈体心正方点阵。 第十部分其他 第一目 1、化学键:组成物质整体的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共价键:原子互相接近时,借共享电子对所产生的力结合. 3、离子键:两种离子靠静电引力结合. 4、金属键:金属正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静电作用产生的键合力。 5、范德华键:分子间,以微弱静电子相吸引,使之结合在一起。 6、布里渊区:能量不连续的点把k空间(一维就是k轴)分成许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布里渊区。 第二目 7、晶界能:不论是小角度晶界或大角度晶界,这里的原子或多或少地偏离了平衡 位置,所以相对于晶体内部,晶界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高出的那 部分能量称为晶界能,或称晶界自由能。 8、表面能:表面原子处于不均匀的力场之中,所以其能量大大升高,高出的能量 称为表面自由能(或表面能)。 9、界面能:界面上的原子处在断键状态,具有超额能量。平均在界面单位面积上 的超额能量叫界面能。 10、内吸附:由于界面能的存在,当晶体中存在能降低界面能的异类原子时,这 些原子将向晶界偏聚,这种象现叫内吸附。 第三目 11、长大线速度:单位时间内晶核生长的线长度叫作长大线速度G。 12、能量起伏:是指系统中各微小体积所具有的能量短暂偏离其平均能量的现象。 13、光滑界面:指在界面处固液两相是截然分开的,固相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子 密排面,所以从微观上看界面是光滑的。 14、粗糙界面:指在微固观上高低不平,存在厚度为几个原子间距的过渡层的液 固界面,这种界面在微观上是粗糙的。 15、非晶态金属:在特殊的冷却条件下,金属可能不经过结晶过程而凝固成保留 液态短程有序结构的金属 16、晶界偏析:第一种情况,两晶粒并行生长,因表面张力平衡要求,在晶界与 熔体交界处出现凹槽可深达10(-3)cm,此处可深达有利于溶质富 集,凝固后形成晶界偏析。另一种,两晶粒彼此对面生长,晶界彼 此相迂,晶界间富集大量溶质,造成晶界偏析 17、胞状偏析:当成分过冷小的时候,固溶体呈胞状方式生长。对K。<1的合金, 溶质富集于胞壁,对于K。>1的合金则溶质富集于胞中心。这种成 分不均匀现象称为胞状偏析 第四目 18、相图:就是表示物质的状态和温度、压力、成分之间的关系的简明图解。 19、组织:是指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材料微观形貌图像。它包 括相的种类、数量、尺寸、分布及聚集状态等信息 20、组织组成体:组织中具有一定组织特征的组成体称为组织组成体。 21、相律:是表示在平衡条件下,系统的自由度数、组元数和平衡相数之间的关 系式。 22、匀晶转变:由液相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过程被称为匀晶转变。 23、正常凝固:实际凝固过程中,固相中扩散几乎不能进行而液相中溶质可以通 过扩散、对流、搅拌,有不同程度的混合。这种凝固过程叫作正常 凝固 24、共晶转变:液相在恒温下同时结晶出两个固相的转变称为共晶转变 25、不平衡共晶体:合金在不平衡凝固时:由于固相线偏离平衡位置,不但冷到 固相在线凝固不能结束,甚至冷到共晶温度以下,还有少量液相残 留,最后这些液相转变为共晶体,形成所谓不平衡共晶组织 26、包晶转变:一个液相与一个固相在恒温下生成另一个固相的转变被称为包晶 转变。

东北大学材料学考研真题

早就想写点东西,算是纪念自己的考研历程,一直没得空,现在写下来,也希望能对14年考材料学的学弟学妹们有一点帮助。 先说说自己为什么报考材料学,第一是地理位置,我想回东北读研;第二,我本科就学材料,材料学科能排A+的985学校,东北大学的性价比最高。因为每年真题我看了一下,考题并不难;而且初试录取最低分数线没超过360,最适合我这种不是大牛的学生考了;还有我本科是211学校,研究生想上个985的学校,在复试的时候不会劣势,毕竟我的“出身”还是不错的;第三,每年的录取比我可以接受,大概就1:4那样;这几年都是要90左右人,不像西交神马的要的人稍微少点;这里我想和学弟们说不要光看录取分数线,还要考虑录取比例,这就是大小年之分,报的人多,题目难易,会影响分数线的,比如13年报了貌似300多人,12年报的人就多,12年分数高竞争激烈,13年分数线就下来了,也许是13年报考的同学看了12年的分数吓得不敢报了吧。。。。材料工程貌似每年招不满的情况多,因为报的人少,985的面子不能丢,把分数线不能压在300一下,所以每年都会有材料学的同学复试被刷,调剂到材料工程。当然了,这也和当年基础课全国考研分数的分布情况有关系;第四就是调剂,刚才我也提到了,如果初试过了录取分数线,复试被刷了,你可以选择校内调剂,东北大学每年都会把自己校内报考的同学安置完毕才会外招,所以在调剂方面我们也有个保底的,我同学当时就是复试被刷,然后调剂的材料工程。 谈谈复习专业课的复习的吧,招生目录说李见,和徐恒均的教材,事实上李见那本是主要看,徐恒均那本辅助看看就行。想想李见教授是东北大学的,所以出题嘛你们懂得。。。。。。推荐大家可以看看上交那本材科,详细,作为辅助教材吧。 我的复习流程是:先看去年的考试大纲内容,每年变动不大,这样也有方向;我自己是9月分开始看的教材,一个半月看完第一遍,很费力,不过坚持下来看第二遍的时候就好多了,所以第一遍一定要看细,把看不懂的或者模棱两可的勾画下来,第二遍重点攻克;看第二遍教材,就要看真题了,对照真题揣摩出题人的出题心理。我个人人为真题是王道,神马的预测题,练习题都是浮云;但是唯独教材的课后习题除外,有人说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有味,每年可能出原题,也有可能不出,13年出了扩散的课后原题,我做到了,20分到手了,要想想20分啊!决定了普通考研同学的命运吧。。。。。看完第二遍教材,书本的知识点就应该会有清晰的把握了,第三轮到网上看看有什么资料的,找找信息啥的,不过每年考生都有怕被骗的心理,我也有过,因为网上的资料五花八门,我试过一个办法,就是多问问对方教材的专业知识,看看对方懂不懂,如果他回答的不清楚,劝大家慎重,一个不懂专业课的人你放心看他写的东西啊!最好是刚考完的吧,知识点还没忘,对考生后期问题答疑也方便。再说说复习大概重点和方向吧,就分析真题出发,对考生而言,出题难了,同学做不上的有可能是两个知识点:位错和三元相图;不过每年老师出题不会难为大家太多,出的也不是难道一点做不出,位错的计算题目已经好多年没考了,所以14年考不考可就难说了,有备无患;三元相图空间立体感不强的,不管是水平或者竖直的剖面图分析都是个压力;扩散题目去年出了,但是没考无限长和半无限长那俩公式,而是考了最简单的菲克扩散定律公式,解答的时候用数学的微分办法解出来的;所以这里就算出题,也不会难,把基本公式记住,做题无压力;固态相变这三年出题的多了,本来咱们的真题就问答题占得分数比例大,所以这里就更应该看重了,13年固态相变考到两种相变的区别,具体题目记不太清了,但是跑不了新相长大的特点,(马氏体相变的特点);还有匀质形核,考了最简单的匀质形核公式;二元相图的考题以前经常出,13年还是考了两组元形成化合物的那种相图,就写出各个反应公式就行了。凝固部分大题13年没出现,不过非平衡凝固过程溶质再分配不好理解,多看看吧;塑性变形13年没出现,不过Schmid定理结合晶体学出题常考,看看吧;材料强化与增韧部分每年重点,13年出了强化的,不过是和固态相变部分的时效(过饱和固溶体的

2019年东北大学材料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东北大学材料工程考研经验 一.东北大学材料工程考研情况 东北大学材料工程近几年计划都在200人左右,其中保研占比很小可忽略,而报考人数在500左右,所以竞争压力不是很大,结合考试难度来说东北大学材料工程(专硕)是性价比极高的一个选择。去年由于数学难度上升和专业课变动较大,最高分为378,而往年400有不少,往年340稳上,去年校线300以上都要,就这样招生计划也没有完成,300以上只有140人。东北大学地处沈阳,东北第一大城市,与中科院金属所有紧密合作(联合培养),东大的材料偏向黑色金属多一点,但近年来方向越来越多,逐渐在打破这种只玩钢铁的外界思维定势。东大材料院坐拥ral(轧制技术与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材料类同学的考研方向一般为中南,北科,东北大学等。不得不说东北大学是性价比之王,考研是打成功率,看谁能上,择校相当重要。如果学弟学妹们觉得不是很把握的话,可以在新祥旭报个一对一的辅导班,专业课是东北大学的研究生学长讲的,学长专业课成绩非常好,专业课讲的比较好的,上课效果很好,我也报过,是新祥旭安排的这个学长的辅导下成功考上东北大学的。 二.初试 1.参考书目及专业课相关资料 初试是英语二,数学二,金属学与热处理(835) 重点说专业课,金属学与热处理要比各类材料科学基础的难度小,往年的机理性考题较少,主要集中在工艺考察上,试题有很大的重复率,所以复习起来好上手,做题也有成就感,这也是东大材料工程性价比高的所在。但你简单大家都会简单,谁细心就会是最后的赢家。 专业课变化,去年专业课有30分的题目变化巨大,并不是照搬或改编往年题目,而是贴近热处理课本进行出题,这也将会是今后东大材料工程考研的一个必然的趋势,而注重课本和课后习题也是我对大家的建议。去年100以上就是很好的成绩了,多看课本,你就会有话说,不需要一字不差的写上去,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就很棒,老师也喜欢。还有就是答题时,要分点作答,这样老师会更喜欢。金属学与热处理去年的题量也有不小的增加,从头到尾一直不停的写也差点没写完,几乎考虑的时间加起来不足五分钟,基本就是一发卷子就蒙头写。只要平时真题背了,课后题看了,课本认真过了,你绝对有话说。最后就是图,课本上的能记住的图都熟稔于心,往试卷上一画,老师立马对你心动,画的人不多,你图文并茂,分绝对不低。 专业课的初复试资料我是在专业课老师推荐下淘宝大师兄考研买的,这家只做东北大学各专业考研。里面的真题很有价值,其他的内容一般,真题答案有1/4还得靠自己在课本中总结,答题分点,分点,分点,就是强行分也得分。 时间段的话,建议暑假就得开始过专业课的课本,暑假结束就得过完,其中有的同学难免会遇到实习种种,这并不是借口,你以为就你实习嘛? 三.复试 1.笔试参考书目 工程材料学(连法增) 这本书是东大自己出版的,其实能搞到真题的话其他资料就别买了,作用不大,

东北大学 材料腐蚀与防护 复习

第一章 耐蚀性:指材料抵抗环境介质腐蚀的能力。 腐蚀性:指环境介质腐蚀材料的强弱程度。 高温氧化:在高温条件下,金属与环境介质中的气相或凝聚相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受破坏的过程称高温氧化,亦称高温腐蚀。 毕林—彼得沃尔斯原理或P-B 比:氧化时所生成的金属氧化膜的体积2MeO V 与生成这些氧化膜所消耗的金属的体积Me V 之比。 腐蚀过程的本质:金属 → 金属化合物 (高温)热腐蚀:指金属材料在高温工作时,基体金属与沉积在其工作表面上的沉积盐及周围工作气体发生总和作用而产生的腐蚀现象称为热腐蚀. p 型半导体:通过电子的迁移而导电的半导体; n 型半导体:通过空穴的迁移而导电的半导体。 n 型:加Li (低价),导电率减小,氧化速度增加;加Al (高价),导电率增加,氧化速度降低。 p 型:加Li (低价),导电率增加,氧化速度降低;加Cr (高价),导电率减小,氧化度增加。 腐蚀的危害 1)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造成金属资源和能源的浪费造成设备破坏事故,危及人身安全;3)引起环境污染。 金属一旦形成氧化膜,氧化过程的继续进行将取决于两个因素 1)界面反应速度,包括金属/氧化物界面以及氧化物/气体两个界面上的反应速度;2)参加反应物质通过氧化膜的扩散速度。(这两个因素实际上控制了继续氧化的整个过程,也就是控制了进一步氧化速度。在氧化初期,氧化控制因素是界面反应速度,随着氧化膜的增厚,扩散过程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成为继续氧化的速度控制因素)反映物质通过氧化膜的扩散,一般可有三种传输形式 1)金属离子单向向外扩散;2)氧单向向内扩散;3)两个方向的扩散。 反应物质在氧化膜内的传输途径 1)通过晶格扩散:温度较高,氧化膜致密,而且氧化膜内部存在高浓度的空位缺陷的情况下,如钴的氧化;2)通过晶界扩散。在较低的温度下,由于晶界扩散的激活能小东北大学 材料腐蚀与防护 整理人 围安 E-mail jr_lee@https://www.360docs.net/doc/156607808.html, 2016.1.2

2020年7月东北大学土木工程材料 A卷 张腾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土木工程材料试卷(作业考核线上2) A 卷(共 3 页) 1.亲水性 水可以在材料表面铺展开,或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所浸润的性质,称为材料的亲水性。或者材料分子与水分子引力,大于水分子内聚力的性质称为亲水性。 2.热固性树脂 仅在第一次加热时软化,并产生化学交联转变为体型结构而固化,以后再加热不会软化的树脂。 二、是非判断题(正确以T表示,错误以F表示,8×3分) 1. 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越粗。(T) 2. 中碳钢的焊接性能优于低碳钢。(T) 3. 防水涂料固化前呈液态,尤适用于不规则屋面、节点等复杂表面,可形成无接缝的防水膜。(T) 4. 石油沥青主要技术性质比煤沥青差,建筑工程上较少使用,但其抗腐蚀性能较好,常用于作防腐级地下防水层。(T) 5. 木材在干燥时,沿弦向的收缩最大。(T) 6.硅酸盐水泥与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的抗渗 性较好。(T) 7.牌号为Q235-A·b的钢材,其性能较Q235-D的钢好。(F) 8.含氯离子的混凝土外加剂不得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掺用。(T) 三、选择题(7×3分) 1. 甲、乙两钢筋直径相同,所作冷弯试验的弯曲角相同,甲的弯心直径较小,则两钢筋的冷弯性能__B__。 A、甲较好 B、相同 C、乙较好 2. 高铝水泥的3天强度_B___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 A、低于 B、等于 C、高于 3. 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__B__。 A、不变 B、增大 C、减少 4. 石油沥青的大气稳定性以沥青试验在加热蒸发前后的"蒸发损失百分率"和"蒸发后针入度比"评定,_B___。 A、蒸发损失百分率愈小,蒸发针入度愈大,表示沥青老化慢 B、蒸发损失百分率愈小,蒸发针入度愈大,表示沥青老化快 C、蒸发损失百分率愈大,蒸发针入度愈大,表示沥青老化慢 5. 外墙砂浆胶凝材料选用以_B___为主。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复习重点

第十一章 1、固态相变的分类和特点 2、脱溶析出时相变驱动力和形核驱动力的表示方法和差异 3、弹性应变能和界面如何影响析出相的形状 4、为什么固态相变往往以非均匀形核方式在缺陷处形核 5、新想长大由哪些方式控制?举例说明 6、说明过冷度对扩散型相变和非扩散型相变的力学影响 7、以Al-Cu合金为例说明过饱和固溶体的脱溶析出过程,各阶段 析出相对金属硬度有哪些影响? 8、无析出区是怎样形成的 9、解释Ostwald熟化现象 10、连续脱溶与不连续脱溶有何区别 11、调幅分解和有序-无序转变有何联系 12、扩散在共析相变中的作用 13、比较珠光体相变、马氏体相变和贝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 14、什么是热弹性马氏体什么是形状记忆效应 15、陶瓷材料相变增韧机理是什么 16、温度对贝氏体相变形态有何影响 17、块状转变和马氏体相变有何异同 第九章 1、纯金属均匀形核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2、纯金属均匀形核和非均匀形核的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影响因素

是什么 3、晶体长大体制有哪几种 4、固溶体合金均匀形核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5、固溶体合金非平衡凝固的特点是什么 6、描述平衡凝固和非平衡凝固液相完全混合、完全不混合及半混 合几种条件下的液相及固相成分分布规律 7、液固界面稳定性和固相生长形态取决于什么因素 8、什么是成分过冷?他是怎样产生的?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9、常规铸态组织有哪些部分组成?是如何形成的?性能特点如何 10、铸锭组织中有哪些宏观偏析和微观偏析?是如何形成的? 11、细化铸态组织有哪些方法 12、影响共晶组织片间距的固态因素是什么 13、什么是伪共晶和离异共晶 14、快速凝固对固态组织有什么影响 需要记住的公式: 液态纯金属结晶的经典理论;临界晶核半径;临界晶核形核功; 平衡凝固系数;非平衡凝固的杠杆定律;液相的浓度场方程; 界面前的熔体平衡液相线温度分布附近几页ppt

东北大学材料成型专业培养计划

2012版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Materi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 一、统编序号:1103 二、专业代码:080302 三、学位、学制:工学学士学位,学制为4年 四、专业简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辽宁省示范性专业,专业依托的二级学科“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本专业拥有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学科之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方向涵盖固态成形、液态成形、半固态成形及液固成形一体化等先进成形方式,具有在学科交叉点开展前沿领域研究的优势和承担综合性大规模开发项目的能力。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教学和科研水平高、实验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水平高,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集教学、科研及研究生培养为一体的基地本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五、培养目标及专业范围 本专业主要培养兼备材料成形和过程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的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材料成形领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方面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同时,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经济管理和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宽广的知识面。本专业的毕业生能从事材料成形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六、毕业生应获得知识和能力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受到较为系统的工程实践和研究能力的训练,掌握材料成形力学和物理冶金基础、材料成形工艺、设备和自动化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比例

东北大学材料学科介绍

东北大学材料学科介绍-材料先进制备与处理技术研究领域 一、研究领域简介 先进材料制备与处理技术本领域主要从事激光应用技术、材料电磁场制备技术、表面防护技术、焊接与热处理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迄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近年来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项,总经费400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近百篇次,出版专著及教材4部;获科技成果奖励15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本研究领域现有材料表面技术、热处理及焊接技术、和特殊外场处理技术三个研究方向。 二、学术带头人简介 刘常升,1963年1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委会理事、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和材料工程学会理事长,教育部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工程中心副主任。1999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奖励。2000年获第二届“辽宁省青年科技奖”二等奖奖励。2000年入选教育部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01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3年当选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1995年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1年获得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辽宁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三等奖。出版《激光表面改性与纳米材料制备》专著,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120篇。 赵骧,1956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7月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金属材料专业;1987年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0年赴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金属材料系留学;1993年获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在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部材料晶界设计讲座任教;回国后在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材料研究所任教。1999年至今多次以客座教授身份赴法国Metz大学进行科研合作。1994年和2002年分别被评为东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教育工作者。长期从事电磁场热处理以及材料的织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在《Acta Mater.》、《Scripta Materialia》、《Adv. Eng. Mater》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5篇,EI收录10篇,ISTP收录7篇;参编教材一本,合著专著1部;曾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 李友,1946年4月生,教授。1970年8月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金相专业,毕业至今在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任教。1997年9月10日承荣获沈阳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沈阳市优秀教师”光荣称号。社会学术兼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辽宁省及沈阳市热处理学会理事长、沈阳市热处理协会副理事长、《金属热处理》杂志編委、沈阳市职工技术革新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专家委员。曾获部、省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 三、主要研究成员 孙荣耀,1944年10月生,副教授。1970年8月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铸造专业,1984年获得工学硕士。毕业至今在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任教。先后对稀土易切削钢、模具钢和钢铁表面强化等进行了研究,曾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完整版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复试题背诵版

1.金属液态成形工艺的特点?举例说明这些特点。 答:①适应性强.铸件重量从几克到数百吨,壁厚从0.5mm到1m左右,长度从几毫米到十几米;铸造方法不受零件大小、形状和结构的限制,适用于各种合金的成形;铸件材质有铁碳合金、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锌合金等。②尺寸精度高。铸件比锻件、焊接件的尺寸精度高,可节约大量的金属材料和机械加工工时。③成本低。铸件重量占一般机械设备的40%~80%,在金属切削机床中占70%~80%,在汽车及农业机械中占40%~70%, 但成本仅占总成本的25%~30%。④废品率高,铸件内部有时出现缩孔、缩松、裂纹、偏析等缺陷,工作环境较差,劳动强度高,对周围环境污染较严重。 2.液态金属充型过程有哪些水力学特点? 答:①多相黏性流动。金属由固态转变成液态,金属键被部分破坏,原子之间仍然保持一定的结合力,因此液 态金属在流动过程中有内摩擦阻力,呈现粘性流动的水利学特点。②不稳定流动。充型过程中液态金属的流速、流态在不断变化。③紊流流动。雷诺数Re远大于临界雷诺数Re临,紊流不利于气体和渣子的上浮,应减少紊流程度。④在“多孔管”中流动。浇注系统及铸型的型腔都具有一定的透气性。 3.液态金属充型过程水力学计算重要性和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重要性:为保证充满型腔,必须合理地设计浇注系统,而浇注系统的设计则是依据水力学计算得到的奥赞公式。依据:以浇口杯液面处和内浇道出口处建立伯努利方程(能量守恒定律)。 4.奥赞公式的意义和成立条件? 答:卩内占其中卩内—内浇道的截面积;-充填铸型所需金属液的质量;-金属液密度;「填充时间;--流量系数;H均--充型过程平均静压头; 反映问题:奥赞公式为充满整个铸件的浇注系统内浇道截面积表达式。 成立条件:A.浇注系统为充满流动:封闭式浇注系统;对于开放式的型腔液面要淹过内浇道。持不变。C. B.浇口杯液面保型腔内金属液液面处压力P腔P杯 5.什么是液态金属充型能力,它与液态金属的流动性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答:液态金属充满铸型的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称为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区别与联系:① 充型能力反映充满铸型型腔能力,流动性反映金属液流动的能力;②充型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液体的流动性, 当外界条件(浇注温度、铸型条件等)一定时,流动性好的金属液充型能力强,流动性差的金属液充型能力差。 6.说明液态金属充型过程停止流动机理是什么? 答:①纯金属或窄结晶温度范围合金,流动过程中间卡住。它们的结晶特点是在一定的温度点开始凝固,当具有一定的过热度的液态金属在管道中流动时,靠近管壁的液态金属首先达到凝固温度并开始在管壁上凝固,一般是以柱状晶从管壁向里推进,而中心的过热液态金属可以继续向前流动,而且能够全部或部分地熔化正在生长的柱状晶,当流动的液态金属的过热度散失殆尽,柱状晶一直生长到中心,液态金属因流动前端后部被堵塞而停止流动。②宽结晶温度范围合金,流动过程前端阻塞。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液态金属前端先打到凝固温度,随着前端的固相的析出,流动阻力越来越大,在流动的前端被堵塞而停止流动。 影响因素:合金本身性能、铸型条件、浇注工艺。措施:①合金方面:选择共晶或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提 高液态金属的纯净度。②铸型方面:刷保温涂料。③浇注工艺:适当提高浇注温度,调整浇注位置,提高浇注压头。 7.金属凝固动态曲线意义是什么? 答:定义:根据凝固体断面各位置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在位置与时间的坐标图上绘制成的凝固体典型温 度的连线图称为凝固动态曲线。获得:在凝固体断面间隔一定距离放置热电偶,由仪器直接记录T—t曲线,将其投影到位置一时间图中,将不同位置、不同时间达到同一温度的各点连接起来,即得凝固动态曲线。意义:根据凝固动态曲线,可以推断凝固体断面不同时刻的凝固状态和凝固区的宽窄(范围),由凝固区的宽窄可判断 断面的凝固方式,不同的凝固方式对铸件组织状态和缺陷产生有直接影响。 &金属凝固方式有哪几种,影响金属凝固动态曲线的因素是什么? 答:①逐层凝固方式。②体积凝固方式。③中间凝固方式。影响因素:①金属本身的凝固特点。凝固温度范围, 即金属或合金的成分,决定固、液两相区宽度。②外界条件。凝固体断面的温度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这由合金的热物理性能、铸型

日本东北大学材料专业排名、就业前景及专业分析

日本东北大学材料专业排名、就业前景及专业分析想去日本留学学材料、尤其是金属材料方向,申请日本东北大学是很好的选择。那么,日本东北大学凭啥自称日本材料研究的NO.1?日本留学东北大学材料工程专业为什么这么强?今天蔚蓝留学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日本东北大学材料专业排名、就业前景及专业分析 日本东北大学,位于日本东北地区仙台市,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日本名校。该校前身是1907年成立的东北帝国大学。在百余年的不断发展中,日本东北大学已经成为包括文、理、工、医、农各科的日本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 一、日本东北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研究规模: 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部下设一个材料科学综合学科,覆盖金属材料、结构陶瓷等无机材料、纳米材料、智能材料等的52个研究领域,其中包含与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以及多元物质科学研究所共同合作的研究方向,也对外招收留学生和研究生。无论从研究设施还是研究者人数来说,这个材料研究体系都是日本规模最强大的,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屈指可数的。 Alt:日本留学东北大学材料专业研究方向 久负盛名的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简称IMR),更能代表东北大学材料研究的光辉历史,创建100多年来,金研所相继开发出了新型KS钢、铁硅铝磁合金、SiC纤维、各类金属间化合物材料,还有近年来的非晶态合金等实用型材料。 二、日本东北大学世界排名情况: 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东北大学第76名

2017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东北大学第172名 2017THE世界大学排名:东北大学第201-250名 2016ARWU世界大学排名:东北大学第101-150名 2016年CWUR世界大学排名:东北大学第84名 同时,在2018年QS全球大学排名的综合榜单上,东北大学位列第76位,比我们中国的浙江大学领先11位。而在2018年度QS世界大学材料学科排名中,东北大学位列第23位,在日本屈居东京大学之后,但却将东京工业大学和京都大学甩在了身后。 Alt:2018年QS材料专业日本大学排名榜 三、日本东北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就职情况 去日本留学在选择学校和专业之前,很多同学就会考虑就业问题了。日本东北大学材料专业的几位教授最常说的就是“我们东北大学材料的学生是绝对不愁就业的”,目前本科生的升学率达到了80%以上,同时,不再继续深造的,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就业情况都非常好,就业率基本是100%,而且都是一般都是大型企业、专业机构。 以上就是蔚蓝留学网为大家带来的日本留学东北大学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及世界排名,更多留学日本信息,如果还有不清楚的,蔚蓝留学网设有日本留学在线咨询。

东北大学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作业 1 The Structure of Metals REVIEW QUESTIONS 1.1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unit cell and a single crystal. The smallest group of atoms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 lattice structure of a particular metal is known as a unit cell.It is the building block of a crystal, and a single crystal can have many unit cells.(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1.2In tables on crystal structures. Iron is listed as having both a bcc and a fcc structure, why? Each sphere in these illustrations represents an atom.(只代表一个原子,而非铁物质) 1.3Define anisotropy. What materials can you think of other than metals that exhibit anisotropy behavior? Because the b/a ratio is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directions within the crystal, a single crystal has different properties when test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We say that a single crystal is anisotropic.(定义) A common example of anisotropy is woven cloth, which stretches differently when we pull it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or plywood, which is much stronger in the planar direction than along its thickness direction (it splits easily). 1.4What effects does recrystallization(再结晶)have on properties of metals? 提高了滑移的韧度,降低了强度,提高了金属的塑性 1.5What is strain hardening, and what effects does it have on the properties of metals? 1.6 Explain what is meant by structure-sensitive and structure insensitive properties of metals. 1.7 Make a list of each of the ini\jor kinds of imperfection in the crystal struct~~oret' metals. and describe them. 1.8 What influence does grain size hav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s'? 1.9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cleation rate and the number of grains

东北大学:材料学考研复试+选导师经验

东北大学:材料学考研复试+选导师经验 又回想起当年考东大研究生的经历,那段时间真的很充实,来到东大读研也收获了很多。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复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好多学弟学妹可能跟我们当年一样对于复试和选导师的问题很关心,也很头疼。作为一个经历过的学长,我想在这里给各位学弟学妹详细说一下关于复试和选导师的事情。 复试 复试的考试比初试要简单,复试+初试成绩来确定自己的最终排名,复试是完全可以逆袭的,也是完全可以挂掉的。不要因为自己刚过复试线就觉得机会渺茫,因为复试的难度不大所以你完全可以在15-20天内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只要坚持、不纠结、努力复习结果肯定很好,大部分人是因为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在纠结中度过所以复试也不咋样,然后被刷了。一些初试分数比较好的同学,我就要提醒你们了,千万别大意失荆州。这样的例子就发生在我的周围,我和舍友同时考东大。其中一个初试比另一个高25分左右,分数低的是参加复试的最后一名,因为心态的不同,初试分数低的顺利通过,分数高的本可以拿到二等奖学金,最终复试挂科(我们这一年有一位高出复试线45分的同学挂在了复试,我研究生的室友本来只能拿三等奖学金的因为复试成功逆袭拿到一等奖学金)。 考研复试+选导师经验" /> 复试学习的内容,以东大的往年试题为标准,一定要全部攻克。另外就你所考专业课东大老师的课件,最后有时间的话详细看一下课本,如果时间紧迫就把往年试题全部攻克然后把对应东大老师的课件看透(尤其课件上面的题目,很有可能考到)。 考研就像一场马拉松,初试只是上半段,复试是下半段。只有始终如一的坚持,加上永不放弃的决心才能品尝到胜利的喜悦。 导师选择 大家肯定是想通过考研让自己有一个新的提升,所以我只为大家提供一些正的能量,至于想上个研究生混一混的同学这里不做提示。 选择导师有人会问是初试完了主动联系导师?还是复试完了再联系? 答:这个大家不要在意,无论考的好或不好,大家担心老师会不会要你没有必要,你只要找老师就好,要不要你是老师的事情,让他们去决定,你只要联系老师然后把自己介绍清楚即可。时间来说:尽量提前,感觉自己不一定能上的同学,可以等最终结果出来再联系。 选择哪位老师? 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择相关老师,想有一个大的提升的,让研究生的两年半时间有所回报的同学我强烈建议大家找好点的老师。厉害的老师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人家用心,努力,坚持不懈的奋斗了好多年。这些老师治学是很严谨的,眼界也是比较高的,对学生的要求肯定也高。根据我上研究生以及找工作的经验而言,找一个好点的老师很重要,可以让自己受益一生。有读博意愿的同学是比较受老师欢迎的,那自己可以直接找一个博士生导师。和我一样读完研究生就想找工作的同学,希望大家找一个严格,用心的老师。因为作为你在学校待的最后2年半,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对自己的一生是很有帮助的。 因为本人是材料学专业的学生所以给材料学和材料工程的学弟学妹一些详细的信息。本人给大家推荐几位老师: 罗绍华:博士生导师,无论读博与否这位老师都是不错的选择,他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是亲自带的。主要研究锂离子电池、医用材料、冶金行业中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齐西伟: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多铁性材料、功能陶瓷制备与加工、结构和性能

东大材料学初试复试真题汇总

东北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生试题 1.在晶格常数为a的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111}晶面族的全部晶面并标出各自的晶面指数,计算面间距。(12′) 2.晶粒直径为50um,若在晶界萌生位错所需要的应力约为G/30,晶粒中部有位错源,问要多大的外力才能使晶界萌生位错?(13′) 3. 含碳量为百分之3.5的铁-碳合金,在室温时由哪两个相组成?各占的重量百分数是多少?并计算室温时珠光体和莱氏体的百分含量。(12′) 4.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如何计算?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何多数金属材料再结晶后晶粒尺寸随预定形变量的关系会在百分之10变形量附近出现一个峰值?(13′) 5.材料发生蠕变时通常符合的指数定律,对于同一种材料讨论说明式中的n 会不会随试验温度变化?试验测定n值的目的是什么?在例如800摄氏度的试验温度下,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n值由什么不同?(13′) 6.什么是电子的分子轨道?为什么有的同类原子会形成分子?有的同类原子不形成分子?是否原子间核外电子越多,形成的分子就轨道越多?是否形成的分子轨道越多,形成的分子的结合键就越强?回答问题并给予简单讨论。(12分) 7.解释名词 (1)复合强化(2)晶界偏析(3)应变疲劳(4)扩散激活能(20′)东北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生试题 1.画出面心立方体的(111)和(100)面,计算面间距和面密度。证实晶面的间距越大,原子面密度越高。(15′) 2.假定一块钢进行热处理时,加热到850摄氏度后,快冷到室温,铁中空位的形成能是104Kj/mol,R=8332J/K mol.。试计算,从20摄氏度加热到850摄氏度以后,空位的数目应当增加多少倍?扼要解释快速淬冷到室温后,这些“额外”的空位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缓慢冷却呢?(12′) 3.三元相图中含有液相的四相区有哪几种形状?请分别画出并标出四个相的位置和进入与离开四相区的液相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投影线,写出对应的各四相反应的表达式。讨论四相区零自由度的含意。(13′) 4.课本第153页习题第2题。(15′) 5.比较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不同点,解释产生这三种化学键各自的主要原因,另外讨论为什么通常共价键晶体的密度比其他两种键的晶体的密度低?(13′) 6.(1).如果不考虑畸变能,第二相粒子在晶内析出是何形态?在晶界析出呢?(2)如果不考虑界面能,析出物为何形态?是否会在晶界优先析出呢?(12′) 7.解释名词 (1)相变增韧(2)复合强化(3)断裂增韧(4)再结晶(20′) 东北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生试题 1.当两个反号垂直相隔数个原子距离(B)的刃位错相互滑移成为一列,写出计算滑移力随水平相互距离x的表达式,试分析相互滑移作用力的变化过程?另外,图示解释,当两位错成为垂直一列时,位错间将形成什么缺陷?当B值很大时呢?(18分) 2.已知金属铱是面心立方结构,原子量是192.2g/mol,密度是22.4g/cm3,请计算铱的原子半径。(16分)

东北大学材料学考研真题 (1)

如需什么帮助请联系本人,我的QQ540874166,请注明东大材料东北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生试题 1.在晶格常数为a的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111}晶面族的全部晶面并标出各自的晶面指数,计算面间距。(12′) 2.晶粒直径为50um,若在晶界萌生位错所需要的应力约为G/30,晶粒中部有位错源,问要多大的外力才能使晶界萌生位错?(13′) 3. 含碳量为百分之3.5的铁-碳合金,在室温时由哪两个相组成?各占的重量百分数是多少?并计算室温时珠光体和莱氏体的百分含量。(12′) 4.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如何计算?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何多数金属材料再结晶后晶粒尺寸随预定形变量的关系会在百分之10变形量附近出现一个峰值?(13′) 5.材料发生蠕变时通常符合的指数定律,对于同一种材料讨论说明式中的n 会不会随试验温度变化?试验测定n值的目的是什么?在例如800摄氏度的试验温度下,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n值由什么不同?(13′) 6.什么是电子的分子轨道?为什么有的同类原子会形成分子?有的同类原子不形成分子?是否原子间核外电子越多,形成的分子就轨道越多?是否形成的分子轨道越多,形成的分子的结合键就越强?回答问题并给予简单讨论。(12分) 7.解释名词 (1)复合强化(2)晶界偏析(3)应变疲劳(4)扩散激活能(20′) 东北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生试题 1.画出面心立方体的(111)和(100)面,计算面间距和面密度。证实晶面的间距越大,原子面密度越高。(15′) 2.假定一块钢进行热处理时,加热到850摄氏度后,快冷到室温,铁中空位的形成能是104Kj/mol,R=8332J/K mol.。试计算,从20摄氏度加热到850摄氏度以后,空位的数目应当增加多少倍?扼要解释快速淬冷到室温后,这些“额外”的空位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缓慢冷却呢?(12′) 3.三元相图中含有液相的四相区有哪几种形状?请分别画出并标出四个相的位置和进入与离开四相区的液相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投影线,写出对应的各四相反应的表达式。讨论四相区零自由度的含意。(13′) 4.课本第153页习题第2题。(15′) 5.比较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不同点,解释产生这三种化学键各自的主要原因,另外讨论为什么通常共价键晶体的密度比其他两种键的晶体的密度低?(13′) 6.(1).如果不考虑畸变能,第二相粒子在晶内析出是何形态?在晶界析出呢?(2)如果不考虑界面能,析出物为何形态?是否会在晶界优先析出呢?(12′) 7.解释名词 (1)相变增韧(2)复合强化(3)断裂增韧(4)再结晶(20′) 东北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生试题 1.当两个反号垂直相隔数个原子距离(B)的刃位错相互滑移成为一列,写出计算滑移力随

东北大学材料学考研真题 (2)

09年金属材料学复试题 1合金元素中奥氏体形成元素,铁素体形成元素,提高工程结构钢耐大气腐蚀性能的元素(各写出四个) 2工程结构钢的强化方法 3间隙固溶体和间隙相的异同 4什么是调质钢,组织是什么和机械性能如何 5两种细化奥氏体晶粒方法 6合金钢中提高萃透性元素 7高速钢二次硬化的原因 8低合金钢高温回火脆性的原因及防止和减轻方法 9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10 16MnNb和1Cr18Ni9Ti各代表什么及各元素的作用 11铝合金的时效强化四个阶段 12铝合金的强化方式 13钛合金根据成分和组织特点分类 14钛合金中主要元素的分类 09复试《特种陶瓷工艺学》 一名词解释5×5分压电陶瓷 PTC热敏陶瓷电绝缘陶瓷 反应烧结碳化硅βAl2O3 二干压成型与等静压成型的优缺点10分 三什么是重烧结氮化硅?性能如何?10分 四均匀沉淀的原理?10分 五什么是烧结?驱动力?15分 六添加剂促进致密化的机理25分 七论述二氧化锆的增韧机制25分 08年金属材料学试题. 一.填空. 1形成强,中,弱碳(氮)的合金元素 2耐大气腐蚀的合金元素 3铸铁的分类 4不锈钢,耐热钢,耐蚀钢.(参考《金属学与热处理》机械工业出版社钢的牌号) 二.名词解释

1、相间沉淀:合金元素钒在钢中的有利作用主要是以其碳,氧化物形式存在于基体和晶界上,起到沉淀强化和抑制晶粒长大的作用.钒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比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小的很多,随着相变的进行,在一定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下,钒的碳,氮化物在相界析出,通过在两相区加速冷却,可以细化晶粒,控制其碳,氮化物的析出,其沉淀物的大小和分布,决定了其沉淀强化的效果. 2、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是一种常见的局部腐蚀。腐蚀沿着金属或合金的晶粒边界或它的邻近区域发展,晶粒本身腐蚀很轻微,这种腐蚀便称为晶间腐蚀。 3、高温回火脆性:在回火过程中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塑性不断增加,而冲击韧性却不是呈直线上升的,在低温250-400度回火和高温450-650度范围内回火时,韧性会出现下降现象,这就是回火脆性。前者称为低温回火脆性,后者称为高温回火脆性。低温回火脆性又称为不可逆回火脆性或第一类回火脆性。碳钢与合金钢均会出现这种回火脆性,可能与低温回火时在晶界或亚晶界上析出连续碳化物薄片有关,对于低温回火脆性,只有避免在该脆性温度范围内回火才能防止。 合金钢在450-650度范围内回火时可能产生高温回火脆性,高温回火脆性可以用更高温度回火+快冷的办法消除。 4、475℃脆性:Fe-Cr合金在400~550℃环境中长期加热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脆性,硬度显著提高,冲击韧性严重下降。此情况称为475℃脆性,可用加入稀土元素的方法解决。 三.大题: 1、沉淀强化 位错和第二相交互作用形成第二相强化。对于一般合金来说第二相强化往往比固溶强化效果更为显著。根据获得第二相的工艺不同,按习惯将各种第二相强化分别称呼。其中通过相变热处理获得的称为沉淀强化;而把通过粉末烧结获得的,称为弥散强化。有时也不加区分地混称为分散强化或颗粒强化。[4] 如果要单独对析出强化给出一个定义。析出强化是指金属在过饱和固溶体中溶质原子产生偏聚和(或)由之脱溶出微粒弥散分布于基体中而产生的一种强化。 析出强化在微合金钢等金属材料的生产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微合金钢生产中,只加入微量的合金元素,只能形成碳、氮化物,主要通过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来进行强化。微合金化钢的特点之一就是利用碳、氮化物的溶解—析出行为。微合金钢的基体内分布的碳、氮化物,还有金属间化合物、亚稳中间相等第二相质点的析出在间界、运动位错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导致钢的流变应力和屈服强度的提高。这就是微合金钢的析出强化。 就位错与第二相的交互作用而言,一般将第二相分为变形的和不变形的两大类,其强化机制不同。 对于多数的析出强化合金,在经过固溶处理及时效后,在其早期阶段,析出相的尺寸小,与基体保持共格,这时的析出相是可以变形的,位错可以切过析出相。当析出相有一定尺寸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