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资料

合集下载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
2016年8月1日,航天六院研制的48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已经完成了首次发生器-涡轮泵联试,试验达到了 预期目的,通过试验验证了发动机系统和组件方案的可行性,标志着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关键技术攻关取 得突破性进展。 2017年开展第二次联动试验,计划在2018年年底开展发动机整机试验。
2017年3月,由航天六院11所研究设计的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高压燃料摇摆装置完成了首次高压摇摆试 验,达到既定目标,取得圆满成功,为深化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燃料摇摆装置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
长征九号与美国SLS对比效果图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的结构尺寸和起飞质量均将突破我国现有运载火箭能 力水平,要打造这样一个重量级火箭,科技人员要解决代表世界一流科研水平的更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 更大推力液氢液氧发动机技术,更大直径箭体设计、制造、试验技术,以及火箭总体设计这“三大一总”为代表 的一系列难题。
长征九号芯级最大直径为10米级,总长约百米,起飞质量超过4000吨,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140吨,地 月转移轨道(LTO)运载能力约50吨,运力与美国土星5号运载火箭相似。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已完成深化论证,先期关键技术攻关、方案深化论证阶段已于2016年6月正式批复立项。 于2028年左右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
动力系统
实施方案
早期论证
联试成功
早期论证
2008年的《航天推进专业发展》报告中,已经提到了为满足近地轨道100吨级运载能力和载人登月等大型航 天活动,需要“动力先行”研制5000千牛级液氧/羟系统发动机方案和1500千牛级液氢液氧发动机方案,并开展 3600千牛和5000千牛大推力分段式固体助推器的关键技术研究。同期《火箭推进》、《航空动力学报》和《宇航 学报》等学术期刊上的论文,还不约而同的出现单室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大推力发动机方案,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 论证中甚至出现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的设计。无论是500吨级单室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还是150吨级全流量 分级燃烧液氧液氢发动机都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巅峰之作,但回首YF-100尤其是YF-77坎坷的研制过程,选择这 样的高性能发动机设计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小学生火箭知识摘抄

小学生火箭知识摘抄

小学生火箭知识摘抄
火箭(rocket)是火箭发动机喷射工质(工作介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推进的飞行器。

它自身携带全部推进剂,不依赖外界工质产生推力,可以在稠密大气层内,也可以在稠密大气层外飞行,是实现航天飞行的运载工具。

火箭按用途分为探空火箭和运载火箭。

火箭探空是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起步项目之一。

中国于1958 年开始发展火箭探空事业,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赵九章、杨南生、王希季等倡导和领导下创建了火箭探空事业。

在研制发射了多种型号的试验研究、试验性探空火箭的基础上,中国的第一枚探空火箭于1960年9月首次发射。

扩展资料:
航空火箭分类及特点:
按用途可分为空空火箭、空地火箭和空空、空地两用火箭(见火箭)。

空空火箭的弹径一般为50~70毫米,用于攻击速度低于750公里/小时、相
距1000米左右的空中目标;
空地火箭的弹径为70~300毫米,多用于攻击装甲车辆;
空空、空地两用火箭的弹径为70~127毫米。

大弹径的航空火箭,已被机载导弹所取代。

航空火箭同航空机关炮相比,射程远、威力大,但命中概率低。

它装在飞机挂载的发射器中,一架飞机一般挂2~4个发射器,每个发射器装7~32枚。

航空火箭与瞄准设备、发射装置配套使用,可单发或连发发射。

火箭发射百科知识小朋友

火箭发射百科知识小朋友

火箭发射百科知识小朋友
以下是一些关于火箭发射的简单百科知识,适合小朋友了解:
1. 火箭的作用:火箭是一种能够将航天器或卫星送入太空的运载工具。

2. 发射场地:火箭通常在专门的发射场进行发射,例如中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美国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等。

3. 火箭的结构:火箭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燃料舱、发动机、导航系统等。

4. 发射过程:在发射前,火箭会进行各种检查和准备工作。

发射时,火箭会在巨大的推力下升空,飞向太空。

5. 太空探索:火箭发射帮助我们探索太空,了解宇宙的奥秘,例如探索行星、星系和宇宙中的其他物体。

6. 科学家和工程师:火箭的设计和发射需要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努力和智慧。

7. 安全措施: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会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发射的安全性。

8. 回收和再利用:一些火箭可以回收和再利用,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9. 考虑:火箭发射也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减少火箭发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0. 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火箭发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先进的火箭出现。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小朋友可以对火箭发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激发他们对太空探索和科学技术的兴趣。

同时,家长或老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参观航天馆等方式,让小朋友更加直观地了解火箭发射的过程和相关知识。

能源号运载火箭资料

能源号运载火箭资料

能源号“能源号”是苏联的一种重型通用运载火箭,也是目前世界上起飞质量与推力最大的火箭。

西方国家取的代号是SL-17。

为实现载人登月,苏联从50年代末就开始研制H-1重型运载火箭(西方国家称之为G型火箭,取代号为SL-15),但在研制过程中屡遭挫折。

1974年5月,苏联停止执行H-1火箭计划开始了“能源号”火箭的方案论证工作。

能源号”是苏联为了满足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初载人与不载人、车用与民用航天任务的需要,推进近地空间的工业化和战略防御研究而研制的。

它的主要任务包括:发射多次使用的轨道飞行器;向近地空间发射大型飞行器、大型空间站的基本舱或其它舱段、大型太阳能装置;向近地轨道或地球同步轨道发射重型军用与民用卫星;向月球、火星或向深空发射大型有效载荷“能源号”是作为火箭-空间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这个大系统的其它组成部分统一协调发展的。

大系统自1976年开始,由能源科研生产联合体负责研制。

整个系统的研制费用高达140亿卢布或224亿美元(1989年币值)。

“能源号”火箭的总设计师是古巴诺夫。

有近百个设计局、工厂、企业和研究所直接参加了“能源号”的研制工作。

目前投入使用的仅是“能源号”的基本型,于1987年5月15日首次发射,1988年11月15日第二次发射,运载了“暴风雪号”轨道飞行器,两次发射都获得成功。

主要技术性能(基本型)级数2级起飞推力34833kN全长60m 推重比 1.48:1最大宽度20m 运载能力105t子级质量2400t推进剂质量~2000t助推级级长32m 推进剂液氧/煤油子级质量~1500t 地面比冲3033N·S/kg地面推力29028kN 工作时间~105s真空推力31616.8kN发动机4台rd-170芯级级长60m 推进剂质量~700t直径8m 发动机液体火箭发动机子级质量~800t 推进剂液氧/液氢地面推力5805kN 地面比冲4452N·S/kg真空推力7845.2kN 工作时间~380s总体布局“能源号”火箭在总体布局上继续沿用了苏联大型运载火箭。

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资料2021

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资料2021

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资料XX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资料简介长征五号首发成功,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 ___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日前,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 ___发射场顺利完成了从总装测试厂房到发射塔架的垂直转运。

现在,“大火箭”首飞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长征五号的芯级,也就是中间的主体部分直径达5米,比一般的火箭主体直径大了50%,体格壮实,绰号“胖五”。

这次发射任务主要是检验“胖五”设计的正确性、飞行的可靠性,以及发射场和火箭之间的匹配性。

作为运载火箭的“重中之重”,“胖五”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如果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比作一个大家族,现在其家庭成员已经有17个了,实现了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运载能力覆盖高、中、低各种轨道,能够满足不同载荷的发射要求。

但是,随着火箭发动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人类对宇宙空间的不断探索,世界主要 ___强国纷纷推出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比如欧洲的阿里安5、美国的德尔塔4和宇宙神5。

而中国现有的长征家族原有的成员在面对未来载人空间站、探月和探火工程等一系列重大___工程任务,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长征家族迫切需要新引入一位“大块头”成员扛起重担。

哪怕不算前20年的研制期,仅仅是立项后的砺“箭”,“胖五”就花了10年时间。

按说在新一代成员里,“老大哥”“胖五”是最先启动研制的,但是却比长征六号和长征七号这些“兄弟们”更晚“成家立业”,足见其难度之大、风险之高。

虽然一路走来道路并不平坦,坚韧不拔的“胖五”却比现役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升2.5倍以上,还能够与其他家族新成员共享其研制过程中产生的创新成果。

“新一代运载火箭按照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思想进行设计,从国家最高层面规划我国运载火箭的整体发展,尽可能多地采用通用技术,降低研制成本。

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资料

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资料

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资料长征五号火箭是中国当前最大的运载火箭,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研制,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征五号火箭于2016年11月3日首次发射成功,其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重要里程碑。

一、长征五号火箭的概述长征五号火箭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于21世纪初新开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它是一型超大型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重型卫星、载人飞船及其他大质量载荷。

长征五号火箭的总长度约为57米,直径约为5米,整体重量约817吨。

它采用了液氧/煤油推进剂,具备较高的推力和载荷能力。

长征五号火箭的设计目标是满足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求,包括重型卫星发射和载人航天工程。

它的首要任务是发射国产载人飞船,为中国航天员载人飞行提供可靠的运载能力。

此外,长征五号火箭还能够发射超大质量的通信卫星,提升中国的通信卫星运载能力。

二、长征五号火箭的技术特点1. 新一代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长征五号火箭搭载了一台新一代的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在推力、燃烧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为火箭的顺利发射提供了有力的动力保证。

2. 多级分离技术:长征五号火箭采用了多级分离技术,这意味着在火箭发射过程中,不同的火箭级别会在一定高度后分离并继续往下飞行。

这样的设计可以减轻总体重量,提高火箭的有效载荷能力。

3. 复合材料结构:为了进一步减轻火箭的重量,长征五号火箭采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结构,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轻量化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火箭的整体性能。

三、长征五号火箭的发展与应用长征五号火箭的研制和发射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未来,长征五号火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 未来载人航天工程:长征五号火箭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推动力量。

它将用于将中国航天员送入空间站,支持载人航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2. 大型通信卫星发射:长征五号火箭具备发射超大型通信卫星的能力,将为中国的通信卫星运营提供重要支持。

关于火箭的资料什么都行

关于火箭的资料什么都行

关于火箭的资料什么都行关于火箭的资料,什么都行00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

它自身携带燃烧剂与氧化剂,不依赖空气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气中,又可在外层空间飞行。

火箭在飞行过程中随着火箭推进剂的消耗,其质量不断减小,是变质量飞行体。

现代火箭可用作快速远距离运送工具,如作为探空、发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的运载工具,以及其他飞行器的助推器等。

如用于投送作战用的战斗部(弹头),便构成火箭武器。

其中可以制导的称为导弹,无制导的称为火箭弹。

火箭是目前唯一能使物体达到宇宙速度,克服或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宇宙空间的运载工具。

火箭的速度是由火箭发动机工作获得的。

早在1903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推导出单级火箭的理想速度公式V=ωLnMo/Mk被称为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

ω为发动机的喷气速度、Mo和Mk。

分别是火箭的初始质量和发动机熄火(推进剂用完)时的质量。

Mo/Mk被称为火箭的质量比。

由这个公式可知,火箭的速度与发动机的喷气速度成正比,同时随火箭的质量比增大而增大。

即使使用性能最好液氢液氧推进剂,发动机的喷气速度也只能达到4.3~4.4公里/秒。

因此,单级火箭不可能把物体送入太空轨道,必须采用多级火箭,以接力的方式将航天器送入太空轨道。

火箭用于运载航天器叫航天运载火箭,用于运载军用炸弹叫火箭武器(无控制)或导弹(有控制)。

航天运载火箭一般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结构系统组成,有的还加遥测、安全自毁和其他附加系统。

多级火箭各级之间的联接方式,有串联、并联和串并联几种。

串联就是把几枚单级火箭串联在一条直线上;并联就是把一枚较大的单级火箭放在中间,叫芯级,在它的周围捆绑多枚较小的火箭,一般叫助推火箭或助推器,即助推级;串并联式多级火箭的芯级也是一枚多级火箭。

多级火箭各级之间、火箭和有效载荷及整流罩之间,通过连接一分离机构(常简称为分离机构)实现连接和分离。

分离机构由爆炸螺栓(或爆炸索)和弹射装置(或小火箭)组成。

模型火箭技术资料

模型火箭技术资料

模型火箭技术资料一、引言模型火箭技术是一门独特而精彩的科技领域。

不同于真实的火箭,模型火箭是一种按比例缩小的火箭模型,常用于教学、娱乐和科学实验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模型火箭技术的基本原理、构造和发射方法,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并参与这一有趣的活动。

二、模型火箭的基本原理模型火箭的运行原理与真实火箭基本相同,即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推动火箭向上运动。

火箭的推力由发动机提供,发动机内的燃料在燃烧时产生大量气体,通过喷射口向火箭下方喷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向上。

三、模型火箭的构造1. 火箭外壳:模型火箭的外壳通常由轻质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或纸板,以减轻整体重量,并提高火箭的飞行性能。

2. 发动机:发动机是模型火箭最重要的部分,它负责产生推力。

常用的发动机类型包括化学发动机和压缩空气发动机等。

3. 饰面:模型火箭通常会有一层饰面,以增加外观的美观度和保护火箭结构。

4. 附加组件: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模型火箭还可以添加翼面、稳定翼和降落伞等辅助装置来提高火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模型火箭的发射方法模型火箭的发射是整个活动的重头戏,也是需要注意安全的环节。

以下是基本的发射步骤:1. 准备发射台:选择一个开阔的场地,远离建筑物、电线等障碍物,并确保风速不超过安全限制。

2. 安装火箭:将火箭稳固地安装在发射台上,并确保发动机与火箭之间的连接安全可靠。

3. 引燃发动机:按照说明书的指导,点火引燃发动机,确保离开发射台并保持安全距离。

4. 观察火箭飞行:观察火箭的飞行轨迹,欣赏它的飞行过程并记录必要的数据。

5. 火箭回收:一旦火箭完成飞行任务,通过降落伞或其他装置控制火箭的下降,确保安全回收。

五、模型火箭技术的应用领域模型火箭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娱乐和科学实验领域。

在教育方面,模型火箭可作为一种生动的教学工具来帮助学生学习物理、航空等科学知识。

在娱乐方面,模型火箭活动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科学实验方面,模型火箭可以用于测试不同材料、燃料或设计对火箭性能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箭发展历史●火箭是历史悠久的投射武器,中国古代的火箭就是现在火箭的鼻祖。

早在宋理宗绍定5年(约公元1232年)宋军保卫汴京时。

便已用来对抗元军,后来火箭技术经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

中国古代火箭有箭头、箭杆、箭羽和火药筒四大部分。

火药筒外壳用竹筒或硬纸筒制作,里面填充火药,筒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筒侧小孔引出导火线。

点火后,火药在筒中燃烧,产生大量气体,高速向后喷射,产生向前推力。

其实这就是现代火箭的雏形。

火药筒相当于现代火箭的推进系统。

锋利的箭头具有穿透人体的杀伤力,相当于现代火箭的战斗部。

尾端安装的箭羽在飞行中起稳定作用,相当于现代火箭的稳定系统。

而箭杆相当于现代火箭的箭体结构。

中国古代火箭外形图,首次记载于公元1621年茅元仪编著的《武备志》中。

●火箭出现后,在中国被迅速地用于军事行动和民间娱乐中。

10~13世纪,在宋、金、元的战争中,已应用了火枪、飞火炮、震天雷炮等火药武器。

那时的飞火炮和现代的火焰喷射器相似,是一种原始的火箭武器。

北宋后期,在民间盛行的烟火戏中,人们利用火药燃气的反作用力,制成了能够高飞和升空的"流星"(或称"起火")、"爆竹"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从工作原理看,流星、爆竹已具有火箭的特点。

高中物理课本有“动能和动量守恒”一章,原来火箭也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制成,文章介绍了古代与现代火箭的知识,还安排了一个“自制水火箭”的小实验。

“水火箭”顾名思义,即水反冲火箭,它的外形做成火箭的样子,发射时不用燃料,而是通过高压空气将水向下急速喷出,利用水的反冲,使火箭升空。

为了更好地理解动量守恒的原理和应用,加深对火箭这一尖端科技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又因为“水火箭”具有设计合理,取材广泛,制作容易,操作简单等优点,所以我们几个就成立了研制水火箭小组。

中国火箭第一人●据说万户原是木匠,喜好钻研技巧,从军之后,改进过不少刀枪车船,在同瓦剌的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班背大将的青睐,要他在兵器局供职,两人相交甚厚。

班背性情耿直,从不趋炎附势,因而得罪右中郎李广太等一班*臣,被革去一切职务,并幽禁在拒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想继位当皇帝。

他一方面网罗党羽,扩充兵力;另一方面搜罗各种技艺,献给朱元璋,讨其喜欢。

李广太投燕王所好,知道万户是与班背共同造飞鸟的,对其软硬兼施,想利用他来为皇上造飞龙。

万户表面上同意造飞龙,想趁机营救班背,同时完成造飞鸟的宿愿。

●万户去鬼谷与班背会合,但是晚了一步,原来班背已被瓦剌军所害,是李广太暗中给瓦剌军报的信。

好在班背见势不好,令随从带着他的《火箭书》冲了出去。

万户决心造出飞鸟,以实现班背的遗愿。

他仔细阅读了班背的《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型,众匠人按图制造飞鸟。

试飞时,飞鸟放在山头上,万户拿起风筝坐在鸟背上。

先点燃鸟尾引线,火箭喷火,飞鸟离开山头向前飞去。

接着两脚喷火,飞鸟冲向半空。

不久,火光消失,飞鸟翻滚着摔在山脚之下……现代火箭●火箭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在十三世纪以前,中国的火箭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最终转化成火箭机械能.现代火箭用来发射探测仪器,以及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空间的飞行器.1、长征一号是我国第一枚三级运载火箭.它以两级液体火箭为基础,加固体第三级.固体发动机由固体发动机研究院研制.全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技术抓总.箭长29.46m,最大直径2.25m,起飞质量81.5t,起动推力达106 N.二、三级有转接锥壳相连.●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首次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再次发射把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轨道.●2、长征二号两级液体运载火箭,全箭长约32m,最大直径3.35m,起飞质量190 t,●1974年11月首次发射,由于一根导线有暗伤,导致飞行试验失败.●1975年11月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准确入轨.接着,又发射两次,均获成功.●2、长征二号两级液体运载火箭,全箭长约32m,最大直径3.35m,起飞质量190 t,●1974年11月首次发射,由于一根导线有暗伤,导致飞行试验失败.●1975年11月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准确入轨.接着,又发射两次,均获成功.3、长征二号E即长征二号捆绑火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第一枚推力捆绑式(也叫集束式)运载火箭,它是以经过改进的“长征二号丙”火箭作芯级.全箭长49.7 m,芯级直径3.35 m,芯级一级发动机4机关联,1988年底获准研制,只用了18个月的时间,实现了预定目标.●1990年7月16日首次发射,一举成功,把一颗巴基斯坦的科学试验卫星和一模拟有效载荷准确送入轨道.●1992年为澳大利亚发射两颗美制第二代通信卫星.●4、长征三号是以“长征二号丙”为原型加氢氧第三级组成的三级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总设计和研制.全箭总长44.56 m,起飞质量202 t,●1984年1月29日首次发射,由于第三级发动机二次启动不正常,卫星进入近地轨道运行.4月8日再发射,获得圆满成功.●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为香港卫星通信有限公司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5、“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甲”是为发射新一代通信广播卫星而研制的新型运载火箭.全长52.5 m,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倾注8年心血研制的这种运载火箭,至今发射3次,均获成功,●1994年2月8日北京时间下午4时34分,最新研制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将一颗“实践4号”空间探测卫星和一颗模拟卫星送上太空.●第二枚“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于1994年11月30日凌晨1时2分在西昌卫星中心发射成功,火箭点火升空后,经过24分钟飞行,把我国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3号”送入近地点20.58 km,远地点36 220 km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第三次发射,成功地将“东方红3号”通信广播卫星送入预定轨道.●6、长征三号乙我国自行研制、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新型捆绑式运载火箭.火箭全长54838 m,起飞质量426t●1997年8月20日凌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菲律宾卫星送入轨道,●1997年10月17日凌晨3点1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一次发射升空,将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远地点47 922 km近地点201 km,倾角24.4º,卫星质量3 700 kg,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48次发射.7、风暴一号是两级运载火箭.由上海航天局研制,火箭长32.6 m,直径3.35 m,起飞推力2.8×106 N,起飞质量191 t●1975年以来,“风暴一号”先后发射了六颗卫星.它们是三颗科学技术实验卫星和1981年9月20日用一枚“风暴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三颗卫星.8“长征四号”采用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推进剂,全长41.9 m●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两次发射太阳同步轨道“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均获圆满成功水火箭原理●把气球吹起来再放手,气球內的空气会从后面喷出来,造成一股力量,会把气球往前推。

这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

●如果请你用力推墙壁,你是不是觉得墙壁也用力在推你呢?●如果你说没感觉,那是因为你的脚和地面的摩擦,抵挡了墙壁施给你的力量。

如果站在一块滑板上推墙壁,会发生什么事?火箭的原理和上面所说的道理一样。

火箭利用它的燃料,燃烧产生巨大的推力向后推,而地面及空气给火箭的反作用力,让火箭能克服地心的万有引力,向天空飞去。

过年时放沖天炮,道理也是一样,不妨仔细观察观察吧!背景介绍●现代的火箭原理虽然与古代的相同,但构造复杂很多,现代火箭主要由壳体和燃料两大部分组成,壳体是圆筒形的,前端是封闭的尖端,后端有尾喷管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从尾喷管迅速喷出,火箭就向前飞去。

水火箭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

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降落伞。

灌入一定数量的水,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发射。

是利用水和空气的质量之比(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16倍),压力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下高速喷出,在反作用下,水火箭快速上升,加速度、惯性滑翔在空中飞行,像导弹一样有一个飞行轨迹,最后达到一定高度后下落的火箭模型。

●火箭升空,必须要耗费大量资金,来使火箭飞上天空。

然而现在我们只要将火箭改变形式,回收废旧饮料瓶,利用水与空气等大自然力量,制作既便宜又好玩。

制作原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如果以一力推(拉)一物体时,该物体会以相等大小的力推(拉)施力者。

用橡皮塞紧的可乐瓶,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水火箭和火箭最大的不同,在於其推进的媒介由高温空气变成水而已。

在发射水火箭前会灌入空气达一定压力,由於高压会自然向低压流去,故在喷嘴被打开时,空气自然向喷嘴流去,但由于水挡在前方,故水会被空气推出火箭,而火箭也藉此获得向前的速度。

准备材料●2~6个2.25L的可乐瓶、剪刀、单面刀片、木塞、球类气针、圆珠笔芯、订书机、双面胶、彩色装饰纸等。

注意事项●1、水火箭的头与机翼要与机身成一直线,如此水火箭才能直飞。

●2、发射水火箭时最好找一个空旷的平地,发射时千万不能对朝著有人的地方发射,这是很危险的!●3、裁制饮料瓶时,要小心使用刀子。

●4、粘胶布时,要记得缠紧,否则水火箭会容易在快速行进中解体。

这是一次活动,更是一次成长这次活动中,大家可能会有争吵,有分歧,但都会过去,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大家都为最后的成绩而奋斗!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走的快,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就一起走!”我们会在这次实践中真正明白一句话:We are a tea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