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竞争

摘 要]用经济学的理论工具和方法研究企业的合作竞争行为是为了加深合作竞争理论研究的理论深度,增强其说服力和可信度,这也是当今国际范围内的共同趋势。人们对企业为何选择合作竞争的解释通常是从合作竞争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方面进行考虑;本文则试图从马克思关于矛盾和生产力的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及博弈论等经济学的视角对合作竞争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从而为合作竞争理论提供一个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合作竞争;交易费用;博弈论

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到现代社会的企业联盟、战略合作伙伴,团队协作,合作犹如竞争的孪生姐妹。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合作竞争历史,人类在实践中学会了合作竞争。虽然传统的经济学均以“竞争”为主线研究人类的经济行为,但它们并没有忽视对人类经济行为的“合作性”的关注,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及博弈论的研究,从不同角度为合作竞争行为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一、技术进步推动合作竞争———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

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从哲学的高度上分析了合作与竞争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合作竞争的客观性。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则揭示了科学技术是决定合作竞争演变的根本原因。这些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分析合作竞争的必然性,采用合适的合作竞争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制定正确的合作竞争战略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合作竞争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具有客观性。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统一性的原理。斗争性以统一性为前提,统一性为斗争性提供了活动的基础;要达成统一又必须经过斗争,统一性是斗争性的必然结果。这里的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的竞争,统一性即矛盾双方的合作。人类的经济行为及整个经济运行,就像一枚硬币,一面是竞争,一面是合作,合作与竞争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有机结合共同推动社会经济和其他方面进步。合作竞争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现代生物进化论的研究也表明,生物的进化就是一个合作竞争的过程。一种生物要生存,不仅要和周围其他生物竞争养料,还要和其他生物相互适应,相互合作,构成较稳定的生存环境。人类作为具有思维和理性的生物,除了以竞争满足自身生存发展,更能主动从实践中学习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获得更大的利益。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进步是决定合作竞争演变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这一观点为合作竞争的演变提供了

依据。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采取的合作竞争形式也不一样,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受科学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的制约。在人类社会初期的原始社会,科学知识积累贫乏,技术落后,人类个体之间不仅要竞争,还要和其他生物为生存进行残酷的竞争。那时单靠个人力量无法获取生存的条件,抵御自然的灾害,人们的合作还是基于生物的适应性的。合作的形式也很简单,仅限于有限的范围,如群居、群猎等,无章可循。原始社会人类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生存这一有限目标,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永远停留在与自然的竞争中。随着科学知识的积累和技术进步,生存条件变得稳定时,出现了国家这一协调合作的形式,同时竞争也表现为权力之争。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则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变革,技术进步的结果。技术的进步,机器生产的出现使人们能在更大范围内合作,而协调合作的知识积累提高了人们合作的效率。现代企业本质上是以合作的形式出现的。因为技术创新不仅产出在更大规模上的规模效益,从而使建立更为复杂的合作生产形式变得有利可图。而且使用权人们在更大范围内合作成为可能。现代通信技术、交通技术使人们的合作与竞争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二、合作竞争的制度前提———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以科斯、诺斯等为代表,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组织这种合作形式作了深入的研究,发展了交易费用理论、现代产权及合约理论,为合作竞争方式及其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了现代经济行为采用市场竞争方式还是采用企业合作生产方式,取决于交易费用的高低,而产权及合约制度则为合作竞争提供了制度规范。

交易费用是合作竞争方式选择的经济依据。现代市场经济以竞争机制为基础运行,同时又由于个体能力的有限性,存在企业合作生产方式。科斯把企业内部组织和市场两者之间的选择作为分析的中心内容,他认为如果不存在交易费用,无论是采取市场竞争还是企业合作生产形式都有没有差别,均可达到效率最大化。然而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于是在技术条件给定的前提下,交易费用就成了“社会竞争性制度安排和选择的核心”。由于企业的合作生产能够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所以当合作生产的成本低于市场竞争的成本时,人们就会以企业合作生产替代市场竞争。但合作也不能完全替代市场竞争,因为合作生产也存在内部交易费用,当合作的规模增大到一定程度,会使内部交易费用也增大,超过市场竞争的成本时,人们就会选择更有效率的竞争。由于信息的

不对称引起的市场交易中的机会主义会也会导致竞争性的发生。竞争的存在有利于推动人们寻求更有效的降低交易费用的合作方式。通过这种合作竞争机制可使“租值消散”降到最低程度。

同时,产权、合约理论既是合作竞争的前提,又是合作竞争的形式化。斯密认为,人类有合作的天性,人类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的天性造成了增加社会利益的分工的产生与发展,因为“由于我们所需要的相互帮助大部分是通过合约、交易和买卖取得的,所以当初产生分工的也是人类要求互相交易这个倾向。”交易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经济活动,是人们之间的物品、劳务、货币或权利的对等的自由让渡。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交易。交易活动与生产活动共同构成了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由于生产活动中的社会分工,人们要获得生活所需品,就必须交易。如果说由于资源稀缺产生了人们之间的竞争,交易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易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合作行为。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的制度安排是交易得以完成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或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诺斯认为,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内部和外部两种强制力来约束人的行为,决定了交易过程中的秩序、结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界定了当事人在交易过程中的选择领域,确定了交易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及明确了交易者行为,防止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帮助交易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从而减少交易费用。从“租值消散”的角度看,如果要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就必须减少在竞争的条件下资源浪费,用较好的方式来解决竞争的冲突问题,或把浪费资源的竞争改变为增加生产价值的竞争。要做到这一点,人们就要在相互合作,以合作为基础相互竞争。合作的结果就是订下竞争规则来约束竞争者行为。这些竞争规则就是约束人们竞争行为的合约安排或产权制度。所以,市场竞争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的过程,竞争必须在合作制定的产权、合约制度框架内进行。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产权、合约还是合作的具体表现形式。企业合约理论的基本结论就是,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是合约创构的结果,或企业是合约关系的联结。除非“为了相互合作的事情与人签订一些这样的合约”,否则,完全的企业关系不会发生。

三、合作竞争策略选择———作为分析工具的博弈论

现代博弈论作为处理竞争冲突与合作共谋问题的一个新颖而优美的理论,研究聪明而又理智的决策者在竞争冲突与合作中的策略选择理论。把博弈论引入社会经济

分析中,使博弈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博弈论天然就是分析合作竞争问题的工具,它强调参加博弈的各方的收益不是独立的,而是取决于对方的反应策略,从而在竞争的各方之间搭起了通向合作的桥梁,并为合作竞争提供了模型化的分析。按博弈的双方是否达成协议,博弈问题可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是指双方达成一系列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强调联盟内部的信息互通和有约束力的可执行的契约,以及团体理性。而非合作博弈各方之间没有达成一致的约束协议,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

合作博弈揭示合作的必然性、合作方式和合作利益的分配。社会经济活动中出于某种原因,总会有一部分人具有一致的利益或某些利益共同点,这种情况下,各利益主体为取得更多利益,常由若干人组成联盟,经联盟为单位进行竞争,只要联盟能带来更多的利益,合作就会存在。合作博弈研究的前提就是竞争的双方的合作已经存在的条件下的博弈问题,这种情况下和竞争主要是各方对合作剩余的竞争。由于双方的合作产生了合作剩余,使参与人的价值总量比合作前更大,在对合作剩余竞争后使各方的收益都有所增加,这种收益的增加也就是各方达成合作协议的动机。

而非合作博弈问题中的合作竞争问题,则由于非合作的博弈研究的是博弈各方没有达成协议,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选择博弈的策略,结果往往达成非合作的纳什均衡。但问题的根本是:个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将损害整体的利益。博弈论中著名的“囚犯困境问题”对此作了很好的说明。

在这个矩阵中,假设你处于行的位置,同时你认为对方将合作,那么你将得到图中第一列的两个结果中的一个,你可以选合作,那么你将得到“对双方合作的奖励”即3,当然,你也可以选背叛,得到“对背叛的诱惑”5。换言之,如果你认为对方合作,那么你背叛将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反过来,如果你认为对方将背叛,那么你就处于图中的第二列。如果你选择合作,那么你就是“笨蛋”,给你一个0分。你选择背叛,就会得到“对双方背叛的惩罚”1分。因此,对方背叛,你也背叛将会更好些。这就是说,如果你认为对方将合作,你背叛能得到更多;如果你认为对方将背叛,你背叛也能得到更多。所以无论对方如何行动,你背叛总是好的。分析的结果好像不可能存在双方的合作。然而,个体的理性导致双方得到的(1分)比可能得到的(3分)少,这就是“困境”。这种困境同时也给我们以启示:博弈的双方都以自己最大利益为目标,结果无法实现共同利益甚至较大利益,如市场竞争,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等,即当一个社会每个个体只为自身利益打

算时,即使大家都遵守社会规则,个体的行为是不一定符合集体的或社会的利益,甚至也不能实现个体的最佳利益。

上述“囚犯困境”分析仅仅是一种静态的分析,并且是以博弈的双方的信息不可传递为条件的,而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往往是动态的,并且双方的信息是可以互通的,即使在双方没有达成合作协议的情况下,由于“学习效应”一方也可通过对方以前的行为预期其以后的行动,于是就有了“重复囚犯困境”分析。希尔认为,在囚犯困境中,如果进行的不是一次博弈而是无限次重复的博弈,只要参加者不是把未来的收益看得太无所谓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合作的纳什均衡,即上图中双方都选择合作的策略。“重复博弈”意味着今天的选择不仅决定当前竞争的结果,而且还影响以后的选择。因为从动态的观点看,人们的理性是不完全的,有一个学习完善的过程,开始时人们只看中眼前的利益,忽略长远利益,选择不合作,但随着博弈产供销数的增加,人们发现只看中眼前利益进行的竞争行为对双方都不利,追求长远利益才真正符合人们的理性选择。罗伯特·艾克斯罗德研究了合作的进化并用一个计算机博弈模型证明了动态非合作博弈下采取合作竞争策略(一报还一报)总能获取稳定的最大收益,这种策略综合了善良性、报复性、宽容性和清晰性。它的善良性防止它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它报复性使对方试着背叛一次后就不敢再背叛,它的宽容性有助于重新恢复合作,它的清晰性使它容易被对方理解,从而引出长期的合作。现实生活中博弈常常是多方参与的,如果机会主义者采取背叛的策略,在重复博弈中就会受到其他参与者的报复,并寻求与其他人的合作,这样对背叛就极为不利,他也就不得不也采取合作的策略。竞争的存在又降低了“背叛”的机会主义选择,使这种合作竞争系统具有集体稳定性。

运用博弈论的分析表明,无论是合作的博弈还是非合作的博弈,从长期动态的观点看,最终都会达到稳定的合作竞争状态。

四、结语

合作竞争理论是发展了的一种商业领域的新理论,它超越了单纯的竞争与合作的理论,更全面透彻地揭示了人类的经济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及博弈论的发展,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合作竞争行为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但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合作竞争的分析侧重于宏观层次的分析,把合作竞争提升到哲学高度和历史发展的背景中进行分析,指出了合作竞争统一的客观必然性及决定合作竞争行为的根本力量。然而,它缺少微观的分析,对相互竞争的各方在确定合作竞争策略时应采取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未做出回

答。在这方面,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交易费用概念对此做了回答。此外,新制度经济学发展了产权、合约理论,对合作竞争的约束条件作了补充。但是新制度经济学在把产权、合约制度作为竞争的约束条件时忽略了科学技术进步对合作竞争行为选择的长期性的根本决定性因素,建立了一个基于“自由契约的合作世界”。虽然产权、合约的确立即是合作竞争的约束条件,又是合作竞争的结果,但新制度经济学无法确定对合作剩余的分配均衡。“理性自身并不能决定分配合作剩余的分配方”。事实上,合作剩余的分配方式取决于双方的谈判力量,而“谈判力量”并不是来自个人的理性,而来自于他所置身其中的特定的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对经济资源的支配权力,来自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产关系中的所处的地位。这种生产关系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进步)决定的,而不仅是对交易成本的精确计算。博弈认的发展,把合作竞争理论又推进了一步。在产权、合约制度的框架下,把交易费用成本量化,对合作竞争问题作了模型化的分析,直观地揭示了合作竞争的可能性及进化路径。更为重要的是博弈论为合作竞争提供了技术性的分析和策略制定工具,使合作竞争理论具有了现实的可操作性。三种理论结合起来在经济学视角下,从整体上为合作竞争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即合作竞争是由一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统一体,合作竞争的根本推动力量是科学技术进步导致交易费用的降低;制度的建立是合作竞争的前提条件,它提供了清晰的产权和建立可执行契约的环境;博弈论则为合作竞争策略选择提供了最佳分析工具。

[参考文献]

[1] 德姆赛茨,阿尔钦.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 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 黄少安.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J].经济研究,2000,(5).

[7] 易宪容.科斯评传[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8] 罗伯特·艾克斯罗德.对策中的制胜之道———合作的进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