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压井技术
常规压井技术

四、压井案例分析
例2: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某井用152mm钻头,密度1.15g/cm3的泥 浆钻进至井深1205米发现液面上涨1.5方,关井 后测得立压1MPa,套压2.1MPa,决定用密度
1.35g/cm3泥浆压井,压井过程中发现无法控
制立压,立压比计算高4MPa,开大节流阀至全 开,立压不降。 分析原因应如何对该井进行处理。
例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2、地层压力及压井钻井液密度 常 计算地层压力 P =0.0098ρ H+P p m d 规 计算压井液密度 ρ =102P /H+ρ mk p e 压 式中 ρmk——压井液密度,g/cm3 井 ρm——原钻井液密度, g/cm3 ; 技 ρe——钻井液密度附加安全值,g/cm3 3 一般取:油井ρ = 0.05 ~ 0.10 g/cm 术 e
L2 +…+(Dhn2—Dpn2)Ln )]/4
总容积:V=V1+V2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3、钻柱内外容积及压井泥浆量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式中:D——钻具内径,m; Dh——井径或套管内径,m; Dp——钻具外径,m; L——钻具或井段长度,m。 所需压井液量一般取总容积的1.5~2 倍。
例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建立起新的压力平衡,压井成功。
三、常用压井方法
1、司钻法压井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第二步(第二循环周):
步骤8:开井检查溢流,如果井口有流体流出,重复 压井程序。如果井口没有流体流出,调整钻井液密度 性能。
三、常用压井方法
1、司钻法压井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压井中立管和套管压力的变化规律
三、常用压井方法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1)初始循环总立压PTi 压井液刚开始泵入钻柱时的立管压力。 PTi=Pd+Pci 式中:Pd-关井立压 Pci-原浆在压井排量下的循环压耗
压井方式介绍范文

压井方式介绍范文压井是石油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用于控制油井异常压力或井底情况的技术手段。
在进行钻井作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高压油气井或油井喷流事故,这时需要采取压井方式来处理。
常见的压井方式有以下几种:1.高密度水泥压井方式:高密度水泥压井是一种较常用的压井方式。
其原理是通过泵送高密度水泥浆进入油井井筒,形成一个压力屏障,防止井底油气返吸到井口。
这种方式适用于井底不太复杂的情况。
2.重力压井方式:重力压井是利用井口井筒液面的高度差来控制井底压力的一种方法。
将密度较大的液体(如钻泥或水)注入井口,使井口液面提升,形成一定的压力。
这种方式适用于井底压力较低的情况。
3.液力压井方式:液力压井是通过注入辅助液体来增加井口液面的压力,进而控制井底油气压力的一种方法。
液力压井可以用于控制井底油气井涌或是缓慢排油的情况。
4.气体压井方式:气体压井是利用气体的轻质性和良好的可压缩性,通过注入轻质气体(如天然气或氮气)来控制井底压力的一种方法。
气体压井适用于井底压力较高或有大量气体产生的情况。
5.平衡压井方式:平衡压井在注入压井液的同时,通过调整压井液的密度控制油井井底压力与井口压力的平衡。
平衡压井方式可用于较复杂的井底情况,比如井底有多个油层。
压井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井底情况、井口条件和施工条件等因素。
对于不同的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工程设计和计算,以确保压井过程的安全有效进行。
在进行压井操作时,需要密切监控井底压力、井筒液位以及注入液体的流量和密度等参数。
通过实时监测,及时调整压井操作,保证压力控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此外,压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井底油管和环空之间的压力差,避免产生太大的差压,导致井漏或环空坍塌等问题。
压井操作还需要保证液体注入的持续性和连续性,以充分填充井筒,并形成压力屏障,避免油气从井底返吸。
总之,压井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技术,在油气开采中起到了控制井底压力、确保作业安全的关键作用。
不同的井底情况可能需要不同的压井方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为开采过程提供可靠的支持。
压井的概念

压井的概念压井是一种油田工程中的关键技术,旨在控制油气井的压力,防止井口喷发、井喷和泥浆井控失效等事故的发生。
压井操作通过在井底注入高密度泥浆或水泥浆,增加井底压力,以抵抗井中高压流体的压力,从而稳定井筒,保证井口安全。
压井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
从安全的角度来看,压井是一种为了保证井口安全而进行的措施。
在油气开发过程中,井口的高压流体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很容易导致井喷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
因此,压井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有效地降低井口的压力,保证油气井的安全运营。
从工程的角度来看,压井是一种控制油气井压力的技术。
在井筒钻进、完井和生产中,井口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井压,需要通过压井操作来控制。
压井可以通过调节注入流体的压力、密度和注入速度来实现对井口压力的调控。
压井操作需要综合考虑井深、井筒的压力状况、地层情况等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使井口压力达到恰当的范围,保证井筒稳定和安全。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压井还可以根据需要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平衡压井、侵入压井和防喷压井。
平衡压井是控制井口压力与地层压力平衡一致,使油气井能够稳定地生产。
侵入压井是指在油井生产中,为了控制含砂地层中的流体压力,通过注水或注泥浆的方式,将流体压力调整到安全范围内。
防喷压井则是面对井口喷发、井喷等危险情况时的一种紧急手段,通过快速注入高密度泥浆或水泥浆,抵抗高压井涌,保护井口和井筒安全。
压井操作还需要依靠一套完善的设备和工具来实施。
常见的压井设备包括压井泵、密度计、压力表等,而压井工具则包括锤击器、调压器、封井器等。
在实施压井前,需要对井筒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例如加装封堵器、测量井口压力等。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根据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压井是油田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控制油气井的压力,防止井口喷发、井喷和泥浆井控失效等事故的发生。
压井操作需要经过精确的设计和施工,依靠专业的设备和工具来实施。
学习任务一井底常压法压井技术

定量泥浆加重计算
已知原浆密度0=1.20g/cm3,原浆容积V0 =191m3,把此浆加 重到1=1.35 g/cm3。 求:(1)需重晶石多少袋; (2)加重后泥浆总体积。 解:(1)重晶石的重量 根据公式:
S V0 ( 1 0 ) G1 S 1
=4.25191(1.35–1.2)/(4.25–1.35)=41.987t =41.9870.05=840袋
每袋重晶石50Kg,重晶石袋数为:392250=799袋 (2)重晶石的体积33.922/4.25=7.982m3
2)定量泥浆加重时所需加重材料的计算
SV0 ( 1 0 ) G1 S 1
式中: G1---定量泥浆加重时所需加重材料的重量; v0---原钻井液容积。见例题
例:已知钻井液密度1.22g/cm3,节流压力7.584MPa, 环空压力损失(1067米)0.379MPa。 求:在1067m处的当量钻井液密度。 解:附加压力=7.585+0.379=7.964 钻井液密度增量=7.964/1.067/9.81=0.761 当量钻井液密度=1.22+0.761=1.98g/cm3
钻井液密度与压力的计算
已知:压力=43.00MPa,井深=3200m. 求:(1)压力梯度 (2)当量钻井液密度.
解:(1)压力梯度=43MPa / 3200=13.445KPa / m (2)当量钻井液密度=13.445KPa /9.8=I.37
当量钻井液密度
当量钻井液密度=环空钻井液密度+钻井液密度增量 钻井液密度增量=附加压力深度9.81 通常情况下,附加压力包括环空压力损失与井 涌控制压力。
4、 起下钻钻井液安全增量
为了减少抽吸带来的液柱压力下降,应当增加一个起下钻 安全增量,通常是: 0.05---0.1g/cm3(油井) 0.07---0.15g/cm3 (气层)
常规压井技术.

讲授内容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1 2 3 4
压井基本原理 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常用压井方法 压井案例分析
一、压井基本原理
常 就是向失去压力平衡的井内泵入高密 规 压 度的压井液,并始终控制井底压力略大于 井 技 地层压力,不出现新的溢流,以重建和恢 术 复压力平衡的作业。
压井:
一、压井基本原理
常 压井是以U型管原理为依据。利用地面 规 压 节流阀产生的阻力(即回压)和井内液柱 井 技 压力所形成的井底压力来平衡地层压力, 术 实现压井的基本原则。
合并:ρ w=ρm-102(Pa- Pd )/hw
hw=ΔV/ Va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1、溢流种类的判别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ΔV为溢流量L Va为环空的容积系数L
ρ w—地层流体密度, g/cm3;
ρm—原钻井液密度, g/cm3; Pa—关井套管压力, MPa; Pd—关井立管压力, MPa; ΔV—钻井液池钻井液增量, m3;
Va—溢流所在环空截面积, m3/m;
hw-地层流体在环空所占高度, m。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1、溢流种类的判别 常 规 压 流种类。 当溢流进入井内流体密度为: a. 0.12--0.36g/cm3之间,则为天然气溢流。 b. 0.36--1.07g/cm3之间,则为油溢流或混合 流体。 c. 1.07--1.20g/cm3之间,则为盐水溢流。
L2 +…+(Dhn2—Dpn2)Ln )]/4
总容积:V=V1+V2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3、钻柱内外容积及压井泥浆量 常 规 压 井 技 术
式中:D——钻具内径,m; Dh——井径或套管内径,m; Dp——钻具外径,m; L——钻具或井段长度,m。 所需压井液量一般取总容积的1.5~2 倍。
常规压井ppt课件

技术研究中心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1、溢流流体的密度 2、地层压力及压井液密度 3、管柱内外容积及压井液液量 4、压井循环时间 5、循环总立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技术研究中心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1、溢流流体的密度
发生溢流关井后,根据关井油压和关井套压 的差值,可以计算出溢流的密度;根据溢流密度 判断侵入井内的地层流体是单纯的油、气、水, 还是它们的混合体。
Pa—关井套管压力, MPa;
Pd—关井立管压力, MPa;
ΔV—循环池溢流增量, m3;
Va—溢流所在环空截面积, m3/m;
hw-地层流体在环空所占高度, m。Pb—井底压力, MPa;
技术研究中心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2、地层压力及压井液密度
管柱内部:Pb= Pd +0.0098ρmH
地层压力:Pp=Pb=Pd+0.0098ρmH
管柱内容积V1:V1=A1L
总容积:V=V1+V2
管柱外容积V2:V2=A2L
溢流
式中: A1——油管内容积系数,m3/m。 A2 ——环空容积系数,m3/m。
压井所需压井液量一般取总容积的 1.5~2 倍。
技术研究中心
二、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4、压井循环时间
压井液从地面到达管柱底部的时间t1:
压
t1=V1/60Q
常规压井技术
目录
1
压井基本原理
2
压井基本数据计算
3
常用压井方法
2
技术研究中心
一、压井基本原理
压井概述:
压井是采用设备从地面向井内泵入密度适当的压井液,并在泵入 的过程中始终控制井底压力略大于地层压力,以重建和恢复井内压力 平衡的过程。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关键是首先要正确地确定地层压力 (油层静压),然后根据油层静压的大小选择密度适当、性能符合要 求的压井液,使井筒内的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相平衡,从而达到压井 的目的;其次是合理的地选择压井方法,并在压井过程中,控制井底 压力(液柱压力)略大于地层压力。
钻井井控现场操作技术与压井方法

钻井中一定要采用设计中规定的密度值。钻井技术操作规程规定,
钻井液安全附加压力当量密度值,油井按0.05~0.10g/cm3,气井则应按 0.07~0.15g/cm3设计。若为含硫天然气井,应取二者的高限。许多井出
第一部分
钻井作业现场井控操作技术
华北泉320-1X井是一口评价井(斜井),设计垂深3020m。 该井于2006年10月4日钻至井深1294.24m,起至第12柱时,发现钻 具上提时环空钻井液外溢,提醒司钻有“拔活塞”现象,司钻在起 出12柱下单根后,上提下放活动钻具。
井温在20℃以下和66℃以上,硫化物应力腐蚀敏感度低,井温高 于92℃就更能防止硫化物应力破坏。
第一部分
钻井作业现场井控操作技术
含硫天然气井钻具易产生应力腐蚀脆断。若天然气中同时含H2S 和CO2,这二者共存时造成的腐蚀比单独的H2S或CO2腐蚀更利害。H2S对
金属材料的腐蚀破坏,其主要危险还不在于电化学腐蚀,更重要的是
导致金属材料的氢脆破坏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比较经典的氢脆破坏理论是内压力理论: H2S电化学腐蚀产生 的氢原子,在向钢材内部扩散过程中,结合成比氢原子体积大20倍的 氢分子,体积膨胀。这样就在钢材内部产生高达30MPa以上的内应力,
致使低碳钢或软钢发生氢鼓泡,高强度钢或硬度高的钢材内部产生微
裂纹,使钢材变脆,延展性下降,出现破裂,即为“氢脆”。
来说,并不会感到难受;
对在含硫地区钻井,对含硫地层必须实行平衡钻井,钻 井液密度附加值取高限,在任何时候不允许地层中含硫天然气进
入井筒。在气层中处理复杂情况需泡油、注解卡剂等பைடு நூலகம்业,总的
液柱压力不能小于气层压力。钻井液中应加入除硫剂、缓蚀剂及 钻具保护剂,PH值不低于10,避免使用高强度钻杆。
井下作业中的压井作业

井下作业井控关井程序
(5)一岗 1)抢下管串时,负责井架二层平台的 操作; 2)听到长笛讯号,立即从二层平台下 来协助井口操作; 3)负责控制放喷,协助关防喷器或装 井口。
2015-3-27 2004.3.11 12
井下作业井控关井程序
(6)二岗 1)抢下管串; 2)接油管回压凡尔,协助关防 喷器; 3)抢装井口。
井下作业井控关井程序
井下作业井控演习 1.井下作业井控演习的意义 (1)熟悉各自的岗位职责; (2)熟练各岗位的具体操作; (3)保证设备完好、灵活好用; (4)一旦发生溢流或井喷,能够各司其职, 默契配全,顺利完成任务。
2015-3-27 2004.3.11 23
井下作业井控关井程序
2.岗位分工与职责 (1)司钻:发出警报,指挥防喷工作。 (2)副司钻:关闭防喷器。 ( 3 )一岗:迅速由二层平台撤至地面,协助关 闭防喷器,控制放喷。 ( 4 )二岗:抢装井口或油管回压凡尔,协助关 闭防喷器。 ( 5 )三岗:检查井口闸门是否全开,协助抢装 井口\关闭防喷器或油管回压凡尔。
6.演习要求 (1)试油气机组每月演习次数不少于1次。修井机 组每季度演习次数不少于1次。 ( 2 )完成射孔防喷演习时间不超过 2min,起下钻 防喷演习时间不超过3min,冲砂防喷演习时间不 超过5min。 (3)机组人员熟练掌握井控岗位职责。岗位分工 明确、处理程序准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演习为 合格。如达不到上述要求,演习为不合格。必须 重新安排演习,直到合格为止。 ( 4 )每次防喷演习后必须写好防喷演习记录,认 真讲评。 2015-3-27 2004.3.11 30
2015-3-27 2004.3.11 5
井下作业井控关井程序
2.机组岗位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常规压井技术常规压井技术二Ο一五年五月1/ 49一、概述二、关井技术措施三、压井技术---------------------------------------------------------------最新资料推荐------------------------------------------------------ 一、概述 1.压井的原理“U”形管原理关井时如图所示:将钻柱和环空视为连通的“U”形管,井底地层作为U形管底部。
关井后,压力平衡关系为:Psp+Phi=Pp=Pa+Pha3/ 49一、概述 2.压井数据的获取1)判断溢流类型 2)计算压井钻井液密度 3)计算加重钻井液量4)计算注入加重钻井液的时间5)计算压井循环时的立管总压力 6)计算最大允许关井套压---------------------------------------------------------------最新资料推荐------------------------------------------------------ 一、概述 2.压井数据的获取1)判断溢流类型hw?V ? Vahw ? 溢流高度,米;102( p a ? p d ) ?w ? ?m ? hw? w ? 溢流密度,g / cm 3;pa、 pd为关井套压和关井立压Va—每米环空容积?V ? 钻井液池钻井液增量?w—在1.07---1.20g/cm3之间为盐水。
?w—在0.12-0.36g/cm3之间为天然气。
?w—在0.36---1.07g/cm3之间为油或混合气体溢流。
5/ 49一、概述 2.压井数据的获取2)计算压井钻井液密度依据关井立管压力计算压井钻井液密度?k ? ?m ?102 p d H ? ?e? m —原钻井液密度, g / cm 3。
p d —关井立管压力, MPa。
? e —安全附加值, g / cm 3。
---------------------------------------------------------------最新资料推荐------------------------------------------------------ 一、概述 2.压井数据的获取3)计算钻柱内、外容积及加重钻井液量 ? 钻柱内容积V1V1 ?? 环空容积?? D 42 h121L1 ? D2 L2 ? ? ? ? ? Dn Ln222??V2 ?? 总容积?? ? D 4? D p1 L1 ? Dh 2 ? D p 2 L2 ? ? ? ???22?V=V1+V2V1——钻柱内容积(m3); V2 ——环空容积(m3); D ——钻具内径(m); Dh ——井眼直径或套管内径(m); DP ——钻具外径(m); L ——钻具或井段长(m); 所需加重钻井液量一般取总容积之和的1.5---2倍。
7/ 49一、概述 2.压井数据的获取4)计算注入加重钻井液的时间?注满钻柱内所需时间 ?注满环形空间所需时间t1 ?1000V1 t1 ? 60Q 1000 V160Q1000V2 t2 ? 1000V2 60Q t2 ?60Qmin ; t1—注满钻柱内容积所需时间, min ;t 2 —注满环空所需时间, V2 —环空容积,m3; V1—钻具内容积, m3; Q —压井排量, L / S。
Q —压井排量, L / S。
---------------------------------------------------------------最新资料推荐------------------------------------------------------ 一、概述 2.压井数据的获取5)计算压井循环时的立管总压力Psp 关井立压的读取 ?对于具有良好渗透性的地层,关井 10 ~ 15 分钟后地层和井眼之间可以建立起平衡; ?对于致密性地层建立起平衡所需的时间较长。
压力套压Pa立压10~15 min关井时间关井时立压、套压的变化规律Pp9/ 49一、概述 2.压井数据的获取5)计算压井循环时的立管总压力?初始压井立管压力 ?终了循环立管压力ps=pd+pops—初始压井循环立管压力, MPa; pd—关井立管压力, MPa po—压井排量循环立管压力,MPa;?1 PF ? p0 ? 9.81( ? k ? ?1 ) H ?0PF---最终立管压力Mpa; ?1---最新钻井液密度g/cm3 。
?0---原钻井液密度g/cm3。
?k---压井浆密度 g/cm3。
P0---原低泵速泵压。
H---井深,km。
---------------------------------------------------------------最新资料推荐------------------------------------------------------ 一、概述 2.压井数据的获取6) 计算最大允许关井套压Pmax=(Gf–Gm)HfPmax—最大允许关井套压,MPaGf—地层破裂压力梯度,MPa/m —套管鞋处井深,mGm —原钻井液压力梯度,MPa/mHf11/ 49一、概述二、关井技术措施三、压井技术---------------------------------------------------------------最新资料推荐------------------------------------------------------ 二、关井技术措施1.关井后天然气对井内压力的影响进入井筒内的气体在滑套效应情况下,在钻井液中上升。
因此,井底、井内各深度和井口所受的压力是随气体的上升而增加的。
当气体带压上升至井口时,天然气的压力就作用于全井筒,使井底、井口和井筒各处的受力达到最大。
a、关井后,井口压力会随气体上升而不断增高,此时,不能认为是地层压力很高,不能用关井较长时间后的井口压力计算地层压力和压井液密度。
b、不能长时间关井不循环,井口和井底压力逐渐升高,如超过井口装置和套管的工作能力,就会造成失控;超过地层破裂压力或套管抗内压强度,就可能造成井漏或套管破裂等复杂情况。
13/ 49二、关井技术措施理想状态下,井筒内气体膨胀规律由图可知,关进之前,气体在井筒上升时早期体积膨胀并不严重,但是在靠近井口的位置急剧膨胀。
---------------------------------------------------------------最新资料推荐------------------------------------------------------ 二、关井技术措施根据Orkiszewski(奥齐思泽斯基)模型,井筒气体带压上升时井口压力变化规律由图可知,由于井筒储积效应,井筒存在大量气体时,井口压力的上升要慢于气体在井筒上升时造成的压力上升;但是随着大量气体侵入,导致井口压力达到更高值。
15/ 49二、关井技术措施2、溢流后原则上要立即关井“1m3报警,2m3关井”。
“发现溢流应在2m3内报警并立即关井”。
由于对溢流量认定的偏差,出现了多次比较严重的溢流复杂情况。
所以目前修改为:“发现溢流立即关井,疑似溢流关井检查,确认溢流立即上报”。
但是鉴于目前不少井队技术水平有限,责任心不强,采取比较武断的关井措施也是必要的。
实际上,只要认真执行好坐岗制度,钻井时认真记录好泥浆池液面,注意增减量;起钻时,认真记录好灌入量,在一定范围波动是允许的。
---------------------------------------------------------------最新资料推荐------------------------------------------------------ 二、关井技术措施3、关于关井方法“硬”关井和“软”关井两种方式。
所谓“硬”关井,即在溢流或井喷时,包括节流阀在内的井口旁侧通道全部关闭的情况下,直接关闭防喷器。
其优点是:关井速度快、关井时间短,溢流量小。
缺点是:井口设备受液击压力冲击大。
所谓的“软”关井,即在溢流或井喷发生时,在其他旁侧通道关闭,而节流阀通道打开的情况下,先关防喷器,然后关闭节流阀。
其优点是:井口设备受液击压力冲击小。
缺点是:关井速度慢,关井时间长,溢流量大,关井套压较高。
17/ 49二、关井技术措施先关环形防喷器,后关闸板防喷器,是因为闸板防喷器的闸板胶心在关闭过程中,承受高压流体的能力较环形防喷器差。
适当打开节流阀的目的,在于关井过程中,使井口套压保持一定值,既可减少液击影响,又可在很大程度上阻止地层流体继续进入井内。
这就是“四。
七”动作中的“发、停、抢、开、关、关、看” 。
---------------------------------------------------------------最新资料推荐------------------------------------------------------ 二、关井技术措施4、关井后的求压做法① 钻柱中未装钻具止回阀时关井立压(Pd)的求法钻柱中未装钻具止回阀时,关井立压可以直接从立管压力表上读得。
② 钻柱中装有钻具止回阀时关井立压(Pd)的求法 a.循环法(在已做低泵冲试验时采用)缓慢启动钻井泵并适当打开节流阀,循环中使套压等于关井情况下的套压值(Pa)并保持不变;当循环泵冲达到低泵冲试验时的泵冲时,记录此时的循环立压(Pt),低泵冲试验时立压为Pc,停泵后关节流阀关井。
则:关井立压Pd=Pt-Pc19/ 49二、关井技术措施b.憋压法(在未做低泵冲试验时采用)在关井情况下,用小流量向井内憋注,当钻具止回阀被顶开、套压由关井套压(Pa)上升到某一值时停泵,同时记录套压(Pa1)和立压(Pd1)。
考虑到压力传播滞后时间,一般控制立压不超过关井套压。
关井立压Pd=Pd1-(Pa1-Pa)---------------------------------------------------------------最新资料推荐------------------------------------------------------ 二、关井技术措施5、关井时间确定关井之初,因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地层流体继续向井内流动,经一定时间后,关井压力增加到一定值时,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