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各类型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专题2.1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含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中考力热电综合计算题

中考物理专题4.5 初中力热电综合计算题知识回顾解决力热电综合计算题一般涉及到的物理公式包括速度公式、密度公式、重力公式、压强公式、浮力公式、机械功和功率、机械效率公式、电功公式、电功率公式、物体吸热放热公式、热值公式、热效率公式等;涉及到的物理规律有二力平衡条件、液体压强规律、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热平衡方程等。
典例突破【例题1】(2019苏州)某款电热水壶的相关信息如表所示现在该水壶内装入质量为1kg、初温为20℃的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接通电源使其正常工作,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水烧开(不计热量损失),(c水=4.2×103J/(kg•℃),g=10N/kg)求:(1)装入水后水壶对桌面的压强p;(2)水吸收的热量Q;(3)将水烧开所需时间t。
【答案】(1)装入水后水壶对桌面的压强为750Pa;(2)水吸收的热量是3.36105J;(3)电热水壶把这壶水烧开需要336s。
【解析】(1)壶内装入质量为1kg的水,重力为:G水=mg=1kg×10N/kg=10N,装入水后水壶对桌面的压力:F=10N+5N=15N;第 1 页共 16 页装入水后水壶对桌面的压强:p=FS =15N200×10−4m2=750Pa;(2)水壶装了质量为1kg,初温为20℃的水,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则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1kg×(100℃-20℃)=3.36×105J;(3)不计热损失,W=Q吸,由P=WP额定可得电热水壶工作时间:t=WP额定=Q吸P额定=3.36×105J1000W=336s。
【例题2】图甲是小明家安装的即热式热水器,其具有高、低温两档加热功能,低温档功率为5500W,内部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R1和R2是两个电热丝。
某次小眀用高温档淋浴时,水的初温是20℃,淋浴头的出水温度为40°C,淋浴20min共用水100L.假设热水器电热丝正常工作且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c水=4.2×103J/(kg•°C)】求:(1)电热丝R1的阻值。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力学综合计算题

专题2.7 力学综合计算题一、解决力学体系内综合计算题需要用到的公式 1.根t s v =可求路程vt s =和时间vs t = 2.重力的计算公式:G =m g ,(式中g 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N /k g ,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 =10N /k g );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4.压强公式S F p =, 导出公式 pS F =和PFS = 5.液体压强计算:gh p ρ=,(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 3;g=9.8 N/kg ;h 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 )6.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7.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排液排浮gV G F ρ==8.计算浮力方法有:(1)秤量法:F 浮= G- F 拉 (G 是物体受到重力,F 拉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3)阿基米德原理:排液排浮gV G F ρ== (4)平衡法:F 浮=G 物 (适合漂浮、悬浮)9.杠杆平衡的条件:F 1L 1=F 2L 2 。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10.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 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 =G /n11.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距离(s) 的乘积。
功的公式:W =F s ;单位:W →焦(J);F →牛顿(N);s →米(m)。
(1焦=1牛·米). 12.功率(P):单位时间(t )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知识回顾计算公式:tWP =。
单位:P →瓦特(w);W →焦(J);t →秒(s)。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中考力热综合计算题

专题4.3 初中力热综合计算题知识回顾解决力热综合计算题一般涉及到的物理公式包括速度公式、密度公式、重力公式、压强公式、浮力公式、机械功和功率、机械效率公式、物体吸热公式、放热公式、热值公式、热效率公式等;涉及到的物理规律有二力平衡条件、液体压强规律、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以及热平衡方程等。
典例突破【例题1】(2019河南)在2018上海国际新能源汽车展上,各款车型争奇斗艳。
参展的新能源汽车大部分为电动汽车,其动力主要来源于电动机,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电动汽车,请你根据下面的数据进行计算:(1)若汽车质量为960kg,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强多大(g=l0N/kg)(2)该电动汽车内部的电池电压为75V,额定电流为100A,电动机工作时可以把80%的电能转化为动能,汽车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当速度为36km/h时,所受平均阻力是多少?(3)普通汽车把汽车燃烧能量转化为动能的效率为25%.如果电动汽车以36km/h的速度在额定功率下匀速行驶100km,与普通汽车相比大约可以节省多少汽油?(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强为1.2×105Pa;(2)汽车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当速度为36km/h时,所受平均阻力是600N;(3)与普通汽车相比大约可以节省5.2kg的汽油。
【解析】(1)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G=mg=960kg×10N/kg=9600N,受力面积:S=200cm2×4=800cm2=8×10﹣2m2,对地面的压强:p===1.2×105Pa;(2)电动机工作时的功率:P电=UI=75V×100A=7500W,由η=×100%可得,牵引力的功率:P机械=80%P电=80%×7500W=6000W,汽车行驶的速度:v=36km/h=10m/s,因汽车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由P===Fv可得,所受平均阻力:f=F′===600N;(3)在额定功率下匀速行驶100km牵引力做的功:W=F′s=600N×100×103m=6×107J,由η=×100%可得,需要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放===2.4×108J,由Q放=mq可得,节省汽油的质量:m′==≈5.2kg。
物理中考中的计算题解析

物理中考中的计算题解析在物理中考过程中,计算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些计算题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公式进行计算,从而得出准确的结果。
本文将对物理中考中的计算题进行解析,并介绍一些解题技巧。
1. 速度计算题在速度计算题中,常见的问题是根据物体的位移和时间计算速度。
根据公式v=d/t,其中v表示速度,d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利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物体在10秒内行驶了200米的距离,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速度。
根据公式v=d/t,将已知的位移和时间代入,得出v=200/10=20m/s。
因此,物体的速度为20m/s。
2. 力的计算题在力的计算题中,需要根据已知条件来计算物体所受的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比如,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kg,受到的加速度为10m/s²,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所受的力。
根据公式F=ma,将已知的质量和加速度代入,得出F=5kg×10m/s²=50N。
因此,该物体受到的力为50N。
3. 功率计算题在功率计算题中,需要根据已知条件来计算物体的功率。
根据功率的定义P=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人用100J的功力提起一个物体,用时10秒,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功率。
根据公式P=W/t,将已知的功和时间代入,得出P=100J/10s=10W。
因此,该人的功率为10W。
4. 电功计算题在电功计算题中,常见的问题是根据已知条件计算电功。
根据电功的定义W=Pt,其中W表示电功,P表示功率,t表示时间,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比如,一个电器的功率为500W,使用了2小时,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电功。
根据公式W=Pt,将已知的功率和时间代入,得出W=500W×2h=1000Wh=1kWh。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含答案)

专题2.1 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1.灵活运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s v t = s v t = s t v=2.掌握物理量常用单位及其换算 (1)时间单位换算1h=60min=3600s 1min=60s (2)长度、路程单位换算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3)速度单位换算1km/h=5/18m/s 1m/s=3.6km/h 3.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思维方法(1)读题、审题后确认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直线运动; (2)若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可由公式s v t = s v t = s t v=分别求解解速度,路程,时间。
在从题干中或图表中找到已知量后,要立即把已知量的单位化为国际单位,v 用米/秒(m/s )、S 用米(m )、时间用秒(s)。
将已知量连同单位代入相应公式求出相应物理量;(3)若做变速直线运动,可用v=s/t 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在计算时也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4)在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时,或者说题中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各物理量要做到一一对应,也就是v 1,s 1,t 1是物体1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 1=s 1/t 1;v 2,s 2,t 2是物体2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 2=s 2/t 2。
决不能相互混淆。
然后找与两物体对应方程相连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S 1+S 2=a ,或者S 1-S 2=b ,有了这样的联系,两方程即可变为一个方程,所求物理量就在该方程之中。
类型1.利用速度公式求解【例题1】(2018•青岛)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 ,从家到学校要走15min ,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是( )类型与典例突破知识回顾A.1080m B.108m C.18km D.0.3km【答案】A【解析】根据速度公式解决问题,重点看公式中两个物理量能知道,或者间接知道就可以求出第三个物理量。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计算题专题《速度的计算》(解析版)

《速度的计算和应用》一、计算题1.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想带小孙子驾车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游玩迪士尼乐园,9:35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査询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求:(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计算爷孙俩能赶上哪一车次并说明理由,(2)求出G1348次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ℎ?车次南昌西开到上海虹桥运行距离G134609:4313:18780kmG138610:0513:59780kmG134810:2613:41780km2.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
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一辆长10米的大货车,以36km/ℎ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秒,求隧道长为多少?4.一列火车向着远处的山崖以72km/ℎ的速度匀速行驶,列车经过某处时鸣了一声汽笛,约1.5s后司机听到回声(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那么:(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列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米?(2)该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大约是多少米?5.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的有关内容。
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6.如图,A、B两地相距4km,MN是与AB连线平行的一条小河的河岸,AB到河岸的垂直距离为3km,小军要从A处走到河岸取水然后送到B处,他先沿着垂直于河岸的方向到D点取水,再沿直线DB到B处。
若小军的速度大小恒为5km/ℎ,不考虑取水停留的时间。
(1)求小军完成这次取水和送水任务所需的时间。
(2)为了找到一条最短中路线(即从A到河岸和从河岸到B的总路程最短),可以将MN看成一个平面镜,从A点作出一条光线经MN反射后恰能通过B点,请你证明入射点O即为最短路线的取水点。
初中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总结计划全攻略:力学综合计算题

2020中考物理压轴计算题冲刺训练(共7大专题)专题一、力学综共计算题知识回首一、解决力学系统内综共计算题需要用到的公式1.根vs可求行程svt和时间tt2.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N/kg,在大略计算时也可取g=10N/kg);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3.二力均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同向来线上。
4.压强公式p F,导出公式F pS和SFSP5.液体压强计算:p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g=N/kg;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6.浮力产生的原由: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遇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7.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遇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遇到的重力。
(淹没在气体里的物体遇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遇到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液gV排8.计算浮力方法有:(1)秤量法:F浮=G-F拉(G是物体遇到重力,F拉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2)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 浮 G 排液gV 排(4)均衡法:F 浮=G 物(合适飘荡、悬浮)9.杠杆均衡的条件:F 1L 1=F 2L 2。
这个均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10.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 ,滑轮组用 几段绳索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 =G/n11.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经过的 距离(s)的乘积。
功的公式:W=Fs ;单位:W →焦(J);F →牛顿(N);s →米(m)。
(1焦=1牛·米).12.功率(P):单位时间(t)里达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
单位:P →瓦特(w);W →焦(J);t →秒(s)。
13.机械效率:(1)实用功:对人们有益用价值的功,记作 W 实用用滑轮组提高时:W 实用=Gh ; 用滑轮组平拉物体时: W 总功=fs(2)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记作 W 总;W 总=Fs(3)额外功:对人们无用又不得不做的功,记作 W 额外。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速度计算类中考问题(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2 速度计算类问题1.速度公式及其变形(1)速度公式:v=s/t(2)变形公式:s=vt,t=s/v2.常用单位及其换算(1)时间单位换算:1h=60min=3600s,1min=60s(2)长度、路程单位换算: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3)速度单位换算:1km/h=5/18m/s,1m/s=3.6km/h3.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思维方法和解题规律总结(1)读题、审题后确认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直线运动;(2)若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可由公式v=s/t求解速度,s=vt求解路程,t=s/v求解时间。
在从题干中或图表中找到已知量后,要立即把已知量的单位化为国际单位,v用米/秒(m/s)、S用米(m)、时间用秒(s)。
将已知量连同单位代入相应公式求出相应物理量;(3)若做变速直线运动,可用v=s/t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在计算时也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4)在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时,或者说题中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各物理量要做到一一对应,也就是v1,s1,t1是物体1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1=s1/t1;v2,s2,t2是物体2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2=s2/t2。
决不能相互混淆。
然后找与两物体对应方程相连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S1+S2=a,或者S1-S2=b,有了这样的联系,两方程即可变为一个方程,所求物理量就在该方程之中。
4.速度公式应用(1)求解物体运动速度考法.根据题意找到时间和对应时间内运动的路程,根据公式v=s/t直接求解速度。
在解答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2)求解物体运动的路程考法.根据题意找出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时间,注意物理量单位的统一,根据公式v=s/t变形s=vt求解路程。
(3)求解物体运动的时间考法.根据题意找出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速度,注意物理量单位的统一,根据公式v=s/t变形t=s/v求解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1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1.灵活运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s v t =s vt =s t v= 2.掌握物理量常用单位及其换算(1)时间单位换算1h=60min=3600s 1min=60s(2)长度、路程单位换算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3)速度单位换算1km/h=5/18m/s 1m/s=3.6km/h3.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思维方法(1)读题、审题后确认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直线运动;(2)若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可由公式s v t =s vt =s t v= 分别求解解速度,路程,时间。
在从题干中或图表中找到已知量后,要立即把已知量的单位化为国际单位,v 用米/秒(m/s )、S 用米(m )、时间用秒(s)。
将已知量连同单位代入相应公式求出相应物理量;(3)若做变速直线运动,可用v=s/t 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在计算时也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4)在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时,或者说题中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各物理量要做到一一对应,也就是v 1,s 1,t 1是物体1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 1=s 1/t 1;v 2,s 2,t 2是物体2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 2=s 2/t 2。
决不能相互混淆。
然后找与两物体对应方程相连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S 1+S 2=a ,或者S 1-S 2=b ,有了这样的联系,两方程即可变为一个方程,所求物理量就在该方程之中。
类型1.利用速度公式求解【例题1】(2018•青岛)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从家到学校要走15min,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是()A.1080m B.108m C.18km D.0.3km【答案】A【解析】根据速度公式解决问题,重点看公式中两个物理量能知道,或者间接知道就可以求出第三个物理量。
根据v=求出小明上学要走的路程。
速度v=1.2m/s,时间t=15min=900s,他上学要走的路程s=?由v=得他上学要走的路程:s=vt=1.2m/s×900s=1080m。
类型2. 根据图像反映的信息结合速度公式求解【例题2】(2018•潍坊)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第4s时两者相距16m B.甲受到的拉力比乙大C.甲做速度为4m/s的匀速运动 D.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答案】D【解析】(1)首先会根据图象判断甲乙的运动状态;然后从图象中得出第4s时两者相距的路程;(2)根据二力平衡得出甲乙所受到的拉力大小;(3)根据图象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判断以甲为参照物乙的运动状态。
A.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第4s时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4m,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所以第4s时两者相距12m﹣4m=8m。
故A错误;B.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的重力与拉力大小相等,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则重力相等,所以甲受到的拉力等于乙受到的拉力。
故B错误;CD.根据图象可知,甲的速度为v甲===3m/s,乙的速度v乙===1m/s;v甲>v乙,所以甲做速度为3m/s的匀速运动,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
故C错误、D 正确。
类型3. 根据表格信息结合速度公式进行的求解【例题3】(2018•济宁)下表是简化的2018年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101次列车时刻表。
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km;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km/h。
站名到站时间出发时间里程/km北京南06:43 06:43 0济南西08:37 08:41 406曲阜东09:13 09:15 535【答案】129;214。
【解析】根据列车时刻表获取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s1;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路程s2,时间t2,由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v2。
由题知: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s1=535km﹣406km=129km;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路程为s2=535km,t2=09:13﹣06:43=2h30min=2.5h;由v=得:v2===214km/h。
类型4.利用等量关系列方程,结合速度公式求解【例题4】(2018湖南岳阳)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1)小明父亲经5min能追上小明;(2)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1.72km.【解析】涉及速度的综合计算类问题,对研究对象用速度公式一一对应的分析,然后通过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分析。
小明父亲追上小明所走的路程等于小明走的路程,由速度公式v=s/t可得;出发5min,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小明经过的路程,再利用相对速度求出时间,用总路程减去小明父亲的路程就是相遇时离学校的路程.(1)由v=s/t可得,小明行驶的路程,s1=v1(t0+t)......①小明父亲行驶的路程等于小明行驶的路程,s2=s1=v2t.....②由①②可得,v1(t0+t)=v2t,5×(5×1/60+t)=10t,解得:t=1/12h=5min(2)由v=s/t可得,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相遇的时间设为t′,则v2t′+ v1t′=v1t010 t′+ 5t′=5×5/60 t′=1/36h小明父亲通过的路程:s2′=v2t′=10km/h×1/36h=5/18km≈0.28km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距离:s″=s总﹣s2′=2km﹣0.28km=1.72km.一、填空题1.(2019湖南怀化)雪峰山隧道总长约7000m,小汽车在隧道内限速80 km/h.某辆小汽车经过雪峰山隧道用时350s,则小汽车的平均速度是m/s,该小汽车是否超速?答:(选填“是”或“否”)。
【答案】20;否。
【解析】小汽车通过隧道所用时间:t=350s,汽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由v=得:v===214km/h。
由v==7000350ms=20m/s=20×3.6km/h=72km/h<80km/h,所以该汽车没有超速。
2.(2018•威海)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鹊桥”号中继卫星。
若某时刻如图所示,地面测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相距约6.5万公里,它们之间是利用通讯的,测控中心发出的指令通过“鹊桥”到达月球背面,大约需要s。
【答案】电磁波;1.75。
【解析】“鹊桥”与月球背通信是利用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来进行通信的;测控中心发出的指令通过“鹊桥”到达月球背面,已知地面制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相距约6.5万公里,指令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根据公式t=求出时间。
(1)“鹊桥”与月球背面是通过电磁波传送的,即光波,因为太空是真空,声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2)地面制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相距约6.5万公里,指令是通过电磁波传播,传播速度为3×105km/s,由v=可得传播时间:t===1.75s。
3.(2018•烟台)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甲车的速度为,5s时两车相距,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
【答案】0.2m/s;0.5m;西。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根据甲、乙速度和运动时间,得到运动的路程,进一步得到两车距离。
首先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然后以甲为参照物,判断乙的运动状态。
(1)读图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0.6m,则甲的速度:v 甲===0.2m/s ;乙的速度:v 乙===0.1m/s ,所以,v 甲>v 乙; 经过5s ,两车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 甲′=v 甲t′=0.2m/s×5s=1m,s 乙′=v 乙t′=0.1m/s×5s=0.5m,此时两车相距:△s=1m ﹣0.5m=0.5m 。
(2)由于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同一时刻甲在乙的前面向东运动,如果以甲为参照物,则乙向西运动。
4.(2019安徽省)如图,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 ,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 ,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
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m/s 。
【答案】 1500【解析】由题意可知,看到火药发光,经过10s 听到钟声,可近似认为声音在水中传播15km 用的时间为t =10s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010s m v t s===1500m/s 。
5.(2017四川成都)小军用刻度尺和数字钟(时:分:秒)测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速度,木块滑动的位置与时间如图所示,则木块在A 、B 间滑行的距离为______cm ,滑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cm/s .【答案】4.30;2.15.【解析】根据题意找到时间和对应时间内运动的路程,根据公式v=s/t直接求解速度。
在解答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读出木块左边缘在A处和B处时的刻度值,二者之差即为总路程,再读出两处秒表的示数,二者之差即为总时间,最后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为平均速度.木块左边缘在A点的刻度为:1.00cm,在B点的刻度为5.30cm,AB段总路程为:s=5.30cm﹣1.00cm=4.30cm,木块在A点时的时刻为:5min18s,在B点时的时刻为:5min20s,AB段总时间为:t=5min20s﹣5min18s=2s,AB段的平均速度为:v===2.15cm/s.根据题意找出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时间,注意物理量单位的统一,根据公式v=s/t变形s=vt求解路程。
二、选择题6.(2019广东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 s - t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 ~ 4 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 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 0 ~ 4 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 / sD. 3s 时甲在乙的前方【答案】 C【解析】A.2~4s内乙的路程保持8m不变,说明他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4s时乙的速度是0m/s,甲的速度为:,故B错误;C.0~4s内乙的路程为8m,平均速度为:,故C正确;D.3s时甲的路程小于乙的路程,所以甲在乙的后面,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