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切产品进料验收标准

合集下载

模切检验标准(不良分类)

模切检验标准(不良分类)

4. 定义 无
5. 程序 生产部参照《生产过程控制程序》执行; 手工部参照《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及各SOP执行; 品保部参照《制程控制程序》《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以及特殊料号SIP执行;
6. 参考文件 6.1《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6.2《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6.3《制程控制程序》 6.4《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6.5《HSF不合格品之处理(异常处理)管理》
有限公司
页 版 次 次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三级文件 核 审 制 准 核 订 品保部
文件编号 发行日期
1. 目的
制定单位
本指导书规定了产品之外观检验标准及方法,以避免因标准不统一、明确等因素无法满足客户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成品的生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检、手工全检及品保抽查之检验;
3. 职责 3.1 生产:负责机台生产之成品/包含成品之在线自检; 3.2 生产手工:负责机台生产完后之成品/包含成品手工全检; 3.3 品保:负责机台生产之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手工全检后产品之巡检抽查;
7. 附表 检附各类别产品外观检验方法和标准

模切检验标准(不良分类)

模切检验标准(不良分类)

适用材料 检验工具
所有泡棉类 产品
目视
所有带离型 纸泡棉类产 目视 品
所有泡棉类 产品
目视
所有泡棉类 产品
目视
所有泡棉类 产品
目视
所有泡棉类 产品
目视
所有产品 目视
所有泡棉类 产品
目视
检验方法
判定 结果
取出产品,检查产 品背胶面是否存在 NG 缺胶现象 取出产品,核对产 品离型纸现状是否 NG 与图纸及SOP要求一 取出产品,检查产 品是否存在破损现 NG 象 取出产品,检查产 品是否存在缺胶缺 NG 块现象 取出产品,核对产 品形状是否与图纸 NG 及SOP要求一致 取出产品,对折产 品目视泡棉能否从 NG 底膜上翘起 拿起产品,目视检 测泡棉尺寸是否有 NG 大小边现象. 取出产品,检查产 品是否存在外框未 NG 切断现象
适用材料
检验 工具
所有用背胶 类产品
目视
所有用背胶 类产品
目视
所有用背胶 类产品
目视
所有用背胶 类产品
目视
所有用背胶 类产品
目视
所有带孔类 产品
目视
所有产品 目视
所有胶 类产品
目视
所有胶 类产品
目视
检验方法
判定 结果
取出产品,检查产 品表面是否存在压 NG 痕现象
取出产品,检查产 品胶面是否存在溢 NG 胶现象
适用范围: 五、泡棉类(1/2)
制程及出货 品质控制
缺点别 缺点描述
缺胶
泡棉背胶面无胶
离型纸 未冲断
泡棉离型纸面未冲(切)断
破损
泡棉缺一角或一块
缺角
泡棉缺一角或一块
冲偏(斜) 泡棉形状与实际不符

进料检验标准

进料检验标准

一、适用范围:本检验标准适用于深圳山源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物料之进料检验:※板材:铝板、镀锌板、黄铜板、紫铜板、电解板、铁板、不锈钢带、马口铁)。

※外协加工:镀锡、镀镍、镀锌、铜钝化、阳极氧化、氧化发黑、喷涂等其它电镀件及外购螺母、螺柱。

※各种型材:铝型材、铜排。

※PC板(绝缘隔热板)。

※电子元器件:PTC片、温控器、熔断器、连接线等PTC组装原材料。

※塑胶类:左右支架、盖板、塞头、绝缘片、云母片。

※五金类:五金支架、电极板、插销等。

※铁丝:铁线材。

同时对物料中ROHS环境有害物质进行管制。

二、抽样方法:依据MIL-STD-105E 正常“Ⅱ”级抽样,必要时可采用加严抽样。

AQL:CRI=0 MAJ=0.65 MIN=1.5.对各种板材采用特殊规定:每批板材进料检验,每批来料抽样1PCS,若发现有一项主要缺陷时,则依实际情况加严抽检至5PCS,如再发现主缺陷时,判定拒收。

三、检验范围:1.产品包装2.外观3.尺寸4.角度5.性能6.适配7.检测要求:尺寸测量、角度测量、拉力测试、附着力测试、可焊性测试、盐雾测试、平面度测试、电气强度测试、导通测试、耐温测试及其它特殊需要性能测试(客户有特殊要求按客户标准增加检测项目)。

四、测量设备:平台、游标卡尺、千分尺、米尺、万能角度尺、高度尺、针规、薄厚塞规、半径规、百分表、投影仪、导电率测试仪、耐压测试仪、盐雾测试机、拉力器、锡炉、数显干燥箱、专用检具、适配样品等检测工具。

五、检查项目:1.板材(铝板、镀锌板、黄铜板、紫铜板、电解板、铁板、不锈钢带、马口铁)。

2.外协产品:镀锡、镀镍、镀锌、铜钝化、阳极氧化、氧化发黑、喷涂等其它电镀件及外购螺母、螺柱。

3.各种型材(铝型材、铜排)4.PC板(绝缘隔热板)5、电子元器件(PTC片、温控器、熔断器、连接线)6.塑胶类(左右支架、盖板、塞头、绝缘片、云母片)7.五金类(五金支架、电极板、插销等)8.铁丝(铁线材)此类材料只测直径;直径符合订货要求,粗细均匀一致即可。

模具验收收标准

模具验收收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版本:A 共 3 页第 1 页模具验收标准2010-11-10-发布 2010-11-12实施通过标准化的验收收方式,保证模具在生产时制品品质的稳定性。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冷冲模具和注塑模具。

3.0权责模具中心负责模具设计制造。

品保、技术、仪表零件事业部负责对模具验收。

4.0程序4.1塑胶模具验收标准4.2模具材料4.2.1壳体类模具模坯采用龙记标准模坯,模芯材料按不同产品产量划分为三个等级。

A:总产量25W套产品的模具,使用进口模具钢材,透明件使用NAK80,热处理HRC48-50,其它件使用进口718H(一胜百)。

B:总产量7-25W套产品的模具,透明件使用718H(一胜百),其它用国产838HS(龙记)。

C:总产量7W套产品的模具,透明件使用国产838HS(龙记),其它用国产P20。

4.2.2接插件护套类模具,模胚采用富得巴标准模架,模芯材料接不同产品产量分别为:VIKING和SKD-61热处理至HRC54-56。

4.2.3标准件按专业标准件生产商所提供的材料和硬度规格执行。

4.3模具结构4.3.1模胚外应按图纸要求打上模号(模具编号编码原则,在模具设计标准上有说明)。

一模多穴的模具,型腔内按指定位臵刻上穴号,多镶件应按设计要求打上镶件编号。

4.3.2前模进胶口处,加法兰圈便于架模。

三板模应安装扣锁或者开闭器以及拉料钩和水口板。

4.3.3后模底板应开通顶棍过孔,孔位臵应符合顶出平衡要求,加装极限顶出限位装臵,底板上应均匀设臵垃圾钉,垃圾钉高度应一致。

保证试模时脱模要顺,试模时不能往模腔内喷脱模剂。

4.3.4模具顶针板应装复位弹簧,当顶针位于滑块下时,顶针板必须安装机械复位装臵,合模时前模板应先接触回针,否则模具应安装复位机构(有滑块结构的另行要求)。

4.3.5滑块结构:1)滑块运动应畅顺,接触面应开油槽。

2)滑块上应安装使滑块弹出作用之弹簧或斜导柱,并安装限位装臵。

4.3.6浇道1)浇口套应该尽可能的短, 斜度 1-2。

模切类产品通用检验规范

模切类产品通用检验规范

操作员 工序检验指导书 求的现象;
菲林

N/A
2 成形
4、模切或折弯方向要符合图纸、样板; 5、标签产品模切成形时要注意间距、边距符合图纸要求,打印
标签的横边与卷料边缘要保持垂直;
6、模切刀口要保持平整、光滑,不能有变形、毛刺、溢胶等不
良现象;
7、根据要求喷脱模剂,并注意不能污染产品表面;
8、多拼产品成形后要注意排版方式和样板及图纸保持一致;
全检
N/A
终检 FQC
同上
同上
N/A
全检
C=0
6
出货
出货检 验
OQC
同上
同上
N/A
全检
C=0
备注:1、禁止使用存在有害物质污染危险的物品直接接触环保物料/产品表面。2、不同产品必须有清晰的物理隔离和标识,禁止类似产品在同一工作台(区域)检验包
装。
A/0
新增文件
2015/4/修订人


审核:

批准:
首检 PQC 巡检 PQC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首件
N/A
N/A
N/A
文 件
三阶
文件名称:
模切类产品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制订日期 修订日期 版次 页次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方式 检验员 检验依据/标准
检验内容
检验仪器
抽样方案
判定水准
备注
全检
生产部 检验员
4 全检
样板
1、通过目测、点检规判定表面外观缺陷是否允收; 2、离型纸/膜是否过切?是否方便揭离; 3、背胶是否平整无杂质; 4、保护膜内是否有灰尘、杂质; 5、颜色/纹路/光泽度/透明度是否一致并符合要求; 6、冲裁/模切/排版/卷料方向是否正确

模切检验流程及标准

模切检验流程及标准
如果压力有轻微的不均匀,可能是由于模切刀、线(钢刀、钢 线)分布不均,造成动平台在模切时受力歪斜所致,此时应在 模切版上加装平衡刀线,使平台受力均匀。
如果平台前后成四角处出现比较严重的压力不均匀现象,则主 要是支撑动平台的四个连杆摆杆高度不一致造成的,此时应打 开模切底座的护罩,检查摆杆是否磨损,如磨损严重则需更换, 否则需要调整四个压力调整斜铁,直到压力一致为止。
模切检验流程及标准
一、模切生产前
1.机长或帮机将产品拉到机台前,准备上纸时,模切PQC看生产工单, 检查标识卡,确认待生产物料为工单要求物料。确认产品保护完 好,无混款现象。
2.检查机台是否拿取资料袋。
二、生产开始时
机长调机生产100PCS-200PCS左右,核对资料袋内容(兰 纸、啤形、内容稿等),减产产品生产效果OK,确认无误后在首 件上签字确认。(具体参照以下首件检验项目)
核对兰纸
核对内容稿
首件签样检验项目
核对兰纸标准位置
核对烫金位置
核对烫金内容
产品成型是否压线
首件签样检验项目
产品成型检查
检查齿刀有无爆裂
有齿刀产品检查齿刀有无不穿或断裂
产品与配套彩盒试装
首件签样检验项目
封套与配套工业版盒试装
签首件
注:不同产品检验项目不同,需要按照资料袋内容和工单要求,及客户特殊要 求进行检验签首件样。
注:签首件时注意产品生产尺寸、产品纸纹方向或坑纹方向,压线饱 满度、是否卡色位,无模切不穿、压线处无掉线,无爆线,掉纸 屑等不良现象
首件签样检是否与啤形相符
核对产品尺寸是否与工单相符
首件签样检验项目
核对坑纹方向/材质是否正确
检查产品压线是否饱满,有无爆线或掉线

模切产品进料验收标准

模切产品进料验收标准

模切产品进料验收标准1.0 目的为规范模切产品的成品检验管控标准,满足客户要求,特制定此检验作业标准。

2.0 适用范围此标准适用于“双面胶、导电胶、泡棉、保护膜”等模切产品的检验。

3.0 定义3.1 缺陷分类1) 严重缺陷(CR):对产品的使用者造成安全性的伤害或不符合政府法规的缺陷。

2) 主要缺陷(MA):会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或严重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

3) 次要缺陷(MI):不满足规定的要求,但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轻微外观不良的缺陷。

3.2 常见的外观不良缺陷定义皱折:模切产品表面起皱,折痕状;过深:冲切过深造成产品不易离型;不断:因冲切不到位出现粘附不断;溢胶:刀模冲切过深粘带出冲切线外的或重压挤出冲切线外的粘胶;残胶:刀模不利、冲切不到位或其它粘胶清理不净残留在产品上的粘胶;移位:产品偏移底纸冲切线位置;划痕:模切件表面刮擦的痕迹;压痕:尖锐物在材料表面形成的沟痕,指甲能够感受到;缺口和撕裂:外力撕扯或冲切过深导致的缺口或撕裂;毛边:如刀模不利引起的产品边缘冲切不整齐;4.0 不合格批认定标准4.1 致命缺陷类:有一个或以上严重缺陷,按C=0(零缺陷)标准拒收;4.2 主要缺陷类:有一个或以上主要缺陷,按C=0(零缺陷)标准拒收;4.3 次要缺陷类:有一个或以上轻微缺陷的单位产品,按单次MIL-STD-105E Ⅱ级检验水平抽样,正常AQL=0.65,加严AQL=0.4,详见《抽样计划作业规定》。

5.0 检验条件5.1 检验光源:1000±200LUX(约40瓦双日光灯);5.2 检验距离:产品距日光灯80—90CM;人眼距产品25—35CM;5.3 检验视角:检视面与桌面成30--45°角;上下左右转动15--25°;5.4 检验时间:5-8S。

6.0 检验与试验标准6.1 检验依据《工程图纸》、《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检验基准书》等。

如有疑问知会工程或客户确认.6.2 模切品检验/试验判定标准检验项目检验内容判定标准缺陷等级检验工具/方法抽样方法/数量外压痕产品表面压痕印不接受MI 目视MIL-STD-105E观过深冲切过深造成产品不易离型不接受单次正常抽样ⅡAQL 0.65不断因冲切不到位出现粘附不断不接受缺口/撕裂不应有缺口和撕裂。

手机模切料检测规范

手机模切料检测规范
底纸双面胶带泡棉81结构与材质确认a与标准样品比对检验包括离型纸胶带及泡棉的外观厚度b泡棉表面光泽及微孔稀疏程度与标准样品一致c回弹速度与标准样品一致将被测物品与样品用双手同时按下比较82外观检查要求序号不良项目毛边或拉丝折痕破裂色差光泽不一溢胶双面胶与泡棉未切透规格描述l03mm视窗区域及摄像头区域不允许明显可视毛边不允许不允许轻微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底纸冲切不符合要求未按要求切断或不切断影响装配作业时不允许不离型包括双面胶与底纸不离型及底纸分层被胶粘起两种不允许10冲切不齐不允许11其它不良缺陷参照限度样品备注
9 冲切不齐
不允许
10 工艺耳(拉手)切断
不允许
11 其它不际效果有出入时,以限度样品为准。
7.3 尺寸要求 a)按图纸要求检测,进料检验时,重点尺寸测量10PCS。 尺寸测量方法:将底纸撕掉,粘贴在平板上面(若是用投影仪测量,需粘贴在透明平板上面。注意一定要贴平整),
测试条件:
环境条件:温度:23c 湿度:55% 辊压条件:辊重:4.5磅 辊速:304.8mm/min (1个来回) 背材:PET膜或铝箔 板材:ASTM标准钢板 拉伸速度:304.8mm/min 判定条件:符合相应牌号规格书要求为合格
7.4.2 动态剪切强度
标准面积的胶带以恒定的速度从试验板材上剪切下来时所需要的力,下为示意图
7.2外观检查要求,见表3 表3
序号
不良项目
规格描述
1
毛边(或拉丝)
L≤0.2mm,视窗区域及摄像头区域不允许明显可视毛边
2 折痕
不允许
3 破裂
不允许
4 色差
轻微允许
5 双面胶未切透
不允许
6 溢胶
不允许
7 底纸冲切不符合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切产品进料验收标准
1.0 目的
为规范模切产品的成品检验管控标准,满足客户要求,特制定此检验作业标准。

2.0 适用范围
此标准适用于“双面胶、导电胶、泡棉、保护膜”等模切产品的检验。

3.0 定义
3.1 缺陷分类
1) 严重缺陷(CR):对产品的使用者造成安全性的伤害或不符合政府法规的缺陷。

2) 主要缺陷(MA):会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或严重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

3) 次要缺陷(MI):不满足规定的要求,但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轻微外观不良的缺陷。

3.2 常见的外观不良缺陷定义
皱折:模切产品表面起皱,折痕状;
过深:冲切过深造成产品不易离型;
不断:因冲切不到位出现粘附不断;
溢胶:刀模冲切过深粘带出冲切线外的或重压挤出冲切线外的粘胶;
残胶:刀模不利、冲切不到位或其它粘胶清理不净残留在产品上的粘胶;
移位:产品偏移底纸冲切线位置;
划痕:模切件表面刮擦的痕迹;
压痕:尖锐物在材料表面形成的沟痕,指甲能够感受到;
缺口和撕裂:外力撕扯或冲切过深导致的缺口或撕裂;
毛边:如刀模不利引起的产品边缘冲切不整齐;
4.0 不合格批认定标准
4.1 致命缺陷类:有一个或以上严重缺陷,按C=0(零缺陷)标准拒收;
4.2 主要缺陷类:有一个或以上主要缺陷,按C=0(零缺陷)标准拒收;
4.3 次要缺陷类:有一个或以上轻微缺陷的单位产品,按单次MIL-STD-105E Ⅱ级检验水平抽
样,正常AQL=0.65,加严AQL=0.4,详见《抽样计划作业规定》。

5.0 检验条件
5.1 检验光源:1000±200LUX(约40瓦双日光灯);
5.2 检验距离:产品距日光灯80—90CM;人眼距产品25—35CM;
5.3 检验视角:检视面与桌面成30--45°角;上下左右转动15--25°;
5.4 检验时间:5-8S。

6.0 检验与试验标准
6.1 检验依据
《工程图纸》、《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检验基准书》等。

如有疑问知会工程或客户确认.
6.2 模切品检验/试验判定标准
检验项目检验内容判定标准
缺陷
等级
检验
工具/方法
抽样
方法/数量
外压痕产品表面压痕印不接受MI 目视MIL-STD-105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