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

合集下载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的整理和复习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的整理和复习
等 式 方程 方程一定是等式; 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解方程的原理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 等式不变。 (同加同减)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等式不变。 (同乘同除)
★ 5(X-1.5)=17.5
解方程(打★写出检验过程)
X-1.5=3.5 X-1.5+1.5=3.5+1.5
方程的解实际上是 一个数 .
4、什么叫解方程?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实际上是 一个过程 .
练一练:将序号填入圈中。
⑴ 30+2=32 ⑷ 4+A>18 方程 ⑵ 3× X ⑸ 25÷v=Z 等式 ⑶ X-T=6 ⑹ 5.6-4=G 不是等式
⑶ ⑸ ⑹
⑴ ⑶ ⑸ ⑹


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4)花金鱼比黑金鱼的1.2倍还多8条。
B. 列方程解决问题。 (1)桔树有150棵,比梨树多30棵,梨树有几棵?
解:设梨树有X棵。 梨树棵数+30棵=桔树棵数 x+30=150 (2)桔树有150棵,是梨树的3倍,梨树有几棵? 解:设梨树有X棵。 梨树棵数×3=桔树棵数 3X=150 (3)桔树有150棵,比梨树的3倍还多30棵,梨树有几棵? 解:设梨树有X棵。 梨树棵数×3+30=桔树棵数 3X+30=150 (4)果园运来25捆桔树和梨树,共150棵,已知每捆桔树 4棵,每捆梨树有几棵? 解:设梨树有X棵。 桔树棵数+梨树棵数=150棵 25×4+25X=150 (5)桔树和梨树共有150棵,桔树棵数是梨树的2倍, 桔树和梨树各有几棵? 解:设梨树有X棵,那么桔树有2X棵。 桔树棵数+梨树棵数=150 2X+X=150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五年级上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祝您天天进步!来一起学习知识吧《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执威海文登市文峰小学隋秋英评威海文登市文峰小学张玲教学内容:课本49~51页,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1.结合操作活动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观察、比较、分类、概括的过程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

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天平、一袋米粉、一个碗、课件。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吗?生:大熊猫。

师:对,大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更是我国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形象大使。

请看情境图,动物园的叔叔正在科学地喂养大熊猫,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蕴含着哪些数学问题。

(电脑出示情境图。

)【评析:通过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大熊猫入手引入研究,既对学生渗透了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探究新知。

(1)借助天平,理解等式。

①出示天平。

师:仔细观察,情境图中饲养员叔叔用什么来称米粉的质量?生:天平。

(教师板贴:天平)师:对于天平你有哪些了解?生:天平是用来称物体的质量的。

生:天平还可以用来比较两个物体哪个重,哪个轻。

师:比较谁重谁轻时,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我们一起来比划比划!②理解相等的式子。

(出示板贴: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盛米粉的碗,右边放一个2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

)师:同学们看,天平怎么样了?谁来说?生:天平平衡。

师:平衡了说明什么?生:说明两边的物体是相等的。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你看到的天平现象吗?生:一个碗的质量=20克。

(教师出示板贴:天平左边放一个20克的碗和一袋50克的米粉,右边放7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

)师:你还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你看到的天平现象吗?生:一个碗的质量+一袋米粉的质量=70克。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教材简析:《方程的意义》一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中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天平写出式子,理解方程的意义,并通过类比分析归纳出方程的概念,并根据概念学会正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以及利用方程概念解决问题。

方程这部分知识,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方程这部分知识的研究,是学生从算术方法解决问题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过渡,因此,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研究《方程的意义》之前,在低年级的数学研究中均有填算式中的括号、数字谜等不同形式的思维训练,对于方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知识渗透,在本单元中,学生已经研究了用字母表示数,这些都为理解方程意义起着铺垫作用。

教学目标:1.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的联系与区别。

2.在自主探究的研究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分类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在合作研究中的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完成数目关系到等量关系的过渡,构建方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认识天平: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玩儿过跷跷板吗?(同时出示图片)对于这个游戏的玩儿法与经验,谁能向人人介绍一下?实在在生活中,还有一样物品与跷跷板长得很像,它可不是用来游戏的,而是用来丈量的,它就是天平。

这个环节让学生从跷跷板与天平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在中间有一个支点,都靠力臂两端的重量来达到平衡。

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天平比较陌生,而跷跷板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以此导入,形象生动,学生容易找到旧经验与新事物的联系,形成表象2、利用天平,写出式子在上一节数学活动课中,我们认识了天平,利用天平称量了物品的质量。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利用天平来丈量一杯水的重量。

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再现天平测量物体的过程,水的重量是未知的,用字母X来表示,这部分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了由形象的天平左右两边的平衡关系过渡到用抽象到数学符号表示的思维过程,为突破教学难点进行铺垫。

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第一篇: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小学数学精选教案《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执威海文登市文峰小学隋秋英评威海文登市文峰小学张玲教学内容:课本49~51页,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1.结合操作活动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观察、比较、分类、概括的过程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

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天平、一袋米粉、一个碗、课件。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吗?生:大熊猫。

师:对,大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更是我国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形象大使。

请看情境图,动物园的叔叔正在科学地喂养大熊猫,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蕴含着哪些数学问题。

(电脑出示情境图。

)【评析:通过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大熊猫入手引入研究,既对学生渗透了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探究新知。

(1)借助天平,理解等式。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①出示天平。

师:仔细观察,情境图中饲养员叔叔用什么来称米粉的质量?生:天平。

(教师板贴:天平)师:对于天平你有哪些了解?生:天平是用来称物体的质量的。

生:天平还可以用来比较两个物体哪个重,哪个轻。

师:比较谁重谁轻时,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我们一起来比划比划!②理解相等的式子。

(出示板贴: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盛米粉的碗,右边放一个2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

)师:同学们看,天平怎么样了?谁来说?生:天平平衡。

师:平衡了说明什么?生:说明两边的物体是相等的。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你看到的天平现象吗?生:一个碗的质量=20克。

(教师出示板贴:天平左边放一个20克的碗和一袋50克的米粉,右边放7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1 方程的意义 ︳青岛版 (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1 方程的意义 ︳青岛版 (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1 方程的意义︳青岛版 (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方程的概念、解方程的方法及解方程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方程,并求出未知数的值。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珍爱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方程的定义和解方程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2.教学难点:掌握方程的应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方程,理解和认识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方程是用数学符号表示的等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量。

比如:2x+3=7,3y-6=15等。

2. 解方程的方法1.加减法消元法:将含有未知量的两个等式相减或相加,从而消去一个未知量,解出另一个未知量。

2.代入法:将已知数代入方程中,求未知量的值。

3.陪集法:将含有未知量的等式化为形式相同的两个等式,从而消去未知量,求出另一个未知量的值。

3. 解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未知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小明今天花费了20元去游乐园,他知道自己花费了8元买票,剩下的钱全部用于玩游戏。

那么,小明玩游戏花了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用方程来表示这个问题,设玩游戏的钱为x元,因为小明花费的总金额为20元,所以得到方程8+x=20。

解得x=12,即小明玩游戏花费了12元。

4.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方程。

一般步骤是:1.确定未知量:根据题目所求,确定未知量及其含义。

2.建立方程:根据已知条件,用未知量表示出其他数量,并列出方程。

3.解方程:应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未知量的值。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导入法、比较法、发现法、讨论法、解释法以及举例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掌握方法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引出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9-51页信息窗1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方程的意义》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的一节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一节全新的概念课,让学生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是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学了四年的算术知识,及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是渗透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式的一个突破口,是今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块奠基石。

其中本课的重难点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分类、比较、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渗透集合、分类、建模与方程思想来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理解方程的概念和等式性质,感受方程思想。

教学目标:1、借助天平的平衡原理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意义;明确方程和等式的关系;能够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方程的意义,渗透符号化的思想。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磁性黑板贴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喜欢大熊猫?这节课我们一同走进大熊猫,研究这里的数学问题。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1、课件出示信息窗图谈话:饲养员正在科学喂养大熊猫,谁来说说你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有数学信息吗?预设:一次需喂一碗米粉,盛米粉的碗重20克。

谈话:那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米粉多重?谈话:我们借助天平来称一称。

2、课件出示天平图。

谈话:我们都知道天平是用来称物体重量的。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操作天平,体验“平衡”的意义,引出等式1、操作天平:引出方程第一步:现在我把这碗米粉放在天平的左边,谈话:碗里米粉不知道有多少,用学过的知识,该怎样表示?谈话:左盘中碗和米粉的质量怎样用式子表示呢?20+x这个式子左盘中碗和米粉的总的质量。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的意义精品课件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的意义精品课件
平衡呢?
看图列等式

x 10
15
X+10=15 等式:————————

xxx
60
等式: 3 x = 60
可以借助天平来研究 1980年和2004年白鳍豚之 间的数量关系
X+300=400,借助天 平就容易理解了。
x10克31000克
4200克0
等式: X+文字的信息写 出人工养殖的只数和野 生的只数之间的关系式。
(2)用含有字母x的等 式表示这出个数量关系。
(3)在天平示意图中表 示出这个等式。
如果用x表示人工养殖大熊猫的只 数,那么
人工养殖的只数×10=野生的只数
x×10=1600
借助天平研究
xxxxx xxxxx
x×10=1600 10x=1600
第四单元 珍稀动物——简易方程
方程的意义
白鳍[qí]豚
白鳍[qí]豚 是国家一级
保护动物, 濒[bīn]临灭 绝 。1980年 约有400只, 比2004年多 300只。
1980年有400只 , 比2004年 多300只
动手操作
10克 10克 20克 20克 50克 50克 100克
怎样放才能使 天平两边保持

X元 X元
28元
138元 足球的价钱+排球的价钱
=总价钱
方程 2x + 28 = 138
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方程的定义(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 系(口诀:一读 二找 三列)
作业: 课本自主练习 第4题、第5题
10÷m=2 ( )
15+5=20 ( ) 23+6y=540 ( )

4.1《方程的意义》(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4.1《方程的意义》(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4.1《方程的意义》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能够正确识别方程。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中各部分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方程的定义:介绍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明确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2)方程的组成:讲解方程的组成部分,如未知数、等号等。

(3)方程的分类:介绍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常见方程类型。

(4)方程的解法:讲解方程的解法,如代入法、消元法等。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方程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练习巩固布置适量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意义及其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方程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五、板书设计1. 方程的定义2. 方程的组成3. 方程的分类4. 方程的解法六、课后拓展1. 探索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方程的解法”。

方程的解法是解决方程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在学习方程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方程的解法包括代入法、消元法、图解法等,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方程。

在教学中,教师应详细讲解每种解法的步骤和适用条件,并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
(1)提问: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白鳍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1980年约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
(2)根据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根据“1980年约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这句话写出等量关系式。
谈话:小正方体的重量我们不知道,可以用X克来表示。用一个等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可以怎样写。
20+x=50(板书)
3、找出大熊猫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1)提问:继续看大熊猫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004年,我国野生大熊猫约有1600只,是人工养殖大熊猫数量的10倍。
(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2004年只数+ 300只=1980年只数
1980年只数-2004年只数=300只
1980年只数-300只=2004年只数
(4)教师小结:刚才大家用了不同的字母来表示未知数。其实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字母x来表示未知数。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x+300=400(板书)。
数学课时备课
第九册第四单元授课时间:2010年月日
学习内容
信息窗口1.方程的意义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借助天平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验,在经历天平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加深对方程及等式意义的理解。
引导学生分成两类:含有字母的是一类,不含字母的是一类。
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这类等式叫做方程。(板书)
(2)组织学生讨论:X+5是不是方程?2+3=5是不是方程?说明理由。
(3)组织学生交流:判断是不是方程,你觉得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方程必须含有未知数,还必须是等式。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


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具
学具
天平
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几幅图片。(出示信息窗1的三幅动物图片)
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今天这节课,就以这三种动物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
(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学生汇报:
2003年的只数×3+100=2010年的只数
列式为:3X+100=1000(板书)
5、揭示方程的意义。
(1)提问:刚才我们研究出这么多的等式,像x+300=400 10+10=20 20+x=50 50+50=100 4x=200 10x=1600 3X+100=1000,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右盘加上5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了。
(3)天平左盘放入10克砝码,右盘放入20克砝码。
提问:观察天平平衡了吗?如何使它平衡?(左边再加上10克的砝码就平衡了。)
提问:根据天平平衡的道理,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这个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吗?
10+10=20(板书)
(4)天平左盘放入一个20克砝码和一个小正方体,右盘放入50克砝码。
(2)你能用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出大熊猫2004年人工养殖的只数与野生的只数的关系吗?
师生总结:人工养殖的只数×10=野生的只数10x=1600
如果用x表示人工养殖大熊猫的只数,那么x×10=1600
(3)学生打开教科书57页,结合图示进一步理解以上等量关系。
4、找出东北虎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1)提问:继续看东北虎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计到2010年,全国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的东北虎数量将达到1000多只,比2003年的3倍还多100只。
(2)提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先用文字表示出东北虎2003年的只数与2010年只数的等量关系,再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最后画一画,在天平上表示出这个等式。
2、借助天平理解等式的意义。
像上面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等式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借助天平来研究一下。(出示天平)
(1)提问:你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如果学生对天平的用途、构造及使用方法不了解,教师可以做简单的介绍。)
(2)天平的左盘放了一个正方体,右盘是100克的砝码。放正方体的一头重。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想办法让天平平衡吗?
总结:这节课我们以国家保护动物为话题,认识了方程,方程可以为我们的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Hale Waihona Puke A类自主练习1、2、3B类
课本五十九页第四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