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体况评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奶牛体况评分

—
三分体况—侧观
三 分 体 况 后 观
—
三分体况—侧观
三 分 体 况 后 观
—
四分体况—侧观
四分体况—后观
五分体况—侧观
五 分 体 况 后 观
—
奶牛各阶段推荐的体况分数
分娩期:3.0-3.5 配种:2.5 泌乳后期/干乳期:3.0-3.5
与体况评分有关的部位
尾根 坐骨结节 腰椎 脊椎骨
奶牛体况举例
奶牛各阶段推荐的体况分数
分娩期:3.0-3.5 配种:2.5 泌乳后期/干乳期:3.0-3.5
体况观测部位
一分体况—侧观
一 分 体 况 后 观
—
二分体况—侧观
二 分 体 况 后 观
况 后 观
Late Lactation
奶牛体况会影响
潜在的或急性产后并发症 泌乳期产奶量 繁殖效率
奶牛过瘦
泌乳早期因缺乏足够的身体储备 而使得奶产量下降
一些代谢病的发生率升高(如: 酮体症、真胃错位等)
产后发情周期延迟
奶牛过肥
更容易发生分娩并发症(如:难产 等)
泌乳早期随意摄取干物质的行为受 到抑制,因而导致奶牛: --一些代谢疾病的发生率升高(肥 胖牛综症、酮体症等) --奶产量下降
奶牛产奶期的体况变化
泌乳早期:奶牛处于负平衡状态, 体重不断减轻,但每天的体重减轻 不应超过一公斤。
泌乳晚期:奶牛处于正平衡状态, 体重不断增加,以弥补泌乳早期身 体储备的损失。
Energy Balance 能量平衡
Very Early Lactation
Input Early-Mid Lactation Output
高产奶牛体况评分(BCS)

如果育成牛的膘情如此的话??
育成牛的BCS
能量过高: 过肥, 分娩后代谢障碍 能量匮乏: 皮包骨头, 消瘦
2个月龄BCS:2.0
状态
1. 2—3周采食饲料前, 肌肉的增加并不明显 2.脊椎部分有一定的肌肉, 但各关节, 脊椎, 座骨都很明显 3.全身骨骼很明显
6个月龄BCS: 3.0
状态
1.脊椎, 肋骨, 关节等部位沉积肌肉. 2.关节, 座骨变滚圆, 修长 3.各部位肌肉的沉积比较匀称
尾部(后) 尾(侧面)
脊椎
十字部位(后)
臀部(侧面)
尾部(后) 尾(侧面)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2
• 干奶期BCS过低
-检查干物质采食量
-强化能量
膘情对产奶量的影响
产奶期平均产奶量
体指数 80日以下 80--159 160--239 239以上 总量
2(差) 3 (良) 4 (优) 5(过脂牛)
26.3 29.1 30.4 27.7
22.7 25.4 25.4 22.7
21.3 20.4 20.4 17.7
1. 胎衣停滞, 流产, 繁殖障碍 2. TMR 饲养时泌乳中期以后 3. 配合饲料过量饲喂
观察膘情的重要时期
停奶
分娩
45日 泌乳初期
泌乳末期
270日 180日
90日
• 每隔15天观察牛群的膘情
泌乳末期BCS3类型
• 牛群正常, 部分过肥牛
–淘汰/早期停奶
• 牛群平均4+
-检查营养水平 –泌乳初期干物质采食量不足
BCS 4.0-优良状态(优)
BCS 4.0-优良状态(优)
BCS 4.0-优良状态(优)
奶牛体况评分细则资料讲解

奶牛体况评分细则
体况评分细则
⏹评定骨盆和腰部特定部位
⏹评分范围采用5分制,级差为 0.25.
⏹在 2.5 到 4.0间最准确
⏹低于2.5或超出4.0表明有严重问题
⏹如评分为4.75 和 5.0 表明牛体过肥,存在代谢问题
⏹如评分为1.5和1.75表明体况太差,存在代谢问题
⏹评分前要准备掌握评分部位解剖结构
以髋关节为参考点,从侧视评估腰角和臀端的夹角,夹角为“V”字形评分为3分或低于3
夹角为“U”字形评分大于3
第一步评分较难,特别是在3.0-3.25之间时。
如难以判断“U”和“ V”,就从后面观察。
如果角臀端等部位较尖,就评3分以下,如果有明显脂肪覆盖就评3分以上。
夹角为“V”从腰角开始评低于3分;圆形腰角BCS = 3.0
尖形腰角,Score= 2.75 or less
垫状臀,BCS = 2.75
尖臀形,BSC低于 2.75
垫状感觉,BCS = 2.5
⏹非垫状感觉,低于 2.5
U字形,超过3分
⏹超过3分,通过尾基韧带和荐骨韧带进行评定。
⏹尾基韧带以尾骨和臀端为基础,荐骨韧带以荐骨和腰角为基
础。
能清楚看到两个韧带,BCS = 3.25
尾基韧带能部分的看到,BCS = 3.50
两个都不容易看到,BCS = 3.75
⏹腰角与臀端充满脂肪,能看到短肋边缘BCS = 4.0
⏹腰角与臀端充满脂肪,短肋看不太清楚BCS = 4.25
⏹腰角与臀端充满脂肪,短肋看不清楚BCS = 4.5
⏹腰角与臀端充满脂肪,短肋看不清楚,臀端和腰角也看不清楚
BCS = 4.75
看不到骨骼,BCS = 5.0
粪便评分细则。
奶牛体况评分

奶牛体况评分(一)目的和意义随着奶牛生产水平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在牛群中常常会出现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牛只。
成母牛如若过于肥胖,往往容易导致脂肪肝、酮病、真胃移位、胎衣滞留、食欲减退、难产、繁殖障碍等健康问题;反之,过于消瘦的成母牛,由于缺乏足够的体能储备支持泌乳需要,泌乳期峰值不高、持续期短,产奶量低。
而对于后备牛,营养不良会延迟乳房内会沉积大量的脂肪组织,使腺体组织发育受阻,导致终身产奶量不高。
过肥的青年母牛比体况正常的牛,产奶量下降27%。
因此,奶牛的膘情是奶牛营养代谢正常与否及饲养效果的反映,也是奶牛高产与健康的标志之一。
检查牛只膘情最简单,且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体况评分。
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 BCS)是根据目测和触摸尾根、尻角(坐骨结节)、腰角(髋结节)、脊柱(主要是椎骨棘突和腰椎横突)及肋骨等关键骨骼部位的皮下脂肪蓄积情况而进行的直观评分。
在国外,奶牛体况评定工作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将其作为牛群饲养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以制度化、标准化。
如英国早在20年前就已定制了奶牛体况评分标准,此后很快推广到西欧、北美、日本和以色列等国。
我国奶牛体况评定工作刚刚起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甚少,至今还没有形成适合我国奶牛生产实际的评分体系,这是奶牛生产中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评分标准奶牛体况评分标准应本着准确、实用、简明、易操作的原则加以制定。
现介绍国外奶牛体况评分标准,以供参考。
本标准采用5分制(表5-7)。
表5-7 5分评分表(三)评分方法评定时,可将奶牛拴于牛床上进行。
评定人员通过对奶牛评定部位的目测和触摸,结合整体印象,对照标准给分。
评分时牛体应自然舒张,否则肌肉紧张会影响评定结果。
具体评定方法为:首先观察牛体的大小,整体丰满程度。
从牛体后侧观察尾根周围的凹陷情况,然后再从侧面观察腰角和尻角的凹陷情况和脊柱、肋骨的丰满程度。
触摸尻角、腰角、脊柱、肋骨以及尻部皮下脂肪的沉积情况。
体况评分细则

荷斯坦奶牛体况评分细则1.体高:奶牛个体十字部最高点距离地平面的垂直高度。
理论上体高越高产奶量越高,但过高的牛只与牛场设施不配套。
体高适度偏高且一致性较好为理想;2.胸宽:奶牛两前肢内侧胸底部的宽度。
胸宽较宽的牛只呼吸、血液循环、采食较好,相反则较差;3.体深:奶牛最后一根肋骨处腹下沿的深度,依靠鉴定员观察判断。
体深大表明奶牛具有庞大的瘤胃与消化系统,采食能力强,对胎儿发育有利,但不能过深;当胎次过大时,9分不记为缺陷;4.腰强度:牛只臀部(十字部)与背之间脊椎骨的连接强度及腰椎横突发育状态,依靠鉴定员观察判断。
极强个体背部的脊椎骨微有隆起,其腰椎横突发育长、平;极弱个体背部下凹,其腰椎横突发育短而细。
腰强极强的牛只运动能力,长寿性较好,极弱则较差;5.尻角度:腰角至坐骨结节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评定时以腰角对坐骨结节的想对高度为指标。
适当的尻角度有利于胎衣排出,母牛的繁殖性能较好。
逆尻与正斜均不利于奶牛的繁殖。
6.尻宽:两坐骨结节间的宽度。
尻宽较宽的母牛一般产犊更容易,后乳房附着宽度更宽;7.蹄角度:指后蹄壁前沿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
蹄角度夹角小的牛蹄壁往往长而平展,蹄子容易损伤,引起蹄变形或蹄病,并影响运动、采食和产乳性能,但夹角极大也不利于奶牛运动;8.蹄踵深度:奶牛后蹄的蹄踵上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蹄踵深度极浅蹄子容易受伤、产生蹄炎或感染;9.骨质地:奶牛后肢骨骼的细致程度与结实程度。
后肢骨骼宽、扁平,细致为好,但若骨骼过于细平以致后肢无力发抖也为不理想;后肢骨骼粗圆、疏松为差。
骨质较好的牛只运动能力,支撑能力较好;10.后肢侧视:奶牛后肢飞节的弯曲程度,即胫骨与跗骨之间的夹角。
后肢侧视过直、过弯都会减少奶牛的使用年限,过弯影响往往更为严重。
11.后肢后视:奶牛后肢飞节的内向程度。
两飞节间距宽,后肢平行状态最为理想。
两飞节内向,间距窄,后肢呈X状最不理想,不利于奶牛乳房健康,生产寿命短。
12.乳房深度:奶牛乳房底部到飞节的距离。
奶牛体况评价

奶牛体况评分方法一)、评分方法:目前国际上通行5分制标准,其方法如下1分:用手触摸牛的短肋(腰椎肋横突)感觉其轮廓清晰明显凸出呈锐角,几乎没有脂肪覆盖短肋的周围,腰角骨、尾根和胸部肋骨眼观突起明显。
2分:用手触摸可分清每一根短肋,但感觉端部不如1分体况那样锐利,有一些脂肪覆盖于尾根周围,腰角骨和肋骨不明显。
3分:只有用力下压时,才能触摸到短肋,尾根部两侧区域脂肪组织较多4分:尽管用力下压也难以摸到短肋,触摸尾根周围覆盖的脂肪柔软略呈圆形,可见肋部更多的脂肪沉积,牛的整体脂肪量较多。
5分:眼观牛体的骨架结构和棱角不明显,躯体呈短粗的圆筒状,短肋被较多的脂肪包围,尾根和腰角骨几乎完全埋在脂肪里,肋骨部和大腿明显沉积大量脂肪,牛体因过度肥胖而影响正常运动。
在具体操作中,某一动物的的体况分数可能介于两个级别之间的上下为半分之差,如被测奶牛的体况是介于2分与3分之间,则可评为2.5分,由于在被毛丰满时,会从视觉上掩盖较差的体况,所以体况评分除眼观外,主要根据手的触觉。
(二)、不同阶段的理想体况产犊后4周,奶牛在产犊时的体况最好为3.0-3.5,泌乳4周后降低到2.5-3.0,而高产奶牛甚至可降低到2.0,如此期间体况下降过快,应考虑奶牛健康问题,检查日粮的能量,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及采食量和饲喂方法:泌乳1—4个月:这时期的适当体况为2.5—3.0,最好维持在3.0左右,泌乳中期4—8个月,适宜的体况为3.0,此时的营养供给目标是满足或稍过量供给能量,以增加体脂肪沉积,改善体况,对此时体况为3.5—4.0的肥胖奶牛则需降低饲料的能量浓度,体况低于2.0—2.5且产奶量正常的奶牛,可能是由于日粮中能量较低,应提高饲料营养浓度,泌乳后期8月—干乳,随着产奶量的降低,此时的脂肪沉积增多,正常的体况约为3.5,营养供给的目标是改善体况,在避免过肥的前提下,为下一个泌乳期贮存充足的能量。
干乳期是奶牛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意义在于恢复体质,促进乳腺组织的恢复和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奶牛体况评分指南读懂

奶牛体况评分指南读懂
《奶牛体况评分指南读懂》
嘿,咱今天就来讲讲这奶牛体况评分指南哈。
你们知道不,我之前去奶牛场玩的时候,可算是对这有了特别深刻的体验。
那时候啊,我走进奶牛场,看着那些个黑白花的大家伙,心里还挺好奇。
然后就看到工作人员在给奶牛评分呢。
我凑过去一瞧,哎呀妈呀,他们就那么摸摸奶牛的脊背啊、肚子啊啥的,然后就开始打分了。
我就想,这咋评的呀?工作人员就跟我解释说,看这奶牛身上的肉多不多呀,骨头突不突出呀。
我一听,哦,原来是这样啊。
我就盯着一头奶牛看,看他们怎么评它的。
工作人员先摸摸它的背部,说这肉还算可以,能给个几分几分的。
然后又摸摸肚子,说这儿有点瘦了,得扣点分。
我就觉得特别有意思,就好像在给奶牛选美似的。
我还自己试着去摸了摸,哎呀,那感觉还真不一样呢。
有的地方软软的,有的地方硬邦邦的。
我就在那琢磨,这到底算胖算瘦呀。
后来工作人员又给我详细讲了讲各种标准,我才慢慢有点懂了。
等我离开奶牛场的时候,我对这奶牛体况评分指南可算是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啦。
原来给奶牛评分还有这么多门道呢,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呀!现在想想,还真是一次特别有趣的经历呢,哈哈!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去看看那些可爱的奶牛们,再研究研究它们的体况评分。
咋样,你们觉得有意思不?。
奶牛体况评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奶牛体况评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承接流程按工作需要进行奶牛体况评分序号工作步骤关键控制点输出文档1准备工作■确定体况评分时间、牛头数■人员配置■物品准备■ 牛只准备1、每月各牧场根据工作安排确定奶牛体况评分的日期,评分时间段要在奶牛刚挤奶结束后1小时内进行。
2、以牛舍为单位,体况评分牛头数不得低于整个牛舍存栏量的10%,每个牧场奶牛体况评分的数量不得低于牧场存栏量的10%。
3、体况评分由两人组成,一人负责评分,一人负责记录牛号、评分值。
4、物品准备:奶牛体况评分记录表、签字笔。
5、牛只准备:打下评分牛舍颈枷,保证将要进行体况评分的牛用颈枷夹住。
附件1:《奶牛体况评分表》关键部位识别■体况评分关键部位识别1、明确奶牛体况评分的关键识别部位(腰椎横突、髋结节、髋关节、坐骨结节、荐骨韧带、尾根韧带)。
2初步评分■体况低于或等于3分与大于3分的区分1、体况低于或等于3分牛:站在牛的侧面进行观察,如果髋关节到髋结节和坐骨结节间所呈现的角度呈“V”字形。
2、体况大于3分牛:站在牛的侧面进行观察,如果髋关节到髋结节和坐骨结节间所呈现的角度呈“U”字形。
3、不能明确的确定“U”或者“V”,转到牛的屁股后面观察髋关节到髋结节和坐骨结节间部位,如果角度呈尖角,分值应该低于或等于3分,如果这个部位呈现的形状比较圆润,那么分值就大于3分。
3体况低于或等于3分牛只评分■体况评分=3分1、髋关节到髋结节和坐骨结节间所呈现的角度呈“V”字形。
2、髋结节是圆润的。
3、同时满足1、2两个条件,评定为3分。
4、若不满足以上条件,继续进行3分以下牛只评分。
■体况评分=2.75分1、髋结节呈尖角。
2、坐骨结节处是丰满的,有明显的脂肪垫。
3、同时满足1、2两个条件,评定为2.75分。
4、没有明显的脂肪垫,则低于2.75分,继续进行2.75分以下牛只评分。
■体况评分=2.5分1、坐骨结节处没有明显的脂肪垫。
2、通过触摸坐骨结节处脂肪的厚度,有脂肪覆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体况评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承接流程按工作需要进行奶牛体况评分
序
号
工作步骤关键控制点输出文档
1 准备
工作
■ 确定体
况评分时
间、牛头
数
■ 人员配
置
■ 物品准
备
■ 牛只准
备
1、每月各牧场根据工作安排确定奶牛体况
评分的日期,评分时间段要在奶牛刚挤奶结
束后1小时内进行。
2、以牛舍为单位,体况评分牛头数不得低
于整个牛舍存栏量的10%,每个牧场奶牛体
况评分的数量不得低于牧场存栏量的10%。
3、体况评分由两人组成,一人负责评分,
一人负责记录牛号、评分值。
4、物品准备:奶牛体况评分记录表、签字
笔。
5、牛只准备:打下评分牛舍颈枷,保证将
要进行体况评分的牛用颈枷夹住。
附件1:《奶牛体况评分表》
关键
部位
识别
■ 体况评
分关键部
位识别
1、明确奶牛体况评分的关键识别部位(腰
椎横突、髋结节、髋关节、坐骨结节、荐骨
韧带、尾根韧带)。
2
初
步评
分
■ 体况低
于或等于
3分与大
于3分的
区分
1、体况低于或等于3分牛:站在牛的侧面
进行观察,如果髋关节到髋结节和坐骨结节
间所呈现的角度呈“V”字形。
2、体况大于3分牛:站在牛的侧面进行观
察,如果髋关节到髋结节和坐骨结节间所呈
现的角度呈“U”字形。
3、不能明确的确定“U”或者“V”,转到牛的
屁股后面观察髋关节到髋结节和坐骨结节
间部位,如果角度呈尖角,分值应该低于或
等于3分,如果这个部位呈现的形状比较圆
润,那么分值就大于3分。
3 体况
低于
或等
于3
分牛
只评
分
■ 体况评
分=3分
1、髋关节到髋结节和坐骨结节间所呈现的
角度呈“V”字形。
2、髋结节是圆润的。
3、同时满足1、2两个条件,评定为3分。
4、若不满足以上条件,继续进行3分以下
牛只评分。
■ 体况评
分=2.75
分
1、髋结节呈尖角。
2、坐骨结节处是丰满的,有明显的脂肪垫。
3、同时满足1、2两个条件,评定为2.75
分。
4、没有明显的脂肪垫,则低于2.75分,继
续进行2.75分以下牛只评分。
■ 体况评
分=2.5分
1、坐骨结节处没有明显的脂肪垫。
2、通过触摸坐骨结节处脂肪的厚度,有脂
肪覆盖。
3、同时满足1、2两个条件,评定为2.5分。
4、无脂肪覆盖,则低于2.5分,继续进行
2.5分以下牛只评分。
■ 体况评分=2.25分1、观察腰椎横突和脊椎。
2、找到腰椎横突处,目测从腰椎横突末端到脊椎的距离。
3、明显可见腰椎横突末端到椎骨是二分之一的宽度。
4、同时满足2、3两个条件,评定为2.25分。
5、若不满足以上条件,继续进行2.25分以下牛只评分。
■ 体况评分=2分1、观察腰椎横突和脊椎。
2、找到腰椎横突处,目测从腰椎横突末端到脊椎的距离。
3、明显可见腰椎横突末端到椎骨是四分之三的宽度,评定为2分。
4、对低于2分的牛只不做精确的评分。
4 体况
大于
3分
牛只
评分
■ 体况评
分=3.25
分
1、超过3分的牛只,需观察尾根和荐骨韧
带。
2、可以明显地看见两个韧带,评定为3.25
分。
■ 体况评
分=3.5分
1、观察尾根和荐骨韧带。
2、有部分尾根韧带被脂肪覆盖,评定为3.5
分。
■ 体况评
分=3.75
分
1、观察尾根和荐骨韧带。
2、不能看见明显的尾根和荐骨韧带,评定
为3.75分。
■ 体况评
分=4分
1、观察髋关节,腰椎横突,坐骨结节和髋
结节。
2、观察髋结节和坐骨结节,髋结节和坐骨
结节间充满脂肪。
3、腰椎横突顶端可见。
4、同时满足2、3两个条件,评定为4分。
■ 体况评分=4.25分1、观察髋结节和坐骨结节,髋结节和坐骨结节间充满脂肪。
2、隐约可见腰椎横突顶端。
3、同时满足1、2两个条件,评定为4.25分。
■ 体况评分=4.5分1、观察髋结节和坐骨结节,髋结节和坐骨结节间充满脂肪。
2、腰椎横突顶端不明显。
3、坐骨结节不明显。
4、同时满足1、2、3三个条件,评定为4.5分。
■ 体况评分=4.75分1、观察髋结节和坐骨结节,髋结节和坐骨结节间充满脂肪。
2、腰椎横突顶端不明显。
3、坐骨结节和髋结节都不明显。
4、同时满足1、2、3三个条件,评定为4.75分。
■ 体况评分=5分1、所有突出的骨头呈现出圆润和脂肪覆盖。
2、尾根处有明显脂肪囤积。
3、同时满足1、2两个条件,评定为5分。
5 数据
记录
■ 体况评
分数据的
记录
■ 放牛
1、记录人员按照要求记录牛号和分值,确
保数据准确
2、评分结束后,数据记录员打开颈夹,释
放牛只
——
转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