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课时训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试题

合集下载

2020年福州市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附答案)

2020年福州市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附答案)

2020年福州市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1910年京师大学堂设经科、法政科(政治、法律)文科(中国文史)格致科(地质、化学)农科、工科、商科七科。

据此可知A.京师大学堂是一所近代意义的大学B.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成果C.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D.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有利于科举制的废除2.下表中学校和学生数据变化的总体趋势表明1912- 1923年全国各级学校及学生数量简表A.科举制度发扬光大B.资本主义不断发展C.近代教育不断发展D.全国人口不断增长3.民国建立后,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子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B.使民主共和的政治观念深入人心C.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D.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1908年某天某宴请,面对左一个“大人”右一个“老爷”,迎客师张某把头都叩晕了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D.1915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5.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其创作者敬佩有加,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①《狂人日记》﹣鲁迅②《愚公移山》﹣徐悲鸿③《黄河大合唱》﹣聂耳④《骆驼祥子》﹣老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民用企业——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是()A.魏源B.詹天佑C.张謇D.严复7.抗日战争中,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聂耳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对抗日战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B.著名画家徐悲鸿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C.科学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D.广大海外华侨,踊跃捐献财物,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8.清末以来,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文明结婚、集体婚礼纷纷出现,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新式的旗袍、中山装也备受人们青睐。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专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中国近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下图是张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自主学习单局部,据此判断,这堂课探究的历史人物是()A. 魏源B. 张之洞C. 严复 D. 张謇2.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 北京大学B. 清会大学 C. 复旦大学 D. 京师大学堂3.现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已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开阔眼界的重要媒体,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A. 《申报》B. 《万国公报》 C. 《民报》 D. 《新青年》杂志4.阅读下面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C.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D. 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5.下列人物与事件有直接联系的一组是()A. 李大钊——江南制造总局 B. 孙中山——指挥武昌起义C. 严复——发起公车上书 D.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6.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A. 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 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C. 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 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7.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A. 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B. 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C. 《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D. 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8.中华民国成立后,人们之间的称谓不可能有( )A. 先生 B. 某君 C. 老爷 D. 同志9.近代中国进步文学、艺术家的神圣使命是()①发展本国经济②救亡图存③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④讴歌光明、鞭挞黑暗A. ①②B.②③ C. ③④D. ①④10.被认为是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是( )A. 《义勇军进行曲》B. 《毕业歌》 C. 《铁蹄下的歌女》 D. 《黄河大合唱》11.1913年北京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还要求对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

2020年中考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测试题含答案2020年中考九年级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1.“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政府于1957 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竖起了林则徐纪念碑。

”“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是指()A.修建炮台B.缉拿烟贩 C.收缴鸦片 D.虎门销烟2.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中国市场被打开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冲击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3.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粵匪扰乱。

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

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咸同年间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①洋务运动②鸦片战争③第二次鸦片战争④太平天国运动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4.“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林则徐称赞左宗棠的依据是()A. 查缴鸦片,虎门销烟B. 虎门激战,壮烈牺牲C. 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D. 出使俄国,收回伊犁5.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

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D.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6.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

该事件()A. 与《辛丑条约》签订有关B.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C.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D. 创立了君主立宪制7.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

2020年湘潭市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及答案

2020年湘潭市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及答案

2020年湘潭市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

这反映了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1908年某天某宴请,面对左一个“大人”右一个“老爷”,迎客师张某把头都叩晕了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D.1915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3.抗日战争中,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聂耳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对抗日战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B.著名画家徐悲鸿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C.科学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D.广大海外华侨,踊跃捐献财物,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4.历史照片是可视的历史。

如图两幅照片反映出中国近代()A.文学艺术的繁荣B.交通方式的变革C.科学技术的进步D.社会习俗的变迁5.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

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A.中共七大为抗战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人民指明战后奋斗方向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农民踊跃参军参战C.19 世纪 70 年代后,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相继传入中国D.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6.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包括①剪发辫,易风俗②改称谓,废跪拜③禁缠足,倡女权④废科举,办新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一位英国外交官描绘道:“驻在南京的部队,用很特殊的方式来庆祝孙文博士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江西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课时训练(21)走向近代试题

(江西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课时训练(21)走向近代试题

课时训练(二十一) 走向近代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1. 14—17世纪,欧洲文化领域发生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运动”。

这场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其实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 )2.哥伦布是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 )3. “三角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的一幕,充分暴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造成了非洲的长期落后。

( )二、综合题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在《神曲》中写道:“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达.芬奇说:“好人的天生的愿望是知识。

”米朗多拉说:“至于我,决心探讨所有的观点,研究一切知识。

不了解一切知识,就不能提出个人观点。

”拉伯雷在其著作《巨人传》里,相信人类可以用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武装成巨人,而这样的巨人能够摧毁黑暗势力,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

——刘明翰主编《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史》(1)根据材料回答,欧洲人文主义者提出了什么知识观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这一知识观念的提出对当时欧洲社会发展产生的历史影响。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最早发端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而此时佛罗伦萨的经济发展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基础。

佛罗伦萨工场手工业发达,商业贸易规模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新文化的发展必然要冲破教会的桎梏和摆脱宗教的世界观。

于是,新兴资产阶级就从文化的各个方面向封建制度和教会展开了斗争。

——摘编自郑如霖《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特点及原因》材料二14世纪初是一个“原始文艺复兴”阶段。

这一时期,在思想领域方面受到圣方济各会激进主义的影响,冲破了当时封建、保守、压抑的神权思想的制约,歌颂自然的美和人的价值。

14世纪末至15世纪上半期,人文主义和文学、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后来文艺复兴的鼎盛发展打下了基础。

(河北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一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08课时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

(河北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一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08课时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

第8课时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提分训练一、选择题1.[2019·德州改编]有一幅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漫画内容是中国的民族实业家受到了本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C.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D.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2.1901年清政府搞“新政”时设立农工商部,颁布对民族工业的奖励条例,虽然旨在拉拢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缓和阶级矛盾,并含有搜刮民间资本以缓解财政困难之意,而且首先促进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民族工业因此而得到某些发展条件和环境也是事实。

材料表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稳定的社会环境B.科技进步的推动C.政府的政策扶植3.[2019·怀化]“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

”这是对晚清状元张謇的真实评价,其“兴国之梦”是指( )A.实业救国B.民主科学C.民主共和4.[2019·石家庄长安区模拟]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分析下列观点准确揭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的是( )阶段民族工业状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短暂春天列强放松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萧条列强卷土重来抗战时期遭摧残日本的经济掠夺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美国商品的涌入5.[2019·孝感]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

“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

”促使春节习俗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革除陋习6.下列现象共同反映了近代社会某一方面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指的是( )7.当“戊戌政变”后的第五天□□□□□正心惊胆战地等待噩运降临,不料慈禧太后在谕旨中却说道:“□□□□□为培植人才之地”,应予以继续兴办……就凭她这一句话,就使它化险为夷,得以幸免于难,成了“戊戌变法”诸多新政的唯一幸存者了。

(江西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课时训练(08)近代化的起步试题

(江西专版)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课时训练(08)近代化的起步试题

课时训练(八) 近代化的起步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1.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2. 1895年,在京师应试的各省举人1 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公车上书”的发生与《马关条约》的签订有关。

( )3.中山陵墓地全局呈“警钟型”图案,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突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

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手书的《建国大纲》全文。

( )二、综合题4.[2019·福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部分)名称简况1865年李鸿章创办于上海。

它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由外国人负责全部工程事江南制造总局务和制炮装炮福州船政局1866年创办,曾由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主持建厂和造船,共建造大小船只34艘——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材料二1961年,党中央做出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战略决策。

经各方努力,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显示出中国掌握了先进的火箭技术和制造大型火箭的技能,体现了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

——摘编自杨照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诞生内幕》(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并概括表格所示军事工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历史意义。

(3)与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相比,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国防军事工业建设成果显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5.[2019·江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中国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

……中国国民有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唯一出路。

——朱志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民权,改民主”不懈努力,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材料二“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可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

2019-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汇编:中国近代史经济和社会生活

2019-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汇编:中国近代史经济和社会生活

2019-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汇编:中国近代史经济和社会生活(2010·山东聊城)14.下面是l912~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简表。

这一时期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DA.实业团体大量出现B.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C.反帝爱国斗争高涨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掠夺(2010·四川自贡)19.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以下不属于近代民族工业的是()DA.继昌隆缫丝厂B.发昌机器厂C.同文书局D.江南制造总局(2010·江苏南京)9.“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C 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2010·山东济宁)18.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富强,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右图人物是近代著名的状元企业家,他是()CA.詹天佑B.曾国藩C.张謇D.荣宗敬(2010·江西)4.随着民族危机的步步加深,近代中国出现了多种救国思潮。

下列人物,主张“实业救国”的是()DA.魏源B.严复C.康有为D.张謇(2010·福建福州)8.“他”以状元的身份毅然辞官南归,一生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等19个企业。

“他”是()CA.詹天佑B.魏源C.张謇D.候德榜(2010·河北)12.右图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图。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C A.洋务运动的开展B.戊戌变法的推动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2010·山东威海)13.清末状元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不包括()C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B.“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C.清政府的扶持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010·山西)5.右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训练(十三) 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
1.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

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

这个人是张之洞。

( )
2.辛亥革命后,新式旗袍和中山装的出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变化,也体现了中国人审美观念的进步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 )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迎来了发展的“短暂的春天”。

( )
二、综合题
4.富是民之本,强乃国之基。

民族复兴,富强繁荣,始终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出现过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人们殷殷向往、已在招手的建设机会很快丧失了,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

个中缘由,过去只强调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帝国主义没有支持南京临时政府,这是事实。

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封建政治势力的破坏,革命党人非但没有能力制约封建军阀,反而一步步受到封建军阀的制约。

胜利的辛亥革命推动了实业的发展,而随之而来的军阀统治和军阀混战,又窒息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根据材料归纳出“民族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窒息”的原因。

5.[2019·广东]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

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表
1895年—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
项目总计上海武汉天津广州杭州无锡其他
厂矿数549 83 28 17 16 13 12 380 资本额(千元) 120 288 23 879 17 240 4 219 5 791 1 552 1 422 66 185
——摘编自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二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

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

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的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

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材料三见下图
(1)根据材料一,归纳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

(3)观察材料三中的图一和图二,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所呈现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上所述,你从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能获得哪些启示?
6.近代教育、新闻出版的发展,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88年3月4日,《申报》发表文章指出:“今取士以诗赋时文……是驱天下之人才,囿其心思才力,而置之于无用之地者也。

故今之所谓士者,实游民之一也。

为士者愈多,则天下愈坏。


(1)材料一中的《申报》在何时何地创办?它在中国新闻出版业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2)上述材料批评了我国的哪一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存在哪些弊端?这一制度是在何时被废除的?
材料二京师大学堂校牌与旧址
(3)材料二中的“大学堂”创办于哪一运动期间?列举这一运动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

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时期和甲午中日战争后又是如何改革教育的?
(4)上述制度的废除和“大学堂”的创办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F
2.T
3.T
4.根本原因: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其他原因: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制下,在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

5.(1)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尤其是长江流域。

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这些城市较早被开放为通商口岸,自然经济瓦解较早,交通便利。

(2)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政府为保存经济力量。

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基础,也促进了内地工业的发展。

(3)沿海工业发展远远领先于内地,重工业发展迅速。

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但造成了工业结构的相对不平衡。

(4)沿海与内地工业要协调发展。

6.(1)1872年。

上海。

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制度:科举制度。

弊端:考试内容不实用;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才智;录取程序也不利于选拔才俊。

时间:1905年。

(3)戊戌变法期间。

开办新式学堂、创办报刊。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4)中国的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

(意思相近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