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颐和园 基础知识归纳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八课《颐和园》讲解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八课《颐和园》讲解

句式练习:
1、漓江的水真清,清得像 2、太阳真红,红得像 3、月亮真圆,圆得像
装饰华美、专供游 人乘坐的船。
画舫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动)态描写 能否换成“划”?为什么?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划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 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 眼望不到头。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 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万寿山
佛香阁 排云殿
十七孔桥
昆明湖
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
fǎng tiào
姿态不一 耸立 船舫 眺望
jiàn
kǎn
横槛 门槛
朗读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游览顺序
练习
我是小导游
大门
大殿
( 长廊 ) ( 万寿山
( 昆明湖 ) )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 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 眼望不到头。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 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殿。
作者登上万寿山,都看到了什么?分别向哪 三个方向望?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用“〇”画出 表示往方向看的词语。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 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 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 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 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 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颐和园》复习要点:第一学期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颐和园》复习要点:第一学期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颐和园》复习要点:第一学期导读:对于广大小学生朋友们来说,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四年级语文颐和园复习要点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大家一定要好好复习巩固。

一、词语解释1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2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耀眼的样子。

二、句子理解1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画舫”是指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水的静。

一个“滑”字,颇有情味,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

三、问答题1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

一写长廊的景色,二写万寿山的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

2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多音字杆:gān(栏杆)(旗杆)gǎn(秤杆)(枪杆)五、写作特点本文照游览顺序记叙,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移步换景、过渡连接,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

典型例题一、判断下面带点的字的正确读音。

(用“√”表示)痕迹(hénhéng)佛香阁(gégě)堤岸(dītí)横槛(kǎnjiàn)颐和园(yíyì)树丛(cōngcóng)二、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几乎——()耸立——()玩赏——()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隐隐约约——()远——()细细——()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长廊()的栏杆()的杨柳()的公园()的宫殿()的城楼怎么样,各位小学生们都认真复习四年级语文颐和园复习要点了吗?在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之后,同学们也不要忘记进行课后练习噢!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颐和园十八景简介

颐和园十八景简介

颐和园十八景简介颐和园十八景是指颐和园中最有代表性的十八处景点,它们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美学和人文情感,被誉为中国园林建筑中的经典之作。

这些景点包括了名胜古迹、古建筑、人文景观、山水园林等多种自然和人文元素,每一处景点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具体而言,颐和园十八景包括:1. 九曲玲珑:指颐和园的著名长廊,它因其曲折多变的造型而得名。

2. 千锤百炼:指颐和园内的一块巨石,因为其硬度极高,历经千百年仍未破碎而得名。

3. 瑶琴阁:一座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供人们演奏音乐和享受美景。

4. 景泰蓝彩绘:颐和园内的一种传统工艺,以彩绘器皿为主,色彩斑斓,工艺精湛。

5. 石舫:一座石制的小船,供皇家成员乘坐,在湖心岛边上位置。

6. 万寿山:颐和园中的一座山峰,以其醇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7. 寿皇殿:是颐和园中的一座宫殿,用于举办盛大的皇家宴会和宴会。

8. 养心殿:一处供皇帝休息和思考的场所,素有养心之宫和三希堂之誉。

9. 九龙壁:一道长40米、高7米的壁画,描绘了神龙游戏和皇家生活场景。

10. 漕运桥:一座连接颐和园南北两岸的石桥,曲折婉转,景色优美。

11. 月关山:颐和园中的一座长山,山上建有多座古代建筑和景点。

12. 石林洞天:颐和园内的一处通往石舫的石洞,被誉为天然的溶洞奇观。

13. 阜成门:颐和园中一座重要的宫殿入口,因其设计巧妙、构造精巧而受到广泛赞誉。

14. 五亭桥:一座连接颐和园南北两岸的优美石桥,两岸景致千姿百态。

15. 薪橘园:颐和园中的一处园林,有着浓郁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

16. 碧霞琼阁:是颐和园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阁楼建筑,建于清代雍正年间。

17. 藏花别苑:颐和园最南面的宫殿,建于乾隆年间,以藏花之美而得名。

18. 耳园:是颐和园中一处广阔的庭院景观,以其雅致的园林和池塘闻名。

18 颐和园

18 颐和园

18 颐和园教学设计文体解读: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

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

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

同时作者对颐和园中的景物只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较为抽象,学生对颐和园景物没有感性认识,不容易理解。

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今天我们来学习18课——颐和园。

“颐”是生字,你觉得认识这个字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颐”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1、脸颊,两腮;2、保养。

根据你搜集的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判断,“颐和园”的“颐”该是哪种意思?为什么?同学们,颐和园原来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清朝皇家人员都喜欢来这里休养身心。

带着你们的理解一起读课题。

2、大家都预习了课文对吗?老师来检查一下字词的朗读情况。

佛香阁(“阁”是古典园林里面一种很有名的建筑,你见过吗?看图片:它是一座八角分成的建筑,周围一般开着窗子,大都建在高处,为了让人们登上去以后可以观赏远处的风景)横槛(看图,长廊顶上横着的栏杆。

)3、词语读得不错,课文读得怎么样?老师来听听大家的课文朗读,看看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指名6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难读的句子强调读通。

)二、了解游览顺序1、同学们真棒!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边浏览边思考: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颐和园的哪几个著名的景点?用三角形标出来,再想想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2、指名回答,老师随机板书:长廊(你们觉得写“廊”字该注意什么?)万寿山(他还介绍了万寿山上的什么景物?)佛香阁(注意“阁”书写)排云殿(注意“殿”的书写)昆明湖十七孔桥红颜色的字我们要学会书写,请大家在生字格旁边各写一个。

18 颐和园 基础知识归纳

18 颐和园 基础知识归纳

18 颐和园
一、四会生字
殿宫殿殿堂殿后易混字:毅力
廊走廊长廊回廊易混字:轮廓女郎
柱石柱柱子脊柱易混字:住处关注
栽栽花栽赃栽树易混字:裁缝载重
筑建筑修筑筑路易混字:巩固
阁阁楼亭台楼阁出阁易混字:搁浅新闻
朱朱红色朱砂姓朱易混字:守株待兔
堤大堤河堤堤坝易混字:提高问题
雕雕刻雕花浮雕易混字:碉堡凋谢
狮狮子海狮舞狮易混字:老师
态态度形态状态易混字:志向想念二、会认生字
颐颐和园耸高耸舫画舫眺眺望三、多音字:
几乎窗明几净

几个几次
四、近义词
耸立—矗立葱郁—葱茏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隐隐约约—模模糊糊金碧辉煌—富丽堂皇
五、反义词
古老—新潮隐隐约约—清清楚楚神清气爽—昏头昏脑
金碧辉煌—暗淡无光
六、词语扩展
以金字开头的成语:金碧辉煌金蝉脱壳金戈铁马金口玉言
六、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颐和园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大、美。

第二段(第2-5自然段)按照游览顺序,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具体描写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第三段(第6自然段)表达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学教案二:知识点梳理总结

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学教案二:知识点梳理总结

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优秀教学教案二:知识点梳理总结在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们经常会选择《颐和园》这篇作品来教授学生。

本文将会介绍一份优秀的教学教案,它对《颐和园》这篇作品进行了知识点梳理总结,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教授这篇文本。

一、教学目标1.了解《颐和园》的背景知识,掌握重要人物及其事迹。

2.掌握篇章结构,理解文本内容。

3.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二、知识点梳理1.背景知识(1)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郊,是中国清朝时期一座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皇家园林,是封建王朝皇帝及其家族的花园,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2)颐和园由清朝乾隆皇帝于18世纪中叶兴建,其间历经了多位君主的扩建和改建,成为占地约290公顷的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2.重要人物及事迹(1)乾隆皇帝:清朝第五十四位皇帝。

他在位时期极具里程碑意义,他不仅极力扶持艺术,而且稳定了朝政,促进了民生发展。

(2)慈禧太后:清朝第十一位皇帝的妻子。

她在丈夫去世后,开始握有实权,并把她对外来文化的敌意投放在了海外的使馆当中,这就是著名的“义和团运动”。

(3)袁枚:清朝中后期文学家,被誉为“公安派”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随园诗话》是一部文学批评之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3.篇章结构《颐和园》的篇章结构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颐和园的历史传承,主要叙述了颐和园的历史渊源和园林的建设过程;第二部分是作者对颐和园的评价,内容涵盖了颐和园的建筑、园林、文化以及历代名人的故事。

4.文本内容(1)颐和园的历史渊源和建设过程颐和园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当时的皇帝雍正曾下诏建造了一座宫殿和半人工半天然的小湖泊(万寿山垤)。

乾隆皇帝接任后,一直致力于园林景观的兴建,他将颐和园扩大到约290公顷,增加了一系列海洋和人工景观,使颐和园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园林之一。

(2)颐和园的建筑、园林、文化以及历代名人的故事颐和园的建筑群包括了宫殿、楼台、亭台、廊房等建筑类型,而园林景观包括了湖泊、山峰、溪流、水道、桥梁、小品、景观雕塑等元素。

18颐和园

18颐和园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8课《颐和园》看老师写这个“颐”字,应该先写里面的,然后再关起门来,里边应该是一个“口”字。

我们一起来把题目读一读。

板书:颐和园颐和园在北京西郊,从前是专为皇帝建造的,是供(一声)皇帝出宫后居住、游玩而建筑的宫殿花园,被称作“皇家园林”,如今成了中外游客尽相游览的风景区。

谁去过呀?有几个同学去过?那能不能说一说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我觉得颐和园景色非常的美)(虽然我没去过颐和园,但是从课外书上得知颐和园的长廊是一个倒着的蝙蝠型,从什么地方看到的像倒着的蝙蝠型?从天空上坐在飞机上看到的在那个时候,蝙蝠象征着吉祥)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好游记的方法下面我们就随作者去颐和园游览一番,大家仔细看,认真的听,想一想,录像主要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好,看完录像了,你记住了吗?录像主要介绍了颐和园的哪几个景点?(录像向我们展示了长廊,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和十七孔桥的景色,我感到颐和园的景色确实很美)说的对么?谁还来说一说,你看完录像之后,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以前去过颐和园,可是当时是走马观花,没留下什么印象,今天看完录像,感觉不一样了)我们看看课文作者是怎样描写颐和园的景色的。

谁能说说课文从哪到哪是具体描写颐和园的景色的呢?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课文是从第2—第5自然段描写颐和园的景色的)自己来读一读这部分内容,一边读一边画出作者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

(通过阅读课文我知道课文描写了长廊和万寿山还有昆明湖),师板书(总) 美丽的大公园板书:颐和园( 总 ) 说也说不尽课文哪个自然段是写长廊的(第2自然段)谁来读一读,听他读的时候,注意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长廊的生读2谁来说说作者是按怎能样的顺序介绍长廊的。

生说,师板书:(作者先写长廊中间的走廊,再写长廊两旁的景色顺序来写的) (师:也就是说先写了长廊的内侧,然后写了长廊两旁的景色生同说) 下面同学们默读这个自然段,想一想长廊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能够体现出这些特点好,拿起书来,谁来说说?(师举手示意)(我体会出了长廊“长”这个特点,我是从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我是从这句话中的700多米长和273间这两个数字中看出来的)我们用比较快的速度行走,700多米长的长廊,大约要用10分钟才能走完,长不长啊?谁来接着说?举手示意长廊(廊内 万寿山(山下 昆明湖 廊两旁) 山上) (堤岸 湖心岛 十七孔桥)(分) 园林艺术的成就 劳动人民的智慧(我还从一眼望不到头这句话中看出长廊“长”)读的很仔细(我还体会到了长廊很“美”是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还有下面一句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18课《颐和园》 复习内容

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18课《颐和园》 复习内容

第18课《颐和园》一.看拼音,写词语,并按要求填写dà diàn cháng láng zhù zi pén zāi( 大殿) ( 长廊) ( 柱子) ( 盆栽) jiàn zhùfóxiāng gégélóu zhū hóng( 建筑) ( 佛香阁) ( 阁楼) ( 朱红) dī àn diāo kèshī zi zī tài( 堤岸) ( 雕刻) ( 狮子) ( 姿态)一.看拼音,写词语,并按要求填写(没有答案版本)dà diàn cháng láng zhù zi pén zāi( ) ( ) ( ) ( ) jiàn zhùfóxiāng gégélóu zhū hóng( ) ( ) ( ) ( ) dī àn diāo kèshī zi zī tài( ) ( ) ( ) ( )二.补充词语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隐)(隐)约约 (姿)(态)不一二.补充词语(有答案版本)神( )气( ) 金碧( )( )( )( )约约 ( )( )不一三.填空1.课文移步换景,按(游览)的顺序记述,描绘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等景观。

2.写“长廊”主要写了它的(长)和(美)两个方面的特点。

而长廊主要美在:①(有五彩的画),②(栽满花木),③(有微风吹来)。

3.登上万寿山,作者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哪三个方向观察美景?答:(向下)、(向前)、(向东)三个方向观察美景。

4.昆明湖的特点是(静)和(绿),作者分别用(镜子)和(碧玉)来比喻。

5.作者站在(万寿山)上观察,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颐和园
一、四会生字
殿宫殿殿堂殿后易混字:毅力
廊走廊长廊回廊易混字:轮廓女郎
柱石柱柱子脊柱易混字:住处关注
栽栽花栽赃栽树易混字:裁缝载重
筑建筑修筑筑路易混字:巩固
阁阁楼亭台楼阁出阁易混字:搁浅新闻
朱朱红色朱砂姓朱易混字:守株待兔
堤大堤河堤堤坝易混字:提高问题
雕雕刻雕花浮雕易混字:碉堡凋谢
狮狮子海狮舞狮易混字:老师
态态度形态状态易混字:志向想念二、会认生字
颐颐和园耸高耸舫画舫眺眺望三、多音字:
几乎窗明几净

几个几次
四、近义词
耸立—矗立葱郁—葱茏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隐隐约约—模模糊糊金碧辉煌—富丽堂皇
五、反义词
古老—新潮隐隐约约—清清楚楚神清气爽—昏头昏脑
金碧辉煌—暗淡无光
六、词语扩展
以金字开头的成语:金碧辉煌金蝉脱壳金戈铁马金口玉言
六、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颐和园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大、美。

第二段(第2-5自然段)按照游览顺序,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具体描写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第三段(第6自然段)表达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