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课堂试题:4.2 平面镜成像(沪科版)[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沪科八年级同步测试4.2平面镜成像

2018-2019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班级姓名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二节平面镜成像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1)该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这是为了确定__像的位置__;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__比较像与物的大小__。
(2)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__远离__玻璃板。
2.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D.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3. 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C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4.请完成下面光路图。
5.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6.座钟钟面正对平面镜,在镜中看到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座钟实际指的时刻是( A )A.10点45分B.1点15分C.7点15分D.7点45分7.“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中,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进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水中出现的月亮的像为实像C.水中出现的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D.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8.如图所示,画出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的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
9.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C )A.平面镜发出的B.像S′发出的C.平面镜反射的D.人的眼睛发出的10.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4.2《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A.1 m B.1.5 m C.2 m D.3 m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A、B是两支相同的蜡烛,A是点燃的蜡烛,B是没有点燃的蜡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蜡烛A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 实验中应选取较薄的玻璃板,并竖直放置D.实验中随着A蜡烛的燃烧,A蜡烛的像与B蜡烛仍然重合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将远离平面镜0.2m4、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l0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5、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一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是在湖水中的折射形成的C.俯冲过程中,小燕子在湖水的像越来越大D.俯冲过程中,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是越来越小6、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 4m 处,若人向镜移动 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A.变大 6mB.变大 5mC.不变 6mD.不变 8m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8、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9、下列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一致的是()中的部分内容,其中错误的是( )A:实验器材:刻度尺、平面镜、相同的两支蜡烛、白纸B:将蜡烛逐渐靠近镜面,观察到像也逐渐靠近镜面C:改变蜡烛到镜面的距离,观察到像的大小保持不变D:改变蜡烛到镜面的距离,通过多次实验总结规律11、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 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二、填空题1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薄的茶色玻璃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_______;物体向平面镜移动,物体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将________.13、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 m,湖水深7 m,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距离湖面______m.14、芳站在穿衣镜前2m处,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m;若小芳向镜面前进1m,则她成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不变”)。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 4.2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含解析)

4.2 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平静的湖面上,翠鸟距离水面1.2米,水深2米,则翠鸟到它的像的距离为()A.2m B.3.2m C.2.4m D.6.4m2.下列现象中成虚像的是()A.看电影时银幕上的像B.小孔成像C.眼睛在视网膜上成的像D.照镜子时平面镜中的像3.画出如图小丑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正确的是()A.B.C.D.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 mD.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5.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6.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保持5m远,若把视力表挂在人正后方的墙上人通过平面镜观察视力表,当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为3m时,被测人应位于()A.距前方平面镜1m B.距背后视力表1mC.距前方平面镜3m D.距背后视力表2m7.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则蜡烛B距蜡烛A也是5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在甲、乙、丙三图中,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D.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蜡烛A的像将变小8.小丽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镜中有她的像。
当她向着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1.5m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A.比原来小;到平面镜的距离增加1.5mB.大小不变;到小丽的距离变为3mC.大小不变;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1.5mD.大小不变;到小丽的距离增加3m9.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站立在水平地面,其前方竖直放置着一平面镜,同学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5m。
八年级物理全册4_2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②作入射光线SO一、SO2,
③作法线O1N一、O2N2,
④将反射光线O1A一、O2A2反向延长交于S′.
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三、课外拓展
9.如图,请利用反射定律作动身光点S在镜中的像点.
10.汽车夜间行驶时,一样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
A.要节约用电
B.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阻碍司机开车
C.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反射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
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妨碍司机开车
四、中考链接
1一、在“探讨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显现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3.关于平面镜成像,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物体越大,像也越大
B.平面镜倾斜一些放置,像变大
C.镜面越大,像就越大
D.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就越大
4.关于平面镜成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面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④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面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因此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因此像的大小将可不能改变.
2020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二节平面镜成像练习题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九)平面镜成像(30分钟 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平面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下列关于平面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平面镜可以成虚像B.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C.人用手摸北侧的耳朵,镜子里的像用手也摸北侧的耳朵D.镜子中人的像比实际的人要小2.(2012·宁夏中考)如图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B.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比实物大C.棋子与它的像关于镜面对称D.棋子移近平面镜时,像会远离平面镜3.(2012·巴中中考)把一个高0.8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 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A.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B.高度变大,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C.高度为0.8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D.高度变大,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4.如图所示海宝在镜中所成的像,哪个是正确的()5.进入卖水果的商店你会看到正对大门的整面墙上都镶有平面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让房间更明亮B.增大房间的空间感C.使平面镜中的“水果”更美观D.方便人们选购水果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7分)6.(2012·盐城中考)小芳在距平面镜1m处照镜子。
她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芳向平面镜靠近0.3m,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m,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上海世博会上,意大利展馆展放着一辆新型小轿车,为了让参观者能清楚地看到轿车底盘的复杂结构,展览人员巧妙地把轿车倾斜着支撑在大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这里应用了初中物理知识。
若汽车离镜面的距离为1.5m,则汽车的像离汽车的距离是。
沪科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二节平面镜成像

沪科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二节平面镜成像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平面镜成像成像原理:____.2.成像特点: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像与物体大小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是____的.3.下图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是一个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4.小丽非常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每天上学出门前都要通过镜子检视一下,当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离她的距离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一学生站在离镜面1 m处,镜中的像离学生本人的距离为___m;若该生远离镜面移动了0.5 m,则像与镜面的距离为____m.6.一湖水的深度为5 m,一只水鸟在距湖面18 m高的空中飞行,它在湖中的像距湖面的距离是______m,当它向下俯冲捕食时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二、简答题7.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是什么?三、单选题8.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A.平面镜发出的B.像S′发出的C.人的眼睛发出的D.平面镜反射的9.如下所示的各图中,关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B.C.D.10.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A.30cm B.60cm C.90cm D.120cm 11.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A.B.C.D.12.(临沂中考)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13.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1.5m,像变大B.2m,像变小C.3.6m,像不变D.4.4m,像不变14.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L1和L2平行竖直放置,两镜相距s,物体A在两镜之间,A在L1中的像是 A1,A在L2中的像是A2.已知 A1、A2相距s1,当物体A在两镜之间移动时,A在两镜里成的像的距离s1的变化情况是( )A.变小B.不变C.变大D.不能确定四、实验题15.(贵港中考)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需要的器材:两支相同的蜡烛、一块____、支架、一张纸、一个光屏、____及火柴.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放在“烛焰”上的手指____(填“会”或“不会”)被烧痛.知识点3 平面镜成像作图16.(来宾中考)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透明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在玻璃板两侧,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选在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关系.(3)实验中,测得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为5 cm,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_cm.(4)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白纸,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填“虛像”或“实像”).(5)实验中,小红发现玻璃板后出现两个蜡烛A的像,其原因是她选用的玻璃板____(填“太厚”或“太薄”).五、作图题17.物体AB放在平面镜前,请在图中画出它经平面镜所成的像.18.请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平面镜的位置.______参考答案1.光的反射【解析】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答案为:光的反射2.虚相同相等_对称【解析】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所成像为虚像,而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也相等.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故答案为;虚;相等;相等;对称.【点睛】本题目考查了平面镜的成像特点,需要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牢记实验规律,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4.2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实验专题 (新版)沪科版

平面镜实验专题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分析】(1)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
(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等效替代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这是关键。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解答】(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不会变化。
(4)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故答案为:(1)薄;(2)前侧;等效替代法;(3)不变;(4)不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操作相关问题,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2平面镜成像同步测试题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2平面镜成像同步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画出的潜望镜的示意图,使用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的物体AB的像是()A.放大的倒立的实像B.缩小的倒立的实像C.等大的正立的虚像D.等大的倒立的虚像2.如图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面虚象,则实际时间是()A.9时40分B.2时20分C.4时10分D.7时50分3.在比较狭小的房间内挂一面大镜子,会产生增大空间的感觉,这主要是利用平面镜的哪个特点A.能成虚像的特点B.物像距离总是物镜距离2倍的特点C.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特点D.能成正立像的特点4.如图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A.9:30 B.2:30 C.6:15 D.12:15 5.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B.C.D.6.一个人走近挂在墙上的平面镜时()A.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B.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大C.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D.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先不变,后变大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的车头灯是用平面镜B.汽车的观后镜是用凸面镜C.太阳灶用的是凸面镜D.牙科医生用来观察患者不易看到的部位的镜是用凹面镜8.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7m 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4m 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7m 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3m二、填空题9.小立身高1.60m,站在镜前0.50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镜面_____m;当他慢慢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小明同学身高1.65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m,像与他相距_______m.11.将一墨水瓶放在平面镜前6cm处,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三、实验题1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⑴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⑵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1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使我们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很方便地确定_____.(2)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3)如果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蜡烛B,都无法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4)移去蜡烛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片上没有蜡烛A的像,说明蜡烛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像.(5)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14.如图所示是小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直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请你帮她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1)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关系;(2)实验中,测得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为5cm,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__cm;(3)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白纸,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像.(选填“虚像”或“实像”).(4)实验中,小红发现玻璃板后出现两个蜡烛A的像,其原因是她选用的玻璃板_____(选填“太厚”或“太薄”)四、简答题15.小汽车的前窗玻璃并不像两侧窗的玻璃一样竖直安装,而是向前倾斜一定的角度,用你所学过的光学知识解释一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五、综合题16.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1)将一块________竖直架在一块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体与像________的关系;(3)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__的关系;(4)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________(5)同学们猜想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他们的猜想正确吗?你能帮他们检验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吗?________;________ .六、作图题17.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_____)18.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资源教育学院
2021年同步课堂帮帮帮
姓名:
学号:
班级:学号:
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
目标梳理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 在实验探究中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3. 会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释镜面反射及生活相关现象。
4. 理解等效替代法的含义。
1.重点:平面镜成像实验及其应用。
2.难点:平面镜成像实验。
知识梳理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有何异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2.猜想与假设
(1)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像比物大,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不相等。
3.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1)实验器材:两支相同的蜡烛、一块玻璃板、玻璃板支架、一张纸、一个光屏、一把刻度尺、量角器及火柴。
(2)实验装置: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将纸平铺在水平面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3)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但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与像重合。
比较像与蜡烛的大小、正倒等关系。
(4)在玻璃板下所铺的白纸上描绘出蜡烛、玻璃板和蜡烛像的位置,画出连接蜡烛和像的直线,量出直线与玻璃板的夹角,用刻度尺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
(5)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步骤(4)。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次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像与物的正倒关系
/cm
11010等大正立
21515等大正立
32020等大正立
5.分析与论证
分析和观察实验现象和数据可知:
(1)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①。
(2)像与物体的大小②。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③。
(4)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④。
6.交流与合作
(1)实验中,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原因是什么?
验证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相同。
(2)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⑤;
(3)实验中为什么选较薄的玻璃板?
玻璃板的两个表面都会成像,玻璃板太厚,就会出现“⑥”现象,现在薄玻璃板效果相对较好。
(4)刻度尺的作用是什么?
用来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
(5)玻璃板为什么要与桌面垂直?
避免使像偏上或者偏下,使玻璃板后面的像与玻璃板前面的蜡烛重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6)为使像观察到的更加清晰,最好在怎么样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在光线⑦的环境中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像更加清晰。
(7)实验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是什么
等效替代法。
用未点燃的蜡烛代替蜡烛的像。
(8)为什么重复实验?
多做几次实验是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⑧和科学性。
(9)怎样探究平面镜是否成虚像?
将一张纸放在镜后蜡烛像的位置,在像的一侧观察纸上是否有像,如果有说明成的是实像,如果没有说明成的是虚像。
①虚像②相同③相等④对称⑤方便确定像的位置⑥重影⑦较暗⑧普遍性
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1.应用平面镜成像
a. 人对着镜子梳妆;
b. 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矫正自己的姿势;
c. 牙科医生用平面镜检查患者的牙齿;
d. 平面镜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扩大视觉空间;
2.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