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九章本章整合新人教选修
合集下载
2023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章末小结与素养评价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解析] 根据电场强度叠加原理,由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及中垂线上 的电场线分布可知,d、c、e三点电场强度方向都是水平向右,正点电荷在 各点受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同,故A正确,B错误;两点电荷连线 上电场强度由a到b先减小后增大,中垂线上由c到无穷远处逐渐减小,因此 c点电场强度是连线上最小的(但不为0),是中垂线上最大的,故Fd>Fc>Fe, 故C、D错误。
2.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电场线分布如图9-2所示):
图9-2 (1)两点电荷连线上,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先变小再变大,中点处电 场强度最小。 (2)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方向都相同,总与中垂线垂直且 指向负点电荷一侧。沿中垂线从中点到无限远处,电场强度一直减小,中 点处电场强度最大。 (3)关于中心点对称的点,电场强度等大同向。
[答案] A
【针对训练】
1.如图 9-4 所示为两个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点电荷,距离为
d,电荷量分别为+Q 和-Q。在它们连线的竖直中垂线上
固定一根长为 L、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管,有一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以初速度 v0 从管口射入,则小球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
B.受到的库仑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C.受到的库仑力最大值为8kdQ2 q
D.管壁对小球的弹力最大值为4kdQ2 q
图 9-4
解析:由等量的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特点,根据小球的受力情况可知在细 管内运动时,库仑力水平向右,竖直方向上的合力等于重力,小球速度一直 增大,A 错误;库仑力水平向右,不做功,B 错误;小球在两点电荷连线中 点处库仑力最大,F=kd2qQ2 +kd2qQ2 =8kdq2Q,C 正确;管壁对小球的弹力与库仑 力是平衡力,所以最大值为8kdq2Q,D 错误。 答案:C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本章优化总结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3

(1)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物理性质都具有各向 异性.例如,立方体铜晶体的弹性是各向异性的,但它的导热 性和导电性却是各向同性的. (2)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既可以是晶体,也可以是非晶体.例 如,天然的水晶是晶体,而熔化以后再凝固的水晶(石英玻璃) 却是非晶体. (3)对于单晶体和多晶体应以外形和物理性质两方面来区分,而 对于晶体和非晶体应以熔点是否一定来区分.
解析:选 AD.A 现象是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A 正 确;B 是不浸润现象,B 错误;C 是阻断毛细现象,防止地下 水上升,C 错误;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有收缩趋势,使液体下 降,故 D 正确.
饱和汽压与湿度 1.液体与饱和汽的平衡是动态平衡. 2.饱和汽压与温度、液体种类有关,而与体积无关. 3.绝对湿度就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而相对湿度就是绝 对湿度跟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的百分比.计算时要注意各物理 量的单位要统一.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的表面 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 B.水在涂有油脂的玻璃板上能形成水珠,而在干净的玻璃板上 却不能,这是因为油脂使水的表面张力增大的缘故 C.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 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D.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 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
2.物态不变时的能量分析与计算 物体在存在状态不变的情况下,从外界获得能量,物体内能增 大,对于固体、液体而言,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增加,主要 是分子动能增加,分子势能的增加一般不计,表现为温度升高; 对于气体,分子势能的变化一般不计,从外界获得的能量全部 用来增加分子的动能,表现为温度升高.物体温度变化时吸热 或放热为 Q=cmΔt,c 为比热容,Δt 为温度变化.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课件:9 本章高效整合

TIP1:NPC代入,把自己想成其中的人物,会让自己的记忆过程更加有趣 (比如你穿越回去,成为了岳飞的母亲,你会在什么背景下怀着怎样的心情在 背 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 TIP2:越夸张越搞笑,越有助于刺激我们的大脑,帮助我们记忆,所以不妨在 编 故事时,让自己脑洞大开,尝试夸张怪诞些~
故事记忆法小妙招
硬背“在复合句中,修饰某一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叫做定语从句”这个概念。
3.这个步骤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或流程图,可以更好加深自己的理解哦~
费曼学习法--实操
第三步 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仅靠大脑,复述你所获得的主要内容
(三) 仅 靠 大 脑 复 述
1.与上一步不同的是,这一步不能有任何参考, 合上你的书本、笔记等,看看此时你的大脑里还剩下了什么; 2.仅凭记忆,如果可以复述很多,说明掌握状况还可以; 3.如果一合上书,就连关系词有哪些都想不起来了, 说明还 没有掌握,需要继续回顾。
1第一遍知道大概说了什么就行;
2第二遍知道哪块是重点;
3第三遍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高效学习逻辑思维
事实知识(know--what):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主要叙述事实方面的知识; 原理知识(know--why):知道为什么的知识, 主 要是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技能知识(know--how):知道怎么做的知识, 主要是对某些事物的技能和能力; 人力知识(know--who):知道是谁的知识, 主 要是谁知道以及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能力;
构建体系网络
链接高考热点
单元知能评估
解析: 液晶是一类处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特殊物质,其分 子间的作用力较强,在体积发生变化时需要考虑分子间力的作 用,分子势能和体积有关.A 正确.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 单晶体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 性,B 错误.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一个 分子动能都增大,C 错误.露珠由于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表面 积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即表现为呈球形,D 正确.
故事记忆法小妙招
硬背“在复合句中,修饰某一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叫做定语从句”这个概念。
3.这个步骤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或流程图,可以更好加深自己的理解哦~
费曼学习法--实操
第三步 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仅靠大脑,复述你所获得的主要内容
(三) 仅 靠 大 脑 复 述
1.与上一步不同的是,这一步不能有任何参考, 合上你的书本、笔记等,看看此时你的大脑里还剩下了什么; 2.仅凭记忆,如果可以复述很多,说明掌握状况还可以; 3.如果一合上书,就连关系词有哪些都想不起来了, 说明还 没有掌握,需要继续回顾。
1第一遍知道大概说了什么就行;
2第二遍知道哪块是重点;
3第三遍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高效学习逻辑思维
事实知识(know--what):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主要叙述事实方面的知识; 原理知识(know--why):知道为什么的知识, 主 要是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技能知识(know--how):知道怎么做的知识, 主要是对某些事物的技能和能力; 人力知识(know--who):知道是谁的知识, 主 要是谁知道以及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能力;
构建体系网络
链接高考热点
单元知能评估
解析: 液晶是一类处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特殊物质,其分 子间的作用力较强,在体积发生变化时需要考虑分子间力的作 用,分子势能和体积有关.A 正确.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 单晶体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 性,B 错误.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一个 分子动能都增大,C 错误.露珠由于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表面 积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即表现为呈球形,D 正确.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9章本章优化总结优质PPT课件

浸润与不浸润现象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当液体 与固体接触时,在接触处形成一个液体薄层,叫 做附着层,附着层里的分子既受到固体分子的吸 引,又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如果受到的固 体分子的吸引比较弱,附着层里的分子就比液体 内部稀疏,在附着层里就出现表面张力相似的收 缩力,这里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缩小的趋势 ,形成不浸润现象.相反,如果
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 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
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 性不同,则该球内部微粒排列一定有规则
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相同,则 一定是多晶体
【思路点拨】从单晶体、多晶体以及非晶体的
特点出发进行分析辨别.
【精讲精析】多晶体和非晶体都显示各向同性, 只有单晶体显示各向异性,所以A错,B也错,C 对.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仅是指某些物理 性质,并不是所有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换言之,某一物理性质显示各向同性,并不意味 着该物质一定不是单晶体,所以D错.答案为C. 【答案】C
例3 0 ℃的冰和100 ℃的水蒸气混合后. (1)若冰刚好全部熔化,冰和水蒸气的质量比是 多少? (2)若得到50 ℃的水,冰和水蒸气的质量比是 多少? [已知水在100 ℃的汽化热是L=2.25×106 J/kg,冰的熔化热是λ=3.34×105 J/kg,水的 比热容c=4.2×103 J/(kg·℃)]
受到的固体分子的吸引相当强,附着层里的分子 就比液体内部密,在附着层里就出现分子相互排 斥的力,这时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扩展的趋 势,产生浸润现象.
3.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是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共同作用的 结果.若液体浸润毛细管管壁,则附着层有扩张 的趋势,毛细管中液面上升,反之,下降.
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 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
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 性不同,则该球内部微粒排列一定有规则
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相同,则 一定是多晶体
【思路点拨】从单晶体、多晶体以及非晶体的
特点出发进行分析辨别.
【精讲精析】多晶体和非晶体都显示各向同性, 只有单晶体显示各向异性,所以A错,B也错,C 对.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仅是指某些物理 性质,并不是所有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换言之,某一物理性质显示各向同性,并不意味 着该物质一定不是单晶体,所以D错.答案为C. 【答案】C
例3 0 ℃的冰和100 ℃的水蒸气混合后. (1)若冰刚好全部熔化,冰和水蒸气的质量比是 多少? (2)若得到50 ℃的水,冰和水蒸气的质量比是 多少? [已知水在100 ℃的汽化热是L=2.25×106 J/kg,冰的熔化热是λ=3.34×105 J/kg,水的 比热容c=4.2×103 J/(kg·℃)]
受到的固体分子的吸引相当强,附着层里的分子 就比液体内部密,在附着层里就出现分子相互排 斥的力,这时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扩展的趋 势,产生浸润现象.
3.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是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共同作用的 结果.若液体浸润毛细管管壁,则附着层有扩张 的趋势,毛细管中液面上升,反之,下降.
2024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4.静电的防止与利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使空气导电变为导体
2.空气的电离: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尖端周围的强电场足以使空气 中残留的带电粒子发生剧烈运动,并与空气分子碰撞从而使空气分子 中的正负电荷__分_离_____.
3.尖端放电现象:所带电荷与导体尖端的电荷符号_相__反_____的粒子, 由于被_吸__引_____而奔向尖端,与尖端上的电荷__中__和____,这相当于导 体从尖端_失__去_____电荷,这种现象叫作尖端放电.
目标三 静电的应用与静电危害的防止
【导思】——————————————————○ 如图所示,在工厂里,靠近传送带的工人容易受到电击.经研究
发现,这是由于传送带在传送过程中带上了电. (1)为什么靠近传送带的物体会带电?
传送带因为与被传送的物体发生摩擦而带电,靠近传 送带的导体因为静电感应也带上了电.
4.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核
物理观念
知道什么是静电平衡状态,能说出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 体特点.
心 素 养 定
(1)知道导体上电荷的分布特征,了解尖端放电、静电屏 科学思维 蔽现象及其成因.
(2)会根据静电平衡条件求解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
位
科学探究
观察演示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分析,体会运用所学知识进 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荷量的绝对值为q)放在金属棒的中心轴线上距离棒的左端R处,如图 所示.当金属棒达到静电平衡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棒上感应电荷在 O 点处产生的场强为零 B.棒上 O 点处的场强为零 C.负点电荷在 O 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q k(R+2l )2
,方向沿 Oq 连线且指向 q
D.棒上的感应电荷在棒的中点 O 处产生的电场强度
(2)自由电子能否一直定向运动?为什么?
2.空气的电离: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尖端周围的强电场足以使空气 中残留的带电粒子发生剧烈运动,并与空气分子碰撞从而使空气分子 中的正负电荷__分_离_____.
3.尖端放电现象:所带电荷与导体尖端的电荷符号_相__反_____的粒子, 由于被_吸__引_____而奔向尖端,与尖端上的电荷__中__和____,这相当于导 体从尖端_失__去_____电荷,这种现象叫作尖端放电.
目标三 静电的应用与静电危害的防止
【导思】——————————————————○ 如图所示,在工厂里,靠近传送带的工人容易受到电击.经研究
发现,这是由于传送带在传送过程中带上了电. (1)为什么靠近传送带的物体会带电?
传送带因为与被传送的物体发生摩擦而带电,靠近传 送带的导体因为静电感应也带上了电.
4.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核
物理观念
知道什么是静电平衡状态,能说出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 体特点.
心 素 养 定
(1)知道导体上电荷的分布特征,了解尖端放电、静电屏 科学思维 蔽现象及其成因.
(2)会根据静电平衡条件求解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
位
科学探究
观察演示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分析,体会运用所学知识进 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荷量的绝对值为q)放在金属棒的中心轴线上距离棒的左端R处,如图 所示.当金属棒达到静电平衡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棒上感应电荷在 O 点处产生的场强为零 B.棒上 O 点处的场强为零 C.负点电荷在 O 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q k(R+2l )2
,方向沿 Oq 连线且指向 q
D.棒上的感应电荷在棒的中点 O 处产生的电场强度
(2)自由电子能否一直定向运动?为什么?
【步步高】(新课标)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章末总结课件1 新人教版选修3-3

面上升,反之,液面下降.
二、液体表面层和附着层的特性引起的现象
【例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上升 )
B.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下降
C.在建筑房屋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 厚纸,这是为了增加毛细现象使地下水容易上升 D.农田里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可 以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
专题整合区
一、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的判断
二、液体表面层和附着层的特性引起的现象 三、饱和汽压与湿度
一、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的判断
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
都具有各向同性,但单晶体和多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 体没有.
一、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的判断
【例1】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 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 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 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则该 球体一定是单晶体 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则这块晶体一定 是多晶体
2.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而与体积无关.
绝对湿度 3.灵活运用“相对湿度= ×100%”进行计算. 饱和汽压
三、饱和汽压与湿度
【例3】 冬季某天,日间气温6 ℃时的相对湿度是65%,如
果夜间最低气温是-3 ℃,那么,空气中的水蒸气会不会成 为饱和汽?为什么?(设绝对湿度不变,6 ℃时水蒸气的饱和
汽压ps1=9.34×102 Pa,-3 ℃时水蒸气的饱和汽压为ps2=
1
解析
2
3
4
5
晶体具有天然的规则的几何形状,故A错;石墨晶体打
二、液体表面层和附着层的特性引起的现象
【例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上升 )
B.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下降
C.在建筑房屋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 厚纸,这是为了增加毛细现象使地下水容易上升 D.农田里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可 以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
专题整合区
一、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的判断
二、液体表面层和附着层的特性引起的现象 三、饱和汽压与湿度
一、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的判断
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
都具有各向同性,但单晶体和多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 体没有.
一、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的判断
【例1】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 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 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 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则该 球体一定是单晶体 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则这块晶体一定 是多晶体
2.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而与体积无关.
绝对湿度 3.灵活运用“相对湿度= ×100%”进行计算. 饱和汽压
三、饱和汽压与湿度
【例3】 冬季某天,日间气温6 ℃时的相对湿度是65%,如
果夜间最低气温是-3 ℃,那么,空气中的水蒸气会不会成 为饱和汽?为什么?(设绝对湿度不变,6 ℃时水蒸气的饱和
汽压ps1=9.34×102 Pa,-3 ℃时水蒸气的饱和汽压为ps2=
1
解析
2
3
4
5
晶体具有天然的规则的几何形状,故A错;石墨晶体打
人教版新教材普通高中物理第三册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整章课件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
C.普通验电器能直接检测物体带有何种性质的电荷
D.电荷量存在某最小值
拓展提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2×10 -19 C
B.不带电的物体上,既没有正电荷也没有负电荷
C.摩擦起电的过程,是靠摩擦产生了电荷
D.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实质上是导( A )
A.电荷量
B.点电荷
C.电子
D.质子
课堂练习
3.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
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感应起电说明带电的物体可以使不带电的物体创造电荷
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
(3)比较电荷带电的多少,要比较的是其电荷量的绝对值,绝对值
大的带电多。尽管电荷量有正负值(正号一般省略),要知道这里的
” +“-”号代表电荷的种类,与数学中的正负号的含义不同。
新知讲解
3.物质的微观结构
(1)物质的电结构
核外电子
中子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性)
原子核
(正电)
质子(正电)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1)大量实验事实表明,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
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
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作电荷守恒定律。
新知讲解
近代物理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带电粒子可以产生或湮没。
例如,一个高能光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
子;一对正、负电子可以同时湮没,转化为光子。不过在这些情况
C.普通验电器能直接检测物体带有何种性质的电荷
D.电荷量存在某最小值
拓展提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2×10 -19 C
B.不带电的物体上,既没有正电荷也没有负电荷
C.摩擦起电的过程,是靠摩擦产生了电荷
D.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实质上是导( A )
A.电荷量
B.点电荷
C.电子
D.质子
课堂练习
3.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
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感应起电说明带电的物体可以使不带电的物体创造电荷
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
(3)比较电荷带电的多少,要比较的是其电荷量的绝对值,绝对值
大的带电多。尽管电荷量有正负值(正号一般省略),要知道这里的
” +“-”号代表电荷的种类,与数学中的正负号的含义不同。
新知讲解
3.物质的微观结构
(1)物质的电结构
核外电子
中子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性)
原子核
(正电)
质子(正电)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1)大量实验事实表明,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
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
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作电荷守恒定律。
新知讲解
近代物理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带电粒子可以产生或湮没。
例如,一个高能光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
子;一对正、负电子可以同时湮没,转化为光子。不过在这些情况
高三物理总复习 第九章 章末整合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9章
章末整合
高考物理总复习
1.如图所示, 1O2 是矩形导线框 abcd 的对称轴, O 其左方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以下情况能使 abcd 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的是( )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9章
章末整合
高考物理总复习
A.将 abcd 向纸外平移 B.将 abcd 向右平移 C.将 abcd 以 ab 为轴转动 60° D.将 abcd 以 cd 为轴转动 60°
人 教 实 验 版
动,匀速运动的速度 v=
E 感应电动势 E=BLv,感应电流 I= R+r B2L2v 金属棒所受安培力 F=BIL= R+r B2L2v 匀速运动时,金属棒受力平衡,则可得 +mgsinθ R+r =Mg 联立解得 B= 5T.
必考内容 第9章 章末整合
高考物理总复习
(2)在 0.6s 内金属棒 ab 上滑的距离 x=1.40m BLx 2 5 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 q= = C. 5 R+r 1 (3)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Mgx= mgxsinθ+ Q+ (M+ 2 m)v 2, 解得 Q=2.1J R 又因为 QR= Q,联立解得 QR=1.8J. R+r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9章
章末整合
高考物理总复习
电动势 E′=I′R 总′=Bdv 解以上各式得棒 PQ 在磁场区域中运动的速度大小 v=1m/s
人 教 实 验 版
[答案] (1)0.1A
(2)1m/s
必考内容
第9章
章末整合
高考物理总复习
[总结评述]
求解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的关键是分
析清楚哪部分是外电路,哪部分是内电路.切割磁感线的 导体和磁通量变化的线圈相当于电源,该部分导体的电阻 相当于电源的内阻,而其余部分的电路则是外电路,能正 确地看懂电路图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必考内容
第9章
章末整合
高考物理总复习
1.如图所示, 1O2 是矩形导线框 abcd 的对称轴, O 其左方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以下情况能使 abcd 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的是( )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9章
章末整合
高考物理总复习
A.将 abcd 向纸外平移 B.将 abcd 向右平移 C.将 abcd 以 ab 为轴转动 60° D.将 abcd 以 cd 为轴转动 60°
人 教 实 验 版
动,匀速运动的速度 v=
E 感应电动势 E=BLv,感应电流 I= R+r B2L2v 金属棒所受安培力 F=BIL= R+r B2L2v 匀速运动时,金属棒受力平衡,则可得 +mgsinθ R+r =Mg 联立解得 B= 5T.
必考内容 第9章 章末整合
高考物理总复习
(2)在 0.6s 内金属棒 ab 上滑的距离 x=1.40m BLx 2 5 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 q= = C. 5 R+r 1 (3)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Mgx= mgxsinθ+ Q+ (M+ 2 m)v 2, 解得 Q=2.1J R 又因为 QR= Q,联立解得 QR=1.8J. R+r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9章
章末整合
高考物理总复习
电动势 E′=I′R 总′=Bdv 解以上各式得棒 PQ 在磁场区域中运动的速度大小 v=1m/s
人 教 实 验 版
[答案] (1)0.1A
(2)1m/s
必考内容
第9章
章末整合
高考物理总复习
[总结评述]
求解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的关键是分
析清楚哪部分是外电路,哪部分是内电路.切割磁感线的 导体和磁通量变化的线圈相当于电源,该部分导体的电阻 相当于电源的内阻,而其余部分的电路则是外电路,能正 确地看懂电路图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D.夏天的绝对湿度小 解析: 绝对湿度 ×100%=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相同时,
同温度下的饱和汽压
由于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因而绝对湿度越大,故 B、C 选项正确。
答案:BC
10
8
2.液体与饱和汽的平衡是动态平衡。 3.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 ×100%。
同温度下的饱和汽压
4.注意事项: (1)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是空气的绝对湿度。 (2)计算相对湿度时各物理量单位应统一。 【例题 3】 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可得(ꢀꢀ) A.冬天的绝对湿度大 B体的熔化热和凝固热。 【例题 1】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 B.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的一定不是晶体
4
C.晶体熔化有固定的熔点,晶体熔化时分子平均动能不 变
D.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克服分子力做功,晶体内能 增加
3.同一物质既可以是晶体也可以是非晶体,如天然的水 晶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玻璃)是非晶体。
3
4.非晶体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向晶体 转化。例如,把晶体硫加热熔化,并使其温度超过 300 ℃, 然后倒入冷水中急剧冷却,硫就会变成柔软的非晶体,但经 过一段时间后,非晶体的硫又变成晶体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本章整合 知识网络
1
专题归纳 专题一ꢀ对单晶体、多晶体和非晶体的理解
2
1.利用有无固定熔点可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利用有无 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对物理性质表现出的各向同性或各向 异性,能够区分出单晶体和多晶体。
2.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仅是指某些物理性质, 并不是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例如,立方体铜晶体 的弹性是各向异性的,但它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却是各向同性 的。
6
若液体浸润毛细管管壁,则附着层有扩张的趋势,毛细管中
液面上升,反之,下降。
【例题 2】 (2020·长春模拟)在完全失重状态下的宇宙
飞船中,液体表面的形状将是(ꢀꢀ)ꢀꢀꢀꢀꢀꢀꢀꢀꢀꢀꢀꢀꢀ
A.椭球形表面
B.球形表面
C.和容器形状有关 D.不能确定
解析: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液体表面具有收
解析: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对物理性质表现出 各向同性,所以 A、B 选项错误。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吸 收热量克服分子力做功,所以分子平均动能不变而内能增加, C、D 选项正确。
答案:CD
5
专题二ꢀ液体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质与常见现象 1.液体的结构接近于固体,有一定体积,具有难压缩、 易流动,没有一定形状等特点。 2.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吸引 力。它是由于表面层内分子之间的引力产生的,表面张力使 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3.浸润、不浸润现象和液体、固体都有关系,是由附着 层的分子分布性质决定的。 4.毛细现象是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共同作用的结果。
缩到最小表面积的趋势。在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
球形物体的表面积最小。在地球上,液滴因所受重力的影响
7
不能忽略而呈扁平形状,表面近似于椭球形。若在完全失重 状态下的宇宙飞船中,无论液体多大,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 都将呈球形,如图所示。故正确选项为 B。
答案:B 专题三ꢀ饱和汽、饱和汽压与湿度 1.物质的气态、液态、固态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从固 态变成液态是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
D.夏天的绝对湿度小 解析: 绝对湿度 ×100%=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相同时,
同温度下的饱和汽压
由于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因而绝对湿度越大,故 B、C 选项正确。
答案:BC
10
8
2.液体与饱和汽的平衡是动态平衡。 3.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 ×100%。
同温度下的饱和汽压
4.注意事项: (1)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是空气的绝对湿度。 (2)计算相对湿度时各物理量单位应统一。 【例题 3】 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可得(ꢀꢀ) A.冬天的绝对湿度大 B体的熔化热和凝固热。 【例题 1】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 B.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的一定不是晶体
4
C.晶体熔化有固定的熔点,晶体熔化时分子平均动能不 变
D.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克服分子力做功,晶体内能 增加
3.同一物质既可以是晶体也可以是非晶体,如天然的水 晶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玻璃)是非晶体。
3
4.非晶体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向晶体 转化。例如,把晶体硫加热熔化,并使其温度超过 300 ℃, 然后倒入冷水中急剧冷却,硫就会变成柔软的非晶体,但经 过一段时间后,非晶体的硫又变成晶体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本章整合 知识网络
1
专题归纳 专题一ꢀ对单晶体、多晶体和非晶体的理解
2
1.利用有无固定熔点可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利用有无 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对物理性质表现出的各向同性或各向 异性,能够区分出单晶体和多晶体。
2.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仅是指某些物理性质, 并不是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例如,立方体铜晶体 的弹性是各向异性的,但它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却是各向同性 的。
6
若液体浸润毛细管管壁,则附着层有扩张的趋势,毛细管中
液面上升,反之,下降。
【例题 2】 (2020·长春模拟)在完全失重状态下的宇宙
飞船中,液体表面的形状将是(ꢀꢀ)ꢀꢀꢀꢀꢀꢀꢀꢀꢀꢀꢀꢀꢀ
A.椭球形表面
B.球形表面
C.和容器形状有关 D.不能确定
解析: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液体表面具有收
解析: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对物理性质表现出 各向同性,所以 A、B 选项错误。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吸 收热量克服分子力做功,所以分子平均动能不变而内能增加, C、D 选项正确。
答案:CD
5
专题二ꢀ液体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质与常见现象 1.液体的结构接近于固体,有一定体积,具有难压缩、 易流动,没有一定形状等特点。 2.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吸引 力。它是由于表面层内分子之间的引力产生的,表面张力使 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3.浸润、不浸润现象和液体、固体都有关系,是由附着 层的分子分布性质决定的。 4.毛细现象是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共同作用的结果。
缩到最小表面积的趋势。在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
球形物体的表面积最小。在地球上,液滴因所受重力的影响
7
不能忽略而呈扁平形状,表面近似于椭球形。若在完全失重 状态下的宇宙飞船中,无论液体多大,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 都将呈球形,如图所示。故正确选项为 B。
答案:B 专题三ꢀ饱和汽、饱和汽压与湿度 1.物质的气态、液态、固态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从固 态变成液态是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