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拓展训练
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图形的旋转概念和基本术语;
2. 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步骤;
3. 能够在坐标纸上进行简单的图形旋转练习;
4.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教具:坐标纸、图形卡片、直尺、铅笔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旋转图形,激发学生对图形旋转的兴趣,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不同图形的旋转结果,并讨论旋转前后的变化。
3. 概念解释:向学生介绍图形的旋转概念和基本术语,如旋转中心、旋转角度等。
4. 方法演示: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步骤。
5.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在坐标纸上进行简单的图形旋转练习,加深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6.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图形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一些实际例子。
7. 总结: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图形旋转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演示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了图形的旋转概念和基本术语,并掌握了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拓展应用的环节,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对旋转角度的概念理解较困难,需要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和巩固所学内容。
《图形的旋转》教案14篇

《图形的旋转》教案14篇《图形的旋转》教案篇1一、游戏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幸运大转盘:转一转转盘上的指针,你想玩哪一种,看看你幸运吗?师:盼望每个同学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学会聪慧地思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胜利的欢乐。
转盘上指针的运动方式,在三班级我们已经有肯定了解,叫旋转。
请看大屏幕〔转杆的关和合〕,在小区门口看过这个转杆吗?转杆的运动方式是〔同学一起说〕师:对了,转杆的打开和关闭也是旋转。
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旋转。
〔揭示课题:旋转〕二、探究线段旋转,体会旋转三要素1、对比讨论转杆的运动〔1〕用手势来比划转杆的运动转杆的打开、关闭是旋转运动,今日我们就以这个为例来讨论。
举起右手,用手臂来表示转杆,一起来做做打开、关闭的运动。
〔2〕争论:转杆的打开与关闭这两次旋转运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你们觉的打开、关闭的运动完全一样吗?想想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同桌沟通。
不同点:这两次旋转的方向不同。
你们知道转杆关闭的方向叫〔顺时针方向〕为什么叫顺时针方向呢?〔显示钟面是时针的运动〕那和钟面上相反呢?叫逆时针方向,这里转杆的打开是什么方向啊?伸出手一起来表示这两个方向。
相同点:都围着一个点在旋转,这个点就是旋转的中心点。
都旋转了90度。
〔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旋转重要的三个特点:中心、方向、角度。
其实全部的物体的旋转都是这样围绕中心不是顺时针就是逆时针旋转的,都转有肯定的角度,角度有大有小〔显示旋转的图片时钟、折扇、风车〕2.巩固练习刚才我们认识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你们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a、:多重的物品可以使台称上的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演示将一袋盐放入盘中〕取出物品指针又是怎样旋转的呢?b、请看,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转盘呢!谁情愿和老师合作玩“我说你转”的游戏:〔老师提要求,同学转动转盘〕请把指针从A点顺时针旋转90,转到〔〕,再把指针从B点逆时针旋转90,转到〔〕。
要想清晰地知道一个物体是怎样旋转的,就得把这三方面说清晰。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1 图形的旋转 基础训练(含答案)

初中-数学-打印版 初中-数学-打印版
初中-数学-打印版 初中-数学-打印版
,
, , ,
在
与
中,
,
≌
;
,
,
,
由 可知:
,
,
,
.
初中-数学-打印版
初中-数学-打印版
19.解(1)结论:AD=BE,AD⊥BE. 理由:如图 1 中,
∵△ACB 与△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C,CE=CD, ∠ACB=∠ACD=90°, 在 Rt△ACD 和 Rt△BCE 中
AC=BC ACD=BCE CD=CE
如图 1,△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B,C,D 在一条直线上.
填空:线段 AD,BE 之间的关系为
.
(2)拓展探究
如图 2,△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请判断 AD,BE 的关
系,并说明理由.
(3)解决问题
如图 3,线段 PA=3,点 B 是线段 PA 外一点,PB=5,连接 AB,将 AB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初中-数学-打印版
图形的旋转
一、单选题 1.如图,将△ABC 旋转至△CDE,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 )
A.AC CE B. A DEC C.AB CD D.BC EC
2.(2019·湘潭)如图,将 OAB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70°到 OCD 的位置,若 AOB 40 ,则 AOD ( )
()
初中-数学-打印版
A.1.6 B.1.8 C.2 D.2.6
6.(2019·荆门)如图, RtOCB 的斜边在 y 轴上, OC= 3 ,含 30 角的顶点与原 点重合,直角顶点 C 在第二象限,将 RtOCB 绕原点顺时针旋转120 后得到 OCB ' , 则 B 点的对应点 B′ 的坐标是( )
初中七年级数学课教案:图形的平移、旋转与翻转

初中七年级数学课教案:图形的平移、旋转与翻转一、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初中七年级数学课程中,图形的平移、旋转与翻转是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建立坐标系和运用几何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初中七年级数学课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基础,设计一节关于图形的平移、旋转与翻转的教案。
通过引入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与翻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沿坐标轴的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方法;能够应用所学方法解决与图形平移、旋转和翻转相关的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享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恒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使用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入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概念,例如:小明将一张纸上的图形放在地上,然后将图形移到其他位置,这就是图形的平移。
接着,让学生观察一下自己的左右手,了解左右手是一个翻转的关系,这就是图形的翻转。
最后,让学生围成一个圈,然后旋转一下,这就是图形的旋转。
2. 概念讲解介绍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的定义和性质,通过示意图和实际物体的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基础练习让学生用直尺、铅笔和纸练习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操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并且让学生给出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4. 深化训练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
例如:给定一个图形进行平移,如果改变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图形会发生什么变化?给定一个图形进行旋转,如果改变旋转的角度,图形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5. 实践活动安排一次团队合作的活动,设计一个迷宫游戏。
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图形和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操作规则,通过迷宫找到出口。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7篇)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精选7篇)《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经历欣赏图案、综合运用图形的变换知识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图形的平移、对称和旋转等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认识到许多图案都可以借助图形变换来设计,感受图形变换的美,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准备:图案制作过程的课件、方格纸。
教学方案:一、欣赏图案教师谈话,并用课件出示书中的两幅图案,学生观察、交流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
然后进行激励性对话。
通过启发性谈话,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图案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设计图案作铺垫。
师:同学们,我们分别认识了图形的对称、平移、旋转这三种图形变换方式。
其实,在许多图案中,经常同时有2种或3种图形变换方式。
请看两个图案。
课件呈现教材上的两个图案。
师:观察一下这两个图案,你发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回答。
第一幅都是用梯形组成的。
第一幅图是轴对称图形。
第一幅图也可以通过旋转得到了。
第二幅图是三角形旋转得到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你喜欢这样的图案吗?生:喜欢。
师:想不想学会设计这样的图案?生:想学。
二、设计图案1.说明设计图案的奥秘,学生利用课件动态地展示第一个图案的制作过程。
先完成第①、②两步。
2.讨论:下面怎么办?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完成③、④两步。
通过动态展示一个梯形是怎样一步步变换成漂亮的图案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许多图案都可以借助图形变换来设计,感受图形变换的美。
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设计图案方法的多样化,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经验。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你喜欢这样的图案吗?生:喜欢。
师:想不想学会设计这样的图案?生:想学。
师:老师告诉你们,用一个简单的图形,巧妙地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就可以设计出这些精美的图案。
让我们一起来设计第一个图案。
教师用课件呈现了方格图。
师:在方格纸上先画一个梯形。
课件展示画的过程和结果。
师:然后画出这个梯形的对称图形。
课件展示画的过程和结果。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案文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案文案教案是一个老师教学的总体设计,是实施教学任务的主要依据。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案更加顺利的完成教学。
所以,教案对于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案文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案文案1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新课讲授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初中数学图形旋转教案

初中数学图形旋转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旋转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旋转的性质进行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旋转的定义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旋转性质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结合动画欣赏,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时钟的秒针、大风车的转动、电风扇的旋转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旋转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介绍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2. 讲解旋转的基本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前后的图形。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旋转的性质。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让学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旋转对称的图案等。
2.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解题过程,分享彼此的思路和方法。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旋转的定义、性质及运用。
2. 教师强调旋转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运用旋转现象。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旋转概念和性质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3. 拓展与应用:评估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旋转性质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旋转的定义及其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初中数学旋转的六大模型,初中几何旋转经典例题

初中数学旋转的六大模型,初中几何旋转经典例题标题:初中数学旋转的六创作者,初中几何旋转经典例题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旋转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在几何学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还在代数学、统计学等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数学旋转的六创作者,并通过经典例题来深化理解。
旋转是指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定的角度。
在这个过程中,图形上任意一点所经过的路径形成一个圆,这个圆叫做旋转圆,点叫做旋转中心。
旋转的角度一般用角度或者弧度来表示。
中心对称旋转:图形以旋转中心为对称中心,旋转角度为偶数倍的180度。
绕固定点旋转:图形围绕一个固定点旋转,这个固定点称为旋转中心。
旋转对称图形:图形可以通过旋转得到,这种图形称为旋转对称图形。
旋转角相等:如果两个图形可以通过旋转互相得到,那么它们的旋转角必然相等。
旋转角互补:如果两个图形的一条边和另一条边的延长线组成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图形的旋转角互补。
旋转改变形状:旋转可以改变图形的形状,但不会改变图形的面积。
例1: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F是AC上一点,且CF=2AF。
求证:EF平分∠AEB。
证明:我们可以通过旋转证明。
把△ABE绕B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CBG,则BG//AE,所以∠FGB=∠FEA。
因为CF=2AF,所以FG=2FE。
所以可以得出∠FEB=∠FGB+∠GBF=∠FEA+∠AEB+∠ABE=∠FEA+∠AEB+∠EAB=180°即∠FEA+∠AEB=180°-∠EAB=∠BEF所以∠BEF = ∠FEA即 EF平分∠AEB。
例2:在Rt△ABC中,∠C=90°,D是AB的中点,E、F分别在AC和BC上,且DE⊥DF。
求证:EF^2=AE^2+BF^2。
证明:把Rt△ABC绕D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Rt△AB’C’,则可知:△ABC≌△AB’C’,所以可知DE=DF,因为DE⊥DF,所以可知四边形DECF’是正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旋转拓展训练
5.如图,△ 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点D.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
BCE,使得/ BCE=Z ACD在
射线CE上截取CE=CB ; (3连接DE ; △ DEC就是△ ABC绕C点旋转变换后
的像.
6. D是等边△ ABC内部一点,△ AB[经过旋转后到达△AC的位置,试说明△ ADE的形状.
答案:由题意得AE=AD, Z CAE=Z BAD /-Z DAE=Z BAC=60o
••• △ ADE是等边三角形.
7. △ ACD、△ AEB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Z CAD =Z EAB = 90。
,你能说明BD = CE 吗?
答案:理由:AE=AB,AC=AD Z CAD=Z EAB= 90 °, / Z BAD =Z EAC
/ △ BAD^A EAC / BD = CE
8.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
(1)指出它的旋转中心;
(2)经过20分,分针旋转了多少度?
9.在图中,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边长相等,这个图案可以看作是厶ABC绕点0
顺时针旋转()得到的.
A.45o、90o、135o
B.90o、135o、180o
C.45o、90o、135o、180o、225o
D.45o、135o、180o、270o
10.如图所示,AB是长为4的线段,且CD丄AB于O.你能借助旋转的方法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吗?说说你的做法.
11.如果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苗圃,由正方形花坛和两块直角三角形的草
皮组成,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斜边分别为3米和6米,你能
求出草皮的面积是多少吗?9m2
12.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任一点,AF是/ DAE的平分线,交CD于点F,
求证:AE=BE+FD
答案:将厶ABES点A旋转90 °得厶ADE',
BE=DE' , AE=AE',/ 4= Z3 v AF 是/ DAE 的平分线/-Z 1 = /2
.•./ 1 + / 4= / 2+ /3 即/ BAF=Z FAE' 又v AB// CD 二/ BAF= Z5
••• / FAE'= Z5 . AE'= FE' . AE=BE+FD
13.河北06)如图1, 一等腰直角三角尺GEF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的两条边分别重合在一起•现正方形ABCD保持不动,将三角尺GEF绕斜边EF的中点O (点O也是BD 中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如图2,当EF与AB相交于点M,GF与BD相交于点N时,通过观察或测量BM,FN 的长度,猜想BM,FN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若三角尺GEF旋转到如图3
所示的位置时,线段FE的延长线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线
段BD的延长线与GF的延长线相交于点N,此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1)BM=FN
v △ G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ABD=Z F=45 ° ,
OB=OF
又••• / B0M2 FON,
••• △ OBM^A OFN
••• BM=FN.
(2) BM=FN仍然成立.
••• △ G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 DBA二/ GFE=45°,
OB=OF
••• / MBO2 NFO=135°,
又••• / BOM2 FON,
••• △ OBM^A OFN
••• BM=FN.
14.请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如图1,在菱形ABCD和菱形BEFG中,点A,B,E在同一条直线上,P是
线段DF的中点,连结PG,PC.若/ ABC=Z BEF=60。
,探究PG与PC的位置PG
关系及「"的值.
小聪同学的思路是:延长GP交DC于点H,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
请你参考小聪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 ABC与厶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和/ AED都是直角,点E在AB 上,
如果△ ABC经旋转后能与△ ADE重合,点 _是旋转中心,旋转了 _度;点B的对应点是点;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 ABC的对应角是
A;45 ° ;D;AD; / ADE
2.如图所示,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作四边形AOBC,它绕0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四边形DOEF •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Q -
(旋转
⑴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什么?
⑵经过旋转,点A, 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⑶A0与DO的长有什么关系?B0与E0呢?
⑷/ AOD与/ BOE有什么大小关系?/ COF?
答案:(1)旋转中心是点O,旋转角是
(2)点A到点D,点B到点E;
(3)AO=DO,BO=EO;
(4)Z AOD=Z BOE=Z COF.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ABC,以0为旋转中心,将厶ABC顺时针旋转90
得厶A i BiG,画出图形并写点A i的坐标;
答案:AA i B i C i如图所示,点A i的坐标为(3,-3)
4.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E旋转后能与△ ABF重合•旋转中心是哪一点?旋转了多少度?如果连接EF,那么△ AEF是怎样的三角形?
B C
答案:旋转中心是点A,旋转了90o,△ A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