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小型机服务器应急处理方案
HP小型机及其解决方案介绍

HP小型机及其解决方案介绍1.硬件方案:HP小型机采用了先进的硬件技术,包括多核处理器、大容量内存、高速存储介质等,能够提供高性能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
此外,HP小型机还支持灵活的扩展,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适当的升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2.操作系统方案:HP小型机可以运行多种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Linux等,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操作环境,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此外,HP还提供了自主开发的专用操作系统HP-UX,针对小型机的特点进行了优化,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应用软件方案: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HP提供了丰富的软件解决方案。
例如,针对金融行业的需求,HP提供了高性能的交易处理系统;针对制造业的需求,HP提供了供应链管理系统等。
这些软件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等。
4.网络方案:HP小型机支持多种网络连接方式,用户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解决方案。
HP还提供了一系列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帮助用户搭建稳定、安全、高效的网络环境。
5.存储方案:HP小型机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可以满足企业对大量数据的存储需求。
此外,HP还提供了多种存储解决方案,如磁盘阵列、网络存储等,能够提供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数据存储环境。
总之,HP小型机及其解决方案能够为企业提供高性能、可靠性高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需求。
无论是在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还是存储方面,HP都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等。
无论企业处于哪个行业,HP小型机都能够提供适合的解决方案,满足企业的特定需求。
服务器应急预案

服务器应急预案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服务器是企业和组织运营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
服务器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业务的连续性、数据的安全性以及用户的满意度至关重要。
然而,服务器故障或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如硬件故障、软件漏洞、网络攻击、自然灾害等。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服务器故障对业务的影响,制定一套完善的服务器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一、应急预案的目标和范围(一)目标服务器应急预案的主要目标是在服务器发生故障或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恢复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减少业务中断的时间和损失,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二)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服务器,包括但不限于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
二、应急响应团队及职责(一)应急响应领导小组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决策和协调应急响应工作,调配资源,确保应急响应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技术支持小组由服务器管理员、网络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等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对服务器故障进行诊断和修复,恢复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三)数据备份恢复小组负责定期备份服务器数据,并在服务器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四)安全监控小组负责监控服务器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防止服务器遭受攻击和数据泄露。
(五)用户沟通小组负责与用户沟通,告知服务器故障情况和预计恢复时间,解答用户的疑问,安抚用户情绪。
三、服务器故障分类及处理流程(一)硬件故障1、服务器突然死机或无法启动技术支持小组立即检查服务器硬件,如电源、硬盘、内存等,确定故障部件。
如果是硬盘故障,尝试使用备用硬盘恢复数据;如果是其他硬件故障,及时更换故障部件,重新启动服务器。
2、服务器硬件出现预警信息技术支持小组密切关注硬件状态,备份重要数据,准备好备用硬件,一旦硬件故障,立即进行更换。
(二)软件故障1、操作系统崩溃技术支持小组使用备份的操作系统镜像进行恢复,重新安装必要的软件和驱动程序,恢复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服务器应急处置预案

服务器应急处置预案1. 引言1.1 目的和范围此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的服务器应急处置预案,以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恢复正常运行。
1.2 定义和缩写词汇表- 应急:指突发事件或事故导致系统中断或数据丢失等问题所需采取的措施。
- 处置:指对于出现异常状况进行及时处理并修复,使其不会影响到其他业务流程。
2. 系统概述与架构图示例(附件)在此章节提供一个详细描述公司当前使用的服务器系统,并配备相应架构图作为参考。
3. 风险评估与分类分级体系3.x 分类说明:提供针对风险类型划分成三个层次:高危、中危和低危。
每种风险都有特定解释以及相关操作步骤来减轻损害。
4.安全防护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访问权限管理;b) 数据加密技术;c) 帐号密码设置规则;5.监测与报警机制5.1 监测系统的部署和配置;a) 硬件监控:服务器硬盘、内存等状态检查;b) 软件监控:操作系统日志、应用程序错误信息等。
6.事件响应流程提供一个详细步骤,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 发现异常状况后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启动相对于风险级别的预案;- 分析问题并采取适当行动来解决它们;- 恢复正常运营并进行事故记录;7.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描述公司当前使用的数据备份方案及其执行计划。
包括定期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 并确保可靠性测试已完成。
8. 常见安全威胁类型及处理方法(附件)在此章节提供一些可能遭受到攻击或其他安全威胁类型,并给出了针对每种威胁所需采取的具体处置方法示例。
(请参考附件)9. 应急演习计划安排规范化举办至少两次年度模拟演习活动,以验证该预案是否完善并进行必要的修订。
10. 附件- 系统架构图示例- 常见安全威胁类型及处理方法法律名词及注释:1. 应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条,指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措施以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等行为。
2. 处置:依照《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范工作规定》第三十六条之规定,是指针对已经出现异常状态或者可能导致不正常运行的问题所需采取的各种技术手段与管理办法。
服务器应急方案

服务器应急方案一、引言在信息时代,各类组织和企业越来越依赖于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然而,服务器故障或被黑客攻击等突发事件可能随时发生,给组织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服务器应急方案,能够帮助组织和企业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从而减少损失并保护业务连续性。
二、应急预案制定1. 建立应急响应团队组织和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服务器应急响应团队,负责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该团队应由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组成,确保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服务器问题做出响应。
2. 评估风险和漏洞应急团队应该定期对服务器进行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补救。
3.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组织和企业在服务器故障或被黑客攻击时的应急处置指南。
该预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突发事件通知渠道和责任人- 应急响应流程和步骤- 业务连续性维护措施- 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 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沟通方式三、业务连续性维护1. 数据备份和恢复应急预案中应明确数据备份的频率和方式,以确保关键数据能够及时备份并且能够在服务器故障后快速恢复。
2. 冗余系统建立冗余系统是维护业务连续性的关键措施。
通过在不同地理位置部署服务器备份,可以防止因地区性灾害导致服务器故障而影响业务运行。
3. 灾难恢复计划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预案应包括一个详细的灾难恢复计划。
该计划应该列出服务器恢复的步骤和时间,以确保业务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四、安全防护措施1. 加密传输通过使用加密协议,如SSL / TLS,可以保护服务器与用户之间的通信安全,防止黑客窃听和篡改数据。
2. 防火墙建立和配置防火墙是保护服务器安全的重要手段。
防火墙可以过滤掉恶意流量和未经授权的访问请求。
3. 定期更新和修补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应该定期更新和修补,以免被已知的安全漏洞利用。
五、应急演练和培训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组织和企业应该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模拟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情况。
服务器故障应急响应方案

服务器故障应急响应方案服务器故障应急响应方案1·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服务器故障应急响应方案,以确保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并恢复正常运行。
该方案适用于所有服务器故障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硬件故障、网络故障、电源故障等。
2·应急响应团队成员2·1 主管人员负责协调应急响应工作,并向高层管理层汇报应急响应进展。
2·2 技术人员负责现场故障排查和修复工作,具备服务器维护和故障排除的技能。
2·3 通讯人员负责与用户、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等进行有效沟通,及时传达故障信息和修复进展。
2·4 日志记录员负责记录服务器故障及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关键日志信息,用于事后分析。
3·应急响应流程3·1 接收故障报告当发生服务器故障时,由用户或系统监控自动发出故障报告,并及时通知到应急响应团队。
3·2 确认故障类型由技术人员对故障进行分类,并尽快确定故障的具体类型和范围。
3·3 制定修复方案根据故障类型和范围,技术人员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并报告给主管人员进行评估和批准。
3·4 执行修复工作按照修复方案,技术人员对服务器进行修复和恢复工作,确保服务器正常运行。
3·5 测试和验证修复工作完成后,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证,确保服务器的可用性和功能完整性。
3·6 通知相关方通讯人员将修复结果及时通知用户、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等相关方,保持沟通畅通。
3·7 记录和总结日志记录员记录故障和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便于事后分析和总结,以提高故障应急响应的效率和质量。
4·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用于支持服务器故障应急响应工作: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草案》指草拟中的法律文件,可能尚未正式发布和颁布。
5·2 《法律名称》指实际适用的法律文件名称,包括正式发布和颁布的法律文件。
服务器故障应急预案

服务器故障应急预案正文:1. 引言服务器故障是企业运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服务停止以及用户满意度下降等不良后果。
为了应对潜在的服务器故障风险,并保证系统能够快速恢复和稳定运行,制定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2. 应急响应团队在出现服务器故障时,需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处理紧急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的团队。
该团队由以下角色组成:- 首席技术官(CTO):负责整体协调和指挥。
- 系统管理员:负责监测系统状态、诊断问题并执行修复操作。
- 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相关事务,并进行备份与还原工作。
- 安全专家:确保安全性防护机制有效地部署到受影响区域。
3. 故障检测与报告流程当发生服务器故障时,必须迅速检测并向上级汇报。
具体步骤如下所示:a) 监控警报触发或异常事件被记录;b) 检查日志文件以获取更多信息;c) 确认故障是否影响到用户或系统的正常运行;d) 向上级主管报告问题,并提供详细情况和可能原因。
4. 故障分类与优先级为了能够快速定位并解决服务器故障,需要将不同类型的故障进行分类,并根据其对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完整性的威胁程度确定相应处理优先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服务器故障类别及其示例:a) 软件错误:操作系统异常、服务无法启动等。
b) 网络问题:网络连接中断、路由器配置错误等。
c)硬件损坏:磁盘失效、电源供应中断等。
5. 应急恢复流程在发生服务器故障后,必须迅速采取措施以最小化停机时间并确保业务持续运营。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应急恢复流程:a)诊断问题来源(软件/硬件),尝试修复或替换受损部分;b)还原备份数据至稳定状态,确保没有丢失关键信息;c)测试修复结果并验证所有功能都已经正确地重新启用;6. 长期预防策略为了减少服务器故障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需要采取一些长期预防策略。
以下是一些建议:a)定期备份数据,并将其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b)进行系统巡检以及硬件设备维护工作;c)实施监控机制来捕获异常事件并提前做出反应。
服务器故障应急方案

服务器故障应急方案1. 背景服务器故障是企业运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服务器故障可能导致企业的关键业务中断,造成数据丢失和经济损失。
为了应对服务器故障,制定一个有效的应急方案至关重要。
2. 应急方案2.1 事前准备- 建立备份系统:定期对服务器数据进行备份,并存储到可靠的存储设备中,如云存储或离线备份设备。
- 进行容量评估:了解服务器的容量限制,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资源规划。
- 更新硬件和软件:及时更新服务器的硬件和软件,确保其运行在最新版本,以提高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故障检测与报警- 安装监控系统:在服务器上安装监控软件,实时检测服务器的运行状况,如CPU利用率、内存使用、磁盘空间等。
- 设置告警机制:配置告警规则,一旦服务器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发送报警信息给运维团队。
2.3 快速恢复- 制定应急流程:明确故障发生时的应急流程,包括故障诊断、团队协调、恢复策略等步骤。
- 配备备用设备:确保备有备用服务器,并进行定期的测试和维护,以便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切换到备用设备上。
- 定期演练:定期进行服务器故障演练,熟悉应急流程和备用设备的操作,以提高团队的应急响应能力。
2.4 故障分析与改进- 故障分析:在故障发生后,及时进行故障分析,找出故障的原因和根本问题。
- 改进措施:根据故障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3. 应急响应团队为了更好地应对服务器故障,建议成立专门的应急响应团队,包括以下角色:- 系统管理员:负责服务器的维护和管理。
- 数据管理员:负责备份和恢复服务器的数据。
- 网络管理员:负责网络设备的维护和配置。
- 应用管理员:负责应用程序的安装和配置。
- 安全管理员:负责服务器的安全策略和漏洞修复。
4. 总结服务器故障应急方案是确保企业业务连续运行的关键措施。
通过事前准备、故障检测与报警、快速恢复和故障分析与改进等步骤,结合应急响应团队的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服务器故障处理能力,降低业务中断的风险。
服务器故障应急预案

服务器故障应急预案I. 引言现代社会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服务器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即使是最可靠的服务器也不能保证永不出现故障。
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服务器故障,每个组织都应该制定一份完善的服务器故障应急预案。
II. 应急响应组织与职责分工1. 应急响应团队的组建为了迅速而有序地应对服务器故障,组织应成立一个专门的应急响应团队。
该团队由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沟通协调人员组成,并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2. 职责分工(1)技术人员:负责故障诊断、紧急修复和服务器恢复工作。
(2)管理人员:负责协调资源、决策和指挥应急响应团队。
(3)沟通协调人员:负责与用户和其他相关方保持有效沟通,及时发布故障通知和恢复进展情况。
III. 应急预案的编制1. 故障排查与分析(1)明确故障排查流程:从故障现象的观察、故障分类、故障设备定位、故障原因分析、解决方案制定和故障修复验证等方面制定详细流程。
(2)建立故障数据库:及时记录和整理故障信息,为类似故障的排查提供参考和经验。
2. 应急响应流程(1)故障快速评估:根据故障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评估,确定应急级别。
(2)启动应急计划:根据应急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并通知应急响应团队成员。
(3)故障修复:按照固定的修复流程进行故障修复,同时要保持有效的沟通和记录。
(4)故障恢复验证:修复完成后进行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确保服务器完全恢复正常运行。
IV. 信息安全保障措施1. 数据备份策略制定合理的数据备份策略,确保服务器故障后的数据能够迅速恢复。
包括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备份数据的存放位置选择和数据备份测试等。
2. 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1)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对服务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制定灾难恢复计划,明确灾难事件的分类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V. 应急演练与培训1.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服务器故障应急演练,模拟各种故障场景,以验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并为应急响应团队成员提供实战训练和经验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P小型机应急处理方案系统开、关机简介一般地说,系统开关机应严格遵循以下步骤:1. 开机顺序1). 打开总电源。
2). 打开计算机机柜电源3). 打开外部设备电源.(如磁盘阵列,磁带库等)4). 最后打开主机电源.2. 关机顺序1). 进行操作系统的关闭(#shutdown -h -y 0)2). 关闭主机电源.3). 关闭外设电源.(如磁盘阵列,磁带库等)4). 关闭其他设备电源和机柜电源;5). 最后关闭总电源。
日常维护检查在对广大客户的支持服务中,我们经常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客户往往未能及时发现系统中的一些异常现象,最终导致了对系统和应用的重大影响。
为了帮助客户各有效、方便地管理系统,我们设计了《日常检查维护表》,希望能够帮助广大用户加强日常管理,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尽可能保障系统的运行。
我们分成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介绍:使用指南:如何使用表格,如何使用相关命令进行检查。
同时由于客户的配置千变万化,允许HP客户支持工程师和客户共同对表格和指南进行定制。
日常检查表日常维护检查使用指南在《日常维护检查表》中,我们把日常的检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硬件操作系统备份➢应用我们下面分别描述各类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HP支持工程师和客户可以一起定制这份指南,例如,定制要检查那些应用日志和进程等等。
•硬件在这部分中,我们检查以下内容:1:面板指示:在大多数的服务器中,都由一个液晶面板,显示服务器的执行状态。
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FxxF的格式。
在系统出现故障时,会出现WARNING或FAULT的提示。
具体请参见《技术指南》。
系统管理员应该定期检查该指示,确认系统正常工作;否则,应该立即联系HP公司。
2:服务器中的各个扩展卡的指示灯在服务器中,存在多种扩展卡,例如,SCSI卡(连接SCSI设备),以太网卡等。
这些卡都由一个或多个指示灯。
从这些指示灯可以了解这些卡的工作情况。
具体情况,请参见各个卡的说明书。
➢SCSI卡:在正常情况下,自检灯(self test)应该是暗的;终结电源指示灯(Terminator PWR)是亮的➢以太网卡:在正常情况下,自检灯(self test)应该是暗的;连接灯(Link)是亮的➢其他卡:3:外设的状态大部分外设也都由自己的状态指示。
下面是比较常见的几种:➢M10,M20,M30磁盘阵列这些磁盘阵列,正常情况下,硬盘的指示灯:应该是绿色;如果变成黄色,则说明该磁盘发生故障。
维修灯(Service Lamp):应该是绿色;如果变成黄色,则说明该阵列中存在故障部件。
例如,硬盘故障。
➢AutoRAID磁盘阵列该磁盘阵列有一个液晶面板。
如果出现故障,在面板上会出现Warning提示信息。
➢磁带库磁带库一般也有一个液晶面板。
如果出现故障,在面板上会出现报错信息。
➢其他外设XP256:该外设实全冗余的如果有部件发生故障,会自动通过DDN拨号到美国技术中心。
4:其他硬件检测:在N4000中,有一个attention灯,正常情况下,该灯应该是暗的。
如果是黄色的,则说明系统中存在一些问题。
•操作系统在这一部分,通过一些实用、简单的命令,检查系统的情况:1.控制台(console )显示在系统出现问题时,常常会在控制台上显示一些出错信息。
系统管理员应该定期检查这些信息。
这往往是最方便的方式。
另外,在使用完毕后,应该确保退出控制台,从而避免一些安全性问题。
2.命令“dmesg”系统中存在一个错误缓冲区,系统将自检信息和遇到的错误、报警放在该缓冲区中。
我们可以通过dmesg命令,阅读该缓冲区。
在正常情况下,该缓冲区只应该包含自检信息。
如果出现了warining、error或者是一些不熟悉的信息,应该仔细检查或通知HP服务人员。
3.命令“uptime”该命令显示了系统自从上次重启以来运行的时间。
通过该命令,可以知道系统是否发生了异常的重启。
4.命令“bdf”系统中文间系统过满,有时会导致系统工作不正常。
我们可以用该命令显示了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
如果发现某个文件系统过满,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或者删除无用的信息,或者扩大该文件系统。
5.命令“mail”系统在发现问题时,往往会把一些信息发给root用户。
系统管理员应该定期检查root的mail信息,以确认系统中不存在异常。
6.日志“/var/adm/syslog/syslog.log”该日志文件中包含一些重要的维护信息。
系统管理员应该定期用more或者vi命令,检查该文件。
系统管理员如果发现warning、error、failure以及一些不熟悉的信息,应该提高警惕。
7.命令“cmviewcl”对于运行了双机备份软件的用户而言,应该定期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
确认应用包、节点和网络均正常工作。
8.其他命令用netstat –in检查网络状况,尤其是ATM网卡。
•备份系统管理员应该检查:o是否按照计划完成了备份备份过程是否正常o应用系统管理员也应该养成定期检查应用的习惯。
在支持服务中,操作系统工作正常,但用户应用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正常工作的例子并不罕见。
根据具体情况,系统管理员应该检查:o应用的日志文件o组成应用的主要进程的执行情况,例如数据库的DBWR,LGWR等等。
日常检查维护表系统有多少CPU 或MEMORYSAM->performance monitor->system property->processer or memory文件系统维护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系统需要经常的对文件系统进行操作,当文件系统空间满了或者有问题时,容易引起系统运行异常,因此客户应当经常对文件系统进行维护。
具体的维护方法主要是通过bdf命令来观察各个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如果某个文件系统的使用率超过一定限度(一般为90%)时,应该采取行动删除此文件系统内无用的文件或者扩充文件系统的空间大小。
请参见下面的“HP-UX技术专题--逻辑卷与文件系统”。
逻辑卷管理根据以上介绍,在HPUX下正确使用硬盘的顺序及相应命令如下:1.先建物理卷# pvcreate -f /dev/rdsk/cCdDtT这里必须使用硬盘的字符设备文件2.再建逻辑卷组# mkdir /dev/vg0XX:0~f,逻辑卷组名# mknod /dev/vg0X/group c 64 0x0X0000# vgcreate vg0X /dev/dsk/cCdDtT3.然后划分逻辑卷# lvcreate -L size –n /dev/vg0X/lvolY vg0Xsize:该逻辑卷大小4.在LV上建文件系统# newfs -F file_system_type /dev/vg0X/rlvolYfile_system_type:文件系统类型,包括hfs和vxfs,注意此时用该逻辑卷的字符设备文件。
5.将此文件系统Mount到一个目录下# mkdir /directory# mount /dev/vg0X/lvolY /directory到此为止,您已经可以使用这个硬盘了。
有时您可能在现有的环境下,需要添加、删除逻辑卷,或者是需要扩大文件系统。
我们可以这样做:6.添加逻辑卷1)添加文件系统卷。
例如:在vg01上添加一个200M的文件系统卷,卷名为data,mount到目录/sample 上。
A.创建逻辑卷,在系统提示符下键入命令:# lvcreate -L 200 -n data /dev/vg01B.在逻辑卷data上创建文件系统:# newfs -F hfs /dev/vg01/rdata注:如果是vxfs文件系统,则用# newfs -F vxfs /dev/vg01/rdataC.创建目录/sample,并将逻辑卷data mount 到/sample.# mkdir sample# mount /dev/vg01/data /sampleD.用bdf命令,将会看到/dev/vg01/datamount 到/sample上。
2)添加非文件系统卷(raw data volume)。
例同上。
A.创建逻辑卷,在系统提示符下键入命令:# lvcreate -L 200 -n data /dev/vg017.删除逻辑卷例如:删除vg01 中名为data 的逻辑卷,mount 到/sample。
1)卸载所要删除的逻辑卷:A.首先用umount 命令将逻辑卷data 从/sample上卸载下来:# umount /sampleB.若系统提示设备忙,不能卸载;则在根目录系统提示符下,键入以下命令,进入单用户:# shutdown -y 0C.在单用户下,先将所有文件系统mount上,键入命令:# mount -aD.用bdf命令看该逻辑卷是否已经mount上,如果mount上,键入以下命令:# umount /sample2)删除逻辑卷/dev/vg01/data ,用命令:# lvremove /dev/vg01/data8.扩大文件系统1)扩大文件系统,首先要找到这个文件系统所对应的逻辑卷,只有首先扩大逻辑卷,给文件系统以扩大的空间,才能扩大文件系统。
2)为扩大逻辑卷,先进单用户,在根目录系统提示符下,键入命令:# shutdown -y 03)进入单用户后,先将所有文件系统mount上,键入命令:# mount -a4)用bdf命令看该文件系统是否已经mount上,如果mount上,用命令#umount文件系统名umount该文件系统。
例如,想要扩大“/usr”到500M ,就键入命令:# umount /usr5)用命令:# lvextend -L 500 /dev/vg00/lvol4这里,假定/usr 对应/dev/vg00/lvol46)用命令:# extendfs /dev/vg00/lvol4 扩大文件系统。
注:如果是vxfs文件系统,则用# extendfs -F vxfs /dev/vg00/lvol47)用命令:# mount /dev/vg00/lvol4 /usr将文件系统mount 到/usr,这样,文件系统“/usr”就被扩大了,8)用命令:# init 3 进入原来多用户运行级。
网络系统维护同用户和用户组管理一样,维护网络系统可以用命令行的方式执行,但推荐用户使用SAM管理。
1. 相关配置文件1). 主机名定义文件:/etc/hosts文件格式如下:internet address official host name aliasesinternet address:IP地址official host name:主机名aliases:别名例如:192.45.36.5 hdxsg testhost2). 主机网络配置文件:/etc/rc.config.d/netconf文件,主要内容如下:INTERFACE_NAME[0]=lan1 网卡设备IP_ADDRESS[0]="" IP地址SUBNET_MASK[0]="" 子网掩码BROADCAST_ADDRESS[0]="" 广播地址2. 相关管理命令1). 查看所有网卡设备:lanscan,参见《系统维护常用命令及工具》之“常用命令”;2). 查看、配置某个网卡:ifconfig,参见《系统维护常用命令及工具》之“常用命令”;3). 查看网络状态:netstat,参见《系统维护常用命令及工具》之“常用命令”;4). 增加动态路由– route add, 显示如下:route add destination gateway metric5). 删除动态路由– route delete, 显示如下:route delete destination gateway6). 配置静态路由- /etc/rc.config.d/netconf, 显示如下:将需要配置的路由信息按照文件规定格式写入此文件,注意路由设置的编号不能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