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统计学课件---第三章【统计整理】

GDP
年温州市GDP 图1:1978-2008年温州市 年温州市
统计分布的类型
钟型分布、 型分布、 钟型分布、U型分布、 J型分布
编制等距数列
编制步骤: 编制步骤:
⒈求全距 全距=最大值 最小值 全距 最大值-最小值 最大值 ⒉确定组距及组数 组距=全距÷ 组距 全距÷组数 全距
编制等距数列 ⒊确定组限
组限的表示方法
对于离散变量,相邻组组限可以间断, 对于离散变量,相邻组组限可以间断,也 间断 重叠; 可重叠; 对于连续变量,相邻组组限必须重叠; 对于连续变量,相邻组组限必须重叠; 必须重叠 符合“上组限不在内”原则; 符合“上组限不在内”原则; 首末两组可使用“××以下” 首末两组可使用“××以下”及“××以 以下 ××以 的开口组。 上”的开口组。
第三章统计整理
第三章 统计整理
★ 第一节 统计整理概述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统计分组 频数分布 统计表 统计图
第一节 统计整理概述 ★
一、统计整理的概念 二、统计整理的程序
统计整理概念
将统计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加 工整理,使其系统化、条理化, 工整理,使其系统化、条理化, 符合分析的需要。 符合分析的需要。 是统计调查的继续, 是统计调查的继续,统计分析的前 提和基础
累计频数(频率) 累计频数(频率)
向 上 累 计 向 下 累 计
从变量值低的组开始向变量值高的 组累计, 组累计,说明某一组上限以下各组的 累计频数(频率)。 累计频数(频率)。 从变量值高的组开始向变量值低的 组累计, 组累计,说明某一组下限以上各组的 累计频数(频率)。 累计频数(频率)。
统计学 第3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统计分组的标志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统计分组的标志:分组标志就是将总体分为各个性质不同的标准或根据。
根
据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总体可按属性标志分组,也可按数量标志分组。
1.按属性标志分组
以属性标志作为分组标志,并在属性标志的变异范围内划分各组界限,将总体 分为若干组。属性标志划分,概念明确,容易确定分组组数,如性别。
2.按数量标志分组
以数量标志作为分组标志,并在数量标志的变异范围内划分各组界限,将总体 分为若干组。如工资。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五)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在统计分组时,根据统计研究目的不同,分组标志的选择可以是一个标志,也可以是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这样就有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之分:
1.简单分组 对总体只按一个标志分组称为简单分组。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数量次数分布的编制方法
在组距次数分布中,各组组距相同的次数分布称为等距次数分 布(表3-8)。各组组距不同的次数分布称为异距次数分布。
等距次数分布一般在现象性质差异变动比较均衡的条件下使用。
优点:
• 易于掌握次数分布的特性。
• 各组次数可以直接比较。
组数= 全距/组距
组距=全距/组数
100.00
提问:这是单 项次数分布还 是组距次数分 布?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数量次数分布的编制方法
例:对某工厂某月50名工人装配零件(件)情况进行调查, 得到下列初级资料:
106 81 98 111 91 107 86 105 93 106 82 108 114 122 109 104 125 103 113 102 106 84 128 104 91 112 85 96 115 89 97 105 92 111 107 97 105 124 106 86 96 110 112 103 108 110 109 125 101 119
统计学第三章统计整理共46页

第三章 统计整理
•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方法 • 统计分组的含义和种类 • 统计分组的方法 • 统计分布和分配数列的编制 • 统计表的结构和种类
1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概念、原则和步骤 第二节 统计分组 第三节 次数分布 第四节 统计表
2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概念、原则和步骤 (1)
销售额(万元)
0 — 50 50 — 100 100— 150 150— 200 250— 300
合计
企业数(个)
12 25 30 23 10
100
二、统计整理的方法:分组、汇总、编表
4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概念、原则和步骤 (3)
三、统计整理的原则和步骤
(一)原则: 目的性原则;联系性原则;简明性原则
分类二: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组
总计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港澳台投资企业
其他企业
企业法人 (万个)
302.6 36.9 85.8
132.3 30.0 5.7 8.2
3.7
比重 (%)
100.0 12.2 28.3
从业人员 (万人)
16502.2 5056.8 3763.1
(二)步骤 1、设计和编制统计资料的汇总方案; 2、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3、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分 组、汇总和计算; 4、对整理后的资料进行审核; 5、编制统计表; 6、进行统计资料汇编,系统的积累历史资料。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统计整理

问题序 号 1
2 3 4
5 6
项目名称 编码位置
编码意义
职务 年龄
1
1.正高
2.副高
3.中级
4.其他
2-3 答卷人回答年龄
从事专业
4-6 专业编码见附表
工作评价
是否打算 离开学校
7
1.已充分发挥积极性
2.基本发挥了积极性
3.积极性有所发挥
4.完全没有发挥积极 性
8
1.是
2.否
按投入精 9-11 1.校内工作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统计整理
编码
编码
将调查表或调查问卷中的各个项目转化为数字符号的过程。
事前编码 事后编码
适用封闭性问题
适用开放性问题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统计整理
顺序编码编法码的常用方法 又称系列编码法。只用一个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并按 照一定的顺序用连续数字或字母进行编码的方式。
例如:根据某项对家 庭月度消费支出的调 查,对家庭月度消费 支出分为四个档次:
(1)已充分发挥积极性 (2)基本发挥了积极性 (3)积极性有所发挥 (4)完全没有发挥积极性
5.目前,您是否有离开学校的想法?(1)是 (2)否 6.请您按投入精力的多少,将下列三项活动排序?
(1)校内工作 (2)校外兼职 (3)生活琐事
第一位____ 第二位____第三位_____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统计整理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统计整理
第四节 分布数列的编制
保定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统计整理
次数分布 次数分布: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 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间 的分布,就叫做次数分布。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 统计整理

70 ~ 80
80 ~ 90
90 ~ 100
合
计
学生人数
(人)
5 15 18 10
2 50
由表3-1可见,整理后的学生考 STAT 分资料,较整理前的考分资料明 显要条理、系统。由上表可见, 在学生总体中,60分以下和90分 以上的学生人数都较少,绝大多 数学生的考分分布在60—90分之 间。
所以,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是统计分析的前提, 它实现了从个别单位的标志表现(标志值)向总体综合指标 的过渡,在统计研究中起着承前启后重要的作用。
编制步骤:
⒈求变异全距 R X max X min 139 107 32(百万元)
⒉确定组距及组数 R≤组距(d) ×组数(m)
确定组距的原则:
要能区分各组的性质差异 要能反映总体资料的分布特征 为方便计算,尽可能为5或10的整数倍
编少)
要求编制组距数列。
STAT
• 排序结果为
• 107 108 108 110 112 112 113 114 115 117 117 117 118 118 118 119 120 120 121 122 122 122 122 123 123 123 123 124 124 124 125 125 126 126 127 127 127 128 128 129 130 131 133 133 134 134 135 137 139 139
合计
频数(人) 3 5 8 14 10 6 4
50
频率(%) 6 10 16 28 20 12 8
100
统计分组方法
选择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标
按品质标志分组 志作为分组标志,如性别、
所有制类型
统计学(第三章)

四、统计分组方法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 划分各组界限。划分各组界限,就是要在 分组标志的变异范围内,划定各相邻组之 间的性质界限和数量界限。 (一)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方法 选择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标志作为分 组标志,界限比较明确,类型比较稳定。 如,企业按所有制分组、人口按性别分组 等。
(二)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方法 数量标志有离散型和连续型之分,其分 组的方法和形式也不同。 1、按离散型变量标志分组其形式有2个 (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2、按连续型变量标志分组其形式只有一 个(组距式分组)。
某班级学生按性别分组 学生按性别分组 男 女 合 计 人数(人) 60 40 100
2、按数量标志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 就是选择反映事物数量差异的数量标志作 为分组标志,并在数量标志的变异范围内 划定各组界限,将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 若干组成部分。 3、根据分组选择标志的多少不同,统 计分组又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简单分组。简单分组是指对统计总体 仅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 1.设计统计整理方案 2.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3.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和汇总 4.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 综上所述,设计整理方案、对原始资 料进行审核是整理的前提,统计分组是统 计整理的基础,统计汇总是统计整理的中 心环节,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是统计 整理的结果。
1.2、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意义 统计分组既是统计认识问题的一种基 本方法,又是统计整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之 一,因此它在整个统计工作过程中具有十 分重要的作用。
4、次数分配的类型
对称分布
右偏分布
左偏分布
正J型分布
反J型分布
几种常见的频数分布
U型分布
1、钟形分布 钟形分布的特征是“中间多,两边少”,这类 分布是以平均值为中心的,越接近中心,分配的次 数越多,离中心越远,分配的次数越少,其曲线就 像一口古钟。
统计学第三章统计整理新

125 320 410 55
38.5 12.3 8.8 2.1
合计
910
教师按开课门数分组
人数
比重%
1 2 3 4 5 6
190 450 160 72 28 10
合计
910
简单分组是指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只说明社会现象在某一方面的特征。如人口按性别分组,居民按消费支出分组等。
01
02
03
04
05
统计整理的作用和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2.2.3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定义与性质 1、定义 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的统计方法,称为统计分组。 2、目的:组内同质,组间异质 3、方向:对于总体而言,是“分”,对于总体单位而言,是“合”。故分组可以有两个方向:识(判)别与聚类。 4、关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5、原则: 穷尽原则,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应有组可归,或者说各分组的空间足以容纳总体所有的单位。 互斥原则,在特定的分组标志下,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的只能归属于某一组,而不能同时或可能归属于几个组。
对经济活动单位按所有制性质进行分类
3
2
1
统计分组的作用
2、反映总体内部的构成及其变化 例如,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民族结构)。恩格尔定律
例:某市按GDP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GDP 100 100 100 100 第一产业 3.2 4.3 2.5 2.3 第二产业 75.7 63.8 54.5 52.2 第三产业 21.1 31.9 43.0 45.5
《统计学》-第三章-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填空题1、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第三阶段。
在这一阶段,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可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特征的资料。
2、统计整理在统计分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统计调查的必然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3、统计分组实质上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4、对原始资料审核的重点是真实性。
5、区分现象质的差别是统计分组的根本作用。
6、标志是统计分组的依据,是划分组别的标准。
7、根据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统计总体可以按品质分组,也可以按数量分组.8、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结合进行的分组,称为复合分组.9、次数分布数列根据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品质分布数列和数量分布数列两种。
10、变量数列是单项变量分组、组距式分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
11、按品质标志分组的结果,形成品质分布数列。
12、组限是组距变量数列中表示各组数量界限的变量值,其中下限是指最小值的变量值,上限是指最大值的变量值.13、组距变量数列的组距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与全距的大小成正比。
14、组距变量数列的分布可以用次数分布曲线图表示。
15、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划分离散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可以重叠,也可以不重叠。
16、统计资料的整理方法主要有统计分组和统计汇总两种。
17、钟形分布、U形分布和J形分布是次数分布的三种主要类型.18、统计分组体系有品质标志分组和数量标志分组两种.19、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复合分组表三种。
20、统计表从内容结构上看,是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C。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2、统计分组的依据是( A )A、标志B、指标C、标志值D、变量值3、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C )A. 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退休 ?
是否健在
不符合穷尽性和互斥性 17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拟定分组数目
即决定分成哪些组,各组的内容、 名称和界限。
原则
互斥性 指各组之间界限明确,总体中的
每一个单位,都只应属于其中的 一个组。
穷尽性
指在一个分组方案中拟定的所有 组,能够包容总体的全部单位,
不能排斥和遗漏任何一个单位。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获金牌项目 金牌数 占总数比例
变量值 x
跳水
5枚
举重次数(频数)5枚
乒乓球 f 4枚
羽毛球
4枚
体操
3枚
射击
3枚
柔道
2枚
田径
1枚
跆拳道
1枚
频率 f /∑f
0.1786
0.1786 0.1429 0.1429 0.1071 0.1071 0.0714 0.0357 0.0357
⒉确定组距及组数 R≤组距(d) ×组数(m)
确定组距的原则:
要能区分各组的性质差异 要能反映总体资料的分布特征 为方便计算,尽可能为5或10的整数倍 36
编制等距数列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计算组数(组数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
mR d
(当 R的结果为整数时)
从不同角度说明总体的内部状况的认识体系。
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 平行分组体系 或两个以上标志分别进行
简单分组。各分组标志表 现并列使用。
交叉分组体系 各分组标志表现交叉 结合使用。
24
平行分组体系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对教师 的分类
按性别分类
男性 女性
高级 按职称分类 中级 共计7组
初级 2+3+2
庭拥有全部财富的4%。
14
统计分组的方法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选择分组标志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是做 好统计分组的前提。
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分组标志 根据现象的本质特征选择分组标志
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选择分组标志
15
统计分组的程序与原则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选择分 确定分 总体单 组标志 组体系 位归类
28
品质数列的编制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获金牌项目 金牌数 占总数比例
跳水
5枚
举重
5枚
乒乓球
4枚
羽毛球
4枚
体操
3枚
射击
3枚
柔道 品质2数枚 列
田径
1枚
跆拳道
1枚
0.1786
0.1786 0.1429 0.1429 0.1071 0.1071 0.0714 0.0357 0.0357
29
品质数列的编制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5 )》, 116页,l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13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研究贫富差别的基本方法:将人口按 收入水平等分为 5 组,观察收入差别。
20% 20% 20% 20% 20%
中国九十年代:最富的20%家庭
拥有全部财富的48%,最穷的20%家
将统计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
统计整理 学的分类和汇总,使之成为系统化、
条理化的综合资料,以反映研究总 体的特征。
地位 是统计调查的继续,统计分析的前提 和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4
统计整理的种类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根据定期统计报表资料进 定期统计资料的整理 行综合整理
专题统计资料的整理 历史统计资料的整理
大家好
1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一节、统计整理概述 第二节、统计分组 第三节、分布数列 第四节、绝对数与相对数 第五节、统计表与统计图
2
客观 现象 数量 表现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统计研究目的
统计设计
统统 计计 调整 查理
推
断
分 析
统计 总体
描
数量
述
特征
分
析
统计研究的程序
3
第一节 统计整理概述
通过统计调查可以搜集到大量的统计资料, 是统计研究的基础。但是这些资料只是反映总 体单位具体情况的分散的、不系统的资料,不 能用以反映总体的特征。
科学性:
组间差异 大,组内 差异小。
穷尽性和互斥 性:每个单位
均能且只能归 到某个组中。
16
统计分组的方法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对大学生月生活 费支出情况进行 分组研究: 按家庭收入水平 分组; 按城乡分组; 按性别分组;
按年龄分组。?
不符合科学性
对父母亲下岗情 况进行分组研究
单亲下岗; 双亲下岗; 双亲在岗。
一般是根据专门调查资料 进行整理的,是为研究某 项专门问题而进行的,目 的性明确,政策性强,时 效性也很强
利用年报(或定期报表)资料, 系统地综合汇总、积累资 料的一种整理工作 5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三、统计资料整理的基本程序 编制整理纲要
统计资料的审核
统计资料的分类汇总
编制统计表
6
统计资料的审核
31
编制结果如下:
日产量(件)X
20 21 22 23 24 25 26 合计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工人数(人) f
3 5 6 4 3 2 1 24
32
变量数列的编制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组距数列
指每个组的变量值用一个区 间来表现的变量数列
编制条件:
变量是连续变量;
或:总体单位数较多变量不同取
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合”,即将性质相同的 个体组合起来,在同一组内则保持着相同的性 质。
10
分组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25%
33%
分组前
分组后
42%
作用:1·区分事物的性质
例:按所有制性质划分,我国现有8种经济类型: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 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 澳台投资经济
值个数也较多的离散变量。
等距数列 变量值变动区间的长度相等 异距数列 变量值变动区间的长度不完全相等
33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编制等距数列 适用于总体单位的标志值 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
实例
己知某班35个学生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单位(分) 44 50 56 60 62 63 65 65 69 69 69 70 73 74 76 77 78 78 79 80 83 84 85 85 86 87 88 89 90 91 91 92 93 94 94
要求编制组距数列。
34
组距数列的编制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编制步骤或内容
原始数据 计算组中值
排序 确定组限
计算变异全距 确定组数、组距
汇总组单位数
制作组距数列统计表
35
编制等距数列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编制步骤:
⒈求变异全距 R X m a X x m i9 n 4 4 5(分 0 )
有差错,等等。
7
数据审核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
收集 数据
真实 数据
虚假 数据
科学地计 算与分析
假数真算
得出 结论
正确 结论
错误 结论 8
数据审核
审核种类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审核内容 审核方法
完整性 单位缺失 与调查方
数 审核 项目缺失 案比较 据 准确性 口径、方 逻辑审核
30
变量数列的编制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单项数列
指每个组值只用一个具体的 变量值表现的数列
编制条件:
变量是离散变量
同时
变量的不同取值个数较少 具备
【例】己知某车间有24名工人,他们的日产量(件) 分别是:20,23,20,24,23,21,22,25,26,20, 21,21,22,22,23,22,22,24,25,21,22,21, 24,23.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变量数列。
组距式分组
将作为分组依据的数量标志的整个取 值范围依次划分为若干个满足互斥性
和包容性的区间,用这些数值区间作
为组的名称。
60分以下
某班学生统计 60—70分
学成绩分组 70—80分
80—90分
90分以上
19
组距式分组中的一些概念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组限
上限 下限
区间数值的最大值 区数值的最小值
50以下
50~100
100~200
下组限L
200~300 300以上
商店数 (个)
每售百额如元中:商支组品 付距销 的d=U-L =流1通00费-5(0元=)50(万元)
10
14.2
20
11.4
30
10.1
25 如:组9.中2 值x=(U+L)/2
15
8.5=(100+200)/2
=150(万元)
21
审核 法、计量 平衡校验 单位等等 经验判断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人劳动生产率
某指标是否符合正常水平 9
第二节 统计分组《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指根据事物的内在特点和统计研究的
统计分组 需要,按一定的标志将统计总体区分
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的统计研 究方法
对总体而言,是“分”,即将总体区分为性质 相异的若干部分。
1、简单分组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2、复合分组
即总体按一
个标志进行分 组。它只能从 某一方面说明 总体的分布状 况和内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