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中黄体酮和HCG的异同
孕酮和hcg参考值

孕酮和hcg参考值孕酮和hCG是与女性生殖系统密切相关的两个重要激素。
孕酮是一种黄体酮激素,由卵巢的黄体组织分泌,起到调节女性生殖周期和维持胎儿生长的作用。
hCG则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缩写,主要由胚胎早期的滋养层细胞产生,有助于维持黄体和促进胚胎的顺利发育。
在孕酮和hCG的监测过程中,了解它们的参考值是非常重要的。
孕酮的参考值是指在不同妇女生理状态和孕周下,血液中孕酮浓度的正常范围。
一般来说,孕酮的参考值会根据妇女的周期阶段有所变化。
在排卵期后,如果受精卵成功着床并发育为胚胎,黄体组织会开始分泌孕酮。
此时,孕酮的水平会逐渐上升,并在怀孕中后期达到高峰。
如果没有受精卵着床,则孕酮的水平会下降,并在经期开始时降至最低点。
在非孕妇女中,孕酮的参考值在排卵期后的黄体期为1.8-28.6 nmol/L。
在怀孕早期,孕酮的水平也有些波动,但仍保持在较低水平,一般为8-29 nmol/L。
怀孕中后期,孕酮的水平显著上升,参考值一般为至少30 nmol/L或更高。
hCG的参考值则是指在不同孕周下尿液或血液中hCG浓度的正常范围。
在受精卵着床后,胎儿滋养层细胞开始分泌hCG,逐渐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中。
hCG在妊娠的早期起到了维持黄体的作用,有助于保持孕酮的分泌。
此外,hCG还是早期妊娠的诊断指标之一。
在非孕妇女中,hCG的水平通常非常低,一般在5mIU/mL以下。
而在怀孕早期,hCG的水平会迅速上升,往往在受孕后7-10天开始可检测出来。
怀孕第1周时,hCG的参考值一般范围在5-50 mIU/mL。
接下来的几周内,hCG的水平会成倍增加。
在怀孕6-8周时,hCG的参考值一般在2000-30000 mIU/mL之间。
此后,hCG的水平会逐渐下降,并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实验室的测定方法和参考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具体的参考值应该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报告进行解读,并与医生进行交流讨论。
总结起来,了解和监测孕酮和hCG的参考值对于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和妊娠情况非常重要。
各个阶段孕酮和hcg的正常值对照表

各个阶段孕酮和hcg的正常值对照表在女性的孕期,孕酮和 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们的数值变化可以反映出胎儿的发育情况以及孕妇自身的健康状况。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各个阶段孕酮和 hcg 的正常值范围。
一、孕早期(1 12 周)1、怀孕 1 2 周hcg:50 500IU/L孕酮:65 322ng/ml2、怀孕 3 4 周hcg:500 10000IU/L孕酮:10 443ng/ml3、怀孕 5 6 周hcg:10000 100000IU/L孕酮:194 953ng/ml4、怀孕 7 8 周hcg:15000 200000IU/L孕酮:245 760ng/ml5、怀孕 9 12 周hcg:10000 100000IU/L孕酮:25 51ng/ml在孕早期,hcg 的数值通常会快速上升,每 17 2 天就会翻倍。
孕酮则会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如果孕酮水平过低,可能会增加流产的风险。
二、孕中期(13 27 周)1、怀孕 13 16 周hcg:10000 100000IU/L孕酮:455 1460ng/ml2、怀孕 17 20 周hcg:1000 50000IU/L孕酮:633 1460ng/ml3、怀孕 21 24 周hcg:1000 10000IU/L孕酮:1508 3142ng/ml4、怀孕 25 27 周hcg:1000 10000IU/L孕酮:1653 3142ng/ml孕中期,hcg 的数值会逐渐下降,而孕酮则继续上升,以维持胎儿的正常发育。
三、孕晚期(28 40 周)1、怀孕 28 31 周hcg:1000 10000IU/L孕酮:1716 3630ng/ml2、怀孕 32 35 周hcg:1000 10000IU/L孕酮:2067 7282ng/ml3、怀孕 36 40 周hcg:1000 10000IU/L孕酮:2664 6890ng/ml在孕晚期,孕酮的数值会达到高峰,为即将到来的分娩做好准备。
保胎需谨慎别滥用黄体酮

保胎需谨慎别滥用黄体酮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3年第5期文/李玮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胎儿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怀孕之后,很多准妈妈最怕遇到的情况就是子宫出血,于是,使用黄体酮就成了最常见的保胎手段。
然而,这其中,很多黄体酮都是被滥用的,有的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伤害。
【名词解释】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为维持妊娠所必需。
临床用于先兆性流产、习惯性流产等闭经或闭经原因的反应性诊断等。
HCG:HCG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其主要功能就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
【案例一】一个多次妊娠失败的妈妈来检查,因为怕再次出现问题,她不敢检查直到24周才来做第一次,我批评她这是掩耳盗铃。
可是检查时还是发现了问题,孩子的双肾积水,输尿管扩张,一侧非常严重。
我问她早孕期是否保胎,是否服用黄体酮,她说:自知道怀孕就一直卧床使用黄体酮注射和口服,直到4个月。
期间没有出血和任何异常。
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害怕流产。
【案例二】一个自怀孕后就一直流血的孕妇,50天时来检查,宫颈检查没发现任何问题,超声检查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没有给她开任何药物,告诉她过一周再来检查,一周后回来再次超声检查发现是子宫畸形,一侧子宫妊娠,另一侧子宫出血。
【案例三】多年不孕,年近40终于有喜,小心翼翼可是6周左右还是出了一次血,检查孕激素偏低,可是HCG始终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有些医生让她住院治疗,于是住院保胎,黄体酮、HCG交替大量应用,2周后出院,查孕酮还是偏低,医生让她继续服用黄体酮,同时查HCG始终是正常的。
她来看我的门诊是因为担心黄体酮用的太久有影响。
结果早孕超声唐氏筛查高风险,因为肾孟增宽和血清检查异常。
【案例四】因为输卵管不通做试管婴儿,怀孕后一直用黄体酮和HCG,妊娠三个月还不敢停药,就诊时已经接近4个月,我强迫她停药。
该不该保胎的都在保以上的案例是平时工作中经常遇见的,其实这些案例是根本不需要保胎的,案例一多次流产与染色体异常有关,而与孕激素和HCG没有任何关系,流产是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发育不好,肯定会流产;案例二是子宫畸形,与孕酮就更没有关系,没有妊娠的子宫内膜会间断的出血,很吓人;案例三尽管年纪较大,可是妊娠后HCG增长良好,表明胚胎发育良好,同样不需要保胎;案例四尽管是试管婴儿,可是也是因为输卯管问题,卵巢功能好而且HCG正常,为什么保胎?黄体酮被当做了安慰剂“保胎”是用激素来促进胚胎的生长发育,是用外源激素补充孕妇体内自身激素分泌不足。
“黄体酮”保胎的几个常见问题

“黄体酮”保胎的几个常见问题发布时间:2023-01-10T06:24:35.104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2期作者:李乃伶[导读] 黄体酮也被称之为黄体激素或者孕酮。
其为女性卵巢所分泌的具备生物活性重要孕激素物质。
女性在排卵之前,机体每天都要产生剂量为2-3mg的孕酮激素。
李乃伶黎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西长治) 047600黄体酮也被称之为黄体激素或者孕酮。
其为女性卵巢所分泌的具备生物活性重要孕激素物质。
女性在排卵之前,机体每天都要产生剂量为2-3mg的孕酮激素。
这些物质主要源自于卵巢。
在怀孕以后,有很多女性最害怕遇到的情况当属子宫出血。
在这样的情况下,补充黄体酮也成了最为常见的保胎方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滥用黄体酮,可能对胎儿以及孕妇造成伤害。
下面笔者为您详细介绍“黄体酮”保胎过程中的几项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关于黄体酮、HGC的相关介绍所谓黄体酮,主要指的是一类经由女性卵巢分泌的天然性孕激素物质,黄体酮能维持女性怀孕。
临床中,一般将其用于处理习惯性流产、先兆性流产或者由于闭经原因的诊断等等。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为一类滋养层细胞分泌的糖蛋白物质。
其主要经由β以及α二聚体糖蛋白构成。
HCGαβ主要经由合体滋养细胞组成。
HCG的功能为刺激黄体,其有助于黄体酮及雌激素持续性分泌。
2.黄体酮在女性怀孕期间的作用分析在女性怀孕期间内,黄体酮会发挥出如下作用,详细为:第一,抑制宫缩有学者指出:孕酮能够改变女性子宫肌细胞膜针对离子的通透程度,令这些膜处于超极化状态。
通过该项机制减少子宫肌兴奋程,同时也降低了子宫肌针对各类刺激敏感度。
所以说,妊娠子宫并不会出现有进展且剧烈地收缩,胚胎不会受到影响,妊娠得以维持。
第二,维持蜕膜反应。
蜕膜细胞经由内膜间质细胞转变而来,内部含有糖原颗粒。
主要功能为供给胚泡营养。
第三,抑制免疫反应孕卵属于一类,半异体移植体。
认识孕酮和HCG产生的原理和作用

认识孕酮和HCG产生的原理和作用蔡老师以前有写过一些孕前课程,因为懒停了很多年,一直到最近,蔡老师开始孕吐了,才把以前的精神拿出来,反复不断的从各种渠道整理自己的知识结构,希望自己能用更科学理智的态度去接受某些痛苦的过程。
首先讲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很多人常常漏字或者颠倒某些字,不过没关系,谁都知道是什么。
有些孕妇是很熟悉的,因为她常常去医院抽血,验尿去检测这个值。
HCG在怀孕后六天身体就开始产生,这个时候是受精卵准备着床的日子,HCG会刺激人体产生孕酮。
孕酮即将保证子宫的内环境稳定,尽量不受到外力干扰,也就保护了胚胎。
那么HCG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在受精卵着床的时候,它会伸出树枝状的触角,抓住子宫壁,这些触角就是人绒毛,他会形成早期的胎盘。
抓住子宫壁的时候,有些人会出现少量的出血,还有就是体温的略微升高,这都是子宫壁受到创伤的反应。
胎盘没有成熟的时候,这些毛会变多、附着形成薄薄的膜。
这些绒毛膜里面渐渐布满血管,成为最初母体与胚胎交互养分,代谢废物的连接。
这种绒毛的生长就是我们说的翻倍,一般来说HCG在前期是隔天翻一倍,所以天天验HCG的人是没有的,一般都是隔一个双数的日子,比方说2天、4天、6天、8天。
HCG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减轻孕妇的排异反应。
身上长一个寄生物,一般来说,人体的免疫系统是要攻击的,但是HCG迷惑了母体,告诉她们这是安全的,是你自己的,于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不会发动。
HCG和孕酮的协同作用,一方面让胚胎获得养分,一方面保证胚胎的安全,所以缺一不可。
HCG翻倍不好,胚胎因为缺少养分,可能会发育迟缓甚至停育,孕酮不够,胚胎就会着床不稳,造成出血甚至流产。
所以一般在医院检查出现以上的问题,除了服药,静养是非常重要的,静养可以使血流量尽量的不分配到四肢,留向子宫的血流就会增加,保证胎儿的营养,如果不动,那么子宫不会受到内脏的挤压,胚胎在孕酮低的情况下更容易稳定。
许多人会很担心,在没有出现任何症状或者自己以前没有任何流产停胎的情况下去医院进行多次的检查,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孕酮和HCG参考值

孕酮和HCG参考值对于正在备孕或者已经怀孕的女性来说,孕酮和 HCG 这两个指标可能并不陌生。
它们在孕期的监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反映胚胎的发育情况以及孕妇自身的身体状态。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地说一说孕酮和 HCG 参考值的相关知识。
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孕酮。
孕酮又称为黄体酮,它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
在女性怀孕后,孕酮的水平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逐渐上升。
孕酮对于维持妊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子宫肌肉松弛,减少子宫收缩,为胚胎的着床和发育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在怀孕早期,孕酮的参考值通常在 15 25ng/ml 之间。
但需要注意的是,孕酮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有一定的波动范围。
而且,不同的医院、不同的检测方法,其参考值可能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如果孕酮值低于10ng/ml,可能提示有先兆流产的风险;如果孕酮值过低,比如低于5ng/ml,可能意味着胚胎发育不良或者宫外孕的可能性较大。
然而,仅仅依靠孕酮值来判断胚胎的发育情况并不是十分准确。
因为孕酮的分泌是脉冲式的,也就是说在一天当中的不同时间段检测,其数值可能会有所不同。
所以,医生在判断胚胎情况时,通常会结合其他的检查结果,比如 HCG 值以及 B 超检查等。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 HCG,也就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是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在怀孕后,HCG 的水平会迅速上升。
在怀孕早期,HCG 值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通常在怀孕后的1 2 周,HCG 值在 50 500IU/L 之间;怀孕 2 3 周,HCG 值在 100 5000IU/L 左右;怀孕 3 4 周,HCG 值在 500 10000IU/L 之间。
一般来说,正常妊娠时,HCG 值会隔天翻倍增长。
如果HCG 值增长缓慢或者不升反降,可能提示胚胎发育不良或者宫外孕等异常情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HCG 值的参考范围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每个孕妇的个体差异较大。
而且,多胎妊娠的孕妇,其 HCG 值通常会比单胎妊娠的孕妇要高。
孕酮和HCG参考值

孕酮和HCG参考值对于备孕的女性、已经怀孕的准妈妈们来说,孕酮和 HCG 这两个词一定不陌生。
它们在孕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数值的变化往往能够反映出胎儿的发育情况以及孕妇自身的健康状况。
那么,孕酮和 HCG 到底是什么?它们的参考值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孕酮。
孕酮,又称为黄体酮,是一种由卵巢黄体分泌的天然孕激素。
在女性怀孕期间,孕酮对于维持妊娠起着关键作用。
它能够帮助子宫肌肉松弛,减少子宫收缩,从而为胚胎的着床和发育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同时,孕酮还可以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为产后哺乳做好准备。
孕酮的参考值在不同的时期会有所变化。
在非孕期,女性卵泡期孕酮的参考值通常在 02~15μg/L 之间,排卵期在 08~30μg/L 左右,黄体期则在 17~27μg/L 范围内。
而在怀孕早期,孕酮水平一般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通常,怀孕 7 周左右,孕酮值约为 245±76ng/ml;怀孕 8 周时,孕酮值约为 286±79ng/ml;怀孕 9~12 周时,孕酮值约为380±130ng/ml。
需要注意的是,孕酮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果孕酮值偏低,可能会增加流产的风险。
但孕酮值低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定会流产,还需要结合孕妇的具体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 HCG,也就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是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在怀孕后,受精卵着床,滋养层细胞开始分泌 HCG,因此通过检测 HCG 的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怀孕。
在怀孕早期,HCG 的数值会迅速上升。
一般来说,怀孕1~2 周时,HCG 值约为 50~500IU/L;怀孕 2~3 周时,HCG 值约为 100~5000IU/L;怀孕 3~4 周时,HCG 值约为 500~10000IU/L;怀孕 4~5周时,HCG 值约为 1000~50000IU/L;怀孕 5~6 周时,HCG 值约为10000~100000IU/L;怀孕 6~8 周时,HCG 值约为 15000~200000IU/L。
各个阶段孕酮和hcg的正常值对照表精

各个阶段孕酮和hcg的正常值对照表精怀孕对于每一位准妈妈来说,都是一段充满期待和忐忑的旅程。
在这个过程中,孕酮和 HCG 这两个指标就像是宝宝成长的“信号灯”,时刻反映着胎儿的发育情况。
了解各个阶段孕酮和 HCG 的正常值范围,对于准妈妈和医生判断孕期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首先,咱们来聊聊孕酮。
孕酮,也叫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
在怀孕初期,孕酮的水平会迅速上升,为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的发育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一般来说,在怀孕 4-6 周时,孕酮的正常值大约在 194-953nmol/L之间。
到了怀孕 7 周,孕酮值通常在 764±237nmol/L 左右。
怀孕 8 周时,孕酮会上升到 892±246nmol/L 上下。
随着孕期的推进,孕酮的值还会继续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孕酮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而且,不同的医院可能会因为检测方法和试剂的不同,导致孕酮的参考值有所差异。
所以,准妈妈们在拿到孕酮检测报告时,一定要结合医生的建议来综合判断。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 HCG。
HCG 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缩写,它在怀孕后会快速升高。
怀孕 1-2 周时,HCG 的正常值通常在 50-500IU/L 之间。
怀孕 2-3 周,HCG 会上升到 100-5000IU/L 左右。
怀孕 3-4 周,HCG 大约在 500-10000IU/L 范围。
到了怀孕 4-5 周,HCG 可以达到 1000-50000IU/L 。
怀孕 5-6 周,HCG 一般在 10000-100000IU/L 之间。
怀孕 6-8 周,HCG值会达到峰值,约在 15000-200000IU/L 。
HCG 水平的增长速度非常重要。
在怀孕早期,如果 HCG 能够隔天翻倍增长,通常提示胚胎发育良好。
但如果 HCG 增长缓慢或者不升反降,可能意味着存在胚胎发育不良、宫外孕等问题。
不过,仅仅依靠孕酮和HCG 的数值来判断孕期情况并不是绝对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胎中黄体酮和HCG的异同
黄体酮是直接补充孕激素。
孕激素的产生在妊娠后前3个月靠妊娠黄体产生。
以后随着胎盘功能的建立,妊娠黄体产生孕激素的功能慢慢被取代。
但是AET的一些特殊情况,黄体酮保胎(黄体支持)显得格外重要,原因在于:1、ART中常规使用GNRH-a进行降调节,GnRH对垂体的过度抑制,导致LH分泌水平下降,继而使黄体酮分娩减少。
2、采卵时抽吸卵泡导致颗粒细胞过多丢失,使颗粒黄体细胞数减少,而早期黄体期孕酮主要由颗粒黄体细胞合成。
3另外在ET后很多学者认为高E2,影响了P/E2比值,不利胚胎着床,所以常规要补充黄体酮。
HCG具有LH、FSH的作用(因为HCG的a链与FSH/LH的a链是一样的,所以有一部分功能是一样的),HCG作用于颗粒细胞促进雄激素芳香化转换为雌激素,作用于妊娠黄体细胞同时促进孕酮的生成。
所以说黄体酮保胎是用直接作用,HCG 保胎使用其间接作用。
但在ART后的黄体支持中一般并不使用,原因:1、外源性HCG在体内可保持10天左右,易造成B-HCG假象,影响妊娠结果;2、ART促排卵卵泡多的患者,使用HCG的最大顾虑是发生OHSS,为了减少重度及中度OHSS 的发生,很多生殖中心选择了孕激素支持黄体。
另外,目前还有学者认为HCG 在改善子宫内膜的接受性方面起作用,故对于FET的患者考虑使用,可增加妊娠率。
但对于新鲜周期而言因有过激的风险,所以很少使用。
黄体支持治疗可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的成功率。
查阅近十年IVF-ET周期黄体支持药物及黄体支持方法的相关文献,总结发现肌注孕酮为最常用药物,疗效肯定;各种剂型阴道用孕酮与肌注孕酮作用相似甚至更佳,更易为患者接受;口服孕酮阳性研究结果甚少,当前不推荐使用。
hCG因其刺激黄体,使E2、孕酮持续分泌,增加妊娠率而可用于黄体支持。
Pritts等归纳共有6项随机对照研究比较长方案降调后的IVF周期黄体期,分别予以hCG或孕酮黄体支持,继续妊娠率无显著差异。
Fujimoto等报道,首次IVF周期失败且黄体晚期血E低于100ng/L的患者再次行IVF时,hCG/孕酮联合黄体支持与单用孕酮相比,能提高黄体晚期E2水平,并能显著提高妊娠率。
但由于hCG可能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而且无法通过检测hCG水平判断是否妊娠,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
对于E2峰值低于2500μg/L的患者可考虑每3d给予hCG2000IU作为黄体支持,单独使用或与孕酮合用。
标准长方案降调节后的IVF /ICSI周期孕酮最早可始于采卵日应用,不能晚于采卵日后6d,大多数研究中心于采卵日开始应用,可以选用肌注孕酮,剂量为25~100mg/d,可分次肌注,也可选用阴道吸收孕酮,建议用量为8%阴道孕酮软膏1~2 次/d或阴道孕酮软胶丸600mg/d,有些中心同时加用雌激素。
如为低OHSS危险周期,也可用hCG作为黄体支持。
移植后14d行妊娠试验,如为阴性则停用黄体支持药物,如为阳性则继续。
短方案周期和拮抗剂周期黄体期使用孕酮或hCG做为黄体支持即可,是否需要使用雌激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现在有新的理论不宜用HCG进行保胎,因为外源性的HCG有抑制内源性HCG生成的作用,外源性HCG在体内可保持10天左右,易造成B-HCG假象,影响妊娠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