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汉书读后感800字
后汉书读后感

后汉书读后感
《后汉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史书,对于了解后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后汉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这部史书的价值和魅力,也对后汉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通过《后汉书》,我对后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后汉书》中,详细记载了后汉时期的政治体制、官制、官员任免等方面的内容,使我对后汉时期的政治运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后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了解,我认识到了政治制度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白了政治制度的变革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其次,通过《后汉书》,我对后汉时期的经济状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后汉书》中,详细记载了后汉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税收制度、商品流通等方面的内容,使我对后汉时期的经济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后汉时期的经济状况的了解,我认识到了经济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白了经济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再次,通过《后汉书》,我对后汉时期的文化风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后汉书》中,详细记载了后汉时期的文化发展状况、文学艺术成就、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使我对后汉时期的文化风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后汉时期的文化风貌的了解,我认识到了文化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白了文化传承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后汉书》,我对后汉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通过对后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我认识到了这一时期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白了历史的发展对今天的影响。
希望通过对《后汉书》的阅读,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历史,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
后汉书读后感

后汉书读后感《后汉书》是东汉末年历史学家范晔所著的一部历史书籍,共分一百三十卷,记述了从东汉初到西晋统一的历史过程。
读完《后汉书》,我深受震撼和启发,对于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读《后汉书》让我感受到历史的丰富性和广阔性。
这部书中详尽地记载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让我对东汉时期的社会生活有了直观的了解。
我了解到,东汉末年的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战乱频仍等问题导致了帝国的衰落和社会的动荡。
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历史中各种复杂的因素和力量的交织,使我对历史的研究和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
其次,读《后汉书》也让我明白了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记忆,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后汉书》展现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的原因和后果,使我深刻意识到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看到了那个时代为了理想和信仰不懈奋斗的人们,他们的努力和牺牲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
此外,《后汉书》对于我个人的学习和思考也有很大的启发。
作者范晔用他独特的叙述方式和深入的研究,使我学习到了很多历史学的方法和技巧。
可以说,《后汉书》是一本关于历史研究的宝典,它教会了我如何审视历史、如何分析历史、如何理解历史。
通过对这部书的学习,我也受到了范晔的学术精神和品格的影响,他勤奋好学、严谨治学的态度让我深感钦佩。
综上所述,读《后汉书》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
它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它让我明白了历史的重要性,历史是我们建设未来的基石;它还向我展示了范晔的学术典范,使我受益匪浅。
希望未来我能继续学习历史,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和研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汉书读后感800字参考(精选5篇)

汉书读后感800字参考(精选5篇)汉书读后感800字参考【篇1】三国历史是大家都喜欢研究的,无论是书还是电视都人们翻来覆去的看,想要真正了解三国历史,不得不读《后汉书》。
今天小编整理了读后汉书读后感800字,欢迎有兴趣的小伙伴进来读一读!盛世强汉无疑是五千年华夏历史中辉煌的一笔,远逐匈奴,封狼居胥。
大漠孤烟,伴随着大汉战马的嘶鸣,萧条边塞,充斥着华夏将士的战吼。
这样一个豪迈的朝代,史学家自然用尽笔墨去描绘它的光辉,其中流传最广、最为权威的非《汉书》与《后汉书》莫属了,其中《后汉书》则主要记载了东汉的辉煌历史。
《后汉书》从刘秀随其兄长刘寅起兵反新开始,直到曹丕篡汉时结束,其中不乏”有志者事竟成”“疾风知劲草”这样的经典语句,以及”肉粥麦饭”这样脍炙人口的故事。
这部书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后汉书》在描写各个人物时不遗余力,成功的为读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使我们在读他们传记的时候,常常能对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许多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成语、俗语,例如“乐此不疲”“疾风知劲草”“马革裹尸”“举案齐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也都是出自这里。
加上这本书在前后内容上剪裁得体,叙述决不雷同,阅来毫无冗赘之感,的确可以算是正史中难得的佳作。
该书还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它对人物的评价较为客观,很多论述不失公允,也较为真实的记载了后汉不少人物的生平事迹。
在运用“春秋笔法”的时候,范晔也没有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来过度的褒扬或者贬低某类人,这一点尤为难得。
虽然,范晔自己本也是出自书香世家,在《后汉书》中有意识无意识的拔高了名士,并以”矫枉故直必过”为后汉名士的某些极端行为开脱,而对宦官则多有贬斥,称他们为”刑余之丑”,但他也批评袁绍遍诛阉宦是”以暴易乱”,表彰阉宦中”亦有忠厚平端,怀术纠邪”,言论算是很中肯了。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一个人若熟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便相当于一个几千岁的老人,遇事自然能做到泰然自若,成竹在胸,仿佛看透一切。
后汉书读后感

后汉书读后感《后汉书》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它详细地记载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阅读完《后汉书》后,我深受启发,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通过阅读《后汉书》,我对于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书中详细地记载了东汉末年的宦官专权、地方豪强割据、民变军阀等一系列政治动荡的事件,以及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和不平等。
这些事件不仅仅是历史的记载,更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通过阅读《后汉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政治动荡对于社会的冲击和影响,也更加理解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脆弱和不完善。
其次,通过阅读《后汉书》,我对于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书中生动地描绘了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如刘备、曹操、孙权等人物形象。
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个性和才能,但都在乱世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通过他们的故事,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忠义、仁爱、忠孝等传统美德的追求,也更加理解了中国古代英雄豪杰的形成和影响。
最后,通过阅读《后汉书》,我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后汉书》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的重要著作,它不仅仅是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简单记载,更是对于当时社会现象和人们思想情感的深入观察和反思。
通过阅读《后汉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文献对于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性,也更加理解了历史文献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价值。
总之,通过阅读《后汉书》,我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书中详细地记载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阅读《后汉书》,我不仅对于当时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理解了中国古代英雄豪杰的形成和影响,同时也更加认识到了历史文献对于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性。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后汉书》,从中汲取智慧和启发,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历史。
后汉书读后感

后汉书读后感《后汉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史书,全书共计100卷,记载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
它是中国古代史书中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阅读完《后汉书》后,我深受启发,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后汉书》让我对东汉末年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书中详细记载了东汉王朝从光武帝建立到灭亡的历史过程,描绘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通过书中的文字,我仿佛置身于东汉末年的社会,看到了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生活、如何奋斗的。
我了解到东汉朝廷的腐败和内乱,了解到士族豪强的割据和民不聊生,了解到外族的入侵和战乱频发。
这让我对东汉末年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其次,《后汉书》也让我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书中详细记载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文化发展等方方面面的情况,让我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了解到三国鼎立时期的政治纷争和战争频发,了解到曹操、刘备、孙权等各个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了解到诸葛亮、周瑜等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如何在乱世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这让我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变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最后,《后汉书》也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书中不仅记载了政治军事的变迁,还记载了当时的文化风貌,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我了解到当时的文人雅士如何以文学艺术来抒发情怀,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是如何的。
这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总的来说,《后汉书》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史书,它不仅对中国古代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阅读完《后汉书》后,我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后汉书》读后感

《后汉书》读后感
《后汉书》是一部记录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历史的巨著。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这段时间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历史对于今天的启示。
首先,《后汉书》生动再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乱象、战争动乱和民生苦难。
读者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他们承载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人性特点,从而呈现出那个时代的风云际会。
同时,书中也记录了各种民生事件,如水旱、瘟疫等,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困境。
这些事件呈现给读者的并不是僵硬的历史数据,而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让我们得以从中看到历史的痕迹,感受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苦难和求生之道。
其次,《后汉书》对于历史的解读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在书中不仅仅是记录历史事件,更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原因和背景进行挖掘分析,启示我们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解读历史。
例如,书中记载了董卓挟弄皇帝、操纵政治的故事,通过这一事件的记录和解析,让我们深刻理解到政治腐败和权力滥用对于国家和社会带来的破坏和危机。
最后,《后汉书》也让我反思了现代社会的价值和发展方向。
尽
管当代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数字化、智能化等高科技时代,但是书中记录的那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所表现的真善美,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意义。
比如,珍爱和保护生命、重视和培养道德品行、讲究公正和正义等等,都是当代社会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和价值。
同时,我们也要秉持历史的宽广眼光,多方面学习历史以及不同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呈现出一个世界化、开放的姿态。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迎接未来的挑战,走向光明美好的明天。
汉书读后感800字高中生参考(精选5篇)

汉书读后感800字高中生参考(精选5篇)汉书读后感800字高中生参考【篇1】在元朔二年春正月,汉武帝下达了一份著名的诏书,其原文如下: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于是籓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摘录于《汉书—武帝纪》)这份诏书,其大意就是将原来诸侯国只能传给嫡子的规定,加以放宽。
如果诸侯王想将土地分给不止一个儿子,只要打报告给皇帝,皇帝会亲自审阅并批复。
这样,诸侯王就不用每天头疼怎么给小老婆的儿子留遗产的问题了,诸侯王家也会更加的和睦。
这样人性化的诏令,当然会招致所有诸侯王的欢迎,所以一经推出,就皆大欢喜。
之所以会推出这么一份诏书,这还得从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说起。
之前,由于汉朝推行的是诸侯国嫡子继承制,也就是说,一个诸侯国只有一个儿子可以继承。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除非没有儿子(这种情况,封地会被中央没收),否则,诸侯国的大小世世代代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而随着国力的不断发展,每个诸侯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也会越来越强,慢慢的,就会威胁到中央的统治。
再加上汉朝成立之初,刘氏亲族人数不多,导致诸侯国往往都比较大,于是,随着诸侯国不断的发展壮大,藩国的威胁,便自然而然的提上了皇帝的议事日程,变成一件不得不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了。
而汉景帝执政时期,晁错就提出了一套解决办法。
这套解决方法在《汉书—爰盎晁错传》有提及,其原文如下:(晁错)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繇此与错有隙。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讙哗。
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摘录于《汉书—爰盎晁错传》)这是一种强行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对诸侯国找茬,试图削减其郡县,最终达到削弱其对中央的威胁的目的。
这种方法显然过于简单粗暴,诸侯国当然反应极大,诸侯们的第一反应便是:“诸侯讙哗”。
然后更直接的反应便是:“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后汉书读后感不忘历史才能谋未来

后汉书读后感不忘历史才能谋未来前言:《后汉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正史之一,该书记载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及历代帝王的生平事迹。
阅读《后汉书》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事件,也能够启发我们对当下社会的思考。
以下是我个人的《后汉书》读后感。
正文:读完《后汉书》的感受,首先是我对历史的感慨。
在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不断,加上当时的统治者腐败无能,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处于十分艰难的状态。
历史上的一些英雄人物也因此应运而生,想尽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然而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使得历史更加的混乱。
通过阅读《后汉书》,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切身感受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它的影响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现在。
其次,我认为《后汉书》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历史上的大事件,从政治到军事再到社会风俗等等,都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社会发展中的变化和追求。
阅读《后汉书》,我们可以从当时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身上获取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教训,理解其追求和目标。
《后汉书》是我们了解历史,并从历史中获取种种经验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我们对我们的未来进行调整和规划的重要资料之一。
此外,《后汉书》也给了我们一些具体的思考点。
通过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站在当时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探究那个时代的人们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会如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这样有助于我们了解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也有助于我们为我们未来的生活制定计划。
结论:总的来说,《后汉书》作为一部中国古代历史名作,是一部有价值的历史读物。
阅读《后汉书》,我们可以领略到历史的气息和魅力,感受到历史对于我们的启迪和启发。
了解历史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深刻认识到前人们的历史经验,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掘和利用它们,对我们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对我们目光所及的未来的影响。
希望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进一步向前迈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后汉书读后感800字
三国历史是大家都喜欢研究的,无论是书还是电视都人们翻来覆去的看,想要真正了解三国历史,不得不读《后汉书》。
今天小编整理了读后汉书读后感800字,欢迎有兴趣的小伙伴进来读一读!
盛世强汉无疑是五千年华夏历史中辉煌的一笔,远逐匈奴,封狼居胥。
大漠孤烟,伴随着大汉战马的嘶鸣,萧条边塞,充斥着华夏将士的战吼。
这样一个豪迈的朝代,史学家自然用尽笔墨去描绘它的光辉,其中流传最广、最为权威的非《汉书》与《后汉书》莫属了,其中《后汉书》则主要记载了东汉的辉煌历史。
《后汉书》从刘秀随其兄长刘寅起兵反新开始,直到曹丕篡汉时结束,其中不乏"有志者事竟成""疾风知劲草"这样的经典语句,以及"肉粥麦饭"这样脍炙人口的故事。
这部书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后汉书》在描写各个人物时不遗余力,成功的为读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使我们在读他们传记的时候,常常能对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许多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成语、俗语,例如 "乐此不疲" "疾风知劲草" "马革裹尸" "举案齐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也都是出
自这里。
加上这本书在前后内容上剪裁得体,叙述决不雷同,阅来毫无冗赘之感,的确可以算是正史中难得的佳作。
该书还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它对人物的评价较为客观,很多论述不失公允,也较为真实的记载了后汉不少人物的生平事迹。
在运用 "春秋笔法" 的时候,范晔也没有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来过度的褒扬或者贬低某类人,这一点尤为难得。
虽然,范晔自己本也是出自书香世家,在《后汉书》中有意识无意识的拔高了名士,并以"矫枉故直必过"为后汉名士的某些极端行为开脱,而对宦官则多有贬斥,称他们为"刑余之丑",但他也批评袁绍遍诛阉宦是"以暴易乱",表彰阉宦中"亦有忠厚平端,怀术纠邪",言论算是很中肯了。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一个人若熟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便相当于一个几千岁的老人,遇事自然能做到泰然自若,成竹在胸,仿佛看透一切。
所以,多读史书是一个人成熟的捷径。
当我们遇到困惑时,不妨翻开一本史书,学习古人的智慧,当我们少得闲暇时,不若执一柄羽扇,拈一颗青梅,叫上一位挚友,读一本史书,哪怕在陋室中,一箪食,一瓢饮,让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