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市场统计数据梳理
中国旅游统计数据都是怎么来的?看完这篇就懂了

中国旅游统计数据都是怎么来的?看完这篇就懂了许多游客和从业者津津乐道于我国45亿的旅游人次,以及1.3亿的出境游人次。
但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统计口径是什么?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多数人却不甚明了。
7月份是上半年各项数据密集发布的时期。
7月16日,公安部发布二季度出入境边防检查综合统计数据,结合一季度数据可以得出,2018年上半年各边检口岸共接待出入境总人次3.15亿。
边防检查综合统计数据为全国各边检口岸通过的出入境人员总和,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大陆居民因公、因私、大陆边民出入境;第二,港澳台同胞出入大陆;第三,外国公民、外国边民出入境等。
2018年一季度中国边检数据来源:中国公安部2018年二季度中国边检数据来源:中国公安部其中大陆居民因私出入境1.48亿人次,同比增长13.8%,是拉动整体人次增长的主要动力。
港澳台同胞出入大陆总人次1.09亿,同比为负增长约-1.8%。
此外,外国公民和外国边民出入大陆总人次4446,同比增长约5%。
在现行的旅游统计方法中,大陆居民因私出境基本等同于出境游。
可以确定,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境游人次约为7400万,同比增速为13.8%。
这个数字是上半年中国GDP增速的两倍,也是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以上。
同时,这个速度也是2017年中国出境游7%增速的近两倍。
按照该数据,出境游显示出超出整体经济形势的活力,并大幅加速增长,似乎正在成为“风口”。
港澳台游“撑大”出境游但事实上,这一统计数据仅能部分反映出境游的热度。
原因在于,这个统计方法下,出境游数据包含了大陆居民前往港澳台,并对出游目的不加以区分,因商务、会议、购物、医疗、探亲、留学、工作的出境也被计入其中。
出境游的人数被一定程度上放大了。
例如深圳和香港之间存在大量一日游的出入境,其目的是购物、工作通勤、商务会谈等,这类行为的频次远高于旅游行为。
这使得深圳口岸成为全世界最繁忙的边检口岸。
2017年深圳边检接待出入境人员达2.41亿人次,占全国总数的40%以上,这很大程度上是非旅游人员造成的。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700字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是近年来中国经济的一个亮点。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旅游消费国之一,旅游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以下是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首先,中国的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达到了63.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了8.4%。
国内旅游收入达到了5.7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8.3%。
中国的旅游消费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日本和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旅游业不仅为国内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消费需求,也为就业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成为了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其次,旅游业对GDP的贡献日益增加。
旅游业是一个多产业交叉的领域,涵盖了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多个行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旅游业的直接贡献率已经超过了11%,相关行业的间接贡献也相当可观。
旅游业的繁荣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了GDP的增长率,推动了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
旅游业是不少地方的支柱产业,特别是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举个例子,云南、四川和贵州等西南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同时,以丽江、西安和成都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城市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海内外游客,促进了这些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最后,中国的旅游业正进一步升级和转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对于旅游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出境旅游成为新的热点,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到海外旅行。
同时,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生态旅游和民宿等新业态也逐渐兴起。
这些变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
总的来说,中国的旅游业目前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和期望的变化,旅游业也在不断创新和转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023旅游业行业分析报告数据

2023旅游业行业分析报告数据2023旅游业行业分析报告数据1为创新旅游推广,进一步拓展受众、丰富内容和形式,更好引导和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文化和旅游部还创新开展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举办“美丽中国·美好生活”2022年国内旅游推广活动。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5484亿元,比2023年增长12.0%,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3.96%,比2023年下降0.05个百分点。
从内部结构看,旅游业增加值为40724亿元,比2023年增长11.8%;旅游业占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9.5%,比2023年下降0.2个百分点。
旅游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760亿元,比2023年增长13.4%;旅游相关产业占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0.5%,比2023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从增长速度看,全部类别均恢复增长。
其中,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恢复较快,分别增长18.6%、14.5%和15.6%。
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20.94亿人次,比2023年同期减少5.95亿,同比下降22.1%。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2022年第四季度国内旅游人数6.8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0.63万亿元。
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总消费)1.72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减少0.65万亿元,同比下降27.2%。
据相关数据测算,2022年第四季度国内旅游收入0.63万亿元。
1.节假日旅游市场平稳有序202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等节假日的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比2023年有一定程度减少。
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严格落实常态化防疫要求,引导游客理性、安全、文明出游,保障了节假日旅游市场运行的平稳有序。
全年节假日旅游呈现出稳开、低走、缓升的态势。
2.本地游和周边游成为重要形式受新冠疫情多点散发、局部地区规模爆发的影响,2022年国内旅游的出游距离和目的地游憩半径明显收缩,近程旅游和本地休闲成为国内旅游的空间特征。
中国旅游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旅游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1.旅游业现状(1)旅游市场规模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24年,中国旅游总收入达到约5.9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5%。
同时,国内旅游人次超过了60亿人次,实现了高速增长。
(2)旅游消费方式多样化: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品质、体验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如特色民宿、高端度假村等。
此外,自由行消费成为新兴趋势,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注重自由自在和个性化的需求。
(3)宗教、文化旅游兴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旅游观念的改变,宗教、文化旅游成为新的热点。
中国拥有众多的寺庙、故宫、长城等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同时也增加了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市场需求。
(4)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国旅游业已成为国内GDP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约11%以上。
2.旅游业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旅游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以下是几个旅游业发展的趋势:(1)旅游业结构转型升级:未来旅游需求将更加多样化,消费者对旅游品质和体验的要求将继续提高。
因此,旅游业需要加强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开发高品质、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2)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和数字化已成为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智能化旅游解决方案,如智能导游机器人、在线预订系统等将更加普及。
同时,数字化技术为旅游景区提供了更多的营销和推广方式,如社交媒体、直播等。
(3)旅游目的地多样化:中国旅游需求正逐渐向多样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除了传统的城市旅游和观光旅游,农村旅游、休闲度假和健康养生旅游等也将受到更多关注。
同时,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
(4)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旅游业将与文化、体育、影视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旅游综合体,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体验。
中国出境旅游调查报告

中国出境旅游调查报告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出境旅游业继续高速发展,中国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客源国和世界旅游最为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
本文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和梳理,对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作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一、中国出境游市场现状分析第一,出境游市场需求盛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呈现出旺盛的需求。
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2001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为1212.31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人数为694.54万人次。
2004年,中国公民出境的总人数上升到2885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的人数为2298万人次,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137.98%和230.87%。
2001年,因私出境的人数占出境总人数的比重为57.29%,2004年,这一比重上升为79.65%,增长了22.36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发展潜力。
出境游的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迅速。
2001-2004年,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三大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8%、29.3%和7.3%。
其中,2003年受非典的影响,国内旅游市场和入境旅游市场均出现了负增长,只有出境旅游市场仍保持了21.80%的增长率。
由此可见,出境旅游市场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成为增长势头最猛的旅游市场。
第二,出境游客源地区相对集中我国的出境旅游客源主要来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东部地区。
2004年,来自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等5个省市的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人数占当年全国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总人数的72.16%。
其中,北京市是我国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地,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人数占全国当年出境旅游总人数的29.93%,其次是广东省,占21.9%。
位居第三、四、五位的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人数分别占11.70%、4.31%和4.25%。
中国2023旅游数据报告

中国2023旅游数据报告摘要本报告基于对中国旅游行业的综合调查和分析,对2023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预测。
本报告旨在为政府、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关于中国旅游市场的全面了解和决策依据。
1. 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
本章将介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本报告的目标和方法。
1.1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内旅游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旅游政策的推动,中国旅游业进一步壮大。
1.2 本报告的目标和方法本报告的目标是分析中国2023年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包括政府统计数据、学术研究报告以及行业专家的观点。
然后,我们使用统计分析和预测模型来分析和预测中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
2. 中国旅游市场的规模和增长本章将介绍中国旅游市场的规模和增长情况。
2.1 中国旅游市场的规模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旅游业的总收入达到了1.6万亿元人民币。
预计到2023年,中国旅游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2 中国旅游市场的增长情况中国旅游市场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国内旅游接待人数达到了6.16亿人次,同比增长6.3%。
同时,出境旅游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19年出境旅游人数达到了1.5亿人次,同比增长10%。
预计到2023年,中国旅游市场的增长势头将继续保持。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们旅游观念的改变,中国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市场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3. 2023年中国旅游热门目的地本章将介绍2023年中国旅游热门目的地的情况。
3.1 国内热门目的地根据调查数据,2023年中国国内旅游最热门的目的地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以及杭州、西安、厦门等重要旅游城市。
旅游业行业分析报告

旅游业行业分析报告旅游业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旅游意识的增强,旅游业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旅游业不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了一项极具潜力和亮点的产业,全球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二、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旅游业的总产值达到了数万亿美元,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的10%以上。
中国旅游业在全球旅游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内旅游收入也在持续增长。
根据主要旅游省份的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超过60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超过6万亿元。
三、市场增长因素1. 经济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旅游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2. 旅游政策的支持:国家在促进旅游业发展方面持续推出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的发展。
3. 旅游文化宣传:各地加大旅游宣传推广力度,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四、市场竞争中国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旅游企业众多,市场发展趋势良好。
然而,由于市场饱和度较高,企业间竞争激烈,很多旅游企业陷入了价格战的困境。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通过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五、发展趋势1. 高品质旅游: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品质旅游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2. 个性化定制游:个性化定制游已成为旅游市场的热点,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和兴趣,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3. 互联网+旅游: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线旅游预订成为了主流,旅游企业需要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提升线上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 绿色旅游: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旅游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六、挑战与机遇1. 高品质旅游的发展需要旅游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并提供更加细致入微的服务,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旅游市场现状

1.行业概况1.1中国旅游市场现状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旅游业总体上以高于GDP增长的速度快速发展.自1993年旅游业改变统计口径至今,游客总人次和旅游行业总收入的CAGR分别达到9.6%和16.4%. 2003年和2004年数据的异常表现则是旅游业受03年的”非典”的影响以及”非典”过后的报复性反弹所至.截止到2005年,旅游市场全年游客总量达到13.63亿人次,行业总收入为7630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长10%和12.7%。
1.1.1国内游市场平稳增长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旅游市场中,国内游市场保持平稳增长。
93年到05年,国内游人次的CAGR分别达到9.5%和16.3%。
2005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12.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城镇居民4.9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1%;农村居民7.1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4%。
旅游收入达到5286亿元,占行业总体收入的69%。
1.1.2入境旅游市场增幅趋缓我国的入境游市场由外国游客和港澳台游客两部分构成,其中港澳台游客约占近80%的份额。
入境游客数量增长93年以来CAGR约为9.1%,国家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则达到16.5%,在旅游收入增长率上略高于国内游市场。
2005年入境游市场规模达到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港澳台市场约1亿人次,增长8.6%,国外市场0.2亿人次,增长19.6%。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6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1%,市场规模居全球第四位。
当年外汇收入约293亿美元,根据最新得到的数据,2006年前三季度入境游市场增幅下降,同比仅增长2.86%.其中港澳台市场增长率仅为1.9%,国外游客增长率也下降为7.76%.旅游外汇收入146.8亿美元,同比增长4.1%。
我们认为,06年入境游市场下降的原因一方面很可能是受今年上半年国内禽流感从禽向人传播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和港澳市场已相当成熟,增长趋缓有关。
1.1.3出境旅游市场快速发展出境旅游是旅游市场中发展最快的.93年到05年,我国的出境人数CAGR达到18.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旅游市场统计数据梳理
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本文对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05至2010年旅游统计数据(部分年
度数据有缺失)进行了梳理,整理出了一些基础数据,其中也参考了同期国家统计局的个别
数据。
最后,本文对入境游的一些数据也进行了简单梳理,仅供参考。
一、2005至2010年中国居民出游规模数据整理
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中国居民国内旅游人次增长了236.73%,所创造的旅游收入增
长了448.1%,表1. 为2005年至2011年的国内旅游规模数据统计。
表1. 2005至2011年国内旅游规模统计数据汇总
2011 26.40 19306.00 22500
2010 21.03 12579.77 15700
2009 19.02 10183.69 12900
2008 17.12 8749.30 11600
2007 16.10 7770.62 10957
2006 13.94 6229.74 8935
2005 12.12 5285.86 7686 出境方面,2011年总的出境人数为7025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者占91.27%,达到了6412万人次。
2011年因私出境者在总体出境者的比例比十年期增长了59.45%,见表2.
表2. 2005-2011年中国居民出境人数及结构统计
2011 7025.00 6412.00 91.27% 2010 5738.65 5150.90 89.76% 2009 4765.63 4220.97 88.57% 2008 4584.44 4013.12 87.54% 2007 4095.40 3492.40 85.28% 2006 3452.36 2879.91 83.42% 2005 3102.63 2514.00 81.03%
二、中国居民旅游行为宏观数据整理
本部分根据宏观统计报告整理出一些与中国居民出游行为有关的数据,具体包含居民国内旅游花费历史数据、居民出境游目的国构成排名以及居民出境旅游方式历史数据三个方面。
如表3. 所示,2005至2010年的六年时间里,中国居民出游人均花费呈稳步上升的态势,并且每年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当年的居民消费物价的环比涨幅(表明旅游花费的涨幅高于
当年物价涨幅,实际支出有增长)。
但也应该看到,宏观经济形势对居民的旅游花费水平有
着明显的影响,2008年与2009年的“金融危机”致使当年城镇居民的旅游花费水平有所下
降。
表3. 2005至2011年全国居民出游人均花费统计
2010年598.20 883.00 306.00 3.30% 2009年535.40 801.10 295.30 -0.70% 2008年511.00 849.40 275.30 5.90% 2007年482.65 906.93 222.47 4.80% 2006年446.90 766.40 221.90 1.50% 2005年436.10 737.10 227.60 1.80% 如表4. 所示,20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香港、澳门、日本、韩国、台湾、越南、美国等为中国居民出境旅游第一目的地的主要选择项。
在过去十年中,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地区基
本没有变化,个别年度仅在排名顺序上有微调,故在此没有列出其他年度的目的地排名情况。
截止目前,我国居民出境游目的国和地区已经超过140个。
表4. 中国公民出境游第一目的地排名
目的地2010年人数(万人次)
香港2309.90
澳门1611.24
日本196.89
韩国196.86
台湾166.19
越南121.10
美国107.76
马来西亚103.37
泰国101.46
新加坡82.57
俄罗斯71.09
澳大利亚54.53
印度尼西亚46.88
柬埔寨36.72
英国31.23
加拿大30.60
德国28.69
法国27.33
意大利27.18
缅甸26.27
蒙古22.65
菲律宾21.52
老挝19.52
阿联酋16.59
哈萨克斯坦13.53
朝鲜13.11
马尔代夫10.25
其他243.62
如表5. 所示,从2005年到2010年,国内旅行社在我国居民出国游业务中的比例呈“先增后降”的态势,2009年通过旅行社组织的出国游占当年总体出国游人次的比例达到了49.43%,为过去六年来的最高水平,2010年该比例则下降到了28.23%,低于2005年的水平(由于暂时没有拿到2011年的数据,故无法推测该比例是否进入下降通道)。
港澳游方面,总体来看,过去六年中,旅行社组织的港澳游占当年总体港澳游的比例基本在20%以下徘徊,平均占比低于17%. 从该数据可以推测:我国居民港澳游采取自助游形式的比例高于出国游,反过来,也即我国居民的出国游比港澳游更多地选择了旅行社跟团的方式。
总体而言,旅行社的旅游团在出境游业务中的占比低于50%,此数据仅为统计结果而非调研结果,不反映游客的偏好。
2010年的一次网络调研结果表明,偏好自助游的被调查者占比为89%,但迫于现实,其中又有约32%的自助游偏好者最终还是选择了旅行团。
表5. 2005年至2010年国内旅行社组织出境游规模统计
旅行社组织出国游人数(万人次)占当年总体出国
游业务的比例
旅行社组织港澳游
人数(万人次)
占当年总体港澳游
业务的比例
2010年876.10 28.23% 787.78 20.09% 2009年685.29 49.43% 519.58 15.38% 2008年603.55 47.28% 487.36 14.73% 2007年502.27 41.69% 485.15 16.78% 2006年408.74 40.09% 434.28 17.85% 2005年312.67 34.66% 367.02 16.68%
三、中国入境游数据整理
本部分主要对入境游客客源国排名、旅行社入境游客接待量、入境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及旅游花费方面的数据进行了汇总。
如图1. 所示,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等17个国家是我国入境游客的主要客源国,这一格局在过去六年中变化不大,个别年度仅在排名上有细微改变。
如表6. 所示,2005年至2010年间,国内旅行社接待入境游客的规模占总体入境游客的比例逐年上升。
表6. 2005至2010年旅行社入境游客接待情况统计
总入境游客数(万人次) 旅行社接待的入境游客
数(万人次)
旅行社接待量占比
2005年 12029.23 1552.53 12.91% 2006年 12494.21 1854.75 14.84% 2009年 12600.00 1873.38 14.87% 2008年 13000.00 2032.88 15.64% 2007年 13187.33 2175.14 16.49% 2010年
13400.00
2408.06
17.97%
如表7. 所示,2005年至2010年我国入境游客的平均停留时间在6至8天之间,人均
51.27
54.93 57.34 57.50 60.86 63.55 66.13 68.53 79.44 82.83 92.00 100.37 124.52
200.96
237.03 373.12
407.64 0.0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法国
印度印尼英国德国泰国澳大利亚
加拿大蒙古菲律宾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图1. 2010年中国入境游客源国排名
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
花费在1000美元左右。
表7. 2005至2010年中国入境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及人均花费
2010年7.40 1464.68 2009年7.60 1466.27 2008年7.00 1403.01 2007年7.00 1374.73 2006年 6.90 1207.98 2005年 6.50 1087.65 参考资料
1. 2005至2010国家旅游局旅游统计公报
2. 2005至2011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
3. 上海龙韵传媒在线旅行消费者问卷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