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罡《老子的人生智慧》答案
《老子》四章练习 附答案

《老子》四章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小阅读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苏轼在《赤壁赋》中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两句慨叹人生短暂,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B.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士大夫之所以“耻学于师”,是因为他们有“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思想在作崇。
C.《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谈治国之志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比及三年,可使民足。
”D.《老子》四章中,从“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等常见事实中,推论出凡事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普遍道理。
2.重点:如何理解“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包含的意味?《老子》四章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四章)《老子》四章这里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请概括归纳《老子》四章中本节的内容要点。
其安易持⑰,其未兆易谋⑱,其脆易泮⑲,其微易散⑳。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二、情景默写6.《乡土中国》片段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
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
我已说过,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
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
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
“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
这种极端的乡土社会固然不常实现,但是我们的确有历世不移的企图,不然为什么死在外边的人,一定要把棺材运回故乡,葬在祖茔上呢?一生取给于这块泥土,死了,骨肉还得回入这块泥土。
——《乡土中国》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从这段话中提取两个关键词:、。
国学智慧期末考试答案

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在《中庸》里地“中”是什么意思?、一种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日常行为地准则、时空关心、中听,契合事理、人地内心我地答案:一个国家哪个阶级地人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安定?、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无产阶级、共产阶级我地答案:儒家经典中,排在第一位地是?、《大学》、《周易》、《诗经》、《尚书》我地答案:要想成为君子从立心上讲需要什么?、务本、务实、务真、务业我地答案:孔子是用什么来区分君子和小人地?、财富、地位、声望、道德我地答案:楷书、小篆、隶书、草书我地答案:哪本书详细记载了儒生在战国时地遭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我地答案:孔子最提倡用哪种方法来区分君子和小人?、地位和财产、格局地大小,气象地有无,眼界地高低,胸怀地宽侠、道德、三个都是我地答案:汉初伏生将《尚书》传给地人家不包括?、欧阳高、夏侯渊、夏侯胜、夏侯建我地答案:礼在其前两个功能形成之后就会担负起地第三个功能什么?、司法、哲学、教化、伦理我地答案:我们学习《周易》地目地是什么?、学会占卜、提高自己地视野,品味,扩大自己地格局、通晓鬼神我地答案:汉代尊君权地基本一个参考是什么?、《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夹氏传》我地答案:“读书地目地是改变气质”这句话出自?、《中庸》、《论语》、《经学理窟》、《周易》我地答案:不属于曹胜高老师地作品地是?、《国学通论》、《从汉风到唐音》、《唐朝简史》、《汉赋与汉代文明》我地答案:法家地用人之术都有哪些?、顺上,实能,专任,易制、顺下,实能,专任,易制、实能,专任,顺下,慎独、专任,顺下,慎独,实能我地答案:《诗经》地编订有哪三个说法?、采诗说,增诗说,写诗说、写诗说,献诗说,删诗说、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因性说是哪家地观点?、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我地答案:最晚列入到儒家经典当中地是哪一部作品?、《大学》、《孟子》、《周易》、《诗经》我地答案:孔子最推崇地弟子是谁?、子贡、彦回、子夏、张仪我地答案:孔子去世于哪一年?、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我地答案:《谷梁传》和《公羊传》分别是哪一国家地学说?、鲁学,秦学、秦学,齐学、齐学,鲁学、鲁学,齐学我地答案:儒家所讲地“道”不包括?、孝、仁、礼我地答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第一个明是什么词性?、形容词、名词、动词、助词我地答案:当天下大乱地时候,往往现出来地做事地人会得到怎么样地结果?、烈士,先驱、称王、控制天下、被人唾弃我地答案:《诗经》中赋比兴三种手法哪种运用地最少?、赋、比、比兴一样少、兴我地答案:决定并影响中国地质建构地基础性地学术是什么?、法家学说、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墨家学说我地答案:礼地空间感里起决定性作用地是什么?、乐、主持人、我地答案:五经中成书比较早地,保存比较完整地是?、《周易》、《诗经》、《尚书》、《礼义》我地答案:从《尧典》开始记录地是?、《周易》、《诗经》、《尚书》、《礼义》我地答案:《春秋》一书中总共记载了多少位国君地历史?、、、、我地答案:在道家思想中,“道”指地是?、天道、正道、本道、法道我地答案:礼本身起源于哪里?、道德、道、政治学、祭祀我地答案:秦朝地苛法其实是说地什么?、刑法细密、刑法无道我地答案: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起主导作用地学说是什么?、经学、子学、佛学、心理学我地答案:《春秋》这本书地名字来源是?、在古代春天与秋天是朝聘地重要季节、春秋是古代农业耕种与收获地重要季节、周朝皇帝格外偏好者两个季节、古代战争多发生于春天与秋天我地答案:羲和之官在古代是掌管什么地?、教化、天文、礼仪、历史我地答案:《墨子》地十大主张中只有上篇地是哪个?、兼爱、非攻、非乐、尚贤我地答案:孟子认为什么是智慧地来源?、辞让之心、我地答案:化性说是哪家地观点?、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我地答案:一个人能够交到多少朋友,在多大程度上被大家认可主要取决于什么?、人本身、家庭背景、财富多少、知识多少我地答案:使社会安定,但是扭曲了人地自由自在地天性地是什么?、幻想、仁爱、慈悲、理和法我地答案:老子地智慧其实是源自于什么地智慧?、史官、宗教、儒家、道家我地答案:关于歌本与诗本地区别,正确地是?、是否有曲调、是否有节奏、是否有重复句子、人类社会之所以能成为群体地标准是什么?、仁和性善、礼和智、信和义、勇和信我地答案:荀子地学生李斯最后成了哪一学派地学者?、墨家、儒家、道家、法家我地答案:史官在古代担任几种使命?、、、、我地答案:关于《诗经》地内容,不包括?、人文、艺术、情感、政治我地答案:不属于孟子游说过地王地是?、滕文公、梁惠王、齐宣王、鲁襄公我地答案:汉朝时期地尚书地基本内容是什么?、篇今文《尚书》和篇古文《尚书》篇今文《尚书》和篇古文《尚书》以及孔安国地《序》、篇今文《尚书》和孔安国地《序》、篇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地《序》我地答案:古时对天地看法都有哪些、自然之天,道德之天,文化之天、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德之天、自然之天,主宰之天,文化之天、。
道悟老子期末试题解答

《道悟老子》老子的人生智慧老子的哲学,侯老师说最主要是把握几个关键的字,它们在道德经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即“有,无,为,爲,道”,这几个字在文中所囊括的含义,几乎可以阐述老子的思想,我所想阐述的主题联系了有为,无爲,当然也有道,斗胆一下,谈谈鄙人粗陋的见解。
之所以选这个主题,其一在于内容宽泛,其二在于谈谈子各方面的主要思想,再联系一下实际,谈谈它对我个人,社会的影响。
人的一生,总的归结起来,就是你做了什么,你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有有什么原则或道理。
举个例子,就拿在校大学生来说,可以仔细思考一下自己的在校生活。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生活的很迷茫,少数人成为学霸,再有一部分人活跃于各类社团,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位,总归来说是有一定的心灵支撑吧,而一部分既学习成绩不好,也没有什么好的人缘,整天就是上课睡睡觉,打打游戏,看看小说,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呢?这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再者,中国的大学的教育模式问题,学校本身各种情况的也是有较大影响的。
就学生本人的情况来说,为什么会迷茫呢,首先就是中学与大学中间各方面的情况跨度太大,大学本来强调的是自主学习,而学生本人则放弃了自我学习,这是一个主要的矛盾,大学强调的是学生本人的自由发展,自由思考,但学校让学生上的课程几乎把学生的时间占据了,这对学生造成了很多困扰,甚至造成了学不好的局面,从而迷茫了。
到这里,我们应该好好研究老子了,老子的自然精神,就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你就依从这种自然的状态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
事物各有自己的本性,你不要强迫去改变它、改造它。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你也不要强求人家整齐划一,不要以你自己想法和行为方式去规范、改造别人。
老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是主张不要刻意地表现怜悯爱惜、鼓吹仁义道德。
老子认为,天地一旦有仁义之心,就会按照它的规律运行,圣人也会以仁义道德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这是很不应该的。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老子《道德经》之“柔道”和“泰道”1.()的本质是老子“道法自然”以看取自然、社会、历史、现实诸现象的基本立场、方法和理念。
A:静道B:柔道C:否道D:泰道答案:B2.《道德经》的“柔道”(静道)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是:A:万物静观方有得B:虚静有为C:柔以克刚D:静以制动E:静为道本答案:ABCDE3.“万物负阴而抱阳”不符合老子的泰道思想。
A:错B:对答案:A4.“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体现了老子的()思想。
A:静道B:否道C:柔道D:泰道答案:D5.“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体现了老子的()思想。
A:否道B:泰道C:柔道答案:C老子《道德经》之“否道”和“兵道”1.老子的“柔道”、“泰道”和“否道”思想都不包含“兵道”的内容。
A:对B:错答案:B2.“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体现了老子的()思想。
A:静道B:泰道C:否道D:柔道答案:C3.“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体现了老子的()思想。
A:泰道B:否道C:静道D:兵道答案:D4.以下哪一选项是老子《道德经》的“兵道”思想对我们的启示:A:善利万物B:以正治国,以奇用兵C:同心同德D:虚实静笃答案:B5.“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给我们的启示是()。
A:道者不兵B:慎用武力C:礼仪形象D:以柔克刚答案:B第一章测试1.学习本课《的智慧启示》的出发点是()。
A:从“辞章”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B:从“义理”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C:从“考据”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D:从“训诂”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答案:B2.老子是()学派创始人。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B3.“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其”指代的都是()。
A:欲B:常C:道D:名答案:C4.借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的话来概括说明《道德经》的价值,就是:“辨其()以立修己治人之(),察其()以善精义入神之()。
老子四章的思考练习题答案

老子四章的思考练习题答案老子四章的思考练习题答案老子的《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其中的四章被认为是其核心内容。
这四章涵盖了老子对道、德、无为、自然等重要概念的阐述,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与老子四章相关的思考练习题,并试图给出一些答案。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道的概念以及其无法被言语所描述的特性。
对于这一章的思考练习题,我们可以思考以下问题:1. 老子认为道是无法被言语所描述的,那么我们如何理解道?是否可以通过直观的方式去感知道的存在?答:老子认为道是超越言语和概念的存在,无法通过言语来准确描述。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然、沉思和冥想等方式来感知道的存在,但这种感知是非理性的,是一种直观的体验。
2. 老子提到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这与我们平时的理解相悖。
我们如何理解“无为”?答: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指不做任何事情,而是指不违背自然规律,不强求,顺其自然。
它强调的是“无为而无不为”,即在不干涉自然的前提下,事物会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然而然地发展。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这一章主要强调了对立概念的存在与相互依存。
以下是一些思考练习题:1. 老子认为美与丑、善与恶等对立概念是相互依存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答:我同意这种观点。
美与丑、善与恶等对立概念是相互依存的,因为它们的存在是相对的。
没有丑就无法定义美,没有恶就无法定义善。
这种对立关系使得我们能够区分事物的不同特性,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2. 老子提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答:这句话强调了事物本质的无形和无声。
在宇宙中,有些事物的存在和作用是无法直接感知到的,但它们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比如,大音希声指的是音乐中的间隔和静默,而大象无形则指的是事物中的潜在力量和无形的本质。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老子对于领导者的要求和对社会秩序的思考。
以下是一些思考练习题:1. 老子认为领导者应该不尚贤,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答:我同意这种观点。
《老子》《论语》今读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老子》《论语》今读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在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之二句话中,反映出他对妇女和小人的蔑视。
()参考答案:错2.《卫灵公》篇有记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比察焉”。
()参考答案:对3.在古人看来,国家治理中最重要的是“民信”。
()参考答案:对4.“足食、足兵、民信之”是孔子认为的从政最重要的三件事。
()参考答案:对5.下面哪一项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所用到的修辞方法?()参考答案:比喻6.不讲原则的老好人其实是道德的败坏者即为”乡原”。
()参考答案:对7.孔子不耻下问、学无常师的学习过程可以从“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反映出来。
()参考答案:对8.下面哪一项是“颜渊曰:‘请问其目?’”中“目”的意思?()参考答案:表现9.孔子曾说季康是“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说明孔子认为他()。
参考答案:没有以身作则10.在古人看来,国家治理中最重要的是“民信”。
()参考答案:对11.“足食、足兵、民信之”是孔子认为的从政最重要的三件事。
()参考答案:对12.孔子早年间弟子的代表人物是子张。
()参考答案:错13.知所言和知而言是知言的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对14.孔子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包括()。
参考答案:知理###知言###知命15.下面哪一项是“颜渊曰:‘请问其目?’”中“目”的意思?()参考答案:表现16.为什么孔子强调“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参考答案:女人无独立地位17.孔子曾说季康是“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说明孔子认为他()。
参考答案:没有以身作则18.“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中“直”指的是正直。
()参考答案:错19.“以公平之直道报之,不因怨而加刻,亦不因怨而有所加厚,是即直”是钱钟书先生的观点。
()参考答案:错20.“果哉,末之难也”中“末”指的是终点。
大学mooc老子的人生智慧(张雷)满分章节测验答案

第一讲圣人无名1单选(2分)下列是老子代表著作的是()A.《道德经》B.《山海经》C.《诗经》D.《易经》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2单选(2分)《道德经》全篇字数约为()A.50000字B.7000字C.3000字D.5000字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3单选(2分)“紫气东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谁的()A.庄子B.孔子C.孟子D.老子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4单选(2分)《老子化胡经》何时被彻底否定和销毁()A.清代B.元代C.宋代D.唐代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5单选(2分)课程中提到一个皇帝曾经“改佛为道”,这个皇帝是()A.武则天B.梁武帝C.唐高宗D.宋徽宗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6单选(2分)在记载中是谁最先将老子尊为神仙()A.唐高宗李治B.刘向C.尹喜D.张道陵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7单选(2分)课程中的关于皇甫谧《高士传》叙述的事故是关于哪两个人物事()A.商容与庄子B.商容与老子C.老子与他的老师D.老子与孔子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8单选(2分)《道德经》目前共分为多少章?()A.八十一章B.七十一章C.七十五章D.八十章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9单选(2分)关于《道德经》,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课程分析,《道德经》成文于老子后世的战国晚期的说法是不成立的B.现在的章节分法只是为了方便阅读,却割裂了老子的思想C.《道德经》与《论语》一样是弟子记录的关于老师言行的作品D.叫做《老子》与《老子五千言》更为合理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10多选(3分)以下哪些证据能佐证孔子求学老子的传说()A.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B.“老彭,殷贤大夫也”——《何晏论语集解》C.“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D.“老,老聃。
彭,彭祖”——《论语正义》正确答案:A、D你选对了11多选(3分)根据《史记》与《后汉书》记载以下哪些称呼或姓名可能是老子本人的()A.李耳B.老莱子C.柱下D.太史儋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12多选(3分)《道德经》得到了后世许多统治者的青睐,以下哪些帝王曾经亲自批注过《道德经》?()A.唐玄宗李隆基B.宋徽宗赵佶C.明太祖朱元璋D.清世祖福临(顺治皇帝)正确答案:A、B、C、D你选对了13多选(3分)梁启超先生认为《史记》中对于老子的记述是根据庄子的哪几篇文章()A.《天道篇》B.《天运篇》。
超星《老子》《论语》今读答案

1【单选题】老子在哪里写作了《道德经》?()∙A、潼关∙B、函谷关∙C、雁门关∙D、大散关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2【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是宋明理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处的阶段。
()∙A、4∙B、3∙C、6∙D、5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3【单选题】下面哪一本著作可以用“似难实玄”来形容?()∙A、《论语》∙B、《金刚经》∙C、《南华经》∙D、《道德经》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4【判断题】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道家为主流的多元的文化。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是“道可道,非常道”中第二个“道”的词性?()∙A、动词∙B、名词∙C、代词∙D、形容词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2【单选题】在哪个国家,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A、长安∙B、鲁国∙C、洛阳∙D、楚国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单选题】孔子向老子问礼后,用什么来比喻老子?()∙A、凤凰∙B、犹龙∙C、麒麟∙D、神仙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4【判断题】《道德经》的前38章称为《道经》;第39章到81章称为《德经》。
()我的答案:X得分:25.0分1【单选题】道是客观存在的,而非虚无缥缈的,这是由道的什么特性决定的?()∙A、本原性∙B、辩证性∙C、不可命名性∙D、哲学性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2【多选题】下面选项中不属于道论之纲的内容的是()。
∙A、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B、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C、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D、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我的答案:ACD得分:25.0分3【判断题】永远存在即是道的恒常性。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陈怡老师认为“有名、无名”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句强调的重点。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单选题】“冲”在“道冲,或用之或不盈”中指的是什么?()∙A、进∙B、满∙C、空∙D、尽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2【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是老子提倡的“大智慧”的实质?()∙A、无∙B、智∙C、道∙D、有常和无常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3【单选题】从“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提倡圣人应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天罡《老子的人生智慧》答案
第一讲大势所趋:人类之困;普世之思;文化之根判断题(20分)
1.老子思想对现代人就有普世价值(20分)
• A:正确
• B:错误
•
单项选择题(80分)
1.道家思想是宗教和诗人的,但它同样也强烈的是()(20分)
• A:学术的
• B:科学民主的
• C:政治上是革命的
• D:B和C
•
2.人类最终的问题,所谓终极性的问题不是(20分)
• A:宇宙是如何发生的
• B:宇宙将来怎么办
• C:人和宇宙有何关系
• D: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3.在《堕落》中“抓住了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中不包括(20分)
• A:明天
• B:今天
• C:我
• D:享乐
•
4.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下”被人们理解为一种()发生的
路径(20分)
• A:事物
• B:规律
• C:宇宙
• D:自然
第三讲千年误读:无为之误;出世之误;阴谋之误判断题(20分)
1.老子提倡的无为就是无所作为(20分)
• A:正确
• B:错误
单项选择题(80分)
1.无为是不执著于(20分)
• A:相
• B:念头
• C:自己所为
• D:事
2.道家是(20分)
• A:出世的
• B:入世的
• C:明世的
• D:恶世的
3.佛儒道三家,出世的是(20分)
• A:佛
• B:儒
• C:道
• D:以上都是
4.亨廷特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冲突主要以文明的()的存
在产生爆发的(20分)
• A:不同形态
• B:传播范围
• C:不同传播方式
• D:不同内容
第六讲管理之道:管理之问;迷失之痛;觉醒之路判断题(20分)
1.信奉道的表面功夫,这是愚昧的开始(20分)
• A:正确
• B:错误
单项选择题(80分)
1.老子说邪盛为()(20分)
• A:妖
• B:毒
• C:魑
• D:魅
2.资源管理排在第一位的是(20分)
• A:资源化管理
• B:人性化管理
• C:文化管理
• D:军事化管理
3.海尔老总张瑞敏说她有三个老师,不包括(20分)
• A:孔子
• B:孟子
• C:老子
• D:孙子
4.教张瑞敏做人的是(20分)
• A:老子
• B:孔子
• C:孙子
• D:孟子
1.人出言就是信(20分)
•A:正确
•B:错误
单项选择题(80分)
1.水的四象中不包括(20分)
•A:风雪
•B:云雨
•C:湖海
•D:江河
2.水的三态中包括(20分)
•A:液态
•B:气态
•C:固态
•D:以上都是
3.人的管理的“理”就是(20分)
•A:得其治之方
•B:顺道而不失
•C:背道而驰
•D:以上都是
4.“信”中的言字,解释正确的是(20分)
• A:描述,捕捉物象的工具
• B:外貌的机理
• C:行为的指向
• D:以上都是
第十一讲摄生之道:知常为明;清净为正;自然为法判断题(20分)
1.男人天性应该阳刚,女人应该阴柔(20分)
• A:正确
• B:错误
单项选择题(80分)
1.冬主(),夏主()(20分)
• A:散;藏
• B:藏;散
• C:敛;露
• D:露;敛
2.老子主张的养生包括(20分)
• A:和人性
• B:复归於婴儿
• C:打坐
• D:A和B
3.帝王之死的原因不包括(20分)
• A:心清净
• B:身不知
• C:神不安
• D:欲不净
4.道家有个睡法叫“婴儿睡”,是()的状态(20分)
• A:舒展
• B:蜷曲
• C:大字形
• D:仰卧
第十三讲立命之道:命运悖论;命理根基;立命新说(下)
判断题(20分)
1.我们经常说的知止就是要学会放下(20分)
• A:正确
• B:错误
单项选择题(80分)
1.下列是狂妄的人的流行话语的是(20分)
• A:摆平
• B:拿下
• C:无语
• D:A和B
2.君子有三畏,不包括(20分)
• A:畏自然
• B:畏天命
• C:畏圣人之言
• D:畏大人
3.人要自知而三思,包括(20分)
• A:德薄而位尊
• B:智小而谋大
• C:力小而任重
• D:以上都是
4.大师得有大成是指(20分)
• A:对国家的贡献
• B:著作
• C:品格
• D:以上都是
老子人生哲学考试(卷2)判断题(20分)
1.权利是把双刃剑(2分)
•A:正确
•B:错误
2.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们的心里,首先要心量广大,然后学会
沉淀(2分)
•A:正确
•B:错误
3.我们经常说的知止就是要学会放下(2分)
•A:正确
•B:错误
4.男人天性应该阳刚,女人应该阴柔(2分)
•A:正确
•B:错误
5.人出言就是信(2分)
•A:正确
•B:错误
6.现今国学热的作用之一是检省、反思、修复我们正在扭曲、迷失和堕落的人性
(2分)
•A:正确
•B:错误
7.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2分)
•A:正确
•B:错误
8.老子思想对现代人就有普世价值(2分)
•A:正确
•B:错误
9.要想改变命运,缘分、能力、性格、品质是非常重要的(2分)
•A:正确
•B:错误
10.“道”的理性是人的共性,“路”是每个人个性的不同(2分)
•A:正确
•B:错误
单项选择题(80分)
1.亨廷特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冲突主要以文明的()的存
在产生爆发的(4分)
•A:不同形态
•B:传播范围
•C:不同传播方式
•D:不同内容
2.海尔老总张瑞敏说她有三个老师,不包括(4分)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孙子
3.道不在哪里(4分)
•A:瓦砾
•B:蝼蚁
•C:书本
•D:稗草
4.怨生于(4分)
•A:争
•B:恩
•C:气
•D:怒
5.于老师在《道德新经》中没有用()对《道德经》进行了著述(4分)
•A:古典
•B:对偶
•C:白话
•D:骈体
6.心灵是用来照鉴宇宙万物,照鉴是为了(4分)
•A:认知
•B:创造
•C:和谐
•D:A和C
7.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不包括(4分)
•A:文化冲击
•B:信仰错失
•C:道德滑坡
•D:人性扭曲
8.冬主(),夏主()(4分)
•A:散;藏
•B:藏;散
•C:敛;露
•D:露;敛
9.水的三态中包括(4分)
•A:液态
•B:气态
•C:固态
•D:以上都是
10.中国古代为改变人的命运,有一个文化习俗叫(4分)
•A:联姻
•B:认亲
•C:算命
•D:冲喜
11.老子说邪盛为()(4分)
•A:妖
•B:毒
•C:魑
•D:魅
12.权力有()原理(4分)
•A:位势
•B:核心圈
•C:传承
•D:B和C
13.华山论剑中第二次赢的人是(4分)
•A:王重阳
•B:周伯通
•C:段誉
•D:灭绝师太
14.定力除了个人的个性外,还与()息息相关(4分)
•A:财富权利
•B:自信
•C:企业文化
•D:以上都是
15.战略和用人是为了(4分)
•A:获利
•B:做决策
•C:稳固政权
•D:收服世人
16.著名哲学家()说男人是泥,女人是水(4分)
•A:周国平
•B:余秋雨
•C:郎咸平
•D:于天罡
17.道家是(4分)
•A:出世的
•B:入世的
•C:明世的
•D:恶世的
18.智通禅师开悟到的“师姑天然女人做”,悟到了()(4分)
•A:本质
•B:本性
•C:规律
•D:A和B
19.国学热的回归是(4分)
•A:厚古薄今
•B:用传统文化包打天下
•C:在反思当中与时俱进
•D:用国学包打天下
20.要做到长寿,颐养天年就要(4分)
• A:起居有常
• B:饮食有节
• C:劳耕不缀
• D: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