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勇毕+业+设+计(1)

韩永勇毕+业+设+计(1)
韩永勇毕+业+设+计(1)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教研室机械设计和制造

专业机械设计和制造

班级机械设计和制造(1)班

学生姓名韩永勇学号20091120144

导师姓名张云芳职称讲师

201 年月日

【摘要】:本次论文设计的题目是“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要求进行结构设计,并完成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减速器装配图、零件图设计及主要零件的工艺、工装设计。

本次的设计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带式输送机传动总体设计;主要传动机构设计;主要零、部件设计;完成主要零件的工艺设计;设计一套主要件的工艺装备;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等。

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本次设计的最大成果就是:综合运用机械设计、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金属材料和热处理、公差和技术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计算机使用基础以及工艺、夹具等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和生产实践知识。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方法、设计规律、技术措施,并和生产实习相结合,培养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了机械传动装置、简单机械的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关键词】:电动机传动比轴齿轮减速器

目录

第一章减速器的慨述 (4)

第二章传动方案拟定 (8)

第三章电动机的选择 (9)

第四章确定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1)

第五章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 (12)

第六章普通V带的设计 (14)

第七章齿轮传动的设计 (18)

第八章传动轴的设计 (20)

第九章输出轴的设计 (24)

第十章箱体的设计 (27)

第十一章键连接的设计 (29)

第十二章滚动轴承的设计 (30)

第十三章联轴器的设计 (31)

第十四章润滑和密封的设计 (32)

第十五章设计小结 (33)

致谢 (34)

参考文献 (35)

第一章减速器概述

1.1减速器的主要型式及其特性

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或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在动力机和工作机之间作为减速的传动装置;在少数场合下也用作增速的传动装置,这时就称为增速器。减速器由于结构紧凑、效率较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使用维护简单,并可成批生产,故在现代机械中使用很广。

减速器类型很多,按传动级数主要分为:单级、二级、多级;按传动件类型又可分为:齿轮、蜗杆、齿轮-蜗杆、蜗杆-齿轮等。

以下对几种减速器进行对比:

1)圆柱齿轮减速器

当传动比在8以下时,可采用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大于8时,最好选用二级(i=8—40)和二级以上(i>40)的减速器。单级减速器的传动比如果过大,则其外廓尺寸将很大。二级和二级以上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布置形式有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轴式等数种。展开式最简单,但由于齿轮两侧的轴承不是对称布置,因而将使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匀,且使两边的轴承受力不等。为此,在设计这种减速器时应注意:1)轴的刚度宜取大些;2)转矩应从离齿轮远的轴端输入,以减轻载荷沿齿宽分布的不均匀;3)采用斜齿轮布置,而且受载大的低速级又正好位于两轴承中间,所以载荷沿齿宽的分布情况显然比展开好。这种减速器的高速级齿轮常采用斜齿,一侧为左旋,另一侧为右旋,轴向力能互相抵消。为了使左右两对斜齿轮能自动调整以便传递相等的载荷,其中较轻的龆轮轴在轴向应能作小量游动。同轴式减速器输入轴和输出轴位于同一轴线上,故箱体长度较短。但这种减速器的轴向尺寸较大。

圆柱齿轮减速器在所有减速器中使用最广。它传递功率的范围可从很小至40 000kW,圆周速度也可从很低至60m/s一70m/s,甚至高达150m/s。传动功率很大的减速器最好采用双驱动式或中心驱动式。这两种布置方式可由两对齿轮副分担载荷,有利于改善受力状况和降低传动尺寸。设计双驱动式或中心驱动式齿轮传动时,应设法采取自动平衡装置使各对齿轮副的载荷能得到均匀分配,例如采用滑动轴承和弹性支承。

圆柱齿轮减速器有渐开线齿形和圆弧齿形两大类。除齿形不同外,减速器结构基本相同。传动功率和传动比相同时,圆弧齿轮减速器在长度方向的尺寸要比渐开线齿轮减速器约30%。

2)圆锥齿轮减速器

它用于输入轴和输出轴位置布置成相交的场合。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圆锥齿轮减速器常由圆锥齿轮传动和圆柱齿轮传动组成,所以有时又称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因为圆锥齿轮常常是悬臂装在轴端的,为了使它受力小些,常将圆锥面崧,作为,高速极:山手面锥齿轮的精加工比较困难,允许圆周速度又较低,因此圆锥齿轮减速器的使用不如圆柱齿轮减速器广。

3)蜗杆减速器

主要用于传动比较大(j>10)的场合。通常说蜗杆传动结构紧凑、轮廓尺寸小,

这只是对传减速器的传动比较大的蜗杆减速器才是正确的,当传动比并不很大时,此优点并不显著。由于效率较低,蜗杆减速器不宜用在大功率传动的场合。

蜗杆减速器主要有蜗杆在上和蜗杆在下两种不同形式。蜗杆圆周速度小于4m/s时最好采用蜗杆在下式,这时,在啮合处能得到良好的润滑和冷却条件。但蜗杆圆周速度大于4m/s时,为避免搅油太甚、发热过多,最好采用蜗杆在上式。

4)齿轮-蜗杆减速器

它有齿轮传动在高速级和蜗杆传动在高速级两种布置形式。前者结构较紧凑,后者效率较高。

通过比较,我们选定圆柱齿轮减速器。

1.2 减速器结构

近年来,减速器的结构有些新的变化。为了和沿用已久、国内目前还在普遍使用的减速器有所区别,这里分列了两节,并称之为传统型减速器结构和新型减速器结构。

1)传统型减速器结构

绝大多数减速器的箱体是用中等强度的铸铁铸成,重型减速器用高强度铸铁或铸钢。少量生产时也可以用焊接箱体。铸造或焊接箱体都应进行时效或退火处理。大量生产小型减速器时有可能采用板材冲压箱体。减速器箱体的外形目前比较倾向于形状简单和表面平整。箱体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免受载后变形过大而影响传动质量。箱体通常由箱座和箱盖两部分所组成,其剖分面则通过传动的轴线。为了卸盖容易,在剖分面处的一个凸缘上攻有螺纹孔,以便拧进螺钉时能将盖顶起来。联接箱座和箱盖的螺栓应合理布置,并注意留出扳手空间。在轴承附近的螺栓宜稍大些并尽量靠近轴承。为保证箱座和箱盖位置的准确性,在剖分面的凸缘上应设有2—3个圆锥定位销。在箱盖上备有为观察传动啮合情况用的视孔、为排出箱内热空气用的通气孔和为提取箱盖用的起重吊钩。在箱座上则常设有为提取整个减速器用的起重吊钩和为观察或测量油面高度用的油面指示器或测油孔。关于箱体的壁厚、肋厚、凸缘厚、螺栓尺寸等均可根据经验公式计算,见有关图册。关于视孔、通气孔和通气器、起重吊钩、油面指示Oe等均可从有关的设计《机械设计手册》和图册中查出。在减速器中广泛采用滚动轴承。只有在载荷很大、工作条件繁重和转速很高的减速器才采用滑动轴承。

2)新型减速器结构

下面列举两种联体式减速器的新型结构,图中未将电动机部分画出。

(1)齿轮—蜗杆二级减速器;

(2)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圆柱齿轮三级减速器。

这些减速器都具有以下结构特点:

——在箱体上不沿齿轮或蜗轮轴线开设剖分面。为了便于传动零件的安装,在适当部位有较大的开孔。

——在输入轴和输出轴端不采用传统的法兰式端盖,而改用机械密封圈;在盲孔端则装有冲压薄壁端盖。

——输出轴的尺寸加大了,键槽的开法和传统的规定不同,甚至跨越了轴肩,有利于充分发挥轮毂的作用。

和传统的减速器相比,新型减速器结构上的改进,既可简化结构,减少零件数目,同时又改善了制造工艺性。但设计时要注意装配的工艺性,要提高某些装配零件的制造精度。

1.3减速器润滑

圆周速度u≤12m/s一15m/s的齿轮减速器广泛采用油池润滑,自然冷却。

为了减少齿轮运动的阻力和油的温升,浸入油中的齿轮深度以1—2个齿高为宜。速度高的还应该浅些,建议在0.7倍齿高左右,但至少为10mm。速度低的(0.5m/s一0.8m/s)也允许浸入深些,可达到1/6的齿轮半径;更低速时,甚至可到1/3的齿轮半径。润滑圆锥齿轮传动时,齿轮浸入油中的深度应达到轮齿的整个宽度。对于油面有波动的减速器(如船用减速器),浸入宜深些。在多级减速器中应尽量使各级传动浸入油中深度近予相等。如果发生低速级齿轮浸油太深的情况,则为了降低其探度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将高速级齿轮采用惰轮蘸油润滑;或将减速器箱盖和箱座的剖分面做成倾斜的,从而使高速级和低速级传动的浸油深度大致相等。

减速器油池的容积平均可按1kW约需0.35L一0.7L润滑油计算(大值用于粘度较高的油),同时应保持齿轮顶圆距离箱底不低于30mm一50mm左右,以免太浅时激起沉降在箱底的油泥。减速器的工作平衡温度超过90℃时,需采用循环油润滑,或其他冷却措施,如油池润滑加风扇,油池内装冷却盘管等。循环润滑的油量一般不少于0.5L/kW。圆周速度u>12m/s的齿轮减速器不宜采用油池润滑,因为:1)由齿轮带上的油会被离心力甩出去而送不到啮合处;2)由于搅油会使减速器的温升增加;3)会搅起箱底油泥,从而加速齿轮和轴承的磨损;4)加速润滑油的氧化和降低润滑性能等等。这时,最好采用喷油润滑。润滑油从自备油泵或中心供油站送来,借助管子上的喷嘴将油喷人轮齿啮合区。速度高时,

对着啮出区喷油有利于迅速带出热量,降低啮合区温度,提高抗点蚀能力。速度u≤20心s的齿轮传动常在油管上开一排直径为4mm的喷油孔,速度更高时财应开多排喷油孔。喷油孔的位置还应注意沿齿轮宽度均匀分布。喷油润滑也常用于速度并不很高而工作条件相当繁重的重型减速器中和需要用大量润滑油进行冷却的减速器中。喷油润滑需要专门的管路装置、油的过滤和冷却装置以及油量调节装置等,所以费用较贵。此外,还应注意,箱座上的排油孔宜开大些,以便热油迅速排出。

蜗杆圆周速度在10m/s以下的蜗杆减速器可以采用油池润滑。当蜗杆在下时,油面高度应低于蜗杆螺纹的根部,并且不应超过蜗杆轴上滚动轴承的最低滚珠(柱)的中心,以免增加功率损失。但如满足了后一条件而蜗杆未能浸入油中时,则可在蜗杆轴上装一甩油环,将油甩到蜗轮上以进行润滑。当蜗杆在上时,则蜗

轮浸入油中的深度也以超过齿高不多为限。蜗杆圆周速度在10m/s以上的减速器应采用喷油润滑。喷油方向应顺着蜗杆转入啮合区的方向,但有时为了加速热的散失,油也可从蜗杆两侧送人啮合区。齿轮减速器和蜗轮减速器的润滑油粘度可分别参考表选取。若工作温度低于0℃,则使用时需先将油加热到0℃以上。蜗杆上置的,粘度应适当增大。

第二章传动方案拟定

1.1设计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和一级带传动

1)工作条件:使用年限5年,工作为一班工作制,载荷平稳,环境清洁。

2)原始数据:滚筒圆周力F=2200N;

带速V=1.7m/s;

滚筒直径D=420mm;

方案拟定:

采用V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组合,即可满足传动比要求,同时由于带传动具有良好的缓冲,吸振性能,适应大起动转矩工况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

传动方案如图2-1所示:

图2-1传动方案

1.电动机

2.V带传动

3.圆柱齿轮减速器

4.连轴器

5.滚筒

6.运输带

第三章电动机选择

3.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的选择

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的选择:选择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此系列电动机属于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电动机,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适用于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气体和无特殊要求的机械。

2)电动机容量选择:

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

式(1):Pd=PW/ηa (kw)

由式(2):PW=FV/1000 (KW)

因此 Pd=FV/1000ηa (KW)

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η

总=η

×η23×η

×η

×η5

式中:η

1、η

2、η

3

、η

4

、η

5

分别为带传动、轴承、齿轮传动、联轴器和卷

筒的传动效率。

取η

1=0.96,η2=0.98,η

3=0.97,

η

4=0.97

则:η

=0.96×0.983×0.97×0.99×0.96=0.83

所以: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Pd = FV/1000η

=(2200×1.7)/(1000×0.83) =4.5 (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

卷筒工作转速n为:n卷筒=60×1000·V/(π·D)

=(60×1000×1.7)/(420·π)

=77.3 r/min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P7表1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器传动比范围I’=3~6。取V带传动比I1’=2~4。则总传动比理论范围为:Ia’=6~24。

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为:

N’d=I’a×n卷筒=(16~24)×77.3=463.8~1855.2 r/min

则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1000和1500r/min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相关《机械设计手册》查出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参数:(如表3-1所示)。

表3-1电动机型号参数

方案电动

机型

额定

功率

电动机转速

(r/min)

电动

机重

N

传动装置传动比

同步

转速

满载

转速

总传动比V带传动减速

1 Y132S-4 5.5 1500 1440 650 1200 18.6 3.5 5.32

2 Y132M2-

6

5.5 1000 960 800 1500 12.42 2.8 4.44

3 Y160M2-

8

5.5 750 720 1240 2100 9.31 2.5 3.72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传动比,可见方案2比较适合。

此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M2-6,其主要性能:

电动机主要外形(如图3-1所示)和安装尺寸(如表3-2所示):

图3-1电动机的外形

中心高H 外形尺寸L

×

(AC/2+AD)

×HD 底角安装尺

寸A×B

地脚螺栓孔

直径 K

轴伸尺

D×E

装键部位尺

寸 F×GD

132520×345×

315

216×1781228×8010×41第四章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级传动比

4.1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级传动比

(1)由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nm和工作机主动轴转速n,可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

ia=nm/n=nm/n卷筒=960/77.3=12.42

总传动比等于各传动比的乘积

分配传动装置传动比:ia=i0×i(式中i0、i分别为带传动和减速器的传动比)(2)分配各级传动装置传动比

根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P7表1,

取i0=2.8(普通V带 i=2~4)

因为:ia=i0×i

所以:i=ia/i0

=12.42/2.8

=4.44

第五章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

5.1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

将传动装置各轴由高速至低速依次定为Ⅰ轴,Ⅱ轴,以及

i0,i1为相邻两轴间的传动比

η01,η12为相邻两轴的传动效率

PⅠ,PⅡ为各轴的输入功率(KW)

TⅠ,TⅡ为各轴的输入转矩(N·m)

nⅠ,nⅡ为各轴的输入转矩(r/min)

可按电动机轴至工作运动传递路线推算,得到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的计算

图5-1传动装置

(1)计算各轴的转数:

Ⅰ轴:nⅠ=nm/ i0=960/2.8=342.86 (r/min)

Ⅱ轴:nⅡ= nⅠ/ i1 =324.86/4.44=77.22 r/min

卷筒轴:nⅢ= nⅡ

(2)计算各轴的功率:

Ⅰ轴: PⅠ=Pd×η01 =Pd×η1=4.5×0.96=4.32(KW)

Ⅱ轴: PⅡ= PⅠ×η12= PⅠ×η2×η3=4.32×0.98×0.97=4.11(KW)

卷筒轴: PⅢ= PⅡ·η23= PⅡ·η2·η4 =4.11×0.98×0.99=4.07(KW)(3)计算各轴的输入转矩

电动机轴输出转矩为:Td=9550·Pd/nm=9550×4.5/960=44.77 N·m Ⅰ轴: TⅠ= Td·i0·η01= Td·i0·η1=44.77×2.8×0.96=120.33 N·m Ⅱ轴: TⅡ= TⅠ·i1·η12= TⅠ·i1·η2·η4

=120.33×4.44×0.98×0.99=518.34 N·m

卷筒轴输入轴转矩:T Ⅲ= TⅡ·η2·η4=502.90 N·m

(4)计算各轴的输出功率:

由于Ⅰ~Ⅱ轴的输出功率分别为输入功率乘以轴承效率,

故:P’Ⅰ=PⅠ×η轴承=4.32×0.98=4.23 KW

P’Ⅱ= PⅡ×η轴承=4.23×0.98=4.02 KW

(5)计算各轴的输出转矩:

由于Ⅰ~Ⅱ轴的输出功率分别为输入功率乘以轴承效率,

则:T’Ⅰ= TⅠ×η轴承=120.33×0.98=117.92 N·m

T’Ⅱ= TⅡ×η轴承=518.34×0.98=507.97 N·m

相关结论:

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的表1得到:

η1=0.96 η2=0.98 η3=0.97 η4=0.99

i0为带传动传动比

i1为减速器传动比

滚动轴承的效率η为0.98~0.995在本设计中取0.98

综合以上数据,得表5-1,如下所示:

表5-1传动装置数据参数

轴名效率P (KW)转矩T (N·m)转速nr/min 传动比 i 效率η输入输出输入输出

电动机轴 4.5 2.8 0.96 44.77 960 Ⅰ轴 4.32 4.23 120.33 4.44 0.95 117.92 342.86 Ⅱ轴 4.11 4.02 518.34 1.00 0.97 507.97 77.22

卷筒轴 4.07 3.99 502.90 492.84 77.22

第六章 V带的设计

6.1 V带的设计

1)选择普通V带型号

由PC=KA·P=1.1×5.5=6.05( KW)

根据《机械设计基础》P134表9-7得知其交点在A、B型交界线处,故A、B型两方案待定:

方案一:取A型V带

(1)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

取小带轮 d1=100mm ,

则 d2=n1·d1·(1-ε)/n2=i·d1·(1-ε)=2.8×100×(1-0.02)=274.4mm 由《机械设计手册》表9-2取d2=274mm(虽使n2略有减少,但其误差小于5%,故允许)。

(2)带速验算:V=n1·d1·π/(1000×60)

=960×100·π/(1000×60)=5.024 m/s

介于5~25m/s范围内,故合适。

(3)确定带长和中心距a:

0.7·(d1+d2)≤a0≤2·(d1+d2)

0.7×(100+274)≤a0≤2×(100+274)

262.08 ≤a0≤748.8

(4)初定中心距a0=500 ,则带长L0=2·a0+π·(d1+d2)+(d2-d1)2/(4·a0) =2×500+π·(100+274)/2+(274-100)2/(4×500)=1602.32 mm 由《机械设计手册》表9-3选用Ld=1400 mm的实际中心距

a=a0+(Ld-L0)/2=500+(1400-1602.32)/2=398.84 mm

(5)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α1

α1=180-(d2-d1)×57.3/a =180-(274-100)×57.3/398.84=155.01>120 合适(6)确定带的根数

Z=PC/((P0+△P0)·KL·Kα)

=6.05/((0.95+0.11)×0.96×0.95)= 6.26

故要取7根A型V带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9-18的初拉力公式有

F0=500·PC·(2.5/Kα-1)/z· c+q· v2

=500×6.05×(2.5/0.95-1)/(7×5.02)+0.17×5.022=144.74N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9-19得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FQ=2·z·F0·sin(α/2)=2×7×242.42×sin(155.01/2)=1978.32N

方案二:取B型V带

(1)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

取小带轮d1=140mm ,

则d2=n1·d1·(1-ε)/n2=i·d1·(1-ε)

=2.8×140×(1-0.02)=384.16mm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9-2取d2=384mm (虽使n2略有减少,但其误差小于5%,故允许)。

(2)带速验算:V=n1·d1·π/(1000×60)

=960×140·π/(1000×60)=7.03 m/s

介于5~25m/s范围内,故合适

(3)确定带长和中心距a:

0.7·(d1+d2)≤a0≤2·(d1+d2)

0.7×(140+384)≤a0≤2×(140+384)

366.8≤a0≤1048

(4)初定中心距a0=700 ,则带长为L0=2·a0+π·(d1+d2)+(d2-d1)2/(4·a0) =2×700+π·(140+384)/2+(384-140)2/(4×700)=2244.2 mm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9-3选用Ld=2244 mm的实际中心距

a=a0+(Ld-L0)/2=700+(2244-2244.2)/2=697.9mm

(5)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α1

α1=180-(d2-d1)×57.3/a =180-(384-140)×57.3/697.9=160.0>120 合适。(6)确定带的根数

Z=PC/((P0+△P0)·KL·Kα)=6.05/((2.08+0.30)×1.00×0.95)= 2.68

故取3根B型V带

由《机械设计基础》9-18的初拉力公式有

F0=500·PC ·(2.5/K α-1)/z · c+q · v 2

=500×6.05×(2.5/0.95-1)/(3×7.03)+0.17×7.032=242.42N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9-19得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FQ=2·z ·F0·sin(α/2)=2×3×242.42×sin(160.0/2)=1432.42 N

相关数据及结果: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9-5查得KA=1.1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9-2得,推荐的A 型小带轮基准直径为75mm~125mm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9-4查得 P0=0.95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9-6查得 △P0=0.11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9-7查得 K α=0.95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9-3查得 KL=0.96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9-2得,推荐的B 型小带轮基准直径125mm~280mm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9-4查得 P0=2.08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9-6查得 △P0=0.30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9-7查得 K α=0.95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9-3查得 KL=1.00

综合各项数据比较得出方案二更适合

带轮示意图如图6-1和图6-2所示:

图6-1带轮示意图

图6-2带轮示意图

第七章 齿轮传动的设计

7.1齿轮传动的设计

1)、选定齿轮传动类型、材料、热处理方式、精度等级。

小齿轮选硬齿面,大齿轮选软齿面,小齿轮的材料为45号钢调质,齿面硬 为250HBS ,大齿轮选用45号钢正火,齿面硬度为200HBS 。 齿轮精度初选8级。

d0

d H

L

S1 斜度1:25 S

S2

dr dk dh d da L B S2

2)、初选主要参数

Z1=20 ,u=4.5 Z2=Z1·u=20×4.5=90 取ψa=0.3,则ψd=0.5·(i+1)·=0.675

3)、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d1≥ 21123???

? ??+][σΨεH H E Z Z Z u u d kT 确定各参数值

①载荷系数 查《机械设计基础》表6-6 取K=1.2

②小齿轮名义转矩T1=9.55×106×P/n 1

=9.55×106×4.23/342.86 =1.18×105 N ·mm

③材料弹性影响系数:由《机械设计基础》表6-7得ZE=189.8MPa

④区域系数 ZH=2.5

⑤重合度系数 εt=1.88-3.2·(1/Z1+1/Z2)=1.88-3.2×(1/20+1/90)=1.69

Z ε=77.03

69.1434=-=-t ε

⑥许用应力 查《机械设计基础》图6-21(a )得

MPa H 6101lim =][σMPa H 5602lim =][σ

查《机械设计基础》表6-8 按一般可靠要求取SH=1

则 MPa S H H H 6101lim 1==σ][σ MPa S H

H H 5602lim 2==σ][σ 取两式计算中的较小值,即[σH ]=560Mpa

于是 d1≥ 2

1123???? ??+][σΨεH H E Z Z Z u u d kT =2

556077.05.28.1895.415.411018.12.123??? ????+??? =52.82 mm 4)确定模数m=d1/Z1≥52.82/20=2.641(取标准模数值 m=3)

5)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计算][σσεF FS F Y Y m

bd KT ≤=

112 校核式中

①小轮分度圆直径d1=m ·Z=3×20=60mm

②齿轮啮合宽度b=Ψd ·d1 =1.0×60=60mm

③复合齿轮系数 YFS1=4.38 YFS2=3.95

④重合度系数Y ε=0.25+0.75/εt=0.25+0.75/1.69=0.6938

⑤许用应力 σFlim1=245MPa σFlim2=220Mpa

查《机械设计基础》表6-8 ,取SF=1.25

则 a F F F MP S 19625.12451lim 1===σ][σ a F F F MP S 17625

.12202lim 2===σ][σ 6)计算大小齿轮的F

FS Y σ并进行比较 02234.019638.411==][σF FS Y 02244.017695.322==][σF FS Y <1

1][σF FS Y <22][σF FS Y > 取较大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则有6938.095.33

60601018.12.12252112???????==εσY Y m bd KT FS F =71.86<[σF ]2 故满足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要求

7)几何尺寸计算

d1=m ·Z=3×20=60 mm d 2=m ·Z1=3×90=270 mm

a=m ·(Z1+Z2)=3×(20+90)/2=165 mm

b1=60 mm b2=60 取小齿轮宽度 b1=65 mm

8)验算初选精度等级是否合适

齿轮圆周速度 v=π·d1·n1/(60×1000)

=3.14×60×342.86/(60×1000)=1.08 m/s

对照《机械设计基础》表6-5可知选择8级精度合适。

第八章 传动轴的设计

8.1齿轮轴的设计

1) 确定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方式 (如图8-1所示)

图8-1 传动轴上零件

1、5—滚动轴承 2—轴 3—齿轮轴的轮齿段 4—套筒

6—密封盖 7—轴端挡圈 8—轴承端盖 9—带轮 10—键

2)按扭转强度估算轴的直径

选用45#调质,硬度217~255HBS

轴的输入功率为P Ⅰ=4.32 KW

转速n Ⅰ=342.86 r/min

根据《机械设计基础》P205(13-2)式,并查表13-2,取c=115

d ≥mm n P C 76.2686

.34232.4115·33=?=Ⅰ 3)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

①从大带轮开始右起第一段,由于带轮和轴通过键联接,则轴应该增加5%,取D1=Φ30mm ,又带轮的宽度 B=(Z-1)·e+2·f =(3-1)×18+2×8=52 mm 则第一段长度L1=60mm.

②右起第二段直径取D2=Φ38mm 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以及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和箱体的厚度,取端盖的外端面和带轮的左端面间的距离为30mm ,则取第二段的长度L2=70mm.

③右起第三段,该段装有滚动轴承,选用深沟球轴承,则轴承有径向力,而轴向力为零,选用6208型轴承,其尺寸为d ×D ×B=40×80×18,那么该段的直径为

D3=Φ40mm ,长度为L3=20mm.

④右起第四段,为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其直径应小于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径, 取D4=Φ48mm ,长度取L4= 10mm.

⑤右起第五段,该段为齿轮轴段,由于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为Φ66mm ,分度圆直径为Φ60mm ,齿轮的宽度为65mm ,则,此段的直径为D5=Φ66mm ,长度为L5=65mm. ⑥右起第六段,为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其直径应小于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径,取D6=Φ48mm 长度取L6= 10mm.

⑦右起第七段,该段为滚动轴承安装出处,取轴径为D7=Φ40mm ,长度L7=18mm.

4)求齿轮上作用力的大小、方向

①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60mm

②作用在齿轮上的转矩为:T1 =1.18×105 N ·mm

③求圆周力:Ft=2T 2/d 2=2×1.18×105/60=1966.67N

④求径向力:Fr=Ft ·tan α=1966.67×tan200=628.20N Ft ,Fr 的方向如图8-2所示

5)轴长支反力

根据轴承支反力的作用点以及轴承和齿轮在轴上的安装位置,建立力学模型。水平面的支反力:RA=RB=Ft/2 =983.33 N

垂直面的支反力:由于选用深沟球轴承则Fa=0那么RA ’=RB ’=Fr ×62/124=314.1 N

6)画弯矩图

右起第四段剖面C 处的弯矩:

水平面的弯矩:MC=PA ×62=60.97 Nm

垂直面的弯矩:MC1’= MC2’=RA ’×62=19.47 Nm 合成弯矩:Nm M M M M C C C C 0.6447.1997.60222

1221=+=+==

7)画转矩图: T= Ft ×d1/2=59.0 Nm

8)画当量弯矩图: 因为是单向回转,转矩为脉动循环,α=0.6

可得右起第四段剖面C 处的当量弯矩:Nm T M M C eC 14.73)(2222=+=α 9)判断危险截面并验算强度

①右起第四段剖面C 处当量弯矩最大,而其直径和相邻段相差不大,所以剖面C 为危险截面。

已知MeC2=73.14Nm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13-1有:[σ-1]=60Mpa

则:σe= MeC2/W= MeC2/(0.1·D43)=73.14×1000/(0.1×443)=8.59 Nm<[σ-1] ②右起第一段D 处虽仅受转矩但其直径较小,故该面也为危险截面:

Nm T M D 4.35596.02=?==)(α

σe= MD/W= MD/(0.1·D13)=35.4×1000/(0.1×303)=13.11 Nm<[σ-1]所以确定的尺寸是安全的 。

相关数据及结果:

P Ⅰ的值为前面给出,在前面带轮的计算中已经得到Z=3

其余的数据查《机械设计手册》得到:

D1=Φ30mm L1=60mm D2=Φ38mm L2=70mm

D3=Φ40mm L3=20mmD4=Φ48mm L4=10mm

D5=Φ66mm L5=65mm D6=Φ48mm L6=10mm

D7=Φ40mm L7=18mm

Ft=1966.66Nm Fr=628.20Nm

RA=RB=983.33Nm

RA ’=RB ’=314.1 N

MC=60.97Nm

MC1’= MC2’=19.47 Nm

MC1=MC2=64.0Nm

T=59.0 Nm

α=0.6

MeC2=73.14Nm [σ-1]=60Mpa MD=35.4Nm

受力图如图8-2所示:

图8-2受力示意图

第九章输出轴的设计计算9.1输出轴的设计

1)确定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方式(如图9-1所示)

毕业设计结束语

4.结束语 在学校、院系领导的安排下 我们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毕业设计 这也是我们大学生涯里的最后一次设计 看这两个月来所做的紧张而有序的设计工作 禁不住生出很多感想 也就有一种总结的冲动 首先来说 这次设计是我学了两年本科全部课程之后的又一次重要检验 它考验了我是否真的牢固掌握了全部所学的专业知识 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且是否具有广泛的视角来看待机械方面的问题 就我而论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 我深深感觉到基础知识的不健全和不牢固 因此尚不能很灵活的解决所遇到的全部问题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表现出了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漏洞 说明了基本功的不扎实 所幸我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 使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 这将对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再者 本次毕业设计全面锻炼了我驾御知识的能力 使我对这五年来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化、条理化、全面化的回顾和复习让我懂得了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同时又学到了猎取其他知识的方法 这些都将作为课本知识的有益补充 为我们以后所要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 这次设计使我得到一次大规模检索相关资料的机会 提高了运用网络和专业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的能力 由于此次毕业设计的角度限制和知识的不够系统和不够完善 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正以完善此次毕业设计 另外 真诚祝愿各位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为国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 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老师们热忱的指导和帮助 本次毕业设计已经结束 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也锻炼了品质 通过这次认真而又细致的毕业设计 我对待事情的态度更加严谨更加有耐心 并且我更希望把所做的事情做好做完美 我想这将是一种很重要的财富 感谢本次设计

毕设外文资料翻译.

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外文资料翻译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马艳丽 学号: 12L0752218 外文出处: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3D Electronic Map of Campus Based on WEBGIS 附件: 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2.外文原文。

附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基于WebGIS的校园三维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 一.导言 如今,数字化和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随着信息革命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科学的各个领域,并引起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在这些科目,古代制图学也不例外。随着技术和文化的不断进步,地图变化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更新。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地理信息系统(GIS)不断应用到Web,制作和演示的传统方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地图的应用已经大大延长。在这些情况下,绘图将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电子地图是随之应运而生的产品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理论,遥感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需要的三维可视化,动态的交互性和展示自己的各种地理相关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如此多的关注应支付的研究三维地图。东北石油大学及其周边地区的基础上本文设计并建立三维电子地图。 二.系统设计 基于WebGIS的校园三维电子地图系统的具有普通地图的一般特性。通过按键盘上的箭头键(上,下,左,右),可以使地图向相应的方向移动。通过拖动鼠标,可以查看感兴趣的任何一个地方。使用鼠标滚轮,可以控制地图的大小,根据用户的需求来查看不同缩放级别的地图。在地图的左下角会显示当前鼠标的坐标。在一个div层,我们描绘了一个新建筑物的热点,这层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图图层的显示,它也可以自动调整。通过点击热点,它可以显示热点的具体信息。也可以输入到查询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要,并得到一些相关的信息。此外,通过点击鼠标,人们可以选择检查的三维地图和卫星地图。 主要功能包括: ?用户信息管理:检查用户名和密码,根据权限设置级别的认证,允许不同权限的用户通过互联网登录系统。 ?位置信息查询: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模糊查询和快速定位。

软件工程毕业设计说明书内容

1 引言 1.1 课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我们生活的诸多领域,当然它在高校的信息化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高校资源,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管理水平,更提高了服务质量[1]。 高校校友是一个知识体系密集、信息资源丰富、社会能力强的群体,是对自身母校有着特殊感情的群体,是潜藏在母校之外的独有的重要宝贵资源,它以桥梁和纽带的角色有效建立起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3]。 1.2 课题的现状及其发展 目前世界上各种形式的校友录网站大约28万多个之多,大致有以下几类:1)以收费方式分,有收费校友录和免费校友录,其中以后者居多;2)以提供校友录服务的网站分大致有三种,有大专院校自己网站的校友录;有专门单独的校友录网站;有综合网站上的校友录;3)还有网络校友录和手机校友录之分[4]。 中国校友录发展现状:下面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校友录来看看中国校友录网站发展的具体情况。1)中国人校友录是目前各种校友录中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校友录。它有完善的界面服务,在校友录基本的留言、相册等功能之上,中国校友录还开通了手机校友录,同学大搜捕,星级会员等增值服务。还包括了其他信息服务内容,可以进行天气预报,股市,热点新闻的信息定制,并针对毕业班同学为他们提供全面就业信息及咨询。2)世纪同学录,现有注册用户440914人,注册班级120864个(数据截止到2004年1月10日)[5]。 1.3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本次课题设计的是中北大学校友录管理系统,主要工作任务是实现以下系统功能:校友成员注册、登录、留言,上传并浏览照片、通讯录、系统后台管理。具体实现:校友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已完成校友数据的收集及进行数据电子化;用户之间的互动,包括上传照片,相互留言,查看信息;对中北大学校友录管理系统的用户权限进行管理,以保证数据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提供完善的校

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范文

第一章塑件分析 1.1塑件结构分析 图1-1 塑件结构图 此制品是消声器上盖,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用到,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产品。且生产纲领为:中批量生产,所以我们采用注射模具注射成型。 1.2 成型工艺性分析[1] 塑件材料为尼龙,因塑件用在空压机内,表面无光洁度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抗冲击强度比一般的塑料有显著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消音效果和自润滑性能。密度1.15 g/cm3, 成型收缩率:0.4~0.7%,平均收缩率为0.55%。 第二章确定模具结构

2.1模具结构的确定 塑料模具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分为:二板模,三板模,热流道模。 二板模缺点是浇口痕迹明显,产生相应的流道废料,不适合高效生产。本模具选择二板模其优点是二板模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成型周期短。 支撑板 分型面 定模侧 动模侧 图2.1 典型的二板模结构 模架为非标准件 定模座板: 400*200*25mm 定模板: 315*200*40mm 动模板: 315*200*32mm 支承板: 315*200*25mm 推秆固定板:205*200*15mm 推板: 205*200*20mm 模脚: 50*200*60mm 动模座板 400*200*25mm 2.2确定型腔数目 2.2.1塑件体积的计算 a. 塑件体积的计算 体积为:

V a = S a ×L a =(37×35-8×25)×10-(33×36-10.5×25) ×8 =12.60cm 3 b.计算塑件的重量 根据《塑料模具设计手册》查得密度ρ取1.12g/cm 3 所以,塑件单件的重量为:m=ρV =12.60?1.12 =14.11g 浇注系统的体积为:主流道+分流道+浇口=(6280+376.8*2+12*2)/1000 ≈7.05 cm 3 粗略计算浇注系统的重量:7.05*1.12=7.90g ≈8.0g(含有冷料穴料重) 总重量:14.11*2+8.0=36.22g 2.2.2 模具型腔数目的确定 模具型腔的数目决定了塑件的生产效率和模具的成本,确定模具型腔的方法也有许多种,大多数公司采用“按经济性确定型腔的数目”。根据总成型加工费用最小的原则,并忽略准备时间和试生产原料的费用,仅考虑模具费用和成型加工费,则模具费用为 21C nC Xm += 式中Xm ——模具费用,元; 1C ——每一个型腔的模具费用,元 2C ——与型腔数无关的费用,元。 成型加工费用为 n Y N X t j 60= 式中j X ——成型加工费用,元 N ——需要生产塑件的总数; t Y ——每小时注射成型的加工费,元/h ;n ——成型周期,min 。 总的成型加工费用为n Y N C nC X X X t j m 6021++=+= 为了使成型加工费用最小,令 0=dn dX ,则 n=2 上式为按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为2。考虑到模具成型零件和抽芯结构的设计,模具

毕业设计

1.1工程概况 1.2工程特征表 1.3流域水文概况 1.4洪水分析计算 第二章兴利调节和调洪计算2.1 底孔规模和死库容的确定 2.2 兴利库容确定 2.3调洪计算 第三章工程地质 3.1 区域地质概况 3.2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3.3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3.4 各坝轴线工程地质条件 第四章枢纽布置 4.1 坝址选择 4.2 坝轴线选择 4.3 坝型选择 4.4 枢纽布置 第五章建筑物设计 5.1 坝体设计 5.2溢洪道设计 5.3水工隧洞设计 第六章构造设计 6.1坝顶构造 6.2护坡设计 6.3坝体排水 6.4溢洪道构造 6.5隧洞构造 第七章地基处理 7.1地基开挖与处理 7.2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

1.1工程概况 铜钱坝工程位于陕西省宁强县铜钱坝乡,工程坝址位于汉江支流玉带河下游。 该水库是以向某工厂供水为主,兼顾补偿下游农田灌溉用水3000万m3,以及防洪、养鱼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为605m,设计洪水位610.15m,校核洪水位为612.23m。坝顶高程为612.6m,工程建筑物等级为Ⅲ级。 坝址位于浅薄山梁,控制流域面积为798万km2,年输沙量悬移质为261万t,推移质为26.1万t。坝址河面宽80m。 工程枢纽由砼重力坝组成,排沙洞位于溢流坝左侧。枢纽挡水前沿总长232.2m,最大坝高为50 m,溢流坝位于原河床,总宽为70m,不设闸门。主要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设计洪水流量为3100m3/s,1000年一遇校核洪水,洪水流量为4550 m3/s。

1.2工程特性表 铜钱坝水库工程特性表 工程名称铜钱坝水利枢纽工程 建设地点陕西省汉中市勉县 所在河流玉带河 Ⅰ.水文特征二.泄洪建筑物 1.设计洪峰流量(百年一遇) 3100m3/s 1.形式底孔结合表孔 2.校核洪峰流量(千年一遇) 4550m3/s 2.前缘总长77.5m Ⅱ.水库特征 3.设计泄洪能力2316.85m3/s 1.正常蓄水位605m 4.单宽流量44.3m3/s.m 2.防洪限制水位605m 5.消能方式鼻坎挑流 3.设计洪水位(百年一遇) 610.15m 6.底孔 4.校核洪水位612.23m (1)孔口尺寸 3.5m×3m 5.总库容10235万m3(2)进口底部高程580m 6.防洪库容(605m~612.23m) 3600万m3(3)孔数1个 7.死库容(588m以下) 1075万 m3(4)最大流速 8.水库库面面积449.5km27.表孔 Ⅲ.枢纽主要建筑物(1)堰顶高程605m 一.大坝(2)每孔净宽14m 1.坝型重力坝(3)孔数5个 2.地震基本烈度Ⅶ度(4)最大流速24.17m/s 3.坝顶高程612.6m 8.闸门及启闭型式 4.最大坝高50m (1)底孔工作门弧形、液压启闭机 5.坝轴线全长232.2m (2)事故检修门平板门、液压启闭机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格式规范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格式规范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格式、图纸绘制、实验数据、各种标准的运用和引用都要符合各学科、各专业国家标准的规定。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应采用汉语(外语专业用外语)撰写,一律使用计算机编辑,用A4规格纸输出,页面设置上、下页边距 2.54厘米,左、右页边距 2.5厘米,装订线1厘米,文档网络设为小四号宋体,指定行网络和字符网络,每行33个字符,每页31行,栏数为1,页码置于页面的底部并居中放置,页码从前言开始到论文最后。页眉统一为宋体小五,右对齐,内容为“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或“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下有一横线,从中文摘要开始到论文最后。用统一封面装订成册。 一、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各部分的具体要求 1. 封面 2. 任务书论文内容全部打印,栏内字体、字号统一,全部采用单倍行距。上部的填表日期统一为年月日,设计说明书中文字数更改为12000字,中文摘要400-500字。 3. 中英文摘要 (1)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成1或2行居中打印。 (2) 中文题目下空一行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三号黑体),字间空一格。 (3) “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空二格。 (4) 中文摘要内容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关键词数量为4-6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5) 英文摘要题目采用三号大写字母(黑体),可分成1-3行居中打印。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2个字符空格。 (6) 英文题目下空二行居中打印“ABSTRACT”(大写三号黑体),再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家居设计之现代简约风格作者姓名:xxx 班级学号:装饰艺术09A1 091043034 系部:艺术系 专业:装饰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xXx x 年x 月x日

家居设计之现代简约风格 摘要:现代简约风格是近来比较流行的一种风格,其室内布置整体设计就两个字概括“简约”。没有繁琐的装饰,不要附加物,只要能表达出意图即可,材料多为磨砂玻璃、不锈钢和石膏板等,地面、天花板均朴素、淡雅,无一多余饰物,显得简洁、舒适、大方,令人赏心悦目,这样的设计风格崇尚少即是多,装饰少,功能多,十分符合现代人渴求简单生活的心理。因而很受那些追求时尚又不希望受约束的青年人所喜爱。 关键词:设计风格简约材料心理关系

目录 摘要…………………………………………………………………………( 2 ) 前言…………………………………………………………………………( 4 ) 1.现代简约设计风格整体介绍………………………………………………( 5 ) 1.1 简约风格的基本特点…………………………………………………( 5 ) 1.2 简约风格中的色彩搭配体现和分析………………………………( 6 ) 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7 ) 2.1研究背景………………………………………………………………( 7 ) 2.2 研究意义………………………………………………………………( 7 ) 3.设计概述……………………………………………………………………( 8 ) 3.1 设计理念与原则………………………………………………………( 8 ) 3.2 客厅的设计……………………………………………………………( 8 ) 3.3 厨房的设计……………………………………………………………( 9 ) 3.4 主卧的设计……………………………………………………………( 9 ) 3.5书房的设计……………………………………………………………( 10 ) 3.6卫生间的设计…………………………………………………………( 10 ) 4.其他作品欣赏…………………………………………………………………( 10)结论……………………………………………………………………………( 11 )致谢……………………………………………………………………………( 12 ) 参考文献………………………………………………………………………( 13 ) 图录……………………………………………………………………………( 14 )

毕业设计说明完整版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 题 目 《嘟噜嘟噜》 互动性儿童书籍中的衍生情景创意设计 姓 名 李晨 学 号 2011311201213 学 院 文法学院 专业班级 艺术设计1102 指导教师 姚克难 职 称 副教授 中国·武汉 二〇一五年六月

分类号密级 本科毕业论文 《嘟噜嘟噜》互动性儿童书籍中的衍生情景创意设计interactive children's books in the derivative scenario creative design study 学生姓名:李晨 学生学号:2010311201213 学生专业: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姚克难副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二〇一五年六月

《嘟噜嘟噜》互动性儿童书籍的衍生情景创意设计 目录 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前言 ............................................................................................................................... I V 一、《嘟噜嘟噜》互动型儿童书籍概述 . (1) (一)《嘟噜嘟噜》儿童书籍情景设计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选题背景 (1) 2.选题意义 (1) (二)中国儿童书籍情景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 1.中国儿童书籍情景设计现状 (1) 2.中国儿童书籍情景设计现状存在的问题 (2) 3.《嘟噜嘟噜》创意点 (2) 二、《嘟噜嘟噜》情景设计思路及过程 (4) (一)选题设定 (4) (二)主题风格设定 (4) (三)《嘟噜嘟噜》情景定案设计--海报设计 (5) 三、《嘟噜嘟噜》情景设计作品说明 (6) (一)《嘟噜嘟噜》情景设计作品内容 (6) 1.“嘟噜嘟噜咩乐园”“嘟噜嘟噜渡渡鸟” (6) 2.《嘟噜嘟噜》书籍情景设计中的互动形式 (7) (二)《嘟噜嘟噜》情景设计后期制作 (8) 1.书籍制作 (8) 2.周边产品制作 (8) (三)《嘟噜嘟噜》情景设计展示效果 (9)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毕业设计(论文) 外文翻译 题目西安市水源工程中的 水电站设计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2016年

研究钢弧形闸门的动态稳定性 牛志国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中国南京,邮编210098 nzg_197901@https://www.360docs.net/doc/167757349.html,,niuzhiguo@https://www.360docs.net/doc/167757349.html, 李同春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中国南京,邮编210098 ltchhu@https://www.360docs.net/doc/167757349.html, 摘要 由于钢弧形闸门的结构特征和弹力,调查对参数共振的弧形闸门的臂一直是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弧形弧形闸门的动力稳定性。在这个论文中,简化空间框架作为分析模型,根据弹性体薄壁结构的扰动方程和梁单元模型和薄壁结构的梁单元模型,动态不稳定区域的弧形闸门可以通过有限元的方法,应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动态不稳定性的主要区域的弧形弧形闸门工作。此外,结合物理和数值模型,对识别新方法的参数共振钢弧形闸门提出了调查,本文不仅是重要的改进弧形闸门的参数振动的计算方法,但也为进一步研究弧形弧形闸门结构的动态稳定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简介 低举升力,没有门槽,好流型,和操作方便等优点,使钢弧形闸门已经广泛应用于水工建筑物。弧形闸门的结构特点是液压完全作用于弧形闸门,通过门叶和主大梁,所以弧形闸门臂是主要的组件确保弧形闸门安全操作。如果周期性轴向载荷作用于手臂,手臂的不稳定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调查指出:在弧形闸门的20次事故中,除了极特殊的破坏情况下,弧形闸门的破坏的原因是弧形闸门臂的不稳定;此外,明显的动态作用下发生破坏。例如:张山闸,位于中国的江苏省,包括36个弧形闸门。当一个弧形闸门打开放水时,门被破坏了,而其他弧形闸门则关闭,受到静态静水压力仍然是一样的,很明显,一个动态的加载是造成的弧形闸门破坏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弧形闸门臂的动态不稳定是造成弧形闸门(特别是低水头的弧形闸门)破坏的主要原是毫无疑问。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撰写格式模版

附件2: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空腹桁架钢框架结构 受力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 院 (部)专 班 级: 土木013 姓 名: 张三 学 号: 2001888888 指导教师: 张九光 完成日期: 2005年6月30日

目 · ················ ····························Ⅲ ABSTRACT ·······································Ⅳ 1 前 言 1.1 空腹桁架钢框架的特点及研究意义....................1 1.2 空腹桁架钢框架的研究现状..............................................3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5) 2 空腹桁架钢框架有限元建模及验证 2.1 引言..................................................................8 2.2 弹塑性分析方法简介...................................................12 2.3 ANSYS 在空腹桁架钢框架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18 2.4 ANSYS 分析模型正确性检验............................................20 2.4.1 ANSYS 分析模型概述.........21 2.4.1.1 ANSYS ........21 2.5 小结. (21) 3 3.1 引言.................................................................23 3.2 空腹桁架钢框架与普通钢框架力学性能对比...............................26 3.3 影响空腹桁架钢框架力学性能的因素. (29) 4 空腹桁架钢框架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 4.1 试验目的·····························································30 4.2 模型设计依据·························································32 4.3 试验概况·····························································35 4.4 试验过程描述·························································38 4.5 试验结果·························

毕业设计的目的

毕业设计的目的:1、满足学生基本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2、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受到一次全面的独立的和系统的专业技术训练从而掌握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为今后打下基础3、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AutoCAD等绘图工具编制煤矿矿井通风图件和文字报告的能力4、培养学生收集煤矿通风安全资料、运用煤矿通风安全资料和参考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的任务: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矿井从巷道开拓到通风系统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全部设计和编辑工作 毕业设计具体要求:1、每人提交一份完整的通风系统设计2、该项设计要严格按照生产矿山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审核3、对设计内容,要求做到目的、任务明确,方案合理,依据充分,布置得当4、设计中药勤学好问善于独立思考按照自己的思路提出有创见爱你的切合实际的设计5、设计图纸必须按照指定的规格和要求分别用手绘和计算机绘图工具软件完成6、设计必须按时独立完成 采区巷道布置:(一)确定采区的各种巷道及硐室布置方式:1、联合布置采区与分层布置采区巷道的确定:只布置集中上山布置集中上山与集中平巷2、采区上(下)山布置、数目的确定3、区段平巷的布置:1、分层布置2、集中布置:一煤一岩集中平巷双煤机轨合一双岩机轨单巷交错布置4、上山与区段平巷、集中区段平巷和煤层区段平巷的联络方式:石门联系斜巷联系立眼联系根据具体条件采用“混合式”联系5、采区车场形式的确定(二)确定采区巷道布置可行性方案:1、巷道硐室开拓准备工程量的大小掘进速度施工费用施工期限2、巷道维护的难易程度,维护工程量及维护费用多少3、使用机电设备的多少、设备利用率高低,辅助人员多少4、生产系统合理性5、煤柱多少煤炭回收率的高低6、开采程序是否合理及接替关系7、劳动条件及安全方面8、生产成本高低 影响采区尺寸的因素:1、地质条件:地质构造、煤层及围岩稳定程度、自然发火再生顶板形成时间煤层倾角2、生产技术条件:区段平巷运输设备。设备搬迁。采区供电 3、经济因素 阶段大巷布置:运输方式:轨道运输胶带输送机运输布置方式:分层运输大巷集中运输大巷和分组集中运输大巷 采煤方法:1、根据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发展趋势以安全高效低成本高回收率2、大型矿井以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为主3、设计生产能力3mt/a 矿井条件适宜采用先进成套综采设备设计高产高效采煤工作面 通风开采水平的确定:具有合理的阶段斜长具有合理的区段数目有利于采区的正常接替要保证开采水平有合理的服务年限及足够的储量经济上有利的水平垂高 煤层等底板线的作用:分解煤层产状及地质构造储量计算储量计算矿井设计断层位置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的依据:1、将足够的新鲜空气送进井下工作场所保证安全生产和劳动条件2、通风系统简单风流稳定易于管理具有抗灾能力3、发生事故时风流容易控制人员好撤离4、符合规定的井下环境及安全监测系统5、系统投资省营运费用低综合效益好瓦斯抽采系统依据:《煤矿瓦斯抽放规范》《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抽放瓦斯设计手册》 抽放瓦斯的必要性分析:1、采煤工作面抽放瓦斯必要性分析掘进工作面抽放瓦斯的必要性分析可行性分析:1、开采层抽放瓦斯的可行性2、临近层抽放瓦斯的可行性3、煤层抽放瓦斯难易程度分类(容易抽放、可以抽放、较难抽放)判断抽放瓦斯的可行性 瓦斯抽采方法:未卸压抽放、采动卸压抽放、人为卸压抽放、邻近煤层瓦斯抽放、采空区瓦斯抽放、围岩瓦斯抽放(矿井集中抽放瓦斯系统地面钻孔抽放瓦斯系统井下移动式抽放我瓦斯系统)

毕设外文文献翻译

xxxxxxxxx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翻译 (本科学生用) 题目:Poduct Line Engineering: The State of the Practice 生产线工程:实践的形态 学生姓名:学号: 学部(系):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职称或学位: 2011年3月10日

外文文献翻译(译成中文1000字左右): 【主要阅读文献不少于5篇,译文后附注文献信息,包括:作者、书名(或论文题目)、出版社(或刊物名称)、出版时间(或刊号)、页码。提供所译外文资料附件(印刷类含封面、封底、目录、翻译部分的复印件等,网站类的请附网址及原文】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practices A precise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process— a main driver for successful software development —is even more important for product line engineering. Usually, the product line’s scope addresses various domains simultaneously. This makes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more complex. Furthermore, SPL development involves more tasks than single-product development. Many product line requirements are complex, interlinked, and divided into common and product-specific requirements. So, several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practices are important specifically in SPL development: ? Domain identification and modeling, as well as commonalities and variations across product instances Separate spec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for platform and product requirements ? Management of integrating future requirements into the platform and products ? Identification, modeling, and management of requirement dependencies The first two practices are specific to SPL engineering. The latter two are common to software development but have much higher importance for SPLs. Issues with performing these additional activities can severely affect the product line’s long-term success.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we found that most organizations today apply organizational and procedural measures to master these challenges. The applicability of more formal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techniques and tools appeared rather limited, partly because such techniques are not yet designed to cope with product line evelopment’s inherent complexities. The investigation determined that the following three SPL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practices were most important to SPL success. Domain analysis and domain description. Before starting SP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 should perform a thorough domain analysis. A well-understood domain is a prerequisite for defining a suitable scope for the product line. It’s the foundation for efficiently identifying and distinguishing platform and product requirements. Among the five participants in our investigation, three explicitly modeled the product line requirements. The others used experienced architects and domain experts to develop the SPL core assets without extensive requirements elicitation. Two organizations from the first group established a continuous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that maintained links between product line and product instance requirements. The three other organizations managed their core assets’ evolution using change management procedures and versioning concepts. Their business did not force them to maintain more detailed links between the requirements on core assets and product instances. The impact of architectural decisions on requirements negotiations. A stable but flexible architecture is important for SPL development. However, focusing SPL evolution too much on architectural issues will lead to shallow or even incorrect specifications. It can cause core assets to ignore important SPL requirements so that the core assets lose relevance for SP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 can avoid this problem by establishing clear responsibilities for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in addition to architectural roles. The work group participants reported that a suitable organizational tool for balancing requirements and architecture is roundtable meetings in which requirements engineers,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作者:————————————————————————————————日期: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一、基本情况说明 毕业设计是实现大学本科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加以综合、融会贯通并进一步深化和应用于实际的一项基本训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从事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的基本训练过程。 为了使我校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带来便利,由教务处组织、相关学院参与开发了南通大学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使教师、学生和管理部门都能够方便地利用该系统完成毕业设计管理任务。 目前该系统处于试运行阶段,如在使用中遇到什么问题,请大家予以谅解,并及时和实践科联系。 二、系统功能介绍 该系统主要包括教师模块、学生模块、教务员模块及管理模块。 系统主要功能有: (1)教师、学生个人信息维护; (2)教师指导课题的申报、维护; (3)学生选题; (4)指导老师录取学生; (5)指导老师所指导毕业设计的相关文档的上传与下载; (6)教学秘书各类相关信息的汇总、查询、维护、输出等。 关于模板下载: 本管理系统中,毕业设计的所有相关文档(立题卡、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毕业设计(论文)、翻译、成绩评定表)都提供模板下载并可保存在服务器上,方便教师的管理。下载的模板在通用模板的基础上自动加入了教师姓名、课题名称、学生姓名等信息,以便保证文档中的基本信息始终一致,准确无误。各学院可根据自己的具体管理要求在下载的模板上进行修改,注意:不要改变下载模板文件的“文件名”,否则,如果上传的话,就会出错(服务器会检查文件名是否准确,以防止上传了别的文件)。 关于用户角色: 系统用户按角色管理,用户角色有教师、学生、教务员、各级领导等。教务员角色由教务处设置,其他人员角色由各学院教务员设置。 用户登录后,系统根据用户的角色,提供相应的可用功能菜单,该用户其他不可使用的功能菜单设为灰色。 系统工作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

毕业设计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设计(论文)题目:数字化测绘工程质量 学生姓名:吴名珞 专业班级:工程测量1092 指导老师:武志伟 系主任: 评阅人:武志伟 2011-09-25

过去传统的测绘可以说加工的对象,储存过程和结果都是模拟信息,现在这一切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由于这样的一个变革,使得我们的测绘手段比过去更加便宜,精度更高,这样和我们现代的信息化社会接轨,可以为社会及时地提供数字形式的测绘信息。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测图应用工程质量

引言绪论············································ 第一章数字化测绘的概念································ 第二章数字化测绘的思想与特点·························· 第三章数字化测绘工程中要求的质量······················ 第四章数字化绘图在施工阶段要求的质量······················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引言 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主要包括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数字化测绘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摄影测量与遥感(RS)以及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先进技术的发展,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逐渐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数字化测绘的服务领域也应进一步延伸,以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需要。提供的测绘成果不仅是绘制在纸上的地形图, 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交可供传输、处理、共享的、以计算机磁盘为载体的含有坐标、线型、各种图块符号的地形图数据即数字线划地形图(D LG ) ,其数据成果质量不仅表现在必须具有良好的数学精度、正确真实的地理表达( 图式符号运用正确)方面, 而且增加了另一重要的质量元素即地形图的数字信息特征,也就是各地物要素的数据组织、分层与分类代码的正确性以及等高线的属性、高程赋值的正确性等。

毕设英文翻译英文版

72页 Machine Tools Objectived. Machine tools are the main engines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is chapter covers a few of the details that are common to all classes of machine tools discussed in this book. After completing the chapter, the reader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various machine tools used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dentif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enerating and forming of surfaces. > identify various methods used to generate different types of surfaces.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different accuracies and surface finishes that are achievable with different machine tools.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machine tools and their functions.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support structures used in the machine tools. >understand the various actuation systems that are useful to generate the required surfaces. >Lear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guideways used in the machine tools. >understand the work holding requirements. 3.1 INTRODUCTION The earliest known machine tools are the Egyptian foot-operated lath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