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一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1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1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最早提出阴阳五行说的是()。

A、邹衍B、《尚书》C、《周易》D、《老子》2.周代实行()。

A.宗庙祭祀B.分封制C.谪长子继承制D.以上答案都正确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B.甲骨文C.金文D.石鼓文5.佛教约于汉代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借()之风获得大发展。

A.儒学B.道学C.玄学D.经学6.我国少数民族也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 )族的著名史诗。

A蒙古族B藏族C维吾尔族D白族7.《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明代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B.《官场现形记》C.《红楼梦》D.《初刻拍案惊奇》8.经学是中国文化的渊薮,经学典籍主要是“五经”,即()。

A、《诗》、《书》、《礼》,《乐》、《易》B、《书》、《礼》,《乐》、《春秋》、《左传》C、《书》、《诗》、《礼》,《大学》、《论语》D、《易》、《书》、《诗》、《礼》、《春秋》9.宋明理学改变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讲求四书的义理,探讨身心性命修养,成为渗透着佛道思想的新儒学。

宋代理学理气论、心性论的集大成者是( )。

A.程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10.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的国家曾长期使用汉字,并借鉴汉字创造了本国文字,如( )。

A.日本B.朝鲜C.越南D.上述三国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狭义的文化2、“五经”3、家国同构4、“今文经”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1.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1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1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及生产活动本身,这些产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房屋、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

2、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创制出来的有组织得规范体系。

主要包括法律制度、礼仪俗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人才培养选拔制度等内容。

3、行为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主要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

4、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思维方式等。

5、起一成文说:这个观点是宋人郑樵的主张。

他认为汉字起源于“一”。

他的这种学说是建立在“道生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阴一阳谓之道”等古代哲学思想基础上。

二、简答题1、简述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P3页)答:广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人们生活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广义文化的涵盖面非常大,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包括信仰、风俗、艺术、法律、制度等等。

泰勒的文化定义就是狭义文化的经典界说。

2、简述汉语的特点。

(P12页)答:(1)在语音方面,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生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2)在汉语词汇方面,也有独特的特点:一是基本词汇有很大的稳定性;二是词汇发展过程中新词不断产生;三是词汇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汇消亡;四是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

(3)在语法方面,主要的特点是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

名词没有格的变化,也没有性和数的区别。

动词不分人称,也没有时态。

虚词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虚词的数量少,但是使用频率高,运用复杂,在汉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汉语成语“四字格”形式的文化内涵。

(P16页)答:(1)讲究对称,这是汉民族非常重要的文化心理,而四字格最能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2)字数上的对偶和结构上的对称,还有音律上的音节整齐匀称,声调的平仄相间;(3)汉民族的言语习惯,四字格是汉语言语习惯之一,从原始歌谣到《诗经语言艺术》再到秦汉散文,大多都采用四字格的形式表达。

2022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练习

2022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练习

2022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练习一、填空题: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2、中国古代社会长达数千年,其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民族文化。

4、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学习它、认识它具有的现实意义。

5、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个成员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迭经变动演变而成。

6、研究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指环境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

7、人类的生存是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不断为基础的。

8、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就都以立国。

9、农业生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向人们反复昭示着事物的与生生不息。

10、中国古代农耕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实现国家的大统一,必须要依靠政治上,和上的君主集权主义。

11、关于道,老子曾作过多种解释,大致有三方面的涵义:(1);(2);(3)。

前两种涵义表明道的,后一种涵义又表明其。

这种现象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的根本原因。

12、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3、人类思维发展经历了、、、等历史阶段,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

14、阶级产生以来,人类走着大体相同的道路,都是以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

15、马克思曾大致把君主专制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英、法、德等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为代表的东方或亚洲型。

16、中国君主专制出现的年代先于世界各国,早于近两千年。

17、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8、中国历代学者往往以“”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19、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

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

国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D2. 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A3. 中国传统戏曲中,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是:A. 京剧B. 黄梅戏C. 越剧D. 豫剧答案:A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答案:B5.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夏季开始的节气是:A. 立夏B. 立秋C. 立冬D. 立春答案:A6.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以下哪些经典?A.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B. 《诗经》、《尚书》、《论语》、《易经》、《春秋》C. 《诗经》、《尚书》、《礼记》、《孟子》、《春秋》D.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道德经》答案:A7.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A. 王羲之的《兰亭序》B.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C. 苏轼的《寒食帖》D. 黄庭坚的《松风阁诗》答案:A8.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开始于: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明代答案:B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A. 陶瓷B. 刺绣C. 油画D. 竹编答案:C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些作品?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B.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三国演义》C.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D.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金瓶梅》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美德?A. 孝顺B. 忠诚C. 勇敢答案:ABCD2.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包括以下哪些人物?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乐器?A. 古筝B. 琵琶C. 吉他D. 笛子答案:ABD4.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包括以下哪些建筑?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鹳雀楼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医学?A. 中医B. 西医D. 蒙医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

就《功夫熊猫》看中国儒、道、佛文化班级:汉语言1001 姓名:华丹云学号:201020580108这部电影对于中国文化的诠释可以说是用心的,光从剧情上看,《功夫熊猫》这部电影无疑就是一部典型的中国武侠小说,一本威震江湖的武功秘籍,一群侠肝义胆的奇人异士,一个邪恶强大的反派角色,再加上一个大智若愚的主人公,因为机缘巧合,成为一代大侠。

而电影具体表现的中国传统艺术时也是如此,总是在不经意间让观众感受到,不会那么刻意生硬,比如书法、音乐、美术等等。

那么,这部电影在对中国三大思想文化流派又有哪些体现和反映呢?首先,我们可以从儒家文化出发,儒学讲究积极入世,要有社会责任感,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乌龟大师预言太郎要归来时,五大高手及和平谷上人们都跃跃欲试,以及后来仅管没有当选为神龙大侠的五大高手,在太郎来袭时所表现出来的舍身犯险的侠义精神,无不体现了他们强烈的责任感。

而且,在影片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儒家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

片中阿宝对于武功的学习很吃力,师傅在无意中发现阿宝在偷吃食物时,身体非常地灵活,进而举一反三,通过对这个特点的合理运用,让阿宝的潜能被激发,从而使阿宝从一个“武功白痴”变成了“武林高手”。

说道儒学,就不能不说道它的核心价值观“仁”,虽然它体现的比较细枝末节,比如师傅先前与太郎交手时不忍下手,五大高手后来对于阿宝的支持和帮助。

纵观整部电影,我个人认为所体现的道家文化做多。

在影片开头部分,乌龟大师说:“你的思绪就像这水面,朋友,一旦被搅动,就很难看清楚,但只要平静下来,答案就变得很清晰。

”道家讲究以静致胜,以静得“道”。

只有内心得到了平静,便可不骄不躁,看透世间万物。

就像在太郎要强取神龙秘籍时,乌龟大师一招便可将其制服,这便是“静”的高深之处。

道家另外一个核心就是“无”,在这里也有所体现。

阿宝打开神龙秘籍时,什么也没看到,却只看到他自己,阿宝父亲所说的祖传秘方也是说什么都不放,保有面原有的滋味。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2、中国古代社会长达数千年,其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民族文化。

4、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学习它、认识它具有的现实意义。

5、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个成员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迭经变动演变而成。

6、研究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指环境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

7、人类的生存是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不断为基础的。

8、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就都以立国。

9、农业生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向人们反复昭示着事物的与生生不息。

10、中国古代农耕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实现国家的大统一,必须要依靠政治上,和上的君主集权主义。

11、关于道,老子曾作过多种解释,大致有三方面的涵义:(1;(2;(3。

前两种涵义表明道的,后一种涵义又表明其。

这种现象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的根本原因。

12、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3、人类思维发展经历了、、、等历史阶段,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

14、阶级产生以来,人类走着大体相同的道路,都是以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

15、马克思曾大致把君主专制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英、法、德等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为代表的东方或亚洲型。

16、中国君主专制出现的年代先于世界各国,早于近两千年。

17、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8、中国历代学者往往以“”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19、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

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

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一次作业一、填空题1、以巫史为主要载体的文化为神本文化,人本文化的载体是士。

2、诸子之中,“显学”主要有儒家和墨家二家。

3、人本文化成熟最初的表现,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4、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六经。

5、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以德陪天”。

6、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是仁。

7、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浑厚。

8、玄文化乃是士文化的一种表现。

9、从某种意义上讲,封建宗法社会的结构形态,正是儒内法统治术的必然产物。

10、从文化形态上讲,隐逸文化是主体个性自由的产物。

二、单项选择题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

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A)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D)A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

B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

C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

D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3、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C)A诸子学术逐渐消亡B秦始皇统一了文字C政治上的大一统D汉武帝独尊儒术4、道教的出现是在(D)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6、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A《论语》B 《老子》C 《庄子》D 《周易》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B )A 太宗对道教的崇奉D 科举制的实施C 武则天的圆融三教D 韩愈的排佛8、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 D )A 敦煌B 洛阳C 河北D 长安9、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B)A 诗歌B 钟鼎C 书法D 舞蹈10、"心性本觉"是(C)佛教的思想A印度B西藏C中国D南亚11、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B)A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B唐代的"安史之乱"C永嘉之乱D靖康之难12、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D)A宋画的淡远B宋诗的浅易C宋词的俚俗D宋文纡徐委备13、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C)A东部文化的西移B西部文化的东移C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D北方文化的南移14、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A)A唱B念C做D打15、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B)A更加浓墨重彩B更重意趣与心境C更显富丽堂皇D以人物素描为主16、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C)A轴心时代B黄金时代C蜕变时代D鼎盛时代17、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B)A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B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C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D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18、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A)A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B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C南方成为政治中心D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19、《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B)A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统治之术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毁书C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D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廷的强大20、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A)A汉代朴学的倾向B明代王阳明心学倾向C佛学化的倾向D道教化的的倾向三、简答题1、龙的形象说明了什么?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

中华文化概论作业

中华文化概论作业

中华文化概说>> 教学辅导作业一一.填空题1、文化的含义主要指、。

2、“中华”之“华”乃是“”的意思。

3、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主要特征是、、。

4、在众多的氏族、部落之中,主要有三大文化集团,一是;二是;三是。

5、殷商时代的突出成就之一——青铜文化的主要特点是:、、。

6、中华饮食文化最主要的有三大方面、、。

7、汉代的面食有发酵的,也有不发酵的,统称为“”。

8、唐代陆羽著的是中国最早的关于茶文化的著作。

9、古代的马车是有等级的,观车后之便可知乘车者的身份。

10、我国的烹调技艺的四大菜系指的是和,和。

11、到了汉代,封建的选官制度才逐渐确立,其表现形式有两种:和。

12、明代官员的官服上有补子,文官为“”,武官为“”。

13、清代的地方官制较之明代略有改变,总督,巡抚固定为“ ”。

14、明代的学校有两大类,其中中央级的学校称“”。

15、中国传统节日不仅具有时代特征,而且还具有、特色。

16、端午节的活动主要有和,和。

17、目前所知保存礼仪文化最早的书籍是由儒家学者整理的《》、《》和《》。

18、传统说唱艺术的源头,就是先民在劳动之余的讲“”19、《》是我国第一部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诗歌总集。

20、最能代表两汉散文成就的是历史著作《》和《》。

二、名词解释1、文化2、中华3、自然崇拜4、建安风骨5、果酒6、《茶经》三、判断题1、传说中的蚩尤、后羿属于华夏文化集团。

()2、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是第一部纪事本末体通史著作。

()3、明清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

()4、我国的白酒是世界上独有的一种蒸馏酒,它的问世是酿酒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5、世界上最古老的野生茶树生长于中国西北。

()6、现代烹饪最重要的方法“炒”是在唐宋时期发明的。

()7、先秦时期已有“衣”、“裳”之分。

上衣下裳,是当时男女通用的服装形式。

()8、科举制的雏形——开科取士试行于唐代。

()9、中秋节、春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近世三大传统节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一
第一章、第二章
一、填空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的总和。

、《孙子兵法》是学派的经典著作。

、法家学派、兵家学派、名家学派、阴阳五行家学派
、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周敦颐、张载、朱熹、程颢
、“疱丁解牛”的故事说明只有顺应自然来接人待物,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
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天人之辩”中的思想。

、天人交相胜的观点、天道自然的思想、天人相分的观点
、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
、先秦时代讲动变最深刻、最丰富的著作是。

、《论语》、《庄子》、《易传》、《孟子》
2、明清实学
明末至清朝,从宋明理学中分化出来一股与之对立的新的社会思潮。

它的基本特征是“崇实黜虚”,鄙弃宋明理学的空谈心性,束书游谈的空疏学风,造就了一代新的思潮与学风,对近代中国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大致经历三个阶段:明清之际的经世之学,清中叶的乾嘉之学,晚清的公羊之学。

3、名实之辩
中国古代哲学中,作为认识论与逻辑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自先秦以来一直就有着名实之辩。

“名”指名称或概念;“实”则指实在,即名称或概念所称谓的客观事物。

“名”和“实”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

四、简答题
3、明清实学的思想有哪些特点
答:第一,经世致用的精神,即反对学术研究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政治联系起来,用于改革社会。

第二,实事求是的精神。

即科学精神,不
仅指的是对自然科学的积极探索,还指科学的认真研究态度。

第三,独立的批判精神与启蒙意识,从不同角度冲击了封建主义的传统思想,闪耀着时代的火花。

LDAYt。

LDAYt。

4、天人之辩主要有那些观点
4、、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