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属植物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的响应学位论文

枫香属植物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的响应学位论文
枫香属植物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的响应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

枫香属植物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的响应Plants of the genus (liquidambar.) with different degree

of drought stress response

TCLC: Secrecy: UDC : No. :

Plants of the genus (liquidambar.) with different degree of

drought stress response

A Thesis Submitted to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Spec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Master Degre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Candidate: Zhang Ling

Supervisor: Prof. Duan Hongping and Chen Yitai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Pathology of Yunnan Province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CHINA

May 2013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3)

1文献综述 (6)

1.1枫香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6)

1.1.1枫香属植物的分类、分布、用途及生物学特性 (6)

1.1.2 枫香属植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7)

1.2林木生长和水分状况的关系 (9)

1.2.1水分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9)

1.2.2水分亏缺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10)

1.2.3 水分亏缺对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1)

1.2.4水分亏缺对植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12)

1.2.5 水分亏缺对植物渗透调节作用的影响 (13)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2 材料与方法 (16)

2.1技术路线 (16)

2.2研究方法 (17)

2.2.1供试材料 (17)

2.2.2试验设计 (17)

2.3 研究内容与指标测定方法 (17)

2.3.1 植株生长指标的测定 (17)

2.3.2植株生理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18)

2.3.2.1 植株SPAD值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18)

2.3.2.2 植株部分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19)

2.3.2.3 植株养分含量的测定 (19)

2.3.2.4 植株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测定 (19)

1)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测定 (19)

2)无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测定 (19)

3) 水分指标的测定 (20)

2.3.2.5 质膜相对透性的测定 (20)

2.3.2.6 根系活力测定 (20)

2.4 数据处理与综合评价方法 (21)

3结果与分析 (21)

3.1干旱胁迫对3种枫香植株生长的影响 (21)

3.1.1 干旱胁迫对幼苗成活率的影响 (21)

3.1.2干旱胁迫对3种枫香幼苗株高生长的影响 (22)

3.1.3 干旱胁迫对枫香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24)

3.2干旱胁迫对3种枫香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5)

3.2.1干旱胁迫对枫香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5)

3.2.1.1 干旱胁迫对3种枫香叶片Fv/F0值的影响 (25)

3.2.1.2 干旱胁迫对3种枫香叶片Fv/Fm值的影响 (27)

3.2.1.3干旱胁迫对3种枫香叶片ΦPSⅡ的影响 (28)

3.2.1.4 干旱胁迫对3种枫香叶片qP的影响 (29)

3.2.1.5 干旱胁迫对3种枫香叶片NPQ的影响 (31)

3.2.1.6干旱胁迫对3种枫香叶片ETR的影响 (32)

3.2.1.7 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枫香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 (33)

3.2.2水分亏缺对枫香幼苗叶片部分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4)

3.2.3干旱胁迫对枫香幼苗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35)

3.2.4干旱胁迫对枫香幼苗叶片渗透调节作用的影响 (36)

3.2.4.1干旱胁迫对枫香幼苗叶片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36)

3.2.4.2 干旱胁迫对枫香幼苗叶片无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37)

3.2.4.3 干旱胁迫对枫香幼苗叶片水分含量的影响 (38)

3.2.4.4 干旱胁迫对枫香幼苗叶片水势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40)

3.3 干旱胁迫对3种枫香幼苗根系形态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42)

3.3.1 干旱胁迫对3种枫香根系构型的影响 (43)

3.3.2干旱胁迫对枫香根系养分含量的影响 (44)

3.3.3干旱胁迫对枫香根系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45)

3.3.4干旱胁迫对枫香根系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46)

3.3.5 干旱胁迫对3种枫香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46)

3.3.5.1干旱胁迫对3种枫香根系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46)

3.3.5.2 干旱胁迫对3种枫香根系无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48)

3.3.6 干旱胁迫对3种枫香根系活力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48)

3.4 3种枫香叶片与根系指标的抗旱性综合评价 (50)

3.4.1 3种枫香叶片抗旱性指标筛选与评价 (50)

3.4.2 3种枫香根系抗旱性指标的筛选与评价 (51)

3.4.3 3种枫香幼苗的耐旱性综合评价 (52)

4讨论 (54)

4.1水分亏缺与枫香属植物生长的关系 (55)

4.2水分亏缺与枫香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关系 (56)

4.3水分亏缺对枫香养分吸收的影响 (57)

4.4 水分亏缺对枫香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58)

4.5 水分亏缺与枫香渗透调节作用的关系 (59)

4.6 水分亏缺对枫香根系构型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60)

5结论 (61)

5.1枫香幼苗生长及表型变化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61)

5.2 枫香叶片生理生化反应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62)

5.3 枫香根系形态及生理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63)

5.4 3种枫香幼苗的耐旱性综合评价 (63)

参考文献 (64)

致谢 (72)

摘要

枫香属(Liquidambar.)植物为金缕梅科落叶乔木,作为我国南方林区主要造林树种,适应性、萌芽力强,天然更新容易,生长迅速,抗污能力强,耐干旱瘠薄,生长适应性广,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还具有广泛的生产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自然干旱法,以正常浇水为对照,依据干旱时间设置处理水平,对3种枫香两年生实生苗进行干旱胁迫试验,每隔4-6d开始测定各项动态指标,一个月后复水观察统计死亡率,测定部分生理生化指标,保留一半,继续干旱处理另一半,干旱至60d时复水一周,统计死亡率,测定部分生理生化指标,通过反复干旱试验,以探讨3种枫香苗的耐旱性强弱,结果如下:

(1)干旱30天复水后,缺萼枫香无死苗现象,中国枫香死亡率为0.85%,北美枫香死亡率为5.12%;干旱60d后复水一周发现,3种枫香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死苗现象,缺萼枫香死亡率约为18%,中国枫香与北美枫香死亡率分别为19.66%、6.84%。株高净生长量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一直处于降低的趋势,总体生长幅度低于对照组。3种枫香幼苗生物量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根、茎、叶、总生物量均降低,叶重比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处于降低趋势,茎重比升高,根重比先降低后又升高。表明干旱胁迫会改变枫香株高生长、生物量在各器官间的分配比例以及幼苗存活率,其中根、茎比例增加和叶重比减少会有利于其在干旱条件下吸收水分和维持水分平衡。

(2)短期(30d)干旱胁迫条件下,3种枫香Yield、qP、ETR在干旱12d左右均出现不同程度地降低,NPQ则出现缓慢上升的趋势。Fv/F0、Fv/Fm在干旱24d左右开始降低。缺萼枫香与中国枫香在短期干旱(30d)与长期干旱(60d)胁迫下,其Yield、Fv/F0、Fv/Fm、qP、ETR降低,NPQ升高,而北美枫香各参数在短期干旱(30d)时与对照相比均无明显差异,处理60d后与对照组相比,其Yield、qP、Fv/F0、qN、ETR降低,Fv/Fm不变。说明枫香苗叶片色素吸收的光能出现不正常的散失,导致暗适应条件下的初始荧光值增大,即荧光发射散失的能量比例增大。

(3)缺萼枫香在短期(30d)干旱条件下,叶片SOD活性上升、SOD/CAT值降低、MDA含量降低,长期干旱(60d)则导致SOD活性降低、POD活性升高、SOD/POD、SOD/CAT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降低;中国枫香在短期干旱(30d),叶片SOD活性降低,POD活性升高,SOD/POD、SOD/CAT值降低,MDA含量升高,CAT活性无明显变化,长期干旱(60d),SOD活性升高,SOD/POD值升高,SOD/CAT值降

低,MDA 含量降低。北美枫香在短期干旱(30d),叶片SOD/POD值上升,MDA 含量升高,长期干旱(60d),SOD与POD活性均出现不同幅度地降低,SOD/POD 值升高。中国枫香根系SOD活性、CAT活性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OD活性先降后升,SOD/POD值降低,SOD/CAT值先升高后降低;缺萼枫香根系SOD活性、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SOD/POD值、SOD/CAT值先升高后降低,POD值升高;北美枫香的SOD活性、CAT活性、SOD/POD值先升高后又降低,POD活性、SOD/CAT值降低,MDA含量均处于上升趋势。说明在一定的胁迫程度和时间内,枫香能够激活SOD、POD 、CAT等酶活性来调节胁迫对其造成的伤害。

(4)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枫香叶片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变化,缺萼枫香叶片N含量有所上升,中国枫香无一致变化,北美枫香在干旱60d以后叶氮量降低。缺萼枫香叶片C/N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中国枫香与北美枫香则表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根系有机C、全N、C/N比均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

(5)3种枫香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有机渗透物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根系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均有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无一致变化,叶片Ca2+、Mg2+含量稍有降低的趋势,K+含量有上升的趋势,根系无机渗透离子(Ca2+、K+、Mg2+)含量均稍有上升的趋势。在短期内,随干旱时间的延长,3种枫香叶片相对含水量(RWC)逐渐降低,水分饱和亏缺(WSD)逐渐升高,组织密度(TD)在干旱的前12d有所降低,在干旱的后期有逐渐升高的趋势,3种枫香叶水势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逐渐升高。

(6)3种枫香根系比根长(SRL)、比表面积(SRA)、相对表面积(RSA)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平均直径(ARD)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枫香根系活力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其中中国枫香随干旱时间延长根系活力上升,缺萼枫香有升有降,北美枫香则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根系活力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根系相对电导率及根冠比升高。表明短期干旱促进了枫香苗根系的生长,长期干旱抑制了根系生长。

(7)通过主成分分析对3种枫香叶片与根系的性状指标进行筛选,优选出最具代表性的21项指标对3种枫香实生苗的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种枫香的耐旱性强弱顺序依次为缺萼枫香>北美枫香>中国枫香。

关键词:干旱胁迫;枫香;死亡率;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根系形态;渗透调节

Response of plants of the genus (Liquidambar.) to different degree of drought stress

Zhang Ling (Environment Science)

Directed by professor Duan Hongping and Chen Yitai

ABSTRACT

(Liquidambar.) plants is the deciduous arbor, which belongs to hamamelidaceae , (Liquidambar .) as one of the main forest tree species in south China, has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ful adaptability, powerful budding force, natural regeneration, rapid growth and resistant to contamination; It can survive in the dry barren mountains, hillsides, cliffs and stones and grow well in red soil. Growth and adaption widely, Not only it has important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has extensive application value in production. This research adopts randomized block experiment design, with normal irrigation as contrast, on the basis of drought time setting treatment, the three kinds of sweet gum was born two years the west to drought stress test, natural dry method is used, every 4 to 6 d to determine the dynamic indexes, a month later after water watch mortality statistics, determination of som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keep half, continue to drought do the other half, when drought and 60 d after water week, mortality statistics, determination of som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through repeated drought experiment, to research the drought resistance strength of three kinds of maple seedling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After 30 days water deficit and recover, L.acalycina no deadth phenomenon, L.formosana and L.styraciflua are appear different degrees of death phenomenon, L.formosana mortality was 0.85%, and L.styraciflua mortality was 5.12%; after drought 60 d found that three maple seedlings are different degrees of death phenomenon, L.acalycina mortality was about 18%, China of north American maple with liquidambar L.formosana and L.styraciflua mortality were 19.66%, 6.84% respectively.Plant height net growth along decreased with the elongation of drought stress time. with the prolonged drought stress has been on the decrease tendency, in the arid first 18 d reduce tendency obvious, leveling off after 18 d, the overall growth rate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ree kinds of sweet gum seedling biomass with the elongation of drought stress time, the root, stem and leaf, total

biomass were under lower trend, leaf weight ratio with trend of reduce in the extension of drought stress time, stem weight than up, the root weight ratio first decreases and then increases.It will facilitate the absorption of moisture indry conditions and maintenance of water balance.

(2)Short-term (30 d) drought stress conditions, the actual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of three kinds of sweet gum (Yield), coefficient of photochemical quenching (qP), non cyclic electron transport rate (ETR) in drought around 12 d are reduced in different degrees, NPQ was a slow upward trend. PS Ⅱpotential activity (Fv/F0), maximum quantum yield of photochemical reaction (Fv/Fm) in drought around 24 d began to decrease. L.acalycina and L.formosana in the short term drought (30 d) and long-term (60 d) drought stress, the Yield, Fv/F0, Fv/Fm, qP, ETR is reduced, NPQ increased, while the L.styraciflua each parameter in the short-term drought (30 d) there were no obvious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controls, processing after 60 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actual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coefficient (Yield) and photochemical quenching (qP), PSⅡ potential activity (Fv/F0) and 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fficient (qN), non cyclic electron transport rate (ETR) is reduced, the PSⅡ maximum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Fv/Fm) remains the same.Illustrate maple seedlings leaf pigments absorb light energy dissipating appear abnormal, lea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dark adaptation the initial fluorescence value increased, the fluorescence emission dissipating energy ratio increased.

(3)L.acalycina in short term (30d) under drought condition, leaf SOD activity increased, SOD/CAT value decreased, MDA content decreased, the long drought (60 d) results in the decrease of SOD activity, POD activity increased, SOD/POD, SOD/CAT were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control subjects; L.formosana in the short-term drought (30 d), the leaf SOD activity decreased and POD activity increased, SOD, POD, SOD/CAT value decreased, MDA content increased, the CAT has no obvious change, and prolonged drought (60 d), the SOD activity increased, SOD/POD increased value, SOD/CAT value decreased, MDA content decreased. L.styraciflua in the short-term drought (30 d), leaf SOD/POD value rise, MDA content increased, the long drought (60 d), SOD and POD activity showed different amplitude reduced, SOD/POD value increased. L.formosana root SOD activity, CAT activity showed a trend of reduce the rise, fall after rise first POD activity, SOD/POD value is reduced, SOD/CAT value increases after the first reduce; L.acalycina root SOD activity, CAT activity increased after lower first, SOD/POD, SOD, CAT values decrease after rising first, POD value increased; L.styraciflua SOD activity, CAT activity, SOD/POD value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POD activity,

SOD/CAT value decreased, MDA content are rising.Indicated a certain stress level and time, Liquidambar.able to activate SOD, POD,CAT activity to regulate the stress of their damage.

(4)Maple leaf organic carbon content has a slow upward trend with the elongation ofdroughtstress time., but the upward trend is not obvious, L.acalycina leaf N content is increased, there is no consistent change in L.formosana, L.styraciflua leaf nitrogen content decrease after drought 60 d.L.acalycina leaf C/N showed a certain degree of decline, L.formosana and L.styraciflua was showed a rising trend. the root system of organic C, total N and C/N ratio changes with the degree of drought stress, showing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pecies.

(5)Three kinds of sweet gum leaf soluble sugar content,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proline content has the varying degree rise, the root system of organic osmoregulation substances soluble protein and proline content were rising trend, no consistent change in soluble sugar content .Ca2+, Mg2+ content is slightly lower trend, K+ content has a tendency to rise, root penetration of inorganic ion (Ca2+, K+, Mg2+) levels were slightly rising trend. In the short term, with the extension of drought time, three kinds of maple leaf 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 gradually reduced, water saturation deficit (WSD), organization (TD) in dry density before 12 d, has a rising trend in the late dry, three maple bay leaf water potential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ing of soil water content.

(6)Three kinds of sweet gum specific root length (SRL), specific surface area (SRA), relative surface area (RSA) all showed a trend of reduce the rise, but long-term drought (60 d) causes specific root length (SRL), specific surface area (SRA), relative surface area (RSA) decreases, and the average diameter (ARD) showed lower before rising trend, with the elongation of drought stress time, the three kinds of sweet gum root activity showed obvious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s, including L.formosana fragrance rising along with the prolonged drought, root activity, L.acalycina and L.styraciflua were the extension of drought stress time, root activity has been in a downward trend, root rela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root cap ratio increases.It demonstrated that short-term drought promotes liquidambar seedling root growth, long-term droughts inhibit the growth of the root system.

(7)Throug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three kinds of maple leaf and root traits of index screening, selected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21 indicators to evaluate drought resistance of the west between three kinds of sweet gu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rought resistance of the three kinds of sweet gum strength order is L.acalycina>

L.styraciflua > L.formosana.

Key words: Drought stress, sweet gum, mortality,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root morphology, osmotic adjustment

1文献综述

1.1枫香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1.1.1枫香属植物的分类、分布、用途及生物学特性

枫香树属(Liquidambar)植物为虎耳草目枫香科下的一属,以前也曾被纳入金缕梅科(Hamamelidae),在北半球第三纪到第四纪广泛分布,北美地区第三纪、东亚日本、中国、欧洲的第三纪可以见到枫香类植物保存的叶片,木材,聚合果化石,属第三纪孑遗植物。在我国枫香属植物分布时间范围很广、著名山旺中新世、浙江临海下南山中新世、南宁凤岭均发现过叶片化石,至今保留下来的枫香属植物约有5个对应现代种,同样在西亚、东亚到北美仍旧有分布、但是分布区仅局限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北热带范围内,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性质的属。

枫香属包括中国枫香(L.formosana) 苏合香 (L.orientalis) 缺萼枫香(L.acalycina) 美国枫香 (L.styraciflua) 4 个种和枫香的一个变种山枫香 (L.formosana

var.monticola) 其中中国枫香、缺萼枫香、山枫香分布于我国华北以南、台湾、老挝、越南北部地区,为东亚种,苏合香为西亚种,主要分布在土耳其西南部和希腊的罗得岛地区,美国枫香为北美种分布于北美洲东部,从纽约州到墨西哥东部以及危地马拉。枫香属的同工酶[1]和分子系统发育[2]的研究表明,苏合枫香与北美枫香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比起其他现存的种,因为他们生活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尽管地理位置不同(shi. etal)[3]支持北美枫香与苏合枫香是复系(并系)种,以及morris等[4]评估了这

两个种具有相同的分支时间,根据分析的五个非编码序列数据,他们证实了其他研究人员的发现。

枫香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西至四川、贵州、云南,南至广东,东至台湾,垂直分布于海拔在1000-1500m的南方丘陵及平原地区。枫香属植物是我国亚热带地区优良速生落叶阔叶树种,在鄂东南低丘马尾松林中是重要的伴生树种,其在天然和人工林的更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5],也是改良土壤、美化环境、

保持水土的首选树种,其性耐火烧,耐干旱瘠薄,素有“荒山先锋”之称,也是香茹、木耳栽培段木的重要来源。其材质均匀,纹理美观,是胶合板和造纸的良好用材树种,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6]。此外,枫香树冠广裘,气势雄伟;十月上旬秋叶色泽始红,渐五彩斑斓、靓艳醉人,为欧美著名园景树种、行道树,被广泛种植在小区庭园、公园绿地和风景区等场所:孤植、丛植、群植均相宜,纯林者,霜侵红叶、层林尽染,更为壮观。更因生长快、生物量大、萌发力强、根深抗风,很强的土壤适应性,水域

、边林地、干燥沙地都能生长,同样适合做用材林、防护林和湿地生态林。因其对SO

2有较强的抗性,适合在污染较重的工厂、城区栽植绿化,其树脂有香气,可用来Cl

2

调配香料,其树皮、叶片、果实含有丰富的萜类、黄酮类、酚酸类、苯丙素类、挥发油类化合物,可作为治疗湿热肿毒等症状的中药材。总之,枫香树属植物所含化合物类型丰富,药理作用多样且显著,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枫香为高大落叶乔木,幼树树皮灰褐色,平滑,老树树皮暗褐色,有粗糙的纵裂痕,单叶互生 3-5 裂(偶而可见 1-2 裂) 多为草质或革质,边缘有细锯齿,冬季变黄或变红,春季新叶与花约同时绽开,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密集的圆锥花序,有许多黑色的小鳞片混生,雌花头状花序,花柱2枚,紫红色,也有少许的鳞片混生,枫香系风媒授粉的异系交配体系,3- 4月开花,10月下旬果实成熟,枫香果穗球形,果径2.5-3.5cm,由多数蒴果组成。蒴果2裂,具宿存的花柱及刺状萼片,种子黑褐色,长椭圆形,微扁,长6-7mm,宽2mm,顶端及两侧有翅,连翅长8-10mm,每一蒴果内仅1-2枚可孕性种子,其余多数为不孕性种子,且细小,多角形,黄白色,无翅,枫香结实大小年现象明显。

1.1.2 枫香属植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早在20世纪60 年代,国外对枫香属植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要对美国枫香、苏合枫香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包括栽培、育种等方面。Wells[7]等人对美国枫香的地理变异研究开展得较早,Honey[1]对采用同工酶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美国枫香,苏合香,缺萼枫香的种间分化关系。分析了22 个同工酶位点,统计分析出种间的聂氏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Hoey等[8]还研究了美国枫香、枫香、缺萼枫香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发现在美国枫香的两个起源地美国东部和墨西哥的群体内的分化较小,且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很高,说明两地的亲缘关系较近枫香和缺萼枫香群体内的分化也较小,群体间相似系数很高,枫香与缺萼枫香之间也有较高的遗传相似系数0.82 说明枫香与缺萼枫香之间是亲缘关系较近的种(Li etal)[9]用matK基因的序列研究枫香属种间的遗传分化根据其基因差异得出了枫香、美国枫香、苏合香之间的遗传距离,研究了其地理变异规律,近年来关于枫香属的研究鲜有报道,最近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金缕梅科的系统发生学,通常在这些研究中的枫香样品大多数取自华盛顿植物园和中国植物园,有一个研究使用的样品物种是从土耳其取样的[10],有两个初步的研究是基于Trn和matK regions对cpDNA的研究[11, 12]。枫香属的同工酶[1]和分子系统发育[2]的研究表明,苏合枫香与北美枫香具有更亲密的关系比起其他现存的形式,因为他们生活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尽管地理位置不同,(shi etal)[3]支持北美枫香与苏合枫香是复系(并系)的,以及Ickert Bond等[10]评估了这两个种具有相同的分歧时间根据分析的五个非编码序列数据,他们证实了其他研究人员的发现。

国内对枫香研究开展相对较晚,主要是对其育苗和繁殖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施季森等解决了枫香的总杆扦插组培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等快繁技术,具有较高的成活率,枫香下胚轴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也得到了开展,但枫香的遗传育种研究开展的范围不是很广,仅涉及到优树选育及其子代变异的研究, 施季森等对选择出的 75 株枫香优树及南京 1 株生长良好的枫香优树上采集的种子进行了苗期子代测定和生长节律分析,分析了75个半同胞家系苗期的11 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大部分性状的变异系数在20%- 30%范围内,苗高、地径、茎鲜重的遗传力比较高,分别为0.541 0.431和0.45认为其受中度至强度遗传控制。研究发现各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和表型相关系数都比较大。陈凤毛等对优树子代多点区域测定结果表明:家系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树高、年高、地径及冠幅和分枝数的加性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4.98% 9.67% 5.91% 12.78% 5.16% 6.73% 6.24% 10.57%和 4.95% 11.78%,并从中选择出了一批优良的家系作为改良的材料,获得了较大的遗传增益。施季森[13]对枫香种子成熟期的指标进行了研究。认为用枫香果实的含水量来预测中国枫香种子的成熟期较为可靠,研究还发现种子内粗脂肪的含量随种子的成熟而增加,当种子达到完熟期时,粗脂肪的含量稳定在32.5%左右。陈凤毛等[14]对枫香家系研究种子的粗脂肪、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等成分含量进行提取研究,发现种子内粗脂肪含量约31.5%,可溶性糖含量约为 3.34% 淀粉含量约为 2.33%,蛋白质平均含量为 15.7%,近几年枫香在家系水平的遗传改良研究被广泛的开展。施季森等[15]从安徽天然和人工群体中共选出枫香优树 90 株并对其种子的生物学特性,苗期生长节律,多点造林测定,叶色变异等进行了研究,对枫香不同季节单宁物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国外对美国枫香研究也比较全面,对种子特性的研究也较多,研究发现美国枫香在八月中旬达到生理成熟,成熟时果实含水量在70%左右。美国枫香结实同样具有大小年现象,种子年产量变化很大,美国枫香种子具浅休眠特性,但休眠程度差异较大,一般在3左右层积24周可解除休眠Winstead(1971)[16]报道。

近年来,孟现东[17],何贵平[18],冷华妮[19](2009)等人分别对枫香地理变异及其遗传多态性、不同种源枫香对氮磷水平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孟现东从枫香的种子性状,苗期生长量,苗期适应性及叶色变异 4 个方面进行地理变异研究,同时应用RAPD

分子标记从DNA水平研究了枫香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合美国枫香的引种工作,还开展了枫香与美国枫香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种子性状的变异与采种地年均温和降水量负相关苗期生长量落叶时间和冻害与纬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通过RAPD分子标记研究发现:枫香群体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种间对比RAPD标记显示枫香与美国枫香的相似系数为0.8325说明两者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根据枫香苗期表型性状包括生长量、叶色变化、适应性对种源进行聚类分析,同时结合RAPD 分子标记的分析结果发现枫香的地理变异呈现纬向变异为主,经向为辅的经纬双向变异模式。何贵平[18]等对来自8省(区)的20个枫香种源在上海松江进行了造林试验,对两年生幼林的树高与地茎测定发现,种源和地势均是造成性状差异的因素。冷华妮等[20, 21]通过盆栽方法研究了7个种源枫香对氮(磷)水平的响应差异,发现不同种源生物量在4个氮水平中差异极显著。低氮时,延平种源生物量最高,南昌和南丹种源在各水平均有较高生物量,且延平和南昌种源叶片具有较好的氮、磷养分平衡机制。随磷胁迫的加剧,各种源的生物量和氮、磷吸收量减少,而利用率增加。此外,部分研究人员还对枫香脂、枫香精油、枫香槲寄生、枫香秋叶色素变化、枫香总黄酮、枫香抑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22-26]。

1.2林木生长和水分状况的关系

我国森林面积 1.75亿hm2,覆盖率18.21%,活立木蓄积和森林蓄积量分别为136.18亿hm2和124.56亿hm2,中国的森林面积占世界的4.5%,居俄罗斯、巴西、美国和加拿大之后,位居全球第五,蓄积量居全球第六,但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9.6%的61.52%,居世界130位,人均占有面积0.132hm2,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0.6hm2的22%,居134位。森林植物的每一阶段生活史几乎都离不开水,当土壤水分不足时,植物体的高生长、直径生长、繁殖及幼苗成活,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严重时会出现萎焉甚至死亡。森林依赖于水分存在和发展,我国的森林植被主要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主要分为寒温带针叶林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热带季雨林和雨林、非地带性森林区。

1.2.1水分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植物的水分生理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一方面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使地上部分各器官保持一定的膨压,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植株又通过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散失掉,在这一对相互矛盾的过程相互协调统一的情况下保证了植株的正常发育。充足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水分缺乏,植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其原因主要是:首先,水分是植物细胞扩张生长的动力。植物细胞在扩张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使细胞产生膨胀压力,如果水分不足,扩张生长受阻,植株生长矮小。例如:禾谷类作物在拔节和抽穗期间,主要靠节间细胞的扩张生长来增加植株高度,此时需要水分较多,如果严重缺水,不仅植株生长矮小而且有可能抽不出穗子,导致严重减产。其次,水分是各种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植物生长首先需要一定的有机物作为建造细胞壁和原生质的材料,这些材料主要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水是光合作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缺水光合作用降低。同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向生长部位运输也需要水分。缺水时有机物趋于水解,呼吸作用急剧增加,这些都不利于植物生长。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植物生长很快个大枝长、茎叶柔嫩、机械组织和保护组织不发达,植株的抗逆能力降低,易受低温、干旱和病虫的危害。水分状况对植物形态的影响主要通过水分供应进行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其积累量的大小直接反映在株高、茎粗、叶面积和产量形成的动态变化上。在水分胁迫下,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枝条节间变短,叶面积减少,叶数量增加缓慢,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减慢或停止,细胞伸长受到抑制,生长速率大大降低。遭受水分胁迫后的植株个体低矮,光合叶面积明显减小、产量降低。对生理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渗透调节以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等方面。

1.2.2水分亏缺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是以光合作用理论为基础,利用植物体内叶绿素 a 荧光作为天然探针,研究和探测植物光合生理状况及各种外界因子对其影响的新型植物活体测定的诊断技术,该分析技术具有快速、对环境变化十分灵敏和非破坏性等优点,被称为探测和分析植物光合生理与逆境胁迫关系的理想技术。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是在1931年由德国Kautsky&Hirsch教授发现的,又称为Kautsky效应。正常情况下,叶绿素吸收的光能主要通过光合电子传递、叶绿素荧光发射和热耗散3种途径来消耗[27]。这3种途径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关系,光合作用和热耗散的变化会引起荧光发射的相应变化。因此,可以通过对荧光的观测来探究光合作用和热耗散的情况[28, 29]。白志英等[30]通过干旱胁迫对小麦代换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干旱胁迫条件下,PSⅡ的光化学活性受到抑制,不同代换系与亲本的Fo增加,而Fm、Fv、Fv/Fm、Fv/Fo降低。褚建民等[31]对欧李幼苗的研究也得到相同的结果。这表明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PSⅡ反应中心受到破坏或可逆失活。綦伟等[32]对干旱胁迫下不同葡萄砧木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的影响时发现,干旱胁迫下,3种砧木的共同趋势是可变荧光(Fv)升高,最大荧光 (Fm)、实际光能转化效率 (ΦPSⅡ)和可变荧光与最大荧光比(Fv/Fm)降低,但品种变幅不同。周朝彬[33]等在对干旱胁迫时胡杨光合和叶绿素

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发现Fv/Fm,Fv/Fo,ΦPSⅡ,ETR和qP随着干旱胁迫的降低而上升趋势,NPQ则呈下降趋势,表明干旱胁迫加重造成光抑制,增加的NPQ表明多余的光能以热的形式耗散掉,防止了光合器官的破坏。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是植物水分胁迫危害的一种理想监测手段。干旱胁迫下,二年生金太阳杏的Fv、Fm、Fv/Fm、Fv/Fo等参数下降,且参数间相关性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下降而逐渐减弱[34];小麦旗叶的T1/2值减少,Fv/Fm和Fv/Fo降低,胁迫程度越大其下降幅度越大[35];随着水分的降低,玉米和冬小麦幼苗的Fo增大,而Fv、Fv/Fm、Fv/Fo显著降低[36, 37]。说明干旱胁迫下植物的PS II原初光能转换效率、潜在活性降低,进而影响光合电子传递的正常进行[38]。正常生理状态下,绝大多数C3植物的Fv/Fm在0.8-0.85之间[39],当Fv/Fm 下降时,代表植物受到了胁迫。在正常条件下该参数变化极小,不受物种和生长条件的影响。

1.2.3 水分亏缺对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植物细胞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由于叶绿体、线粒体和质膜上每时每刻发生的电子传递过程中的电子泄漏,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可避免地总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活性氧会导致生物大分子及膜系统的过氧化反应而损伤细胞。但植物细胞具有由多种抗氧化剂分子及抗氧化酶所组成的抗氧化系统,从而将活性氧控制在细胞可忍耐的水平。植物抗氧化酶系统有一系列的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专一性过氧化物酶(APX)、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组成[40]。通过各抗氧化酶的协同作用,可把细胞内产生的具有很强氧化活性的活性氧如O2·-、H2O2、OH.等直接或间接地清除,防止了活性氧的级联放大作用,阻止和延缓了细胞膜系统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及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的氧化损伤,保障了细胞内各种生命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抗氧化酶系统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1]。干旱胁迫时活性氧增加,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造成不可逆诱导的膜脂过氧化是造成植物细胞膜受到损伤的关键因素[42]。植物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与其抗旱能力密切相关。SOD、CAT、POD等组成的抗氧化酶系统是植物体内高效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其SOD/POD、SOD/CAT的正常酶活比不平衡均可诱导活性氧自由基的增加,造成植物的氧化损伤[43, 44]。MDA是细胞膜脂肪酸发生氧化损伤时的产物,其含量大小表征膜脂过氧化和细胞损伤程度[4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 (POD)通过清除自由基,可减轻和阻断脂质过氧化作用,保护植物细胞膜质膜免受损伤[4]。应叶青[46]等对毛竹幼苗生理特性的研究时发现,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强,SOD活性、CAT活性和MDA 含量显著上升。吴中军[47]等在对琴叶榕的研究中发现,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强,丙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研究进展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研究进展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摘要:植物在经受干旱胁迫时,通过细胞对干旱信号的感知和传导,调节基因表达,产生新蛋白质,从而引起大量形态、生理和生化上的变化.干旱胁迫对植物在细胞、器官、个体、群体等水平的形态指标有显著影响,也会影响其光合作用、渗透调节、抗氧化系统等生理生化指标.植物对干旱胁迫分子响应较复杂,包括合成一些新的基因如NCED、Dehydrin基因和CBF、DREB等转录因子.另外,干旱胁迫还能造成蛋白质组学的变化. 关键词干旱胁迫;生态响应;生理机制;研究进展干旱作为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基因表达、分布以及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限制了作物的大面积扩展。植物对干旱的适应能力不仅与干旱强度、速度有关,而且更受其自身基因的调控。在一定干旱阀值(drought threshold)胁迫范围内,很多植物能够进行相关抗旱基因的表达,随之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及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从而显现出抗旱性的综合性状。因此,从植物本身出发,深入研究植物的抗旱机理,揭示其抗旱特性,提高植物品种的抗旱耐旱能力,以降低作物栽培的用水量,同时最大程度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科学选育适宜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优良作物品种,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们所特别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生存资源、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人们更应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作物逆境生物学的基础研究。 一、植物抗旱基因工程研究新进展 (一)与干旱胁迫相关的转录因子研究 通过转化调节基因来提高植物脱水胁迫的耐性是一条十分诱人的途径.由于在逆境条件下,这些逆境相关的转录因子,能与顺式作用重复元件结合,从而调节这些功能基因的表达和信号转导,它们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过量表达会激活许多抗逆功能基因的同时表达.胁迫诱导基因能增强胁迫反应的耐力,不同的转录因子参与胁迫诱导基因的调控.遗传研究已经鉴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的抗盐性: 我国长江以北以及沿海许多地区,土壤中盐碱含量往往过高,对植物造成危害。这种由于土壤盐碱含量过高对植物造成的危害称为盐害,植物对盐害的适应能力叫抗盐性。根据许多研究报道,土壤含盐量超过0.2%~0.25%时就会造成危害。钠盐是形成盐分过多的主要盐类,习惯上把硫酸钠与碳酸钠含量较高的土壤叫盐土,但二者同时存在,不能绝对划分,实际上把盐分过多的土壤统称为碱土。世界上盐碱土面积很大,估计占灌溉农田的1/3,约4×107ha,而且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盐碱面积将继续扩大。我国盐碱土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和海滨地区,盐碱土总面积约2~7×107ha,而且这些地区都属平原,盐地土层深厚,如能改良盐碱危害,发展农业的潜力很大,特别应值得重视。 土壤盐分过多对植物的危害: 1.生理干旱: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多,由于渗透势增高而使土壤水势降低,根据水从高水势向低水势流动的原理,根细胞的水势必须低于周围介质的水势才能吸水,所以土壤盐分愈多根吸水愈困难,甚至植株体内水分有外渗的危险。因而盐害的通常表现实际上是旱害,尤其在大气相对湿度低的情况下,随蒸腾作用加强,盐害更为严重,一般作物在湿季耐盐性增强。 2.离子的毒害作用:在盐分过多的土壤中植物生长不良的原因,不完全是生理干旱或吸水困难,而是由于吸收某种盐类过多而排斥了对另一些营养元素的吸收,产生了类似单盐毒害的作用。 3.破坏正常代谢:盐分过多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蛋白质代谢影响很大。盐分过多会抑制叶绿素生物合成和各种酶的产生,尤其是影响叶绿素-蛋白复合体的形成。盐分过多还会使PEP羧化酶与RuBP 羧化酶活性降低,使光呼吸加强。生长在盐分过多的土壤中的作物(棉花、蚕豆、番茄等),其净光合速率一般低于淡土的植物,不过盐分过多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初期明显降低,而后又逐渐恢复,这似乎是一种适应性变化。盐分过多对呼吸的影响,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呼吸作用降低,也有些植物增加盐分具有提高呼吸的效应,如小麦的根。呼吸增高是由于Na+活化了离子转移系统,尤其是对质膜上的Na+、K+与A TP活化,刺激了呼吸作用。盐分过多对植物的光合与呼吸的影响尽管不一致,但总的趋势是呼吸消耗增多,净光合速度降低,不利于生长。 一、实验目的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成株生长等。不同种类的植物受盐胁迫影响的程度也各不相同。本实验主要观察Na2CO3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探讨小麦种子在盐胁迫下的萌发特性,对小麦的耐盐能力做出了初步评价。通过实验了解盐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掌握种子萌发过程中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芽长、总长、芽重、总重等各项指标的观察和计算方法;各项指标在盐胁迫条件下的变化趋势,绘制盐浓度与生长指标相关曲线,并分析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二、仪器设备和材料 电子天平;培养皿(直径120mm),滤纸(直径125mm定量滤纸若干),500ml、200ml烧杯,250ml 容量瓶,10ml移液管,玻璃棒,镊子,毫米刻度尺,剪刀;次氯酸钠、碳酸钠;小麦种子等。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预处理 (1)种子的预处理:用10%的次氯酸钠消毒10min,蒸馏水冲洗数次后,于培养皿中做发芽实验。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案例分析]生物教学: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 教学活动对象:高一学生 教学活动准备:开放生物实验室,并准备学生活动所需的各类仪器装置;实验所需各种生物、各类污染物等主要由学生自己采集、准备。 教学活动过程:该主题的教学活动过程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1) 教师提出课题“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 学生调查学校周围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现象,分析污染原因。如让学生走访区环保局和环境监测站,随同专业人员采集黄浦江水样、测定水样,调查学校周围环境的空气、水质和绿化现状等。 (3) 学生经过对周边环境的各类污染因素与常见生物的关系的调查和分析后,组成若干课题研究小组(每组3-5人),各自选定实验研究项目。 (4) 各小组相互评议实验研究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然后确定实验研究项目。 (5) 各小组设计具体的实验研究方案。实验方案中应包括以下内容:①研究题目;②研究目的;③实验原理;④所需材料(应具有可行性);⑤具体实验步骤;⑥预期结果。 (6) 师生分别作实验准备。 (7) 在课堂内,各组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小组成员之间应相互协作,相互切磋,共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8) 各组间相互交流实验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相互进行评议和质询,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各组在听取评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或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9) 学生写出实验研究报告,提出自己对实验研究结果的见解。 在“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案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分为形成概念和问题、制定学习计划、开展探究活动、总结发现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教师就“环境污染对生物产生的影响”这一现象要求学生进行多种体验,通过调查活动学生形成一系列概念和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第二阶段开始划分学习小组并进行小组讨论,以选定各自的实验研究项目,制定实验研究计划。第三阶段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开展探究活动,教师给予学生适度的辅导。探究的最后阶段是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来进行总结活动,教师明确提出了实验报告的格式和要求等,并预先制定了相应的量规用于评价学生的整个学习和探究过程。 1.研究课题: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研意识; 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设计和操作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3.参加活动对象:高-年级部分学生(由学生自由报名)。 4,活动的准备: 开放生物实验室,并准备学生活动所需的各类仪器装置。实验所需各种生物、各类污染物等主要由学生自己采集、准备。 5.活动过程: (1)教师就课题"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概述进行科学实验与研究的基本方法。 (2)学生调查学校周围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现象,分析污染原因。如让学生走访区环保局和环境监测站,随同1案例来源:上海故业中学费循蛟老师https://www.360docs.net/doc/169195066.html,/3_anli/3_jijin/jijin_008.htm

沙漠植物对干旱的适应策略

生存有道---沙漠植物对干旱的适应策略 沙漠地区的植物在地球上历尽沧桑,通过自然界选择、优胜劣汰,在长期的进化演替过程中,形成了适应特殊环境条件的能力,表现出对沙漠环境的多种适应方式和适应特性。沙漠植物适应沙漠特殊生境的一般规律表现在:适应能力强(除对气候干旱,高温、日灼等的适应外,许多植物对土壤贫瘠、盐碱,对风蚀、沙打沙割、沙埋等的适应和忍耐性能也很强);结实量大、易更新繁殖(繁殖材料可大量获得,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或具根茎相互转化的功能、具有克隆或可平茬复壮的特性);枝叶特化、根系发育特殊(叶片小或退化以同化枝来进行光合作用,或多浆茎、叶储水保水;根系生长迅速,深根性或水平根发达),生长稳定,长寿或短时间完成生活史(短期生植物,亦称短命植物或短生植物)等。 根系发达、生长迅速 沙漠植物的根系在适应干旱环境的特征上有所不同,在荒漠、半荒漠地区,由于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多在200毫米以下,甚至小于50毫米,沙丘上干沙层很厚,这就迫使生物量大的木本植物的根系向深层发展,以求利用地下水,因此,深根性植物较多,如白梭梭和梭梭的垂直根深达5米以下,深深扎入地下水层,以吸收地下水。柽柳(红柳)的主、侧根都极发达,主根往往伸至地下水层,最深可达10余米。在吐鲁番的坎儿井的竖井中发现,骆驼刺的根系在离地表20米以下

可见。胡杨、沙拐枣属植物的根系多为水平分布,水平根可超过10米;但在地下水8~10米深的吐鲁番沙地上,沙拐枣的根系可垂直向下发展到5米左右,能深达地下水沿毛细管上升的区域;银沙槐水平根发达,垂直根深入沙层2米余,水平根交错盘诘,集中分布在30~50厘米沙层内,长可达10米以上此外,一年生幼苗主根深扎沙土层50厘米,三年的实生苗垂直根生90厘米,根幅约1.5米,银沙槐地上部分生长比根系发育缓慢,当年幼苗地下部分垂直方向的生长近5倍以地上部分的高生长。而我国东部草原地区降水较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50~400毫米,沙漠植物为了充分利用降水,以发展水平根系为主。如沙柳主根发育不明显,水平根极发达,密如蛛网,一丛四年生沙柳,株高3.5米,水平根幅达20余米,为地上部分的五倍多,黄柳垂直根可达3.5米,而向水平伸展常达20米以上。杨柴为浅根性灌木,主根一般深1~2米, 侧根多分布在深10~40厘米深的土层中,2年生侧根长达2.4米,成年植株可达10余米。花棒成年植株根幅可达10余米,最大根幅可达20~30米。分布于干草原地区的差巴嘎蒿垂直根下扎2米左右,水平根向四周强烈扩展,根幅达3米以上。白沙蒿无明显垂直根系,水平根极发达,5年生根幅为冠幅的7.5倍。油蒿虽属深根性半灌木,12龄的植株根深3.5米,但根幅达9.2米,侧根密布在0~130厘米的沙层内,在荒漠地区的沙坡头,油蒿主根深达4.5米。通常沙漠地表层为干沙层,30~40厘米以下为稳定湿沙层,植物发芽后,主根具有迅速延伸,以尽快达到稳定湿沙层的能力。沙漠植物就是利用自身发达的根系,在沙地土壤内或垂直或水平发展

水分胁迫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水分胁迫 英文名称:water stress 定义1:因土壤水分不足或外液的渗透压高,植物可利用水分缺乏而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的现象。 所属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生理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2:因土壤水分不足而明显抑制植物生长的现象。 所属学科:土壤学(一级学科);土壤物理(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1水分胁迫 water stress 水分胁迫(water stress)植物水分散失超过水分吸收,使植物组织含水量下降,膨压降低.正常代谢失调的现象。 植物除因土壤中缺水引起水分胁迫外,干旱、淹水、冰冻、高温或盐演条件等不良环境作用于植物体时,都可能引起水分胁迫。不同植物及品种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不同,影响不一。在淹水条件下,有氧呼吸受抑制,影响水分吸收,也会导致细胞缺水失去膨压,冰冻引起细胞间隙结冰,特别是在严重冰冻后遇晴天,细胞间隙的冰晶体融化后又因燕腾大量失水,易引起水分失去平衡而姜蔫。高温及盐演条件下亦易引起植物水分代谢失去平衡,发生水分胁迫。干旱缺水引起的水分胁迫是最常见的,也是对植物产量影响最大的。水分胁迫对植物祝谢的影响在植物水分亏缺时,反应最快的是细胞伸长生长受抑制,因为细胞膨压降低就使细胞伸长生长受阻,因而叶片较小,光合面积减小;随着胁迫程度的增高,水势明显降低,且细胞内脱落酸(ABA)含量增高,使净光合率亦随之下降,另一方面,水分亏缺时细胞合成过程减弱而水解过程加强,淀粉水解为糖,蛋白质水解形成氨基酸,水解产物又在呼吸中消耗;水分亏缺初期由于细胞内淀粉、蛋白质等水解产物增亥,吸呼底物增加,促进了呼吸,时间稍长,呼吸底物减少,呼吸速度即降低,且因氧化碑酸化解联,形成无效呼吸,导致正常代谢进程紊乱,代谢失调。水分胁迫对植物的严重影:由于水分胁迫引起植物脱水,导致细胞膜结构破坏。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细胞膜结构的存在,植物细胞内有一定的区域化(compartmentation),不同的代谢过程在

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 word (1)

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 张涛 20135937 摘要:近年来SO2污染比较严重,它对植物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植物既受到SO2污染的影响,又对SO2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修复能力。本文总结了关于SO2单一污染物对植物生理生化的直接影响以及其适应机制,并提出对这方面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二氧化硫;植物;抗氧化酶 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所以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是以SO 2 污染为主。特别是近30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更使煤炭以及石油的消耗量达到 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剧了SO 2的排放污染。SO 2 是我国当前最主要 的大气污染物,在个别地区污染相当严重。SO 2 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叶片细 胞后快速溶于细胞中,在细胞内释放出H+、HSO 3-和SO 3 2-等,从而对细 胞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伤害。也可与其它大气污染物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各种硫酸盐,这些成分随雨水共同降落成为“酸雨”,能够导致土壤和水系的酸化,干扰植物的代谢,对生态系统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从而间接地危害人类健康。关 于SO 2 污染环境对植物生理生化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已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 注,并己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近年来,在SO 2 的植物伤害症状、伤害机理、对生理生化指标、植物组织结构影响等方面取的研究得了许多进展。 1.二氧化硫对植物形态的影响 李利红,仪慧兰[1]等采用室内培养及密闭箱静态熏气方法,研究了不同浓 度SO 2暴露对拟南芥叶片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SO 2 暴露对拟南芥成熟 叶片的伤害主要是叶面伤害斑的出现和叶片枯死,伤

害程度与暴露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暴露于低浓度SO 2 时叶面无伤害斑,随 时间推移有少数叶片边缘卷曲,但在停止暴露后恢复正常;中浓度时暴露的植株叶片出现大小不等的透明斑,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伤害症状发展为坏死斑, 暴露于高浓度SO 2 的植株,叶片很快出现不规则形的黄色坏死斑,坏 死斑的面积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扩大,之后叶片大量枯死。但在脱离高浓度S O 2 后伤害性斑点不再增加,并能继续生长发育。 SO 2暴露对拟南芥植株的生长发育具有双向作用,较低浓度SO 2 暴露 对植株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SO 2 暴露会抑制植株的生长发育,使株高、单株叶片数和单叶面积呈浓度依赖性减少。 2二氧化硫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2.1二氧化硫对植物气孔的影响 气孔是植物与外界环境间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气体污染物主要通过气孔进入叶组织,因此气孔在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影响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高吉喜 [2]通过试验表明:通常情况下 SO2 促使植物气孔关闭,但也有某些植物经S O 2熏气后气孔关闭。气孔对SO 2 浓度的反应通常是SO 2 浓度越大,气孔 反应越快。 2.2二氧化硫对植物细胞膜的影响 细胞膜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调节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流的屏障作用,当植物处在不利环境条件下时,刺激首先作用于细胞膜。大量观察研 究表明,细胞膜也是SO 2作用的最初部位,在植物接触高浓度SO 2 后,膜 首先受到损伤,继而膜透性发生改变。植物膜透性对SO 2 的反应差异通常与 植物的抗性有关,抗SO 2强的植物,细胞膜对SO 2 的反应不敏感,反之则很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干旱胁迫对植物影响 摘要:胁迫严重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如干旱胁迫,可造成经济作物产量的逐年大幅下降[1],它们不能逃避不利的环境变化, 它 们需要快速的感应胁迫刺激进而适应各种环境胁迫。大多数植物遭受干旱逆境后各个生理过程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都知道 ,水分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而且还维持着植物的正常体态。因此,我们要用各种预防途径来减少干旱对植物的影响。 关键词:干旱胁迫植物影响 Drought stress impact on plants Abstract : stress seriously influence the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uch as drought stress, which can cause economic crop production has fallen dramatically year by year [1], they cannot escape from adverse environmental change, they need fast induction stress stimulation and adapt to various environmental stresses. Most plants by drought adversity after various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re subject to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evel. As we all know, water in the plant life activ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not only is one of the raw material of photosynthesis, but also maintains the normal posture of plants. Therefore, we want to use a variety of preventive ways to minimize the effects of drought on plant.

水分胁迫对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水分胁迫对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萌发作为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易受到光照、温度、水分和氧气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水分是种子萌发起始的重要条件之一,能够保障种子启动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进行萌发[4-5]。褚世海等[6]发现,黄顶菊在土壤含水量达15%~60%的条件下能萌发、出苗和生长。不同种类杂草种子萌发所需的含水量范围和最适含水量各有差异[6-8]。水分过多时,会形成淹涝胁迫,对种子构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如造成缺氧,从而使种子发芽延迟和发芽率下降,还可能导致幼苗形态异常[9]。MallorySmith等[10]对淹水条件下粗茎早熟禾和高羊茅种子萌发的研究表明,淹水造成的缺氧环境使二者发芽延迟,但未影响幼苗存活,淹水28d后幼苗地上生物量分别减少了58%和46%。水分不足时,会形成干旱胁迫,直接造成种子吸水速度降低,最大吸水量减少,对种子胚芽及根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使种子发芽延迟,发芽速度减慢,进而导致发芽率下降[9,11]。王晓阳等[12]的研究表明,节节麦萌发受水分胁迫显著影响,且对水势敏感,随着渗透势的下降,节节麦发芽率降低,当渗透势小于 -1.0MPa时,种子萌发被完全抑制。王立峰等[13]的研究结果表明,棒头草种子的萌发对水分胁迫高度敏感,在渗透势为-0.4MPa时萌发被完全抑制。唐伟等[14]对甜茅萌发的研究表明,甜茅对水分胁迫具有中等耐受性,在渗透势为-0.6MPa时萌发率为53%,在渗透势为-1.0MPa 时不发生萌发。Chauhan等[15]的研究结果表明,含羞草种子的萌发对水分胁迫具有耐受性,随着渗透势的下降发芽率降低,在-0.8MPa的渗透势下也会发芽,但发芽率仅为5%。

盐分胁迫对植物生长和生理影响

盐分胁迫对植物生长生理的影响 张华新,刘正祥等研究了光叶漆、银水牛果等11种树种后发现,盐胁迫后,各树种的苗高生长量下降、生物量累积减少,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各树种的根冠比值增大1 王润贤,周兴元,葛晋纲等人对草的研究后发现,在草坪草适应范围之内,根系活力和蛋白质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如超过忍受范围则持续下降。随盐分胁迫强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草坪草叶片的WSD上升,脯氮酸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因胁迫程度和草种的不同,其峰值和下降幅度有较大差异。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的趋势因草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与其耐盐性有关,可以作为判定草坪草抗盐能力的评定依据。2 孙方行,李国雷对刺槐进行3天和17天盐胁迫处理后发现,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浓度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存在极显著关。SOD活性和叶绿素浓度成负相关。从逐步回归分析可以看出细胞膜透性是影响高生长的主要指标3 张金香,钱金娥等人发现,经过前处理的1/2海水区中生长的苗木其叶、茎、根的生长量均超过淡水区中生长的苗木。说明一定程度的耐盐锻炼能够增强苗木对盐碱、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4 张士功,高吉寅,宋景芝发现,6-苄基腺嘌呤、水杨酸、阿斯匹林,硝酸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幼苗对Na+的吸收,阻滞其向地上部分运输的数量和速度。提高体内K+含量、向上运输效率,降低地上部分对Na+、K+的选择性(SNa+、K+>,同时6-苄基腺嘌呤还能够促进幼苗根系对Cl-的吸收,并有效地将Cl-限制在根部,阻滞Cl-向上运输,相对降低地上部分的Cl,这些都有利于

提高小麦幼苗抗盐性和对盐分胁迫的适应性5 王强,石伟勇,符建荣,指出,叶面喷施海藻液肥能提高黄瓜根冠比和干物质含量,提高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不同浓度的海藻液肥均能降低盐胁迫对叶片质膜的伤害,提高SOD、POD等酶的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6 许兴,郑国琦.等指出,在等渗条件下,NaCl胁迫引起的小麦叶片组织含水量的下降、胁迫伤害率的增大及叶片和根部的脯氨酸、可溶性糖、Na+、K+含量的增加,均大于PEG胁迫引起的变化7 郑国琦,许兴,徐兆桢研究了盐分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和探讨了植物的耐盐的生物学机理以及通过基于改良作物耐盐性的研究进程。8 吴忠东,王全九.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生育期降水量条件下,冬小麦对盐分胁迫有着不同的响应。生育期一般年和湿润年可以采用的最高矿化度为3 g/L,而在生育期偏旱年,如果不采取其他措施的条件下,可以采用的最高矿化度为2 g/L,该结果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地下咸水资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9 郭淑霞,龚元石在研究盐分胁迫对菠菜生长和吸氮量的影响后发现,对菠菜进行盐分胁迫,前 44 天,随着盐分胁迫程度增加,菠菜相对生长速率

植物水分胁迫诱导蛋白研究进展

植物水分胁迫诱导蛋白研究进展 施俊凤1,孙常青2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摘要 干旱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一种最主要的逆境因子,研究发现了大量的植物应答水分胁迫的蛋白。笔者综述了这些蛋白的特性和功能,以提高人们对于植物抗旱机理的认识。关键词 水分胁迫;功能蛋白;调节蛋白;植物中图分类号 S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12-05355-03P rogress in P roteins R esponding to W ater Stress in P lants SHI Jun 2feng et al (Institute of Farm Products S torage ,Shanxi Academ 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 aiyuan ,Shanxi 030031)Abstract Drought is an im portant stress factor ,which im pacts the grow th and developm ent of plants.At present ,a series of proteins responding to water -stress in plants have been reported.T he study summ arizes the characters and functions of these proteins for enhancing integrated understanding to the m echanism of proteins inv olved in the tolerance to water stress in plants.K ey w ords W ater stress ;Functional protein ;Regulatory protein ;Plant 作者简介 施俊凤(1977-),女,山西代县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抗旱 分子研究。 收稿日期 2009202206 干旱在我国是影响区域最广、发生最频繁的气象灾害。植物在遭受干旱胁迫时,会做出各种反应来避免或减轻缺水对其细胞的伤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理论的发展,抗旱相关基因不断被克隆,现已证明一些基因表达产物可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根据其功能,可分为调节蛋白和功能蛋白两大类。 1 调节蛋白 调节蛋白在逆境胁迫信号转导和功能基因表达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目前,已发现的主要有转录因子、蛋白激酶、磷脂酶C 、磷脂酶D 、G 蛋白、钙调素和一些信号因子等。 1.1 转录因子 转录因子对水分胁迫的响应非常迅速,一 般数分种即可达最高水平,转录因子C BF1、C BF2、C BF3、C BF4和DRE B1a 、DRE B1b 、DRE B1c 、DRE B2通过与顺式作用元件 CRT/DRE 结合,引起一组含顺式作用元件CRT/DRE 的抗旱 功能基因表达。在拟南芥等多种植物中,DRE 顺式作用元件普遍存在于干旱胁迫应答基因的启动子中,对干旱胁迫诱导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 转录因子A BF 和bZIP 可与顺式作用元件A BRE 特异结合,通过依赖A BA 的信号转导途径调控植物对冷害、干旱和高盐碱等环境胁迫的反应 [1] ;MY B 和MY C 可与MY BR 和 MY CR 特异结合,引起相应抗旱功能基因的表达;WRKY 调控 的目标基因启动子是具有W 框的顺式元件,在拟南芥中约有100个WRKY 成员,存在于根、叶、花序、脱落层、种子和维管组织中,参与植物胁迫反应的很多生理过程 [2] 。 1.2 蛋白激酶 目前已知的植物干旱应答有关的蛋白激酶 主要有受体蛋白激酶(RPK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 APK )、转录调控蛋白激酶(TRPK )等。RPK 与感受发育和 环境胁迫信号相关;M APK 与植物对干旱、高盐、低温等反应的信号传递有关;TRPK 主要参与细胞周期、染色体正常结构维持等的基因表达[3]。 M AP 激酶级联信号转导途径由M AP 激酶(M APK )与M AP 激酶激酶(M APKK )和M AP 激酶激酶激酶(M APKKK )组 成。植物细胞感受环境胁迫(如损伤、干旱、低温等)后,通过受体蛋白激酶、M APK 4、蛋白激酶C 和G 蛋白等上游激活子顺次激活M APKKK 、M APKK 和M APK 。M APK 被激活后进入细胞核,通过激活特定转录因子引起功能基因的表达或停留在胞质中激活其他酶类如蛋白激酶磷酸酶、脂酶等,最终引起植物细胞对内外刺激的生理生化反应。目前已经在植物中鉴定出多个由干旱胁迫所诱导的与M APK 信号通路有关的蛋白激酶,如A T MPK3、A T MEKK1和RSK 等。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M iz oguchi 等证明A T MEKK1参与拟南芥对干旱、高盐、低温和触伤胁迫信号传递的M APK 级联途径[4]。 最近,T aishi 等报道,在拟南芥中有一种蛋白激酶SRK 2C 可响应干旱胁迫诱导,将该基因敲除后的突变体srk2c 对干旱极敏感[5]。另外,用花椰菜病毒的35S 强启动子构建超表达SRK 2C 的转基因植株,其抗旱性也明显增强。 1.3 与第二信使生成有关的蛋白酶 P LC 是主要的磷酸二 酯酶,水解磷酸二酯键,根据水解的磷脂不同,可产生IP3、 DAG 、PA 等。IP3可提高细胞质溶质中的C a 2+浓度,诱导抗 性相关基因的表达[6]。DAG 和PA 可通过诱导活性氧(ROS )的产生,引起相关抗性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植物抗旱性。 C a 2+是最受关注的第二信使,在保卫细胞中,干旱信号 导致C a 2+浓度增加,引起气孔关闭。C a 2+与其受体蛋白钙调素结合发生构象变化,通过C a 2+/C aM 依赖性蛋白激酶 (C DPK )起作用,使蛋白质的S er 或Thr 磷酸化,引起下游信号 传递,使抗旱相关基因表达。 2 功能蛋白 功能蛋白往往是整个水分胁迫调控通路的终 端产物,直接在植物的各种抗旱机制中起作用。当植物遭受水分胁迫时,其本身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能从各方面进行防御。K azuk o 等将植物水分胁迫功能蛋白分为渗透调节相关蛋白、膜蛋白、毒性降解酶、大分子保护因子和蛋白酶5大类[7]。 2.1 渗透调节相关蛋白 当植物遭受渗透胁迫时,会积累 大量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甘露醇、甜菜碱、可溶性糖和一些无机离子等。这些物质可使植物在胁迫条件下保持吸收水分或降低水分散失,维持一定的细胞膨压,保持细胞生长、气孔开放和光合作用等正常生理过程。现已发现很多渗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9,37(12):5355-5357,5385 责任编辑 胡剑胜 责任校对 况玲玲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及其抗盐机理研究进展 杨晓慧1,2,蒋卫杰1*,魏珉2,余宏军1 (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2.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REVIEW ON PLANT RESPONSE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 TO SALT STRESS YANG Xiao-hui1,2,JIANG Wei-jie1*,WEI Min2,YU Hong-jun1( 1.Institute of Vegetables and Flowers,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Beijing100081,China;2.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d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Taian 271018,China) Key words:Iron stress,Osmotic stress,Salt resistant mechanism,Plant 摘要:本文从植物形态发育、质膜透性、光合和呼吸作用以及能量代谢等方面概述了盐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分析了盐害条件下离子胁迫和渗透胁迫作用机理以及植物的耐盐机制:植物小分子物质的积累、离子摄入和区域化、基因表达和大分子蛋白质的合成等,并简要综述了植物抗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关键词:离子胁迫;渗透胁迫;耐盐机制;植物 中图分类号:S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24(2006)

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摘要:以小麦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生理生化指标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抗氧化酶(PPO、POD)、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的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除发芽率下降外,小麦幼苗的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抗氧化酶(PPO、POD)、谷胱甘肽(GSH)的含量都比正常情况下小麦幼苗的含量多。 关键词:干旱胁迫小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 引言:植物体生存在自然环境中,其水热条件随时都变化,对植物多少会产生一些影响。凡是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都被称为逆境,也称胁迫。干旱也属于逆境,水分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大多数植物遭受干旱逆境后各个生理过程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生理生化指标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抗氧化酶(PPO、POD)、谷胱甘肽(GSH)等发生变化。小麦的生长不仅受到自身遗传物质的控制,还受到众多环境因子的影响,如光、温、水和土壤营养物质等。世界上约有70%的小麦播种面积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农业区,干旱对小麦的生理、生化都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因此,为了减小环境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有必要从小麦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含量的变化,来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的影响。本次实验是研究吸胀12小时萌发一周后,干旱处理一周的小麦其生理生化指标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抗氧化酶(PPO、POD)、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变化。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及处理 将吸胀12小时的小麦种子在有6层湿润滤纸的带盖白磁盘 (24cmX16cm )培养基中生长7天,7天后将其中一部分幼苗干旱生长7 天,7天后用相同的方法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麦进行脯氨酸 (Pr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抗氧化酶(PPO 、POD )、谷胱 甘肽(GSH)、抗坏血酸(ASA )的含量的测定。 2、测定方法[1] (1)小麦种子发芽率的测定 各取50粒吸胀的小麦种子→沿胚的中心线切成两半(严格区分两 个半粒),进行下列实验:其中50个半粒进行TTC 染色(30℃水浴 20 min ) ,另50个半粒进行曙红染色(室温染色10 min ) 根据两种方 法的染色情况,分别计算发芽率。 (2)脯氨酸(Pro)含量的测定 ①脯氨酸(Pro)的提取:分别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胚芽鞘→加入 3 mL 3%磺基水杨酸(SSA )和少许石英砂→充分研磨→用 2 mL 3% SSA 洗研钵→5000 rpm 离心10 min →上清液定容至5 mL 。 ②脯氨酸(Pro)的测定:上清液各2 mL →分别加入2 mL 冰乙酸和 2 mL 茚三酮试剂→煮沸15 min→冷却后→5000 rpm 离心10 min (若没 沉淀可略此步骤) →分别测定A 520, 将测得的结果用公式 Pro content = 用总显V V V W L A ????ε520计算出正常和干旱生长小麦

植物盐胁迫及其抗性生理研究进展解读

植物盐胁迫及其抗性生理研究进展 李艺华1罗丽2 (1、漳州华安县科技局华安 363800 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州 350002 摘要:盐胁迫是制约农作物产量的主要逆境因素之一。本文综合了几年来植物盐胁迫研究的报道,对盐胁迫下植物生理生化和生长发育变化、植物自身生理系统的响应以及增强植物抗盐胁迫的方法进行综述和讨论。 关键词:植物抗盐胁迫生理 中图分类号:Q9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27—(200603—0046—04 盐胁迫是目前制约农作物产量的主要逆境因素之一[1],既有渗透胁迫又有离子胁迫[2]。随着土壤盐渍化面积的扩展,许多非盐生植物因受盐胁迫而导致产量和品质的快速下降,已成为中国西北部和沿海地区迫切解决的难题。迄今,植物盐胁迫这方面有较多的研究报道,多数侧重于某一植物或是植物某一生长阶段耐盐胁迫性与抗盐胁迫性的研究,缺少对植物抗盐胁迫有一个较为系统的综合阐述。鉴于植物抗盐胁迫的研究面的广泛性和分散性,本文综合了几年来抗盐胁迫研究报道,对植物抗盐胁迫的生理机制做一个综合阐述,为阐明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机制提供一个较系统的理论依据。 1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可分为三方面:离子毒害、渗透胁迫和营养亏缺。离子毒害作用包括过量的有毒离子钠和氯对细胞膜系统的伤害,导致细胞膜透性的增大,电解质的外渗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细胞代谢失调;渗透胁迫是由于根系环境中盐分浓度的提高、水势下降而引起的植物吸水困难;营养亏缺则是由于根系吸收过程中高浓度Na和Cl 离子存在,干扰了植物对营养元素K、Ca和N的吸收,造成植物体内营养元素的缺乏,影响植物生长发育[1]。大量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不同程度地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渗透作用,影响植物的同、异化功能[3],当盐

二氧化硫污染对绿色植物的影响

二氧化硫污染对绿色植物的影响 上海市园林学校(200051)胡天勤 化学与生活,1996(7)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任意排放,对我们周围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 本文就二氧化硫这一主要大气污染物对绿色植物所产生的影响作一分析和探讨。 (一)二氧化硫的来源 在大氧中有许多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NOx、臭氧、烟尘等,其中以二氧化硫为主要污染源,原因是它来源广、危害大。据统计,全球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硫多达2.4亿吨左右,单在我国,就有1400万吨之多,其污染量之大令人吃惊。二氧化硫污染大气,它来自以下凡方面: (1)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是大气中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煤炭中含硫,一般含量在3%~5%左右,燃烧后即被氧化成二氧化硫,由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大多从烟囱排入大气。 (2)钢铁、炼油、有色金属冶炼、化工、水泥等工厂企业,在生产流程及工艺操作过程中,也会排放相当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据统计,到本世纪末。全世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可达3.4吨左右。而当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超出0。2~0。3PPm时,一些绿色植物将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二)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危害 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方式一般有三种: 1。急性危害:高浓度的SO2气体会大大超出植物的承受能力,使植物在短时问内(1~2天或几小时内)发生叶片枯焦脱落,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直到枯

萎死亡。 2。慢性危害:植物因长期在低浓度SO2污染的环境中,逐渐产生不易被人们所觉察的一些症状,使植物出现不同程度的生长不良。 3。隐性危害:植物长期在低浓度SO2影响下,并未表现出任何症状,但植物内部的生理活动已受到侵害,生长发育受阻。 (三)二氧化硫危害植物的化学机理 当二氧化硫通过植物叶片上的气孔进入叶子后,被叶肉吸收,转变成亚硫酸根离子然后又可转变成硫酸根离子,由于在植物体内SO2转变成SO32-的速度要比SO32-转变成SO42-快得多,所以当高浓度的二氧化硫进入植物体内后,会造成高浓度的SO32-的积累,而SO32-对植物的毒性比SO42-扩大30倍,从这一意义上分析,二氧化硫对植物造成的损害,实际上是由于其还原作用所引起的。 (1)对气孔机能的影响 当二氧化硫气体进入叶片以SO32-形式积累起来后;便会对气孔的开启和关闭机能带来影响,使气孔机能瘫痪,从而使大量二氧化硫气体进入植物体的细胞,加重对植物的危害。此外,由于植物气孔机能受阻,还会引起水份大量蒸腾,导致植物组织迅速枯萎。 (2)对叶片组织结构的破坏 当二氧化硫通过开放的气孔进入叶片组织后,溶解在细胞中,致使细胞内含物遭破坏或变形,引起外渗与原生质分离,使叶片组织结构遭到损害,海绵细胞与栅栏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其主要症状为:细胞失水变形、组织破碎。栅状组织细胞的排列层次紊乱、细胞间隙增大、叶片明显变薄等。 (3)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干旱胁迫及植物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干旱胁迫及植物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姓名: 库热·巴吐尔 学院: 林学与园艺学院 专业: 园艺(特色经济林) 班级: 041班 学号: 043231142 指导教师: 海利力·库尔班职称: 教授 2008年12月19日

干旱胁迫及植物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干旱(水分亏缺)是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植物生长季的主要环境胁迫因子。本文从植物干旱的种类,植物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抗旱机理,植物水分胁迫的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探讨植物抗旱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和干旱和高温在生理水平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以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干旱胁迫;植物抗旱性,干旱机制 干早(Drought)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基因表达和产量的重要因子[1-4],是气象与环境质量的指标,是指在无灌溉条件下,长期无雨或少雨,气温高,湿度小,土壤水分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使作物的正常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枯死,造成减产或无收的一种自然现象,一般分为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早[5-6]。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陆地面积的35%遍及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一个干旱和半干旱面积很大的国家,干旱半干旱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52.5%,其中干旱地区占30.8%,半干旱地区占21.7%[7]。植物的抗旱性是指植物在大气或土壤干旱条件下生存和形成产量的能力,抗旱性鉴定就是按植物抗旱能力大小进行鉴定,评价的过程[8-10]。前人对于植物抗旱性的研究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林业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但这些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现有研究结果多数是针对植物某个或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如某些生理或生化指标,而这些研究指标只在某一时间范围内起有限的作用,用这些具有时间限制的少数几个指标来阐明植物抗旱的途径,方式和机理,或进行耐旱性评价都难以反映植物的真实情况,甚至会使某些最关键的问题被忽略。因此,本文对植物干旱胁迫及抗旱性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干旱胁迫 干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世界性难题,中国水的问题始终是个大问题,水的安全供给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国的干旱缺水问题目前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的关注,中国的水危机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既成事实。干旱缺水将成为我国农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1.1 干旱胁迫的类型及特点 干旱形成有两种主要原因,并形成两类干旱。一是土壤干旱。由于连年干旱,雨量过少,每年降雨量约在200~300mm,地下水位又较低,土壤中水分根本不能满足植物生长,如无灌溉,作物将受干旱之害。二是大气干旱。植物的水分亏缺是由于蒸腾失水超过吸水而产生的,即使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晴天的中午也常常产生干旱。气温高,强烈的太阳辐射显著促进蒸腾;由于土壤干燥,地温低,根的机能低下,使吸水受到抑制。都能使植物产生水分亏缺,特别是二者同时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