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鸟瞰图的画法
EMW3165 V1.1中文数据手册

3.1.
3.2. 3Biblioteka 3.工作环境 ........................................................................................................................................................................... 5
EMW3165
Data Sheet
版本:1.1 日期:2015-07-05 嵌入式 Wi-Fi 模块 编号: DS0007C
特性 包含一个 Cortex-M4 微控制器和一个 IEEE 802.11 b/g/n 射频芯片 100MHz 的 Cortex-M4 内核 2M 字节的片外 SPI flash 和 512K 字节的片 内 flash 128K 字节的 RAM
硬件框图
应用 智能 LED 智能家居/ 家电 医疗保健 1
版权声明 未经许可,禁止使用或复制本手册中全部或任何一部 分内容, 这尤其适用于商标、 机型命名、 零件号和图。
目 1. 2.
录
功能简介 ........................................................................................................................................................................................ 1 模块接口 ........................................................................................................................................................................................ 2
04第五章 鸟瞰与轴测图画法

三 、透视图的分类
• 根据建筑物与画面的不同位置,透视图可分为 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1、 一点透视 • 建筑物上的主要立面(长度和高度方向)与画面 平行,宽度方向的直线垂直于画面所作的透视 图只有一个灭点,称为一点透视,如图8.19所 示。
图8.19 一点透视
2、 两点透视 • 建筑物上的主要表面与画面倾斜,但其上的 铅垂线与画面平行,所作的透视图有两个灭 点,称为两点透视,如图8.20所示。 3、 三点透视 • 建筑物上长、宽、高三个方向与画面均不平行 时,所作的透视图有三个灭点,称为三点透视。 在这三种透视图中,两点透视应用最多,三点 透视因作图复杂,很少采用。
1、 网格法求景物位置
• 把正方形划分为若干等距的正方形网格,
通过它的对角线求一点透视(图8.31(a)、
(b))。
• 图8.32为用网格法求景物位置的示例。
图8.31 用网格法作地面透视图
图8.32 网格法一点室内透视绘制步骤
2、 矩形透视面垂直等分• Nhomakorabea图8.33为矩形透视图垂直等分的简便作法
本章作业
一、分别作平视鸟瞰图的一点透视网格 和两点透视网格。 要求: A3图纸两张,针管笔工具制图。
3.2 一点透视
[例8.3] 已知台阶的正立面图和平面图,站点s、g′—g′线、 H—H线、P—P线。求作台阶的一点透视。 [解] 如图8.27
图8.27 台阶的一点透视图
[例8.4] 根据室内布置的平面图和立面图,作室内布置透 视图。如图8.28 [解 ]
图8.28 房间的一点透视
第三节 透视图的简化画法
图8.17 透视图的效果
图8.18 透视投影过程
二、 透视图的特点
第三章 透视和鸟瞰图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园林制图的基础知识园林制图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语言,是每个初学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不仅应掌握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还必须遵照有关的制图规范进行制图。
主要内容:绘图工具的使用基本的制图规范和画法第一节绘图工具及使用教学目的:使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仪器,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保证绘图质量、加快绘图速度、提高绘图效率。
教学重点:丁字尺、三角板、图板结合应用。
难点:丁字尺、曲线板的应用。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现场演示。
常用的绘图工具及仪器有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分规、曲线板、铅笔等。
下面分别介绍各种工具及仪器的使用方法。
一、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1、图板图板是用来固定图纸的,由木料制成,是最基本的工具。
图板的规格有零号(1200mm*900mm)、一号(900mm*600mm)和二号(600mm*450mm)三种规格,制图时应根据图纸大小选择相应的图板。
普通的图板由框架和画板组成,其短边称为工作边,面板称为工作面,板面要光滑平整,不影响画图的质量。
画板应避免乱刻乱划、加压重物或置于阳光下暴晒。
2、丁字尺丁字尺又称T形尺,由互相垂直的尺头和尺身组成。
尺身上有刻度的一侧称为丁字尺的工作边。
丁字尺分1200mm,900mm和600mm等几种规格。
丁字尺主要用来画水平线或配合三角板做图。
使用方法如下:(1)应将丁字尺尺头放在图板左侧,并与边缘紧贴,可上下滑动使用(如图一)。
(2)只能在丁字尺尺身上侧画线,画水平线必须自左至右。
(3)画同一张图纸时,丁字尺尺头不得在画板的其他各边滑动,也不能用来画直线(如图二)。
(图一)(图二)(4)过长的斜线也可用丁字尺来画。
(5)较长直线的平行斜线,如果用可调节尺头的丁字尺做图更为方便。
(6)丁字尺尺身要求平展、工作边平直、刻度清晰准确,尺头不得松动,因此丁字尺的放置应挂放或平放,不能斜倚放置或压重物,也不能用工作边来裁图纸。
提问:丁字尺尾部的小圆孔有什么作用?目的是使学生更加明确丁字尺的正确放置方法。
鸟瞰效果图的制作

鸟瞰效果图的制作鸟瞰效果图是一种常用见的效果图类型,他多用于表现园区环境、规划方案、建筑布局等内容,这与单体效果图是不同的。
因为画面表现场景一般较大,所以画面颜色的丰富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不然很容易让人觉得单调,画面颜色的丰富并不是指要将各种颜色都用在同一个画面上,而是指颜色关系是否有变化,即使只有两三种基本颜色,只要协调、有对比,有空间的层次,就能够产生丰富的颜色感觉。
本章重点:1、熟悉为灯光指定VRayHDRI环境贴图的方法。
2、熟悉各种室外材质的设置。
3、熟练掌握鸟瞰效果图的摄像机设置方法。
4、熟悉出成品图的参数。
图.1.1 场景摄像机及照明设计由于鸟瞰效果图是标准的室外俯瞰效果,因此相机与灯光的设置会有一些变化。
相机的设置要有一定的高度,以显示出周围的辅助设施。
灯光的设置多以日光为主。
打开“模型(初始).max”场景文件,下面我们为鸟瞰效果图设置相机,设置相机时一般不使用广角相机,这与室内效果图有所不同。
按如下的参数创建一架目标摄像机:图.2将3ds Max默认的扫描线渲染器更改为VRay渲染器。
在场景中创建一盏VR 灯光的穹顶形灯光,在顶视图任意位置单击一下创建:图.3进入修改命令面板,调整该灯光的参数,得到如下的结果:图.4为了改善场景的曝光效果,将VRay的的彩色贴图【类型】更改成【HSV指数】,参数默认:图.5为了表现一定的环境光影效果,是场景更加逼真,为灯光指定VRayHDRI环境贴图,选择VR的穹顶灯光,按如下方法操作:图.6把VRayHDRI环境贴图以实例方式拉到操作编辑器里面来:图.7图.8按如下的参数调整VRayHDRI环境贴图,渲染之后得到如下结果:图.9下面为场景创建阳光,按如下的位置创建一盏标准灯光类型中的目标平行光:图.10渲染之后得到的结果如下:图.11.2 场景材质设置对于鸟瞰效果图的场景模型,一般都会比较复杂,所以在建模的时候,都需要给模型命名,这样就方便之后的模型的选择了,也方便给场景物体赋予材质的操作,给场景中的同一种材质的物体命名一个选择集,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景观手绘步骤图

Tips:草坪上色用细笔头排短小循环线,局部留白,投影拉开颜色的层次 F124 +T56 .
03 灌木上色,对画面中所有的灌木进行上色,依照冷--暖--冷上
色原则进行。
Tips:灌木植物的颜色要突出,在暗部用T76 。蓝色可让暗部更透,
透视总结
透视是一张作品最重要的环节,它就像人的骨架,做不好整个画面就会散掉。透视也是很 多同学在临摹或者写生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特别是有一部分同学把重点完全放 在植物的画法或者马克笔上色上,这是极其错误的。就好像一个人缺胳膊少腿还驼背,穿 再漂亮的衣服也不是很美。 一张作品首先看线稿,再看上色。线稿主要看透视、比例、空间等,植物只是其次(植物要 基本型准确,绕线有变化)。透视是基本的基础,这需要大家长时间的练习,任何事情都是 熟能生巧,多画就离成功近一些。 透视5步骤: 1.对平面框架进行透视变化,在地面上找出相应的构筑物、道路的地面投影。(除鸟瞰图外,其他的透视地面线尽量在纸面的1/3处 左右) 2.对构筑物、进行高度的拉伸,如有不同高度的道路也要进行处理。植物的高度是以构筑物进行参照。 3.根据平面图的设计或者构图的需要给画面进行植物搭配。(每个层次植物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种或者在高度上进行变化) 4.根据构图的需要对画面添加人物、云、动物。丰富画面。 5.给整个画面进行光影关系处理,拉出空间径深感。
Fx
Fy
Fx
Fy
注:两点透视中的两个灭点是在同一条视平线上,灭 点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形体的透视角度大小。
范例:用两点透视法绘制公园景观
01 平面图分析:主要表现两处景墙及地面长坛处景观。地 形的高差也应把握准确。
景观手绘技法详解与快题方案设计

4.1石材 4.2木材 4.3水体 4.4玻璃 4.5天空 4.6不锈钢
5.1植物线稿及上色技法 5.2绿篱 5.3灌木 5.4小乔木及高大乔木 5.5棕榈科植物 5.6草本植物 5.7水生植物 5.8草皮 5.9其他植物
6.1亭子的理论及表达 6.2廊架的理论及表达 6.3其他景观构筑物
7.1人 7.2车
目录分析
第1章手绘的前 期准备
第2章线条与体 块
1.1手绘的重要性 1.2手绘概论 1.3基础工具介绍 1.4手绘姿势
2.1玩转线条 2.2体块练习
第4章马克笔材质 表现
第3章材质表达基 本技法
第5章植物表现技 法
第6章景观构筑 物
第7章配景
3.1马克笔运笔的基本技法 3.2马克笔的上色技巧
景观手绘技法详解与快题方案设计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技法
技法
快题
景观
上色
知识
快题
手绘
手绘
基础 第章
材质
方案设计
景观
理论
马克笔
表现
植物
鸟瞰图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全面讲解景观手绘设计与方案基础的教程,本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分门别类地详述了景 观手绘的基本技法与高阶技巧,以及景观快题方案的基础理论。本书分为4篇,第1篇为手绘基础,包括第1章和 第2章,主要讲解了手绘的前期准备及在手绘入门的基础之上进行线条与体块的专项练习;第2篇为上色技法及材 质表达,包括第3章~第7章,分别讲解了材质的基本表达技法、材质的马克笔画法、植物表现技法、景观构筑物 的基本表现技法和景观其他配景的画法;第3篇为进阶提高,包括第8章~第10章,分别讲解了透视理论、人视图 步骤解析、鸟瞰图步骤解析;第4篇为解析考研快题,包括第11章~第13章,讲解了考研快题基础理论及快题表 现基本方法,同时提供了作品欣赏。全书知识结构清晰,讲解循序渐进,案例丰富,步骤细致。为帮助读者提高 学习效率,本书附赠104个教学视频,包括基础课程视频讲解81个和上色课程视频讲解23个学习套餐。本书适合 作为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尤其是风景园林方向、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等相关专业的手绘教材,也适合景观 设计方向的在校学生、设计师、手绘培训机构及所有对手绘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使用。
园林制图项目六 透视图

项目六透视图一、教学目标1. 能进行一般透视图的绘制。
2. 会根据园林设计图绘制园林鸟瞰图。
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2个任务,分配4个课时。
三、教学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用视线法和量点法熟练绘制透视图,手工熟练绘制园林鸟瞰图。
四、教学难点绘制园林鸟瞰图。
五、教学内容任务一透视图的绘制一、透视图基本知识透视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
如图6-1所示,假如人们透过一个透明的画面来观看物体,那么观看者的视线与画面相交所形成的图形称为透视。
若将看到的形体在画面上描绘出来,这样所形成的图称为透视图。
透视图具有消失感、距离感。
空间中同样体积、面积、高度和间距的物体,随着距画面近远的变化,在透视图中呈现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疏远密的特点。
另外空间中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在透视图中仍保持平行关系。
空间中与画面相交的直线有消失感,这类平行线随着远离画面方向延伸,在透视图中逐渐靠拢并汇于一点,即灭点。
随着物体与画面的相对位置的改变,物体长、宽、高三组主要方向的轮廓线可能与画面平行或相交。
由于平行于画面的直线没有灭点,而与画面相交的直线有灭点,据此,我们将透视图分为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三类。
二、视线法作透视图视线法作图原理就是中心投影法,即过投影中心S作一系列视线(投影线)与实物上各点相连,这些视线与画面相交,得到各投影点,将各投影点相连而成的图形就是该物体的透视图。
用视线法作透视图,可以归结为以下三步,即:首先求作物体的方向轮廓线的灭点和迹点,再利用灭点和迹点求出物体的次透视图,最后利用真高线画出各部分高度,从而完成整个物体的透视作图。
下面以例代理,介绍视线法作透视图的方法。
【例6-1】设有一立方体,将其放于画面后,并与画面倾斜一角度。
为了方便作图,将立方体的一棱边靠紧画面(以PP表示),如图6-4所示。
图6-4(b)为其水平投影。
GP 表示地平面。
已知观察者的眼睛(视点)在地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即观察者站立的位置(站点S)及观察者眼睛的高度,即画面上视平线HL与画面和地平面的交线(基线)GL之间的距离(也称为视高)。
P8000 电力自动化计算机监控系统-说明书V1.10-20100104

P8000 电力自动化计算机监控系统 后台软件操作说明书
V1.10 重庆新世纪电气有限公司
目录
1 概述......................................................................... 1 1.1 软件特有功能 ................................................................. 1 1.2 程序的安装 ................................................................... 1 第一部分 组态程序 ................................................................. 4 第一章 硬件组态 ................................................................. 4 1 系统组态..................................................................... 4 1.1 系统及网络结构的建立......................................................... 4 1.2 单元的建立................................................................... 4 1.3 总信息的建立................................................................. 6 1.4 语音文件拷贝................................................................. 7 1.5 计算模拟量................................................................... 7 1.6 事故追忆..................................................................... 8 1.7 外部通讯管理................................................................. 8 2 模拟量....................................................................... 9 3 开关量组态.................................................................. 10 3.1 开关量参数.................................................................. 10 3.2 修改开关量定义.............................................................. 12 3.3 拷贝开关信息................................................................ 12 4 电度组态.................................................................... 12 5 控制组态.................................................................... 13 6 通讯转接单元组态............................................................ 15 6.1 通讯转接单元地址设定........................................................ 15 6.2 通讯转接单元电度量.......................................................... 16 6.3 通讯转接单元模拟量.......................................................... 16 6.4 通讯转接单元开关量.......................................................... 17 6.5 对模拟量定值方式和开关量定值方式进行设置 .................................... 17 6.6 建立控制命令................................................................ 17 6.7 建立事件.................................................................... 17 7 录波插件、模拟量、开关量采集单元组态 ........................................ 18 第二章 画面组态 ................................................................ 18 1 概述........................................................................ 18 1.1 概述........................................................................ 18 2 画面操作.................................................................... 18 2.1 建立新画面.................................................................. 18 2.2 修改画面特性................................................................ 19 2.3 打开画面....................................................................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鸟瞰图
鸟瞰图是视点高于建筑物的透视图,多用于表达某一区域的建筑群或园林总平面的规划,对于这类鸟瞰图通常采用网格法来绘制。
本节介绍的鸟瞰图是建立在画面仍然垂直于基面,只是提高视平线的情况下所作的透视图。
如前所述提高视平线也应增加视距,否则图形会出现失真。
实际画图时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控制图形中的失真。
如图8-70所示是水平面上正方形网格的透视,以两灭点M1和M2的连线为直径画圆,凡与圆周相接或超出圆周的透视正方形都是失真的,最近角点出现≤90°的夹角,这不符合视觉印象。
圆周内透视正方形最近角虽然大于90°,但许多正方形的透视看起来也是厂失真的,其中愈偏离主视线的透视正方形看起来也愈失真,在主点:‘到灭点的中点划两条铅垂的双点划线,它们与灭点圆周的范围称为允许误差的范围。
试验表明:在这个允许的范围内。
能保证与视觉的一致性并满足设计要求。
在此范围内先定最近角点0°,过0°画一条水平线作为基线。
(一)一点透视鸟瞰图
如图8-71(a)所示的总平面图,建筑、树木、道路的方向各不相同,也不规则时,可用一点透视方格网来绘制鸟瞰图。
(1)在总平面图上,先定位置适当的画面ox ,按选定的方格宽度画出正方形网格,使一组网格线平行于画面,另一组网格线垂直于画面,如图8-71(a)所示.
(2)在图纸上画视平线并选定主点s′位置,在s′的一侧设置距点,即正方形对角线的灭点Md。
按选定的视高画基线o′x′,在o′x′上定出垂直于画面的格线的迹点1、2、……。
连接各迹点和主点,就是垂直于画面的一组格线的透视.连OMd是对角线的透视,过交点作基线o′x′的平行线,就是平行于画面的另一组格线的透视,从而得到一点透视方格网,见图8-71(b)。
(3)根据总平面图中,建筑、道路、树木在网格中的位置,尽可能准确地定出它们在透视网格中的位置,画出透视平面图。
(4)透视高度可按下述方法量取:如图8-71(b)所示,如墙角线a0A0的真实高度相当于1.2个网格宽,则于a0处作水平线与相邻网格交于c0、d0, c0d0即为a0处一个网格的宽。
于是在a0处作铅垂线量取a0A0=1.2c0d0,即得墙角线的透视。
这是因为aA和cd在空间对画面的距离相等,其透视变形程度是相同的。
同理可求取其它墙脚线和树木的透视。
(二)如图方格网来
两点透视鸟瞰图
如图8-72所示的总平面图,大部分或全部建筑的纵横方向一致,排列整齐,可用两点透视绘制鸟瞰图。
(1)总平面图中的网格应与建筑物方向平行,选定合适的画面ox ,如图8-72(a)所示。
(2)用量点法绘制透视网格.如图8-73所示,介绍两点透视方格网的一种画法:
①在图纸下方适当位置画一条水平线并在其上取一点O,以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与水平线交于m1和m2。
根据偏角β在圆周上定出站点s。
过0作铅垂线与圆周交于k , 连sk与水平线交于md。
分别以m1、m2为圆心,sm1、sm2为半径画圆弧与水平线交于l1和l2,见图(b)。
②在圆周内定角点00,过00作水平线为基线o′x′。
连00m1、00l1、00l2、00m2,见图(b)。
③在图纸上方画视平线hh,视平线与00m1、00m2、00md、00l1、00l2交于M1、M2、Md、L1、L2见图(c)。
通常M1超出图板,画图时也可以不用。
④作网格的透视。
在透视图上确定网格的宽度,应使透视网格位于允许误差的范围内。
然后利用对角线的灭点Md和量点L1, L2完成作图,见图(c)。
⑤如偏角β=30°,则可直接画图。
如图8-73(d)所示,在图板上方画视平线并设置二灭点M1和M2。
平分M1M2得L2,平分L2M2得s′,平分s′M2得L1。
在图板下按图8-70的方法定基线,并画出透视网格。
(3)画透视平面图,见图8-72(b)。
(4)画透视图。
将建筑和树木引到画面作侧高线,画图比例按平面图网格宽与透视图在基线上所定网格宽来确定,如图8-72(b)所示。
二、三点透视图
绘制三点透视图,画面应倾斜于基面。
画面前倾画出的透视称为仰望三点透视,画面后倾画出的透视图称为俯瞰三点透视。
它们的画法基本相同。
现以仰望透视为例说明用量点法画三点透视的一般步骤。
如图8-74示四棱柱,已知视点、画面和物体的相对位置,画面倾角为θ。
(l)求灭点
如图8-74(a)所示,过视点S作视平面平行于基面,与画面的交线hh是水平面灭线,物体水平方向的两组轮廓线的灭点M1和M2在水平灭线上。
过视点S作视平面同时垂直于画面和基面,与画面的交线sxM3称为主垂线,铅垂线的灭点M3在主垂线上.主垂线与水平面的灭线相交于H,sxH称为斜视高,∠Hsxs=∠θ。
先将直角∠M3ssx绕主垂线旋转到画面,如图8-74(b)所示,其中S1是视点旋转到画面的位置,s是站点,S1s反映视高,S1s′反映视距,ssx反映站点到基线的距离。
再将直角∠M1SM2绕水平面灭线旋转到画面,如图8-74(b),其中S2是视点旋转到画面的位置,∠S2M1M2和∠S2M2M1反映物体两组水平线与基线的夹角,S2H=S1H。
如已知站点到基线距离ssx、视高、物体水平轮廓线与基线夹角β、画面倾角θ(可在视图上确定)。
再按图8-74(b)图示标号的作图顺序求得三个灭点M1、M2和M3。
(2)求量点
如图8-75(a)所示,已作出三个灭点,组成灭点三角形△ M1M2M3。
灭点三角形的边分别是立体三个主向平面的灭线,主点s′是三角形的垂心,分别以M1、M2为圆心,M1S2、M2S2为半径画圆弧与水平面灭线交于L1和L2即为水平线量点。
以M3为圆心,M3S1为半径画圆弧与正面灭线M1M3(或侧面灭线M2M3)交于L3。
即为铅垂线量点。
(3)画立体仰望三点透视
先定立体三个主向平面的迹线。
根据平面的透视特性:迹线平行于灭线。
基线。
o′x′是底面迹线,过迹点a0作直线gxz∥M1M3是立体正面迹线。
在o′x′上量a0b1=ab、a0c1=ac,在gxz上量a0A1=aA,由量点L1、L2、L3可确定立体长、宽、高的透视,如图8-75(b)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