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生态网络规划(2030年)》

合集下载

阜阳发展新规划方案

阜阳发展新规划方案

阜阳发展新规划方案第1篇阜阳发展新规划方案一、背景分析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阜阳市紧抓国家战略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

然而,在新的发展阶段,阜阳市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

本方案旨在为阜阳市未来发展制定一份合法合规的规划,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1. 经济发展: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20年翻一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打造成为安徽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2. 社会进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3. 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空气质量、水质等生态环境指标持续改善。

三、发展战略1. 创新驱动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提升阜阳市核心竞争力。

2. 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农业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3. 绿色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具体措施1. 产业发展:(1)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3)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发挥园区集聚效应,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2. 城乡建设:(1)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品质。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3)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保障耕地资源。

3. 生态环境:(1)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阜阳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公布!涉及机场、铁路、轨道交通、BRT等

阜阳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公布!涉及机场、铁路、轨道交通、BRT等

中心城区拓展研究范围:北至绕城公路(S102)、东至济广高速、南至滁新高速接小润河、西至省道S256(新编号为S423)。
规划年限
规划期限共分为两个层次:近期建设规划为2019-2023年,远期规划期限至2030年。
在《阜阳市中心城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8-2030年)》中,对于市民比较关注的机场、高铁、BRT快速公交等都做了规划。
扩建机场航站楼,并改进机场管理系统,优化场内交通流线组织,完善集疏运体系。
积极发展航空货运,在现有的航站楼北侧建货运仓库和货运业务用房。
全面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利用摆渡车、步道系统等,与阜阳西站形成空铁联运枢纽,提升区域服务辐射能力。
铁路系统规划
1、枢纽布局
阜阳市规划形成“一主一辅”的铁路客运枢纽与“一主两辅”的货运枢纽分布格局,实现阜阳铁路枢纽由“并列式”向“环形”布局的转变,构建“东西并峙”、“快慢分离”的铁路组织模式。
中心城区轨道线网规划图
中心城区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主干线和加密线构成。规划轨道线路5条,其中城区主干线3条,加密线2条。中心城区轨道总长178.3千米,轨道密度0.59千米/平方千米。
1号线(东西向主轴):全长41.8km,34站。城市轨道骨干线路,近期主要联系阜阳西站、老城中心、阜阳站,远期分别向南连接城南韩新庄中心及三塔镇地区,向东服务阜阳站东片区及袁寨镇地区。
客运方面,强化铁路阜阳西站功能,打造阜阳高铁主枢纽。提升阜阳站客运功能,主要承担普速列车、动力集中式动车组列车的始发终到作业和通过作业。
货运方面,阜阳编组站为主要货运枢纽,规划对其进行扩建,由现有三级四场扩建为三级七场。阜阳南站与阜阳北站(原阜阳西站)作为辅助货站。
2、线网格局

《阜阳市颍州区三十里铺镇总体规划(2018—2030)》主要

《阜阳市颍州区三十里铺镇总体规划(2018—2030)》主要

《阜阳市颍州区三十里铺镇总体规划(2018—2030)》主要内容一、总则1.1 规划目的为实现三十里铺集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城乡建设空间,引导全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城镇建设的推动作用,适应周边区域外部环境的变化及落实阜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确立的发展目标,特制定《阜阳市颍州区三十里铺镇总体规划(2018—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1.2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8—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8—2023年。

1.3 规划范围镇域:三十里铺镇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约43.4平方公里(含部分颍州经济开发区、阜阳市城市规划区及阜合产业园用地);三十里铺镇实际管控的范围为中心城区及阜合产业园以外区域,面积约32平方公里。

镇区:约6平方公里二、镇域镇村体系规划2.1 镇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1、人口规模预测近期:6万人远期:7.2万人2、城镇化水平近期:50-55%远期:66-70%2.2 镇域镇村体系结构与空间利用规划1、镇域镇村空间结构规划根据镇村体系等级结构,各居民点在区域经济中所处地位、所起作用,规划“一核一副、四级三心,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镇空间组织结构,形成以镇区为核心,周边集村沿主要交通廊道,向四周辐射。

“一核”即镇域核心三十里铺镇镇区,“一副”指洄溜集;“三心”指三个中心村。

三十里铺镇与中心村以及各行政村之间通过县乡公路保持紧密联系,构成相互依赖的有生态间隔的网络状组团结构。

2、镇村体系等级结构全镇形成镇区——中心集——中心村——自然村4级镇村结构体系。

镇区:三十里铺镇镇政府驻地。

中心集(1个):洄溜集。

中心村(3个):包括马楼、大胡庄、小赵庄。

自然村(3个):包括园岭、洪庄、小木庄。

3、镇村体系规模结构镇区:50000人中心集:3000-5000人中心村:1000-3000人自然村:500-1000人4、镇村体系职能结构镇区:都市型中心镇,政治、经济、产业、文化中心,阜阳市卫星镇,阜阳经开区的重要拓展区。

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阜阳市城区14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阜政秘〔2018〕69号

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阜阳市城区14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阜政秘〔2018〕69号

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阜阳市城区14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正文:---------------------------------------------------------------------------------------------------------------------------------------------------- 关于阜阳市城区14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阜政秘〔2018〕69号市城乡规划局:《关于批准阜阳市城区14个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请示》(阜规办〔2018〕14号)收悉。

根据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第35次会议纪要(第132号)精神和有关政策法规,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城南新区CHN07单元0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南新区CHN13单元02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南新区CHN06单元0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南新区CHN10单元0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南新区CHN12单元0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开区HX06单元0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开区YN03单元02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颍州区HX03单元07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颍州区YN10单元28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S256省道与S102阜临路交叉口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颍泉区HD07单元0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颍泉区QB06单元03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袁寨镇阜口路北部片区0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颍州区HX04、HX08、HX14单元阜阳市师范学院及周边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等14个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请你局严格按照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加强规划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全面落实控制性详细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

阜阳市人民政府2018年3月9日——结束——。

阜阳市颍东区老庙镇总体规划(2018—2030)

阜阳市颍东区老庙镇总体规划(2018—2030)

阜阳市颍东区老庙镇总体规划(2018—2030)发布时间:2022-08-15T08:19:55.48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7期作者:周晓蕾[导读]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周晓蕾阜阳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阜阳 236005第1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和期限1.1规划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决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实现“富裕老庙、宜居老庙、幸福老庙”。

1.2规划期限近期:2018——2020年远期:2021——2030年1.3规划范围镇域:老庙镇行政区域63平方公里镇区:1平方公里第2章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形成“一带两区”的产业布局结构。

“一带”:苏沟都市农业游憩带,“两区”:东部经济协作区:镇区以东的3个行政村,包括马圩、马楼、庙南,坚持生态优先思想,突出“水”字做文章,利用低洼地、逐步出现的塌陷区湿地,发展水产品种植、养殖,湿地苗木种植,林下家禽家畜养殖等。

西北经济协作区:镇区西部、北部的6个行政村,包括公平、李土桥、王海、赵庄、向阳、庙北,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突出“特”字做文章,在现有特种水果示范园基础上,增加品种、扩大规模,发展特色水果、特色蔬菜、特种经济作物植等。

第3章镇村体系规划3.1镇域总人口近期:4.2万人远期:4.0万人3.2城镇化水平近期:15%远期:25%3.3镇村体系等级结构全镇形成城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镇村结构体系。

城镇(1个):老庙中心村(9个):各行政村建设1个中心村;基层村(12个):除马圩、马楼行政村外,每个行政村保留1个基层村,人口较多的村根据实际情况增设1~2个基层村。

阜阳市空间规划(2017-2030)

阜阳市空间规划(2017-2030)

阜阳市空间规划(2017-2030)文本(评议稿)阜阳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第二章市域规划 (4)第一节.发展定位与目标 (4)第二节.指标体系规划 (4)第三节.空间结构规划 (6)第四节.人口与用地规模控制 (11)第三章市区规划 (11)第一节.市区发展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 (11)第二节.市区空间布局规划 (13)第三节.市区土地用途管制 (16)第四节.市区控制线划定 (22)第四章规划实施引导 (27)第一节.重大项目库建设及更新 (27)第二节.法定规划调整建议 (27)第三节.空间规划的实施管理 (28)第四节.空间规划实施的机制建设 (29)第五节.空间规划的实施评估与修改 (30)附表 (31)表1 阜阳市发展指标体系一览表 (31)表2 阜阳市域空间管控指标体系一览表 (32)表3 阜阳市域人口规模预测一览表 (33)表4 阜阳市区人口规模预测一览表 (34)表5 阜阳市区空间管控指标体系一览表 (35)表6 阜阳市区土地用途规划汇总表 (35)表7 城市开发边界内土地用途规划汇总表 (36)表8 阜阳市区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一览表 (37)第一章规划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安徽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要求,落实安徽省空间规划工作统一部署,优化阜阳市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推进阜阳市“多规合一”工作,特编制本次《阜阳市空间规划(2017-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期限规划分近、远期,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

第3条规划依据1.政策依据(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2).《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年印发)》(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印发)》(4).《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6年印发)》(5).《安徽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皖发[2016]9号)》(6).《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意见任务分解的通知(皖政办秘[2016]20号)》(7).《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皖发[2016]50号)》(8).《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工作“五统筹”实施方案的通知(2017年印发)》2.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4年修正版)》(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7).《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2017年)》(8).《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年)》(9).《安徽省城市开发边界规划管理办法(试行)(2015年印发)》(10).《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标准(2017年印发)》(11).《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数据标准(2017年印发)》3.相关规划(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年)》(3).《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4).《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3年)》(5).《安徽省空间规划》(在编)(6).《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7).《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2017年10月审议稿)》(8).《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9).《皖北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10).《阜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11).《阜阳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12).《阜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13).《阜阳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14).《阜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变更调查》(15).《安徽省阜阳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30)》(16).《阜阳市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17).《安徽省阜阳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30)(征求意见稿)》(18).《阜阳市区供电专项规划》(19).《阜阳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20).《阜阳市城市排水(污水)工程规划》(21).《阜阳港总体规划》(22).《阜阳市防洪专项规划》第4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包括阜阳市域、阜阳市区两个层次。

阜阳市2024年工作计划

阜阳市2024年工作计划

阜阳市2024年工作计划引言阜阳市作为中国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承担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责任。

为了推动阜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目标,制定了2024年的工作计划。

本文将详细介绍阜阳市2024年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经济发展在2024年,阜阳市将继续坚持经济发展优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1.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2.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推广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生产模式,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3.加强大数据应用。

推动大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利用,搭建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提供优质的大数据应用服务,支持企业决策和政府决策。

二、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阜阳市2024年的重要发展目标,通过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环境改善,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品质。

1.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3.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和乡村民宿,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吸引力。

三、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阜阳市2024年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通过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1.加强环境治理。

加大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治理力度,减少环境污染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2.推进生态建设。

加强湿地保护和植被恢复,修复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

3.培育绿色产业。

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加快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绿色转型。

四、民生福祉阜阳市将继续关注民生问题,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阜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5-2030)》的批复

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阜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5-2030)》的批复

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阜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015-2030)》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阜阳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7.08.03
•【字号】阜政秘〔2017〕189号
•【施行日期】2017.08.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关于《阜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5-2030)》的批复
阜政秘〔2017〕189号
阜阳市城乡规划局:
你局《关于批准<阜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5-2030>的请示》收悉,现就有关问题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阜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5-2030)》(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充分发挥了我市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的优势,注重城市地形地貌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一湖伴城、两河萦城、三环绕城、九廊穿城、绿道织城、绿园缀城”的绿地系统结构符合我市实际,切实可行。

三、根据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需要,加强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尽快划定各类
绿地的绿线范围,进一步完善现状建成区各类城市绿地结构,加快提升全市绿化水平。

四、严格规划落实,强化硬性约束,城市建设有关绿地规范要求一律要遵循本《规划》,严格按照《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相关指标实施。

五、及时向社会公布《规划》内容,加强宣传解读,增强社会共识,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阜阳市人民政府
2017年8月3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阜阳市生态网络规划(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安徽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善空间规划体系,提升生态综合效益,促进城市绿色发展,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实现阜阳市环境、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市城乡规划局开展了《阜阳市生态网络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

年月日,《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会。

.市域生态网络规划
()生态网络结构
基于市域生态要素识别与生态安全格局,将水系作为阜阳市生态网络构建的主线,规划形成“一带、二轴、一环、多廊、多点”的市域生态网络结构,其中:
“一带”:淮河生态带,主导功能为行洪、滞洪、调蓄、水源供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景观营造。

“二轴”:阜阳市区的颍河和泉河生态轴,主要承担洪涝调蓄、生物迁徙、景观、游憩、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

“一环”:环绕阜阳市中心城区的永久性城市绿带,具有防止城市蔓延扩展、缓冲城市建设行为、调节地表径流、景观、游憩等作用。

“多廊”:依托多条河道,串联重要生态节点,形成条纵横交错、网络化的生态廊道,主导休闲游憩、防风固沙、水源涵养、防洪防涝等功能。

“多点”:分布在带、轴、环、廊上的个重要生态节点及个补充节点。

重要生态节点包括市域个湿地公园、个自然保护区、个风景区、个水源保护区、个城市公园及个综合生态节点。

个补充节点分布在市域主要河流交汇处。

()生态网络布局
市域生态网络形成由生态斑块、生态廊道共同构成的网络化布局。

其中生态斑块包含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生态保护区及三角洲公园共个。

生态廊道包含市域条河流廊道以及京九绿色长廊。

.市区生态网络规划
()市区生态网络结构
通过阜阳市区核心要素识别与分析,规划形成“一湖、两河、一带、两环、六楔、多廊”的市区生态网络结构。

“一湖”:颍州西湖,阜阳市生态名片,发挥湿地保育、调蓄洪涝、调节小气候、生态游憩的生态作用。

“两河”:颍河、泉河,阜阳市最具代表性的河流生态空间,发挥行洪排涝、涵养水源、生物迁徙、生态游憩的生态作用。

“一带”:永久性城市绿带,分为现状城区、西湖新城两个闭合的环,发挥辅助限定城市开发边界的作用。

两环之间预留容纳阜阳机场、商合杭高铁、郑阜高铁、阜淮城际铁路、徐阜淮高速的生态化基础设施廊道。

“两环”:包含古城环与城市生态游憩环。

古城环是指泉河、西城河、南城河、东城河形成的生态环。

城市生态游憩环是指沿济河、双河路、七渔河、五道河、京九绿色长廊形成的生态环。

“六楔”:从外围生态空间嵌入城市的六个生态绿楔,分别为泉河生态绿楔、颍河北生态绿楔、颍河南生态绿楔、京九长廊北生态绿楔、京九长廊南生态绿楔、空港生态绿楔,发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

“多廊”: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主要河流为载体,形成老泉河生态廊道、阜临河生态廊道、五道河生态廊道、老西清河生态廊道、中清河生态廊道、华桥沟生态廊道、芦桥沟生
1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