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禁毒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禁毒法治知识考试答案

禁毒法治知识考试答案禁毒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工作。
为了提高全民禁毒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特此举办禁毒法治知识考试。
以下是本次考试的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1. 我国《禁毒法》规定,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
A. 正确 B. 错误答案:A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A. 正确 B. 错误答案:A3. 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戒毒治疗的,公安机关对其原吸毒行为不予处罚。
A. 正确 B. 错误答案:A4.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禁毒工作,对在禁毒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A. 正确 B. 错误答案:A5. 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A. 正确 B. 错误答案:A二、判断题1. 吸食毒品是违法行为,但不属于犯罪行为。
()答案:错误2. 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答案:错误3. 国家鼓励开展禁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禁毒技术、装备和方法。
()答案:正确4.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毒品违法犯罪行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举报。
()答案:正确5.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禁毒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毒品的危害。
答案:毒品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个人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危及生命;二是破坏家庭和谐,影响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三是扰乱社会秩序,诱发违法犯罪行为;四是耗费大量社会资源,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2. 请简述我国禁毒工作的基本原则。
答案:我国禁毒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依法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公民身心健康;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3. 请简述学校在禁毒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
2024全国禁毒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24全国禁毒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毒品的数量以()属实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不以纯度折算。
A.缴获B.检查C.查证D.收缴2.止咳水通常含有可待因、麻黄碱等成分,()服用可形成心理依赖,戒断症状类似海洛因毒品。
A.长期大量B.遵医嘱C.按药品说明计量服用D.一次过量服用3.吸毒对女性怀孕后胎儿的影响是()。
A.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死胎B.没有任何影响C.可能导致难产D.会让胎儿更健康4.鸦片最早是由()传入中国的。
()A.阿拉伯人B.埃及人C.印度人D.契丹人5.小明今年上五年级,沉迷于网络游戏,然后到黑网吧去上网,结交了不良的朋友,最后染上了烟瘾和学会了吸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不在危险的地方逗留,尤其是网吧这样人多和复杂的环境B.要养成自律的好习惯C.要学会抵制诱惑D.以上选项都是6.世界上最大的可卡因产地是哪里?()A.金三角B.金新月C.银三角D.贝卡谷地7.为什么有的吸毒者在炎热的夏天仍穿着长衣长裤?()A.怕冷B.免疫力低下,怕得感冒C.为了掩饰因为注射在身上留下的针孔和针疤8.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中销毁的是哪种烟?A.鸦片烟B.卷烟C.大麻烟9.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
A.预防教育B.依法严厉打击C.切断毒品来源D.戒断治疗10.我国《禁毒法》明确了(),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的禁毒方针?A.预防为本B.预防为主C.打击为主D.打防并举11.吗啡一般是从()中提炼出来的?A.海洛因B.鸦片C.古柯叶D.大麻12.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主要适用于吸食、注射()的吸毒人员。
A.冰毒B.可卡因C.大麻D.海洛因13.金三角”是指泰国、缅甸、()。
A.老挝B.越南C.柬埔寨D.印度14.()俗称K粉,属于合成类新型毒品。
禁毒法的考试题及答案

禁毒法的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我国《禁毒法》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的是什么制度?A. 管制制度B. 备案制度C. 审批制度D. 许可制度答案:A2. 根据《禁毒法》,以下哪项不属于毒品?A. 鸦片B. 海洛因C. 咖啡因D. 酒精答案:D3. 《禁毒法》规定,国家鼓励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以下哪项不属于禁毒宣传教育的范畴?A. 毒品危害的宣传B. 毒品预防的教育C. 毒品治疗的指导D. 毒品制造的技术答案:D二、多选题4. 《禁毒法》中规定,以下哪些行为是禁止的?A. 非法持有毒品B.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C. 非法买卖、运输、制造毒品D.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答案:ABCD5. 根据《禁毒法》,以下哪些措施是国家应当采取的?A. 建立禁毒工作协调机制B. 制定禁毒规划C. 开展禁毒国际合作D. 鼓励和支持禁毒科学技术研究答案:ABCD三、判断题6. 《禁毒法》规定,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不予处罚。
答案:错误7. 根据《禁毒法》,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禁毒工作。
答案:正确8. 《禁毒法》规定,对涉嫌毒品犯罪的人员,可以不经批准直接进行人身检查。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9. 请简述《禁毒法》中规定的禁毒工作的原则。
答案:《禁毒法》规定的禁毒工作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实行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工作。
10. 根据《禁毒法》,国家对戒毒人员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国家对戒毒人员采取的措施包括:依法进行戒毒治疗,提供心理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社会融入支持,以及对戒毒人员进行定期评估和跟踪帮教。
2024年度全国青少年最新禁毒知识竞赛精选试题及答案

2024年度全国青少年最新禁毒知识竞赛精选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下列哪项措施不是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对社区戒毒人员实施的管理、帮助措施?()A.戒毒知识辅导B.限制人身自由C.教育、劝诫2.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来往人员、物品、货物以及交通工具进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检查。
A.公安机关B.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禁毒委员会D.以上选项都是3.戒毒人员在()等方面不受歧视。
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当在这些方面对戒毒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A.入学B.就业C.享受社会保障D.A.B和C4.毒品起源于()。
A.矿物B.动物C.植物D.毒物5.“快克”是一种高纯度的海洛因,属于海洛因中的精制品。
A.正确B.错误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采取措施予以制止、铲除。
A.立即B.适时C.成熟后D.收割时7.远离毒品的自我保护方法有()。
A.养成良好习惯B.不在危险地方逗留C.不接受他人的食物D.ABC都是8.利用未成年人运输毒品的按照《刑法》规定如何处罚()A.以教唆罪论处B.以运输毒品罪处罚C.以运输毒品罪从重处罚D.以诈骗罪处罚9.“虎门销烟”是哪一天开始的()。
A.1839年6月3日B.1840年6月9日C.1841年7月17日D.1842年10月10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自()起施行。
A.2007年12月29日B.2008年1月1日C.2008年6月1日D.2008年6月26日11.下列那种属于兴奋剂?A.摇头丸B.二甲基色胺C.巴比妥D.吗啡12.非法持有海洛因()克以上的,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A.5B.50C.10D.2013.你的好朋友给你一种样子像糖果的东西,说特别好玩,让你尝尝。
你的选择应该是:()A.相信朋友不会害你,直接吞下B.不想吃,但是碍于朋友之间的面子,勉强吃了。
2024年度全国禁毒知识竞赛精选试题库及答案

2024年度全国禁毒知识竞赛精选试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毒品与药品,往往具有双重属性,只要为人解除痛苦的就是药品。
A.正确B.错误2.()俗称K粉,属于合成类新型毒品。
A.氯胺酮B.海洛因C.大麻D.美沙酮3.以下哪种行为不予处罚。
()A.有人在自己经营的娱乐场所内吸毒,不制止、不报告B.携带毒品原植物种子C.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D.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的犯罪分子提供财物4.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制度,发现娱乐场所内有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A.查验B.监测C.巡查D.抽查5.海洛因同吗啡相比,其成瘾性()。
A.更强B.较弱C.相当D.更弱6.吸毒对女性怀孕后胎儿的影响是()。
A.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死胎B.没有任何影响C.可能导致难产D.会让胎儿更健康7.国家鼓励志愿人员参与()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志愿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A.缉毒侦查B.禁毒管理C.禁毒宣传教育和戒毒社会服务D.禁毒知识普及教育8.戒毒人员在()等方面不受歧视。
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当在这些方面对戒毒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A.入学B.就业C.享受社会保障D.A.B和C9.利用未成年人运输毒品的按照《刑法》规定如何处罚()A.以教唆罪论处B.以运输毒品罪处罚C.以运输毒品罪从重处罚D.以诈骗罪处罚10.金三角”是指泰国、缅甸、()。
A.老挝B.越南C.柬埔寨D.印度11.一个完整的戒毒过程,包含()。
A.脱毒、康复、回归社会三部分B.强制戒毒一部分C.社区戒毒D.社区康复12.共用剃须刀有传染艾滋病的危险。
A.正确B.错误13.我国列管的麻醉药品一共有多少种?()A.53种B.79种C.132种D.121种14.戒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生理脱毒与医学治疗、()、善后辅导与回归社会三个阶段。
2024年国际禁毒知识网络竞赛题及答案

2024年国际禁毒知识网络竞赛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禁毒法》规定的禁毒工作机制是()。
A.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B.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C.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责,社会广泛参与D.党委政府领导,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2.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严重的,可以不适用()。
A.强制隔离戒毒B.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C.责令其接受社区康复D.自愿戒毒3.申请成为禁毒志愿者的年龄要求是()。
A.没要求B.14周岁以上C.16周岁以上D.18周岁以上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毒品的数量以()属实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不以纯度折算。
A.缴获B.检查C.查证D.收缴5.我国《禁毒法》明确了(),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的禁毒方针?A.预防为本B.预防为主C.打击为主D.打防并举6.非法持有海洛因()克以上的,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A.5B.50C.10D.207.二十世纪(),中国获得近三十年“无毒国”美誉。
()A.40年代末到80年代初B.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C.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D.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8.止咳水通常含有可待因、麻黄碱等成分,()服用可形成心理依赖,戒断症状类似海洛因毒品。
A.长期大量B.遵医嘱C.按药品说明计量服用D.一次过量服用9.你认为一个家庭如何才能“远离毒品”?()A.自己拒绝毒品,向父母和亲属介绍毒品常识,提醒他们千万不要尝试毒品B.不去沾毒品,也不关心毒品C.自己不去碰毒品就行D.自己树立防毒意识10.“虎门销烟”是哪一天开始的()。
A.1839年6月3日B.1840年6月9日C.1841年7月17日D.1842年10月10日11.吸食、注射毒品严重破坏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免疫机能,引起各种并发症,最终导致()。
2023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全)

2023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全)一、判断题1. 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2. 国家鼓励对禁毒工作的社会捐赠,并依法给予税收优惠。
〔〕3. 国家鼓励志愿人员参与禁毒宣传教育和戒毒社会效劳工作。
〔〕4. 复吸的一律强迫隔离戒毒。
〔〕5. 种植____原植物,属于制造____的行为。
〔〕6. 经强迫隔离戒毒后又吸食,注射____的,构成吸食____罪。
〔〕7. 强迫隔离戒毒场所的设置、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可由各地政府视财政情况自行规定。
〔〕8. ____是指鸦片、、、吗啡、____、____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可以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9. 过量吸食鸦片,可引起急性中毒,因呼吸抑制而死亡。
〔〕10. 所有的____都具有四个根本特征: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和危害性。
〔〕11. “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主要说明____所造成的生理依赖持久性。
〔〕12. 按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作用,可将____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3. 苯丙胺因其纯品无色透明,像冰一样,故俗称“”。
〔〕14. 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承受强迫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迫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15. 对吸食、注射____的人员,应一律进展治安拘留等行政处分,并予以强迫隔离戒毒。
〔〕16. 经强迫隔离戒毒后又吸食、注射____的,依法实行劳动改造,并在劳改中戒除毒瘾。
〔〕17. 擅自创办戒毒脱瘾治疗业务的,由卫生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和处分。
有____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18. 国家鼓励公民、组织开展公益性的禁毒宣传活动。
〔〕19. 新闻、出版、文化、播送、电影、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展禁毒宣传教育。
〔〕20.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禁毒宣传教育。
〔〕21.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____违法犯罪举报制度。
2024最新禁毒知识竞赛精选试题及答案

2024最新禁毒知识竞赛精选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在迪厅、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如果你看到了一种红色药丸(或药片)状的东西,那你可能就是看到了(),千万小心不要沾染。
()A.跳跳糖B.彩球糖C.摇头丸或麻古D.山楂丸2.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制度,发现娱乐场所内有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A.查验B.监测C.巡查D.抽查3.我国吸毒人员吸食的毒品中,吸食最多的毒品是()。
A.传统毒品B.合成毒品C.新精神活性物质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毒品的数量以()属实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不以纯度折算。
A.缴获B.检查C.查证D.收缴5.根据()需要,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A.医疗、教学、及科研B.宣传C.消费市场D.大众生活6.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
A.负刑事责任B.从轻或减轻处罚C.不予刑事处罚D.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7.负责社区戒毒工作的是()。
A.公安机关B.卫生行政部门C.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D.司法机关8.吗啡一般是从()中提炼出来的?A.海洛因B.鸦片C.古柯叶D.大麻9.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A.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B.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C.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D.以上选项都是10.()化学名称叫二乙酰吗啡,呈灰白色粉末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白粉”、“白面”。
A.冰毒B.可卡因C.海洛因D.美沙酮11.中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A.了解毒品的特征B.认识到毒品的危害C.能够辨别毒品D.以上选项都是12.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中销毁的是哪种烟?A.鸦片烟B.卷烟C.大麻烟13.金新月国际毒源地是指以下哪几个国家的交界地带?A.老挝、缅甸、泰国B.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C.印度、斯里兰卡、阿联酋D.新加坡、伊朗、菲律宾14.麻古具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功能,吸食后容易造成人体中枢神经()的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毒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施行的日期是(C)
A. 2007年12月29日;
B. 2008年1月1日;
C. 2008年6月1日;
D. 2008年10月1日;
2、(B)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公安部D全国政协
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具体办法,由(A)规定。
A .国务院B.公安部C.卫生部D.商务部
4、《禁毒法》规定,(D)应当依法加强对邮件的检查,防止邮寄毒品和非法邮寄易制毒化学品。
A.海关
B.公安机关
C.边防
D.邮政企业
5、《禁毒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C),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用、交流工作。
A.毒品监测和毒品情报系统
B.毒品情报和禁毒信息系统
C.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
D.毒品情报和吸毒人员系统
6、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C)。
A.进行劝导
B.进行批评、教育
C.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D.对其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7、戒毒人员应当在(B)接受社区戒毒。
A.居住地
B.户籍所在地
C.抓获地
D.案发地
8、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C )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A . 7日
B 3日
C 24小时
D 12小时
9、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B)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
A.户籍地公安机关
B.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
C.居住地公安机关
D.案发地公安机关
10、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设臵、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由(A)规定。
A .国务院B.公安部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11、(B)应当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业医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A.公安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药监部门
D.禁毒部门
12.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C)。
A、六个月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13、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为(C)。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14.医疗机构对在治疗期间有人身危险的,可以采取必要的(D)。
A、临时控制措施B、临时强制措施
C、临时保护措施
D、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
15. 对被解除强制隔离解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C)的社区康复。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16.每年的(A)为“国际禁毒日”。
A.6月26日B.6月6日C.6月16日
17. 强制隔离戒毒期限一般为_____。
(B)
A. 一年
B.二年
C.三至六个月
18.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_____。
(B)
A. 三年
B.一年
C.二年
19、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_____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
(C)
A.予以强制戒毒人员家属
B.予以强制戒毒人员所在社区
C.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
20.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_____。
(A)
A.强制检测
B.强制拘留
C.强制隔离戒毒
二、多项选择题
1、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A.B.C.D)
A.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B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
D.维护社会秩序
2、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C.D)措施。
A.看护
B.约束
C.隔离
D.治疗
3、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实行(A.B)制度。
A.查验
B.许可
C.统一管理
D.审查
4、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禁毒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A.B.C.D)
A.包庇、纵容毒品违法犯罪人员的;
B.对戒毒人员有体罚、虐待、侮辱等行为的;
C.挪用、截留、克扣禁毒经费的;
D.擅自处分查获的毒品和扣押、查封、冻结的涉及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财物的。
5、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A.C)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A.国民经济发展
B.社会文明发展
C.社会发展
D.道德教育
6、对依法查获的(ABC)应当收缴,依照规定处理。
A.毒品
B.毒品违法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收益
C.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
D.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设备、资金
7、公安机关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ABCD)进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检查,民航、铁路、交通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A.来往人员
B.物品
C.货物
D.交通工具
8、《禁毒法》规定,禁止非法传授(BCD)的制造方法。
A.制毒工具
B.麻醉药品
C.精神药品
D.易制毒化学品
9、吸毒成瘾人员有(ABCD)情形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A、拒绝接受社区戒毒;
B、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
C、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
D、经社区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
10、根据需要,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ABC)
A、医疗
B、教学
C、科研
D、宣传
三、判断题
1、毒品的基本特征具有依赖性、危害性和非法性(√)。
2、毒品危害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3、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
4、国家允许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制造方法。
(×)
5、吸毒对个人有危害,但对家庭和社会影响不大。
(×)
6、国家鼓励对禁毒工作的社会捐赠,并依法给予税收优惠。
(√)
7、戒毒治疗可以以营利为目的。
(×)
8、对吸毒成瘾人员不能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应当先进行社区戒毒。
(×)
9、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
10、对拒绝接受检测的涉嫌吸毒人员,经公安派出所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
(√)
四、简答题
1、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
2、《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多少克,应追究刑事责任(无论数量多少克)
3、我国禁毒方针中的“四禁并举”中的“四禁”是指(禁吸、禁贩、禁种、禁制);
4、主要的三种毒品源植物是(罂粟、大麻、古柯);
5、我国的戒毒模式有(强制隔离戒毒、自费戒毒、社区戒毒、自愿戒毒);
5、国际禁毒日是几月几日(6月26日);
6、我国的禁毒方针是(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7、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哪年哪月(1839年6月);
8、合成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
五、抢答题
1、鸦片是从什么植物中提炼出来的(罂粟);
2、海洛因俗称什么(白粉);
3、贩毒是什么行为(犯罪);
4、吸毒是什么行为(违法);
5、毒品具有哪些的特性。
(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危害性)
6、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多少年(二年)
7、社区康复戒毒的期限为(三年)
六、高难度题目:(答对三个以上给满分)
1、公民积极参加禁毒斗争,应做到哪几点?(、争当禁毒志愿者;、积极参加禁毒宣传活动;、真诚帮助身边吸毒人员外、勇于同毒品犯罪作斗争。
)
2、导致吸毒的个人原因主要有哪些?(、对新刑毒品的无知;、好奇心与冒险心;、对毒品的依赖性估计不足,对自己过分自信;、贪图享受,以吸毒为时髦;、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用吸毒寻求解脱。
)
3、从个人、家庭、社会的角度来看,毒品的危害有哪些?
(、对个人的危害:毒品对人的身心危害严重。
吸毒会导致精神分裂、血管硬化,严重影响生殖和免疫能力。
吸毒易感染艾滋病;吸毒上瘾,心瘾难除,一生受折磨。
、对家庭的危害:耗资巨大,十有八九倾家荡产。
吸毒者往往道德泯灭,不顾念亲情,抛妻别子,忤逆不孝。
后代往往先天有毒瘾、痴呆畸形。
、对社会的危害:吸毒者为获取毒资,大多男盗女娼,或以贩养毒,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
)
4、我们怎样才能远离毒品?(、学习禁毒知识;、永远不尝第一口;、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千万不能借毒消愁;、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慎重交友;、远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