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简介
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2024-2027)在信息化时代,软件工程专业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此,我院特制定了一份全面而详实的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旨在进一步提升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的软件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专业基本概况(一)专业现状软件工程专业是我院的特色专业之一,自2017年第一批招生以来,已发展成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和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点。
目前,我院软件工程专业每年招生计划为70人,现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50人。
我院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0人,博士2人。
这些教师均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专业实验室建设方面,我院已建立起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
现有专业实验室5个,包括计算机软件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软件测试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共配备实验设备350台套,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验教学需求。
(二)存在问题尽管我院软件工程专业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人才培养方面,当前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工程能力与素养上还不能完全满足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产业的需求。
其次,在专业建设资金投入方面,由于资金有限,限制了新的专业方向课程的开展和教师的学术交流。
此外,学术带头人和本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仍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二、专业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针对以上问题,我院制定了以下总体目标: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主线,以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制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为主要内容,通过3年的努力,将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成为适应软件工程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既定目标、专业预期就业率达到95%以上的本科专业。
同时,注重专业特色的塑造,形成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引领作用的品牌专业,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班级课表(1)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务部制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务部制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务部制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务部制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务部制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务部制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务部制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务部制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务部制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务部制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务部制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务部制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务部制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务部制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表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务部制。
福建农林大学第七届学生委员会全体成员名单

福建农林大学第七届学生委员会全体成员名单一、主席团名单(7人)主席:余方舟(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副主席:高燕龙(材料工程学院)李友琪(金山学院)林锦春(文法学院)张啸宁(机电工程学院)张云晖(植物保护学院)李志杰(经济学院(海峡乡村建设学院))二、各部门人员名单(一)办公室(24人)主任:陈恩平(食品科学学院)副主任:林晨(植物保护学院)李穗宁(金山学院)陈伟林(管理学院旅游学院)干事:吴庭苇(资源与环境学院)苏宏彬(金山学院)陈婷(金山学院)陈炜帆(机电工程学院)蔡薇(动物科学学院)林幸华(经济学院(海峡乡村建设学院))邹博文(作物科学学院)杨丽敏(植物保护学院)林夕(材料工程学院)陈艳萍(植物保护学院)段怡君(管理学院旅游学院)林长厚(机电工程学院)洪东全(机电工程学院)李珍珍(安溪茶学院)祁玲玲(材料工程学院)林玲(经济学院(海峡乡村建设学院))林昱(资源与环境学院)林怡婷(管理学院旅游学院)钟华清(管理学院旅游学院)任钰琪(管理学院旅游学院)(二)学习部(15人)部长:李京铠(林学院)副部长:陈强(机电工程学院)林施龙(材料工程学院)余文梦(公共管理学院)黄幼萍(金山学院)干事:王晓丹(材料工程学院)何新新(生命科学学院)陈琳(园艺学院)赵凯(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江家钦(机电工程学院)刘新称(材料工程学院)李巍(机电工程学院)黄洁(经济学院(海峡乡村建设学院))陈乃馨(植物保护学院)魏启(安溪茶学院)(三)宣传部(29人)部长:施彬煌(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副部长:张涛(机电工程学院)李一泓(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干事:郑樵风(海外学院)王雨晨(金山学院)陈思涵(生命科学学院)陈梦婷(林学院)葛雪祺(金山学院)杨婕(植物保护学院)陈丽莎(安溪茶学院)蔡璐(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李璇(金山学院)吴飞洪(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刘秀鋆(材料工程学院)黄仕宇(金山学院)林燚(金山学院)林蓉蓉(文法学院)赖青(园艺学院)郑诗婷(动物科学学院)金家玮(动物科学学院)陈婷婷(金山学院)张亚玲(金山学院)李飞鸿(安溪茶学院)刘恣丞(林学院)骆银城(金山学院)申波(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李斯琦(经济学院(海峡乡村建设学院))樊宵雷(园艺学院)陈技娥(经济学院(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四)外联部(17人)部长:陈晓蓉(生命科学学院)副部长:李颖林(林学院)干事:尚文杰(植物保护学院)杨伟渊(材料工程学院)周炳铨(机电工程学院)蔡定富(安溪茶学院)杨婧婷(林学院)韩楚霞(材料与工程学院)李吉祥(机电工程学院)曾潇宛(机电工程学院)张皓(金山学院)林钰珺(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洪珊婷(文法学院)陈楚濠(植物保护学院)吴文丽(林学院)蔡秋枫(文法学院)洪志鑫(机电工程学院)(五)文艺部(33人)部长:连瑜曦(食品科学学院)副部长:李佳(金山学院)陈显鹭(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胡天宇(材料工程学院)张雯怡(文法学院)干事:陈煌佳(管理学院旅游学院)张君宇(材料工程学院)蔡松昌(材料工程学院)肖晗星(动物科学学院)李睿捷(蜂学学院)郑程(机电工程学院)陈锐(机电工程学院)翁建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陈大勇(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刘伟杰(金山学院)黄琴雯(金山学院)张彦灵(金山学院)蒋宇(金山学院)曾亚玲(金山学院)赵泽宁(金山学院)陈泽平(林学院)胡颖颖(软件工程学院)谭飘(生命科学学院)梁子豪(生命科学学院)宋林君(生命科学学院)洪丽丽(园艺学院)王圳峰(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白少涵(园艺学院)庄龙威(机电工程学院)杨菲(植物保护学院)汤子雄(植物保护学院)陈俊含(植物保护学院)叶露(植物保护学院)(六)体育部(24人)部长:林长勇(生命科学学院)副部长:林洁(金山学院)吴振良(材料工程学院)陈巧瑜(文法学院)干事:廖羽轩(材料工程学院)叶奕亨(食品科学学院)汤奇霖(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黄世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黄立(蜂学学院)董莎(材料工程学院)韩云欢(园艺学院)胡锦萍(金山学院)黄媛(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王晓莉(林学院)林晓婷(软件工程学院)张梦婷(软件工程学院)谭林维(生命科学学院)杨小珍(文法学院)孙守荣(动物科学学院)陈爱芳(金山学院)柳陈军(生命科学学院)王瑞红(文法学院)蔡建干(蜂学学院)郭芃(材料工程学院)(七)女生部(21人)部长:成佳荣(林学院)副部长:朱文娟(金山学院)张晓慧(文法学院)何秋艳(管理学院旅游学院)郑明浩(机电工程学院)干事:刘锐(作物科学学院)张瓅晨(金山学院)张昆云(金山学院)张清梅(公共管理学院)王芸(食品科学学院)叶金城(金山学院)黄燕丽(机电工程学院)刘芷君(园艺学院)林明(材料工程学院)蔡丹婷(经济学院(海峡乡村建设学院))陈心蕾(蜂学学院)程莹莹(经济学院(海峡乡村建设学院))陈辰(金山学院)林芷岚(经济学院(海峡乡村建设学院))王清琴(材料工程学院)陈婷(金山学院)(八)信息部(17人)部长:朱岩(林学院)副部长:孙友珍(园艺学院)李晨玮(软件工程学院)黄棽(软件工程学院)干事:陈思明(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许杭娜(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翁泽宇(林学院)胡楚祺(园艺学院)罗雪君(植物保护学院)谢群(软件工程学院)周宇杰(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李华业(软件工程学院)柯益龙(软件工程学院)张婷婷(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罗家超(机电工程学院)林超麟(机电工程学院)张圣(动物科学学院)(九)记者团(24人)团长:林淑惠(材料工程学院)副团长:刘曦鹏(资源与环境学院)陈若楠(公共管理学院)翁军雄(管理学院旅游学院)肖满红(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干事:张素兰(金山学院)贾营营(生命科学学院)邹丽婷(动物科学学院)黄志鹏(金山学院)陈彬(文法学院)杨凯(材料工程学院)卢荻(管理学院旅游学院)张慧峰(食品科学学院)张欣杰(机电工程学院)程慧瑶(动物科学学院)郑喆(资源与环境学院)蔡丹茹(食品科学学院)李鸿(金山学院)李锡文(安溪茶学院)微博组:王建强(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蔡怡娜(文法学院)唐隆(动物科学学院)邱煜(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谢滔(交通与土木学院)(十)勤工权益部(20人)部长:张林琳(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部长:张成晟(软件工程学院)张美兰(管理学院旅游学院)吴茜(植物保护学院)干事:林超越(材料工程学院)黄秀玉(动物科学学院)陈庆玲(管理学院旅游学院)廖小文(管理学院旅游学院)张雅昆(蜂学学院)王依雯(林学院)乐生煊(金山学院)杜景芬(金山学院)肖芳婷(动物科学学院)曹荣昌(植物保护学院)张永华(机电工程学院)林嘉伟(金山学院)刘锦洪(金山学院)许雅红(金山学院)廖海云(园艺学院)丘利琪(机电工程学院)(十一)心理健康发展部(14人)部长:石敏剑(金山学院)副部长:马昌盛(蜂学学院)陈泽文(资源与环境学院)林璇颖(软件工程学院)干事:李娴(安溪茶学院)龚维维(动物科学学院)胡哲(材料工程学院)朱汉生(材料工程学院)林凤城(机电工程学院)戴兆毅(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何飘香(食品科学学院)汪泓娟(蜂学学院)连家佳(金山学院)翁颖妮(生命科学学院)(十二)就业服务部(13人)部长:方少娟(金山学院)副部长:马小敏(材料工程学院)干事:包龙斌(金山学院)曾韵熙(材料工程学院)陈艺娟(金山学院)吴仙琴(文法学院)鲁鹏龙(园艺学院)林斯朝(金山学院)郑雨星(食品科学学院)刘志鹏(金山学院)李俊辰(金山学院)林晓丹(园艺学院)陈冰冰(金山学院)(十三)膳食管理委员会(23人)会长:张海东(林学院)副会长:江文生(机电工程学院)施晓春(林学院)黄璐璐(园艺学院)李毅帆(管理学院旅游学院)干事:钟如秋(安溪茶学院)李芳玉(动物科学学院)李薇(安溪茶学院)罗艳红(蜂学学院)郑燕梅(材料与工程学院)王沙沙(动物科学学院)张辉(金山学院)索朗德吉(园艺学院)朱寿清(机电工程学院)鲁莹(动物科学学院)林义(材料与工程学院)叶斯波拉提(林学院)盛佳乐(材料与工程学院)贾亮亮(材料与工程学院)付叮当(蜂学学院)薛蓉蓉(生命科学学院)周金云(安溪茶学院)田璐(安溪茶学院)(十四)大学生国旗护卫队(部)(14人)队长:张仰盛(金山学院)副队长:沈开元(材料工程学院)赵文莎(资源与环境学院)训练员:康玉堂(材料工程学院)队员:施国茂(安溪茶学院)汤少坤(材料工程学院)林剑锋(机电工程学院)杨锰锴(机电工程学院)刘戬呈(机电工程学院)周宇杰(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王子尧(植物保护学院)周丽熔(园艺学院)林赛男(园艺学院)周伟凡(金山学院)(十五)大学生科技协会(科技部)(66人)主席:杨博溢(植物保护学院)副主席:付饶(生命科学学院)郑媛媛(金山学院)林伟铭(材料工程学院)1、办公室(12人)主任:马硕(蜂学学院)副主任:郭喜荣(材料工程学院)巴凤仙(蜂学学院)赖飞(材料工程学院)罗毅辉(机电工程学院)萧琼媚(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干事:王重重(动物科学学院)林高荣(机电工程学院)许建磊(动物科学学院)陈露露(动物科学学院)刘美娟(蜂学学院)竟诗琦(蜂学学院)2、学术部(11人)部长:黄晓艺(机电工程学院)副部长:孙俊柠(机电工程学院)洪志雄(生命科学学院)陈雨涵(金山学院)任欣(植物保护学院)干事:姜艳坤(蜂学学院)赖莹莹(材料工程学院)文艺(资源与环境学院)徐宇杰(机电工程学院)刘祥健(机电工程学院)蔡聪(动物科学学院)3、科技创新与推广部(10人)部长:严添叶(植物保护学院)副部长:方荣(资源与环境学院)陈荣(材料工程学院)雷淇(植物保护学院)武本溪(林学院)干事:卞斯达(材料工程学院)陈亦凯(金山学院)陈诗熳(机电工程学院)陈义辉(机电工程学院)蓝利芳(机电工程学院)4、科技传媒与宣传部(11人)部长:赖润祺(食品科学学院)副部长:黄伟强(材料工程学院)李琳(园艺学院)田海儒(材料工程学院)吴晶晶(植物保护学院)干事:包欣然(食品科学学院)张玉玲(机电工程学院)丘金辉(食品科学学院)王圣樱(金山学院)谢应强(蜂学学院)陈琳(食品科学学院)5、科技传播与联系部(9人)部长:李滢(动物科学学院)副部长:陈亮(机电工程学院)陈子传(金山学院)干事:刘浩天(蜂学学院)薛博宇(动物科学学院)兰兴康(机电工程学院)黄涛俊(林学院)林慧容(机电工程学院)王俊杰(机电工程学院)6、YBC工作部(9人)部长:王泉力(林学院)副部长:林蕊(文法学院)滕春福(生命科学学院)兰忆姗(文法学院)干事:林婉媚(食品科学学院)李万通(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李琪鑫(资源与环境学院)陈晨(材料工程学院)李文超(机电工程学院)(十六)大学生自律委员会(74人)主任:林仁智(经济学院(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副主任:黄小庆(园艺学院)张宁(材料工程学院)杨婉蓉(林学院)1、办公室(13人)主任:暂缺副主任:黄志强(材料工程学院)郑迎迎(经济学院(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叶小明(机电工程学院)干事:汤俊霖(机电工程学院)陈颖芳(机电工程学院)唐玲玲(机电工程学院)林发(材料工程学院)李智育(材料工程学院)杨翠(资源与环境学院)王丽丽(蜂学学院)翁文馨(管理学院旅游学院)王亚妹(生命科学学院)杨婉玲(金山学院)2、校园环境督导部(23人)部长:周军爱(金山学院)副部长:王梅兰(园艺学院)左梦梦(动物科学学院)洪美玲(食品科学学院)苏沁妹(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干事:林哲(机电工程学院)康于昊(材料工程学院)沈学伟(林学院)肖艺虹(机电工程学院)余小芳(安溪茶学院)雷霆(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郑泽君(林学院)张文春(园艺学院)管日升(金山学院)李佳欣(动物科学学院)闫郑芳(金山学院)薄炳锦(生命科学学院)徐志育(机电工程学院)龚永鑫(机电工程学院)王先进(机电工程学院)蔡泽娜(生命科学学院)连欣(资源与环境学院)陈秀娟(食品科学学院)3、宿舍管理部(22人)部长:韩潇雄(园艺学院)副部长:康宇晗(林学院)祁斌(资源与环境学院)祁云(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许晓斌(食品科学学院)杨小英(林学院)干事:吕美金(安溪茶学院)王舒静(安溪茶学院)陈伟(安溪茶学院)林江霞(文法学院)康丽蓉(文法学院)傅龙凤(文法学院)王丽红(植物保护学院)付梦梅(植物保护学院)陈丽云(海外学院)肖毅(海外学院)陈钊杰(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李江珑(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王潮香(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刘小涵(生命科学学院)乐静(公共管理学院)林重阳(经济学院(海峡乡村建设学院))4、宣传部(12人)部长:林佳平(林学院)副部长:韦润石(蜂学学院)罗舒婷(经济学院(海峡乡村建设学院))蔡怡娜(文法学院)陈榕榆(公共管理学院)干事:刘渭伊(蜂学学院)蔡静华(材料工程学院)江宁(动物科学学院)许砺文(作物科学学院)卢易亨(蜂学学院)缪小玉(安溪茶学院)孙素文(动物科学学院)(十七)大学生纠察大队(保卫部)(117人)大队长:陈俊辉(金山学院)副大队长:黄成坡(生命科学学院)曹文静(金山学院)吴振权(金山学院)吴欣(资源与环境学院)1、办公室(15人)主任:暂缺副主任:林玲(金山学院)李玲(金山学院)郑诗琳(金山学院)干事:廖洋豪(金山学院)代淮宇(材料工程学院)陈圳宾(金山学院)陈雪月(资源与环境学院)卓双双(金山学院)巴合努尔(作物科学学院)赵丽霞(资源与环境学院)田英岚(金山学院)郑正辉(机电工程学院)叶晋源(植物保护学院)陈璐(动物科学学院)林津津(动物科学学院)2、宣传部(13人)部长:暂缺副部长:李玉梅(金山学院)干事:赵兴章(蜂学学院)许梦婷(金山学院)钟雯雯(金山学院)秦闯(蜂学学院)张晓涓(材料工程学院)曾斌阳(金山学院)邱文权(材料工程学院)官磊(金山学院)肖郭仪(金山学院)林艳(园艺学院)陈晨(材料工程学院)陈曦(园艺学院)3、女子中队(20人)中队长:周念(动物科学学院)副中队长:魏琳(林学院)龚泽林(金山学院)王莉(金山学院)张玉梅(动物科学学院)队员:乔文硕(食品科学学院)李玉洁(动物科学学院)颜晓瑛(金山学院)李垚(动物科学学院)叶令群(机电工程学院)黄元贞(金山学院)董惠娟(金山学院)柯清兰(金山学院)钟庆瑜(植物保护学院)陈青燕(金山学院)黄咏丹(林学院)吴昭阳(蜂学学院)林燕津(金山学院)杨嘉敏(材料工程学院)蔡媛媛(动物科学学院)4、巡逻中队(21人)中队长:陈银荣(金山学院)副中队长:刘美健(机电工程学院)杨文增(金山学院)队员:李浩然(蜂学学院)董文博(蜂学学院)林陈炜(安溪茶学院)周鹏程(安溪茶学院)刘彦磊(材料工程学院)徐嘉领(机电工程学院)杨销鑫(机电工程学院)吴子涵(机电工程学院)兰钰林(机电工程学院)蔡华焌(金山学院)毛武锋(金山学院)王其忠(金山学院)李思远(金山学院)黄贤培(金山学院)陈剑禹(金山学院)洪宝成(金山学院)许鑫(金山学院)郑文滔(安溪茶学院)5、监察中队(22人)中队长:孙志远(机电工程学院)副中队长:黄山德(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肖文华(金山学院)刘桂军(机电工程学院)队员:邱晓杰(机电工程学院)杨辰逸(动物科学学院)蔡振宇(金山学院)魏启(安溪茶学院)黄定斌(材料工程学院)陈高翔(机电工程学院)林志发(机电工程学院)李耀斌(材料工程学院)颜俊杰(机电工程学院)何钦明(材料工程学院)汪勇(金山学院)林文键(机电工程学院)林慰祖(林学院)陈杰(金山学院)吴甘泉(材料工程学院)戴尊豪(金山学院)卢奕佳(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柳镇章(园艺学院)6、治安中队(21人)中队长:暂缺副中队长:黄有杰(金山学院)曾伟杰(金山学院)张强强(材料工程学院)队员:郭芃(材料工程学院)黄友章(材料工程学院)李家祺(材料工程学院)王文纯(材料工程学院)陈亦凯(金山学院)李宏轩(金山学院)郑文天(金山学院)于上彪(机电工程学院)洪宇鹏(机电工程学院)黄文乐(机电工程学院)罗志强(动物科学学院)温飞飞(动物科学学院)魏志锋(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林辉(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罗千植(资源与环境学院)李军伟(蜂学学院)乔睿昶(动物科学学院)黎文(蜂学学院)(十八)青年志愿者协会(35人)常务副会长:叶少强(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部长:苏文木(材料与工程学院)刘梦莹(动物科学学院)余春梅(机电工程学院)肖天一(材料与工程学院)干事:章华政(机电工程学院)洪鹏(机电工程学院)陈水酉(机电工程学院)林元培(机电工程学院)谢大涛(机电工程学院)叶冰姿(材料与工程学院)周凌晨(金山学院)刘彬彬(园艺学院)黄嘉慧(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叶云(蜂学学院)焦卡蒙(安溪茶学院)谢璐萍(管理学院旅游学院)吴世涛(园艺学院)王琪(安溪茶学院)张盼(材料与工程学院)洪宇鹏(机电工程学院)杨小梅(管理学院旅游学院)赵爽(安溪茶学院)林振伟(金山学院)曾鸿毅(管理学院旅游学院)柯宏杰(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王再苗(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林伟达(机电工程学院)黄忠斌(植物保护学院)池英华(金山学院)吴书萍(文法学院)林迎春(安溪茶学院)苏燕瑜(文法学院)沈宇丹(食品与科学学院)杨杰(蜂学学院)(十九)创业部(18人)部长:李垚森(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副部长:徐宇驰(林学院)王瑞华(材料工程学院)刘先鹏(资源与环境学院)干事:蔡小华(食品与科学学院)梁辉火(机电工程学院)黄梦馨(金山学院)刘恣丞(林学院)陈琪(金山学院)胡梦芳(安溪茶学院)李攀龙(园艺学院)黄毅杰(软件工程学院)蓝龑(金山学院)曾艳红(食品与科学学院)王冠燊(安溪茶学院)陈心蕾(食品科学学院)刘志鹏(机电工程学院)江家钦(蜂学学院)(二十)实践部(11人)部长:王冠淞(动物科学学院)副部长:吴心志(海外学院)周霁(蜂学学院)干事:刘天元(蜂学学院)黄梅钦(文法学院)梁超(动物科学学院)衣伟萌(动物科学学院)王梦婷(动物科学学院)李伟祥(机电工程学院)陈圣鹏(机电工程学院)李耀斌(材料工程学院)。
0835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35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简介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软件开发、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项目管理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软件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重要性、学科内容以及职业发展方向等进行简要介绍。
软件工程是指运用工程化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对软件开发、维护和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可量化的管理和控制,从而确保软件能够以预期的成本、进度和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其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软件危机,当时软件开发过程中频繁出现的延期、超支、低质量等问题迫使人们开始重视软件开发的管理与规范。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软件工程作为一门学科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应用。
它涵盖了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软件开发、测试与调试、部署与运维等多个环节。
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的体系化管理,软件工程能够提高软件开发效率、降低开发风险,并确保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可维护性以及可扩展性。
软件工程的学科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在项目启动阶段,软件工程师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明确的规格说明,以便后续开发与设计过程中的参考。
2. 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设计是软件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它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模块设计、数据结构设计、算法设计等。
软件开发则侧重于根据设计方案编写代码,实现软件功能。
3. 软件测试与调试:为了确保软件质量,软件工程师需要进行全面的测试与调试工作。
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通过不同层次的测试,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错误与缺陷。
4. 部署与运维:软件部署指将软件安装到用户的计算机或服务器上,并配置好所需的环境。
软件运维则是在软件发布后,负责监控、维护和更新软件,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对于培养具备软件开发与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至关重要。
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需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算法等,并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软件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
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简介概述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和应用软件开发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以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效率和可靠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促进科技创新和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石。
定义软件工程定义为使用系统化、规范化和可供量化度量的方法和工具来开发和维护软件的工程学科。
它涵盖了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验证和运维管理等。
软件工程旨在确保软件质量、提高开发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大规模、高可靠性、高性能软件系统的需求。
主要内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需求工程: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的起点,它旨在从用户和系统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中,明确和建立起一个准确、完整、一致的需求规约。
需求工程的关键是需求获取、需求分析和需求规约等环节,通过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技术,确保软件系统能够完整、正确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根据需求规约,对软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进行设计。
它包括系统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层次。
系统设计主要关注整个系统的结构和模块之间的关系,详细设计则关注于具体模块的实现和接口设计等。
软件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
编码实现:编码实现是将设计好的软件进行实际的编码和开发工作。
它使用各种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将设计好的系统模块转化为可执行的程序,并在此过程中进行代码调试和错误修复等操作。
编码实现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编程技术和规范,以确保软件代码的质量和可读性。
测试验证:测试验证是软件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旨在验证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测试验证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不同层次,其中包括了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和测试结果评估等过程。
通过有效的测试验证,可以发现并解决软件中存在的问题,保障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承担的比较重要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环保专项基金项 目、教育部留学人员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省重大专项前期研究项 目、世界银行红壤贷款科研项目、省农业跨越计划项目、省环保局重点项目、省水利厅、省国土厅、省烟草局、 省农业厅、省地调院等单位的科研项目,同时参加加拿大国际合作暑(CIDA)的项目。
资源与环境学院2018级环境工程2班团支部被授予“福建省五四红旗团(总)支 部”称号。
谢谢观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师资力量
教学建设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4月,学院有专任教师82人,其中91%具有博士学位,46%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授28人,博士生 导师20人。获部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科技团队1个。有20多人(次)在国内外学术组织和学 术期刊任职,30多人(次)获的省级及以上人才称号;其中,国家杰青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 国家优青2名,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1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名,霍英东教师奖3名。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4月,学院拥有农业资源与环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共设立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等3个本科专业。
教学建设
近5年学院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和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2门(次),校级一流课程 14门,新编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等教材4部。
研究成就
研究成就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论文分别在《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Pedosphere》,《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生态学报》,《环境科学学 报》,《中国农业科学》,《水土保持学报》,《自然资源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学术刊物上发表。2007年该 院已通过成果鉴定的项目3项,经专家鉴定分别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该院教师作为主编或副主编或参编 专著、教材十多部,有三位教师作为副主编参加农林院校十五或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编写,《土壤学》和《植物营 养学》课程分别于2005和2007年被评为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
软件工程专业背景、培养方向和核心课程情况

软件工程专业背景、培养方向和核心课程情况【专业背景】本专业起源于2005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立的软件工程培养方向,于2011年获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同年获批招收软件工程本科生并成立软件工程系,2015年通过教育厅组织的新专业验收,2020年获批湖南省一流专业,同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方向】软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和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软件工程理论和实践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设计开发能力,拥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适应社会需求,能够在软件工程相关领域独立承担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及项目管理等工作的计算机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工作锻炼,具备胜任工程师或者相应职称专业技术能力。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职业素养能力、专业知识能力、项目协调与管理能力、职业提升能力等四个方面软件工程专业领域的能力,其具体含义为:目标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与职业道德,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目标2:具备独立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进行软件系统设计、研究、架构、开发与维护的工程能力,以及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意识;目标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组织能力,在开发过程中考虑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能够在开发团队中承担协调与管理工作;目标4:具有国际视野和自我学习能力,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并提高综合业务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竞争。
【核心课程】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掌握文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艺术、心理学等知识。
2.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从事软件工程专业所需的高等数学、概率和数理统计、物理、电路等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
3.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
4.软件工程专业知识。
软件工程概论、UML建模、Java EE编程、Java EE框架技术、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软件测试技术等。
福建最好的大专院校排名

福建最好的大专院校排名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众多高等教育机构。
本篇文章将对福建省内最好的大专院校进行排名,并为读者提供详细的介绍。
无论是对于即将毕业的高中生,还是寻求进修的职业人士,都可以通过这份排名指南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专院校。
一、福建大专院校排名概述福建省内的大专院校众多,各具特色。
下面将列出福建省内排名前十的大专院校,并为读者提供他们的特点:1.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创建于1983年,是福建省重点支持的大学。
学院设有多个学科专业,尤以工程类专业为精品专业。
学院以培养工程技术和管理类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2.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是以农林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拥有农业、林业、环境科学等学科优势。
学校致力于培养熟练掌握现代农林科学和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尤其是在农业和环保领域。
3.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设有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等多个学科,并拥有博士研究生教育权。
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尤其是在教育行业和相关领域。
4. 厦门理工学院厦门理工学院是位于厦门市的一所重点支持的工科院校。
学院以工科为主,涵盖了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等多个学科专业。
学院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 闽江学院闽江学院是福建省属本科高校,且是泉州市唯一的高校。
学院以经济管理为特色学科,开设有经济学、管理学、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6. 福建商学院福建商学院是福建省重点支持的商科院校。
学院设有商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学科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尤其是在商业和金融领域。
7.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设有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等学科,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
学生毕业后就业稳定,尤其是在教育系统和相关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原福建农林大学软件高职人才培养基地)是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设立,为福建农林大学二级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唯一专科学院)。
自办学以来秉承“明德、诚智、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立足福建省经济发展实际,努力培养高素质、竞争力强、应用技能型IT人才。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位于福州市金山,福建农林大学本部内,拥有近万平方米的独栋教学楼、实验室、2300平方米标准的实训车间和20兆光纤直连城域校区网,并享用福建农林大学校本部丰富图书资源、本部礼堂、风雨操场、400米跑道标准田径运动场和活动场所,体育设施齐备。
软件工程学院师资以福建农林大学校本部教师为依托,与省内著名IT企业共建,目前已拥有一支爱岗敬业、学有专长、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
担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专任教师均来自IT企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2013级软工官方新生群交流群号:324378598
软件工程学院重视学生基础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建立了完善的学历教育体系,建立了加强软件开发实战训练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施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历+认证+实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办以来就与全美测评软件系统有限公司(ATA)合作,开展ATA认证考试。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ATA认证考试,通过者可获得相关的专业认证证书,目前在校学生认证考试一次通过率平均达到90%以上。
2008年第一批获得美国微软公司授牌为“微软IT合作院校”。
2008、2009、2010年连续3年专升本升学率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位。
2008年微软全国“校园之星”大赛及2008年福建省教育厅第二届高职技能大赛名次及获奖数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位。
2009第三届微软IT院校“校园之星”大赛获得福建赛区软件方向第一名,全国总决赛第三名的成绩。
软件工程学院的学生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和品德考核合格,并参加相关专业的认证考试,取得认证证书,将颁发教育部承认的福建农林大学毕业证书,并可根据福建省当年的有关政策选择参加专升本考试。
福建农林大学软件工程学院与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合作,举办出国留学预备班,使有志出国留学的学生,能出国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