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提炼能力训练4
做语文阅读时如何抓住角度答题

做语文阅读时如何抓住角度答题?首先是散文的阅读.散文基本特征:情感浓烈,选村广泛(富有抒情性,行散神不散);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散文据内容和性质分类: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对人和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叙述(突出特色)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2、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文章)描写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采用的方式,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写景散文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转换为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点的变化交代得清清楚楚。
3、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
它或者直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哲理散文。
其次是小说的阅读。
小说的基本特征:性格刻画丰富、细致;情节构造完整、复杂;环境描写具体、生动。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叙述方式: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环境:自然环境(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和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一、语文基础知识以及名词术语的归纳整理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2.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超级概括力:简单、清晰、准确把握本质的能力训练》记录

《超级概括力:简单、清晰、准确把握本质的能力训练》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描述 (2)二、概括力的重要性 (3)1. 提高工作效率 (4)2. 培养深度思考 (4)3. 促进创新与决策 (5)三、概括力的基本原则 (6)1. 简洁性 (8)2. 准确性 (8)3. 深入性 (9)四、训练概括力的方法 (11)1. 快速阅读技巧 (12)a. 提高浏览速度 (13)b. 辨别关键信息 (14)2. 深度阅读技巧 (15)a. 分析作者观点 (16)b. 思考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17)3. 整理与归纳技巧 (18)a. 制作思维导图 (20)b. 使用分类与标签 (20)五、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21)1. 工作场景 (23)a. 提升报告效率 (24)b. 优化会议讨论 (24)2. 学术研究 (25)a. 精简论文结构 (26)b. 深入探讨学术问题 (27)3. 生活中的运用 (28)a. 加强自我管理 (29)b. 提高生活质量 (30)六、如何评估自己的概括力水平 (31)1. 设定目标 (32)2. 反思与自测 (32)3. 获取反馈 (33)七、结语 (34)1. 总结概括力对个人的重要性 (35)2. 呼吁持续学习和实践 (36)3. 鼓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提升 (37)一、内容描述书中介绍了概括力的重要性,概括力是我们面对复杂信息时,提炼出核心要点和关键思想的能力。
具备良好的概括力,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理解事物本质,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分组概括法:通过将复杂的信息或观点进行分组,归纳出共性和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整体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处理大量数据或信息时,迅速找到重点和关键点。
归类概括法:根据事物的特点和属性,将其归入相应的类别或体系,从而形成清晰的认识。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新领域或未知事物时,快速找到其所属范畴和基本特征。
深度概括法:通过对事物的深入剖析和挖掘,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概括提炼能力训练参考答案

概括提炼能力训练参考答案(一)1.从“一个人一旦沉沦于痛苦之中”之前划开。
理由是前一部分叙事,后一部分议论2.只有那些懂得消解痛苦,并在痛苦中不断积聚力量着,才会使生命变得愈加丰满和充实3.写戴安娜•高登顽强战胜病魔并获取了成功4.答案很丰富,但所写事例一定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要经历痛苦,二是要战胜苦难,获得成功。
如张海迪、贝多芬、奥斯特洛夫斯基等,此外表述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三)1.读书、读人、读世界2.①我要先读身边人②我还要读历史中的人3.假如时间还给了我,我还要读世界,读五光十色的世界4.答案案富多彩,但要认真揣摩前两句句式的特点。
如:读长江的奔腾5.此题任学生发挥,但要注意内容上的健康与表意上的不雷同(四)1.小男孩6岁时;16岁时;节目结束时2.详写了男孩16岁时一次登台演出的情况3.①行云流水般的琴声从男孩手下滔滔淌出,忽而高亢,忽而缠绵,忽而又如小鹿般的欢快跳跃②当男孩起身向观众致谢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
或是“那个小男孩弹得太棒了,我闭眼听着他的琴音,就好像妈妈的手在抚摩我的头。
”4.赞美了温柔的母性之爱(表意相近即可)5.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记者吴小莉对小男孩的关爱让小男孩消除了紧张,获得了成功,也具有母性的特点,与文章表现的主题是一致的。
参考答案1.2.首先是因为小鸡为自己带来了生命的新鲜与喜悦,如“小鸡啄着一粒粒碎米,偶尔望着我,吱吱叫两声,那声音宛如婴儿的哼唱,鲜鲜嫩嫩。
”我也在照料小鸡的过程中获得了无限的快乐,如“我的小心灵里甜甜的,像喝了蜜糖似的。
”;其次是因为小鸡的逝去是自己造成的,如“我倒退着下椅子时,只听得一大声‘吱’,是一悲声的‘吱’,出自脚底。
”3.老佣人感动于我对小生灵如此动情,如此爱护;不知在长长的岁月里,我该如何面对以后人生中的种种挫折。
《父亲的自行车》1, 一,在县城里,父亲的自行车人人皆知,每天早午晚他风雨无阻地骑着吱吱嘎嘎的破车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 二,他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在办公室与家的两点一线间生活得有滋有味。
五年级语文培优4 概括人物性格特点PPT课件

卖伞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 卖伞姑娘是一个拾金不昧、自立、自尊心 强、有耐心的人。
本节结束
感谢聆听本课程,课件可任意 编辑,请下载后调整使用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to my class and have a good life
通过事例(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通过对人物侧面的描述
可以概括 出人物的 性格特点 和精神品
质
❖ 例题分析
❖ 卖伞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 位 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学卖雨伞时, 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 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余元钱的顾客, 而通过昏侧倒面在描街写头,…表…现’ ”了小姑娘:拾金不昧
五年级语文培优
相约每周四晚
概括能力训练的四个方面:
❖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如何概括段落大意 ❖ 如何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 说明文中的概括题
解题思路: 阅读题
难
写作的角度
写作时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常见 的三种途径
1、具体的事例(表现) 2、人物的行为(语言、动作、神态、
心理) 3、侧面描写
“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 雨伞又一一地装上。她蹲下来时,一 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 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我才明白, 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 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
行为描写:自立和自尊心强
段落概括能力提升训练(4)——「人类高质量文章」大杀四方

段落概括能力提升训练(4)——「人类高质量文章」大杀四方一、从一道看似简单的「科普类题目」说起首先看一下这道题:【2019国考地市级卷53题】据报道,地球冰川正处于快速融化阶段。
但是一些科学家认为,在远古时期,地球曾陷入一种叫做「雪球地球」的深度冰冻状态,当时冰盖几乎完全覆盖了整个地球。
然而,地球出现深度冰冻的次数、延伸范围以及地球变成雪球的速度,一直是未解之谜。
目前,科学家对埃塞俄比亚最新发现的岩石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雪球地球」仅在几千年内就可形成。
这项发现支持雪球冰川理论模型,该模型表明,一旦冰层延伸至地球纬度30度位置,就会出现全球范围的快速冰川作用。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获知以下哪一信息:(A)快速冰川作用出现的原因(B)「雪球地球」的形成速度(C)地球出现深度冰冻的次数(D)「雪球地球」出现的具体年代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获知以下哪一信息:(A)快速冰川作用出现的原因(B)「雪球地球」的形成速度1(C)地球出现深度冰冻的次数(D)「雪球地球」出现的具体年代正确率49%,易错项D本题没有任何难以理解的概念,但正确率并不高,原因和「科普类题目」的特点有关。
首先粗读一遍题目,了解本文主要在讲「雪球地球」形成的原因、理论、过程等。
由于问题为「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获知以下哪一信息」,这种问题和「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是一样的,因此我们需要直接从题干中寻找对应选项。
分析后可知,B选项「『雪球地球』的形成速度」在文中有对应表述:目前,科学家对埃塞俄比亚最新发现的岩石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雪球地球」仅在几千年内就可形成。
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
其他几个选项和原文都无法对应,具体情况如下:A「快速冰川作用出现的原因」在原文中的类似表述为:(雪球冰川理论模型)表明,一旦冰层延伸至地球纬度30度位置,就会出现全球范围的快速冰川作用。
该句的逻辑为「一旦具备甲条件,就会出现全球范围的乙作用」。
但是,该表述并没有说「出现乙作用(而不是全球范围乙作用)的原因是甲」,两者有微妙的区别,不认真审题的话容易忽略。
归纳总结方法

归纳总结方法归纳总结方法一、归纳总结的任务对知识与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是系统复习的中心工作。
归纳总结的任务是以揭示相关概念、规律、方法的内在联系为目标,运用尽可能简明、醒目、形象的形式,以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
也即要将相关知识提纲挈领、加工重组、形成体系,使之由“繁而杂”变成“少而精;由澈而乱”结成“知识网”。
归纳总结要保证重点突出,能反映相关概念规律间的联系与区别,展现知识网络,并力求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总之,要通过对知识与方法的归纳总结,使知识整体化、有序化、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形象化。
使之便于理解,便于记忆,便于应用。
二、归纳总结的形式归纳总结的形式常见的有摘要式、提纲式、表解式、图解式、综合式等。
1摘要式摘要式是摘取相关知识点的重点内容(要点),部分原文照抄或通过浓缩再以简练的文字呈现出来的一种笔记形式。
这是一种较简单、易掌握的归纳总结方式。
运用摘要式在内容上一定要抓住重点(要点)。
高度浓缩的摘要式归纳总结可以将一本厚书演变成成几页笔记。
.2、提纲式提纲式是对于相关知识点的重点内容,按一定的系统归类,以简练的文字呈现出来的一种笔记形式。
这也是一种最常见、易掌握的归纳总结方式。
运用提纲式一要在内容上抓住重点;二要在形式上有序地体现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归类。
提纲式按系统归类的方式又分有数字编号提纲式(如图1)与花括号提纲式(如图2)o后者更突出对各知识点分门别类和划分归属。
3、表解式表解式是对于相关知识点的重点内容,按一定的系统归类,以填充表格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笔记形式。
这是一种应用极广的归纳总结方式。
运用表解式不仅要在内容上抓住知识重点和在形式上有序地体现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归类。
更要对相关内容(内含与外延)进行比较,辨别其异同。
表解式按相关知识内含与外延的表达又分有一维表解式与二维表解式。
前者只编制行表头或列表头,用于表达事物的内含或外延,而后者要同时编制了行表头与列表头,分别用于表达事物的内含与外延,更突出各分类知识内含的比较。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之概括能力训练08

●1、从认识的角度说,概括就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认 识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
●2、从思维的角度说,概括就是从分析到综合,从具 体到抽象;
●3、从表达的角度说,概括就是从含蓄到直白,从间 接到直接,以简驭繁、化繁为简的语言运用过程。
二、概括的分类
●初级概括:指对具体事物、事情进行分析、整理、分 类、综合并初步归类。即在感知和表象水平上概括概 括。如归纳段意或归纳主要内容。
3、河里结了冰,轮船开不出去了。
这句话可概括为:轮船开不出去了。 4、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 介意。
这句话可概括为:大家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
实例点拨:“保主舍次”,即保留主要内容,舍弃次 要内容。在一个因果复句中,前后如果没有主次之 分,则用“累加法”,如果有主次之分,则用“保 主舍次”法。 概括下面的句子或语段:
这句话可概括为: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心 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11、①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②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 己”。③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 “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5、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 错。 这句话可概括为: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可以研习数学。
6、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们找回来。
这句话可概括为:就让他们找回来。
实例点拨:“保主舍次”,即保留主要内容,舍弃次 要内容。在一个因果复句中,前后如果没有主次之 分,则用“累加法”,如果有主次之分,则用“保 主舍次”法。 概括下面的句子或语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江苏省金湖县金湖娃艺术小学 郑孝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概括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小学阶段的诸多课程中,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概括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抽象的概括能力,通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学生提升概括的能力,进而提升整体的语文素养。
一、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句关键句就是指在文章中能够体现出全文中心思想的关键性句子,或者是最能够表现出文章意思的一些句子。
在一篇文章中,一般在开头的句子叫总起,在段与段之间的句子叫过渡句,在段的末尾的句子叫总结句。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这些特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一段话的总起的句子。
总起句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总领全文,如果总起句是在某个段落中,其主要的作用便是能够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对于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概括句主要是用来概括主要的指向性事物直观的形象以及事物的外部特征。
在刚开始引导学生练习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找准文章的切入点,先易后难,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找出总起句。
如在教学《小镇的早晨》这篇文章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这篇文章结构非常清晰,课文每个小节的第一句话就是总起句,同时也是这一自然段的概括性的句子。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认真的阅读,是完全能够找出并理解这些总起句的,之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深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段的意思。
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抓过渡句。
在小学教材的选文中有很多的过渡句,所谓过渡句就是通过一定词句或者是段落,将文章前后之间的意思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文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句子就是过渡句,其在文章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同时,过渡句还可以概括某一个自然段最为主要的内容。
如,在课文《秦兵马俑》中就有很好的体现。
最后,引导学生善于去寻找文中的总结句。
就是在文章中对部分段落和整篇文章进行总结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提炼能力训练——中考现代文阅读八大基本能力训练之四【常见考点】概括提炼能力是指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提取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并把相关文字材料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
在中考阅读题中,考查“概括提炼能力”的考点主要有:1.提炼记叙的要素。
2.概括文章的情节。
3.概括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
4.提炼刻画人物的方法。
5.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
6.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
7.提炼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8.提炼或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
9.提炼论证的过程及论证的方法。
10.概括文、段的中心或内容的大意。
11.提炼段、句的写作模式并进行仿写。
12.通过划分文、段的结构,提炼文、段的思路。
13.把材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
14.将材料进行归类。
15.提炼概括文、段的表达特点。
【答题点拨】在阅读中做概括提炼题时,可以采用标题诠释法,因为许多文章的标题就是文、段的中心,应结合文段的内容对标题的含义进行阐释。
可以采用找中心句法,因为中心句有统领的作用。
可以采用摘要法,文、段的意思总是多层次的,如果有主次之分,那就提取主要的省去次要的;如果是层层递进的,那就提取它最后归结的意思。
可以采用联合法,如果文章中段落、层次的意思是并列的,那就把它们联合起来,再简要概述。
可以采用词句整合法,文、段的主要意思,通常是通过重要的语句或关键的词语表达出来的,我们把这些相关的词语或语句重新整合,就可概括出主要意思。
可以采用概述法,某部分的意思有时候很难从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那就要在分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简要表述。
此外,在答题时,要注意几种方法的交替使用或综合使用。
【单项训练】(一)痛苦聚积力量矫友田有一个女孩,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一个梦想: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滑雪运动员。
然而,她不幸患上了骨癌。
为了保住生命,她被迫锯掉了右脚。
后来,癌症蔓延,她先后又失去了乳房及子宫。
一而再、再而三的厄运降临到她的头上,她哭泣过、悲伤过,但从未放弃过心中的梦想。
她一直都在告诫自己:“轻言放弃,就是失败,我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 最后,她不但没有被病魔打倒。
相反,她以顽强的斗志和无比的勇气,排除万难,终于为自己创下了多项世界记录,其中包括获得1988年冬奥会的冠军,还在美国历届滑雪锦标赛中共赢得了29枚金牌。
后来,她还成为攀登险峰的高手。
她就是美国运动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著名滑雪运动员——戴安娜?高登。
一个人一旦沉沦于痛苦之中,就永远不会有所作为。
只有那些懂得消解痛苦,并在痛苦中不断积聚力量者,才会使生命变得愈加丰满和充实。
有一位诗人说过:“其实,不论在岁月之内还是在岁月之外,痛苦都是比幸福更为博深更为奥妙更为耐读的书籍!”这是一句多么耐人寻味的话啊。
痛苦并不可怕,在痛苦中聚积的力量,犹如剧烈涌动的火山,一旦喷发,必定带给人们一种灵魂的震颤!1.试将本文分成两层,并简要说明理由。
2.本文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用一句话概括文中所列举的事例。
4.试用简洁的语言再概写一个事例,对本文的中心论点进行支撑。
(二)揭开防弹衣的秘密张铭运①现代防弹衣分为两种:增强型防弹衣和轻质防弹衣。
用厚陶瓷或金属制成的增强型防弹衣就像中世纪武士的铁甲,可以抵御子弹和其他武器。
这种防弹材料可以将子弹挡出,因而不会被穿透。
②增强型防弹衣虽然可以更有效地起到保护作用,可是比较笨重,所以军警一般只在十分危险的情况下使用。
而日常他们会穿着像普通服装一样的轻质防弹衣。
③轻质防弹衣这个概念似乎有些矛盾:柔软的材料怎么能挡住子弹呢?原理十分简单。
防弹材料其实就是一层非常结实的网,只要想一下足球门网,我们就会清楚这层网是怎么工作的了。
固定于球门后部的网由许多长绳互相搭叠而成,当你将球踢入球门,球触到球网的某一点时,每一根绳都被拉扯,所以那一点所受的力便分散到了一个较大的面积。
由于网绳相互搭叠,这个力将进一步分散。
当球的冲力作用到横向的网绳上时,这根绳将会拉动搭在它上面的纵向网绳;而这些网绳又会拉动所有搭在它们上面的横向网绳。
以此类推,无论球触击到网的哪一个位置,它的冲力都会被整个网所吸收。
④如果将一块防弹材料放在高倍显微镜下,你就可以看到和球网相似的结构;许许多多股长纤维构成一个紧凑的网。
由于子弹的速度比足球快得多,这个网需要使用更加坚韧的材料。
其中最著名的材料就是杜帮公司生产的凯夫拉尔纤维。
这种纤维非常轻,就像传统的制衣纤维,但却比同样重要的钢还坚韧五倍。
用它制成一张密网,便可以吸收大量冲击力。
1.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文字的大意。
3.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轻质防弹衣的防弹原理。
4.试用表格直观地表现增强型防弹衣和轻质防弹衣的差异。
【综合阅读】(三)假如时间还给了我陈天一①假如时间还给了我,我要读书,读万卷书。
这么多年来,教科书读了不少,可真正能引起我深思、开拓我视野的,又有几本?我像一个贫血的病人,在知识的海洋里随波逐流。
所以,我要读书!读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读但丁的《神曲》,体味东西方文化的源远流长;读《苏菲的世界》,读《纸牌的秘密》,品哲人理性的思考;读《欧也妮?葛朗台》,读《儒林外史》,揣摩个性十足的人物形象;读《卡耐基成功之道》,读《我的前半生》,重温变幻莫测的人物命运。
我要走近精深的文化,走向充实,远离贫乏。
②假如时间还给了我,我要读人,读形形色色的人。
尘封于应试教育的“围城”已久,猛回头,竟发现自己正远离社会,远离人群!所以,我要读人。
人是复杂多变的,我要先读身边人,读他们的表情,读他们的性格,读他们的心情。
我要主动向他们微笑,说一声“你好”,不管陌生还是熟悉的。
我要与他们分离快乐,分担痛苦,在交往中学会理解,学会生存。
我还要读历史中的人,读马克思,读毛泽东,读孔子,读孟子,读达?芬奇,读贝多芬。
一个人便是一本书,读人的过程,也就是走向人性与心灵深处的过程,也就是走向成熟的过程。
③假如时间还给了我,我还要读世界,读五光十色的世界。
我不再满足于狭小的课堂,我要走得更远。
我要读漓江的清澈,读长城的巍峨,读黄山的奇险,____________。
我还要背起行囊,去读撒哈拉的浩瀚,读热带雨林的神秘,读耶路撒冷的圣洁,读华尔街的繁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世界的时候,也就在体味着自然界的和谐,思考着这个蓝色星球旋转不停的奥秘。
(本文有删改)1.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着笔的三个角度。
2.要理解第②段文字中“分说”部分的层次与内容,应抓住的两个关键语句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找出第③段的中心句。
4.请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上补写一句话。
5.假如时间还给了你,你还有哪些想法?请另选角度谈谈。
(四)温柔的抚摩易水寒小男孩6岁时就开始学琴。
虽然6岁的小男孩学钢琴要比同龄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但小男孩很认真地练着,他知道妈妈就坐在他的身边,妈妈一定在慈祥地注视着自己。
每天上午,妈妈都带小男孩到文化宫练习弹奏,那种弹奏是单调的,所以在弹到高潮的时候,妈妈常常用手轻轻抚摩他的头,妈妈那温暖的气息就随着这温柔的触摸漾遍他的全身,让他振作起所有的精神。
中午的时候,妈妈再牵着小男孩的手回家,在路上,一边走,妈妈一边告诉小男孩,小心点,你的左边有一口下水井,别踩到里面去——小男孩看不见路,他一出生就双目失明。
16岁时,这个男孩弹奏钢琴的技术已经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并且有了第一次登台演出的机会。
主持人给他描述现场的情况:今天到场的有国家领导人,都在一排就座,他们可以看清楚你的一举一动;会场上共有五千多名观众,都是社会名流,其中还有一些是音乐界的权威。
主持人说这些话时没有注意到小男孩的手在微微发抖,脸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正在现场采访的香港凤凰卫视的记者吴小莉发现了这一细节,她上前握住男孩的手问:“你怎么了?”小男孩说:“我,我心里真是好紧张啊……”吴小莉想了想告诉他:“孩子,你妈妈今天来了吗?”“是的,不过她现在在台下的观念席上。
”“好孩子,你一定要记住,今天最重要的观众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你的妈妈。
你今天只是在为你的妈妈演出!”小男孩点点头,从容地上场了。
行云流水般的琴声从男孩手下汩汩淌出,忽而高亢,忽而缠绵,忽而又如小鹿般欢快跳跃。
长达8分钟的弹奏强烈地震撼了每个观众的心灵。
那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演出,当男孩起身向观众致谢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
节目结束时,吴小莉现场采访了一位观众,让他谈谈自己的感受,观众很激动地告诉她:“那个小男孩弹得太棒了,我闭眼听着他的琴音,就好像妈妈的手在抚摩我的头。
”1.本文按时间顺序结构全文,请摘录体现这一顺序的关键词句。
2.全文叙述有详有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详写的内容。
3.下面有两个小题,任选一题作答。
①摘录文中直接描写小男孩演奏成功的句子。
②摘录文中间接表现小男孩演奏成功的句子。
4.本文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5.有人认为文章表现的对象除了小男孩的妈妈外,还有记者吴小莉,试谈谈你的看法。
概括提炼能力训练参考答案(一)1.从“一个人一旦沉沦于痛苦之中”之前划开。
理由是前一部分叙事,后一部分议论2.只有那些懂得消解痛苦,并在痛苦中不断积聚力量着,才会使生命变得愈加丰满和充实3.写戴安娜?高登顽强战胜病魔并获取了成功4.答案很丰富,但所写事例一定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要经历痛苦,二是要战胜苦难,获得成功。
如张海迪、贝多芬、奥斯特洛夫斯基等,此外表述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二)1.说明的对象是防弹衣,主要特征是能有效地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2.轻质防弹衣的防弹原理3.轻质防弹衣的防弹原理是:用许多股特殊的长纤维制成一张密网,来吸收子弹强大的冲击力,以减轻子弹对人体的伤害4.可以从制作材料和自身特点两个方面来回答:增强型防弹衣用厚陶瓷或金属制成,比较笨重;而轻质防弹衣由许多股长纤维构成,比较轻柔。
(注意所设计表格的线条要简洁明晰)(三)1.读书、读人、读世界2.①我要先读身边人②我还要读历史中的人3.假如时间还给了我,我还要读世界,读五光十色的世界4.答案案富多彩,但要认真揣摩前两句句式的特点。
如:读长江的奔腾5.此题任学生发挥,但要注意内容上的健康与表意上的不雷同(四)1.小男孩6岁时;16岁时;节目结束时2.详写了男孩16岁时一次登台演出的情况3.①行云流水般的琴声从男孩手下滔滔淌出,忽而高亢,忽而缠绵,忽而又如小鹿般的欢快跳跃②当男孩起身向观众致谢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
或是“那个小男孩弹得太棒了,我闭眼听着他的琴音,就好像妈妈的手在抚摩我的头。
”4.赞美了温柔的母性之爱(表意相近即可)5.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记者吴小莉对小男孩的关爱让小男孩消除了紧张,获得了成功,也具有母性的特点,与文章表现的主题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