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学习
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有效学习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四中学瞿丽丽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精神、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经过小组合作交流,实现有效学习呢?下面结合本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谈谈自己的探索和体会。

一、合理分组是小组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

首先小组人数要适中,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又不利于学生的互补与互助。其次结构要合理,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优化组合,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二、学会合作是小组学习得以成功的基础

众所周知: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而增加成三个和尚却“没水吃”。这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合作精神,没有掌握科学的合作技能。为此,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必须掌握一定的合作技能,包括明确学习目标,积极参与探究、思考、讨论、归纳等,学会倾听与表达,敢于质疑,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反省自己,提高认识。

三、把握时机是小组学习取得实效的关键

小组合作学习并非任何内容任何时候都可采用,教师应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实践

发现,合作时机往往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订正错误、完善整合。课堂练习或单元测试后,对于一些较容易的错题可充分发挥小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复习整合基本知识时,传统的办法是老师问、学生答,不利于学生开放思维的培养,也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让小组间轮流互问互答,即创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情境,既能有效地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一题多解或一题多法的问题。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解题策略也不尽相同。如果采取小组交流的方式,就能群策群力,展示出异彩纷呈的策略和结论。而一题多法的交流,则能开拓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例如,我在教学二次根式的运算时,让学生计算123

2?,发现他们有三种解答过程,第一种:原式=22233218323236=?==?;第二种:原式=22323

2=?;第三种:原式=228123

2==?。通过小组交流合作,他们明白了每一种解法的合理性,也比较出了最简便的计算方法。在以后的计算中,学生不再局限于题目的结果,而开始关注算理与方法,也就是说逐渐学会了思考。而“引发数学思考”正是新课标提到的“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

3、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或独立完成效率较低的问题。如在学习生日相同的概率时,收集和整理数据的任务太重,一个人完成费时费力。通过分组调查统计,就能很快完成任务,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4、一些难度较大的挑战性问题。自主探索有困难或思考遇到障碍时,小组内互相切磋分析,在思维的碰撞中受到启发,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5、课外合作。提起小组合作,我们往往只把目光聚焦到课堂上,上完课就将合作的事情抛之脑后。其实,课外的小组合作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补充,这主要包括:学优生对学困生的指导与帮助,组长对组员的作业督促与检查,小组及成员表现情况汇总等。

四、教师参与是小组学习有序进行的保障

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但师生互动也必不可少。为保障小组学习有序进行,教师应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一方面能组织调控合作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能全程监控,进行适当地表扬或提醒,确保小组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

五、科学评价是小组学习完善提高的法宝

首先,在评价内容上,教师应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的情感、态度、能力、语言表达,小组整体表现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其次,在评价主体上,除教师评价外,还可以应用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的方法。再次,在评价方式上,可即时口头表扬,也可每周累计小组得分,评选最佳小组、最佳组长、最佳组员等。通过评价,学生更加自信,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形成健康和谐的学风、班风。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合作学习能使优秀生得到发挥,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我们

的尝试是粗浅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我们坚信“风雨过后,必有彩虹”。

让每朵花儿都灿烂绽放

--临沂市数学骨干培训会议经验发

言材料

临沂第十五中学陈翠苹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启动

构建高效课堂是当今课改的主题,其中体现“师主导、生主体”教育理念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逐步脱颖而出。自2008年起,我校成立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课题组,区教研室魏主任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通过外出考察学习、与名校联研等形式,确立了“小范围实践、全方位论证、大面积推广”的实验策略,建立并逐步完善了运行机制。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

(一)合理分组

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分组时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①每个小组学习实力相当;②六人为一组;③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差异的合理搭配;④男、女生搭配;⑤组员编号实行动态管理。⑥合理安排座位;⑦对组员分工,分工实行动态管理;⑧重视建立学习小组的评价机制。

(二)关于小组划分的几点说明

1、座位排列

学生的座位排列方式影响到学生合作参与的程度,座位的编排是学习小组建

3、小组合作评价

根据实践经验,汇集学科组老师的集体智慧,对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确立了“公平公正、鼓励提高、机会均等”为原则,实行“一体、二线、三元”评价法。

“一体”指评价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关注学困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做、都敢说话、都会思考。

“二线”指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两条途径。

(1)组长对组员的评价线

具体评价内容及办法:

①课上:小组合作出色,受到老师表扬的组员每次加1分;小组内不参与小组合作的组员,被老师点名批评,一次扣2分。

②作业:未按时完成或不按时交或忘带作业或丢失或到学校补作业,每次扣2分,延后半天还未交者再扣1分;抄袭作业者,抄袭者和被抄袭者每人扣2分;作业应付,质量差或书写不好或完成不合格,被老师退回或点名者每次扣1分;作业得到老师点名表扬者,一次加1分;

③预习:组长以抽查形式检查组员预习情况,按完成任务质量优劣,一次加

0.5-2分;

④巩固复习:组长以抽查形式检查组员复习巩固情况,按完成任务质量优劣,一次加0.5-2分;

⑤抽测、考试:根据每位组员编号,事先设定各自的达标分数,在课堂达标抽测、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试中达标的组员分别计3分、15分、20分。

以上各数据由组长记录,课后交班长处汇总,为每一位同学积分,周结果上墙公示,学期末计入每位学生成长档案袋,平时则用于任课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补教补学。

(2)教师对小组的评价线

学生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要靠任课教师的监督、调动、调控。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课堂表现、课堂交流、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如何,学生课堂提问、质疑、答辩和课堂讨论展示参与的积极性情况如何都是需要老师来积极关注予以评价的。

具体评价内容及办法:

①组员合作学习积极主动,互相研讨,问题回答正确每人次计小组1分,错误的不扣分。

②学生提出质疑,并有一定深度,每次计小组2分。

③小组成员能积极主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板书工整、语言流畅、表述准确思路清晰完整;态度大方,声音洪亮,不吞吞吐吐,不耽误大家时间。每次加2分。

④对其他小组同学的展示积极点评,有独到见解得到师生好评每人次计小组1分。

以上数据由老师记录在黑板一侧,由课代表记录下来,课下汇报到班长处,作为期末学校优秀合作小组评选依据。

“三元”指评价包含课堂参与、课外主动、成绩达标三部分。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对合作学习结果及学习过程与方法进行全面评价,达到预期效果。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从最初的理论论证,到小范围个别班级的实施实践,再到学科组的参与实践,带给了我们诸多的收获和思考。自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以来,学生们压抑的学习积极性、求知自觉性和思维能动性尽情彰显,他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监督,优等生得到了发展,中等生得到了锻炼,尤其学困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闪光点,尝到成功的甜头,内驱力得以激发,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任课教师在此期间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合作学习既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学生顺利地进行合作学习的有力保证.评价一定要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既有利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又有利于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既要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又要对学习过程与方法进行评价,点评要及时,注意学生在合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通过客观、公正、激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更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合作能力都得到发展。其中率先实施该模式的数学组在近几年中考中,一直在全区同档学校中名列前茅。小组合作学习课题实验的开展,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为学校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当然,任何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同样不例外,如该模式追求的人人发展与教学进度之间如何平衡,任课教师对小组合作的运作技巧存在差异,座位的编排造成评价手段的繁杂等,以及如何成功由单纯课堂学习合作,逐步演变形成具有学习、纪律、劳动等多重作用的自主管理合作学习小组等问题,都是我们今后应不断反思和探索的问题。恳请各位专家对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提出宝贵的意见。

谢谢大家!

观课听课评课方法讨论讲座心得体会

观课听课评课方法讨论讲座心得体会 象峰中心小学孔碧华 4月7日,由林潘教授为我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林藩教授先介绍了目前评课活动存在的问题现象:观课多,评课少。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教育界老师们对评课的不重视。接着,林藩教授从评课的目的(学习、教研、建设文化),评课的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基本点),评课的标准(基本要求—提升要求—高级别要求),评课的项目(观课之“八观”),评课的准备,评课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要评一堂课,必须先观课,听课。观课包括观主题,观教学设计(文体呈现、课堂呈现),观课型(课型、究课、复习课、讲评课、辅导课),观老师(能否掌控课堂组织教学?),观板书(简洁明了,科学),观作业布置(作业的类型、题量、层次、效用、作业的意图及作业教育功能),观学生(参与情况,发言情况),观效果等八方面。听课包括听教师的讲,听教师的导,听教师的问,听学生的答,听教师的分评,听听课老师的反映等六方面。评课的方法—“四法”(原则:真诚、抓长、放短、导路),方法(1、常规或评课法,2、探索式评课法,3、指导式评课法)。 林藩教授认为“议课”和“评课”的最大区别有两点:一是“议课”者并不完全是从旁观者的立场来评论上课教师,而是把自己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以执教教师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二是“议课”者与执教者是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是“议论”式的而不是“评判”式的。所以,这种方式不但适用于有专家参与的指导性议课,也适用于校本教研中的教师互相观课的同伴交流。“议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上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并提升实践经验,对课堂上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探讨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观课时必须做到:第一,需要观察课堂上发生了什么,观察的对象不仅有教师,而且包括学生。第二,需要推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不能等到议课时再问授课老师,就算要问,自己也要先想一想),需要判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需要思考效果与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第三,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该怎么处理。第四,要思考:在议课时,我需要交流什么。别人让你看了他的课,你有了思考和进步,感谢当然是应该的,但感谢的方式不是嘴上说,而是拿出行动——真诚地交流对对方有价值、有帮助的意见,帮助对方成长和进步,并把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与大家分享。 听了林藩教授的讲解后,我对如何评课有了更深地认识,也更清楚地意识到评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以后,我一定会积极参与到观课,听课,评课的活动中,不断地发现教者的长处,发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以及对自己有启迪的东西,做到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幼儿园观课评课记录蒙蒙熊的大汽车2听课反思

幼儿园观课评课记录《蒙蒙熊的大汽 车2》听课反思 我想对林老师的《蒙蒙熊的大汽车2》这节观摩活动做一个自我反思,以述一下自己的想法与今后在教学方面的一些反思。 回想那天的活动,姐妹们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舒服!先不提活动设计以及环节上得怎么样,就林老师的教态十分和蔼,语调也很适合苗苗班的孩子。虽然林老师说她当时很紧张,可是我们看不出她紧张,这可是她高明之处啊! 林老师的这节活动每个环节接得很紧凑,从一开始老师就以幼儿熟悉的公共汽车引入课题,这样比较接近幼儿的生活并在幼儿的已有经验之上,这样的引入让幼儿容易接受与理解,为接下来的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在集体活动中林老师以喇叭声来吸引幼儿,激发幼儿的兴趣,以便引导幼儿正确分辨出汽车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听说林老师为了这个喇叭声找了好久,这种敬业的精神是值得我去学习的。接下来林老师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图形宝宝,原来她的教案中是这样提问的:你们看这辆大汽车和平时我们坐的大汽车一样吗?

(车窗一样吗?)后来她上课时随机应变利用了一个更好的提问:你们看这辆汽车和我们平时坐的大汽车哪里不一样?接下来林老师出示了小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所坐的车窗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引导幼儿探索小动物们会在哪下车?在这里老师设计了几个很好的问题:1、看这是什么形状的车站(出示长方形的贴纸),那谁会在长方形的车站下车呢?为什么?2、正方形车站到了,到谁下车了?为什么会是它呢?3、(出示三角形的贴纸)什么车站到了?谁的目的地到了?4、(出示圆形的贴纸)又到站了,这时候会是谁叫蒙蒙熊停车呢?为什么会是它下车呀?可林老师在这里没有很好地应用这几个问题,不过还是完成了本活动的第一个目标: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接着再利用故事《蒙蒙熊的大汽车》来发展其正确辨识各种图形的能力。然后再让幼儿找出教室里哪些东西是由什么图形宝宝变成的,最后引导幼儿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在最后的环节中林老师做的情感教育还是不够,如果再做得更透一些会更好! 活动中我最欣赏的就是老师提问的技巧以及对关键性语言抓得很好,整个活动中看到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对人的智力发

乱议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

乱议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 主观尖锐新颖 ——乱议《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 温岭市大溪小学林常青 上一次,研读《课堂节奏的修辞化解读》一文,我以《顿悟,在学习中》为题,谈了几点粗浅的体会,自以为有所得,有所悟。但读了《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却迟迟不敢下笔,对其观点时而深有同感,时而不敢苟同。不说深有同感、深受启发,怕亵渎大家,露了自己的浅薄无知;一味苟同、全盘照收,又怕似懂非懂,以致教学邯郸学步、西施效颦。很矛盾,很迷惘。 静心整理,拜读此书我循环着三种心路历程: 一种是感觉其说法的主观,让人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不敢苟同; 一种是感觉其批判的尖锐,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俯首帖耳; 一种是感觉其观点的新颖,让人耳目一新,若有所思——深有同感。 一、主观——批判地接受 王教授在书中说:?语文教学观课评教的习俗角度~是教学方法:着眼于教师~着眼于‘怎么教’~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也被鼓励从教学方法上着力……怎样的一堂课才算好课~许多教师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心中想的是‘怎么教’的方法问题~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 此分析我认为甚为客观。 现在的语文教学中,确实存在着“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的思想认识问题。我们的语文老师拿到一篇课文,首先想的不是我要凭借这篇课文“教什么”,而是这篇课文我该“怎么教”。不知道“教什么”的语文教学,其结果常常是只注

重课文的内容,课文内容讲完了,教学也就结束了。我们的学生学完一篇篇课文,仅仅知道了课文的内容,而他们获得的语文知识,得到的语文能力的锻炼几乎为零。 王教授又说:?先进的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落实到‘教什么’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两个侧面~观课评教的角度既可以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的角度去考虑~也可以从先教什么、再教什么、后教什么的角度去审视,既可以侧重在教学方法~也可以侧重在教学内容。? 此意见我觉得比较中肯。 观课评教的角度,也应该是备课执教的角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这是相互依存的两个“侧面”,失却一面,则有失全面。 但王教授又提出:?我们以为~在一味强调教学方法精巧和教师风采精美的前提下~怎么强调课程与教学内容都不过分。如果熊掌与鱼不可兼得~宁可抓取教学内容,何况对语文教学来说~对教学内容的关注与对教学方法的倚重~现在差不多变成了‘南辕’与‘北辙’。? 此观点在我看来就有失偏颇了。 世界上任何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总是容易引人商榷的。强调关注教学内容,应该是对“怎么教”矫枉过正的一种改进,而非简单的否定。如果说教学内容是皮,教学方法则是毛。只关注方法,不注重内容,确实会出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后果;倘若只注重内容,不关注方法,则难免出现“毛之不附,空具皮囊”的现象。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

教学最优化理论

教学最优化理论 尤里·康斯坦丁诺夫·巴班斯基(1927--1987)是原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院土,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教育活动、教育思想和成就的集中代表。 一、教学最优化的基本准则。所谓"最优化"是指在现有的条件下,根据当时的实际可能性,按照一定的准则来衡量是最好的。"最优的组织教学过程,应当是各个班级的每个学生在掌握教学内容方面,达到他当时实际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同时在可能的范围内,提高他的教育水平和发展水平。"因此,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两个基本准则是: (1)每个学生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方面都达到他该期内可能达到的水平; (2)每个学生和教师都遵守归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数。 二、教授最优化的八个方法。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最优化要求教师教的最优化和学生学的最优化,前者更为迫切和重要,具体方法: (1)综合规划和具体确定学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 (2)使教学内容符合教学任务,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东西上; (3)选择最适当的课堂教学结构,即提问→学习新知→练习→巩固→家庭作业→小结的顺序; (4)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其中包括口述法、直观法、实践法、复现法、探索法、独立工作法、激励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 (5)对学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采取全班形式,小组形式和个别形式; (6)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7)选择最优的教学速度,节省教师和学生的时间; (8)按最优的准则分析教学效果和师生的时间用量。 三、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巴班斯基将教学方法分为三大类: (1)组织学习的认知活动的方法; (2)激励学习的认知活动的方法 (3)检查学习的认知活动的方法。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任务、目的及

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心得体会范文

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心得体会范文 ; 幼儿园教师的听课、评课活动从不同的课型角度展示了在新纲要的引领下,老师们教学观念的更新,素质的提升,以及以幼儿为主,把时间留给孩子,深挖教材,明确目标的体现。 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基本功素质经得起考验,也是对教师课堂驾御能力的考验及心理素质的考验,与其说坐在下面听课,其实是在欣赏,以敬佩的姿态去聆听、去学习。 一次听观摩课是我园周晓老师上的《有趣的按摩》,经验丰富的周老师,语言极富感染力,能根据活动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带入情境,她的体态语言很生动,虽然有点夸张,但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都让孩子们深受感染。活动中,;所有在坐的老师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更是兴趣盎然。小手一次次举起,小口一次次打开,有时为了抢答问题高高站起,课堂是孩子的,她们特别喜欢且兴趣浓厚。她甜美的声音,自然大方的教态,抓住孩子的心,用孩子喜欢的游戏教学法,融入孩子们当中,与孩子们一起表演,整个活动有规则,但不约束,活而不乱,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这些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课堂教学,也是我们每天在课堂上需要做的事情,这样的环节听起来更觉亲切,更有收获。 周老师的课使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观念,落实纲要精神。《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有安全感、信赖感。在传统观念上,我们习惯与整齐划一,因为这样便于管理。在很长时间内幼

儿园的教育方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总会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后,坐好不准动,小朋友跟我读然后就一遍一遍的重复。还有上美术课的时候教师会在黑板上画一副示范画,评价是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这是一般教师常范的弊端,但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缚。随着创新教学的不断深入,幼儿园逐步屏弃了这种刻板的、不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允许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允许自由选择伙伴,允许有自己的见解,赏识每一个幼儿,尽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引导幼儿探索和创新。尤其是我园引进了多媒体教育手段,使我园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在传统的观念中,老师是权威的化身,老师总是对的。要求教师蹲下来与幼儿说话,转变自己的幼儿观和师幼观,把幼儿当成真正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的人,尊重幼儿的观念和选择。建构积极的师幼互动,真正实现教师与幼儿人格上的平等,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是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心得体会范文。 2、教学设计有创意。每一节课教师都经过精心的研究、每一个环节也都经过认真的考虑,什么地方该说什么?该提问那些问题,这些每一位老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3、教具的准备恰到好处: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教具准备非常关键,如果你准备的教具,孩子感兴趣,愿意去了解它,认识它,那么你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粗浅体会,但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向周老师这样的骨干教师多多请教、不耻下问,课后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更要刻苦钻研教材,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读王荣生教授评课后感

语文教学的新思考:为什么而教?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读后感 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后,感觉上,我的教学视野开阔了另一个新的空间,一个思索很久、苦恼很久的问题: 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我的迷惘,我的彷徨,通过看着这本书一步一步揭开,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可以清晰观察的教育环境,我可以清楚地看见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是语文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评课精选。书中对各种有代表性的语文教学课例进行了评点和探讨。全书的每个部分各有特色,使人感身受语文教学的不同视角的解读,让我深受启发,而且各个章节的内容都有着不同的评价,给人很多的启示。好书读起来特别的有味,而且能够带领人去深思,去探索,去思考,去评价,再深入教学的实践的融合,比较,差异。在读导言中明白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课,让我第一次了解观课评课的角度,因各种不同的目的而有所不同。但语文教学观课评教的习俗角度,是教学方法,着眼于教师,着眼于“怎么教”,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讲究的是上课如何精致、如何精彩这。这使我有了更深入地了解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的另一个角度。观课评教的最直接目的,是对一堂语文课做质的评价,以判断它是好课还是讲课。从教学内容的角度上讲,既可以从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的角度去考察,也可以从先教什么、再教什么、后教什么的角度来审视,既可以侧重

在教学方法,也可以侧重在教学内容。这样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平时教学的迷惘得到了一个解释,那就是:在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过于看重,而忽视了教学内容,我们应注重教学的技巧,还有对自己课堂的评价反思。 我读后最大的收获是对“教材”的明晰定位。王教授将教材按照功能不同分为“定篇”“例文”“用件”“样本”。这是该书中统领全文的重要概念。之前的许多对教材定位只是泛泛而谈提出一些理念,如:“用教材教”“教教材”“教语文”……教材究竟是什么,几乎没有人用科学的定义进行标注。模糊认识就是教学模糊的根源,也是教学失效,教学评价无效的关键原因所在。王荣生教授则从课程论的角度出发,明确提出了应该根据教材的不同性质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随之而来的教学手段也要有所区别。而建构在这样的概念下的评课就更具理性与科学价值了。属于定篇的,就要在这既定的,确定的篇目中寻找到值得欣赏的地方;当做例文的,就要参照这个例子,从例子中迁移模仿;当做样本的,就要关注样本的典型性,找到典型中的规律;当做用件的,就要用足,用之导读,导写,导思,导议,导行。不同的教材定位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也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因此,在上一节课之前,我们要想清楚的是:教材的定位是什么?我要教的是什么?之后再考虑达为成目标,我能做什么,该怎么去做。基于这样的认识去备课,你就不会在考虑课堂如何吸引人,怎么把课上的花俏,怎么煽情,如何出“效果”上大费周章。因为这些都是与教学实效无关的因素,最多是锦上添花而已,可是自己以前

运动学矢量法一般解题方法(修改稿)

运动学概念及矢量法解题一般方法 (132492629群主) 运动学是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和过程的数学理论。 学生在学习运动学知识时,一定要掌握一般解题方法;在掌握一般解题方法后,再学习一些技巧;而不要反过来,否则,技巧越多,需要记忆的越多,最后负担过重,弄巧成拙。 下面,我讲讲运动学解题的基本方法。 一、 基本概念 1、 矢量 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因为它们都有大小和方向。 2、 位置矢量 由坐标原点向位置点作有向线段,如右图,O A 、OB 都 是位 置点A 、B 的位置矢量。 位置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如O A ,大小就是OA 的长度, 方向 就是由O 指向A 。 3、 位移 一段时间内质点位置矢量的变化量,就是位移。如右图 中, AB 就是位移矢量。 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大小,就是起点至终点的(直线)距离;方向,就是起点朝着终点的指向。 位移,就是一条起点指向终点的线段。 【点睛】位移只与两点有关:起点,终点。

前面说过,位移是有方向的。通常,方向要事前进行设定。如上图,向右的方向(数轴方向)被设定为正方向。 左图Δx = x 2 – x 1 > 0,表示物体位移方向与数轴方向一致;右图Δx = x B – x A < 0,表示物体位移方向与数轴方向相反。 4、 速度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从公式可以看出,速度的方向,就是位移方向。 5、 加速度 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加速度方向,和速度的改变Δv 方向一致。 右图,位移(数轴)方向为右向,速度的方向也是右向;上图的汽车加速度为右向,即a >0;下图的汽车加速度为左向,即 a <0。 二、学会看懂图像(匀速、匀变速直线运动) 1、位移时间图像都告诉你什么? ①(横轴)时间: 甲的起始时刻0s ,结束时刻25s ; 乙的起始时刻10s ,结束时刻25s 。

评课心得体会4篇

评课心得体会4篇 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是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以下是整理的评课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 评课心得体会1 本周是我们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活动,我听了七节课,参加了三次评课活动,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也学到了很多,联系我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说一说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必须对教材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只有对教材深入研究,理解充分,才能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才能知道怎么上,学生才能学得轻松。 第二,教师要多学习,多读书,提升自己的素质。有良好的素质才能深深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到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 第四,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要学会先扶后放,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逐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品质,做课堂上的主人。 总之,这次的听评课活动,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

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评课心得体会2 原本以为上课、听课、评课是教师的家常便饭,不言自知,并不十分重视,但通过了这次的骨干培训,使我认识了有三点是最重要的。 一、说课是拓宽教学研究的新视野 关于说课的内容,第一节讲述说课的理念,提到说课的类型、特点,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以及说课中注意的问题;第二节为说课内容,包括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程序五方面的内容;第三节为说课评价。有些教师错误认为“上课是给学生上的课,说课是给同行、专家上的课”。其实,上课和说课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说课是近十年来新的教学研究过程,说课不仅阐明上课主要解决的“教什么”、“怎么教”,还要回答“为什么这样教”、“这样教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的关键问题,说课带有研究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成长的性质,也是一种集体备课的特殊形式。 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把说课当成念稿子,说课者把事先写好的说课教案去读去背。这样的说课语言很难口头化和感情化,容易阻碍与听者之间的交流,疏远了彼此的距离,更加淡化了说课的效果,这样的说课也失去了意义。 二、听课是探解课堂现场的真谛

让学生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教师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

让学生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教 师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 人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一棵芦苇,但却是一棵能思想的芦苇。 ——帕斯卡尔 王荣生教授在听了两名老师讲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和《金黄的大斗笠》时深切感受到:老师在教自己想教的,学生在学被老师要求学的。所有课堂上的教学,就是“学生按老师的要求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王教授不禁提出了一个疑问:我们的学生究竟是在学“教师的语文”还是“课程的语文”? 我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 回想自己十几年来的教学,语文课堂上我到底在教什么?——当然教我理解的语文课!学生课堂上到底在学什么?——当然在学我所理解的语文课!——因为我提出的所有问题,我早已胸有成竹,学生当然只能“按我的要求来回答我的提问”,如果学生回答的内容跟我预设的不一样,我会循循善诱地、一步一步地把他引导向我想要的答案。——这几乎是每个老师的答案! 可是,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自己的学习体验

在哪里?学生的个人思考在哪里?……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天晚上,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走进他的实验室,看见他的中国研究生还在实验台前辛勤地工作. 物理学家关心地问到:“这么晚,你在做什么?” 学生说:“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做什么?” “我也在工作?” “那你整天都在工作吗?” “是的,教授。” 学生带着谦恭的表情承认了,并期待着这位著名的学者的赞许。 教授稍稍想了片刻,随即问到:“可是,这样一来,我很好奇,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是啊!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 如果一个人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他怎么可能思考?如果一个学生的思想已经完全被限定,他怎么可能思考! 一个人如果不思考,就不会有自己的看法、见解、思想,那他怎么会去想别人所未想,发前人所未发,做别人所未做?他怎么会有各种奇思妙想去

机器学习中常见的几种优化方法

机器学习中常见的几种优化方法 阅读目录 1. 梯度下降法(Gradient Descent) 2. 牛顿法和拟牛顿法(Newton's method & Quasi-Newton Methods) 3. 共轭梯度法(Conjugate Gradient) 4. 启发式优化方法 5. 解决约束优化问题——拉格朗日乘数法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我们的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最优化问题,比如每个企业和个人都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在一定成本下,如何使利润最大化”等。最优化方法是一种数学方法,它是研究在给定约束之下如何寻求某些因素(的量),以使某一(或某些)指标达到最优的一些学科的总称。随着学习的深入,博主越来越发现最优化方法的重要性,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大多问题都可以建模成一种最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比如我们现在学习的机器学习算法,大部分的机器学习算法的本质都是建立优化模型,通过最优化方法对目标函数(或损失函数)进行优化,从而训练出最好的模型。常见的最优化方法有梯度下降法、牛顿法和拟牛顿法、共轭梯

度法等等。 回到顶部 1. 梯度下降法(Gradient Descent) 梯度下降法是最早最简单,也是最为常用的最优化方法。梯度下降法实现简单,当目标函数是凸函数时,梯度下降法的解是全局解。一般情况下,其解不保证是全局最优解,梯度下降法的速度也未必是最快的。梯度下降法的优化思想是用当前位置负梯度方向作为搜索方向,因为该方向为当前位置的最快下降方向,所以也被称为是”最速下降法“。最速下 降法越接近目标值,步长越小,前进越慢。梯度下降法的搜索迭代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牛顿法的缺点: (1)靠近极小值时收敛速度减慢,如下图所示; (2)直线搜索时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 (3)可能会“之字形”地下降。 从上图可以看出,梯度下降法在接近最优解的区域收敛速度明显变慢,利用梯度下降法求解需要很多次的迭代。 在机器学习中,基于基本的梯度下降法发展了两种梯度下降方法,分别为随机梯度下降法和批量梯度下降法。

观课评课报告

观课评课报告 《四个太阳》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的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代表了不同的季节。听完刘老师的这节课,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刘老师备课的用心、认真和掌控课堂的能力,整节课充实紧凑,课堂气氛活跃,衔接连贯自然。刘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感受到,想要上好一节课,我们需要做的准备真的很多。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刘老师充分考虑到了一年级学生的学情,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在引出课题后,刘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识字与积累词语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一年级正是识字的高峰阶段,学生认的快,忘的也快,所以很有必要每节课都让学生认读一下生字。刘老师在巩固字词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使字词的学习不再枯燥,而是利用多种形式,先是带拼音读,对读的不准确的字词,重点教读,然后去掉拼音读词语,再是以开火车的形式读,既巩固了字词,又照顾到了绝大多数的同学,很好的实现了学习目标。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个环节,刘老师让学生贴太阳,通过直观的画面,引发学生对太阳的兴趣。在这一部分,刘老师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四个季节的太阳,刘老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太阳,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这样优化了教学的效率,让学生真正的参与的课堂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段落发表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尤其是在讲解春天的太阳时,刘老师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彩色的春天的太阳,还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了春天多彩的景象,使同学们有更直接的认识,加深了印象。在最后,为了巩固同学们的所学,刘老师还根据课文安排了课后的拓展,使整个课堂更加完善。刘老师整节课轻松活跃,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也给孩子们一个自己喜欢的,印象深刻的太阳。 刘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在新学期中,我会做到认真备课,上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使每节课都充实高效,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

运筹学与最优化方法习题集

一.单纯性法 1.用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共 15 分) 12 2121212max 2515 6224..5 ,0 z x x x x x s t x x x x =+≤??+≤??+≤??≥? 2.用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共 15 分) 12 121212max 2322 ..2210 ,0 z x x x x s t x x x x =+-≥-??+≤??≥? 3.用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共 15 分) 1234 123412341234max 24564282 ..2341 ,,,z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x x =-+-+-+≤? ?-+++≤??≥ ? 4.用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共 15 分) 123 123123123123max 2360 210..20 ,,0 z x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 5.用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共 15 分) 123 12312123max 224 ..26,,0 z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 6.用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共 15 分)

12 121212 max 105349..528 ,0z x x x x s t x x x x =++≤??+≤??≥? 7.用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共 16 分) 12 121212max 254 212..3218 ,0 z x x x x s t x x x x =+≤??≤??+≤??≥?

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

凤冈一小:孙锡辉 前段时间,课题组的同事们推荐了一本与教学有着直接关系的书——《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在刚听到题目时,还以为此书就是简单的评课议课技能介绍,但刚读了几页内心对此书的看法便有了改变,原来不但有技能的介绍,更有作者对语文课程的清醒认识,或者说是一种理论体系,也有他对整个课程体系的独到见解,其不是夸夸其谈,而是他几十年教学实践的结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要想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将作者的思想全部吸收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我没有作者那么丰富的教学实践以及对语文的诸多思考,下面我只将自己认同的一些观点或者说是思路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观课评教要从教师的“教”逐渐转移到学生的“学”。平常我们去评价一节课或者我们在上一节课的时候,想得更多的不是学生需要怎么学,需要学什么,而是更多的去思考我要怎么教。“怎么教”指的是“教学方法”,这个我们都理解。“教什么”就是“教学内容”,这里的教学内容不是教学目标,也不是知识点的梳理,而是你为了达到你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呈现的一步一步的教学内容。王荣生教授阐述的主要观点是要从教学内容角度去观课评教,他说:“教学方法是重要的,然而对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老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气氛再热烈,价值都极为有限。相反,如果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组织散漫一些,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雅。”因此,今后我在进行备课构思的时候就需要将重心进行转移,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他们需要学生么,需要什么方式方法去进行学习。我想如果能真正做到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学,那么教学的效果肯定会好很多,当然这也是作者从教学内容入手观课评教观点的核心体现。 二、一堂好课的标准。王老师将一堂好课的标准分为了三个层面:最低标准、较低标准和较高标准。作为最低层面老师首先要知道自己在教什么,这个层面又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二是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三是教学内容相对集中。这是最低层面的要求,这三个方面我觉得最关键的是第二方面,也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不能离开语文学科的属性,这是一个关键点,人文性的兼顾我想也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我想也就是那句“简简单单教语文”所包含的意思吧!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连自己都不知道某节课、某个教学内容需要交给学生什么,或者说对学生需要学生么都没有弄清楚,就像我们干工作一样,有的人就是在混日子混工资,而有的人却要将工作进行细化,今天要干什么完成什么工作任务,明天要干什么要完成什么工作任务。作为比第一个层面又有所提升的第二个层面,要求教师要确保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即: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及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我认为关于这一点,我认为首先就要确保教的是语文,其次就是保证教的是正确的语文。关于什么是一堂好课,我们先听听两位在中国语文界都很有名气的老师的想法:贾志敏老师认为一堂好课要体现三个原则,即:一是要以学生为本。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置;二是要以训练为主。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三是要以鼓励为主。毋庸讳言,我们的母

最优化方法学习感想hmc作业

最优化方法浅谈 【摘要】最优化方法,也称做运筹学方法,是近几十年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主要是以各种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及其生产经营活动研究对象,针对所研究的系统,力求得一个合理运用人力和财力的最佳方案,发挥和提高系统的效能及效益,最终达到系统的最优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和生产经营的日益发展,最优化方法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着重谈谈最优化方法的应用以及学完最优化方法后的感想。 一、最优化方法的定义 最优化方法,也称做运筹学方法,主要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最优化方法并不一定能够给我们带来最好的结果,但它能够使我们通过对问题的研究避开更坏的结果。 二、最优化方法的发展 最优化思想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比如如今在最优化问题中得到广泛应用的黄金分割比早在公元前500的古希腊建筑美学中就已出现。 在17世纪以后,以牛顿和莱布尼茨创建的微积分为分界点,最优化方法开始逐渐成为一种科学方法。牛顿和莱布尼茨所创建的微积分中提出了求解具有多个自变量的实值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而后又进一步讨论具有未知函数的函数极值,从而形成变分法。这一时期的最优化方法可以称为古典最优化方法 二战前后,军事上的需要和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近代最优化方法的产生。以苏联康托罗维奇和美国丹齐克为代表的线性规划等最优化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近代最优化方法的形成。 三、最优化方法的应用 最优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商企业、军事部门、民政事业等研究组织内的统筹协调问题,不受行业、部门的限制。按其所应用领域的不同,一般可以把最优化方法分为四个方面:最优设计、最优计划、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 最优设计,主要应用于工程技术界,尤其是飞机、造船、机械、建筑等部门都已广泛应用最优化方法于设计中。从各种设计参数的优选到最佳结构形状的选取等,结合有限元方法已使许多设计优化问题得到解决。电子线路的最优设计是另一个应用最优设计的重要领域。 最优计划,主要指帮助领导部门进行各种优化决策。大到现代国民经济或部门经济的计划,小到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生产计划,都会应用到最优计划。尤其是农业规划、种植计划、能源规划和其他资源、环境和生态规划的制订,如今都已开始应用最优化方法。 最优管理,一般应用于日常生产计划的制订、调度和运行中。随着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最优管理得到迅速的发展。 最优控制,主要用于对各种控制系统的优化。例如,导弹系统的最优控制,能保证用最少燃料完成飞行任务,用最短时间达到目标;再如飞机、船舶、电力系统等的最优控制,化工、冶金等工厂的最佳工况的控制。计算机接口装置不断完善和优化方法的进一步发展,还为计算机在线生产控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

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 君山区良心堡镇中心小学肖立群 王荣生教授系我国大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第一位博士,主要著述有《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等,可由此看出,王教授对语文学科的研究已成一家,对语文教学的内容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和定位。《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就是从教学内容角度来观课评教的实践感受。本书的精髓,乃是说语文教学(或者说对语文教学的评价、研究)要“立足于语文课程改革的高度,也就是说,不仅仅着眼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更主要的是立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改革”。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课,有助于语文教学正本清源,有助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语文教研柳暗花明。王教授之宏论,确实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人人达标”活动开展后,我发现我校老师们的听课与评课大多数凭感觉,正如王教授所说,依然处在“教学方法”这个习俗角度:着眼于教师,着眼于“怎么教”,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讲究的是上课如何精致、如何精彩。怎样的一堂课才算好课,许多教师心中想的也是“怎么教”的方法问题。其实评价一堂课“其一,好或者坏,本身就不存在;其二,课堂原本就不应该是靶子或是范本,不能高举旗帜,也不能绝对批判反对;其三,关注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艺术,是与有效的教学行为分离的一种崇拜时尚的浮躁心态。”非常到位的评论,确实值得我们深思与反省。教学方法是重要的,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应该被大力张扬,然而对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及“教什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课堂的两个侧面。“方法本身的合理与否”“方法使用的合适与否”,主要就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的。这样看来,教学内容的把握更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之上。 长久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模式,任何一篇文章都按这个模式来讲解,而忽视了文本的个体性差异。有多少兴味盎然的文章被我们讲解的支离破碎,千篇一律。为了让老师们准确把握“教什么”,王教授对“教材”进行了明晰的定位。将教材按照功能不同分为“定篇”“例文”“用件”“样本”。这是该书中统领全文的重要概念。之前的许多对教材定位只是泛泛而谈提出一些理念,如:“用教材教”“教教材”“教语文”……教材究竟是什么,几乎没有人用科学的定义进行标注。模糊认识就是教学模糊的根源,也是教学失效,教学评价无效的关键原因所在。王荣生教授从课程论的角度出发,明确提出了应该根据教材的不同性质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随之而来的教学手段也要有所区别。那么建立在这样的概念下的评课就更具理性与科学价值了。属于定

观课评课心得体会

观课评课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能在这次小学体育教师研修过程得到了一次“充电”和“加油”机会,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作为一线体育老师,我把这次研修培训作为学习新课程、执行新课标和实践新课程的切入点。观看各位老师的优课,感觉平时的教学中自己还缺乏深入思考,同时也发现对一些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新名词自己尚未了解。所以我在学的过程中认真的学习理论知识、观看视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观课评课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专业理论提升的很好机会,我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教育技术的理论、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了如何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教育技术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 优课视频中的教学组织形式,反馈和评价,熟练、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课堂交流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有很多的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一)侯祥管老师的《前滚翻》:他将这节课整编成一个完成的“龟兔赛跑”,以此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根据学生喜欢模仿的特点,让学生模仿小乌龟的滚动,在尝试与探究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整节课充满了快乐。另外,小学生对于形象的事情记忆深刻,为此,这节课侯老师通过图片的展示,强化学生对团身滚动建立正确的团身概念,使课堂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牟建娜老师的小学体育与健康《学会合作智赢未来》:这是一节内堂体育课,在教学设计中,以游戏体验贯穿课的始终,以游戏体验难度的层层提高深深吸引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到学习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一指拿球”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课的开始学生不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这个体验深深吸引了学生,激起学生的兴趣。观看“老河口事件”的即时新闻报道,图片及配乐《世界充满爱》的播放,直击学生心灵深处,使学生震撼,鲜活的事例让学生更加体会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合作,合作不好会危及生命。观看美国北京奥运会的掉棒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合作不仅仅是个人的小事,团队的事,更是国家的大事,提升学生的情感高度,开拓学生的情感视野。因此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活动积极主动,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通过本次的远程研修,我对新课程改革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选择合适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合理运用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设计有针对性地练习,努力构建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加强自我反思,与其他教师之间加强合作、交流与研讨。这样才能站在一个体育教师的高度去教学生,才能与学生共同享受体育的魅力。

运筹学课程设计-个人学习时间优化分配

个人学习时间优化分配 设计总说明(摘要) 合理的安排时间方案,采取最优化的时间组合,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各个时间阶段的学习效益。同时可以使我们的学习符合日常行为及自身特点,不仅使时间得到有效安排,也使得我们的身心得到和谐。此次,研究分配一天中四个阶段四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就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各阶段对各课程学习的收获程度,采取获得程度量化的方法,设计出一个最优的时间组合方案,从而获得最大的收获效益。即获得学习的最大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要将运筹学的各种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首先是确 定所要研究的问题,考虑所需要的各种数据,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所需要的数据和模拟量化的数据。将数据整理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模型。其次对已得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求解,得出方程的最优解。最后结合所研究问题的实际背景,对模型的解进行评价、分析以及调整,并对解的实施与控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时间优化,线性规化,最优解,获得效益最大 目录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3) 1.2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3) 1.3研究的意义 (3) 1.4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思路 (3) 2.理论方法的选择 2.1所研究的问题的特点 (4) 2.2拟采用的运筹学理论方法的特点 (4) 2.3理论方法的适用性及有效性论证 (5) 3.模型的建立 3.1 基础数据的确定 (5) 3.2变量的设定 (6) 3.3目标函数的建立 (6) 3.4限制条件的确定 (6) 3.5模型的建立 (7) 4.模型的求解及解的分析 4.1模型的求解 (7) 4.2解的分析与评价 (9) 5.结论与建议 5.1研究结论 (11)

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

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 凤冈一小:孙锡辉 前段时间,课题组的同事们推荐了一本与教学有着直接关系的书——《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在刚听到题目时,还以为此书就是简单的评课议课技能介绍,但刚读了几页内心对此书的看法便有了改变,原来不但有技能的介绍,更有作者对语文课程的清醒认识,或者说是一种理论体系,也有他对整个课程体系的独到见解,其不是夸夸其谈,而是他几十年教学实践的结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要想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将作者的思想全部吸收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我没有作者那么丰富的教学实践以及对语文的诸多思考,下面我只将自己认同的一些观点或者说是思路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观课评教要从教师的“教”逐渐转移到学生的“学”。平常我们去评价一节课或者我们在上一节课的时候,想得更多的不是学生需要怎么学,需要学什么,而是更多的去思考我要怎么教。“怎么教”指的是“教学方法”,这个我们都理解。“教什么”就是“教学内容”,这里的教学内容不是教学目标,也不是知识点的梳理,而是你为了达到你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呈现的一步一步的教学内容。王荣生教授阐述的主要观点是要从教学内容角度去观课评教,他说:“教学方法是重要的,然而对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老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气氛再热烈,价值都极为有限。相反,如果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组织散漫一些,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雅。”因此,今后我在进行备课构思的时候就需要将重心进行转移,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他们需要学生么,需要什么方式方法去进行学习。我想如果能真正做到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学,那么教学的效果肯定会好很多,当然这也是作者从教学内容入手观课评教观点的核心体现。 二、一堂好课的标准。王老师将一堂好课的标准分为了三个层面:最低标准、较低标准和较高标准。作为最低层面老师首先要知道自己在教什么,这个层面又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二是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三是教学内容相对集中。这是最低层面的要求,这三个方面我觉得最关键的是第二方面,也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不能离开语文学科的属性,这是一个关键点,人文性的兼顾我想也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我想也就是那句“简简单单教语文”所包含的意思吧!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连自己都不知道某节课、某个教学内容需要交给学生什么,或者说对学生需要学生么都没有弄清楚,就像我们干工作一样,有的人就是在混日子混工资,而有的人却要将工作进行细化,今天要干什么完成什么工作任务,明天要干什么要完成什么工作任务。作为比第一个层面又有所提升的第二个层面,要求教师要确保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即: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及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我认为关于这一点,我认为首先就要确保教的是语文,其次就是保证教的是正确的语文。关于什么是一堂好课,我们先听听两位在中国语文界都很有名气的老师的想法:贾志敏老师认为一堂好课要体现三个原则,即:一是要以学生为本。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置;二是要以训练为主。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