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旅游心得体会
暑假旅游日记450字5篇

【导语】暑假在悄然之间已然到来,快乐的暑假生活也来到了,你暑假准备去哪里游玩呢?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暑假旅游日记450字暑假,我们来到了莲花山旅游风景区,参观这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莲花山。
它以“人工无意夺天工”的奇景奇观闻名于世。
我想:去莲花山就不能不看望“观海观音”了吧?观海观音观音铜像高达40。
88M,是目前箔(bo2)金铜像的世界之最。
她慈眉善目,高高在上,俯瞰(kan3)她脚底下的那长长的台阶,把慈爱洒向人间。
而我则是仰望着眼前的那长长的台阶,心里想着:这…如果我们拾级而上,那应该可以见到那一片空灵的神明之地了吧?我们绕着观海观音走,它全身都是金色,站在高高的莲花台上,大约有3层楼高,给人高耸如云的感觉。
接着我们来到大钟的旁边排队敲钟。
轮到我敲钟的时候,我抱着木头用力向大钟撞去,大铜钟“咚——”地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这时我想:如果一个人钻进大钟里去的话,让我敲一下钟的话,那该多好玩呀?他不用坐在秋千上也能荡秋千一了!到了半山腰,我看到了数不清的繁茂的大树和花草。
再向山下眺望,海、江水、湖等映入眼帘。
在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想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莲花山那凉爽的微风,清新的空气,还有那美丽的景色,使我留连忘返!【篇二】暑假旅游日记450字暑假的一天,我们全家人去韶关旅游。
我们先来到韶关的南华寺。
南华寺建于南北朝汉武帝时期,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南华寺面积有一万二千多平方米,由曹溪门、放生地、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祖殿、钟楼、鼓楼等组成,寺后有卓锡泉,周围环境幽美,鸟语花香,九株古老而稀有的水杉,直插云天,真是引人入胜。
从南华寺出来我们还爬了丹霞山,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睡美人”吧,远远望去,真像一位女人躺在山上,正在做着她香甜的美梦。
还有“群象奔腾”,它们像一群大象在草原上奔跑着,小象跟在大象后面,仿佛正在学着生活本领呢!丹霞山的奇石很多,像“姐妹峰”“阳元石”“茶壶峰”……还有许多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这次旅游的收获可真大啊!【篇三】暑假旅游日记450字放暑假了,我和妈妈一起去上海黄浦江游玩。
丹霞山游记感悟

丹霞山游记感悟我一直对丹霞山充满了向往和好奇心。
终于有一天,我踏上了这座神奇山岳的征程。
丹霞山位于中国广东省韶关市,是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以其壮丽的丹霞地貌而闻名于世。
当我第一次亲眼目睹丹霞山的壮丽景色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山峰耸立,犹如巨人伸展的手臂,层层叠叠,连绵不绝。
红色的岩石,犹如火焰般燃烧,带给人一种热烈而激动的感觉。
整个山脉宛如一幅巨大的画卷,绚丽多彩,令人陶醉其中。
在丹霞山的脚下,我开始了攀登之旅。
沿着山路,一步一步往上走。
山路崎岖,但我并不畏惧。
因为我知道,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向前,就一定能够登上山顶,看到更为壮丽的景色。
当我踏上丹霞山的最高峰时,我才真正感受到了丹霞山的魅力。
在这里,我俯瞰整个山脉,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我看到了远处的云雾缭绕,仿佛进入了仙境。
我看到了山下的村庄和田野,它们平静而宁谧,仿佛与世隔绝。
我还看到了远处的河流,清澈而宽广,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在丹霞山的旅程中,我不仅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丹霞山的地貌形成于数亿年前的地质变化,是自然界的杰作。
它教会了我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毅力。
无论是攀登陡峭的山坡,还是穿越茂密的森林,我都没有放弃,一直向前。
这种精神在生活中同样适用,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丹霞山还教会了我欣赏大自然的美。
在这里,我看到了大自然的瑰丽和神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大自然是如此的美丽而壮观,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让后代子孙也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
丹霞山的旅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获得了宝贵的感悟。
我学会了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毅力,我学会了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这次旅行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游览,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启迪。
我相信,这次丹霞山之行将会对我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更加坚强和勇敢,更加热爱和珍惜生活。
丹霞山游记感悟,这个标题准确地表达了我在丹霞山旅行中的所思所感。
韶关的历史景点心得体会

韶关的历史景点心得体会韶关是我国广东省的一个美丽城市,拥有着众多的历史景点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这些历史景点是韶关的瑰宝,它们不仅让我们了解了韶关的历史,而且也展示出了韶关市的文化魅力。
我有幸能够在最近的旅行中游览了一些韶关的历史景点,并深深感受到了它们的魅力。
在此,我想分享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一个历史景点是南雄古城。
南雄古城,建于唐代,历经了1200多年的风雨洗礼,今天已成为壮丽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座城市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这些建筑在向我们展示着过去时代的壮阔。
特别是城墙和在城墙上建造的柿子塔、瓯窑塔和钟楼,这些古建筑和覆盖城墙的台阶,让我感到震撼。
当我被南雄的古迹所包围时,我感到了历史的长河,时间在我的身边流过。
第二个景点是李仙祖故居。
李仙祖是中国道教历史上著名的神仙,而他在韶关的故居,已成为韶关市的镇居之宝。
故居里保留了许多李仙祖的文物、字画和生活用品,这些文物展示了李仙祖的传奇人生和仙酿文化。
在李仙祖故居里,我更多的是想起了人性的力量,我认为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点滴的贡献,并成为传奇的人物。
第三个景点是丹霞山。
丹霞山是韶关最美丽的地方之一,丹霞山风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无尽的生命力。
山上的气息让我感到浑然天成,站在山巅俯瞰美景,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大自然的伟大。
在回家的路途中,我一直想着刚才的旅行,我对韶关的历史景点的体会越来越深。
这些古老的历史文化不仅能够让我们认识到韶关这座城市的历史,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力量和大自然的神奇。
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在旅游中产生深刻的体验和触动,并将这些体验和触动带回家中,成为生活中美好的回忆。
美丽的韶关作文范文

美丽的韶关作文范文
美丽的韶关作文
这次可以算得上我人生中最有意思的一次旅行了。
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我静静地坐在车上,望着车窗外绿色的风景,你假设看一眼,准会心旷神怡!
车开了约三个小时,我们就到了第一个景点:云门寺。
你进门,你就可以看见一个雕刻着双龙戏珠的大理石牌坊。
牌坊高高的耸立着,旁边的.大山层峦叠翠,只要你静心听,准会听见小鸟在婉转地歌唱~
俗话说:“好戏在后头。
”果然名副其实,我们坐车约半个多钟头,终于进山了,嗯~你肯定会想:哎!你上山干嘛?难不成你是想当野人吗?!NoNoNo!大错特错!我们住的酒店可是建在山里的!路上,处处都是崇山峻岭,处处都是悬崖峭壁,我坐在爸爸的车里,从窗外远远望去,一条蜿蜒盘旋的公路嵌在山上,仿佛一眼望不到头。
韶关的山真高呀!仿佛直入云霄;韶关的山真险呀!突兀的山峰,仿佛一个个宏大的圆锥;韶关的山真绿呀!仿佛是一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水墨画一样。
啊,真是“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山”呀!
我们一到酒店,立刻拾好大包小包,办好手续,马上就要入住酒店喽!很快,天空挂起了黑色的幕布,蝈蝈拉起了小提琴,清凉的风一吹来,树儿就像在招手,静谧的夜晚,真催人入梦乡……
第二天,我吃完自助餐,便去酒店院子的小黄果树瀑布散步,那里小桥流水,绿树成荫,你只要低下头看看那些碧绿的湖水,马上会变得神清气爽~你假设站在木桥上向远眺望,那湖水如同一块翡翠镶嵌在群山之间,那明如琉璃的丝带(也就是河)便弯弯曲曲
的绕出深山……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绿树,那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韶关那如诗如画的风景,我能不细细品尝、回忆吗?。
大青山 心得体会

大青山心得体会大青山是位于中国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境内的一座名山,因山体浑然一体、高大壮观而得名。
它是乐昌市的标志性景点,也是广东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我有幸去过大青山,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大青山位于广东省的北部,地处辰溪镇和浯溪镇之间,距离广州市约100公里。
由于交通便利,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风景。
我是和朋友一起去的,我们选择了自驾前往。
一路上,我们欣赏着道路两旁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
抵达大青山后,我们首先被山体的雄伟所震撼。
大青山横卧在眼前,高耸入云,它的气势让人无法抗拒。
在阳光的映衬下,山体呈现出一种绿意盎然的色彩,清晰可见的山脉如同巨龙伸展开来。
站在山脚下俯瞰,感受到的是一种壮美和庄严,仿佛身临其境般融入其中。
我们开始攀登大青山,一路上无不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山体起伏不平,石壁峭立,道路曲折而险峻。
每一步都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一次成长。
我们攀爬着石阶,感受着累与舒适的交替,心里涌起一股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一路上,我们还欣赏了许多奇特的岩石和植被。
大青山是著名的地质公园,岩层丰富多样,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石人”和“石船”。
这些岩石形状各异,独特而又生动,它们仿佛是大自然的艺术作品,展示出了大自然的创造力和无穷魅力。
在攀登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
大青山是一个受欢迎的登山胜地,吸引了来自各地的登山爱好者。
我们与一些登山爱好者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体会,彼此激励着不断向上攀登。
当我们终于登顶时,眼前的景色让我们陶醉其中。
山顶的视野非常开阔,能够远眺远处的山脉和广袤的平原。
站在这里,我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宽广,也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微弱。
但这并不是一种沮丧,而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敬重。
大自然是无私的,它给予我们一切,同时也要求我们对它进行尊重和保护。
在大青山的旅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它让我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也让我懂得了要珍惜眼前的一切。
韶关日报黄岭嶂游记

韶关日报黄岭嶂游记休息日,我们相约去游览黄岭嶂,这是我第四次登上黄岭嶂。
到野外爬爬山、走走路,呼吸新鲜空气,远离繁华都市的喧闹,登高望远,是一种享受。
黄岭嶂位于仁化县红山镇烟竹村,离县城五六十公里。
这个偏僻小山村,20世纪80年代还没有通车。
现在虽然车可以开到烟竹村,但去黄岭嶂只能步行。
我那80多岁的母亲说,她年轻时走路去过一次黄岭嶂,那时路途崎岖险恶,想起来都有点后怕。
做向导的村民看到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对我们说:“实在上不去就返回来吧。
”考虑到登山困难,我们尽量少带东西,轻装上阵。
我们穿过村庄沿着田间小路出发,远远望去,连绵不断的一座座山脉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由于山路奇险陡峭,我们只好走走停停。
走至半山腰,只见周围的山峰与天相连,云海翻滚、雾气缭绕、若隐若现,宛如身处迷人的仙境。
见到这情境,大家乐坏了,有说有笑,忘了登山的疲倦。
我们抬头往上面一看,有座“凉亭”屹立在山顶,犹如一只雄鹰展翅飞翔。
这时,一阵阵微风吹过,令人心旷神怡。
身处云海云雾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着实让人感慨万千。
长期身居红尘闹市,置身于这世外桃源般空灵幽静的大千世界里,让清风净化烦躁不安的心灵,却有不一样的心情。
放眼清风轻抚、林鸟欢叫的美丽山川,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不下心中的烦忧呢?听很多登山的朋友讲,登黄岭嶂最困难的一段路是攀越梯形山顶。
到达“凉亭”后,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穿过半山的茶园后,终于来到了龙母庙祠。
这座庙宇面积不大,除了供奉几座神像的厅堂之外,还有几间供游客休息的房间。
庙祠由种植茶园的村民管理,每天负责打扫、做饭,顺便接待登山的游客。
管理人员待人热情,我们好像到了另一个世外桃源,所到之处都能享受免费供应的茶水。
庙祠经历了岁月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尘世的荣辱兴衰,作为一种古建筑,必有它存在的理由。
至于当地流传的奇闻,只当是遗留民间的趣闻而已。
时过境迁,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变化。
绿水青山的家园,才是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
丹霞山游后感

丹霞山游后感财务部——杨梦柳一早就听说公司每年都会组织一次集体旅游,今年的对象则是丹霞山。
对于刚进入公司的我而言,自然是满怀激动的心情期待着它的到来。
最终的结果不负所望——两日的丹霞山之游——我收览了众多风景,同时也放松了心情,现在就请随我一起感受当中的美好吧!7月13日,浩浩荡荡的十辆车从公司一同出发,直驶目的地韶关,隔着车窗可以想象其他车中人的欢声笑语。
因本人有晕车的毛病,所以车程中的三个小时我几乎处于睡眠状态,心想着错过了沿途的风景,却可以换来抵达目的地后能以饱满的精神游玩,就很欣慰的闭上了眼睛。
满怀着期待,我们到了第一站——韶关南华禅寺,这里是六祖惠能真身驻锡之所,如果说光孝寺是中国禅宗的序幕,那么南华寺就是气势磅礴的第一乐章。
虽然酷热的天气加上旺盛的香火烧的脸火辣辣的,但一种希望佛祖能听到心中默念的愿望的心情包容了这一切。
怀着虔诚恭敬的心,我走进寺内,首先吸引我的是放生池,里面的小生命都在急促的游动着,似乎是对众多陌生面孔的不安。
也许它们的身上寄托了太多的心愿,在放生池中显得并不是那么地自由自在。
走过天王殿,来到大雄宝殿的门口,三宝大佛塑于其正中屏墙神龛之上,全身遍贴金箔,煞是雄伟壮观。
来到三宝佛后屏墙,看到的是小时候最崇拜的观音菩萨泥塑,左手倒持净瓶,右手轻执柳枝。
想象着她拿着柳枝向我洒神水,我就飘飘欲飞了,突然旁边一人将我撞醒了,看来白日做梦这一说法还真的在我身上验证了。
在大雄宝殿四壁立着五百罗汉泥塑,每尊身高约1.1米,与名山大海浑为一体,气势磅礴。
弥勒佛塑像坐于天王殿正中屏墙神龛之上,体宽肚凸,笑口常开,憨态可掬。
而四大天王塑像两两分立天王殿东西两厢,手持法器,面目狰狞。
正观的饶有兴致,一同事跑过来说大伙都在门口集合准备出发吃中饭了,我就这样恋恋不舍的结束了第一站——南华寺。
下午却是有两个项目可供选择,一是非常刺激的漂流,二是适宜中老年、小孩玩耍的竹筏。
权衡之下,我还是选择了体验刺激的感觉。
韶关红色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韶关红色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近日,我有幸参加了韶关红色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了红色革命历史,感受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对自己的理想信念有了更加坚定的认识。
在这次实践中,我收获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心得体会。
韶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道路的开端,这里有着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每一寸土地都沁浸着先烈们的鲜血和汗水,这块土地凝聚着革命的力量和精神。
我们从大山深处的小路,走到平坦的大道,一路上看到的不仅是风景,更是历史的足迹。
这次实践旅程不仅让我们了解革命历史,更让我们重温了红色精神,坚定了我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
首先,我想谈谈对韶关红色革命历史的认识和感受。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无数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这些故事中充满了牺牲、奋斗和理想主义。
我们去了解了韶关起义的历史,了解了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
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深深感染了我。
在他们的事迹面前,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红色革命的伟大意义和伟大力量,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其次,我想谈谈对韶关红色精神的感受和体会。
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我们走向光明,担当民族复兴的责任。
红色精神是一个民族的魂,是人民的力量之源。
在这次实践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了这份精神的力量和魅力。
红色精神,就是对于正义的追求,对于民族团结的坚守,对于共产主义信仰的忠诚。
这份精神不仅激励着我们努力前行,更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我们要坚信不移地跟随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
再次,我想说说对韶关红色革命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韶关有着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这种文化传承了革命的艰辛和胜利,传承了先烈的崇高理想和信念,传承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
在这次实践中,我们参观了韶关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和红色革命景区,了解了韶关在革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这些文化遗产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红色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种文化遗产,努力传承和发扬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韶关旅游心得体会
韶山旅游心得体会范文篇1
回到学校还是觉得有些兴奋,脑海中不时浮现着这两天所看到的点点滴滴,感触良深。
就用这篇文章来记录这次花明楼和韶山之旅的所观所感。
踏上旅行的汽车,很兴奋,我这人天生喜欢旅行,不晕车,精力好,本想在车上看看窗外的风景,但因为下雨窗子很模糊就用听歌和看电影来打发时间,四个小时的车程就抵达了刘少奇故地花明楼景区,用中餐时才发现原来我们的时势与政治老师、马克思老师以及毛、邓、三老师等都在。
我们大家在景区门前来了张合影以表留念,纪录我也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过足迹。
接下来就是参观刘少奇副主席的纪念馆,里面有刘少奇同志平生一些事迹的介绍及照片,他年轻时就立志要报效祖国为全国的解放事业奋斗,积极参加工会组织帮助工人反抗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加入中国共-产-党协助毛泽东和周恩来发展革命事业,他是我们新中国诞生不可或缺的人物。
看着那些照片记录下来的史事和他遗留下来的书信、文章很是感动。
刘少奇主席一生为党为民,两袖清风,精于国运,治经济,但却因正直而冤屈的倒在党内复杂斗争的红旗下,甚至被开除了党籍,他那种敢说真话踏实
做人的品格值得我们的尊敬和钦佩。
之后参观了他的故居,那是一座老黄土砖屋子。
里面被收拾的很干净,保留下来的东西也很淳朴是那个年代中国农村特有的写照,我们还观看了刘主席的专机以及花明楼,特别是花明楼前的万德鼎给我很大触动,“德”行为之规范,有德才能成为一名先进马克思主义份子,有德才能安邦治国平天下。
参观完刘少奇故地我们启程去韶山,继续下一阶段的旅程。
在车上听导游介绍到60%的韶山居民姓毛,来到韶山果真如此,路边的酒店、餐馆大都以毛姓来打招牌,我们入住的酒店就叫——毛府大酒店,好像没有这个毛字就不地道一样。
吃完晚餐我们到韶山市里转了转,导游谈到当年毛主席在路边水库里游泳的事迹,和这个水库的由来。
当车经过韶山火车站时,导游开玩笑式的说这个火车站可能是全国最小的火车站了,全车人都笑了起来。
第二天我们随老师和领导来到毛泽东铜像前排成队向毛泽东铜像鞠躬敬礼,以及留影,据导游介绍发生在这尊铜像上的趣闻,当年运送铜像的卡车在井冈山旁“有意”抛锚,当地人就流传这样一种说法“毛主席想到他所开辟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看看”;而在毛泽东铜像揭幕仪式当天,天空竟出现日月同辉的的奇观,而且持续了8分钟之久。
我们接着参观了毛姓宗祠,听说这以前是不允许毛姓以外的人进入的,也不允许女同胞参观,直到不久前才向外开放,这里是毛泽
东和他的夫人杨开慧于1920xx年初春创办“农民夜校”的旧址,在毛氏宗祠的正中央一座戏楼两旁的对联写到:“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胜神”这副对联好像早就预示着一位伟人的诞生。
接着我们参观的是毛泽东遗物馆,特别有意思的是遗物馆进口处,大门就近在咫尺,而要迂回好几圈才抵达,随行的一位领导打趣的说:“这刚好体现了毛主席所说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世界上最曲折的道路就在毛泽东遗物馆前”,呵呵!还真有点像那么回事。
遗物馆里所展示的是对主席生平事迹的描述和照片以及的他衣物和曾经使用过的一些东西诸如:茶壶,沙发,碗筷及所看过的书籍等,从这些可以得知毛泽东主席以往生活有多么的简朴,特别是他的一条缝了好几个补丁的裤子很让人感动,身为一个国家的主席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实在让人敬佩!由于参观的人太多我没有进入他的故居参观,感觉有些遗憾,我想下次有机会我还会再次来到韶山学习毛主席为革命鞠躬精粹,为人民殚精竭虑的崇高精神品质。
这次花明楼和韶山之旅让我充分了解到两位伟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我们党和人民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们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
他们把一生都
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发扬。
韶山旅游心得体会范文篇2
屋前,一池碧水映衬土屋,屋后,一抹青山掩映青瓦。
无论是在人潮涌动的韶山冲还是在宁静清幽的炭子冲,我们在这次红色之旅中看到,毛泽东、刘少奇这两位共和国缔造者的故居是那样的相似,面临绿水,背依青山,当地导游对这种“前有池塘照后有青山靠”格局津津乐道,解说中带有明显迷信色彩的风水说虽然有些神化领袖,但是,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我被山乡秀丽的景色深深吸引,环顾群山,脉脉回环,恍惚间产生时光倒流的错觉,仿佛只身入得山中,但见炊烟袅袅,蓦然回首,不见来时路,若置身世外桃源。
而两位伟人生长在这世外桃源般美丽的山乡,这里有温暖的家,家是生命的原点,是人生的起跑线,在这里他们迈出人生的第一步,神奇的是两位伟人的生命原点相距如此地靠近,在中国地图上紧紧相连。
几乎是屏住呼吸,缓步走进光线略暗的堂屋、退堂屋、厨房、横屋、卧室、碓屋等处一一瞻仰,站在烙印着伟人足迹的土地上,心潮澎湃,唯恐错过一物一景,退堂屋、碓屋、横屋这些新鲜的名词很自然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这里是伟人的家,虽然岁月让一切沉寂,挂在墙壁上伟人和家人的照片却鲜活着家的气息,看到为革命离散的一家人重新在照片
中团聚,心中半是酸楚半是慰藉。
遥想当年,伟人也曾年少,门前屋后的池塘青山相伴,一眼望去便可尽收眼底池塘小巧灵秀,全不似大海苍茫长江浩荡,一抹低山虽然是土屋的依靠,却挡住了多少眺望山外的视线。
伟人故里多少一同成长在山乡的孩子,一生闭锁终老在这青山绿水间。
但是在伟人眼中,池水虽小却闪耀着日月星辰的光芒,只要心中装着天下,一抹青山怎么能挡住眺望世界的目光?伟人自小发愤读书,“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后求学长沙,接受共产主义,橘子洲头指点江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伟人心中谨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已任,毛泽东曾经笔名“子任”,赤子之心可鉴。
在滴水洞,我们看到,主席曾经用过的床与众不同,在床的一侧加装一条长长的挡板,因为主席的习惯在床的一侧摆放书籍卧床阅读,据导游介绍,床板一侧略有倾斜,为的是当主席伴书入眠后让书自然滑落到一旁。
遥想伟人当年戎马倥偬,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熟读丹青,俯仰古今,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选集》共四卷158篇,是我党的行动指南。
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论党内斗争》等都是党建理论的重要著作。
战士的武器是枪,而毛泽东、刘少奇手中改造世界的武器是笔。
在刘少奇纪念馆,两位青年双手紧握的雕像前我久久凝视,雕塑将时光的指针定格在1920xx年,那时候,中国共
产党建党仅仅一年。
那是毛泽东、刘少奇在安源煤矿历史性的第一次握手。
他们点燃了中国革命在安源的星星之火,无数星星之火最终成为燎原之势。
光辉的毛泽东思想源于革命实践,后来他带领红军走上井冈山,摸索出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唯一正确的道路。
在安源,毛泽东29岁,刘少奇24岁,风华正茂。
雕塑栩栩如生,宛若伟人在世,目光中饱含革命同志相会的欣喜。
可以想见,他们紧接着应该会是分析安源工人运动形势和研究斗争策略。
安源工人运动千头万绪且危机四伏,不仅仅需要过人才干,更需要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胆识。
我不禁想问伟人:“为了新中国,您就不顾惜年轻的生命?”此刻我转眼看到不远处杨开慧雕像伫立一旁,她亲眼目睹了共和国两位主席第一次握手,而她却看不到鲜艳如血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高高升起,看不到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城楼上两位伟人肩并肩昂首挺立。
杨开慧的身躯是那样娇小,可就是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被捕后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壮举荡气回肠令我折服!看着杨开慧坚定安详的面容,仿佛对我说:“死亦何惧!”此时此刻,我不禁润湿了眼眶。
红色之旅,我的灵魂无不为每处景每件物每个故事触动,硝烟早已散尽,经过战火洗礼浸染烈士鲜血千疮百孔的军旗党旗陈放在历史纪念馆,毛泽东铜像广场上凭吊伟人和先烈的花蓝中的菊花如“战地黄花分外香”,历史翻过了一页又一页,毛泽东、刘少奇等最早的一批党员书写的最重要的
第一页,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此番红色之旅,是一段重要的心路历程,我不是游客而是虔诚的信徒,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不会盲目地顶礼膜拜神化伟人,但是我深深感到伟人给予我的精神力量绝不是一个凡人所能给予的!红色之旅至今,每当夜深人静时,总会浮现那前有池塘后有青山的青瓦土屋,毛泽东、刘少奇和杨开慧在安源的情景在我脑海千百次回放,让我深深思索人生的意义。
而今,建党90周年,处党总支组织党员瞻仰伟人故居,追寻红色足迹,接受红色教育,传承革命精神。
主席的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激励着我们在服务水运经济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绩。
或许,我们面临的困难还有许许多多,但是我相信,在处党总支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拿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气概战胜任何困难。
虽然在过去,成绩斐然硕果累累,但是,昔日的辉煌只能证明过去,未雨须绸缪,居安必思危,“风物长宜放眼量”。
重新开始,再创辉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