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疆域》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晋教版地理《疆域》教案

八年级晋教版地理《疆域》教案

八年级晋教版地理《疆域》教案第一章:认识我国疆域1.1 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 掌握我国的四至点及经纬度范围3. 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及层级关系1.2 教学重点1.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 四至点及经纬度范围3. 行政区划及层级关系1.3 教学难点1. 行政区划及层级关系的理解1.4 教学准备1. 地图、地球仪等教学道具2. PPT课件1.5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地球仪展示我国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疆域特点2. 新课导入: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四至点3. 知识讲解:讲解我国的行政区划及层级关系4.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划实例5. 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划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1.6 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行政区划层级图2. 写一篇关于我国疆域特点的小论文第二章:我国的主要地形区2.1 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2. 掌握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及名称3. 理解地形区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2.2 教学重点1. 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2. 地形区的分布及名称3. 地形区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2.3 教学难点1. 地形区的分布及名称的记忆2.4 教学准备1. 地形图、地形模型等教学道具2. PPT课件2.5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地形模型展示我国地形区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地形区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 新课导入:介绍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3. 知识讲解:讲解地形区的分布及名称4. 案例分析:分析地形区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5. 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我国主要地形区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2.6 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主要地形区分布图2. 写一篇关于地形区对我国地理环境影响的小论文第六章:我国的气候类型6.1 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2. 掌握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3. 理解气候类型对我国地理环境及生产生活的影响6.2 教学重点1. 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2. 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3. 气候类型对我国地理环境及生产生活的影响6.3 教学难点1. 气候类型分布及特征的记忆6.4 教学准备1. 气候类型图、气候模型等教学道具2. PPT课件6.5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气候模型展示我国气候类型,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类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 新课导入:介绍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3. 知识讲解:讲解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4. 案例分析:分析气候类型对我国地理环境及生产生活的影响5. 课堂练习:让学生在气候类型图上找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6.6 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2. 写一篇关于气候类型对我国地理环境影响的小论文第七章:我国的河流与湖泊7.1 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河流与湖泊的特点2. 掌握我国主要河流与湖泊的分布及特点3. 理解河流与湖泊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7.2 教学重点1. 我国的主要河流与湖泊及其特点2. 河流与湖泊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3 教学难点1. 河流与湖泊分布的记忆7.4 教学准备1. 河流与湖泊分布图、相关模型等教学道具2. PPT课件7.5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相关模型展示我国河流与湖泊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河流与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 新课导入:介绍我国的主要河流与湖泊及其特点3. 知识讲解:讲解我国主要河流与湖泊的分布及特点4. 案例分析:分析河流与湖泊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5. 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河流与湖泊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7.6 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主要河流与湖泊分布图2. 写一篇关于河流与湖泊对我国地理环境影响的小论文第八章:我国的人口与民族8.1 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及其特点2. 掌握我国的民族构成及特点3. 理解人口与民族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8.2 教学重点1. 我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及其特点2. 民族构成及特点8.3 教学难点1. 人口数量、分布的记忆1. 人口分布图、民族构成图等教学道具2. PPT课件8.5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人口分布图展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人口与民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 新课导入:介绍我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及其特点3. 知识讲解:讲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及特点4. 案例分析:分析人口与民族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5. 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不同民族分布地区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8.6 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人口分布图2. 写一篇关于人口与民族对我国地理环境影响的小论文第九章:我国的经济发展9.1 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经济类型及其特点2. 掌握我国主要经济产业的分布及特点3. 理解经济发展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9.2 教学重点1. 我国的经济类型及其特点2. 主要经济产业的分布及特点1. 经济产业分布的记忆9.4 教学准备1. 经济发展图、经济模型等教学道具2. PPT课件9.5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经济模型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第十章:我国的社会与文化10.1 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社会结构及其特点2. 掌握我国的主要文化传统及特点3. 理解社会与文化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10.2 教学重点1. 我国的社会结构及其特点2. 主要文化传统及特点10.3 教学难点1. 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的理解10.4 教学准备1. 社会结构图、文化传统资料等教学道具2. PPT课件10.5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社会结构图展示我国社会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 新课导入:介绍我国的社会结构及其特点3. 知识讲解:讲解我国的主要文化传统及特点4. 案例分析:分析社会与文化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5.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社会与文化特点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10.6 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社会结构图2. 写一篇关于社会与文化对我国地理环境影响的小论文第十一章: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1.1 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及其特点2. 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情况3. 理解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11.2 教学重点1. 我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及其特点2. 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情况11.3 教学难点1. 自然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的记忆11.4 教学准备1. 自然资源分布图、环保资料等教学道具2. PPT课件11.5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环保资料展示我国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 新课导入:介绍我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及其特点3. 知识讲解:讲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情况4. 案例分析:分析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5. 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自然资源分布地区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11.6 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图2. 写一篇关于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对我国地理环境影响的小论文第十二章:我国的教育与科技12.1 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教育体系及其特点2. 掌握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及其特点3. 理解教育与科技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12.2 教学重点1. 我国的教育体系及其特点2. 科技发展现状及其特点12.3 教学难点1. 教育体系与科技发展的理解12.4 教学准备1. 教育体系图、科技发展资料等教学道具2. PPT课件12.5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科技发展资料展示我国教育与科技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教育与科技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 新课导入:介绍我国的教育体系及其特点3. 知识讲解:讲解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及其特点4. 案例分析:分析教育与科技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5.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与科技发展情况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12.6 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教育体系图2. 写一篇关于教育与科技对我国地理环境影响的小论文第十三章:我国的地理特色与地域差异13.1 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地域特色及其原因2. 掌握我国地域差异的主要表现3. 理解地域特色与差异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13.2 教学重点1. 我国的地域特色及其原因2. 地域差异的主要表现13.3 教学难点1. 地域特色与差异的理解13.4 教学准备1. 地域特色资料、地域差异图等教学道具2. PPT课件13.5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地域差异图展示我国地域特色与差异,引导学生关注地域特色与差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 四至点及经纬度范围3. 我国的行政区划及层级关系4. 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5. 地形区的分布及名称6. 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7. 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8. 气候类型对我国地理环境及生产生活的影响9. 我国的主要河流与湖泊及其特点10. 河流与湖泊的分布及特点11. 我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及其特点12. 民族构成及特点13. 我国的经济类型及其特点14. 主要经济产业的分布及特点15. 经济发展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16. 我国的社会结构及其特点17. 主要文化传统及特点18. 社会与文化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19. 我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及其特点20. 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情况21.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22. 我国的教育体系及其特点23. 科技发展现状及其特点24. 教育与科技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25. 我国的地域特色及其原因26. 地域差异的主要表现难点:1. 行政区划及层级关系的理解2. 气候类型分布及特征的记忆3. 河流与湖泊分布的记忆4. 人口数量、分布的记忆5. 民族构成的理解6. 经济产业分布的记忆7. 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的理解8. 自然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的记忆9. 教育体系与科技发展的理解10. 地域特色与差异的理解。

八年级地理疆域教案

八年级地理疆域教案

八年级地理疆域教案【篇一: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1《疆域》教案】《疆域》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王佳■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使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通过综合及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并说出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并能进而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能简要评价其优势。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教学难点】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评价■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尝试运用综合比较和分析的方法,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示意图,开门见山教师:展开一张世界地图,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我们的伟大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来描述所处的地理位置呢?从所处的相对半球位置来看,中国处于哪个半球呢?学生:观察地图,找出中国所在的位置,并回忆之前学过的关于半球位置的划分方法。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

讲授新课──读“南北半球图”“东西半球图”,描述中国半球位置教师:出示南北半球图和东西半球图,还记得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判断方法吗?学生回答预设: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构成的经线圈,西经20度以东至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至东经160度为西半球。

设计意图:回顾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判读方法。

教师:你们能够在地图上找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吗?如果找到了,请你们用红笔标注出来。

学生:在地图上用红笔标注出半球分界线。

教师:那么现在应该一目了然了,中国处于哪个半球呢?学生:东半球、北半球。

《疆域》教案(精选4篇)

《疆域》教案(精选4篇)

《疆域》教案(精选4篇)《疆域》篇1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相关]教学要求1.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端之间、东西端之间的距离;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3.知道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并能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填注其名称。

4.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中国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课时安排】2~3课时。

【位置优越】1.引入新课(1)由于学生已学过世界地理,因此教材对如何教学我国的地理位置提出了系列的读图要求。

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可以充分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例如复习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插图,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联系五带划分与北温带范围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五带位置;联系大洲与大洋位置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海陆位置,进而分析我国位置在气候、农业、国际交往上的优越性。

(2)直接通过活动教材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评价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出结论:一些纬度较高的国家(例如俄罗斯和加拿大等)或纬度较低的国家(例如巴西等),由于其所属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一些内陆国(例如蒙古等),由于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一些岛国(例如日本等),由于四面环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

《疆域》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疆域》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7.板书设计( 第一节疆域
一、 国土
辽阔
二、 位置
优越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 对我国的位置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B.辽阔的海域,便于我国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C.我国领土全部位于北温带,温和多雨,利于农业生产
D.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我国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
2.关于我国四至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最北是漠河
B.最东端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C.最南端是曾母暗沙
D.最西端是帕米尔高原
3. 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我国邻国的名称:A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
(2)威海东部濒临__________海,请在图中填出来。

与威海隔海相望的国家为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及名称)
(3)请在图中填出台湾岛和海南岛的位置。

陆 2.2万 14 海 18000 6 半球 纬度 海陆。

八年级晋教版地理《疆域》教案

八年级晋教版地理《疆域》教案

八年级晋教版地理《疆域》教案第一章:《疆域概览》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 掌握我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级行政单位。

3. 理解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教学重点:1.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 我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级行政单位。

3.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教学难点:1. 我国行政区划的理解和记忆。

2. 我国领土四至点的记忆。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

2. 新课导入: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讲解行政区划和各级行政单位。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不同级别的行政单位,如省、市、县等。

4. 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地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地形地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2. 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和山脉的分布。

3. 理解地形地貌对我国气候和农业的影响。

教学重点:1. 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2. 我国主要地形区和山脉的分布。

3. 地形地貌对我国气候和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我国地形地貌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2. 我国主要地形区和山脉的分布的记忆。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讲解主要地形区和山脉的分布。

3. 案例分析:分析地形地貌对我国气候和农业的影响。

4. 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地图找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和山脉。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三章:《气候资源》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气候特点和类型。

2. 掌握我国主要气候区和气候资源。

3. 理解气候资源对我国农业和经济的影响。

教学重点:1. 我国的气候特点和类型。

2. 我国主要气候区和气候资源。

3. 气候资源对我国农业和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我国气候特点和类型的理解记忆。

2. 我国主要气候区和气候资源的理解记忆。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气候特点和类型。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疆域》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疆域》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疆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2.了解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以及对人类的影响;3.培养初步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发展学生们观察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自然环境的不同类型和特点;2.熟悉我国的疆域,以及重要的山脉、水系、岛屿、地形地貌等地理要素。

教学难点1.让学生学会将地理知识的内容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联系起来;2.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3.1 活化背景1.让学生观察一张展示中国地图的海报,让他们找出自己所在省份的位置,并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省份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等方面的特点。

2.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有怎样的影响?”让同学们充分讨论并在白板上写下自己的看法。

3.2 白板讲解1.对于不同类型的自然环境,如山地、平原、盆地和沿海等,进行简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影响;2.着重讲解我国的疆域,以及重要的山脉、水系、岛屿、地形地貌等地理要素,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概念。

3.3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讨论当地环保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2.组织学生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让他们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辩论。

3.4 辅助教材阅读1.学生阅读和理解《疆域》这一章节的核心内容,了解我国的疆域、边界、领海和海洋资源;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其中涉及的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3.5 总结课堂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课堂内容,明确当天所学习的重点;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提出对于环保、气候变化之类的相关问题自己的看法,并阅读相关资料和新闻。

四、教学评价1.学生自己会在小组内讨论并提出对于当地环保问题的解决措施;2.学生们会学会分析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并对此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3.学生们能够掌握关于中国疆域、边界、领海和海洋资源等方面基本地理概念;4.学生们能够进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模拟辩论,并学会在阅读辅助教材的时候进行思考和分析。

八年级晋教版地理《疆域》教案

八年级晋教版地理《疆域》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了解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3. 培养学生对我国疆域的认知,增强国家领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地理位置2. 我国的领土面积和海岸线长度3.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4. 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三级行政区划,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难点: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直观展示我国疆域地图。

2.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掌握我国疆域的基本情况。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疆域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等基本概况。

2. 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让学生理解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3. 讲解我国的领土面积和海岸线长度,使学生掌握我国疆域的广阔程度。

4. 讲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让学生了解省、县、乡(镇)的基本划分。

5.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如广东省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

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了解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基本情况。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疆域相关问题。

2.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展示我国疆域地图,增强学生对地理位置的直观认识。

3.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我国疆域地图、省级行政单位分布图等相关教学素材。

最新初二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疆域》优质教案

最新初二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疆域》优质教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教学目标】1、认识我国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了解我们位置的优越性。

2、知道我国领土的四至点,识记我们的海上和陆上邻国。

3、了解我国所临海洋和主要内海和岛屿。

【教学重点】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我国的陆上邻国的名称和位置【教学用具】中国疆域示意图,地球仪【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描画中国疆域示意图,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的领土四至点和临海。

【教学反思】行政区划【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2、知道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名称。

3、识记重点省份的轮廓、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重点】重点省份的轮廓、简称和行政中心【教学用具】中国行政区划图【教学过程】板书:二、省级行政区域找出特色省份: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纬度最广,邻国最多,邻省最多。

找出一下几个省份,分析其轮廓的特殊性:云南、黑龙江,陕西、广东。

提示:可以把他们想象成一个动物或者有形的东西,这样容易记忆。

讲解:很好,这几个省份是考察的重点,我们可以依据这种方法,把其他省份逐一分析,这样就能够加强记忆,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平时多观察,想象。

下面参考9页表格,记忆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注意分析其简称的来历。

讲解:简称一般有3种情况:1、全称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子。

2、古地名。

3、内部的名山大河的简称。

还要注意有两个简称的省份,供有5个。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性质区划的划分和省级行政区域,由于内容较多,不可能一下子都记住,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多用心记忆。

陕西据图讨论,展开想象,云南——孔雀、黑龙江——天鹅、陕西——兵马俑、广东——大象的鼻子。

根据前面的歌谣,把名称和简称对照记忆,取同桌相互提问的方法。

一句一句的记忆。

齐答: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作业设计】描画我国行政区划图,标出重点的省份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学习名言:1、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

——泰戈尔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第一课时教师姓名:课题: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一课时)课标内容1.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课标分解"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已经对学习地理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并且已具备基本的读图用图能力,初步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但是,再利用资料和图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形转化能力、抽象思维、概括归纳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因此在这些方面需要加强。

"教材分析了解并认识我国的疆域是学习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础,也是增强学生的国土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节教材从“优越的地理位置”入手,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认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从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领土面积、邻国、临海、疆界线等方面让学生意识到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通过活动题,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及其优越性,增强学生的国土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目标1. 通过读图、描图、画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 利用图文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 运用图文资料从我国陆地领土面积、陆上国界线、大陆海岸线、邻国、临海、我国领海和管辖海域面积,我国所跨经纬度及东西、南北距离说明我国疆域辽阔,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让学生增强国土意识,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

4. 通过读图、识图认识并记住我国的14 个邻国、6 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和濒临的海洋。

"学习重点1.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 我国领土的面积辽阔的疆域及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学习难点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及辽阔的疆域产生的影响和优势。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外交部长王毅谈南海仲裁案》课件展示:中国疆域图过渡语:这就是南海,散布在海洋中的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根本无需仲裁。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的疆域,认识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

(展示课题)教学环节二:认识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方法指导:认识一个国家的位置,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课件展示: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活动1:描一描、填一填,归纳我国地理位置。

学案(一、优越的地理位置第1 题),在图中描画出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填注:亚欧大陆、太平洋。

(力求独立完成)利用课件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过渡语:读图可知,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其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呢?活动2:合作交流——比较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请对比蒙古、日本,结合学案中资料包一进行比较分析。

附:资料包一:(包括资料1——3)资料1:中国“一带一路”经济带(提示:从交通、对外贸易、合作交流等方面考虑)截至2016年6 月,中国同20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协议,同¡°一带一路¡±沿线17 个国家共同建设了46 个境外合作区。

2015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5%,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近150亿美元。

¡°一带一路¡±让中国全方位开放的进程与世界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给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共赢创造更多机遇,让中国与沿线国家走上更加繁荣发展的大道。

资料2 中国的海洋资源分布图海洋有什么好处呢?资料3 中国夏季风图利用课件检查学生合作交流情况:1. 蒙古、日本的海陆位置特点蒙古:国,远离海洋,降水,海上交通不方便。

日本:国,面积,资源短缺。

2.展示资料包一 1——3. 总结: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1)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

(2)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有利于发展事业和开发资源。

(3)海洋调节了我国的气候,使东部广大地区形成降水充沛的气候,海洋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为工农业生产奠定了必要的条件等。

过渡语: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优越性又体现在哪里呢?课件展示:活动 3:观察(回归线、极圈、五带),从五带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南部部分地区位于,没有寒带。

继续观察(我国疆域图,30°N、53°N、4°N),从高、中、低纬度看,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

活动 4: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大国相比,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俄罗斯、加拿大:纬度,气候,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巴西:纬度,气候,适宜种植作物。

中国图: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这也就造成了南北的饮食差异比较大。

对于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革命家方志敏曾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这样说"中国处于温带,既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正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

过渡语:祖国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更是博大的。

请看海陆兼备的大国。

教学环节三:认识海陆兼备的大国活动 5:为海陆兼备的大国找证据(提示:从南北跨纬度、东西跨经度、南北距离、东西距离、陆地领土面积、疆界线长度、邻国、临海等方面找出证据说明中国“大”)附资料包二:资料1 领土四端、我国领土所跨经度和纬度、东西距离、南北距离资料2 面积比较图(要求:熟记我国陆地面积及位次)资料3 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见教材P4 图1.3)(要求:找出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共有个;找出东部濒临的海洋。

在图中用红笔圈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邻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内海:渤海)课件展示:1.领土四端:位置、歌诀、跨经纬度、距离;由于我国的范围广,领土四端的差异显著——南北气候差异、东西端时间差异。

2. 领土面积:960 万第三位与欧洲差不多超过大洋洲3. 观察疆界线:长找陆地邻国(俄罗斯面积最大、印度人口最多)临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内海)隔海相望的国家总结:国界长、邻国多、临海多。

找岛屿——台湾岛、海南岛。

为海陆兼备的大国找证据归纳总结(图示)由此看出我国疆域十分辽阔,有何优势呢?——课件展示(填一填)过渡语:辽阔的疆域具有巨大的优势,同时由于邻国众多,与周边国家也会因领土主权问题产生摩擦。

如近几年发生的钓鱼岛事件、南海事件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海洋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重要。

请看资料包三。

资料包三:钓鱼岛与南海诸岛钓鱼岛巨大的经济利益。

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还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海上黄金通道。

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 之称。

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

控制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要道。

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

重要的战略价值。

南沙群岛扼两洋、制八方。

军事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如果我军能控制南沙海域,我国防御纵深将增大上千千米。

南海海岸线漫长,可供攻ft 的目标众多,而且面临多个南亚国家?随时都有可能对我形成军事威胁,我们只有牢牢控制住南海诸岛,才能在我们漫长的海岸线前面构筑起一道长长的防线。

钓鱼岛和南海诸岛都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而且都具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和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无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国防安全的角度,我们都必须捍卫国家的主权,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绝不容许他国的染指和霸占合法化,我们的领土一点也不能少!国家!国家!先有国后有家,我们爱家,但更要爱国!教学环节四:梳理总结课件展示教学环节五:情感升华播放歌曲:《大中国》教师寄语:一曲大中国让我们心潮澎湃,伟大革命家周恩来总理曾在少年时期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21 世纪中国未来的建设者,让我们立志——“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教学环节六:课堂评价班级姓名等级1.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B. 大部分在南温带,一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C.我国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D.中国是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的国家2.对我国的位置评价,不正确的是()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B.辽阔的海域,便于我国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C. 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我国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D. 我国领土全部位于北温带,温和多雨,利于农业生产3.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相距5 500 多千米,跨纬度近50 度,造成了( )4. 聚焦“一带一路”:……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6 年2 月23 日,“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研讨会在深圳开幕,会议发布了《深圳宣言》。

并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开展联合研讨、合作研究,为政府提供咨询,为国家间发展战略对接提出建议,推动政策沟通,增进国家互信。

(1)“一带一路”涉及到个大洲和个大洋?(2 )据图说出海上丝绸之路路线经过的国家中,属于我国陆上邻国且人口最多的是。

(3)海上丝绸之路经过了我国海和海。

请你在图中填注我国的内海——渤海。

(4)图示信息体现了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A.半球位置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经度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