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编写组)聂珍钊-考试重点部分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部分重点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部分重点

(一)选择1、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是英国在20世纪最有成就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

代表作:《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现代喜剧》。

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

阿加莎·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惨案》。

罗琳的《哈利·波特》。

萧伯纳《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芭芭拉少校》。

2、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安德烈·纪德的《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米兰·昆德拉的《玩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3、德国现实主义文学: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4、美国: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

威廉斯《欲望号街车》。

黑人诗人兰斯顿·休士被誉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5、捷克作家哈谢克的政治讽刺小说《好兵帅克》。

意大利姜尼·罗大里《洋葱头历险记》。

6、英国劳伦斯:《白孔雀》(第一部长篇)、《逾矩的罪人》、《儿子与情人》(成名作)、《虹》《恋爱中的妇女》、《迷失的少女》、《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7、《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主人公:克利福特、麦勒斯、康妮。

8、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1913年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9、德国托马斯·曼:第一部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篇小说《威尼斯之死》是“艺术家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主人公:老约翰·布登勃洛克,小约翰,布登勃洛克家的第三代孙子托马斯、克利斯蒂安和孙女安东妮,第四代小汉诺。

10、德国布莱希特:1922年他的剧本《夜半鼓声》荣获克莱斯特奖。

代表作品:《飞越大西洋》、《说是的人和说不是的人》、《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是一部为反法西斗争服务的作品;主人公有女主人公名叫安娜·菲尔琳,号称“大胆妈妈”;两个儿子和一个哑女:长子哀里夫,次子施伐兹卡司,哑女卡特琳。

外国文学史考试重点

外国文学史考试重点

启蒙运动18世纪是继文艺复兴运动后欧洲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更为激烈、广泛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是在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影响下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为资产阶级大革命作舆论准备的思想革命运动。

(夺权理论)启蒙的含义“以光明驱逐黑暗”,使人从宗教和神权的黑暗统治下挣脱出来,走向一个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新社会。

启蒙思想家责任是把人从“自己不成熟的状态”解放出来,使其敢于鼓起其勇气和决心来运用自己的理智。

受启蒙思想的鼓励,人逐渐摆脱了宗教和神权以及王权的束缚,开始确立主体性和建构现代性社会。

特征:1,文艺复兴与启蒙主义相同点: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不同点:人性-理性。

意识形态-政治权利2,古典主义与启蒙主义。

相同点:以“理性”为准则。

不同点:“理性”的内涵.影响:启蒙运动把西方文明自近代以来的崇尚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传遍整个西方世界,使由文艺复兴奠定的人文主义传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与升华。

导致了一系列有创造、有价值的新思想和新观点的产生,这些新思想和新观点既标志着西方文明达到的新高度,又标志着现代精神和现代思想的确立,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的现代转型。

他的理性主义思想体系对于粉碎专制暴政的枷锁和反动教会的特权发挥了巨大作用;它的宗教自由思想最终使欧洲的教会和国家分离;它对社会自然秩序的要求加强了人们推翻封建主义残余和贵族特权的要求;它提出的社会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已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准则。

直接导致了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西方现代历史的大门。

启蒙主义文学特征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深刻的民主性2强烈的哲学思辨色彩和教诲特征3体裁丰富多样,小说最为发达4“ 诗体时代”向“散文体时代”过渡发展概况:英国的启蒙文学并不具有强烈的政治或批判色彩,而是以温和的宣扬资产阶级价值观、宣扬海外殖民、清教徒精神为主。

在形式上通常比较正统,内容也比法国、德国文学轻松诙谐。

外国文学史考试笔记重点

外国文学史考试笔记重点

《外国文学史》考试笔记第六、七、八、九章【部分】一. 选择填空题1.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中,后期象征主义代表诗人艾略特的代表作是《荒原》。

2.意识流小说家乔伊斯的代表作是《尤利西斯》,为意识流小说的巅峰之作。

3.普希金流放南俄期间,追求自由的情绪更加强烈,这反映在他著名的抒情诗篇《囚徒》和《致大海》当中。

同时还写了浪漫主义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等表现了贵族知识分子同人民关系的主题。

4.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少年》和《青年》。

他的三大长篇小说代表作《战》《复》《安》。

5.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分风俗、哲学和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丶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等六个部分。

6.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有19世纪三大中短篇小说王之称。

7.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思想主题是对德国现实的强烈批判精神。

理论著作《论浪漫派》,对德国的保守浪漫主义进行了批评。

8.“湖畔派三诗人”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9.恶魔派的代表是拜伦和雪莱。

10.托尔斯泰在《复活》中通过聂赫留朵夫的生活道路是宣扬道德的自我完善。

11.荒诞派所表现的含义是人生毫无意义。

12.梅尼特医生,代尔那,卡尔登是小说《双城记》人物。

13.易卜生晚期创作常用象征主义手法。

14.《尤利西斯》中塑选的主要人物是布卢姆。

15.高尔基早期创作中描写流浪汉的目的在于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16.意识流小说技巧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内心独白。

17.乔伊斯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小说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8.《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姊妹篇是《汤姆丶索亚历险记》19.莫泊桑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中短篇小说方面,他的成名作是《羊脂球》。

20.雨果的三大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海上劳工》,他揭露社会罪恶的出发点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21.《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悲剧原因是封建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对他的迫害。

外国文学(三四)详细笔记聂珍钊版

外国文学(三四)详细笔记聂珍钊版

外国文学(二)知识疏理第二部分:第九、十章第九章 20世纪欧美文学(教材第四卷)一、概念: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卡夫卡式”、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迷惘的一代”、“硬汉”形象、冰山原理二、问题:1、20世纪欧美文学基本走向2、现实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3、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特征及主要流派现代主义又称现代派或先锋派,是20世纪前期西方各种反传统的资产阶级文学流派的总称。

思想特征:①现代派强调表现“现代意识”,它的中心就是危机感和荒诞感。

因此,其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

②它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三种基本关系的尖锐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表现了“异化”这一重要主题。

③它也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

艺术特征:它崇尚表现论,反对反映论。

表现在:①普遍运用象征作为叙事的手段。

借助意象,用暗喻、烘托、渲染等手法,把思想还原为知觉,使抽象的思想外化。

②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现代派作家热衷于挖掘人的潜意识,大量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的手法。

③荒诞性。

通过非理性的极度夸张的形式,将现实与非现实糅合在一起,寓严肃于荒诞。

表现病态的社会生活,“以丑为美”。

(或者:整体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由危机感、幻灭感导致悲观厌世情调;由于人的异化而形成文学形式的荒诞与变形;由于个体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而使文学重于创造、工于形式;由于心理意识的加强使整个文学向内转,重主观,形成意识流般的特点)。

现代主义主要流派: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迷惘的一代”4、后现代主义特征及主要流派二战以后,以海德格尔、萨特、加缪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以福柯、德里达为1代表的解构主义对欧美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促成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

“后现代主义”可以看作是对二战后欧美文化现象的总体描述,它是探索的、多元的。

《汉语言文学》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要点核心资料

《汉语言文学》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要点核心资料

一.作者作品1.司汤达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年)和《巴马修道院》(1839年)。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

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2.居斯塔夫·福楼拜,19世纪中叶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莫泊桑就曾拜他为师。

著名作品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和《布瓦尔和佩库歇》等。

他对19世纪末及至20世纪文学,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自然主义文学的鼻祖”、“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

3.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莫泊桑以其代表作《羊脂球》一举成名,从此专门从事创作,成为法国文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4.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

自1823年开始动笔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这成为他最重要的作品。

5.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俄国19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死魂灵》《钦差大臣》.他与普希金的友情与交往传为文坛的佳话.6.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外国文学史考试重点

外国文学史考试重点

外国文学史考试范围填空题1、《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是欧洲古代文学中的最杰出的两部荷马史诗。

2、《神曲》采用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但丁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

3、《堂吉诃德》的作者是塞万提斯。

4、剧作家本﹒琼森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他指的是莎士比亚。

5、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科学家”的是雪莱。

6、《拉辛与莎士比亚》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7、巴尔扎克以“人间喜剧”来命名他的小说总集,是受了但丁《神曲》的影响。

8、《恶之花》的作者是夏尔·波德莱尔。

9、《草叶集》的作者是惠特曼。

10、、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艾丽斯﹒芒罗。

11、第一次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的是歌德。

12、《雪国》作者是川端康成。

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构成,相传由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

两部史诗都取材于早期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有关事件。

《伊利亚特》叙述的是特洛伊战争第十章的情景;《奥德赛》则叙说了在特洛伊战争胜利后,希腊将领奥德修斯历尽艰险重返家园的故事。

史诗语言优美、清新流畅,风格朴素自然,比喻丰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作品。

2.心理辩证法: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揭示人物内心矛盾,并把这种矛盾发展、变化的过程充分展示出来;通过人物心理变化来反映人的性格思想变化,心理过程的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

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转变成另外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

这就是托尔斯泰创作中的一个手法(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

3.社会问题剧:易卜生写的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一场戏剧革命。

外国文学史复习【部分】重点

外国文学史复习【部分】重点

人物再现法指同一个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多次出现。

每一次出现,就展示其性格的一个侧面。

许多相关作品联结起来,就构成该人物的清晰完整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

比如拉斯蒂涅,在《高老头》中只是野心家的雏形,在《纽沁根银行》中,发展为野心家的典型,在《贝姨》与《阿尔西的议员》中,已是个挤进贵族行列的豺狼般的金融寡头了。

1、威塞克斯小说:哈代以其故乡英国西南部农村为背景所创作的小说的总称,又称性格与环境小说,反映了十九世纪中叶以来英国农村的生活,特别是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农村之后所激起的剧烈社会变动,农民的破产、农村经济、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精神痛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道德、宗教、教育制度等多有批判,有浓厚的宿命观念和悲剧气氛,代表作是《德伯家的苔丝》2、忏悔贵族:他们是托尔斯泰笔下的理想主人公,贵族知识分子,作家的自传性人物。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关于进行精神探索,探索宇宙,人类,阶级,个人的出路和人生的意义,表现了俄国民族的反思精神和作家本人的精神探索,寻找俄国出路。

代表作有尼古林卡的《自传三部曲》奥列宁《哥萨克》《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典型。

3、社会问题剧: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克斯“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

有十几部,著名的四大社会问题剧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他用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现在也泛指反映现实社会问题和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形式。

迷惘的一代: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作家,“迷惘的一代”并非文学实体,它既无组织又无纲领,但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经盛行过一二十年的文学流派,它是对战后一代美国青年厌恶、恐惧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而痛苦迷惘的集中反映,对当时的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坛产生过重要影响,代表作家有海明威、福克纳、帕索斯等,这一流派也包括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对前途感到迷惘和迟疑的20年代作家,如菲兹杰拉德等。

外国文学史 考试重点 最全版

外国文学史 考试重点 最全版

1、自然主义: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

发源地和中心在法国。

这种写作风格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客观地描述,以达到真实的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

大致产生于十九世纪后期,创建者左拉对自然主义做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标致自然主义流派正式形成。

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A强调客观性,反对倾向性。

B强调自然性,忽视社会性。

C强调真实性,忽视典型性。

2、梅塘集团:是19世纪后半期,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文学集团,其成员经常在左拉的梅塘别墅举行集会,因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左拉、莫泊桑等六人,于1880年发表小说集《梅塘之夜》。

3、威塞克斯小说:是哈代的系列小说总题名,包括14部小说。

它们都以英国西南部农村“威塞克斯”地区为背景,描写旧式农村的没落,反映资本主义势力对宗法制农村生活的冲击,对农民的悲惨境况寄予深切的同情,对平和恬静的乡村生活不无留恋。

代表作是《德伯家的苔丝》。

4、社会问题剧:是易卜生开创的现实主义戏剧新形式。

它通过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提出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并加以讨论,在剧本结尾并不给出直接结论,以引起人们思考。

这类戏剧贴近生活,批判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某些不合理的现象,宣扬个人精神反叛和道德改善,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批判性。

代表作品《玩偶之家》、《群鬼》。

5、“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一类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

他们受过资产阶级的启蒙,不愿与贵族社会同流合污,但又远离人民,无法摆脱贵族传统影响,缺乏生活目的又无实际工作能力,最终一事无成。

代表:叶普盖尼奥涅金、毕巧林、奥勃洛摩夫。

6、心灵辩证法:托尔斯泰的写作特色之一,即善于表现人物心灵的运动,描写人物由一种情感状态向另一种情感状态不断运动、变化的心里过程。

人物的每一个行动都有心里根据,每一个心理活动又是在一定情境的影像下产生的,而环境的变化又通过人物的心里内容表现出来。

7、托尔斯泰主义:是指托尔斯泰世界观和创作中宣扬的落后和反动思想,包括三点:A、鼓吹不以暴抗恶,把宽恕作为救世良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基一踵:指再强大的英雄,也有他致命的弱点,要害。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阿卡琉斯,传说她的母亲曾把他浸在冥河里使其能刀枪不入。

但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所以脚踵是最脆弱的地方,因此埋下祸跟。

长大后,阿卡琉斯作战英勇无比,但终于给人发现了弱点,一箭射在脚后跟而身亡。

特洛伊木马:木马计──战史中著名的智慧故事。

希腊联军久攻特洛亚10年不下,奥德修斯遂设计假意退兵,藏伏兵于巨大的木马之内。

特洛亚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推进城里。

当夜,希腊联军回兵,与木马中的伏兵里应外合,攻陷了特洛亚城。

物哀:(美学特征)通过宫廷男女的恋情悲剧,表达作家对人生的悲苦体验,从而激起令人兴叹、使人哀伤的情怀,以便让内心情感超越卑污烦恼的俗世,将人情欲望升华为审美对象。

骑士文学:骑士文学盛行于11至13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巩固繁荣的时期,基本内容是描写骑士爱情和他们的冒险,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

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骑士抒情诗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最常见的形式有牧歌、破晓歌、夜歌、怨歌等。

骑士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其中心在法国北部。

重要作品有《特里斯丹和伊瑟》等。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

主要内容(特征):(1) 用人权反对神权。

(2) 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3) 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4)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三一律:“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重要的创作规则。

他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准超过一昼夜,即24小时。

三一律使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具有了明晰、精炼、紧凑的优点,但对戏剧创作也构成一种束缚,使得古典主义戏剧过分拘泥于形式,不够真实和自然,尤其与现实距离较远。

正剧:正剧是狄德罗建立的一种新的戏剧体裁,这种戏剧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其特点是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它采用散文的形式,描写现实社会斗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以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戏剧的主人公,语言通俗易懂.如狄德罗的《私生子》、《一家之主》。

席勒式:指创作中一种偏向,主要是指在作品中缺少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只追求抽象的时代精神,以致人物变成了这种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拜伦式英雄: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

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

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自然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

其特点是第一,强调写真实,再现自然,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重典型化。

第二,强调客观性,要求作家不介入,不作价值评判,只做解剖家。

第三突出科学性即自然法则,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

该派的代表作家是左拉。

美丑对照原则:在《克伦威尔序言》中,雨果根据现实社会中“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崇高的的背后藏着粗俗,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的实际,提出艺术上丑恶滑稽和典雅高尚相结合的美学原则,即美丑对照原则,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充分运用了这一原则。

社会问题剧:易卜生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从多方面剖析社会问题,层层揭开,使矛盾突出,启发观众思考,从而引导人们起来改革社会弊端。

它主要有两种表现手法:1.追溯法。

2.讨论的手法。

人物再现法:巴尔扎克独特的艺术手法之一。

他通过顺叙、倒叙、对比、侧写等再现方式,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

•《人间喜剧》中的再现人物共有400多个,散见在75部作品之中。

这样前后呼应,相互联系,就把数量庞大的作品联结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忤悔贵族:忏悔贵族主要出现在19是俄国文学中。

一般是有理想象的贵族知识分子,他们思想进步,有较高的精神追求。

但由于腐败堕落的贵族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有意无意的就会做下一些恶事,伤害别人。

当他们在特殊事件的触发下,认识到自己自私行为的恶果后,就会产生剧烈的心理变化,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转变立场,批判本阶级的罪恶本质。

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代美国青年曾经抱着把民主的旗帜插遍全球的理想去参战,结果神圣的战争不过是列强间的肮脏交易而已。

他们觉得被国家欺骗了,信仰崩溃,本来和社会维系着的一切都被战争摧毁了,自我失去了生存基础,只能靠刺激和幻想来维护。

于是,他们沉浸在艺术领域里,修补、慰藉受损的自我。

这就是迷惘的一代。

代表作家有菲茨杰拉德、多斯帕索斯、海明威等。

意识流: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20至40年代初在英国形成并流行欧美各国的。

意识流作家把表现人的心里真实和意识的流动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主张“作家退出小说”、让小说人物直接面对读者,袒露自己的心灵世界;不受客观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心理时间”表现人物的思想意识活动和主观感受。

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是有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称的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以及沃尔夫等人。

试述《源氏物语》的意义及影响。

(1)《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统一的长篇写实小说。

其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在当时世界文学中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2)为后世提供了一般史书所不能提供的贵族阶级生活的形象史料;(3)对后世日本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日本散文的发展开创了道路。

但丁(意大利)《神曲》的主题思想第一,从字面意义论,整部作品些的是“亡灵的遭遇”,即人死后在三界当中的情况。

第二,如果从寓言意义上看,则“其主题是人”。

因此,《神曲》实际上是一部以深雪宗教意识作为形式而把人学内涵作为本质的作品,这本身就意味着新旧两个时代的思想杂然并存并且矛盾统一。

《神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1、《神曲》的宗教性。

从结构框架上看,《神曲》的结构框架的原则就是基督教传统象征式的。

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曲的设置直接取材于基督教传统。

2、《神曲》的人学内涵。

但丁始终执著地思考和探索着民族、国家及人类的出路,并把这种对现实的满腔忧愤之情注入了他的《神曲》。

因此,诗人虽然是在宗教世界里宣泄着自己积郁已久的愤恨,但却不可能脱离“人”的主题。

《神曲》的人学内涵还表现在两个主要的人物形象即维吉尔和贝雅特丽齐身上。

贝雅特丽齐这一象征形象的人学色彩更为浓厚,是她引导但丁游历天国,最后见到上帝,象征人通过爱的途径认识最高真理和至善,获得永生的幸福。

艺术成就:1.构思严谨,结构完整。

2.象征手法。

在《神曲》中,象征的手法俯拾皆是。

黑森林象征邪恶的世界,豺、狮、狼分别象征淫欲、傲慢和贪婪,维吉尔象征人智,贝雅特丽齐象征爱,甚至故事结构、情节、题目、典故、引言,处处是象征,因此也处处是玄机。

3.虚构与写实等结合。

《神曲》的内容本来是虚构的,人死后的三界、灵魂都是作者的想象而非真实的现实生活。

但是一方面,但丁非常强调细节描写。

比如,地狱中人如何接受惩罚,炼狱中灵魂如何修炼写得十分详细具体。

另一方面,作品涉及了当时最敏感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故事素材和人物形象大多来自于现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4.人物形象丰富多彩。

5.俗语写作。

《神曲》摒弃了中世纪惯用的拉丁语,用意大利俗语写成,并借用了法语和拉丁语的丰富词汇进行创造,为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做出突出贡献。

薄伽丘(意大利)《十日谈》主题:反对腐败的罗马教廷、反禁欲主义。

(1)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反教会、教权的思想,揭露了教士们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种种荒唐丑恶的行径和伪善的品性。

作者从自然道德观出发,对僧侣生活的违反人性予以谴责。

(2)有些故事热情赞美人性,表达了崇尚爱情、肯定世俗生活的思想,宣扬了个性解放的主张,抨击封建社会中的等级门第观念,揭露了扼杀破坏、摧残人生幸福和爱情自由的封建力量。

(3)赞美商人、手工业者的聪明、勇敢,肯定了新型资产阶级的生活态度。

小说在结构上采用了框形结构。

设计10个位逃避黑死病而住在乡间的男女青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共讲一百个故事。

这种形式对欧洲后来的小说影响很大。

拉伯雷(法国)《巨人传》思想内容《巨人传》表面看来滑稽荒诞,甚至流于粗野鄙俗,实际却是一部十分严肃而深邃的作品。

首先,作者用象征手法塑造了两个无论在躯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高大雄硕的巨人典型。

这是欧洲近代文学中,人的形象首次顶天立地屹立在神的面前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其次,小说通过两个巨人的见闻,无情地批判了封建国家的黑暗与罪恶,嘲笑和揭露了封建教会的虚伪和封建国家上层建筑的腐朽。

最后,小说也提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理想。

卡冈都亚为酬谢约翰修士而修建的“德廉美修道院”,是资产阶级理想社会的模型。

塞万提斯(西班牙)《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的主题及艺术成就。

主题:这部小说通过堂吉诃德主仆二人的游侠经历,辛辣讽刺和嘲笑了游侠骑士的荒谬行径,展示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城镇乡村的时代风貌,描绘了政治、经济、宗教、道德、风俗等各方面的情况,写出了封建政权、天主教会的黑暗腐败和广大人民备受剥削压迫的实情,揭露了西班牙王国表面强大而实际已衰落的本质,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向往自由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想。

艺术成就:《堂吉诃德》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1.在创作手法上,作品巧妙运用讽刺艺术,采取对比、夸张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个性。

2.作者利用骑士小说的模式,进行了巧妙的替换,将骑士小说的训诫改造成人文主义思想的宣传,用堂吉诃德种种荒唐的行侠冒险行为戏拟骑士小说中骑士的“壮举”,特别是对骑士们行侠的目的进行了彻底的置换,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借用骑士小说通过骑士们各处游走而构成情节展开的基本线索,将西班牙社会生活得方方面面串联起来,再吸取流浪汉小说的结构方式,以主仆二人的游侠历程为主线,辅之以各自独立又与主题联系密切的故事,从而加深了作品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3.在欧洲近代小说中,《堂吉诃德》首次塑造了人物典型。

它标志着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塞万提斯也成为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

堂吉诃德人物的形象作品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患“游侠狂想症”的人文主义者形象,这就使这个形象具有了喜剧与悲剧的双重因素(原因)。

1.堂吉诃德身上具有许多喜剧人物的因素。

他荒唐自信,盲目模仿骑士小说中的骑士行为,如把风车当做巨人,把旅馆当做城堡,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把苦役犯当作受迫害的骑士,把赶路的贵妇人当作落难的公主等等,都是对这个荒唐可笑形象的具体表现。

2.堂吉诃德又是一个充满悲剧精神的人物。

他的荒唐行为中体现了不怕牺牲的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在他的滑稽可笑中隐含着崇高和伟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