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使用的十大误区

合集下载

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成语使用十大误区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

因此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同时必须准确理解成语中一些含有生僻义的关键语素,切忌粗枝大叶,一瞥而过,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例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例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例3、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例1中“文不加点”中的关键语素“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之意,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把意思理解成“写文章不加标点”。

而实际上整个成语是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例2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冲”是“要冲,交通要道”的意思;它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

例3的“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谣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多误作团结力量大。

类似成语还有:五风十雨对簿公堂大快人心屡试不爽久假不归差强人意万人空巷光怪陆离不刊之论涣然冰释空穴来风空谷足音善刀而藏暴虎冯河酒囊饭袋有口皆碑不足为训不以为然人面桃花奇文共赏城下之盟穿云裂石身无长物细大不捐间不容发罪不容诛大方之家等等二、不明语源,不知本义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

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当成语运用回到其本义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

例4、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例5、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例6、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例7、节日的秦淮河畔充满了喜庆气氛,灯红酒绿,十分热闹。

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狭义成语误用例说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时间:2007-12-27[收藏] [推荐] [评论] [打印] [关闭] 在洋洋大观的成语大家族中,有一类成语,适用的范围很小,适用的对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这类成语,我们姑且将它称之为“狭义成语”。

狭义成语在使用时,如果不认真推敲,很容易“泛化”,导致使用失误。

本文通过分类例举的方式,就此类误用加以说明。

1. 适用于特定关系的成语例l这两位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矛盾得到解决,他们终于破镜重圆,和好如初。

破镜重圆,只适用于夫妻关系。

例2姐妹俩从小青梅竹马,形影不离,长大了连工作都在一个单位。

青梅竹马适用于男女两小无猜,源于李白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因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两个小女孩的关系,是不可用“青梅竹马”来形容的。

例3十年后,我们将相约来母校聚会,畅叙友谊,共享天伦之乐。

天伦之乐,只适用于家人之间的关系,本句扩大到了同学关系。

例4我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只适用于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源于王勃“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例5比翼双飞两状元——记我市理科最高分获得者吕静妹、王晓波。

比翼双飞特指夫妻间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源于白居易诗“在天愿作比翼鸟”。

例6两个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子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狭路相逢特指仇人相遇,难以相容,不肯轻易放过,朋友之间怎么可以“狭路相逢”?2. 适用于特定事物的成语例1这次搬家他花了不少力气,仅家具就装了两卡车,真可谓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只适用于藏书之多,与家具无关。

例2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是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浩如烟海,特指文献、资料等很丰富,不可用来指商品。

例3我收到一封外国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不胫而走,特指事物、消息迅速传播、流行。

例4开幕式上,煤气燃起几米高的火焰,美轮美奂,蔚为壮观。

美轮美奂,特指建筑物的高大华美。

成语运用十大错误

成语运用十大错误
【例 1】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 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
【解析】“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 【例2】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 为之动容。 。
【解析】“ 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 ”,同 “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
八、搭配不当
【解析】 “形同路人”表现的是一种结果,不能受“渐渐” 限制。
九、 敬谦错位
【解读】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
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例 1】 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 鼎 力相助。
【解析】“鼎立相助” 即大力相助,是敬辞,误用为谦辞。
【例2】 在这里,我就不吝赐教,谈点看法,跟你商榷。
【解析】 “不吝赐教” 用于请教别人指教自己的客套话,是
敬辞,误用为谦辞了。
十、使用本义
【解读】不少成语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
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决不能认为它用错了。
【例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解析】“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 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解析】“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 解为“到法庭对质” 。
三、重复赘余
【解读】与成语相同意思的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 导致语意重复。
【例1】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 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解析】“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与“没想到”重
复。 【例2】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 起来。
D)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 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 B.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 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 • C.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 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 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有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 外的考古大发现,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成语误用的十个类型

成语误用的十个类型

考点:中考成语(词语)误用的十种类型从这几年的题目来看,重庆卷对成语(词语)的考查,误点设置常表现为:①望文生义;②错用对象;③褒贬误用;④颠倒尊卑,谦敬错位;⑤语义重复,自相矛盾;⑥不合逻辑;⑦夸大其辞,不知轻重;⑧不合语境;⑨形近混淆;⑩搭配不当。

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

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分析】“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

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

“差”是差错,而不是差异、差别,命题者利用了考生望文生义的心理,将“一念之差”曲解为“一个观念上的差异”,以示农民和服装厂对“下脚料”一者抛弃、一者变废为宝的不同态度。

由于有这样的语境干扰,考生容易以误为正,掉进陷阱也就在所难免。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如: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分析】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

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成语使用十大误用

成语使用十大误用
解析: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 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从感情 色彩看,该句是陈述事实的中性语 境,而“蠢蠢欲动”是一个贬义词, 明显错误。根据语境,应该使用 “跃跃欲试”。
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 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 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 觉排队。(07年全国卷Ⅱ)
4.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 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 辆摩托车。 (误将褒义词作贬义 词用)
1.贬词褒用的成语:始作俑者 煊赫一时 舞文弄墨 党同伐异 急功近利 虎视眈 眈 死心塌地 罄竹难书 移天易日 翻 云覆雨 一团和气 顶礼膜拜 长篇大论 衣冠楚楚 道貌岸然 彻头彻尾 推波助 澜 半斤八两 处心积虑 粉墨登场 沆 瀣一气 金科玉律 满城风雨 色厉内荏 为所欲为 无所不为 受宠若惊 数典 忘祖 亦步亦趋 以邻为壑 振振有辞 蛛丝马迹 洗心革面 买椟还珠 觊觎 之心 一唱一和 欲盖弥彰 弹冠相庆 趋之若骛 无独有偶 无所事事 兴师动众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 意(多含轻视之意)。不能理解为 “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 悲。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 手。不能理解为“缺少整体性、系统 性”。
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 受恩惠一样。不能理解为“共鸣”。
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 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 斤八两,各有千秋(在书面语体风 格的句中用口头语成语“半斤八 两”,语体色彩不妥)
5.老王一句话揭了他的短,惹得他火冒 三丈,气冲霄汉。
6.小王深受大家信赖,这次被选为学生 会主席,全班同学无不弹冠相庆。
7.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 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十大误用成语

十大误用成语

十大误用成语1.[呼之欲出] 媒体误例: 《机甲世纪》教官系统呼之欲出简析:呼之欲出,是形容绘画或文学作品形象生动形象,就像活了一样;而相当多的媒体望文生义,误解为某某事情、法规等要出现出台的意思。

该成语误用率之高,令人震惊,每天几乎随时可见。

2.[对簿公堂] 媒体误例:黄圣依星爷官司开庭“劳资纠纷”对簿公堂简析:对簿公堂意思是指在公堂受审,而众多媒体误用为双方打官司闹上法庭或告状的意思。

误用率也相当高。

3.[炙手可热] 媒体误例: NBA火箭老板置业世界城酒店式公寓正炙手可热简析:炙手可热的意思是指某人的权势很大,一接近就烫手。

但很多媒体错误地理解为很抢手或非常红火的意思。

4.[长袖善舞] 媒体误例: 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舞台上,深圳市代表团全体成员通力合作,长袖善舞,终于使深圳市获得了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办权。

简析:长袖善舞,是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贬义词;而一些媒体误解为有能力、善于运作的意思。

5.[美轮美奂] 媒体误例:在第一届体育艺术节上,师生的节目真是美轮美奂,和专业文艺团体的演出都相差不大。

简析:美轮美奂,是形容高大美观,多用于赞美新屋。

一些媒体单从字面上看,误解为美丽而丰富宏大的意思。

轮,是高大;奂,是众多;美轮美奂,就是高大众多,一般用于形容房屋。

同时这个成语中的“轮”经常误写作“仑”。

6.[空穴来风] 媒体误例:你说北京大学教授将要到我校做学术报告的事情,完全是空穴来风嘛,我可以肯定的说,是绝对不可能的,昨天我从校长那里已经证实了。

简析:“空穴来风”指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一些媒体错误地理解为消息、传闻等没有任何来由和根据,而且误以为贬义的用法。

7.[差强人意] 媒体误例:《开创世纪》堪称大手笔但后40集差强人意简析:差强人意,是还算符合人意的意思;而一些媒体错误的理解为因质量不好不怎么符合人意的意思,错用率很高。

行测选词填空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行测选词填空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行测选词填空成语使用“十大误区”在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成语在选词填空类题型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并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从考查的形式上来看,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特点是公务员考试越来越侧重于综合考查,特别是成语与实词的混合型考查。

在考试中,对考生正确使用成语(选词填空、病句)能力的考查,主要从十个方面来设置错误选项或迷惑项。

下面专家结合实例给考生详细讲解如何避免这十大误区,帮助考生成功辨析与使用成语。

(一)形近、音近易误,义近易混遇到形近、音近或义近类成语时,要注意从相近成语的相异语素去分析,找出其差别。

(注: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1.形近、音近有些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

如“不孚众望”指不能使众人信服,而与之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负众望”却表示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其他还有“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 、“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等,注意区分其含义。

2.义近有些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它们的用法仍有细微差别。

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两者意义相近,但前者更偏向主动,后者更偏向被动。

例题: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_____,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仆后继B.勇往直前C.前赴后继D.发奋图强【答案】A。

【技巧点拨】本题正确答案为“前仆后继”,干扰项是“前赴后继”。

它们是形近成语,相异的语素是“仆”与“赴”。

“仆”是倒下、牺牲的意思,“前仆后继”是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赴”是奔赴、上去的意思,“前赴后继”是前面的人冲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

根据“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横线处应填“前仆后继”。

十类常见成语错误

十类常见成语错误

十类常见成语错误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18.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9.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20.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1.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2.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3.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4.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5.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6.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27.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28.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第二类对象误用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使用的十大误区
[摘要]成语使用的误区很多,本文从“望文生义”等十个方面分析错因。

[关键词]成语;使用误区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对成语题有点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其实无论是高考还是平时的考试,成语题主要是考常用成语含义的正确理解和结合语境的正确使用。

由于许多学生不了解成语误用类型,所以在实际解题中,就会出现问题。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成语使用的误区主要是以下十种。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来历,加之有些成语中某个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和使用上的困难,如果不仔细辨析,不追根溯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曲解成语的错误。

如:
(1)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大失所望。

“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隔阂一下子完全消除,用在此明显是望文生义。

二、断词取义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凝固性,一经形成,就不轻易改变,如果在使用时,只选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而抛开成语其他词素的意义,就会导致成语意义与句子语义相悖的错误。

如:
(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

而该句在使用的过程中,只择取了成语中“首”的意思,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使之与语境中“要解决”之意相悖。

三、词意重复
成语一般精练警策,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中语义的比较对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意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

如:
(3)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引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

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是被内行人笑话的意思,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句中的“让人”重复。

四、形近混淆
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

如:
(4)在这次比赛中,中国队运用灵活的攻换转换战术,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早早奠定了胜局。

(5)“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6)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而句(4)中把它与语素完全相同,但语素位置不同,且语意相反的成语“事半功倍”混淆了。

不容置喙:喙,指鸟兽的嘴,借指人的嘴;整个成语是不让人有(插嘴)说话的机会的意思,与成语“不容置疑”(不容许怀疑,形容非常真实可靠)相差一字。

句(5)应改为“不容置疑”。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与成语“不以为意”(不必在意,不把有关的事放在心上)相差一字。

句(6)应改为“不以为意”。

五、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类,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如:
(7)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在劫难逃”指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在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句中指劣质食品将无处藏身,本是大好事,但用“在劫难逃”褒贬不当。

(8)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捕风捉影”这个成语比喻说话办事没有丝毫根据,是贬义词。

将它用于一位被誉为“农民诗人”的老人观察、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属于误贬为褒。

六、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成语的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如:
(9)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这一成语是用来形容高大华美的,而且一般多用于赞美新屋。

现在却用它来形容石刻作品上一些花鸟虫兽、人物形象的神态,显然犯了使用对象错误的毛病。

(10)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豆蔻年华”是指十三四岁的女子,不能用来修饰“大学生”,使用对象不当。

七、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

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如:
(11)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12)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句(11)却把它用在“陈教授”身上,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

“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赞,只能对人,句(12)却把它用在“我”身上,犯了敬词谦用的错误。

八、功能混乱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的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
不同,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

如:
(13)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地感受美国的生活。

(14)干警的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句(13)中的“走马观花”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作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充当“感受”的状语。

句(14)中的“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只作谓语,而在该句中误把它当作名词性成语,充当“成了”的宾语,不妥,应改为名词性成语“瓮中之鳖”。

九、特定用法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特定的句式,有些成语既有固定的常用义,又有使用较少的本义,使用时,如果不辨别清楚,也容易出错。

如:(15)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不三不四”本义是不像样子,后来多比喻行为不正派,在该句中用的是本义,是正确的。

十、轻重失度
有些成语词义较轻,有些成语词义较重,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的毛病。

如:
(16)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否则就会养虎遗患,铸成大错。

“养虎遗患”比喻纵容敌人,给自己留下后患,在句中形容缺点错误,既对象不当,又程度过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