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课件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课件

《高等教育》课件
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各类课 程,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
教学计划
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明确各门课程 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及时间安排 。
学生管理
学籍管理
负责学生的学籍注册、成绩登记、毕业证书发放等管理工作。
日常管理
负责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包括考勤、纪律、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高等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01
高等教育的起源
高等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的大学,这些大学最初是由教师
和学生组成的行会,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完整教育体系的教育机构。
02
高等教育的发展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和多样化,不仅在欧洲,
也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发展。
03
高等教育的未来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
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创新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强化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 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评价体系改革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学 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将越来越 高,国际合作办学和留学生数 量将不断增加。
02
个性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需 求的多样化,高等教育将更加 注重个性化教育,满足学生的 个性化需求。
03
社区化
高等教育将更加注重与社区的 合作,利用高校资源服务社区 ,同时也通过社区合作推动高 等教育的发展。

高校教师与学生

高校教师与学生
另外,教师的医疗也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 的待遇。
(二)、高校教师的法律地位
1、法律所确认的教师的职业地位或社会地位。
(3)职业声望 《教师法》分别规定“全社会都应当尊重 教师”、“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地位是高校教师社会地 位的重要保障。
高校教师资格的认定
(1)认定机构
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由 其委托的学校。
(2)认定程序
提出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由本人在规定的受理期限内 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或材料。
资格审查或受理。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受委托的高校对申请 人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组织成立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
颁发证书。审查符合条件的,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 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高校教师资格的认定
教师资格证书作为持证人具备国家认定的教 师资格的法定凭证,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 一印制。 《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认定申请书》由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按国家规定统一编号,加盖相 应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公章、钢印后才生效。
教师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高校教师资格的撤销与丧失
(一)高校教师资格的撤销 1、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 2、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 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二)高校教师资格的丧失
(二)、高校教师的法律地位
2、高校教师在各种社会关系或法律关系中的地 位。
高校教师与政府的关系:具有不对等性,是纵 向隶属性特征的法律关系。
高校教师与高等学校的关系:教师的聘任应当 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由高等学校校长与受聘任教 师签订聘任合同。二者是平等地位。
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教育与道德方面说, 二者是民主平等关系,但从法律层面看,是教育与 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第7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第7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第7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1、教师队伍的群体结构【答案】【解析】教师队伍的群体结构是指教师整体构成的状态。

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适应能力。

教师群体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整体质量。

教师队伍的群体结构主要包括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

职务结构是指教师队伍内部各级职务的比例;学历结构是指教师队伍最后学历的构成状况;年龄结构是指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状况;专业结构是指教师队伍中各专业教师的比例状况;学缘结构是指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

上述教师结构合理,将有助于教师工作效率的提升,促进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

2、教师【答案】【解析】教师是指一类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的组织,对学生的学习、锻炼、身心发展等,都起主导作用。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师所处的地位、受人尊重的程度是不同的。

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的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等特点。

现代社会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养。

3、教师结构【答案】【解析】教师结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的构成状况,包括教师的专业构成、教育程度构成、学历构成、职称构成和年龄构成、性别构成等。

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进行的,合理的教师结构是合理教育结构的重要条件,也是发展师范教育和进行教师培训的依据。

合理的教师结构可提高学校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4、教师劳动特点【解析】教师劳动特点是指教师劳动的本质特性。

教师劳动是塑造人的,是劳动力、科学知识和社会成员再生产的特殊劳动,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属脑力劳动范畴,但又有别于其他脑力劳动。

高校教师大学教学技能(PPT课件

高校教师大学教学技能(PPT课件

• 这样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为什么至死 连个副教授也评不上?表面看来,主要原因是 他没有论文。根据高校现行考核体制,教师评 职称主要看科研论文的数量,而晏才宏几乎没 有发表过一篇“像样”的学术文章。但在更深 层次上,则是对教师讲授技能的鄙视。对于讲 课,许多人内心的潜台词通常是:“讲课,不 就是说话吗?只要会说话,人人都会讲课”。 这实在是对教学技能的一种深深的误解。
咕嘟呀咪:
搬家62期岗前培训,邢红军 教授讲的真好,很受用也很 实用,膜拜……@卢瑶@首都 师范大学
小羊窄在坡上村胡思乱想
给我们上课的邢红军教授说 ,我们当老师,就要完成脱骨 换胎的转变。。。脱骨。。。 我们是扒鸡么?。。。还换胎 。。。换胎。。。
小羊窄在坡上村胡思乱想:回复@多多 860902:哎,北京市高校教师的岗前培 训。。。悲催呀,要连着来三个周末。。。 (2011-11-5 16:16)
南有晏才宏,北有毕晓白。 他们两人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
丰碑。他们具有相同的特质,那就是 对教学的热爱与精通。他们也具有相 同的命运,那就是早逝于他们无限留 恋的教学岗位上,并在身后为学生所 颂扬!
偶然看到毕晓白老师教过的学生写的一 篇博客,其中谈到当年通过毕老师教学 技能考试的情境,惟妙惟肖,分外传神。 从中可以窥见毕老师要求之严格,摘录 于此,与大家分享: 题目为:今天毕晓白把小球说哭了
真服了 说的了觉得自己活得像是社会的累赘
还有李莉莉等多人 让他说哭 李朝红也得重修那门课 但他没哭 只是当时就不说话了 在桌子上趴了半天
当然他后来还是调整过来了
我 侥幸过了 这是因为他觉得我进步
了很多 这是昨天晚上练到了两点多才睡
今天一天都很害怕 肾上腺素浪费了不少
上去时我的手都是抖的 而且出了很多错

7、高等教育理论综合 章节 总目录

7、高等教育理论综合 章节 总目录

第一部分高等教育学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第一节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p1第二节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p4第三节高等教育学概述 p8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一节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p11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 p14第三节高等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p19第三章高等教育的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p26第二节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和培养目标 p28 第三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p29第四章高等教育的教育制度第一节高等学校的学制 p34第二节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 p39第三节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制度 p42第四节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 p44第五章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与结构第一节高等教育管理概述 p47第二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p48第三节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 p50第四节高等教育结构概述 p52第六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师 p57第二节高等学校的学生 p61第三节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 p64第七章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第一节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与课程概述 p68第二节课程概述 p71第三节课程内容 p74第四节课程设计与实施 p78第五节课程评价 p79第八章高等学校的教学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学与教学过程 p83第二节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 p88第三节教学工作概述 p90第四节教学评价 p92第九章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第一节教学方法概述 p97第二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p101第十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第一节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概述 p107第二节科研程序与教育教学研究 p109第十一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及指导第一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 p113第二节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与形式 p116第三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 p117第十二章高等教育的德育第一节高等教育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p121第二节高等教育德育的过程和内容 p123第三节高等教育德育的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p125第四节高等教育德育队伍的建设 p127第五节德育模式 p129第二部分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概述 p133第二节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 p136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述 p137第四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p139 第二章大学生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p142第二节大学生的认知发展 p144第三节大学生的人格发展 p167第四节大学生的能力发展 p172第五节大学生的个别差异 p179第三章大学生社会心理第一节印象形成 p183第二节人际关系 p184第三节群体心理 p186第四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学习的定义和类型 p190第二节一般学习理论 p192第五章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第一节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p203第二节大学生的学习迁移 p210第三节大学生的学习策略 p216第六章大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的形成第一节知识学习 p223第二节知识学习的过程 p225第三节技能的形成 p227第七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一节问题解决 p234第二节创造性 p237第八章大学生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含义及结构 p242第二节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p244第三节大学生态度与品德的发展 p246第九章高校教学心理第一节教学设计 p255第二节课堂管理 p261第十章高校教师心理第一节高校教师的心里特征与教师威信 p263第二节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差异 p267第三节高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p269第四节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及维护 p270第十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p275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p278第三节心理评估 p280第三部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述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p283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原则 p287第二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节《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解读p290 第二节高校教师工作和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p292第三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及评价第一节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p297第二节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p301第四部分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第一章教育法律基础第一节教育法规概述 p306第二节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律规范 p310第三节教育法律关系 p312第四节教育法律责任 p314第五节教育法律救济 p317第二章学校、教师与学生在法律上的规定第一节学校在法律上的规定p324第二节教师在法律上的规定 p325第三节学生在法律上的规定 p329第三章依法执教与高校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第一节依法执教 p332第二节高校教师违法(侵权)行为 p333第四章我国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节选)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节选) p336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节选) p342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节选) p348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节选) p351第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节选) p355第六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节选) p357第七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节选) p360第八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节选) p363第五部分教育教学技能第一章备课技能第一节备课概述 p372第二节制定教学计划技能 p373第三节教案设计技能 p375第二章课堂教学技能第一节课堂导入技能p377第二节课堂讲授技能 p379第三节课堂板书 p380第四节课程提问 p380第五节结课技能 p382第六节教学语言表达p383第六部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 p384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结构 p386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及方法论原则 p388第二章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第一节研究课题的选定p392第二节文献检索 p395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构思 p398第三章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第一节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概述 p402第二节教育研究中历史研究法的运用 p404第四章教育观察研究第一节教育观察研究概述 p406第二节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 p408第三节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 p410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第一节教育调查研究概述 p413第二节常用的教育调查方法 p415。

高师培训《高等教育学》辅导提纲(上)

高师培训《高等教育学》辅导提纲(上)
概念辨析:学科与专业 学科分类:1、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学科(学科层次分类)
2、我国学科门类:本科11大类;研究生12大类(知识分化)
专业设置与调整:1998年教育部公布调整后的专业数为249种
特点:少、宽、柔
影响专业设置的因素:
1、相应学科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2、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3、个人自身发展需要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我国的 教育方针 与教育目的
高等教育 目的
高等学校 培养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与素质教育
17
第三章 高等教育目的
我国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概念辨析: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
我国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2002年十六大报告的表述,最科学最完善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 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制定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
教育的 本质
高等教育 本质及属性
高等教育 价值
高等教育 内外部关系
大学走近社会中心
11
第二章 高等教育本质
认识教育的本质
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尚未形成定论 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 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 2、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 3、教育就是使个体社会化 4、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高等教育学》
关于考试形式与题型
历年: 考核方式:闭卷 题型及分值分布: 1、选择(40分/2*20) 2、填空(10分/1*10) 3、简答(20分/10*2) 4、论述(15分/15*1) 5、案例分析(15分/15*1)

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考点归纳: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考点归纳: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考点归纳: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第七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是最基本的活动要素,他们构成了高等学校活动的主体) 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师一、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作用:第一高校教师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二高校教师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任务: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教书育人。

二是展开科学研究。

三是为社会服务。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1.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活动以及研究活动内容、技术和手段的专业化等;2.高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为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思想、观念、方法、技术和手段等的创新特征。

3.高校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与群体性:表现为教师个体教学与研究活动的相对独立性,与不同个体之间在学科、专业以及任务分工上的协作性,二者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

三、高等学校教师的培养与提高:关注三个环节1.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提高;2.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3.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教育。

四、高等学校教师的结构与结构调整结构(四个方面):1、职务结构2、学历结构3、年龄结构4、专业结构。

高校教师结构的优化:第一、完善教师聘任制;第二、利用政策手段一道教师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间合理流动;第三、克服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现象。

第二节高等学校的学生一、高校学生的生理发展特征:首先、生长发育的身体各项指标增长趋于缓慢,已经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运动能力显著增强。

其次、大学生内分泌腺的发育达到稳定和成熟,生殖系统逐渐达到成熟。

再次、大学生的神经系统已接近成人水平,这一时期的青年表现为善于分析和综合客观事物,能够坚持较长时间的脑力活动。

二、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三、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四、高校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特征相关推荐:更多信息关注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专题09-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专题09-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专题09-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单选题]1.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是指().A,专业(江南博哥)结构B.学缘结构C.学历结构D.职务结构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教师队伍的结构主要包括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

学缘结构是指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职务结构是指教师队伍内部各级职务的比例;学历结构是指教师队伍最后学历的构成状况;专业结构是指教师队伍中各专业教师的比例状况。

因此,答案为B。

[单选题]3.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这表明教师具有()的角色。

A.传道者B.管理者C.示范者D.社会服务者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教师的职业角色非常丰富,有传道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以及社会服务者角色等等,“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意思是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用榜样示范去教育学生,这说明教师具有示范者的角色。

因此,答案为C。

[单选题]4.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分为()级。

A.三B.四C.五D.六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我国高等教师的职务从低到高分别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一共四级,因此,答案为B。

[单选题]5.1966年,国际劳动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建议一一()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

A.《教育法》B.《教师法》C.《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D.《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1966年,国际劳动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建议一一《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因此,答案为C。

[单选题]6.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生命力、千差万别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这就决定教师的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教师具有()的角色。

A.传道者B.社会服务者C.示范者D.研究者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高校教师既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又是科学研究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结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发
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PPT学习交流
9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师
四、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三)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建设 2.高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 (1)加大政府的政策体制保障 (2)完善教师培训机构 (3)加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训练 (4)建立健全教师资格制度 (量和提高质量相PP统T学习一交流
8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师
四、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三)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建设
1.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
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
业道德的要求。
(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2010年 9月
高等教育学电子课件
PPT学习交流
1
高等学校教师

要 内
高等学校学生

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
PPT学习交流
2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师
一、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教师是一种职业。一般的,衡量一种职业在 社会上的地位如何,通常以经济待遇、社会权益和 职业声望三方面作为评价标准。
高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3)年龄结构——各级职务教师的平均年龄和各年龄段教师数量。
(4)专业结构——教师队伍中各专业教师的比例状况。
(5)学缘结构——教师毕业来PP源T学的习交构流 成状况。
6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师
四、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一)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
高校教师成长规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师队伍 建设应尊重这些规律、按规律进行。 1.高校教师成长应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转型的规律 2.高校教师成长应适应高等教育变化发展的规律 3.高校教师成长应符合成长的阶段性和个性的差异性
1.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着
2.科学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实现者
3.知识技术转化的重要参与者
4.两个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着
PPT学习交流
3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师
二、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高校教师劳动具有所有教师劳动的共同特点:
1.无私性
2.示范性
3.迟效性和长效性
高校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1.劳动的专业性
2.劳动对象的高层次性
PPT学习交流
10
第二节 高等学校学生
一、大学生的基本特征
(一)大学生的生理特征
1.运动系统相对稳定 2.内分泌腺的生育与性成熟 3.神经系统的发育基本成熟 4.其他系统的技能趋于成熟
PPT学习交流
11
第二节 高等学校学生
一、大学生的基本特征
(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1.智力增加而尚有不足 2.情感丰富而不够稳定 3.意志自觉而不够坚韧 4.自我意识增强而尚存欠缺 5.个性心理相对稳定而仍在发展
PPT学习交流
14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
一、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高等学校师生关系是指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在 教育活动中,为共同完成教育任务而形成的相互关 系。高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间的: (1)教育关系 (2)人格关系 (3)心理关系——认知关系、情感关系 (4)道德关系 (5)法律关系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7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师
四、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二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
1.提高高校教师个体素质的原则
(1)组织培养和自我提高相结合
(2)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统一
(3)提倡奉献和给与回报相统一
2.提高高校教师整体素质的原则
(1)相对稳定和绝对流动相结合
(2)规范控制与教师资源开发相结合
三、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和素质要求
1.高等学校教师的个体素质要求
(1)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3)优秀的教学能力和出色的科研能力。
2.高等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
(1)职务结构——高校教师队伍内部各种职务的比例状况。
(2)学历结构——教师队伍最后学历的构成状况。
15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
二、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关系工作化 2.师生相互信任程度降低 3.师生交往功利色彩加重
PPT学习交流
16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
三、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
1.师生交往要以平等为基础 2.加强理解沟通和交往 3.重新审视教师的权威 4.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12
第二节 高等学校学生
一、大学生的基本特征
(三)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
1.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 2.以群体方式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3.要求民主和改革的迫切性 4.群体结构的多元性
PPT学习交流
13
第二节 高等学校学生
二、大学生的社会地位
1.青年中的佼佼者 2.具有合法权益的受教育者 3.培养中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17
作业:
一、解释概念 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二、简答题 1、高等学校教师劳动有哪些特点? 2、如何理解大学生的社会地位?
三、论述题 1、结合教师队伍群体和个体的素质要求说明如何加强高校师资
队伍建设。 2、如何正确理解和构建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
PPT学习交流
18
PPT学习交流
19
3.劳动的时空延续性
PPT学习交流
4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师
三、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和素质要求
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 为社会服务。高等学校要完成这三个职能,主要通 过教师的工作来实现。因此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有:
1.教书育人 2.科学研究 3.服务社会
PPT学习交流
5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