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原则及程序 (2)
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

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
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包括:
1. 制止危险:在进行急救之前,必须确保自己的安全,并尽量制止进一步的危险,例如切断电源、移开危险物品等。
2. 判断伤情:对伤者进行初步的判断,了解伤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有无大量出血等重要信息,以便决定急救措施的紧急程度。
3. 呼叫急救:及时呼叫急救服务或拨打急救电话,向相关医护人员报告伤者的状况,以便他们在院前急救时提前做好准备。
4. 维持呼吸道通畅:清除伤者的口腔内的异物,确保口鼻通畅,使用呼吸急救技术(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维持伤者的呼吸。
5. 控制出血:对于出血严重的伤者,可以通过直接压迫或提高患肢高度等方法来控制出血,防止伤者失血过多。
6. 确保心脏灌注:对于心脏停搏或心律不齐的情况,可以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心脏灌注。
7. 固定骨折:对于可疑骨折的伤者,可以通过适当的固定方法(如夹板、绷带等)来限制骨折部位的移动,减少进一步的损伤。
8. 提供安全感和心理支持:在院前急救过程中,要给予伤者安全感和心理支持,稳定其情绪,减轻其痛苦和恐惧感。
9. 考虑个体差异和特殊情况:在进行院前急救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的伤者的特殊需求,并在遇到特殊情况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10. 持续监测和评估:在进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要持续监测伤者的状况,并根据其反应和状况的改变来调整急救措施。
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

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
一、引言
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疗机构之前,由非专业医护人员进行
的紧急救助行为。
良好的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效率,减少患者死亡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二、院前急救规范
1. 急救人员
院前急救人员需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判断急救现场情况,快速稳妥地采取急救措施。
2. 急救装备
急救包应具备基本的急救工具和药品,如止血带、救护面罩、医用手套、肌肉注射剂等,确保在急救过程中能够及时处理患者的急救需求。
3. 急救流程
院前急救流程应包括现场安全评估、快速判断患者病情、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安全转运患者到医疗机构等环节,全面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三、院前急救流程
1. 现场安全评估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对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急救人员和患者处于相对安全的环境中,避免二次伤害。
2. 判断患者病情
急救人员应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包括呼吸、心跳、意识等情况,确定患者的急救优先级,有序展开急救工作。
3. 采取急救措施
根据患者病情,急救人员应快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清理呼吸道等,确保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救治。
4. 安全转运患者
在急救措施得以初步控制患者病情后,急救人员应迅速将患者安
全转运到医疗机构,及时接受专业医护人员的进一步救治。
四、结语
良好的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急救人
员应不断学习提升急救技能,熟练掌握院前急救流程,以最大限度地
减少急救延误,提高患者生存率。
希望通过本文对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为急救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院前急救的原则

院前急救的原则以院前急救的原则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由非医务人员进行的紧急救治措施。
正确的院前急救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对于紧急病情的处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院前急救的原则,以帮助大家正确应对突发状况。
一、保证自身安全。
在进行院前急救时,首要原则是保证自身的安全。
在救治现场,可能存在危险因素,例如交通事故现场、火灾现场等,救援人员首先要做的是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才能展开救治工作。
二、判断患者意识。
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呼叫患者姓名、轻轻摇晃患者肩膀等方式进行。
如果患者有意识,可以与患者进行简单的交流,询问患者的症状和情况。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就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
三、拨打紧急电话。
在进行院前急救时,要及时拨打紧急电话。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紧急电话号码可能不同,但是拨打紧急电话的原则是相同的。
拨打紧急电话时,要提供准确的现场位置、患者的情况和症状,以便急救人员能够迅速到达现场。
四、进行基本生命支持。
院前急救的基本生命支持包括心肺复苏和止血等措施。
心肺复苏是指在患者心跳骤停时进行的人工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止血是指在出血严重的情况下,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出血量,以防止患者因失血过多而危及生命。
五、保持患者体温稳定。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
高温或低温都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高温环境下,要尽量将患者移到阴凉处,降低体温。
在低温环境下,要给予患者保暖,以防止体温过低。
六、避免二次伤害。
在进行院前急救时,要注意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例如,在转移患者时要注意稳固,避免摔倒或碰撞;在救治过程中要注意细心,避免误伤患者。
此外,要避免给患者使用不适当的药物或治疗方法,以免加重病情。
七、与医务人员配合。
在进行院前急救时,与医务人员的配合非常重要。
一方面,要及时向医务人员提供患者的情况和病历,方便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另一方面,要按照医务人员的指示进行急救措施,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院前急救工作程序

院前急救工作程序院前急救是为进入医院以前的急、危、重伤病员提供的特殊医疗服务,包括病人发病现场对医疗急救的呼救、现场抢救、途中监护和运输等环节。
院前急救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一、现场急救和呼救阶段在急、危、重伤病员的发病或受到伤害的现场,第一个发现者是病人自己,其次是在现场的其他人。
现场仅有病人本人,应及时向周围人呼叫,请求援助,并尽可能地采取自救措施。
其他人发现病人后,应主动迅速地赶到病人身边,边询问检查病人病情,边进行急救呼救。
大型灾害发生时,现场的人可能都是受伤者,在进行呼救的同时应积极开展自救互救。
这时的急救呼救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呼叫周围的人给予帮助,二是对专业院前急救单位进行呼救。
二、呼救信息的接收传递阶段院前急救单位接收到急救呼救信息后,对院前急救资源进行有效调度,及时地把急救信息传递给急救分站或途中的急救单元。
三、急救单元出发阶段良好的准备是急救单元快速出动的先决条件。
所有值班急救单元都应事先做好准备,随时都能快速出动。
当接到特殊病情信息时,还应根据抢救的需要进行特殊的准备。
四、抵达现场阶段急救单元抵达现场的过程是一个急救资源移动的过程。
选择路径要近,移动速度要快、安全,到达现场位置要准确。
五、接近病人阶段不论采取哪种运输工具,直接到达病人身边的可能性都很小,即使距离病人不远,医务人员也有一个携带药品和器械、设备到病人身边的过程。
在接近病人的过程中,速度要快,携带的药品和器械、设备要全面,如设备器械太多,要尽可能先带符合病人病情急救的设备和器械。
如是意外灾害事故,要从正面接近病人,并告诉病人自己是抢救者,以安定人心。
六、现场抢救阶段院前急救医师现场抢救面对的病人病情危重,很多时候还要面对突发的事故或意外,如事前做好充分准备,事故时保持镇定,有条理地迅速诊断和抢救,伤病员复原的机会便能大大增加。
在基本检查时,伤病者的伤势或病情有时会很明显,例如烧伤及出血、醉酒等;但很多时亦不易察觉,所以医务人员须凭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去找寻和了解伤者的病史、病徵及症状,以正确评估病情。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一、背景介绍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发生时,通过院前急救措施迅速采取救治行动,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
该预案旨在规范院前急救流程,提高急救效率和救治质量,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急救救治。
二、院前急救流程1. 发现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当发现有人突然晕倒、呼吸困难、心脏骤停、严重出血等急危重症状时,应立即判断是否需要院前急救,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2. 拨打急救电话拨打急救电话时,应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症状描述、具体地址等。
并按照接线员的指示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3. 急救人员出发接到急救电话后,急救中心会立即派遣急救车和医护人员前往现场。
急救人员需迅速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检查急救车的设备和药品是否齐全,并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
4. 到达现场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等风险。
然后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伤势程度,并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5. 急救处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伤势程度,急救人员会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固定骨折等。
在急救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6. 运送患者在急救处理完毕后,急救人员会将患者转运至最近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在运送过程中,应保持患者的稳定,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7. 急救记录急救人员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急救处理措施和药物使用情况等。
记录应准确、清晰,并与医疗机构进行及时沟通,以便医护人员在患者到达后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
8. 急救后续急救人员将患者送至医疗机构后,应将患者的急救记录交接给医护人员,并向医护人员详细汇报患者的病情和急救处理情况。
同时,急救人员还需对急救车辆进行清理和消毒,做好后续的准备工作。
三、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的重要性1. 时间关键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发生时,院前急救的及时性至关重要。
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

院前急救出诊规范
1.平时“三备一畅通”:急救人员、抢救器
材、救护车准备好,急救通讯要保持畅通。 2.接警“五要一立即”:接警要迅速、态度 要亲切、语言要简练、病情要判断、等级要 清楚。 立即通知出诊 3.出车“一快一原则”:急救人员要根据调 度指令、病情迅速出车。一原则:1分钟接警, 3分钟出车,尽快达到现场的原则。
盐酸肾上腺素针剂 硫酸阿托品针剂 盐酸纳洛酮针剂 盐酸胺碘酮针剂 盐酸利多卡因针剂 西地兰针剂 异搏定 呋塞米 地塞米松 平衡液(代血浆) 5%葡萄糖注射液水、盐水
注射用血凝酶针或其他 盐酸哌替啶针 氨茶碱 吗啡针剂 地西泮针 硝酸甘油针剂 压宁定或其他 盐酸多巴胺针剂 20%甘露醇 10%葡萄糖酸钙针剂 50%葡萄糖针
钟,冬季4分钟之内出车并与患方联系。 2.到达接车地点后,医生要再次询问接车人 有关患者病情等情况,以确定携带相关抢救 物品。 3.到达伤病员现场后,应根据伤病员的病史、 病情等,立即检查病人情况,及时做出初步 判断,按照急救操作规程,实施现场救治。
4.向病人及家属交待病情,按照“就近、就急、
院前急救原则
1.立即脱离险区现场,并快速评估
2.生命第一。保留肢体、防止感染,避免和
减少伤残依次放在第二、三、四位。 3.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4.分类检送,迅速安全转运 5.加强途中监护和记录
检伤分类
危重伤,需紧急手术
重伤,需急诊手术, 但可稍等待 轻伤,不需住院治疗 重伤垂危,生存希望很 小
作二年以上,必须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 同时取得院前急救专业岗位培训证书。
驾驶员: 急救司机准入条件年龄40岁以下,身体健康,具
有B1照以上驾驶证,5年以上驾龄,经过急诊急救相关知识 培训合格
【全文】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

死亡 重伤员 轻伤员
登记\处理 现场急救 病人转运
救治调度 指挥
(卫生行政)
现场资 源支持
转运车辆调度 急救医护人员 急救药品设施 隔离防护设施
急救中心 医院,急救中心 医院,FDA CDC,FDA
院内救 治管理
定点医院 病床腾退 医护人员 救治资源
人员调度 人员培训
途中监护
3、特重大灾难紧急医疗救援活动
分检方法
● 如何做到快速有效分检?采用SOAP公式检查 S(subiective,主诉):简单的问诊,收集资料 O(objective,客观资料):观察面色、伤口、神志、特殊气味等 A(assess,评估):系统运用ABCBS快速评估法 P(plan,计划或优先分类处理):是组织抢救或进行有序安全的转运
数量
2 1 1 10# 10# 2
院前急救原则
● 1.立即脱离险区现场,并快速评估 ● 2.生命第一。保留肢体、防止感染,避免和减少伤残依次放在第二、三、四位。 ● 3.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 4.分类检送,迅速安全转运 ● 5.加强途中监护和记录
检伤分类
危重患者 红色 病伤严重,危急生命 重症患者 黄色 严重,无危急生命 轻症患者 绿色 受伤较轻,能自由行走者 死 亡 黑色 死亡或濒死状态
● 4.救护车辆到达医院,驾驶员应向120指挥中心发送“到达医院”信息,并迅速将患者 从车内转送院内。
● 5.将担架等物品放置车内并整理、保洁车辆,在返回途中向120指挥中心发送“途中待 命”,到站后发送“站内待命”的信息。
● 6.在出诊途中,如遇堵车及意外情况发生不能及时到达急救现场的,要及时向120指挥 中心报告,并随时保持联系。
各1
外伤包(配置:三角巾、普通绷带、弹力绷带、无菌纱布、棉垫、 动静脉止血带)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标题: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引言概述:应急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尽快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危机情况而事先制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和程序。
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所进行的急救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急预案急救流程中的院前急救内容。
一、现场安全1.1 确保现场安全:确保急救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在进行院前急救时,首先要评估现场的安全情况,包括是否有危险物品、是否有交通事故等。
1.2 保护现场:在保护现场的同时,要尽可能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可以采取设置警戒线、引导交通等方式来确保现场的安全。
1.3 通报相关部门:如果现场情况复杂或者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援,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协调处理现场情况。
二、急救措施2.1 ABC急救原则:在院前急救中,首先要按照ABC急救原则进行急救。
即首先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然后检查呼吸情况,最后检查循环情况。
2.2 快速评估:在进行院前急救时,要快速评估患者的情况,包括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心率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3 创可贴敷贴:在院前急救中,可以使用创可贴进行简单的处理,如止血、包扎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减少出血。
三、急救器械使用3.1 呼吸道通畅器:在院前急救中,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可以使用呼吸道通畅器来帮助患者呼吸。
3.2 AED急救仪器: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可以使用AED急救仪器进行心肺复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3 简易止血带:在院前急救中,如果患者出血严重,可以使用简易止血带进行止血,减少出血量。
四、患者转运4.1 判断转运方式:在进行院前急救后,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现场情况,判断最适合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直升机等。
4.2 稳定患者病情:在转运过程中,要继续对患者进行监护和急救处理,确保患者的病情稳定。
4.3 与医院联系:在转运患者到医院时,要提前与医院联系,告知患者的病情和急救措施,以便医院提前做好准备。
五、急救记录5.1 记录详细信息:在进行院前急救时,要及时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急救措施和转运情况,以便后续医院医生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2
定义
院前急救: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
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在到达 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包括现场紧急 处理和监护转运至医院的过程。
3
目的、意义
院前急救的目的:尽可能的挽救病人
永远记住这句话:
不要让施救者 成为被救者!
14
评估伤情
快速全面的评估急救现场伤病员的伤情, 分清危重患者、重症患者、轻症患者,优 先处置危重患者,以挽救生命。 先止血(威胁生命的大出血),后CPR ( 呼吸心跳骤停者),再包扎固定,最后转运 。
先救命,后治病(伤)!
15
院前急救程序
常备不懈,迅速出诊。 。 迅速现场评估 分清轻重缓解,先救命后治病(伤) 根据现场情况就地取材 安全转运
26
团队协作
27
团队协作
医生、护士、司机要默契协作 切忌相互指责、互相埋怨。尤其在伤患面 前。 切忌“这不该我做” 切忌“这是医生(护士)的事” ………
28
随机应变
院前急救环境复杂多变,要随机应变。 记住: 氧气不是万能的! 有些器械是可有可无的! …… 千万不要出现这些言论: “糟了,没带……” “糟了,液体打不起” 医生:“你咋个搞的,
22
分清轻重缓解,先救命后治病(伤) 多个伤病员:优先处理危重伤病员 单个患者: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病(伤) 情
优先止血
23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我们救护车所带的器械有限,当器械不足时 ,特别是涉及到群体伤现场时,要善于就地 取材。 病人衣服 木板(棍) 报纸 书本 ……
24
安全转运
25
注意事项
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 的聚集在一起!
紧急 环境条件差 病种多样 体力强度大 对症治疗为主
5
随机、病种多样
6
紧急
7Hale Waihona Puke 环境复杂8其他特点
流动性大 病种多样且病情复杂 对症治疗为主 体力劳动强度大
9
院前急救的原则
基本原则:在安全的前提先救命、后治病 (伤)。 到达现场后,首先应进行评估,迅速而果 断地处理直接威胁病人生命的伤情或症状 。同时迅速对病人进行全身体检。这对于 因创伤所致的昏迷病人,从外观上不能确 定损伤部位和伤情程度时尤为重要。
16
常备不懈——救护车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17
常备不懈——药械随时处于备用 状态
18
常备不懈——合理排班
急诊科要合理排班,保证医生和护士随时 待命出发,有特殊情况应急处置预案。
19
接听求救电话要沉着冷静
急诊科工作人员在接听求救或调度电话时 要沉着冷静,详细快速的询问具体地点( 标识性建筑)、患者数量、事故性质、大 致伤情,求救人电话、姓名等,并认真记 录。
的生命和防止二次损伤,减少伤残。
院前急救意义:意外创伤或遇到急性
疾病随时都有可能,此时急救是否准确、 及时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预后,此时 时间就是生命。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工作 ,对维护病人生命,减少医院前期病人的 伤残率和死亡率非常重要。
4
院前急救的特点
院前急救的任务决定了其不完全等同于院内急 诊科的急救。其特点是:
20
出诊迅速
急诊科要随时做好出诊准备包括出诊 使用的急诊急救药械的准备,以及人员的 准备
只要做到、救护车、急救药械、工作 人员随时处于待命状态,迅速出诊是水到 渠成事。
我院急诊科的出诊时间一般在3-4分钟 之间
21
现场评估
医护人员达到现场后,迅速对现场环境、 现场情况、伤情进行评估。
意义:1、保证安全 2、有效利用资源 3、进一步调集资源
还没打起液体” ……
29
团结协作+努力进取=成功
经过团结、努力,我们 一定会越来越强!
30
31
32
33
10
院前急救原则:安全
确保安全:院前急救人员在到达现场后, 要全面评估现场的安全性,确保急救人员 自身的安全。 在现场紧急的情况下,灵活机变,采取必 要的措施。
11
突发事件现场
12
13
目前,我国尚无关于院前急救医护人员 急救现场伤害事件的统计,也无这方面的研 究,但并不代表没有,只是尚未引起大家的 关注,包括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