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樊昌信课后答案完整版

通信原理樊昌信课后答案完整版
通信原理樊昌信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确定信号和随机信号分析

第三章信道

第四章模拟信号调制

5-9

第五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第六章数字调制系统

第七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第八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通信系统原理复习题

《通信系统原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抗加性高斯白噪声性能方面,2ASK、2FSK、2PSK从差到优的次序。 (A) 2FSK、2ASK、2PSK (B)2ASK、2FSK、2PSK (C) 2ASK、2PSK、2FSK (D)2PSK、2FSK、2ASK 2.AM信号一般采用解调,SSB和DSB信号一般采用解调。 (A)包络,同步(B)鉴频器,同步 (C)相干,差分相干(D)同步,包络 3.根据香农公式,假设信道容量为C,信道信息传输速率为R,则在时,理 论上可实现无差错传输。 (A)R=C (B)R>C (C)R≤C (D)R≠C 编码后过最多出现( )个连续0。 4.二进制序列经过HDB 3 (A)2 (B)3 (C)4 (D) 5 5.为实现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采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设计的最佳接收机是()。 (A)相关接收机;(C)理想接收机 (B)匹配滤波器;(D)以上都不是 为:()。 6.若要纠正2个错码,则分组码的最小码距 d min (A)3 (B)4 (C)5 (D)6 7.2PSK信号的带宽是基带信号带宽的()倍。 (A)0.5 (B)1 (C)2 (D)3 8.电话信道的带宽是3400Hz,若要求传输6800bit/s,则要求信道的最小信噪比是

()。 (A)1 (B)3 (C)4 (D)7 9.一个二进制数字通信系统,其码元速率为104Baud,连续发送1个小时后,收到的 为()。 错吗为36个,则误码率P e (A)10-6(B)3.6*10-6(C)36*10-6(D)104 10.某信息源发送4个二进制脉冲编码信号A、B、C、D,信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 分别为1/4,1/8,1/8,1/2,则该信息源信号的平均信息量为()bit/symbol。 (A)0.75 (B)1.75 (C)2.75 (D)3.75 11.在(7,3)线形分组码的一个码组中,信息码元的位数是()。 (A)10 (B)3 (C)4 (D)7 已知某二进制数字基带系统的传输特性如图c1所示,请回答12-16小题。 12.奈氏带宽BN是()。 (A)0 (B)2 (C)2.5 (D)3 13.码元传输速率为()。 (A)0 (B)4 (C)5 (D)6 14.系统带宽为()。 (A)0 (B)2 (C)2.5 (D)3 15.滚降系数为()。

通信原理-樊昌信-考试知识点总结

★分集接收:分散接收,集中处理。在不同位置用多个接收端接收同一信号①空间分集:多副天线接收同一天线发送的信息,分集天线数(分集重数)越多,性能改善越好。接收天线之间的间距d ≥3λ。②频率分集:载频间隔大于相关带宽 移动通信900 1800。③角度分集:天线指向。④极化分集:水平垂直相互独立与地磁有关。 ★起伏噪声:P77是遍布在时域和频域内的随机噪声,包括热噪声、电子管内产生的散弹噪声和宇宙噪声等都属于起伏噪声。 ★各态历经性:P40随机过程中的任意一次实现都经历了随机过程的所有可能状态。因此,关于各态历经性的一个直接结论是,在求解各种统计平均(均值或自相关函数等)是,无需做无限多次的考察,只要获得一次考察,用一次实现的“时间平均”值代替过程的“统计平均”值即可,从而使测量和计算的问题大为简化。 部分相应系统:人为地、有规律地在码元的抽样时刻引入码间串扰,并在接收端判决前加以消除,从而可以达到改善频谱特性,压缩传输频带,是频带利用率提高到理论上的最大值,并加速传输波形尾巴的衰减和降低对定时精度要求的目的。通常把这种波形称为部分相应波形。以用部分相应波形传输的基带系统成为部分相应系统。 多电平调制、意义:为了提高频带利用率,可以采用多电平波形或多值波形。由于多电平波形的一个脉冲对应多个二进制码,在波特率相同(传输带宽相同)的条件下,比特率提高了,因此多电平波形在频带受限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MQAM :多进制键控体制中,相位键控的带宽和功率占用方面都具有优势,即带宽占用小和比特信噪比要求低。因此MPSK 和MDPSK 体制为人们所喜用。但是MPSK 体制中随着M 的增大,相邻相位的距离逐渐减小,使噪声容县随之减小,误码率难于保证。为了改善在M 大时的噪声容限,发展出了QAM 体制。在QAM 体制中,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作为作为两个独立的参量同时受到调制。这种信号的一个码元可以表示为: )cos()(0k k k t A t S θω+=,T k t kT )1(+≤<,式中:k=整数;k θ和k A 分别可以取多个离散值。 (解决MPSK 随着M 增加性能急剧下降) ★相位不连续的影响:频带会扩展;包络产生失真。 ★相干解调与非相干解调:P95 相干解调:也叫同步检波,解调与调制的实质一样,均是频谱搬移。调制是把基带信号频谱搬到了载频位置,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一个乘法器与载波相乘来实现。解调则是调制的反过程,即把载频位置的已调信号的频谱搬回到原始基带位置,因此同样可以用乘法器与载波相乘来实现。相干解调时,为了无失真地恢复原基带信号,接收端必须提供一个与接收的已调载波严格同步(同频同相)的本地载波(成为相干载波),他与接收的已调信号相乘后,经低通滤波器取出低频分量,即可得到原始的基带调制信号。相干解调适用于所有现行调制信号的解调。相干解调的关键是接收端要提供一个与载波信号严格同步的相干载波。否则,相干借条后将会使原始基带信号减弱,甚至带来严重失真,这在传输数字信号时尤为严重。 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属于非相干解调,。络检波器通常由半波或全波整流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它属于非相干解调,因此不需要相干载波,一个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由二极管VD 和RC 低通滤波器组成。包络检波器就是直接从已调波的幅度中提取原调制信号。其结构简单,且解调输出时相干解调输出的2倍。 4PSK 只能用相干解调,其他的即可用相干解调,也可用非相干解调。 ★电话信号非均匀量化的原因:P268 非均匀量化的实现方法通常是在进行量化之前,现将信号抽样值压缩,在进行均匀量化。这里的压缩是用一个非线性电路将输入电压x 变换成输出电压y 。输入电压x 越小,量化间隔也就越小。也就是说,小信号的量化误差也小,从而使信号量噪比有可能不致变坏。为了对不同的信号强度保持信号量噪比恒定,当输入电压x 减小时,应当使量化间隔Δx 按比例地减小,即要求:Δx ∝x 。为了对不同的信号强度保持信号量噪比恒定,在理论上要求压缩特性具有对数特性。 (小信号发生概率大,均匀量化时,小信号信噪比差。) ★A 律13折线:P269 ITU 国际电信联盟制定了两种建议:即A 压缩率和μ压缩率,以及相应的近似算法——13折线法和15折线法。我国大陆、欧洲各国以及国际间互联时采用A 压缩率及相应的13折线法,北美、日本和韩国等少数国家和地区采用μ压缩率及15折线法。 A 压缩率是指符合下式的对数压缩规律:式中:x 为压缩器归一化输入电压;y 为压缩器归一化输出电压;A 为常数,它决定压缩程度。

《数据通信原理》复习题

《数据通信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典型的数据终端设备()由数据输入设备、数据输出设备和()三部分构成。 2、数据通信系统根据处理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远程批量处理系统和分时处理系统三类。 3、如果串行传输的数据码流其速率为9600bit/s,那么8位并行数据传输线上的访问周期为()毫秒。 4、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a(t)通常是一个时间函数,它表示随机过程各个时刻数学期望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反映随机过程在时间上()的位置。 5、平稳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是与时间无关的常数,其平均功率有界,自相关函数仅与()有关,而与时间的起点无关。 6、数据传输是指在()上传输数据信号。 7、若利用话路信道300HZ~3400HZ来传输4QAM信号,如α=0,则其频带利用率为()bit/s·hz。 8、通常,在纠、检错编码中引入的监督码元越多,信道的()下降亦越快。 9、若要检出三个错码,则分组码的最小码距d min应( ). 10、一个完整的DTE/DCE接口标准应包括四个特性,其中()特性规定了接口中各条信号线的用途。 11、在面向字符的数据传输控制规程中,使用了10个传输控制字符,当以同步字符通信时,除了()字符允许使用外,其余9个传输控制字符都不允许在电文的标题和正文中出现。 12、报文的报头(或标题)包括发信站地址、()地址和其它辅助控制信息等。 13、在数据报方式中,每个节点都要对要转发的数据分组进行()选择。 14、根据OSI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主要用于()链路连接,实现无差错传输。 15、呼叫请求分组和呼叫接受分组传输时延之和,定义为()。 16、调制速率又称符号速率、( )、码速率( )等。 17、采用频率复用、乒乓法( )和()技术时,二线线路可实现全双工数据传输。 18、在异步传输通信中,为可靠传送一个汉字( ),采用无校验方式,停止信号长度为一个码元。那么,其传输效率为()。 19、.散弹噪声的平均值为零,幅度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分布。 20、为了反映随机过程不同时刻之间的内在统计特性,采用()函数和相关函数R(t1,t2)。 21、通常把不搬移基带信号频谱的传输方式称为()。 22、在2PSK输出信号中存在倒相现象,其解决方法是采用()。 23、循环码任一许用码组经过()后所得到的码组仍为它的一许用码组。 24、(7,4)汉明码能检出()个错误。 25、.DTE与DCE的界面就是OSI参考模型中()层的接口。 26、CCITT(ITU-T)V.24建议中的()接口是DTE与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接口。 27、报文交换方式的基本思想是()。 28、分组传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数据报方式,另一种是()。 29、根据OSI参考模型,()层主要实现路由选择和通信流量控制等功能。 30、目前,分组交换机都采用多微处理器()结构,它们功能或负载分担,通过总线交换信息。

7月自学考试数据通信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1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数据通信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6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平稳、对称、无记忆的二进制信道的数学模型中,其对称是指任何码元正确传输和错误传输的 都是相同的。 2.真正衡量数据传输系统的信息传输效率应当是 内的调制速率。 3.在平稳、对称、无记忆的二进制数字信道上,数据传输的正确率可达99.9999%,其误码率是 。 4.方差2 σ(t)表示随机过程在时刻t 对于数学期望值a(t)的 程度,一般是时间函数。 5.对自相关函数为R(τ)的零均值平稳高斯随机过程,只要满足条件 τ τ? ∞ ∞ -d |)(R | ∞ 则一定是各态历经性的。 6.理想低通网络的波形形成系统中,最高频带利用率为 。 7.数字数据的时分复用方法有 和字符交织。 8.码距是两个码组中对应码位上具有不同二进制码元的 。 9.要能纠正t 个错码,同时能检测e 个错码(e>t ),分组码的最小码距应 。 10.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规定:响应帧的地址字段中应填入 地址。 11.EIA 研制的EIA RS —232—C 、RS449都是使用 二进制方式进行交换的DTE/DCE 接口标准。 12.数据通信的业务特性可分三种,即大通过量业务、 业务和实时业务。 13.在虚电路方式中,两个用户终端设备开始互相发送和接收数据之前,需要通过网路建立 连接。 https://www.360docs.net/doc/1814890186.html,ITT (ITU —T )X.25建议是关于用专用电路连接到公用数据网上的分组型数据终端设备与数据电路终端设备之间的 。 15.从结构来说,分组交换网通常采用两级。一级交换中心到所属的二级交换中心通常采用 结构。

同济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英文班)练习题附答案

Chapter 1 Homework: Fill-in Questions: log M) bits 1. In a M-ary communication system, each symbol contains ( 2 information content. 2. The purpose of communication is to ( transfer information ). Efficiency of the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an be measured by the specifications such as (R B) , (R b) , ( η). And reliability can be measured by ( P e) , (P b). 3. The basic factors for measuring the merit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 (efficiency ), and ( reliability ). 4. The main influence of constant parameter channel on signal transmission are usually described by their ( Amplitude-Frequency ) and ( Phase-Frequency ) characteristics. 5.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random parameter channels are (transmission attenuation of the signal is varying with time ), (transmission delay of the signal varies with time ), and (signal arrives at the receiver over several paths ).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1.For analog and digital communications, which is (are) true? ( A B C D ).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typically uses more bandwidth. B. analog communication cares more about fidelity C. digital communication cares more about probability for correct decision D. digital communication typically uses analog carrier to carry baseband signals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六版课后解答(全)

第二章 2-1 试证明图P2-1中周期性信号可以展开为 (图略) 04(1)()c o s (21)21n n s t n t n ππ∞ =-=++∑ 证明:因为 ()() s t s t -= 所以 000022()cos cos cos 2k k k k k k kt kt s t c c c kt T πππ∞ ∞∞ ======∑∑∑ 101()00s t d t c -=?=? 1 1112 21111224()cos ()cos cos sin 2 k k c s t k tdt k tdt k tdt k πππππ----==-++=???? 0,24(1)21(21)n k n k n n π=??=?-=+?+? 所以 04(1)()cos(21)21n n s t n t n ππ∞ =-=++∑ 2-2设一个信号()s t 可以表示成 ()2c o s (2)s t t t πθ=+-∞<<∞ 试问它是功率信号还是能量信号,并求出其功率谱密度或能量谱密度。 解:功率信号。 22 ()cos(2)sin (1)sin (1)[]2(1)(1)j ft j j s f t e dt f f e e f f τπττθθπθτ πτπτπτπτ ---=+-+=+-+? 21()lim P f s τττ→∞= 2222222222sin (1)sin (1)sin (1)sin (1)lim 2cos 24(1)(1)(1)(1)f f f f f f f f ττπτπτπτπτθπτπτπτ→∞-+-+=++-+-+ 由公式

22sin lim ()t xt x tx δπ→∞= 和 s i n l i m ()t xt x x δπ→∞= 有 ()[(1)][(1)]44 1[(1)(1)]4P f f f f f π πδπδπδδ=-++=++- 或者 001()[()()]4 P f f f f f δδ=-++ 2-3 设有一信号如下: 2e x p ()0 ()00t t x t t -≥?=?

通信原理期中考题及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5-2016学年第 1 学期期 中 考试 A 卷 课程名称: 通信原理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 考试日期: 2015年10月 29 日 考试时长:90分钟 本试卷试题由 六 部分构成,共 5 页。 一、选择与填空(共20分,共 10题,每题 2分) 1、 频带利用率是数字通信系统的( A )指标。 (A )有效性 (B )可靠性 (C )适用性 (D )可实现性 2、某AWGN 信道带宽为50 MHz ,信号噪声功率比为30 dB 。则根据香农公式,该信道容量约为( D )。 (A )40 Mbit/s (B )130 Mbit/s (C )150 Mbit/s (D )500 Mbit/s 3、要无失真传输某信号,信道传递函数需满足的条件是( D )。 (A )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均为常数 (B )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的乘积为常数 (C )幅频响应或相频响应的导数为常数 (D )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的导数都为常数 4、在已调信号带宽相同的情况下,基带信号带宽最宽的是( B )信号。 (A )AM (B )SSB (C )DSB (D ) FM 5、在模拟信号传输中,调制效率是指( C )。 (A )传输信号中直流信号功率与交流信号功率之比 (B )传输信号中载波信号功率与边带信号功率之比 (C )传输信号中信息携带信号的功率与传输信号总功率之比 (D )传输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 6、设信号功率为 1 mW ,噪声功率为100 nW ,则信噪比(S /N )的dB 值是 40 dB 。 7、基带信号()cos m m m t A t ω=对载波作100%的幅度调制,则常规AM 系统、DSB-SC 系统与SSB 系 统的解调增益分别为 、 2 和 1 。 8、对于4PAM 信号和16PAM 信号, 4PAM 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16PAM 具有较好的频谱效率。 9、某十六进制数字基带系统符号速率为2400 Baud ,则该系统的比特速率为 9600 bit/s 。 10、当“0”、“1”码等概率出现时,在单极性NRZ 信号、双极性NRZ 信号、单极性RZ 信号和双极性 RZ 信号中,具有多条离散谱线的信号是 单极性RZ 。 二、(共15分)已知某AM 模拟调制系统中,信号表达式()[]106cos4000cos2AM c s t t f t ππ= +。

数据通信原理综合练习题(完整版)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业余教育)2014年春季学期《数据通信原理》综合练习题与答案 第一部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中央计算机系统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电路三部分组成。 2、数据信号的基本传输方式有基带传输频带传输数字数据传输。 3、基带传输是不搬移基带信号频谱的传输方式。 4、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发送滤波器的作用是限制信号频带并起波形形成作用 接收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噪声和干扰并起波形形成作用。 5、频带传输系统中接收带通的作用是除去信道中的带外噪声。 6、2DPSK的解调方法有极性比较法相位比较法两种。 7、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的方法有比特交织字符交织 8、8、差错类型主要有随机差错突发差错两种。 9、纠错编码按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的约束关系分有分组码卷积码 10、数据交换的方式主要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方式 11、报文包括报头报文正文报尾三个部分。 12、数据分组的传输方式有数据报虚电路 13、虚电路有SVC PVC两种。 14、OSI参考模型中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有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拆除差错控制流量控制 等。 15、数据传输控制规程有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和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两种类型。 16、基本型控制规程规定了10个传输控制字符用于传输控制。 17、物理层接口规程描述了接口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四种基本特性。 18、流量控制的类型有段级控制_ 网—端级控制源—目的级控制和端—端级控四种。

19、用户终端接入分组网的方式有经租用专线直接接入分组网和经电话网再入分组网两种。 20、帧中继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光纤传输线路的使用和用户终端的智能化。 二、单项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频带传输时DCE 具体为 ( ) A 、MODEM B 、DSU C 、滤波器 D 、传输控制器 2、数据传信速率R 与码元传输速率Bd N 间的关系为 ( ) A 、Bd N R = B 、Bd N R > C 、Bd N R ≥ D 、以上都不对 3、半双工数据传输是 ( ) A 、双向同时传输 B 、可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C 、单向传输 D 、A 和B 均可以 4、假设数字信道的带宽为3100Hz ,采用十六进制传输,无噪声时该数字信道的容量C 为 ( ) A 、6200bit /s B 、12400bit /s C 、18600bit /s D 、24800bit /s 5、双极性不归零码的功率谱(P=1/2) ( ) A 、无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f s 处 B 、无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2f s 处 C 、有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f s 处 D 、有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2f s 处 6、理想低通形成网络 ( ) A 、冲激脉冲响应波形无符号间干扰

《通信原理》樊昌信 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解答 《通信原理教程》樊昌信 第一章 概论 1.3 某个信息源由A 、B 、C 、D 等4个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00、01、10、11表示。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ms 的脉冲传输,试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的平均信息速率。 (1) 这4个符号等概率出现; (2) 这4个符号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4、1/4、3/16、5/16。 解: 每秒可传输的二进制位为: () 20010513=?÷- 每个符号需要2位二进制,故每秒可传输的符号数为: 1002200=÷ (1) 4个符号等概率出现时每个符号包含的平均信息量为: bit 24log 2= 故平均信息速率为: s b R b /2002100=?= (2)每个符号包含的平均信息量为: bit 977.11651log 1651631log 163411log 41411log 412222=+++ 故平均信息速率为: s b R b /7.197977.1100=?= 1.6 设一个信号源输出四进制等概率信号,其码元宽度为125s μ。试求码元速率和信 息速率。 解:码元速率为: () baud R B 80001012516=?÷=- 信息速率为: s kb R R B b /16280004log 2=?== 第二章 信号 2.2 设一个随机过程X (t )可以表示成: ()() ∞<<∞-+=t t t X θπ2cos 2 其中θ在(0,2π)之间服从均匀分布,判断它是功率信号还是能量信号?并求出其功率谱密度或能量谱密度。 解:它的能量无限,功率有界,所以是一个功率信号。 ` ()[]()[]()()() πτθ πτθππτπθπ θπτ πθπππ 2cos 4224cos 2cos 2 2122cos 22cos 220 20 =+++= ? +++=? ?d t d t t 由维纳-辛钦关系有:

通信原理题库-1-4章(1)

通信原理题库 一、填空题 1.由通信系统模型可知信号传输需经过两个变换,分别是变换和变换。 2.在独立等概的条件下,M进制码元的信息量是二进制码元的倍;在码元速率相同情况下,M进制码元的息速率是二进制的倍。 3.有效性和可靠性是用来度量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对应于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具体指标分别是和。 4.热噪声的频域特性表现为、时域特性表现为、统计特性表现为。 5. 通信工作方式有、、。 6、设一数字传输系统传送16进制码元的速率为2400B,则这时的系统信息速率() 7. 能量信号的特点。功率信号的特点。 8.在实际使用的物理信道中,传输函数如果对信号的影响是固定的,这类信道称为。 9.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乘性噪声是否还存在? 10.广义平稳随机过程的两个特点分别是和。 11.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加是指,“高斯”是指,“白”是指。 12.通常广义信道可以分为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调制信道一般可以看成是一种信道,而编 码信道则可以看成是一种信道 13.信号在随参信道中传输时,产生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相关带宽是。 14.出现概率越()的消息,其所含的信息量越大;出现概率越()的消息,其所 含的信息量越小。 15.平稳随机过程的各态历经性可以把平均简化为平均,从而大大简化了运算。 16.根据乘性干扰对信道的影响,可把调制信道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两大类。 17.设每秒传送N个M进制码元,则码元速率为_ __ ,信息传输速率为。 18.恒参信道的传输特性通常可以用和来表征。 19. 香农公式应用的条件是: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分布,信道噪声为噪声。 20. 参信道中的多经传播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有:、、。 二、选择题 1.一个均值为零的平稳高斯窄带噪声,它的包络一维分布服从()。 A.高斯分布 B . 均匀分布C.瑞利分布 D. 莱斯分布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信道中的噪声是不可避免的。 B. 信道可以分为狭义信道和广义信道。

数据通信原理习题与答案

1什么叫数据通信? 答:数据通信的定义是:依照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兀之间传递数据信 息。它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或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 2、数据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器的功能是什么? 答:传输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执行与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过程控制,包括差错控制和通信协 议的实现等。 3、异步传输、同步传输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异步传输的优点是实现字符同步比较简单,收发双方的时钟信号不需要精确的同步,缺 点是每个字符都需加入起始位和终止位,传输效率低。 同步传输的优点是不需要对每一个字符单独加起始位和终止位,传输效率高,缺点是 在技术上比异步传输复杂。 4、什么是奈氏第一准则? 答:奈氏第一准则是:如系统等效网络具有理想低通特性,且截止频率为f N时,则该系统中允许的最高码元(符号)速率为2f N,这时系统输出波形在峰值点上不产生前后 符号间干扰。 5、下图所示的滚降低通形成网络是否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为什么?(设符号速率 f s 2 f N) 4 H(f) 答:图中所示的滚降低通形成网络不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因为 降低通的幅频特性以C(f N,0.5 )点呈奇对称滚降时才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 而图中所示的滚降低通幅频特性是以( 1.5 f N,0.5 )呈奇对称滚降。 6、部分响应系统的特点有哪些? 答:部分响应系统的特点是:冲激响应波形的前导和后尾衰减较快,可达到极限频带利用率 f s 2f N,只有当滚

2Bd/Hz,并且物理上可实现,但有符号间干扰,该符号间干扰是固定的,可以消除的。 7、基带传输时域均衡的作用是什么?答:尽管在设计基带形成滤波器时是按照奈氏第一准则的要求,但如果信道特性发生畸变, 会使形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H(f )改变,其冲激响应波形有可能会产生符号间干扰。时域均衡器的作用就是消除符号间干扰,即使得时域均衡器的输出波形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 8、频带传输系统中收端低通的作用是什么?答:频带传输系统中收端低通的作用是除去解调中出现的高次产物并起基带波形形成的功能。 9、相对调相与绝对调相的关系是什么?答:相对调相就是经过相对码变换后的数字信号序列的绝对调相。 10、格型编码调制(TCM的概念是什么? 答:TCM方式是将调制和编码合为一体的调制技术,它打破了调制与编码的界限,禾U用信号空间状态的冗余度实现纠错编码,以实现高速率、高性能的传输。 11、什么是数字数据传输? 答:数字数据传输就是在数字信道中传输数据信号,即利用PCM系统的时隙传输数据信号。 12、D DN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DDN由本地传输系统、复用和数字交叉连接系统、局间传输及网同步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四部分组成。 13、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有哪些?答: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有:检错重发、前向纠错、混合纠错检错及信息反馈。 14、卷积码的概念是什么? 答:卷积码的编码器在任何一段时间内产生的n个码元,不仅取决于这段时间中的k个信息位,而且还取决于前N-1段规定时间内的信息位。这时,监督位监督着这N段时间内的信息。 15、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答: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点是: ①传输质量高。 ②可靠性高。 ③为不同种类的终端相互通信提供方便。 ④能满足通信实时性要求。 ⑤可实现分组多路通信。 ⑥经济性好。 分组交换的主要缺点是: ①开销较大,对长报文通信的传输效率比较低。 ②要求交换机有较高的处理能力。 16、虚电路方式的特点有哪些? 答:虚电路方式的特点有:

2013秋川大《通信系统原理》第一、二次作业及答案

《通信系统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4年12月13日14点33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用同一个调制信号分别对载波进行以下四种调制,已调信号中占用频带宽度最窄的是: ( B ) A.AM B.SSB C.VSB D.DSB 2.模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用以下哪种方式来衡量: ( C ) A.频带利用率 B.传信率 C.输出信噪比 D.误码率 3.量化是把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信号变换为: ( B ) A.时间连续、幅度连续的信号 B.时间离散、幅度离散的信号 C.时间连续、幅度离散的信号 D.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信号 4.在四进制中(M=4),已知信息速率为2400b/s,则码元速率为: ( B ) A.2400B B.1200B C.4800B D.600B 5.同等条件、正常工作时,模拟调制系统中抗噪声性能最好的是: ( C ) A.AM B.VSB C.FM D.DSB 6.当DPCM系统中量化器电平数为2时,DPCM系统变为: ( D ) A.ADPCM系统 B.PM系统 C.NBFM系统 D.DM系统 7.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是: ( C ) A.只为正的偶函数 B.只为负的奇函数 C.正可负的偶函数 D.可正可负的奇函数 8.平稳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为: ( A ) A.非负的实偶函数 B.负偶函数 C.可正可负的偶函数 D.可正可负的奇函数 9.下列哪种信号的传输带宽与AM信号传输带宽相同: ( B ) A.基带信号 B.双边带信号 C.单边带信号 D.残留边带信号 10.在抗加性高斯白噪声性能方面,2ASK、2FSK、2PSK从优到差的次序为: ( D ) A.2FSK\2ASK\2PSK B.2ASK\2PSK\2FSK

1998-2016年北京交通大学891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2017版北京交通大学《891通信系统原理(一)》全套考 研资料 我们是布丁考研网北交大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我们亲身经历过北交大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北交大。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有任何考北交大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2017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全套资料包含: 一、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5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4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3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2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1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9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8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7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6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5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4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3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2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1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0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1999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1998年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一)》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二、通信系统考点重点讲解 三、赠送资料(电子版,发邮箱) 1、通信系统原理模拟题及答案2套 2、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期末复习课件 3、通信系统原理命题规律分析 4、北京交通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件(郭宇春) 5、通信系统原理学习指南(修订本)冯玉珉 6、通信系统原理本科生上课笔记 7、通信系统原理考研复习提纲

通信原理 樊昌信版 各章重点

第一章 1、通信系统的模型(了解 图1-1 1-4 1-5) 2、数字通信的特点(掌握) ①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②传输差错可控③便于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存储④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⑤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⑥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3、平均信息量的简单计算(选、填) 2 21log log ()()() I P x bit P x ==- 21 ()()l o g ()(/n i i i H x P x P x bit ==-∑符号) 当信息源的每个符号等概率出现时,信息源具有最大熵:2()log n (/H x bit =符号) 4、码长、码元速率、信息速率、频带利用率定义、单位、计算 码元速率RB :每秒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B 二进制与N 进制码元速率转换关系:RB2=RBNlog2N(B) 信息速率:每秒钟传递的信息量,单位bit/s 在N 进制下Rb=RBNlog2N(bit/s) 第二章 1、随机过程的概念、分布函数、概率密度函数的定义(理解 P36-37) 均值:1[()](,)()E t xf x t dx a t ∞-∞ ξ= =? 方差:2222 [()]{()()}[()][()]()D t E t a t E t a t t σξ=ξ-=ξ-= 自相关函数:1212(,)[()()]R t t E t t =ξξ 协方差函数:121122(,){[()()][{()()]}B t t E t a t E t a t =ξ-ξ- 2、高斯过程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掌握 P46-47) 2 2 1()f ())2x a x -= - σ 误差函数 :2 ()22)1x z e r f x e d z x ?-= =-? 互补误差函数 : 2 ()1(2(2)z x e r f c x e r f e d z x ?∞-=- =-? 3、高斯白噪声及带限噪声的定义、平均功率的计算(掌握 P57-60) 白噪声:0()()(/z )2 n n P f f W H = -∞<<∞ 自相关函数:0()()2 n R ξτ= δτ 低通白噪声:0 20()H n f f n P f ||≤={其他 自相关函数:0sin 2()=n 2H H H f R f f ππτττ 带通白噪声:0 f f 2220()c c n B B f n P f -≤ ||≤ +={其他 自相关函数:0sin ()=n cos 2c B R B f B πππτ τττ 平均功率:N= 0n B 4、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与相关函数的关系 线性系统输出/输入功率谱密度的关系计算(掌握 P42-44 P48-49) 平稳过程的功率谱密度()P f ξ与其自身相关函数()R τ是一对傅里叶变换关系,即()()j P f R e d ∞-ωτ ξ-∞ =ττ? ()=()j R P f e df ∞ωτ ξ-∞τ? 或()()j P R e d ∞-ωτ ξ-∞ ω= ττ? 1 ()= () 2j R P e d π ∞ωτ ξ -∞ τωω? 平稳过程的总功率: (0)=()R P f d f ∞ ξ -∞ ? 输出过程0()t ξ的均值:0()]()(0)t a h d H ∞-∞ E[ξ=?ττ=α?? 输出过程0()t ξ的自相关函数:0120()()R t t R ,+τ=τ 输出过程0()t ξ的功率谱密度:2 ()()o i P f f P f =?H ()? 输出过程0()t ξ的概率分布:0()()()i t h t d ∞-∞ ξ=τξ-ττ? 第四章

通信原理第七版课后答案解析樊昌信

第一章习题 习题 在英文字母中E 出现的概率最大,等于,试求其信息量。 解:E 的信息量:() ()b 25.3105.0log E log E 1 log 222E =-=-==P P I 习题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4,1/4,3/16,5/16。试求该信息源中每个符号的信息量。 解: b A P A P I A 24 1 log )(log )(1log 222 =-=-== b I B 415.216 3 log 2 =-= b I C 415.216 3 log 2 =-= b I D 678.116 5 log 2 =-= 习题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00,01,10,11表示。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ms 的脉冲传输,试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的平均信息速率。 (1) 这四个符号等概率出现; (2)这四个符号出现概率如习题所示。 解:(1)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属于四进制符号,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为2×5ms。传送字母的符号速率为 Bd 10010521 3 B =??= -R 等概时的平均信息速率为 b 2004log log 2B 2B b ===R M R R (2)平均信息量为 符号比特977.15 16 log 165316log 1634log 414log 412222=+++=H

则平均信息速率为 s b 7.197977.1100B b =?==H R R 习题 试问上题中的码元速率是多少 解:3 11 200 Bd 5*10B B R T -=== 习题 设一个信息源由64个不同的符号组成,其中16个符号的出现概率均为1/32,其余48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1/96,若此信息源每秒发出1000个独立的符号,试求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该信息源的熵为 96log 96 1 *4832log 321* 16)(log )()(log )()(22264 1 21 +=-=-=∑∑==i i i i M i i x P x P x P x P X H =比特/符号 因此,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1000*5.795790 b/s b R mH === 。 习题 设一个信息源输出四进制等概率信号,其码元宽度为125 us 。试求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 解:B 6 B 11 8000 Bd 125*10R T -= == 等概时,s kb M R R B b /164log *8000log 22=== 习题 设一台接收机输入电路的等效电阻为600欧姆,输入电路的带宽为6 MHZ ,环境温度为23摄氏度,试求该电路产生的热噪声电压的有效值。 解:23612V 44*1.38*10*23*600*6*10 4.57*10 V kTRB --== 习题 设一条无线链路采用视距传输方式通信,其收发天线的架设高度都等于80 m ,试求其最远的通信距离。

通信原理第七版课后答案樊昌信

第一章习题 习题1.1 在英文字母中E 出现的概率最大,等于0.105,试求其信息量。 解:E 的信息量:() ()b 25.3105.0log E log E 1 log 222E =-=-==P P I 习题1.2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4,1/4,3/16,5/16。试求该信息源中每个符号的信息量。 解: b A P A P I A 241 log )(log )(1log 222=-=-== b I B 415.216 3 log 2 =-= b I C 415.216 3 log 2 =-= b I D 678.116 5 log 2 =-= 习题1.3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00,01,10,11表示。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ms 的脉冲传输,试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的平均信息速率。 (1) 这四个符号等概率出现; (2)这四个符号出现概率如习题1.2所示。 解:(1)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属于四进制符号,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为2×5ms 。传送字母的符号速率为 Bd 10010521 3 B =??=-R 等概时的平均信息速率为 s b 2004log log 2B 2B b ===R M R R (2)平均信息量为 符号比特977.15 16log 165316log 1634log 414log 412222=+++=H 则平均信息速率为 b 7.197977.1100B b =?==H R R 习题1.4 试问上题中的码元速率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